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强基训练:科普阅读题
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2004年,科学家成功地从石墨中分离出单层的石墨片(有人称为石墨烯),其层内微观结构
如图1。这种单层的石墨片有优异的导电、导热性和其他奇特性质。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一层或几层原子厚度的晶体,在电子、复合材料、医疗健康等多领
域具有广泛应用,不同领域的应用分布如图2。
纺织领域是石墨烯应用的新兴领域。纺织面料掺入石墨烯后,在低温情况下,石墨烯可将来
自远红外线的热量传送给人体,促进新陈代谢。另外,纺织面料中的石墨烯片层结构中含有
丰富的含氧基团,从而使菌体无法吸收养分直至死亡。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石墨烯作为一种基本材料,其应用会有越来越多的可能。
纺织领域
航空航天领域
复合材料领域6%'
10%
13%储能领域
散热领域8%19%
油墨涂料领域
12%
医学领域5%电子领域
27%
图1图2
请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⑴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由碳(填“分子”“原子”“离子”或“元素”)构亦属于(“单
质”或“化合物”)。
(2)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差异的原因是。
⑶石墨烯应用占比最高的领域是。
(4)纺织面料掺入石墨烯后具有的优点有。(任写一条)
2.地球是一个美丽的“水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淡水仅占总水量的2.5%;其余是海
水或咸水,海水淡化是解决人类淡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全球海水淡化水用途如图1所示。
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有热分离法和膜分离法,热分离法利用蒸发和冷凝分离水与非挥发性物质,
能耗大,成本高;膜分离法利用薄膜的选择透过性实现海水淡化,但现有薄膜的水通量低,
应用受到限制,有科学家提出,给石墨烯“打上”许多特定大小的孔,制成单层纳米孔二维薄
膜,可进行海水淡化。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旅游业2%
灌溉2次|为他2%
工业供水磔/供水62%灯水分子
◎钠离子
◎氢离子
图1图2
依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全球海水淡化水用途排在首位的是o
(2)限制热分离法大规模应用的原因是o
(3)为了判断得到的淡化水是硬水或软水,可加入进行检验。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
多麻烦,生活中可通过的方法使硬水软化。
(4)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允许通过。
(5)用电解水实验探究水的元素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一(多选,填字母)。
A.电解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该探究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C.b管中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H2T+O2T
(6)提出爱护水资源的一条建议o
3.阅读下面科普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臭氧在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臭氧不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氧气,
并放出大量的热。臭氧的氧化能力比氧气强得多。
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它是一切生命
的保护层。超音速飞机排出的废气中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气体,家用电冰箱
中的制冷剂“氟里昂”等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从而使更多的紫
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如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试卷第2页,共11页
(1)氧气和臭氧是不是同种物质?
(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臭氧的集气瓶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
(3)应采取什么方法保护臭氧层?o
4.水的组成的发现历程。古人认为,水是一种元素,不可再分。
1766年,英国的科学家卡文迪许发现将金属锌加入到硫酸中,会产生一种无色气体,这种
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发生威力巨大的爆炸,他将这种气体叫做“可燃空气”。
同一时期,英国的科学家普利斯特里,也在研究这种“可燃空气”。这种气体密度只有空气的
1/11.普利斯特里多次将这种猛烈的爆炸当作魔术在当时的欧洲贵族聚会上进行表演,某-
次爆炸表演结束后,他发现玻璃容器的内壁有白雾。随后通过多次反复实验,确认这雾就是
水。
1775年,法国科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验证空气不是一种元素,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其中氧
气约占1/5.
1776年,瑞典科学家舍勒加热硝酸钾获得了比较纯净的氧气。
1781年,卡文迪许改进了原来的实验方案,他用纯净的氧气代替空气,发现“可燃空气”在
纯氧中可以安静燃烧,发出蓝色火焰。他还发现1体积氧气和2体积“可燃空气”恰完全反应,
生成物只有水,没有别的物质。但卡文迪许未能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错误地用两种气体里
都含有水这种“元素”,来解释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1782年,拉瓦锡将水蒸气通过1000多摄氏度高温金属铁管,获得了“可燃空气”和黑色固体。
这个变化可以表示为:铁+水黑色固体+可燃空气”。由此他认为水不是一种元素,而是由“可
燃空气”和氧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1787年,拉瓦锡命名这种“可燃空气”为“氢气,正式提出“氢”是一种元素。
1800年英田科学家尼克尔森和卡里斯特尔用“伏打电池”在常温下进行了水的电解实验获得
成功,进一步证明了拉瓦锡的结论。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可燃空气的物理性质_0
⑵“可燃空气,,是(填“单质,或“化合物
(3)已知1782年拉瓦锡实验中产生的黑色固体是四氧化三铁(Fe3O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________
(4)根据已有知识分析上述史实,你认为可以证明水的组成的实验有填序号)。
A普利斯特里爆炸实验
B1781年卡文迪许实验
C1782年拉瓦锡实验
D1800年尼克尔森和卡里斯特尔实验
(5)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试管2中生成的气体是—,用火柴点燃1试管中的气体,
可以看到产生淡蓝色火焰,这种气体是—写出该气体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水电解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此证明水是由—和组成的。
T产
(6)获得的启示:化学上研究纯净物组成的方法有(写出一种即可)。
5.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在2019年“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中,我国青年学者姜雪峰教授被IUPAC遴选为硫元素代
言人。硫和硫的化合物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单质硫是一种黄色晶体,又称硫磺,难溶于水。
大蒜中的大蒜素(C6H10OS2)对一些病毒和细菌有独特的抑制和杀灭作用。乙硫醇的气味极
臭,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500亿分之一时,即可闻到臭味。随着科学的发展,硫元素的神奇
性质将会被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⑴写出单质硫的物理性质:—(写一条即可)。
(2)大蒜素分子中硫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o
(3)家用煤气或液化石油气中常掺入乙硫醇的主要作用是o
6.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一层或几层原子厚度的晶体,其层内微观结构如图1,石墨烯具有
高透光性、高强度、高导热性和生物相容性等特点,在电子、复合材料、医疗健康等多领域
具有广泛应用,不同领域的应用分布如图2。
试卷第4页,共11页
纺织领域
航空航天领域
复合材料领域6%'
10%
13%储能领域
散热领域8%19%
油墨涂料领域
12%
医学领域5%电子领域
27%
图1图2
纺织领域是石墨烯应用的新兴领域。纺织面料掺入石墨烯后具有保暖、抗菌等优点。
石墨烯面料的保暖原理主要是利用远红外线升温,改善人体微循环系统,促进新陈代谢。在
低温情况下,石墨烯可将来自远红外线的热量传送给人体,相较于普通纺织材料,石墨稀面
料的“主动产热”更受人们青睐。
石墨烯面料的抗菌性能与其结构有关。掺入面料的石墨烯片层结构中含有丰富的含氧基团,
影响菌体的正常代谢,从而使菌体无法吸收养分直至死亡。
实验人员研究不同面料中掺加石墨烯后的抗菌效果。取氨纶混纺纱、石墨烯-氨纶混纺纱、
棉混纺纱、石墨烯棉混纺纱四种面料样品,测得其他条件相同时,四种面耕对大肠杆菌等三
种菌体的抑菌率结果如图3。图中,抑菌率越高,表明抗菌性能越强。
抑菌率/%
面料种类
图3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石墨烯做为一种基本材料,其应用会有越来越多的可能。
(原文作者为吴楠等,有删改)
依据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⑴石墨烯是由(填选项)构成。
A.分子B.原子C.离子
(2)由图2可知,石墨烯应用占比最高的领域是o
(3)工业上可采用甲烷分解制取石墨烯,同时产生氢气。甲烷分解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请在方框内补全相应微粒。
o一氢原子
CuPd催化剂
幼一碳原子
1000℃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①石墨烯可以利用远红外线为人体供暖:=
②面料的抑菌率与面料种类、菌体种类均有关:o
(5)根据图3可推断“石墨烯棉混纺纱面料的抗菌性能优于棉混纺纱面料”,依据是:图3中,
菌体种类相同时,o
7.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东坪城区已有大量家庭使用的燃料
由罐装液化石油气改为管道天然气。
材料一: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C3H8)、丁烷(C4H10)丙烯(C3H6)和丁烯(C4H8)。材料二:
为了防止燃气泄露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根据家中使用不同燃料情况,报警器安
装位置有如图所示甲、乙两种情况。
甲乙
⑴某家庭安装的管道天然气报警器应该安装在_____(填“甲”或"乙”)图位置;
⑵化学上把含1个碳原子的CH4读作甲烷,C3H8读作丙烷,C4H10读作丁烷,请按规律写
出含2个碳原子的乙烷的化学式o
8.阅读下面两段短文,回答问题。
(一)碳纤维是含碳量高于90%的新型材料,密度比铝小,强度比钢大。为了提高碳纤维的强
度,须将碳纤维原丝进行预氧化处理,测得碳纤维强度与热处理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强度/GPa
420
400
380
360
340
320
215220225230235240
温度/℃
(二)玻璃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没有固定的熔点。人们在普通玻璃中掺入某种金
试卷第6页,共11页
属氧化物,可以生产出有特定色彩的玻璃。例如,加入氧化钻使玻璃呈现蓝色,加入氧化亚
铜使玻璃呈现红色等。将普通玻璃加热到700c左右,再进行快速均匀的冷却就能得到钢化
玻璃。钢化玻璃强度大、不容易破碎,即使破碎也会以无锐角的颗粒形式碎裂,对人体伤害
大大降低。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丝,当击碎玻璃时,与金属丝相
连的电子警报系统立即发出报警信号。
(1)碳纤维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由图可知,碳纤维强度与热处理温度的关系是0
(3)实验室中盛装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通常用橡胶塞而不用玻璃塞,是因为玻璃中有Si。?。
它是一种非金属氧化物,会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硅酸钠(NazSiOs)和水。请写出SiO?与
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
(4)下列有关“碳纤维”与“玻璃”的描述,正确的是(填序号)。
A.碳纤维性质稳定,不会与氧气发生反应
B.玻璃的熔点为700℃
C.有色玻璃因为含有不同的金属氧化物而呈现不同色彩
D.钢化玻璃强度大,属于金属材料
9.阅读下面科普短文,依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地球是一个美丽的“水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淡水仅占总水量的2.5%,其余是海水或
咸水,海水淡化是解决人类淡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全球海水淡化水用途如图1所示。
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有热分离法和膜分离法,热分离法利用蒸发和冷凝分离水与非挥发性物质,
能耗大、成本高;膜分离法利用薄膜的选择透过性实现海水淡化,但现有薄膜的水通量低,
应用受到限制。有科学家提出,给石墨烯“打上”许多特定大小的孔,制成单层纳米孔二维薄
膜,可进行海水淡化。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安水分子
◎钠离子
©氯离子
(1)地球表面的水主要是o全球海水淡化水用途排在首位的是O
(2)热分离法中,水发生了(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限制热分离法大规模应用的
原因是O
(3)如图2所示,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允许通过。
(4)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你的合理化建议是(写一条)。
10.两位科学家因为在“不对称有机催化”上的突破性贡献,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催化一直是
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1)溯古:1817年,化学家戴维发现煤气(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和空气在高温的钳丝催化下
持续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
(2)铜能催化丙酮的氧化反应,详细过程是:铜先被氧化为氧化铜,氧化铜再与丙酮反应生
成铜及其他产物。综上,催化剂("有”或“没有”)参与反应过程。
(3)纳米光催化消毒剂用于消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流过该消毒剂的自来水中的病菌或
病毒体内蛋白质会变质,水体中绝大多数的有机物被变为N2、CO2和H2O,以此达到净水
目的。
①蛋白质变质发生的是(“化学”或“物理”)变化。
②自来水厂净水过程常加入的絮凝剂是。
(4)红砖粉末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
11.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
硒(Se)是人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在抗氧化、延缓机体衰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含硒丰富的食物有水产品、动物内脏、蘑菇、富硒大米、白菜心等。摄入硒过量可能会导致
克山病的发生,而过高会引起中毒,导致腹泻、失明、脱发、甚至死亡。
克山病适宜范围安全上限中毒下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50200400800微克/天
图1成年人每日硒摄入量与人体健康
人体中硒主要通过土壤一植物一机体食物链摄入。我国土壤中硒含量严重不均衡,因此国内
对富硒食品进行了许多开发与研究。施用含硒肥料,可提高植物中硒的含量。食物中硒主要
以硒酸钠(NazSeCU)、亚硒酸钠(NazSeCh)、植物活性硒形式存在。硒含量的检测可采取
荧光光谱法,在相同条件下,将待测液荧光强度与标准曲线(图2)对比,即可快速获取结
果。将10g某富硒大米、河虾样品分别制成1L待测液,进行5次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见
图3)。
试卷第8页,共11页
35oo
30oo
荧
光25oo
强
度20OO
1500-/0-------------------------------------------
12345实验/次
1000-富硒大米-■-河虾
500-图3
0^----1--------1--------1--------1---------1
0246810
质量浓度(ug/L)
图2硒质量浓度-荧光强度标准曲线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⑴富硒食品中“硒”指的是(填“元素”或“单质”)。
⑵含硒较为丰富的食物有(写出1种即可)。
(3)图3测定的数据中,第次实验可能存在较大误差。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①每日摄入“硒”越多,越有利于人体健康。
②实验测定的富硒大米硒含量比河虾的高。
③实验测定的河虾待测液中硒元素含量大约为3pg/L。
12.请阅读下列短文,然后回答有关问题。
白磷是白色或浅黄色半透明性固体,质软,冷时性脆,见光色变深。在湿空气中约40。。着
火,在干燥空气中则稍高。白磷暴露空气中在暗处产生绿色磷光和白烟,这也就是夏季出现
“鬼火”的原因。
白磷至少有10种同素异形体,主要是白磷、红磷、黑磷三种。白磷的化学性质十分活泼,
并且白磷在一定条件下能转换成另外两种磷。白磷隔离空气加热到533K,可生成红磷;而
在1200MPa下,白磷加热至473K可转变为黑磷(它具有层状网络结构,能导电,是磷的同
素异形体中最稳定的)。
白磷对人体是有害的,中毒剂量为15mg,致死量为50mg。但虽然白磷有毒,其用途也还是
颇为广泛的。在工业上用白磷制备高纯度的磷酸。利用白磷易燃产生烟(PQi。)和雾(PQK,与
水蒸气形成HF。,等雾状物质),在军事上常用来制烟雾弹、燃烧弹。还可用白磷制造赤磷(红
磷)、三硫化四磷(P4s3)、有机磷酸酯、燃烧弹、杀鼠剂等。
⑴写出白磷一点物理性质—。
(2)白磷转化成红磷、黑磷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3)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o
(4)白磷、红磷、黑磷三种磷单质中易导电的是—o
13.人类对原子的认识。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学者曾指出:万物是由极其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原子”构成
的;中国古代哲学家墨子指出:“非半弗,则不动,说在端”,意思是说“不能分成两半的东
西是不能砍开的,也就对它不能有所动作,它便是端了“;1803年,英国科学道尔顿借用“原
子”概念,创立原子论: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原子很小,呈圆球状、不可再分;1811
年,意大利科学家创立分子学说,指出:有些物质也是由分子构成;1897年,英国科学家
汤姆生通过实验发现了电子;19n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一束带正电荷的a粒子轰击金箔,
发现了原子核;1919年,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在实验中发现了质子;1932年,经过科学家们
的反复实验发现了中子;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到原子在物质
表面的排列状况。
(1)有些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填化学式),保持氯化钠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一
(填符号)。
(2)材料中能够纠正道尔顿的原子论中“原子不可再分”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物化学基本反应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电子商务履行服务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创新方法的护士资格证复习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电动自行车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辽宁铁岭市清河第二中学2025届高三(最后冲刺)物理试卷含解析
- 2025-2030中国甲基氯仿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生猪养殖屠宰行业市场深度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生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精简复习健康管理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生态酒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8.1.2样本相关系数(教学设计)高二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
- 神经性疼痛的病因和治疗
- DB11T 381-2023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 《解读月意象》课件
- 人事档案管理标准
- 消防车辆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标)
-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工程伦理分析
- GB/T 31402-2023塑料和其他无孔材料表面抗菌活性的测定
- 体验式服务设计
- 社群健康助理员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救援机器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