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运城市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运城市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运城市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运城市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运城市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运城市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如图是血糖调节模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ab段与ef段血糖浓度上升的原因相同B.曲线bc段与de段血液中胰岛素变化趋势相同C.fg段血糖维持相对稳定是神经—激素调节的结果D.当血糖偏低时,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水解以提高血糖浓度2.如图是草履虫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草履虫的环境容纳量是800只B.当草履虫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其自然增长率一直为0C.影响草履虫数量增长的因素是资源和空间有限D.在10年后,若草履虫因为捕食者而发生数量变化,则这种变化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3.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源染色体上每个基因一定有其等位基因B.同源染色体上一定有非等位基因C.非同源染色体上一定没有等位基因D.姐妹染色单体上一定没有等位基因4.草方格沙障是用干的麦草、稻草、芦苇等扎成方格形状固定于沙中,并在方格中播撒固沙植物的种子,用来防风固沙、涵养水分的一种治沙方法。某地用该方法治理正在沙化的土地并取得良好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草方格能蓄积降水促进固沙植物生长B.微生物对草方格材料的分解改善了土壤结构C.该过程改变了演替速度但没有改变演替方向D.该方法可增大治理区域的物种丰富度5.如表表示某研究组在相同条件下对几种芦苇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该酶参与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的固定)的研究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酶活性/μmolCO2·(mgRuBPCase·h)-1酶含量/mgpr·(g·frw)-1叶片CO2固定量/μmolCO2·(g·frw)-1水生芦苇0.9127.677.001沙生芦苇0.7807.575.675盐化草甸芦苇0.8795.144.518A.据表可知水生芦苇的表观光合速率最大B.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催化产物的元素组成是C、H、OC.若沙生芦苇的酶含量下降,则短时间内RuBP含量会下降D.盐化草甸芦苇光合速率比沙生芦苇低的主要原因与水生芦苇光合速率比沙生芦苇高的主要原因不同6.利用无色洋葱内表皮细胞,先后加入适量红墨水的蔗糖溶液和清水,开展“观察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活动。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本实验中观察了两次,通过前后两次观察,采用了自身前后对照B.细胞中液泡颜色变化:浅→深→浅C.细胞吸水能力变化:大→小→大D.视野中红色区域变化:小→大→小7.某小岛上生活着自然寿命为一年半左右的某种鼠,数量较多且无迁入和迁出。研究人员通过等距布放鼠笼开展每月一次、为期一年的标志重捕,进行其种群特征的研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志重捕法可以估算该鼠的种群密度,但不能估算性别比例B.根据不同时间段标志重捕法所得的数据,可以推算种群增长率C.若资源均匀分布且有较强的种内竞争,其种群的分布型为随机分布D.只有少数鼠笼重捕到的雄鼠与上一次为同一个体,说明雄鼠具有领域8.(10分)研究发现,一条DNA上的某基因经“DNA—RNA—DNA”途径可转移插入本DNA其他位置或其他DNA上。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DNA→RNA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和脱氧核苷酸B.RNA→DNA过程需要逆转录酶和脱氧核苷酸C.该基因转移至本DNA上时可能引起基因突变D.该基因转移至其他DNA上时可能导致基因重组二、非选择题9.(10分)甲图是某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未体现的生态系统成分有________,属于次级生产者的为_______________。(2)图甲中若青蛙被人大量捕捉,则短时间内鼠和蜘蛛的数量变化分别为_________。(3)给农作物施加了含32P标记的复合肥后,复合肥可为农作物提供___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检测32P在蜘蛛和食草昆虫体内的放射性强度变化如图乙所示,则A应为___________。(4)在该生态系统的农业生产区,为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可以利用动物的不同习性,设计多种________,还可以调整农作物的________________。10.(14分)研究表明,胰岛素之所以能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主要是因为能促进控制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4合成的基因的表达,并刺激胞内含有GLUT4分子的囊泡移动到细胞膜上。GLUT4分子转移过程见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血浆中的葡萄糖浓度高于细胞内的浓度时,葡萄糖可通过细胞膜上的GLUT4蛋白转运进人细胞,该运输方式为__________。如果细胞内线粒体受损,组织细胞摄入葡萄糖的速率会减慢,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图推测,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随机的,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血糖浓度升高不仅可以直接促进胰岛素分泌,还可以刺激下丘脑通过神经调节促进_____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除了能促进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还能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血糖降低,此结果又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叫作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谷氨酸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但是过量堆积在神经元之间又会成为神经毒素,引起神经元的损伤、衰老及死亡。请回答下列问题:(1)兴奋传来时,突触前神经元会释放谷氨酸,谷氨酸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电位变为____________(填内正外负、内负外正)。上述过程体现细胞膜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答出两点)。(2)当突触间隙中谷氨酸积累过多时,持续作用会导致______________过度内流,使突触后神经元因渗透压__________________而膨胀损伤甚至涨破。(3)研究发现,雌性激素等甾体类激素可以防护某些神经毒素的毒性,从而发挥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雌性激素的化学本质属于脂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它在人体中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运输来发挥保护神经元的作用。12.人血清白蛋白(HSA)是血浆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在维持血浆渗透压、抗凝血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医用价值。如图是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取重组HSA(rHSA)的两条途径。(1)为获取HSA基因,首先要提取人血细胞中的mRNA,利用_______法合成cDNA,再利用PCR技术进行快速扩增,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_______,PCR过程中,温度降低到55℃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2)构建在水稻胚乳细胞内特异表达rHSA的载体时,需要选择水稻胚乳细胞启动子,而不能选择其他物种和组织细胞的启动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3)在利用农杆菌转化水稻受体细胞的过程中,为了吸引农杆菌移向水稻受体细胞,需添加_________物质。(4)选用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的优点有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但相比于水稻胚乳细胞,利用大肠杆菌获得的rHSA也有一些缺点,请从生物膜系统的角度进行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5)利用上述方法获得的rHSA不能直接用于临床医疗,你推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

据图分析,ab段由于食物中糖类消化吸收,使得血糖浓度升高;bc段胰岛素分泌增加,降低血糖;de段运动消耗糖类,使得血糖浓度降低;ef段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使得血糖升高。【详解】A、在ab段由于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使得血糖浓度较高,而ef段是体内肝糖原水解和非糖物质转化引起的,A错误;

B、曲线bc段是胰岛素分泌增多导致,而de段运动导致代谢增强,血糖浓度降低,则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B错误;

C、在血糖平衡调节中有体液调节、神经-体液调节,C正确;

D、当血糖浓度偏低时,胰高血糖素只促进肝糖原水解和非糖物质转化,肌糖原不能水解补充血糖浓度,D错误。故选C。【点睛】易错点:胰高血糖素不能促进肌糖原水解为葡萄糖。2、D【解析】

在资源无限、空间无限和不受其他生物制约的理想条件下,种群就会呈指数增长,指数增长(“J”形增长)的特点是起始增长很慢,但随着种群基数的加大,增长会越来越快。每单位时间都按种群的一定百分数或倍数增长,其增长势头强大。逻辑斯蒂增长是指在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和受到其他生物制约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方式,其增长曲线很像字母S,又称“S”形增长曲线。种群的逻辑斯蒂增长总是受到环境容纳量(K)的限制,环境容纳量是指在长时间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负反馈调节:使生态系统达到或保持平衡或稳态,结果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的变化。【详解】A、环境容纳量是指在长时间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从图中可看出,草履虫的环境容纳量小于800只,A错误;B、当草履虫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其自然增长率有时大于0,有时小于0,B错误;C、影响草履虫数量增长的因素是资源和空间有限、捕食者的限制等,C错误;D、在10年后,若草履虫因为捕食者而发生数量变化,捕食者的增多会造成草履虫的减少,草履虫的减少反过来会造成捕食者的减少,这种变化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D正确。故选D。3、B【解析】

1、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2、同源染色体上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都含有非等位基因。【详解】A、同源染色体上可能是相同的基因,性染色体存在非同源片段,A错误;B、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具有非等位基因,B正确;C、若发生易位,则非同源染色体上可能出现等位基因,C错误;D、若发生交叉互换,则姐妹染色单体上可能出现等位基因,D错误。故选B。4、C【解析】

根据题意,草方格可用于防风固沙、涵养水分,治理沙漠化,有利于土壤的形成和植物的生长,据此分析。【详解】A、草方格能防风固沙、涵养水分,有利于蓄积降水,促进固沙植物生长,A正确;B、大多数微生物属于分解者,其对草方格材料的分解可增加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有利于土壤结构的改善,B正确;C、该过程是人工干预了当地的群落演替过程,不但改变了演替速度,也改变演替方向,C错误;D、该方法有利于土壤的形成,促进植物的生长,有利于其他生物的定居和物种丰富度的增加,D正确。故选C。5、D【解析】

叶片二氧化碳的固定量表示真正光合速率大小,此题不清楚呼吸作用速率,无法判断表观光合速率;若沙生芦苇的酶含量下降,则短时间内RuBP的消耗量会减少,其含量会上升;根据表格信息可知酶的活性和含量都会影响光合作用速率,其中沙生芦苇的酶含量和水生芦苇的酶含量无显著差异,但酶活性比水生芦苇低,所以水生芦苇光合速率高的原因主要是酶活性高。盐化草甸芦苇的酶活性和沙生芦苇的酶活性差距不大,但酶含量比沙生芦苇明显低,所以盐化草甸芦苇光合速率低的原因主要是酶含量低。【详解】A、叶片二氧化碳的固定量表示真正光合速率大小,此题不清楚呼吸作用速率,无法判断表观光合速率,A错误;B、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催化的产物是三碳酸,其元素组成是C、H、O、P,B错误;C、若沙生芦苇的酶含量下降,则短时间内RuBP的消耗量会减少,其含量会上升,C错误;D、根据表格信息可知酶的活性和含量都会影响光合作用速率,其中沙生芦苇的酶含量和水生芦苇的酶含量无显著差异,但酶活性比水生芦苇低,所以水生芦苇光合速率高的原因主要是酶活性高。盐化草甸芦苇的酶活性和沙生芦苇的酶活性差距不大,但酶含量比沙生芦苇明显低,所以盐化草甸芦苇光合速率低的原因主要是酶含量低,D正确。故选D。6、D【解析】

(1)将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置于低浓度的溶液或蒸馏水中,植物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但如果所用溶液为葡萄糖、KNO3、NaCl、尿素、乙二醇等,发生质壁分离后因细胞主动或被动吸收溶质而使细胞液浓度增大,植物细胞会吸水引起质壁分离后的自动复原。

(2)质壁分离过程中,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质壁分离程度越大,植物细胞吸水能力越强;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

(3)质壁分离与复原过程中水分子的移动是双向的,总结果是单向的。

(4)本实验用显微镜观察了三次,第一次与第二次形成对照,第三次与第二次形成对照,该对照方法为自身对照。【详解】A、本实验用显微镜观察了三次,第一次与第二次形成对照,第三次与第二次形成对照,该对照方法为自身对照,A错误;B、由于用的是无色洋葱内表皮,因此液泡无颜色,B错误;

C、细胞失水过程中,吸水能力增强,吸水过程中,吸水能力减弱,即细胞吸水能力变化:小→大→小,C错误;

D、细胞失水过程中,细胞缩小,红色区域由小变大,吸水过程中,细胞涨大,红色区域由大变小,视野中红色区域变化:小→大→小,D正确。

故选D。7、B【解析】

标志重捕法是指的是在一定范围内,对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种群进行粗略估算的一种生物统计方法。注意事项:1、选择的区域必须随机,不能有太多的主观选择;2、对生物的标记不能对其正常生命活动及其行为产生任何干扰;3、标记不会在短时间内损坏,也不会对此生物再次被捕捉产生任何影响。【详解】A、标志重捕法可以估算该鼠的种群密度,根据种群密度的变化可以估算种群的性别比例,A错误;B、根据不同时间段标志重捕法所得的数据,可以推算种群增长率,B正确;C、在环境资源分布均匀,种群内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的情况下,才易产生随机分布,C错误;D、标志重捕法操作中是完全随机选择一定空间进行捕捉,如果鼠笼重捕到的雄鼠与上一次为同一个体,不能说明雄鼠具有领域,D错误。故选B。【点睛】种群的空间特征包括均匀分布、随机型分布、集群分布,随机型分布是指中每一个体在种群领域中各个点上出现的机会是相等的,并且某一个体的存在不影响其他个体的分布。8、A【解析】

1、中心法则:(1)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复制;(2)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后来中心法则又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以及从RNA流向DNA两条途径。2、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①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②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此外,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详解】A、DNA→RNA过程为转录,需要RNA聚合酶和核糖核苷酸,A错误;B、RNA→DNA过程需要逆转录酶和脱氧核苷酸,B正确;C、该基因转移至本DNA上时,可能插入其他基因内,导致其他基因结构的改变,引发基因突变,C正确;D、该基因转移至其他DNA上时,若插入DNA的非基因区,可引起基因重组。若插入DNA的基因区,可引起基因突变,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中心法则及生物变异类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识记遗传信息传递过程所需要的条件;掌握生物变异的类型,能结合题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二、非选择题9、分解者、有机物、无机物、气候、能源食草昆虫、鼠、青蛙、蜘蛛、食虫鸟、蛇减少、增加无机物食草昆虫立体养殖技术品种和种植面积【解析】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详解】(1)图中的捕食关系包含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还有其他如分解者、有机物、无机物、气候、能源在该生态系统的成分没有体现出来。图中所有的异养生物都是次级生产者,包括食草昆虫、鼠、青蛙、蜘蛛、食虫鸟、蛇。(2)青蛙被大量捕捉,则蛇要捕食更多的鼠,因此短时间内鼠的种群数量会减少。青蛙被大量捕捉,蜘蛛减少了食草昆虫的竞争者,同时也减少了蜘蛛的一部分天敌,因此短时间内蜘蛛的数量会增加。(3)复合肥料给农作物提供的是无机物。32P标记的复合肥,首先是农作物根部吸收,使农作物含有反射性,其次食草昆虫取食农作物含有放射性,再次就是蜘蛛捕食食草昆虫也还含有放射性,因此根据反射性出现的时间快慢,A先出现放射性的是食草昆虫。(4)立体养殖技术利用了动物的不同习性,提高了农业生产区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还可以调整农作物的品种和种植面积。【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及生物富集现象。10、协助扩散控制GLUT4合成的基因的表达过程(或GUT4的加工过程、囊泡与细胞融合过程)由于缺少能量而受阻不是含GIUT4的囊泡上的VS蛋白与细胞膜上的ts蛋白特异性识别后融合胰岛B促进组织细胞利用和储存葡萄糖反馈调节【解析】

由图分析可知因为囊泡膜上vs蛋白与细胞膜上ts蛋白的(特异性)结合(识别),囊泡能精准地将GLUT4运送至细胞膜上特定位点。胰岛素可以促进组织细胞加速对血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从而降低血糖。【详解】(1)葡萄糖由高浓度至低浓度,并通过载体蛋白的运输,这种方式是协助扩散。如果细胞内线粒体受损,导致呼吸作用降低,提供的能量减少,会影响控制GLUT4合成的基因的表达过程或GLUT4的加工过程、囊泡与细胞融合过程,所以组织细胞摄入葡萄糖的速率会减慢。(2)从图中看出含GLUT4的囊泡上的VS蛋白与细胞膜上的ts蛋白特异性识别后融合,所以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不是随机的。(3)血糖浓度升高,可以刺激下丘脑通过神经调节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并促进组织细胞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降低,此结果又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叫作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点睛】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相关知识,能够分析图中囊泡转运GLUT4的机制是该题的难点。11、内正外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交流钠离子升高固醇体液【解析】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谷氨酸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可以使得突触后神经元兴奋,但是过量堆积在神经元之间又会成为神经毒素,引起神经元的损伤、衰老及死亡。【详解】(1)当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使突触后神经元的膜电位由静息电位变成动作电位,即膜内外电位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该过程涉及到了钠离子内流,因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