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1《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授课内容授课时数授课班级授课人数授课地点授课时间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八章第一节《梦游天姥吟留别》。本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以梦境描绘了天姥山的神奇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教学重点为: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理解诗中的意象、意境以及诗人的情感;教学难点为:引导学生掌握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通过学习《梦游天姥吟留别》,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和文化理解力。具体包括:1.能够感受和欣赏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2.能够理解和分析诗人的情感和思想;3.能够运用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提升文学素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提升自己的语文核心素养。学习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学习过唐诗的基本知识,对诗词的节奏、韵律、意象等有了一定的理解。同时,学生也接触过一些李白的诗作,对诗人的风格有一定的了解。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文学作品generally感兴趣,尤其是对古诗词有一定的热情。部分学生对文学鉴赏有较高的能力,能快速把握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而有的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引导。在学习风格上,有的学生喜欢通过自主阅读和思考来学习,而有的学生更倾向于通过讨论和合作来加深理解。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在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意境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对于一些生僻词语和古代文化背景的理解。此外,学生可能在运用古典诗词鉴赏方法上有所欠缺,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同时,如何把握诗人的情感和思想,以及如何将这些情感和思想与自己的审美经验相结合,也是学生需要面临的挑战。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诗的背景、意象、意境等,帮助学生理解诗的内容和诗人的情感。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诗中的意象和意境,分享对诗人情感和思想的理解,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3)鉴赏法: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分析其他唐诗,培养古典诗词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诗中的意象和意境,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理解。
(2)教学软件:运用教学软件进行课堂互动,如在线问答、小组讨论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文学作品欣赏:播放李白的其他诗作朗诵视频,让学生感受诗人的风格和情感表达。教学实施过程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发布《梦游天姥吟留别》的预习资料,包括诗文、注释、相关背景介绍等。
-设计预习问题:提出问题,如“诗中的天姥山象征着什么?”,“诗人通过梦境表达了对哪种生活的向往?”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在线平台收集学生的预习笔记和问题,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独立阅读诗文和相关资料,理解诗的基本内容。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笔记和问题提交至在线平台,与教师分享。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在线平台用于资料共享和进度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熟悉诗文内容,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李白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的视频,激发学生对《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诗中的意象、意境和诗人的情感,如“天姥山的形象描写与诗人的内心世界有何联系?”
-组织课堂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诗中意象的理解,如“你觉得诗中的‘云霞’和‘日月’各自代表了什么?”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的疑问,教师进行解答和指导,如解释生僻词语的含义。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专注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分享自己的想法,参与课堂互动。
-提问与讨论:学生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文内容。
-实践活动法:小组讨论作为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深入理解。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掌握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布置作业,如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短文,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诗人的情感。
-提供拓展资源:推荐学生阅读李白的其他诗作,如《将进酒》、《庐山谣》等,拓展对李白诗歌的理解。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如指出作业中的亮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巩固对诗文内容的理解。
-拓展学习:学生利用推荐的拓展资源,进一步学习和思考李白的诗歌。
-反思总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作业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文学鉴赏知识和技能。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教学资源拓展1.拓展资源:
(1)李白诗歌选集:《将进酒》、《庐山谣》、《夜泊牛渚怀古》等,这些诗歌均体现了李白的诗歌风格和艺术特色,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梦游天姥吟留别》。
(2)古代文学鉴赏书籍:《古典诗词鉴赏技巧》、《中国古代诗歌欣赏》等,这些书籍系统介绍了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和技巧,有助于学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相关学术论文:搜索“《梦游天姥吟留别》意象分析”、“李白诗歌创作背景”等关键词,可以找到许多学术论文,这些论文从不同角度对诗文进行了深度分析,有助于学生拓宽思路,深化理解。
2.拓展建议:
(1)组织诗歌朗诵会:让学生选择一首李白的诗歌,进行朗诵和分享,通过朗诵,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
(2)开展诗歌创作活动:鼓励学生尝试创作诗歌,可以是对《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仿写,也可以是自己的原创作品,通过创作,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参观文学博物馆: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文学博物馆,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感受文学的魅力。
(4)开展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意象、意境、诗人的情感等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通过讨论,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5)阅读相关小说、戏剧:推荐学生阅读与李白、天姥山等有关的小说、戏剧等作品,如《南华经》、《镜花缘》等,通过阅读,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板书设计①《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诗文内容;
②诗中的主要意象和意境;
③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2.板书设计艺术性和趣味性:
①采用图表、流程图等形式,将诗中的意象、意境等内容以视觉化的方式呈现,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②运用色彩、字体变化等手段,突出重点词语和关键句子,使板书更具吸引力;
③设计有趣的插图或图标,将诗文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板书设计实用性:
①板书内容应简洁明了,突出重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②板书布局应合理,结构清晰,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掌握课堂内容;
③板书设计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便于教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教学反思与改进本节课结束后,我将进行教学反思,以评估教学效果并识别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将回顾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会思考是否所有的学生都能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象,是否所有的学生都参与了课堂活动。如果我发现某些学生没有积极参与,我会考虑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激发他们的兴趣,例如通过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
其次,我将评估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程度。我会查看学生的课堂笔记和作业,了解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如果我发现学生对某些概念或意象的理解有困难,我会考虑在未来的教学中提供更多的解释和例子。
最后,我将考虑课堂活动的效果。我会思考是否所有的学生都参与了课堂活动,是否所有的学生都从活动中受益。如果我发现某些活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会考虑使用不同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根据这些反思,我将制定改进措施并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实施。我会尝试使用更多的互动和参与式教学方法,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游戏。我会提供更多的例子和解释,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象。我会考虑使用更多的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课堂小结,当堂检测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通过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和诗人的情感,我们深入理解了这首诗的美妙之处。通过讨论和实践活动,我们提高了文学鉴赏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在未来的学习中,希望大家能继续发挥自主学习能力,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提高文学素养。
当堂检测:
1.请简要概括《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主要内容。
2.请分析诗中的主要意象和意境,并阐述其对表达诗人的情感有何作用。
3.请结合诗中的具体句子,分析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4.请谈谈你在学习本节课中的收获和感悟。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分析《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意象,并阐述它们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
答案:
意象:梦境、天姥山、云霞、日月、仙人、孤舟等。
象征意义:梦境象征诗人的理想世界,天姥山象征人生追求的目标,云霞和日月象征美好时光,仙人象征超脱尘世的生活,孤舟象征孤独和寂寞。
2.请结合诗中的具体句子,分析诗人的情感变化。
答案:
诗句:“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目标的追求;“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生活的向往;“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和寂寞的感慨。
3.请简述《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艺术特色。
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技术合作项目终止及解除合同书
- 2025年度农村水井承包合同与农业灌溉用水权流转及监管协议
- 2025年度特殊年龄段劳动者用工协议及权益保障
- 2025年度个体商户劳动合同(家政服务行业合作)
- 5G通信借款居间合同模板
- 2025年度分红股收益确认与分配协议
- 2025年度影视作品著作权许可及广告植入合作合同
- 2025年度分手协议书模板:分手后共同债务承担协议
- 2025年度房屋拆除与建筑垃圾清运一体化服务合同
- 2025年度企业导师带徒技能传承服务协议
- (中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信息类)教案
- 汪小兰有机化学课件(第四版)3
- 减少电力监控系统告警信息上传方法的研究(QC成果)
- 如何发挥好办公室协调、督导、服务职能
- 交易商协会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注册工作介绍
- 《人与环境》课程教学大纲
- 班组长管理能力提升培训(PPT96张)课件
- 深圳市城市用地分类表
- 内蒙古自治区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实施细则
- 劳务分包入住生活区承诺书
- 直系亲属关系证明(存根)(共1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