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第8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学案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第8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学案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第8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学案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第8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学案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第8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学案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板块三中国现代史第8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线索一1949—1976现代中国的政治和外交(1)政治建设: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文化大革命”期间,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遭到严峻践踏。(2)外交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记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20世纪70年头,我国外交出现新局面,联合国合法席位得以复原,中美、中日关系走向正常化。线索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究(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国民经济复原和发展、“一五”安排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1956年底,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起先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究,渐渐形成了有安排的经济体制。(2)1956—1966年,党和国家有着很多正确的探究,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是“左”倾思想发展,“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严峻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给党和国家造成严峻损害。线索三思想、文化和科教的发展(1)思想:毛泽东思想接着发展,先后提出过渡时期总路途、社会主义改造、正确处理人民内部冲突等论断。(2)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学艺术在“双百”方针指导下,呈现出旺盛发展的局面,具有阶段性、多样性、人民性的显明特点。(3)科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核探讨、农业新品种和航天技术方面取得重大成就;人民教化奠基,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化体系;“文化大革命”时期教化事业受到严峻冲击。项目年份考向202420242024试题分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工业化道路—全国卷Ⅲ,31(提倡社会新风尚);全国卷Ⅰ,31(工业化建设)全国卷Ⅰ,31(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全国卷Ⅱ,31(“一五”安排);全国Ⅲ卷,30(中共八大)命题视角高考对本部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一五”安排,着重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安排经济体制的形成。试题留意图文并茂,突出考查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说明等学科素养,相识社会主义建设探究过程中的阅历与教训,理解该时期各项事业的发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创性意义一、政治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七届二中全会:会议规定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及革命成功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等。(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重要文件,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3)历史意义: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绽开奠定了坚固的基石,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纪元。2.三大政治制度与1954年宪法。(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正式确立,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实行,标记着该制度初步建立;1956年,“长期共存,相互监督”方针的提出访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发展。(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满意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同等,也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4)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3.“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左”倾错误发展,“文化大革命”是对民主与法制的践踏。二、外交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1)外交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政策。(2)外交成就。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年里与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交。②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政策走向成熟。③1954年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与日内瓦会议。④1955年参与万隆会议并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2.20世纪70年头的外交。(1)复原联合国合法席位: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复原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中美关系正常化:尼克松访华;中美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起先走向正常化;1979年正式建交。(3)中日关系正常化:中美关系的缓和干脆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1972年中日邦交实现了正常化。三、经济1.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过渡时期的总路途:1953年提出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任务。(2)“一五”安排:1953—1957年优先发展重工业,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3)三大改造:1953年起国家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2.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1)正确探究: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冲突,确定了党的总任务是把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2)探究失误:1958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途,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大跃进”片面追求高速度,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峻失调。人民公社化运动严峻挫伤了人民生产主动性。(3)订正失误:1960年冬的“调整、巩固、充溢、提高”的八字方针;1962年起国民经济形势起先好转。(4)国民经济的劫难:“文化大革命”严峻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3.社会生活的变。(1)由于物资比较匮乏,很多生活必需品凭票证安排供应,反映了安排经济的特点。(2)宝成铁路、兰新铁路等相继动工建成。(3)《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光明日报》《文汇报》等报刊,发挥了重要功能。四、思想文化1.毛泽东思想的发展。(1)《论人民民主专政》: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为即将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了政治理论打算。(2)《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冲突的问题》:提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科学阐明白社会主义社会的冲突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2.科技成就。(1)“两弹一星”: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防实力。(2)杂交水稻:1973年,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有助于解决将来世界性饥饿问题。(3)生物技术:1965年,中国首次实现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开拓了人类合成蛋白质的时代。3.教化的奠基与挫折。(1)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确立了教化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人民教化方针。(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化体系。(3)“文化大革命”期间:社会大动乱,冲击了教化,高考制度被废止。4.文学艺术。(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2)“文化大革命”时期,受“左”倾错误的影响,“双百”方针执行遭挫折,文学艺术和学术界百花凋零。考向一20世纪50—70年头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1.(2024·全国卷Ⅰ)据统计,1954年1月到4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1953年同期的5倍,为1952年同期的50倍,东北各探讨所俄文书刊借阅量也大幅增加。这表明当时()A.科学探讨已与国际前沿接轨B.科教兴国战略已绽开C.对苏联阅历的反思蔚然成风D.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建设,以俄文书刊借阅量的变更设置历史情境,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学问说明历史现象的实力。本题体现了时空观念和历史说明素养,有助于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相识中国的国情,形成正确的国家观。1954年中国的“一五”安排刚刚起先,而“一五”安排中的很多工业项目是苏联救济建设的,当时中国的建设者们迫切须要了解苏联状况,学习社会主义建设阅历,因此才会出现材料中俄文书刊借阅量大增的现象,据此分析可知D项正确;当时科学探讨尚未与国际前沿接轨,故A项错误;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于1995年,故B项错误;当时借阅俄文书刊主要是为了学习苏联先进的工业技术,而不是反思苏联阅历,故C项错误。答案:D2.(2024·全国卷Ⅰ)下图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A.已经初步变更工业落后局面B.起先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绽开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建设。从漫画信息可知,1953年,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叩开了“锰”“铜”“钨”“石油”“煤”“铁”等矿产资源开采的大门,这说明当时中国重工业得以发展,反映了当时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绽开,故选D项;1957年“一五”安排的完成初步变更了我国工业落后的局面,解除A项;在古代中国已经起先了对矿产资源的开采,解除B项;1965年,我国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解除C项。答案: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化道路的策略、特点及缘由1.策略实行“一五”安排,优先发展重工业,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借鉴苏联的阅历,走不同于西方的工业化道路。2.特点(1)实行五年安排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2)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步进行。(3)立足于中国国情。3.缘由(1)国内资金缺乏,只能集中人力、物力进行重工业与工业体系的建设。(2)苏联模式的影响。(3)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遏制和孤立”;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倒向苏联。(4)中国具有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考向二改革开放前中国的政治建设、外交和科教文化1.(2024·全国卷Ⅲ)下图是1953年创作的年画。该作品()A.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作的基本风格B.描绘了农夫参与社会主义生产的场景C.体现了“双百”方针提倡的创作精神D.提倡了适应国家建设须要的社会新风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文艺和经济建设,旨在考查考生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的实力。试题以年画作品切入,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说明素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酷爱劳动。1953年我国第一个五年安排起先实行,人们以饱满的热忱投身到经济建设中。从材料信息看,年画《数他劳动强》突出对劳动的宣扬,引导人们酷爱劳动,提倡了适应国家建设须要的社会新风,故选D项;传统文人画留意写意,年画《数他劳动强》属于写实画,故A项错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于1956年基本确立,故B项错误;1956年,党中心提出“双百”方针,C项与题干时间不符,解除。答案:D2.(2024·全国卷Ⅲ)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A.法制建设起先迈向制度化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绽开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冲突的变更亲密相关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在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上,刘少奇提出健全法制。结合中共八大召开的时代背景可知,随着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即将绽开,中国社会主要冲突发生变更,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成为时代的要求。加强法制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进行,故选C项;A项错在“起先”和“制度化”;1956年时,新政权已经巩固,解除B项;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与题干时间明显不符,D项错误。答案:C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演化阶段背景外交政策及成就联苏反美——“一边倒”的外交战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世纪50年头)(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心依据当时的国际环境和中国民主革命的阅历教训,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与苏联、东欧及亚洲人民民主国家建立外交关系(2)主动同邻近国家和新型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反美霸权主义,抗美援朝(4)参与日内瓦及万隆会议反苏反美——“两个拳头打人”的外交战略(20世纪60年头)(1)苏联对外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社会主义阵营动荡、分化(2)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第三世界崛起(1)绽开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反美反苏(2)大力支持世界民族解放运动(3)与法国等国家建交(4)睦邻友好政策,解决与接壤国家的陆上边界问题和华侨的双重国籍问题联美遏苏——“一条线,一大片”的外交战略(20世纪70年头)(1)美苏冷战,苏攻美守,美国调整对外政策,主动谋求改善中美关系,以遏制苏联(2)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战略思想(1)中美关系缓和,中日建交(2)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改善与西方国家的关系(3)1971年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复原全面发展对外友好关系——“全方位”外交的新战略(新时期外交)(1)美苏冷战互有攻守,美苏冷战结束(2)西欧、日本、第三世界国家的力气发展快速(1)制定了全面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2)给予独立自主原则新内容,如不结盟政策(3)与周边国家、第三世界国家以及西方国家的关系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在经济、贸易、科技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沟通与合作都得到了加强特点、特征类大题“特点”“特征”指的是历史事物或历史现象的特殊或突出之处,往往通过比较来进行说明或概括。回答这类设问时要留意:1.留意找寻说明或概括的角度,例如可以考虑从时间、空间、背景、目的、方式、过程、内容、程度、范围、性质、影响等方面进行总结。2.对比,通过对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对比,找寻其特殊之处,进而概括出“特点”或“特征”。3.逐句阅读材料,假如实在找不出对比角度,可抓住材料关键词进行概括。也可以合并同类项,即几句话表达说明的是同一个历史现象的同一个角度,在此基础上找寻其相同点进而表述成“特点”。(2024·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康熙时解除海禁,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设立四处海关,管理对外贸易。海关设置后即制定税则,不分进出口,往来贸易统一征税,包括正税和杂税,税率总计10%左右。乾隆时期对浙海关税率提高两倍,试图“寓禁于征”,但效果不显著,之后实行粤海关一口通商。——摘编自韦庆远、叶显恩主编《清代全史》等材料二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规定,进出口货物按值百抽五交纳关税,依据这个税则,一些主要进口货物的税率较原来粤海关实征的税率大幅降低,出口税率一般也比过去降低。此后,列强利用协定关税权,一再压低中国进口税率,使其长期低于出口税率。——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材料三1950年,政务院确立改造海关的基本方针,海关税则“必需爱护国家生产,必需爱护国内生产品与外国商品竞争”。在海关税率方面,依据国家经济状况和国内须要予以调整,“使其较能适合于发展国内生产爱护国内工业的要求”。同年,中国对外贸易出现了70余年来未有的出超。——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等(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清代海关税率的变更,并简析其缘由。指导语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不分进出口”“提高两倍”“大幅降低”,在此基础上概括税率变更,表述的格式可以是:“从由……到……”或“……与……相比……”。“缘由”可依据材料信息“海禁”“协定关税”等从清政府的政策、列强的侵略等方面思索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1950年中国海关税率调整的特征和意义。指导语此处的“特征”即不同点,既要从材料信息中概括,也要从与晚清的对比中得出,例如晚清时期是丢失关税自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则实现了完全自主。分析“意义”要找到合适的角度,对国家主权,对外贸收入,对国家经济等方面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变更:从不区分进口税率与出口税率,到区分进口税率与出口税率,并且出口税率高于进口税率;晚清海关税率较鸦片斗争前降低。缘由:清代中前期限制中外贸易,鸦片斗争后国门被打开;协定关税,海关主权丢失;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2)特征:完全自主;税率敏捷,依据国家须要调整。意义:维护国家关税主权;有利于结束外贸入超的局面;爱护了本国民族经济,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复原与发展。如何从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1.逐句读材料,尽可能从每句材料中找寻体现其中心愿旨的关键词。例如上题材料一中:其次问的关键词是“不分进出口”;第三句的关键词是“提高两倍”。2.把关键词进行归类、整理和分析,找寻概括表达的角度。例如上题材料三的关键词可作如下归类:(1)“改造海关”“爱护国家生产”(关税主权方面)(2)“发展国内生产”(经济发展方面)(3)“出现70余年来未有的出超”(外贸方面)3.依据揣摩好的表达角度,“围绕关键词”表述。最终表述的文字既是试题答案,也是从材料获得的有价值的、表述清楚的历史信息。一、选择题1.(2024·百校联盟联考)下图是1953年的宣扬画《建政权,选好人》。这一作品反映了()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B.农夫获得了同等选举权C.民主政治建设得到推动 D.基层民主政治日益完善解析:图中人们在投票选举,行使选举权,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得到推动,故选C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于1954年,解除A项;图片信息未涉及城市居民,无法就城乡选举权作对比,解除B项;改革开放后基层民主政治日益完善,解除D项。答案:C2.(2024·清华高校高三5月测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心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有3人;56名中心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有27名,几乎占到一半。这说明()A.新型政党制度推动政权建设B.爱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C.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D.人民民主专政得以确立解析:依据材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心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有3人;56名中心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有27名,几乎占到一半”,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故选A项;材料重在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心人民政府的成员状况,而不是爱国统一战线,解除B项;社会主义制度1956年建立,解除C项;人民民主专政主要体现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解除D项。答案:A3.(2024·安徽合肥一模)以下是1955年国家节约投资安排状况表,据此可知当时中国()部门重工部(基建)商业部(基建)铁路部纺织工业部邮电部文化部节约资金(万元)9000500059000900032005600A.照搬苏联建设模式B.国民经济比例失调C.交通事业发展快速D.大力推动“一五”安排解析:1955年是“一五”安排期间,各部门积累大量的资金说明国家集中精力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故选D项;“照搬”说法欠妥,解除A项;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是在“大跃进”运动之后出现的,解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各部门节约资金状况,与交通事业发展无关,解除C项。答案:D4.(2024·山东济南三模)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创作的一幅漫画。该作品意在说明我国()A.国民经济复原加速B.“一五”安排超额完成C.工业化建设进入快车道D.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解析:依据漫画“1953”“1954”“自行车”“摩托车”“烟囱工厂”可知,1953年“一五”安排开展,到1954年工业化建设进入快车道,故选C项;1952年底,国民经济基本复原,解除A项;1957年,“一五”安排超额完成,解除B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指的是1956—1966年,解除D项。答案:C5.(2024·山西太原三模)中国近现代史上曾有两次留学苏联的热潮:20年头曾有一批进步青年留学苏联,主要学习革命理论和军事技术;而50、60年头留苏学习重心转变为冶金、采矿、电气、地质、建筑、水利等特地技术。这一变更()A.得益于中苏两国长期友好B.反映了时代主题的变迁C.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绽开D.受到了国际形势的影响解析:“20年头曾有一批进步青年留学苏联,主要学习革命理论和军事技术;而50、60年头留苏学习重心转变为冶金、采矿、电气、地质、建筑、水利等特地技术”可知20世纪20年头的学习主要是军事,以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为背景,50年头后的学习主要是工业建设学问,以建设社会主义为背景,这种不同与当时的时代主题亲密相关,故选B项;由所学学问可知从20—60年头中苏官方并非始终友好,更多是中国向苏联寻求帮助,解除A项;由“20年头曾有一批进步青年留学苏联,主要学习革命理论和军事技术”可知与经济体制改革无关,解除C项;“20年头曾有一批进步青年留学苏联,主要学习革命理论和军事技术”可知主要是由于向苏联寻求帮助的须要,与国际局势没有干脆关系,解除D项。答案:B二、非选择题6.(2024·山东淄博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51年,中心财委着手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安排》,1953年起先实行,边实行边编制,1957年底各项指标超额完成。此后,除了1963年至1965年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之外,我国还先后编制执行了发展国民经济的九个五年安排。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家将五年安排改为五年规划。2006年3月,全国人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