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庄浪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历史第四次模拟试题_第1页
甘肃省庄浪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历史第四次模拟试题_第2页
甘肃省庄浪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历史第四次模拟试题_第3页
甘肃省庄浪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历史第四次模拟试题_第4页
甘肃省庄浪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历史第四次模拟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5甘肃省庄浪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历史第四次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先秦时期,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被称为“南蛮”。春秋时,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帜击退北狄、征伐楚国,成就霸业。后来崛起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楚、吴、越等国又先后北上中原争霸。这一现象表明A.周王室集权统治减弱B.宗法分封制已经瓦解C.华夏文化圈渐渐扩展D.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2.短缺的土地资源和浩大的人口之间的冲突造就了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尽管人口众多,劳动力仍旧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中最关键的要素,其要素回报率甚至长期高于土地。该生产模式反映了A.精耕细作的生产特点B.传统农业的经营方式C.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D.人多地少的客观现实3.《考工记》认为:“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则时常,不得地气也。”这是对A.工匠精神的绝佳阐释B.社会产业分工的精确描述C.地域经济的精确记载D.产品制作所需条件的阐述A.郡县制取代分封制B.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C.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D.君主立宪制取代封建君主专制5.有学者指出,刘关张“桃园结义”的故事在史书中并未记载,异姓兄弟结义也不是两汉时期流行的习俗。但明代小说《三国演义》对桃园结义的故事却描写的生动而详实,而同时期民间的很多水陆码头也修建了“结义庙”。这反映出当时A.市民文学得到快速发展B.理学思想日益束缚人性C.大同思想受到时人推崇D.商品经济发展重视信义6.依据下表可知,明清江南市镇管理的主要特点是市镇类型管理模式代表一般市镇沿用传统模式,州县衙署干脆管理交通要道市镇设巡检司加强治安管理苏州府汾湖镇一些富有市镇设课税司掌收商税松江府唐行镇规模较大市镇委派县丞等官员驻镇掌管治安、税收等吴江县盛泽镇钞关、港口市镇设榷使署、海防署等进行管理常熟县福山镇A.以治安和赋税征收为重点B.注意发挥地方自主性C.蕴含了近代经济管理方式D.保障小农生产的稳定性7.如图为某时期香烟和火柴盒上的组图案。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学问界揭露日本灭亡中国野心B.经销商发布广告促销产品C.企业家唤起民众抗日救亡意识D.共产党广泛进行抗日宣扬8.如图是民国十几年上海永和实业“月里嫦娥”品牌化妆品商标注册证,它可以用来佐证A.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B.市场经济法制化进程C.民族工业迎来“春天”D.社会生活水平显著提高9.1975年,中国大陆进出口额达147.5亿美元,创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水平,比1970年的45.86亿美元增长了2.22倍。产生上述变更的外交背景是我国A.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正式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C.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D.改善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10.下表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市化率基本状况(部分)。对表中城市化率数据变更解读有误的是年份1950-19571958-19601966-19761978-1984城市化率(%)11.8-15.3916.25-19.5717.98-17.1317.92-23.01A.1950-1957年城市化率有所提高是因为“一五”安排优先发展重工业B.1958-1960年城市化率变更是因为“大跃进”运动C.1966-1976年城市化率变更是因为学问青年上山下乡D.1978-1984年城市化率变更是因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11..下表反映了1991—1993年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的投资状况。导致表中数据变更的主要缘由是年份企业数量合同金额(亿美元)占台湾地区对外投资比例1991173513.909.5219926430554321.7819931094599.0365.60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B.两岸隔绝状态起先打破C.“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引D.“一个中国”共识的达成12.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合作社已成长为联合了数百万农户的强大机体,要通过合作社把小农经济引上社会主义道路,通过流通过程,同时也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通过生产本身的改组和联合,把个体的分散的生产单位改造成以新的技术(电气化等)为基础的大规模的公有化经济。由此可见当时苏联A.打算调整农村生产关系B.新经济政策推行效果显著C.管理经济的手段单一D.扩大了集体经济的自主权13.有学者认为:“片面强调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必定会把人类的全部历史当代化或当成当代的历史。以这种历史观指导历史写作,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沦为历史的伪造者,尽管自认为是合理地构建过去。”由此可见,该学者强调A.回到特定时代去相识历史B.历史探讨材料的选择性C.努力发掘历史的现实意义D.历史叙述逻辑的严密性14.1924年,面对中国当时的社会现实,孙中山曾表示,“我们现在革命,要仿效俄国这种公允方法,也要耕者有其田,才算是彻底的革命;假如耕者没有田地,每年还是要(纳)田租,那还是不彻底的革命。”孙中山意在A.进行土地革命,走苏俄式社会发展道路B.扶助农工,打破封建君主专制的严峻束缚C.消退贫富差距,实现生产资料平均安排D.平均地权,把民生与民主革命紧密地结合15..“一带一路”已发展成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并充分借助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与有意向的国家和地区一起规划,共同协商,6年时间先后推动126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参与签署170多份合作协议。据此可知,“一带一路”A.体现中国接着维持与邻国结盟的外交政策B.体现了国与国一律同等的外交理念C.开拓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外交新篇章D.经济救济成为中国外交的主要手段16.1931年,斯大林在《论经济工作人员的任务》里指出:“你们情愿让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被人打垮而丢失独立吗?假如你们不情愿,那么你们就应当在最短期间歼灭它的落后状态,并且在它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绽开真正的布尔什维克的速度,别的方法是没有的。”据此,苏联A.与西方国家绽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B.人民以饱满的爱国热忱主动投身国家建设C.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D.提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第一个五年安排17.小铁片也有大文化,相较“蓝底白字”的中国车牌照,美国各州的汽车牌照设计色调纷呈,五花八门。这从侧面反映出美国A.联邦制国家结构形式特点B.邦联制下的松散无序状态C.交通管理没有规范的秩序D.联邦政府分权与制衡原则18.如图为1820—1911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状况统计表。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广东地区由农村到国外从事工商业人口下降B.广东地区出国人数激增,造成社会动荡担心C.广东地区离乡现象反映了传统农业、手工业破坏殆尽D.广东地区受国门洞开影响乡民传统观念发生变更19.自然法精神源自古希腊。罗马的法学家认为它是合乎人性、合乎理性的法律,适用于包括奴隶在内全体人类,是永恒不变的法律,一切制订法都应以自然法为标准。可见,自然法A.维护罗马现存政治经济制度B.是罗马照搬希腊制度的例证C.是罗马法中具有最高效力者D.推动罗马法趋向公允与正义20.当前正在兴起的一种“反全球化”浪潮,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此起彼伏的贸易爱护主义,到英国脱欧,再到推翻区域自贸协定,乃至退出世贸组织,从纯粹的民间非主流呼声变成“大嘴”特朗普等政客堂而皇之的说法。这些现象表明A.全球的经济竞争更加激烈B.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C.南北方国家之间冲突重重D.贸易爱护主义进一步弱化21.有人这样评价罗斯福的“以工代赈”:联邦政府的大笔资金,经过工人的口袋、通过不同渠道和消费,又回到了资本家手中,成为以政府投资刺激私人消费和个人投资的“引动水”。此材料旨在说明“以工代赈”A.用于解决就业问题B.利于解决产销冲突C.可以爱护民众自尊D.受资本家大力支持22.有海外媒体提出,“一带一路规划就是确定让中国过剩产能‘走出去’的中国版马歇尔安排。”而中国学者对此基本持反对观点,其缘由有可能是马歇尔安排事实上A.推动了欧洲的分裂与对峙B.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C.把欧洲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D.导致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抗23.19世纪中期,美国作家梭罗在《瓦尔登湖》一书中,提出了崇敬生命.爱护荒野,强调自然的整体性和相互联系等主见,在当时,这些主见的提出主要出于()A.对理性社会的追求B.对生物进化论的支持C.遏制自然欲求膨胀D.对工业文明的担忧24.《中华文明史》写道,作为19世纪后半期的一种官方或准正式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观,它所要回应的事实上是如何处理传统与近代的关系。这是鸦片斗争后不断困扰中国人的一个大问题。甲午战败也揭示了其缺陷。在当时“主流意识形态”指引下A.国人起先关注世界形势B.中国迈出了近代化第一步C.全国掀起维新变法运动D.中国政治体制发生了巨变25.如图是1887年上海《点石斋画报》刊出的社会新闻绘画。对图中事物,时人或以“今则乘气球者,非从前所谓腾云乎?”加以评议,或以《庄子》的“列子御风而行”抒发观感,甚至以《山海经》中的“奇肱国飞车”想象将来的空中飞行物。此类评论在当时较为多见,表明当时A.图文并茂的报道推动科学常识的普及B.以文学想象描述新知形成普遍的风气C.传统文化观念影响对近代科技的认知D.对西学的了解始终停留在器物的层面26.据下表,可知中国共产党制定土地政策的主要依据是A.社会主要冲突的变更B.农夫的根本利益C.巩固和发展依据地D.马列主义革命理论27.在实施“一五”安排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时,虽然中共领导人此前曾考虑过首先发展轻工业效果是否会更好些,但在当时的状况下,这种选择的可能性很快消逝了。“当时的状况”是指A.不具备首先发展轻工业的基本条件B优先发展重工业符合经济发展规律C.安排经济体制供应了强有力的保障D.冷战对峙格局下国家平安面临威逼28.1846年,英国国会废除了《谷物法》,1849年后又废除了实行近200年的《航海条例》,1846—1849年,国会还取消了大约200种商品的进口税。这些政策的实施A.确立了英国世界工厂地位B.促使世界市场得以最终形成C.使英国形成“日不落帝国”D.使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29.20世纪30年头苏联政府收售农副产品价格的统计如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苏联A.城市居民生活水平高B.集体农庄生产的效率C.工业建设资金来源D.农业经济的产业结构30.1949~1978年,中国外交方式中体现得比较明显的是结盟外交、斗争外交、革命外交;1978~2012年,合作外交、融入外交、和平外交成为中国外交的三个关键词,相比于前30年,这一时期中国更加主动地参与国际体系。中国外交策略变更的主要缘由是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B.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C.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政策D.不结盟思想深化人心31.以妇女放足为例,早在1897年,上海便设立了全国性的不缠足总会,入会者多达三十万人,天足成风;而作为首都北京直至庚子以后,放足之风“仍未大开”。导致这一现象的缘由是A.经济发展的不平衡B.先进学问分子的提倡C.百日维新法令的推动D.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32.如表为某学者对英国工业革命时期部分地区动力应用状况的统计据如表可知,当时的英国A.棉纺织业发展极为快速B.蒸汽动力趋势不行逆转C.水动力在各地仍占优势D.动力变革推动均衡发展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33题14分,第34题12分,第35题12分,第36题14分,共52分)33.中国古代工商业经验了一个不断发展变更的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工,百工;商,官贾也。《周礼》曰:“府藏皆有贾人,以知物价。食官,官禀之。”材料二宋代时期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中国人首次大规模从事对外贸易,不再主要依靠外国中间商。……宋代的“市”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喧闹。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华处也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罢。材料三在棉纺织业中心松江,一些商人开设暑袜店,利用雄厚的资金,购进大量尤墩布,分发给当地男女居民缝制相宜夏天穿用的暑袜,计件付给工钱,再将暑袜拿到店里出售获利。(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结合所学学问分析这一政策在当时的主动作用。(2)依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学问说明宋代商业革命出现的缘由。(3)依据材料三指出当时经济领域中出现的新现象。如何相识这一现象在明清(鸦片斗争前)时期的历史地位?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六七十年头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材料二19世纪60年头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据粗略估计,1920年前后近代工业的总产值仅占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4.87%,并且具有深厚的封建性和商业投机性。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1)材料一事实上反映出当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面临着什么问题?(2)材料二反映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有什么特点?(3)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三中的现象。这说明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因素是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3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工业革命前的英国)告辞了内战、流血和专制,可仍未被工业社会浸淫。传统社会风貌到处可见……以后的英国人留恋和赞美农业社会的舒适生活,称之为“欢乐的英格兰”。——阎照祥《英国史》材料二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当然是开天辟地的,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得到空前的变革和发展。……工业化过程中不行避开地带动了城市化。英国城市人口飞速增长,随之而来的还有英国城市环境的恶化……(这个)“自由国度”的环境观念普遍歪曲甚至空白。中等阶层……不顾城市环境和大众的生存,盲目放纵地开发,贪欲地消耗着地球上的不行再生资源和人们珍贵的生命。——汤艳梅《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城市环境观念及其影响》(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欢乐的英格兰”时期英国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特征。(2)比较材料一、二并结合史实说明,工业革命使英国在政治、经济的近代化道路上发生了怎样的重大“变革”。(3)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的伦敦成为“雾都”的缘由。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到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17世纪80年头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摘编自《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材料二最近一百年中,产业组织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更。小生产者让位给企业大亨,小公司被托拉斯取而代之,有时企业规模之大超乎想象力……一百年前的商业规模尚受到地域的限制,如今却可以覆盖全球;以前的商业订单由人或邮政马车来传递,现在则代之以信件、电话、电报和无线电来传递。——弗兰克·麦克维《近代产业制度》(1903年)(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结合所学学问指出,这一现象最早出现是和哪一重要历史事务干脆相关?这一事务对世界市场的形成产生了怎样的作用?(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这“一百年中”,产业组织发生了哪些变更?结合材料和所学学问,简析这一变更发生的时代背景。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C依据材料“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被称为“南蛮””可知当时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文化相对中原落后。依据材料“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楚、吴、越等国又先后北上中原争霸”可知楚、吴、越等国认同中原文化,说明华夏文化圈渐渐向外扩展,C选项符合题意。周王室集权统治减弱的说法错误,当时周王朝在地方实行分封制,不属于集权统治,A选项解除。宗法分封制已经瓦解说法过于肯定,B选项解除。春秋时期属于争霸斗争,战国时期才出现兼并统一斗争,D选项解除。2.【答案】A材料“劳动力仍旧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中最关键的要素,其要素回报率甚至长期高于土地”反映了中国小农经济模式下农夫以精耕细作提高产量,故A正确;材料未涉及传统农业经营方式的问题,故B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中国是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故C错误;材料主旨并不是说明人多地少的客观现实,而是强调劳动力的要素回报率高,故D错误。3.【答案】D材料信息是,手工制作只有达到了“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才能算得上“良”。因此这是对产品制作所需条件的阐述,故D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强调工匠精神,故A错误;材料信息不涉及社会产业分工,故B错误;材料没有地域经济的信息,故C错误。4.【答案】A依据材料和所学学问可知,“封建”阶段不是指封建社会,而是指夏商周时期;“帝制”阶段是从秦朝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的确立到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民治”阶段指中华民国成立以后。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从封建转为帝制的第一次转型,A正确;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属于封建阶段,不符合设问,解除B;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属于帝制阶段,但是不符合题意,解除;D项君主立宪制取代封建君主专制,不符合史实,解除。所以选A5.【答案】D桃园结义之事史籍未载,但是在明代小说中描述的极为具体,且在水陆码头有“结义庙”出现,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明代商品经济发展,对商业诚信较为重视,而桃园结义恰好成为典型的象征,D正确;题干只列举了一部小说,不能得出市民文学快速发展的结论,解除A;束缚人性在题干中未体现,解除B;桃园三结义这一事务与大同思想无关,解除C。6.【答案】A依据材料内容“设巡检司加强治安管理”“设课税司掌收商税”“驻镇掌管治安、税收等”等信息可知,明清江南市镇的管理模式主要以治安管理和收商税为主,故A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明清江南市镇的管理模式主要以治安和赋税征收为重点,没有体现地方的自主性问题,故B选项错误;上述市镇以治安管理和收商税为主的管理模式不是近代经济管理方式,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明清时期中心对江南市镇的管理模式,没有涉及小农生产,并且与稳定小农生产无关,故D选项与材料无关。7.【答案】C由香烟盒上的“918”和火柴盒上的“77”等信息可知,这体现了抗日斗争时期企业家唤起民众抗日救亡意识的意图,故C正确;这不是学问界的行为,故A错误;经销商发布广告促销产品不是材料表达的实质,故B错误;材料信息体现不出共产党的行为,故D错误。8.【答案】B商标注册证的出现以及注册商标的法律依据说明当时对于商业活动的管理更加制度化法制化,B正确;九一八事变发生于1931年,是民国二十年,题干是民国十几年,当时抗日救亡运动尚未兴起,解除A;民国初年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短暂春天,题干时间是民国十几年,此时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春天已过,解除C;商标注册是实业发展环境的优化,不能干脆体现社会生活的变更,解除D。9.【答案】D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得到改善,这促进了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发展,从而推动了中国与外国经济贸易往来,故D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20世纪50年头提出的,解除A;我国正式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是在1979年,解除B;全方位的外交政策是改革开放之后提出的,解除C;10.【答案】D结合所学学问1953年——1957年我国进行一五安排,优先发展重工业,所以城市化率提高,A项正确;1958年我国大搞大跃进运动,追求发展的高速度,导致城市化率提高,B项正确;1966~1976年我国发生文化大革命,毛泽东提倡学问青年上山下乡,城市化率变更变低,C项正确;D项错误,因为我国在1984年才起先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1.【答案】D依据材料可知,1992年和1993年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的投资与1991年相比有大幅增长,这主要是因为1992年两岸达成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因此D选项正确。A选错误,《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于1979年;B选项错误,两岸隔绝状态起先打破于1987年;C选项错误,“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在20世纪80年头初。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12.【答案】A材料“通过合作社把小农经济引上社会主义道路”反映了当时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政策,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实行体现了当时斯大林调整农村生产关系,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新经济政策,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当时苏联管理经济的手段单一的问题,故C项错误;农业集体化并没有扩大集体经济的自主权,故D项错误。13.【答案】A该学者认为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历史观指导历史写作,会导致“自觉或不自觉地沦为历史的伪造者”,即仅仅站在当代的立场无法真正相识原来的历史,因此可以看出该学者强调要回到特定时代去相识历史,故答案为A项。该学者探讨的不是对材料的选择,而是对历史观的相识,解除B项;C、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均解除。14.【答案】D本题考查孙中山的民生主义。1924年,孙中山重新说明了“三民主义”,进一步提出“耕者有其田”思想,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实中,“要耕者有其田,才算是彻底的革命”,这样,就把农夫对土地的要求同民主革命紧密结合起来,只有解决了土地问题,才能够动员最广阔的人民参与革命,才能进行彻底的革命,这体现了孙中山的扶助农工的思想,故选D项。孙中山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不行能走苏俄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故解除A项;封建专制统治在辛亥革命的时候被推翻的,故B项错误;生产资料的平均安排不符合孙中山所代表的阶级利益,故解除C项。15.【答案】C本题考查新时期中国的外交理念。依据题干,中国提倡的“一带一路”,联通了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方向,这种互学互鉴、包涵互信的精神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供应了最强有力引擎,故选C项。新时期中国强调不结盟,而且提倡国与国之间的合作,故A项不符合史实;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解除;“一带一路”的实施,并不是经济救济,因此D项不符合史实,也不符合材料主旨,故解除。16.【答案】B依据“那么你们就应当在最短期间歼灭它的落后状态,并且在它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绽开真正的布尔什维克的速度”可知,斯大林号召人民快速发展经济,巩固国家平安,使人民以饱满的爱国热忱主动投身国家建设,故B正确;1931年苏联没有与西方国家绽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解除A;材料反映斯大林号召人民快速发展经济,巩固国家平安,无法体现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改善,解除C;苏联第一个五年安排是指在1928年至1932年,D时间不符合题意,解除。17.【答案】A依据材料“美国各州的汽车牌照设计色调纷呈,五花八门”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了美国的联邦制原则,地方拥有较大自主权,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牌照本身体现的就是一种交通秩序;C选项错误,在美国,联邦制下,地方拥有较大自主权,只是没有全国统一的规范;D选项错误,材料中各州牌照各具特色,但不能反映相互制衡的特征。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18.【答案】D依据表格内容来看,居民离乡谋生状况的数量在增加,结合时代背景可知,广东地区受国门洞开影响乡民传统观念发生变更。D正确;表格反映由农村到国外从事工商业人口不断增加,A解除;出国人数相对于其他所占比例很小,不会造成社会动荡,B解除;破坏殆尽的说法过于夸张,且不符合史实,C解除。故选D。19.【答案】D依据材料“它是合乎人性、合乎理性的法律,适用于包括奴隶在内全体人类,是永恒不变的法律,一切制订法都应以自然法为标准”可以看出自然法强调公允与正义,推动罗马法的发展,故D项正确。古罗马是奴隶制国家,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而材料认为自然法适用于包括奴隶在内全体人类,故A项错误。B项不符合史实,解除。自然法是一种法律观念,在当时不能有较大的实际运用,有最高效力的说法明显有误,因此C项说法错误。故选D。20.【答案】A材料中的“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此起彼伏的贸易爱护主义,到英国脱欧,再到推翻区域自贸协定,乃至退出世贸组织”,均是各国从自身利益动身开展的斗争,说明全球化浪潮中各国之间的竞争激烈,故答案为A项。“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是指对发展中国家有利也有弊,与题意不符,解除B项;“南北方国家之间冲突重重”与材料主旨不符,解除C项;“贸易爱护主义进一步弱化”说法错误,解除D项。21.【答案】B“以工代赈”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爱护民众自尊,但不符合“成为以政府投资刺激私人消费和个人投资的‘引动水’”,不符合材料主旨,解除AC;依据“成为以政府投资刺激私人消费和个人投资的‘引动水’”,表明“以工代赈”促进了消费,利于解决产销冲突,故B正确;材料信息无法说明“以工代赈”受资本家大力支持,解除D。22.【答案】A马歇尔安排是其次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被斗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救济、帮助重建的安排,促进了欧洲国家的发展,同时也是限制西欧、遏制苏联的安排,造成欧洲的分裂与对峙,故A正确;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B错;马歇尔安排意在限制西欧,“把欧洲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表述错误,解除C;两大军事政治集团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故D与材料无关,解除。23.【答案】D材料中“崇敬生命.爱护荒野,强调自然的整体性和相互联系等主见”是对由于工业革命开展导致环境破坏的担忧,故D项正确;A项属于启蒙思想家的主见;B是达尔文观点,材料没有体现;C中遏制自然说法错误。24.【答案】B依据材料“它所要回应的事实上是如何处理传统与近代的关系。这是鸦片斗争后不断困扰中国人的一个大问题。甲午战败也揭示了其缺陷”可知指的是鸦片斗争后中国人探究挽救民族危亡的道路,由材料“甲午战败也揭示了其缺陷”可以得出所述为洋务运动的绽开,因此B选项符合题意;A是新思想的萌发,与材料不符,解除;C维新变法与材料“甲午战败也揭示了其缺陷”不符,解除;D是在辛亥革命之后,解除。25.【答案】C此类评论多引用中国传统观念评论乘坐气球现象,说明传统文化观念影响对近代科技的相识,故选C;A项不是材料主旨,解除;“文学想象”与题意不符,解除B;D项过于肯定,不符合史实,解除D。故选C。26.【答案】A依据题干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土地革命斗争时期,阶级冲突成为社会的主要冲突,故共产党实行“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土地革命”的土地改策;抗日斗争时期,民族冲突上升为社会的主要冲突,共产党提倡全民族抗战,因此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夫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以巩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放斗争时期,阶级冲突又变为社会的主要冲突,共产党因此制定《土地法大纲》,实行“耕者有其田”,以团结人民,共同抗击国民党,故A项符合题意;抗战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为抗战服务与农夫的根本利益无关,解除B项;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为抗战服务,与巩固和发展依据地无关,解除C项;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依据中国特别国情而制定的,而不是依据马列主义革命理论,解除D项。故选A。27.【答案】D依据材料“当时的状况”和所学学问可知,当时我国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而且面临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故优先发展重工业有利于维护国家平安,故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不是不具备首先发展轻工业的基本条件,而是迫切须要发展重工业,维护国家平安,解除。优先发展重工业符合国情须要,而不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解除B。安排经济体制确立于三大改造完成,而“一五”安排与三大改造是同时进行的,解除C。28.【答案】A材料反映的是英国推行自由贸易的政策,提倡自由竞争,这是工业革命开展的要求,这也极大的促进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故A项正确;B项是其次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时间不符合,解除B项;英国于18世纪60年头确立了“日不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