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部分学校2024年九年级下学期一模考试化学试题B(解析版)_第1页
陕西省部分学校2024年九年级下学期一模考试化学试题B(解析版)_第2页
陕西省部分学校2024年九年级下学期一模考试化学试题B(解析版)_第3页
陕西省部分学校2024年九年级下学期一模考试化学试题B(解析版)_第4页
陕西省部分学校2024年九年级下学期一模考试化学试题B(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

化学试卷

L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6页,总分60分。考试

时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

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A或B)。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Fe-56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8分)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下列诗•词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答案】D

【解析】

【详解】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下雪的场景,只是水的状态的改变,无新物

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写的是雪,只是水的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

化;

C、“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经过千遍万遍辛苦的过滤,最终才能淘尽泥沙得到闪闪发光的

黄金,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吐丝,蜡烛燃烧,均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2.下列各组物质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是

A,氯酸钾和氯化钾B.金刚石和石墨

C.冰和干冰D.纯碱和烧碱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氯酸钾由K、C1、0三种元素组成,氯化钾由K、C1元素组成,组成元素不完全相同,不符

合题意;

B、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由碳元素组成,符合题意;

C、冰是固态的水,冰由H、O元素组成,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干冰由C、。元素组成,组成元素不完

全相同,不符合题意;

D、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由Na、C、0三种元素组成,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氢氧化钠由Na、

0、H三种元素组成,组成元素不完全相同,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B.蒸储水C,地下水D.苏打水

【答案】B

【解析】

【详解】A、矿泉水中含有水和多种矿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

B、蒸福水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B正确;

C、地下水中含有水、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错;

D、苏打水中除含有碳酸氢钠外,还含有微量元素,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B

4.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答案】A

【解析】

【详解】A、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防止发生火灾,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B、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该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

口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

题意;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且试管里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工,图中操作错误,不

3

符合题意;

D、常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错误,不

符合题意。

故选Ao

5.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B.人体缺钙可能导致贫血

C.用灼烧的方法鉴别棉线和羊毛线

D.为长期保存食品,添加大量防腐剂

【答案】C

【解析】

【详解】A、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会加速空气流通,提供充足的氧气,使火燃烧的更旺,不符

合题意;

B、幼儿及青少年缺钙易患佝偻病,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缺铁会导致贫血,不符合题意;

C、棉线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灼烧有纸燃烧的气味,羊毛线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

味,气味不同,可以区分,符合题意;

D、不能大量添加防腐剂,对人体健康不利,应适量添加,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关于下列化学符号说法不正确的是

©SO2②Fe3+③2H26④6/⑤

A.①中“2”的含义:表示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B.②中“3+”的含义:表示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

C.③表示2个过氧化氢分子

D.④和⑤表示的微粒均为原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A、①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SO2中的“2”表示一个二氧

化硫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B、②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Fe3+中的“3”表示一个铁离子带有3个单位的

正电荷,故选项说法正确;

C、③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

2H2O2表示2个过氧化氢分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④中质子数为12,电子数为10,质子数大于电子数,是阳离子,⑤质子数=电子数=10,为原子,故选

项说法错误。

故选D。

7.下列劳动项目所涉及的化学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不能用钢丝球刷洗铝制品表面一一铝制品表面有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

B.利用活性炭自制净水器一一活性炭可以杀菌消毒

C.用空气泵给鱼供氧一一氧气可供给呼吸

D.用墨书写或绘制长期保存的字画——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答案】B

【解析】

【详解】A、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

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用钢丝球刷洗铝制品表面,会除去这一层氧化物薄膜,缩短铝制品的

使用寿命,不符合题意;

B、利用活性炭自制净水器,是因为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活

性炭不能杀菌消毒,符合题意;

C、用空气泵给鱼供氧,是因为氧气具有氧化性,能供给呼吸,不符合题意;

D、用墨书写或绘制长期保存的字画,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即使受日光照射或与氯气接

触,也不易起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BCD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详解】A、该实验中,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不同,变量不唯一,无法探究二氧化镒的催化作用,不符合

题意;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化学反应前后,压强变化不大,无法测定空气中

氧气的含量,不符合题意;

C、左边试管中铁钉与氧气和水接触,生锈,右边试管中铁钉只与氧气接触,不生锈,且一段时间后,U

型管中液面左高右低,说明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符合题意;

D、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是气体,会散逸到空气

中,导致左边质量减小,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水的质量、氢氧化钠质量、硫酸钠质量随稀硫酸质

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质量'g

0mn稀硫酸质量

A.甲代表氢氧化钠

B.加入m克稀硫酸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C.a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种类为三种

D.b点对应的溶液中加入锌粒,有气泡产生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由图像可知甲的质量随加入硫酸的质量增多而减少最

终变为0,故判断甲表示氢氧化钠;如图当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乙的质量还在增加,说明乙是水,因为

所加入的稀硫酸中含有水,随着加入稀硫酸的增多水的质量也在变大。而丙在氢氧化钠变为0后质量不再

增加说明丙是生成的硫酸钠。

【详解】A、根据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由图像可知甲的质量随加入硫酸的质量增多而减

少最终变为0,故判断甲表示氢氧化钠;

B、根据分析,甲表示氢氧化钠,如图加入m克稀硫酸时,氢氧化钠的质量刚好变为0,说明此时恰好完

全反应。B正确;

C、如图a点时表示氢氧化钠未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含有生成硫酸钠以及剩余的氢氧化钠两种溶质,C

错误;

D、如图b点为加入硫酸过量的时候,此时溶液中含有硫酸显酸性,硫酸与锌粒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所以b点对应的溶液中加入锌粒,有气泡产生。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C。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2分)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计24分)

10.2024新年来临,天舟七号货运飞船给我国空间站带“年货”来啦。

(1)天舟七号运送了近90公斤新鲜水果到空间站,水果中富含的水、糖类和可为航天员提供一定

的营养保障。

(2)空间站可用电解水的方法提供氧气,若电解过程中得到20LH2,理论上收集到02的体积是一L。

(3)航天员出舱需携带高压氧气罐,氧气可压缩储存在氧气罐中,其微观实质是增大压强,分子间的间

隔(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铁酸银(化学式NiFezOx)可将航天员呼出的废气转化为航天员需要的气体,NiFezOx中Fe元素的化

合价为+3,Ni元素的化合价为+2,则乂=一。

【答案】(1)维生素(2)10

(3)减小(4)4

【解析】

【小问1详解】

水果中富含的水、糖类和维生素可以为航天员提供一定的营养保障;

【小问2详解】

在电解水实验中,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若电解过程中得到20LH2,理论上收集到02的体积

10L;

【小问3详解】

氧气可压缩储存在氧气罐中,其微观实质是增大压强,分子间的间隔减小;

【小问4详解】

NiFezOx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3,Ni元素的化合价为+2,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

的代数和为零,可得:(+2)+(+3)x2+(—2)xx=0,x=4o

11.我国的绿色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

(1)氢能源汽车是新能源汽车的一种。氢气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O

(2)某新能源汽车的定位系统中应用了一种新型材料氮化铝,工业上制氮化铝的化学方程式为

高温

A12O,+X+3C=2A1N+3CO,则X的化学式为。

(3)使用新能源汽车可节约化石燃料,三大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和天然气。

占燃

【答案】II.2H2+O2=2H2O

12.N213.煤

【解析】

【小问1详解】

点燃

氢气燃烧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

【小问2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A1、0、N、C的个数分别是2、

3、0、3,生成物中含A1、0、N、C的个数分别是2、3、2、3,故反应物中还应含2个N,故X的化学

式为:N2;

【小问3详解】

三大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短期内均不能再生,均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12.自古以来,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

(1)明代《天工开物》描述了锡的冶炼方法,炼锡时混入少许铅,产物更易熔化流出,原因是锡铅合金

的熔点比金属锡的熔点(填“高”或“低”)。

(2)我国劳动人民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掌握了制取熟石灰的技术。熟石灰不能用于(填字母)。

A.作建筑材料B.改良酸性土壤C.治疗胃酸过多

(3)我国已经推出了3nm芯片蚀刻机,逐渐摆脱对进口芯片的依赖。芯片蚀刻过程中,NF3与硅反应的

微观示意图如下:

.+缪工^噪)+3::

甲乙丙丁OF

①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②该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粒数目之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答案】(1)低(2)C

(3)①.置换反应②.3:2

【解析】

【小问1详解】

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熔点低,硬度大,锡铅合金是锡的合金,故锡铅合金的熔点比金属锡的熔点低;

【小问2详解】

A、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是常用的建筑材料,不符合题意;

B、熟石灰显碱性,能与酸性物质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不符合题意;

C、熟石灰能与盐酸反应,但是熟石灰具有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符合题意。

故选C;

【小问3详解】

①由图可知,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

反应;

②由图可知,该反应为硅和NF3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SiF4和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一定条件

3Si+4N^^—3Sig+2N2,则该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粒数目之比是:3:2。

13.如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图1图2

(1)□℃时,甲和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填“相等”或“不相等”)。

(2)t2℃时,将3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go

(3)欲从含有少量乙的甲的饱和溶液中提纯甲,可采用结晶的方法。

(4)某温度下,为使图2试管中的少量丙固体溶解,可向烧杯中加入(填字母)。

A.NaOH固体B.NH4NO3固体C.NaCl固体

【答案】(1)相等(2)75(3)降温(4)B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象可以看出:t「C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为20g。所以tJC时,甲和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二

—一20片c-xlOO%,即tJC时,甲和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填:相等。

20g+100g

【小问2详解】

由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故12℃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甲物

质50g,则50g水中最多能溶解甲物质25g。所以t2°C时,将3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最多

能溶解甲物质25g,所得溶液的质量=25g+50g=75g。故填:750

【小问3详解】

由图象可以看出:甲、乙两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甲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乙受温度的

影响较小。所以从含有少量乙的甲的饱和溶液中提纯甲,可采用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等。故

填:降温。

【小问4详解】

由图象可以看出:丙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某温度下,为使图2试

管中的少量丙固体溶解,需使烧杯中水的温度降低。

A、加入NaOH固体使烧杯中水的温度升高。不符合题意;

B、加入NH4NO3固体使烧杯中水的温度降低。符合题意;

C、加入NaCl固体烧杯中水的温度无明显变化。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B。

14.从废旧电脑的某些零部件中回收金属银的流程如图所示:

(1)判断步骤I中稀硫酸已足量的现象是继续加硫酸,。

(2)步骤II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3)要验证Cu、Ag、Al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下列各组药品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填字

母)。

A.Cu、Ag、Al、稀盐酸

B.A1、Cu、AgNO3溶液、稀盐酸

C.Al.Ag、Cu(NO3)2溶液

D.Al(NO?)3溶液、Cu>AgNCh溶液

【答案】(1)不再产生气泡物无明显现象

(2)Cu+2AgNO3=Cu(NO3)2+2Ag(3)A

【解析】

【小问1详解】

稀硫酸与铝反应产生氢气,当步骤I中稀硫酸已足量时,铝被完全反应掉,此时继续加入硫酸无气泡产

生;

【小问2详解】

废旧零部件加入足量的硫酸将铝反应掉,过滤得到的固体为铜和银的混合物,向其中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

液,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

【小问3详解】

A、铜、银、铝放入盐酸中,只有铝反应,则可得出活动性A1>H>Cu>Ag,无法比较铜、银活动性,

错误;

B、铝、铜放入稀盐酸中,铝反应,得出活动性A1>H>Cu,铜放入硝酸银中置换出银,得出活动性Cu

>Ag,可得出活动性Al>Cu>Ag,正确;

C、铝、银放入硝酸铜中,铝能置换出铜,银不能置换出铜,所以可以得出活动性Al>Cu>Ag,正确;

D、铜分别放入硝酸铝和硝酸银中,铜和硝酸铝不反应,和硝酸银反应置换出铜,所以可以得出活动性A1

>Cu>Ag,正确:

故选Ao

15.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喷泉实验装置。

(1)按如图所示组装好装置1,挤压胶头滴管,使少量NaOH溶液进入烧瓶中,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

中的NaOH溶液倒吸入烧瓶,形成喷泉,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结束

后,用pH试纸测定烧瓶中溶液的pH,pH(填”>”、"v”或“=")7o

(2)打开装置2的止水夹,并用热毛巾捂住烧瓶外部,一段时间后取下毛巾,装置2(填“能”或

“不能”)形成喷泉。

【答案】(1)①.co2+2NaOH=Na2CO3+H2O②.>

(2)能

【解析】

【小问1详解】

挤压胶头滴管,使少量NaOH溶液进入烧瓶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被消

耗,装置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NaOH溶液倒吸入烧瓶,形成喷泉,该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CO3+H2O:

反应生成了碳酸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故用pH试纸测定烧瓶中溶液的pH,pH>7;

【小问2详解】

打开装置2的止水夹,并用热毛巾捂住烧瓶外部,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逸出,一段时间后取下毛巾,温度

降低,由于气体减少,故烧瓶中压强减小,故装置2能形成喷泉。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13分)

16.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M

IH片

801

此水,

•白・

(1)仪器a的名称是一。

(2)用装置A加热高钵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A中还需要进行的一处改进是

(3)若要收集一瓶较为纯净的氯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字母)。

(4)装置F中观察到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o

【答案】16.长颈漏斗

△小

17.©.2KMnO4=K2MnO4+MnO2+O2T②.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18.E19.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小问2详解】

高锌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锌酸钾、二氧化锦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小

2KMnO4=K2MnO4+MnO2+O2f;

加热高镒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

【小问3详解】

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排水法收集氧气比较纯净,故收集

装置可选E;

【小问4详解】

装置.F中,铜片上的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了着火点,燃烧,红磷与氧气接触,温度没有达到着火

点,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17.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以“稀盐酸与氢氧化钢溶液能否反应”为课题进行了科学探究。

【进行实验】

(1)如图所示,同学们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钢溶液,并滴加1-2滴无色酚曲试液,继续向烧杯中滴

加稀盐酸,边滴边搅拌,观察到现象,从而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钢发生了化学反应。

1稀盐酸L碳酸钠溶液

H一目

滴加了酚取溶液溶液M溶液N

的氢氧化钢溶液

(2)继续向反应后的溶液M中滴加碳酸钠溶液,立即有白色沉淀产生,最终得到无色溶液N。由此可

知,在没有滴加碳酸钠溶液的溶液M中除了酚酣外,还含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提出问题】

滴加碳酸钠溶液后,最终所得溶液N的溶质成分是什么(不考虑酚酰)?

【猜想假设】

甲同学的猜想:NaCkBaCh

乙同学的猜想:NaCl

丙同学的猜想:NaCKNa2cO3

【分析交流】

(3)同学们经过交流,认为同学的猜想不合理。

(4)溶液中一定含有NaCl的依据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一:取少量溶液N于试管中,滴加Na2s04溶有白色沉淀产甲同学的猜想正

液生确

实验二:取少量溶液N于试管中,滴加AgNCh溶有白色沉淀产甲同学的猜想正

液生确

【讨论反思】

(5)实验(填“一”或“二”)不能得到“甲同学的猜想正确”的结论,理由是

【答案】(1)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2)BaCh(3)丙

(.4)BaCl2+Na2CO3=BaCO3V+2NaCl

(5)①.二②.NaCl也可与AgNO3溶液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