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完成1-8题(每题3分,共24分)1.(3分)下列画横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他们在和有高度智慧的鸟或哺(pǔ)乳动物打交道的时候,常常需要不顾自己的尊严,所以,实在不能嗔(zhēn)怪有些外行人批评: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实验的方法怪诞不经。 B.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chén)。 C.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ǎi)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D.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chěng)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qiǎn)逃”了,我以为。2.(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这对于一班见异思千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B.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我在倒塌的房屋旁边支起帐篷。 C.我往下看,感到阵阵晕炫;一股无名的力量好像正逼迫的掉下去。 D.落日的余辉照在它巨大的翅膀底部,就像夜空因为星星而发光一般,我看出来这是一只白鸟—老天!这不是可可吗?3.(3分)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白求恩同志支持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事迹在中国家喻户晓。 B.正是凭着这种对群众负责和对案件精益求精的坚定信念,十年来,她经手的三百余件案件,无一起错案。 C.有了乐于吃苦的理念和心态,就不会在工作中拈轻怕重。 D.张先生如往常一样漠不关心地上网核对前一天下午买的五注双色球机选号码。4.(3分)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从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到中国空间站建设,几代航天人沿着一条精神航道不懈求索、问鼎苍穹。 B.5月9日为俄罗斯法定“卫国战争胜利日”。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俄罗斯不得不推迟原定的活动。 C.近年来,泰安市立足创新,狠抓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全力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水平。 D.若没有控制住疫情,很可能造成对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影响。5.(3分)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A.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B.“但是我不能……我……”这句话刺激了他们,他们开始嘲笑我,发出嘘声,然后继续向上爬,这样他们就可以从崖顶绕道回家。在离开之前,他们向下盯着我看。 C.“没有,”他生气地说:“我一点儿病也没有,只是那个坏东西在我睡觉的时候,把我裤子上的扣子全咬掉了。” D.他没有带木棍,而是拿了一根一米半长、大拇指粗的木棍。6.(3分)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猫》是我国现代作家郑振铎的作品,叙写了作者家三次养猫的不同经历,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善于自我反省的精神。 B.《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所写,讲述了“我”和伙伴们去爬悬崖遇险,最后在父亲的指导下脱险的故事,让“我”获得了人生启示:面对远大目标,要一步步来做,积小步而成大步,慢慢就能达成远大的目标。 C.《植树的牧羊人》是法国作家让•乔诺写的一篇小说,讲的是一个离群索居的牧羊人,通过多年坚持不懈的植树,把荒漠变成了绿洲的故事。 D.《诫子书》出自《诸葛亮集》,作者是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诫子书”中的“子”指的是诸葛亮的儿女们。7.(3分)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B.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C.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8.(3分)下列选项中划线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A.非学无以广(增长)才,非志无以成学。 B.年与时驰(疾行,指迅速逝去),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C.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洞穴)其中。 D.途中两狼,缀(连接,紧跟)行甚远。二、阅读《纪念白求恩》片段,完成9-12题。(每小题3分,共12分)9.(12分)阅读《纪念白求恩》片段,完成问题。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________。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________,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________,麻木不仁。⑦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________的共产党员。⑧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⑩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1)对选文空缺处应填入的词语填写正确的一项是(3分)A.热情见异思迁漠不关心纯粹B.热情拈轻怕重见异思迁纯洁C.热忱拈轻怕重漠不关心纯粹D.热忱见异思迁拈轻怕重纯洁(2)下面是对③~⑦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主要阐述了不少的人对工作极端的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B.实际上突出了学习白求恩的现实意义。C.从对比中突出了白求恩精神的可贵。D.从对反例的批评中指出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工作对同志应有的态度。(3)对选文对比手法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与“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形成对比。B.他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与不少人“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形成对比。C.对比中突出了晋察冀边区军民的伟大和学习晋察冀边区军民的精神的必要。D.白求恩同志对工作、对同志、对人民的态度与不少人对工作、对同志、对人民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4)对选文语言特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A.选文语言简练、鲜明、有力,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B.选段用词准确、生动、凝练。在解说白求恩精神时连用两个“极端”,从程度上深刻体现了白求恩对工作、对同志、对人民的态度,而批评一些人时则运用了“拈轻怕重”“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等词语,言简意赅。C.选段句式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感情强烈。三个双重否定句排除了一切例外,语气极为肯定,比一般陈述句更斩钉截铁,强烈表达了作者对白求恩的无限崇敬、怀念之情。D.选文中从共产党员角度称白求恩为“同志”,转述前线回来的人称其为“医生”,从医务工作者角度称其为“白求恩”。三、阅读《猫》节选文字,完成13-16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0.(12分)阅读《猫》节选文字,完成问题。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婶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的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有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的伏着,吃得胖胖的。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婶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妻道:“张婶,留心猫,它会吃鸟呢。”张婶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婶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的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自此,我家永不养猫。(1)为什么一开始“我”会说“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下列分析最恰当的一项(3分)A.因为“我”亲眼看见了猫咬鸟。B.因为“我”不喜欢这只猫。C.因为“我”本来就不大喜欢这只猫,加上它常对着鸟笼凝望,发现时嘴里好像还吃着什么。D.因为猫会吃鸟。(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3分)A.《猫》是一篇小说,选自《郑振铎选集》上册,作者郑振铎是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B.课文中共出现了三只猫,重点写第三只猫。C.第二只猫最终亡失,对于这只猫的亡失,三妹“很不高兴”,“我”也是“怅然”“愤恨”“诅骂”。D.对第三只的死,“我”比前两只猫“更难过得多”。(3)下列对课文中有关语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对失去美好事物的伤心。B.自此,我家永不养猫——因主观臆断致猫死,而内心后悔内疚。C.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这只猫是因为“我”的主观臆断而死,不能挽回,而更加内疚后悔。D.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我”明白真相后的愤怒。(4)下列对课文《猫》内容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3分)A.养猫是全文记叙的中心,作品围绕这个中心叙写了三个故事,每个故事都以养猫与亡失为线索展开,都有发生、发展和结局,具有相对完整性。B.郑振铎先生的《猫》巧妙地借物抒情,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对人类迫害动物的批判之情,从而让我们有了许多感悟。C.本文字里行间处处渗透着作者细腻而浓郁的感情。第一次养猫时,我“微笑着”看,得知小猫死讯时,“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D.在“笑蓉鸟事件”中,猫的含冤受屈与“我”的武断形成鲜明对比,这为后文写“我”的难过与后悔心情打下了基础,从面有力地凸显了中心。四、阅读《狼》,完成17-20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1.(12分)阅读《狼》,完成问题。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表现狼阴险狡诈的语句是(3分)A.两狼之并驱如故B.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C.目似瞑,意暇甚D.途中两狼,缀行甚远(2)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A“屠惧,投以骨”中的“投”字,表明屠户对狼的本性尚未彻底认识,只采取一种迁就退让的方法,对狼心存幻想。B.“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中的“持”字表明屠户在毫无退让的情况下做出了与敌斗争的果断抉择。C.“屠暴起,以刀劈狼首”中的“暴”字形象刻画屠户杀狼时的一种愤怒之情。D.“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中的“乃”字表明了屠户对狼奸诈的本性幡然醒悟。(3)下列最能体现屠户勇敢的一项是(3分)A.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B.方欲行,转视积薪后。C.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D.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4)下列对文章的写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先叙事,最后在议论中点明故事的主题,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B.文章篇幅短小,语言简洁生动,主要通过动作、心理描写来刻画屠户和狼的形象,展开双方的矛盾斗争。C.文中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都交代得很清楚,情节波澜起伏,生动地表现了屠户以不变应万变的心理以及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D.作者在文末指出狼的狡黠,嘲笑其“顷刻两毙”的结局,直接赞扬了屠户的勇敢机智,余味无穷。五、补充下列名篇名句(每空2分,共12分)12.(12分)补充下列名篇名句。(1)夜阑卧听风吹雨,。(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2分)(2)终古高云簇此城,。(谭嗣同《潼关》)(2分)(3),险躁则不能治性。(诸葛亮《诫子书》)(2分)(4)多不接世,,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2分)(5)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2分)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纪念白求恩》)(2分)六、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共18分)13.(18分)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杯弓蛇影乐广字彦辅,迁河南尹,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于时河南①,听事②壁上有角③,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沈疴④顿愈。(唐•房玄龄等《晋书•乐广传》)①河南:郡名,在今河南省北部。②听事:官府办理政事的厅堂。③角:即装饰有犀角之类的弓。④沈疴:长久而严重的病。(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8分)①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方:②既饮而疾疾:③复置酒于前处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