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初三下学期4月份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初三下学期4月份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初三下学期4月份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初三下学期4月份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初三下学期4月份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初三下学期4月份月考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高炉炼铁核心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A.Fe2O3 B.CO C.Fe D.CO22.化学反应之间、化学物质之间具有包含、并列、交叉的关系,下表中X、Y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选项XYA化合反应氧化反应B燃烧自燃C单质化合物D氧化物含氧化合物A.A B.B C.C D.D3.下列少量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酸奶 B.玉米糊 C.可乐 D.冰水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液氮用作冷冻剂 B.天然气用作燃料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银用于制作导线5.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微粒观: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二氧化碳分子B.守恒现: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为200mLC.转化观:水和氢气两种物质可以互相转化D.能量观:天然气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热6.氧烛是一种用于缺氧环境中自救的化学氧源,广泛用于航空、航海等领域,其主要成分为NaClO3,还含有适量的催化剂、成型剂等。氧烛通过撞击火帽引发反应后,能持续放出高纯氧气,主要反应原理为。一根氧烛大约可以供100个人呼吸1小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烛是一种纯净物B.氧烛制取氧气的反应为分解反应C.NaClO3可用于医疗D.运输氧烛时,应避免其受到撞击7.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水可鉴别NaCl与NH4NO3B.用水可除去CaCl2中的Ca(OH)2C.电解水实验中正极管内产生氢气D.用活性炭吸附可以使硬水软化8.结合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关于物质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2H2O+O2↑B.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C.当34份质量的H2O2参加反应时,生成32份质量的O2D.反应物中的氧元素,在反应后完全转移到O29.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选项需区别的物质选择的试剂或方法A食醋与酒精闻气味B空气与氧气带火星的木条C水和双氧水看颜色D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A.A B.B C.C D.D10.用尿素溶液来处理汽车尾气,化学方程式为:2CO(NH2)2+4X+O2=2CO2+4N2+4H2O,则X的化学式是()A.NO2 B.NO C.N2O D.NH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观察下图并回答问题:由上图可知,HCl与NaOH的反应实质是H+和OH-之间的反应,此反应可表示为:H++0H-=H2O。像这种用实际参与反应的离子来表示反应的式子称为离子方程式。任何复分解反应都可用离子方程式来表示。[练习]按照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Cl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HNO3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归纳]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阴阳离子结合生成的反应。[应用]判断在水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a+、H+、Cl-、CO32-b、H+、Ba2+、Cl-、SO42-c、Cu2+、Na+、NO3-、OH-d、H+、K+、Cl-、SO42-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葡萄糖酸钙的化学式为葡萄糖酸钙由______种元素组成,每个葡萄糖酸钙分子中有______个原子葡萄糖酸钙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葡萄糖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简要说明下列各组物质或粒子性质差异的原因:氧气和臭氧_____;钠原子和钠离子_____;钠原子和氯原子_____.14.请用化学知识填空:用扇子扇煤炉火焰越扇越旺的原因是_____。生铁和钢性能不同的原因是_____。在炎热的夏天,鱼塘里的鱼总是接近水面游动,是因为_____。生活中炉具清洁剂含有氢氧化钠,能去除油污的原因_____。从微观角度解释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华和小明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对氯酸钾制氧气进行了深人的探究学习。资料:①氯酸钾的熔点约为356°C,二氧化锰的分解温度约为535°C。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受热物质的温度一般约为400°C左右;②不同配比是指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比;③氯酸钾分解时,传感器测得氧气浓度随温度的变化示意图(图2)及不同配比时氧气浓度随温度的变化示意图(图3)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图2,氯酸钾分解温度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其熔点。(2)分析图2,在氯酸钾分解前,传感器测得氧气浓度降低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3)分析图3,氯酸钾分解温度随物质配比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4)为证实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小华利用如图4装置进行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Ⅰ检查装置气密性Ⅱ分别在“Y"形管两侧支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和氯酸钾,塞紧橡皮塞。没有明显现象Ⅲ分别用酒精灯先后加热二氧化锰氯酸钾,用带火星木条放在导管口。加热左侧支管,可观察到________,加热右侧支管,可观察到________。二氧化锰受热不分解;氯酸钾受热较长时间后分解。Ⅳ冷却后,将“Y”形管左侧支管中部分二氧化锰混人右侧支管:中,振荡“Y”形管加热,用带火星木条放在导管口。加热时间段与步骤Ⅲ木条很快复燃用化学方式表示_______。请回答:①完善上述表格。②步骤IV中,将二氧化锰混人右侧支管有余热的氯酸钾中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③小华认为根据步骤IV的实验现象就能说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但小明不同意她的观点,小明认为还需证明在此反应中二氧化锰的______和_________不变。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华完善了实验方案,最终验证了自己的结论。16.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苏打(Na2CO1)和小苏打(NaHCO1)在生活中具有何作用、如何鉴别苏打和小苏打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活动,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并回答相关问题。(查阅资料)信息①相同条件下,碳酸钠溶液的碱性比碳酸氢钠溶液的强;信息②:NaHCO1在270℃时完全分解,会产生一种白色固体以及二氧化碳和水,而Na2CO1不易分解。(实验过程)(1)实验一:充分加热后,A、B两个烧杯中分别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2)实验二:充分利用信息知识,区分无色Na2CO1溶液与NaHCO1溶液最简单的方法是_____(填字母)。A加热B用pH试纸测碱性强弱C滴加稀盐酸(实验反思)(1)该装置设计的优点是_____。(4)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5)可用小苏打治疗轻度胃酸(主要含盐酸)过多的病人,其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说明)。(注意:若答对(实验拓展)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实验拓展)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充分加热NaHCO1后的白色固体产物可能是NaOH或Na2CO1.请设计实验检验反应后的固体产物,并完成如表。限选试剂及仪器:稀盐酸、氯化钙溶液、澄清石灰水、酚酞溶液、蒸馏水、试管、胶头滴管。序号实验操作预期现象结论I取少量加热后的固体产物于试管A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充分振荡、溶解,再加入足量的_____,振荡、静置产生白色沉淀产物含Na2CO1Ⅱ少量操作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B中,滴加__________产物不含NaOH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A【解析】

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详解】通过方程式可知,在反应中,氧化铁失去了氧,被还原,发生了还原反应。故选A。2、D【解析】

A、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有些化合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有些不属于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中有的属于化合反应,有的不属于化合反应;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属于交叉关系,故错误;B、燃烧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自然是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发燃烧属于氧化反应,属于并列关系,故错误;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单质与化合物是并列关系,故错误;D、含氧化合物是指由多种元素组成且有氧元素的纯净物,而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包含关系,故正确。故选D。3、C【解析】

A、酸奶能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到水里形成乳浊液,不符合题意;B、玉米糊能以固体小颗粒的形式悬浮在液体里形成悬浊液,不符合题意;C、可乐溶于水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符合题意;D、冰水放入水中,还是水,是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不符合题意。故选C。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大于100纳米不溶的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悬浊液;乳浊液是指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4、B【解析】A、液氮用于冷冻剂,是利用了液氮温度低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错误;B、天然气用作燃料,是利用了天然气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正确;C、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错误;D、银制作导线,是利用了银有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错误。故选B。点睛: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5、B【解析】

A.构成物质的微粒就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二氧化碳分子,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小于200mL,因分子间有间隔,选项错误,符合题意;C.水和氢气两种物质可以互相转化: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氢气燃烧生成水,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天然气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热,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6、A【解析】

A、氧烛的主要成分为NaClO3,还含有适量的催化剂、成型剂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氧烛制取氧气的反应为2NaClO3═2NaCl+3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C、氯酸钠撞击分解为氯化钠和氧气,所以可用于医疗,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氧烛通过撞击火帽引发反应后,能持续放出高纯氧气,在运输氧烛时,应避免其受到撞击,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7、A【解析】

根据氯化钠和氯化铵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同、氯化钙和氢氧化钙的溶解性、电解水实验结论、活性炭的吸附性来进行分析即可。【详解】A、氯化钠和硝酸铵都易溶于水,但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会使溶液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因此可以用水鉴别,符合题意;B、氯化钙和氢氧化钙都能溶于水且都不与水发生反应,所以不能用水除去氯化钙中的氢氧化钙,因此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气体为氧气,负极产生气体为氢气,正负极体积比为1:2,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但不能除去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能使硬水软化,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8、B【解析】

A、由反应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选项A不正确;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选项B正确;C、由方程式可知,当68份质量的H2O2参加反应时生成32份质量的O2,选项C不正确;D、由物质的组成和变化可知,反应物中的氧元素,在反应后一部分转移到水中,一部分转移到O2中,选项D不正确。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了反应前后的物质种类及其原子种类等方面的关系问题,解题的关键是依据质量守恒、化学反应的实质并结合图示依据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9、C【解析】

A、食醋有酸味,酒精具有特殊的气味,A正确;B、氧气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空气不能,B正确;C、水和双氧水均是无色的液体,看颜色不能鉴别,C错误;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D正确。故选C。10、B【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化学方程式为:2CO(NH2)2+4X+O2=2CO2+4N2+4H2O,则X的化学式是NO。故选B。点睛∶任何一个化学反应都必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划分,原子的重新组合,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均不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练习]Ag++Cl-=AgCl↓2H++CO32-=CO2↑+H2O[归纳]沉淀、气体和水[应用]d【解析】试题分析:[练习]HCl溶液与AgNO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g++Cl-=AgCl↓;HNO3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H++CO32-=CO2↑+H2O[归纳]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阴阳离子结合生成沉淀、气体和水的反应[应用]a、H+和CO32-相互结合形成H2CO3,不稳定会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b、Ba2+和SO42-相互结合形成白色沉淀BaSO4,c、Cu2+和OH-相互结合形成蓝色沉淀Cu(OH)2,d可以大量共存,故选d考点:复分解反应的实质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四4972:119.3%【解析】

(1)由葡萄糖酸钙的化学式可知,葡萄糖酸钙由碳氢氧钙四种元素组成;(2)由葡萄糖酸钙的化学式可知,每个葡萄糖酸钙分子中有(6+11+7)×2+1=49个原子构成;(3)葡萄糖酸钙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2):(22×1)=72:11(4)葡萄糖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分子构成不同电性不同质子数不同【解析】

(1)氧气和臭氧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2)钠原子呈中性,钠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微粒的电性不同;(3)钠原子和氯原子的质子数不同,属于不同种类的原子。14、增大了煤炉中氧气的浓度含碳量不同和混有的其它物质不同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氢氧化钠能和油脂反应分子构成不同【解析】

(1)促进燃烧的方法有:提高氧气的浓度、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用扇子扇煤炉火焰越扇越旺的原因是增大了煤炉中氧气的浓度;(2)物质的性质决定于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生铁和钢性能不同的原因是含碳量不同和混有的其它物质不同;(3)在炎热的夏天,鱼塘里的鱼总是接近水面游动,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减小,水中氧气的含量降低;(4)生活中炉具清洁剂含有氢氧化钠,能去除油污的原因氢氧化钠能和油脂反应;(5)物质的性质决定于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从微观角度解释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高于装置内空气受热膨胀,试管内压强增大,排出一部分空气,使氧气的浓度降低配比越大,分解温度越高木条不复燃木条较长时间后复燃将“Y”型管倾斜,并抖动,使二氧化锰沿管壁滑入另一侧中质量化学性质【解析】

(1)由图2可知,氯酸钾分解的温度大约为380℃,氯酸钾的熔点约为356°C,氯酸钾的分解温度高于其熔点;(2)氯酸钾分解前,传感器测得氧气浓度降低的可能原因是:装置内空气受热膨胀,试管内压强增大,排出一部分空气,使氧气的浓度降低;(3)由图3氯酸钾的分解数据可知,氯酸钾分解温度随物质配比变化的规律是:配比越大,分解温度越高;(4)Ⅲ实验操作为分别用酒精灯先后加热二氧化锰、氯酸钾,用带火星木条放在导管口,实验结论为:二氧化锰受热不分解;氯酸钾受热较长时间后分解;故实验现象为:加热左侧支管,可观察到木条不复燃;加热右侧支管,可观察到木条较长时间后复燃;Ⅳ将“Y”形管左侧支管中部分二氧化锰混入右侧支管中,振荡“Y”形管加热,用带火星木条放在导管口,实验现象为木条复燃,说明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和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了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将二氧化锰混入右侧支管有余热的氯酸钾中的操作方法是:将“Y”型管倾斜,并抖动,使二氧化锰沿管壁滑入另一侧中;③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要想说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还需证明在此反应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16、无明显现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