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泰宁2024——2025学年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高一历史科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礼记·表记》中说:“夏道尊命,殷人尊神,周人尊礼。”对周人“尊礼”理解正确的是A.以人为本,创立完整的礼仪制度B.以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分封制度C.否定天命神权,重视伦理道德D.反对暴政,以儒家思想治理天下2.周武王将子弟和功臣分封于各地,使他们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供应军赋和力役。这说明A.神权和王权的亲密结合B.都按血缘宗族关系安排政治权力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高度集权3、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A.家庭和谐B.等级秩序C.贵族世袭D.宗法观念4、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其核心是()A.皇权至上B.皇位世袭C.三公九卿制D.郡县制5.传闻古代帝王在阴历一月決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避讳嬴政的名,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并且把“正”字的音读作“征”了。一月的这种变更体现了A.君权神授B.皇位世袭C.皇帝独尊D.皇权至上6、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实行的措施是()A.焚书坑儒B.推行郡县制C.攻打匈奴D.修筑长城7.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归古而能许久者,非所闻也。”此大臣事实上A.主见中心集权制B.主见郡县制C.反对分封制D.反对郡县制8、《资治通鉴》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这主要说明隋唐时期的中心机构()A.相互牵制,互为监督B.程序繁琐,效率低下C.分工明确,互为补充D.部门增多,相权减弱9.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日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日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日明达法令……四日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材料反映了汉代察举制A.起先采纳分科取士的方法选拔官员B.官员选拔注意品德和才学C.未打破血缘世袭选官制D.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心10、BC106年汉武帝分天下为13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名。刺史的主要职责是A.举荐和选拔地方人才B.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和兵役C.监察地方官员D.管理地方行政11、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中所说的这项制度指的是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12、阅读下列依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时期两宋明清项目50%以上的进士43%的进士任官前出身平民贫寒家庭A.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B.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C.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允、公正13、元朝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需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A.地方缺乏实际的权力B.行省的权力集中专断C.地方拥有适度的权力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14、《元史·地理志》中“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下列关于元朝地方行政区划设置表述正确的是A.现河北省地域是由中心干脆管理的“腹里”B.地方设中书省,简称行省C.行省之下,分别设道、府、州、县D.西藏归枢密院管辖15、从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角度看,对清代的边疆政策理解正确的是A.是清朝贵族对边疆地区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的深化。B.有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值得确定。C.其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破坏了民族团结,不利于民族融合。D.“改土归流”破坏了多民族国家的多样性,不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16、某地洪水为患,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待工部尽快抢修溃决的堤防,勿使水患接着扩大;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快调度粮食运往灾区,赈济灾民。幕僚依据皇帝之意,写成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干脆送至工部、户部等部门执行。这种制度最早可能出现在A.秦汉B.隋唐C.宋元D.明清17、(清)张廷玉在《明史》中说:“至仁宗而后,诸高校士历晋尚书、师、保、傅,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堰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内阁A.阁臣专权超过汉唐宰相B.虽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职C.使六部成为其下属机构D.是法定的中心一级决策机构18、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细致看。”该诗干脆说明()A.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B.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依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C.军机处的设置标记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D.军机大臣在皇帝心中没有任何地位19、请依据下列图示推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映的发展趋势易形成暴政,压抑民主政治B.反映的趋势是皇权渐渐加强,相权渐渐减弱C.反映中心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势力不断减弱D.反映了秦朝、唐朝、明朝、清朝四朝的状况20、有学者认为鸦片斗争“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斗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原来变更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自不待言的。”作者把鸦片斗争作为“分界线”主要是因为它A.促成新思潮的萌发B.使中国起先沦为半殖民地C.使中国卷入世界市场D.使中国被动起先了近代化21、.1832年,一艘英国商船“阿美士德”号遍游中国沿海要地,6月20日,该船进入吴淞,甚至游弋于吴淞炮台四周,尽窥守军虚实。船上的一位传教士说:“假如我们是敌人,那么这里的军队的反抗不会超过半小时。”对此理解最精确的是A.上海等地的鸦片走私比较猖獗B.英国发动的鸦片斗争蓄谋已久C.清政府没有放弃闭关锁国政策D.鸦片斗争前夕的清军海防松弛22.中英《南京条约》申明:“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清朝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后来的中法《黄埔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又于“平行之礼”一条无不详为备列。这表明当时中国A.“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B.已经形成同等的外交观念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23、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斗争的本质意图的是()A.割香港岛B.赔款2100万银元C.协定关税D.获得领事裁判权24.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稳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C.居住及租地权 D.“门户开放”政策25.下表为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英国棉纺织品的消费量,据此分析英国发动其次次鸦片斗争的缘由是国名人口棉纺织品消费量比例中国3.6亿人均0.75便士1洪都拉斯14600人人均934.5便士1246A.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B.在中国投资设厂C.进一步限制满清政府D.从中国获得原料26.鸦片斗争后,英国提出了“协定关税”,甲午战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共同点是()A.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建有利条件 B.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建有利条件C.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D.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27、19世纪末,一份西方国家的外交文件中提到:“中国现行之关税,对于一切所谓势力范围内之口岸装卸一切货物,无论属于何国,均当适用。”其真实含义是()A.维护中国的关税统一B.要求“门户开放”“机会均等”C.反对划分“势力范围”D.提出关税协定制度28、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初,在京畿一带,义和团“一倡百和,从者如归。城市乡镇,遍设神坛,坛旁刀戟林立”。对这一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A.是对严峻的民族危机的回应B.体现了政府对义和团运动的扶持C.反映出国内阶级冲突的尖锐D.增加了中国人民反清的斗争信念29.袁世凯幕僚张一鏖曾说“清之亡实亡于庚子而非亡于・辛亥”。孙中山则说庚子事变后,“怜悯革命的與论大增。有志之士多起救国之思”。导致该相识产生的主要缘由是庚子事变后A.清政府的民族反抗意识丢失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更C.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D.民族民办法识起先觉醒30、中日甲午斗争后,民间组织义和团自发进行反帝爱国运动,其最主要的意义是A.导致了八国联军侵华斗争B.阻挡了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粉粹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D.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其灭亡的进程材料分析题:(共4题,其中31题10分、32题12分、33题8分、34题10分,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材料二:只因宋初太祖太宗不识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换言之,这是小兵不放心大臣,这也罢了。……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反对的也只晓得唐制不如此而已,并未能通览大局,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以上材料均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三: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材料四:其实中国历史上以往一切制度传统,只要已经沿袭到一百两百年的,也何尝不与当时人事相协作。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请回答:(1)结合所学学问,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的“大变动”分别是指什么?(2分)(2)据材料二,分析宋朝在政治体制上未能有“大变动”的缘由。(2分)(3)用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三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4分)(4)结合明清史实,说明君主专制的强化不能简洁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2分)32、地方行政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材料二:材料三: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限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干脆限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中国政治制度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制度相比于以前的变更。结合所学学问分析这种变更的影响。(3分)(2)材料二中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有何弊端?(3分)(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学问,简析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4分)(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中国古代中心与地方关系发展的主要特点。(2分)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年春,英国议会在辩论对中国出兵是否合理的问题时,“反对派以拒绝支持一种恶毒的、有伤道德的交易而进行斗争为理由反对政府的政策”。——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材料二: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纺织品出口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英国外相巴麦尊的信中说:“是他们自己陷入了错误的境况,逼得我们不得不走上为国家所受的羞辱、为个人所受的委屈要求补偿的地步。假如曲解自由与正义的观念,现在我们不去为我们和他们之间商务关系上的合理利益而实行被迫实行的看法,这种想法就太过堂吉诃德化了。”材料三:莫克•维卡在信中还说:“当前局势,可能供应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的扩张程度将是不行估量的。”——《英国资产阶级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斗争的史料》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反对派”为何反对政府的政策?(不得摘抄材料原文)(2分)(2)据材料二概括莫克•维卡所表达的主要观点。(不得摘抄材料原文)(2分)
(3)据材料三,指出“当前局势,可能供应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这句话的真实含义。(2分)
(4)综合以上材料,说明英国发动鸦片斗争的目的。(2分)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据《人民版历史必修Ⅰ》整理请回答:(1)指出中日甲午斗争的起讫时间。(2分)(2)依据材料概括19世纪40年头到20世纪初列强侵华的特点。(2分)(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列强侵华对中国产生的影响。(2分)(4)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材料所贯穿的两条主线。(4分)
2024——2025学年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1-5BDDAC6-10BDABC11-15DACAB16-20DBBCD21-25DACBA26-30DBAAC31、答:(1)秦汉:建立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1分)(皇帝制度的确立、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唐朝:完善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三省六部制)。(1分)(2)缘由:①加强专制君权的须要(减弱相权);②缺乏人才。(2分)(3)说明:①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六部干脆隶属于皇帝,使皇权空前强化。②明成祖朱棣设内阁,加强君主专制统治;③清朝设军机处,军机大臣只能秉承旨意办事,标记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明清各举一例说明,共4分)(4)说明:①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②为社会经济的旺盛和发展供应了牢靠的政治保障等。(2分,言之成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教案
- 《2025跨国租赁合同的附件》
- 2025承诺担保合同
- 2025瓷砖铺设合同范本
- 音乐教育的魅力
- 引领创新 家居先锋
- 2025农民林地流转合同
- 《2025网络招标代理服务合同》
- 《孕期保健小贴士》课件
- 2025肉牛交易合同模板
- 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模拟测试卷(含答案)
- 设计变更流程管理培训
- 煤矿警示教育培训
- 数字时代的转变:高校数字素养教育的目标与方向
- 传染病的防控知识课件
- 高校保密警示教育
- 2025年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林海雪原》知识点总结及练习
- 西部计划考试考题及答案
- 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下册单词表
- 学校德育管理体系
- 青年博物馆文创产品消费研究:一个社会实践分析视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