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云南省澄江一中高考历史必刷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云南省澄江一中高考历史必刷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云南省澄江一中高考历史必刷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云南省澄江一中高考历史必刷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云南省澄江一中高考历史必刷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云南省澄江一中高考历史必刷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鲁迅于20世纪初提出了改造国民性和“立人”两个相关的命题,认为中国“国民性”中存在的某些严重缺陷和弱点是由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所造成。为此,他A.著文立说,批判传统道德B.倡导民主,反对封建专制C.弘扬科学,摒弃愚昧迷信D.领导革命,重建道德价值2.宋太祖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用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十之一也。”这里反映出宋初的一个基本国策,即A.“强干弱枝”B.“重内轻外”C.“重文轻武”D.“冗官冗费”3.二战后,英国实施国有化的程序各不相同,但大多数由政府新建立的公司来经营这些企业。如钢铁企业就全部由政府持股建的“大不列颠钢铁公司”接管,原有的股东得到政府特别发行的债券作为补偿。这反映出二战后英国A.遏制了经济危机的发生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到局部调整C.确立了公有制主导地位 D.逐步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4.近代以来天津引领时代潮流。下列对近代天津历史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开设新式学堂 B.创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C.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D.开通中国首条空中航线(京津航线)5.明清时期,山东柳子戏传到苏州,旅居北京的文人吴长元留下“吴下传来补破缸,低低打打柳枝腔”的诗句;产生于陕西、甘肃一带的秦腔,曾因魏长生的到来,在扬州出现“到处笙箫,尽唱魏三之句”的热潮。对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解释合理的是A.政府的文化政策较为宽松B.运河促进了南北文化交流C.北方士大夫文化品味更高D.儒家思想借戏曲艺术传播6.1933~1934年,苏联农民的小麦交售给国家的价格为每公斤3.2到9.4戈比;通过国家商业渠道销售的面粉每公斤零售价格最高约是400到500戈比。这说明当时苏联A.集全部力量保障前线的胜利 B.为迅速发展商品经济创造条件C.把提高农民积极性放在首位 D.举全国之力汇聚发展工业资金7.1895年4月中旬到5月初,清廷各级大小官员500余人次,就“割台”问题上折、上书共100余件次,为清朝前所未有。他们有的还提出了如迁都再战、凭险据守等对策。据此可知A.清政府对《马关条约》持否定态度B.《马关条约》打破了天朝上国的迷梦C.反割台斗争激发了民族的初步觉醒D.割让引发了清政府内部的纷争8.中国传统社会制度的核心是A.世袭制度 B.家族制度 C.宗族制度 D.宗法制度9.下列组合能突出中国古代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间关系的是:①赤壁之战②孝文帝改革③唐藩合亲④靖康之变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10.下图漫画出自1898年法国某画报,它可以看作A.列强侵略中国的直接证据B.“门户开放”政策的真实写照C.中西文化碰撞的艺术夸张D.中国被瓜分的旁证材料11.《中国与世界共赢——中国加入□□十周年述评》中指出:“10年来,在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中,中国改写了世界经济版图。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2001年11万亿元人民币增至2010年近40万亿元人民币,增长了两倍多;出口增长了4.9倍,进口增长了4.7倍,世界排名由第六位跃升到了第二位。”空格处应为A.联合国 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C.东南亚国家联盟 D.世界贸易组织12.戎氏是原生活在西域的少数民族,南朝时期开始进入中原。学者在对其家族墓志的研究中发现,第四代戎琼(卒于公元655年)的墓志,将其籍贯从“上游西域人”改为“恒州灵寿人”。这一改动可以说明。唐朝A.宗法观念影响广泛 B.统治区域扩大C.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D.北方人口南迁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从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是古代中国政制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九卿"职责表格(注:"九卿"既是官衔,又是官署之称)材料二(1)据材料,指出秦九卿与唐六部的相同与不同之处。(2)唐代六部机构中,"吏部""户部"分列前两位,说明其原因。(3)1901年,清政府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上。指出其反映的时代变化。14.(20分)材料为促使北越(越南民主共和国)同意谈判,约翰逊政府提出对越赔偿问题。在1968年5月13日起的巴黎谈判中,美国以援助为诱饵,试图推动和谈。然而,由于双方分歧严重,加之北越坚决要求美国给予“赔偿”,而非“援助”,巴黎谈判一度中断。此后,为掩护1972年的军事进攻,北越重新提出赔偿问题。但是,受美、中、苏三国关系的影响,巴黎谈判陷入困局。由于复活节攻势的受挫与美国的秘密承诺,北越再度积极谈判,最终签署了《巴黎协定》,并就赔偿问题与美国达成共识。然而,在美军撤离南越后,美越双方都没有严格遵守协定,赔偿问题也不了了之。事实证明,美越两国在赔偿问题上的做法都是策略性的,北越从未为了获得赔偿而改变自己的决策。赔偿问题在推动巴黎谈判进程、尽快结束战争问题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摘编自邵笑《巴黎谈判中美国对越战争赔偿问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越达成《巴黎协定》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越巴黎谈判的特点及意义。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根据材料鲁迅认为中国的“国民性”出了问题,故他通过文学革命批判传统道德,因此A选项正确;根据材料无法体现政治上的问题和诉求,故B选项错误;根据材料问题的症结是封建思想而非迷信思想,故C选项错误;D选项鲁迅并非革命的领袖,故错误。2、C【解析】材料反映了武臣危害更大,所以要重用文臣,即要“重文轻武”,所以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根本就不涉及“强干弱枝”以及“重内轻外”,所以选项A、B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重用文臣而非冗官冗费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亦未及武臣十之一也”意在强调文臣危害远远低于武臣,所以要“重文轻武”。3、B【解析】

英国政府接管经营相关企业,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故选B项;二战后,英国此举是为了调整生产关系刺激生产,不是为了遏制经济危机,排除A项;英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确立公有制主导,更没有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排除CD项。故选B。4、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是上海、北京,与天津无关,C选项符合题意;天津较早开设新式学堂、创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和开通中国首条空中航线(京津航线)等三个说法成立,ABD三选项不符合题意。5、B【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苏州、扬州人民可以熟知来自山东、陕西地区的民谣,结合所学,明成祖定都北京后,大运河地位进一步提高,更有利于文化的交流,故选择B选项;明清时君主专制不断加强达到顶峰,文化政策日益严格,故排除A选项;材料主旨是运河发达促进文化交流,不能说明北方士大夫的品味更高,故排除C选项;材料不能体现儒家思想的传播,故排除D选项。【点睛】本题考查明清时期中国文化的交流与传播,需了解明清时期中国文化的传播途径等等。6、D【解析】

苏联低价收购农民小麦,高价出售面粉,通过产品差价积累了大量发展工业的资金,D项符合题意;1933-1934年,苏联没有处于战争状态,排除A;苏联的措施主要是为工业化积累资金,不是为了发展商品经济,排除B;苏联的做法明显抑制了农民的积极性,排除C。故选D。7、D【解析】

“就‘割台’问题上折、上书共100余件次,提出了如迁都再战、凭险据守等对策”可见对割台事件,内部分争很大,故选D项;根据所学,清政府在《马关条约》中把割给日本,排除A项;根据所学,鸦片战争打破了天朝上国的迷梦,排除B项;“清廷各级大小官员”没有涉及到民众,排除C项。8、B【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中国传统社会制度的核心是家族制度,传统的社会伦理、国家伦理皆可从家族推衍出来,因此B选项正确。世袭制度、宗族制度和宗法制度都是中国家族制度的具体体现,其他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9、C【解析】

赤壁之战是孙权和刘备联军打败曹操的战役,没有涉及少数民族,①错误;孝文帝改革是鲜卑族学习汉族的改革;唐蕃和亲是唐朝与吐蕃族就是今天藏族的和亲政策;靖康之变是女真族的金灭掉北宋的事件,②③④均正确,故选C;ABD不符合题意,排除。10、D【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图片中的信息进行正确解读的能力。由题目中的时间“1898年”及漫画中若干人屠龙的信息可知此应为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的瓜分中国的狂潮,故本题应选D项;漫画具有夸张性的特点,故A项中“直接证据”的表述错误;“门户开放”政策由美国于1899年提出,晚于题目中的时间“1898年”,故排除B项;题目中的漫画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帝国主义侵华的事实,故C项中“夸张艺术”的表述错误。11、D【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的十年,经济实力迅速增强,D正确;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A错误;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B错误;中国是东盟的观察员国,故C错误。12、C【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唐代戎氏墓志的变化反映了戎氏由游牧民族向农耕民族变化,体现了其汉化历程,是民族融合的表现,故C项正确;题干现象体现宗法观念,但不能反映其影响广泛,排除A项;题干不能体现唐代统治区域扩大,排除B项;题干不能反映唐代人口迁移趋势,排除D项。故选C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相同:都属中央一级的国家管理机构;分工明确。不同点:九卿既管国家事务,又掌管皇室事务;六部分理国家行政事务。(2)原因:吏部与各级文官的管理、考核有关,古代官僚社会官员队伍建设是皇权统治的首要条件;户部掌管财税经济等,是皇权统治的基础。(3)变化: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加剧;清朝外交体制渐趋近代化(中外联系日益加强;西学东渐不断深入等)。【解析】

(1)综合材料一、二表格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秦九卿和唐六部制的相同之处在于他们都是国家的中央机构,通过明确的分工承担不同的职责。不同之处在于,秦九卿中有负责国家事务的官职,如廷尉、典客等;有负责皇家事务的官职,如奉常、郎中令等。唐六部只负责国家行政事务,不符合皇室事务。(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吏部”掌管的是各级官僚的管理,直接涉及国家各级事务的管理,因为官僚队伍建设是皇权统治的首要条件;“户部”掌管的是赋税经济,涉及皇权统治的经济基础。由此可知吏部和户部分列前两位。(3)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上说明负责国家外交事务的总理衙门地位较高,由此说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加剧;清朝外交体制渐趋近代化。14、(1)原因:美国给予北越秘密承诺;北越军事受挫;美国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苏联、中国的影响。(2)特点:和谈与战争相伴;赔偿问题影响谈判进程。意义:促使越南战争尽快结束;利于缓和大国关系;推动印度支那地区的和平进程;利于缓解美国的国内危机。【解析】

(1)原因:根据材料中“美国以援助为诱饵,试图推动和谈”,“复活节攻势的受挫与美国的秘密承诺,北越再度积极谈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