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10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感受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2.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事理,培养数学应用意识,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难点】探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能进行有关的计算。【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小明在一条东西方向的跑道上,先走了20米,又走了30米,你能否确定他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与原来的位置相距多少米?你能把所有的情况都列举出来吗?设置这一情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一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二是适当的渗透了分类讨论的思想,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二)探究新知1.问题导读海上钻井平台每天都要记录潮汐涨落的情况,假设海水的初始水位记为0米,海水上升记为正,下降记为负。(1)海水上升2米,又上升了3米,共上升了几米?(2)海水下降2米,又下降了3米,共下降了几米?(3)海水上升2米,又下降了3米,共上升了几米?(4)海水下降2米,又上升了3米,共上升了几米?(5)海水下降3米,又上升了3米,共上升了几米?(6)海水下降3米,又上升了0米,共上升了几米?2.合作交流让学生通过观察课本图3-2、图3-3、图3-4、图3-5、图3-6、图3-7,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自己归纳、总结,列出算式:(1)(+2)+(+3)=+5(2)(-2)+(-3)=-5(3)(+2)+(-3)=-1(4)(-2)+(+3)=+1(5)(-3)+(+3)=0(6)(-3)+0=-3我们还可以利用数轴探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1)画一条水平放置的数轴,在数轴上找出表示+3的点,然后从这点起向右数4个单位长度,读出到达的那个点所表示的数,与(+3)+(+4)比较,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在数轴上找出表示-3的点,然后向左数4个单位长度,读出到达的那个点所表示的数,与(-3)+(-4)比较,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个性化设计:我们还可以利用数轴探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3)你能利用数轴,做下列有理数的加法吗?(-3)+(+4);(-4)+(+3)。3.精讲点拨(1)(+2)+(+3)=+5;(2)(-2)+(-3)=-5;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并把()相加。(3)(+2)+(-3)=-1、(-2)+(+3)=+1;(4)(-3)+(+4)=+1、(-4)+(+3)=-1;异号两数相加,取()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减去较小的()。(5)(-3)+(+3)=0、(-4)+(+4)=0;互为()的两个数相加得0。(6)(-3)+0=-3、(-4)+0=-4。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例1:计算(1)(-5)+(-9);(2)11+(-12.1);(3)(-3.8)+0。思考总结:有理数加法法则是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的依据,进行加法运算时,首先判断两个加数的符号,是同号还是异号?是否有零?然后确定用哪一条法则。4.情境揭秘对于情境问题,可以选择让同学们进行试验,然后把各种情况总结如下:(1)若两次都是向东走,通过实验可知他一共向东走了50米。可表示为:(+20)+(+30)=+50;(2)若两次都是向西走,由实验可知,小明位于原位置的西方50米处。可表示为:(-20)+(-30)=-50;(3)若第一次向东,第二次向西,由实验可知,小明位于原位置的西方10米处。可表示为:(+20)+(-30)=-10;(4)若第一次向西,第二次向东,由实验可知,小明位于原位置的东方10米处。可表示为:(-20)+(+30)=+10;(三)学以致用1.巩固新知(1)计算0+(+3)=;;个性化设计:(2)A点海拔-120米,B点比A点高50米,则B点海拔()米。(3)一天早晨的气温是-7℃,中午的气温比早晨上升了11℃,中午的气温是(2.能力提升若x的相反数是3,|y|=5,则()(四)达标测评1.选择题(1)下列运算:①(-2)+(-2)=0;②(-6)+(+4)=-10;③0+(-3)=3;④;⑤,正确的个数为()A.0B.1C.2D.3(2)两个数相加,其和小于每一个加数,那么()A.这两个加数必有一个数是0B.这两个加数必是两个负数C.这两个加数一正一负,且负数的绝对值较大D.这两个加数的符号不能确定2.填空题:(1);(2)若且a与b异号,则a+b=3.解答题:(1)已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求a+bcd的值。(2)已知求a+b的值。(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取()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减去较小的();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加法的运算律,简化加法运算;2.体会简便运算的常用策略,渗透字母表示数的意识。【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能比较灵活的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加法运算。【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计算(1)(-8)+5=5+(-8)=(2)(-3.5)+(-4.3)=(-4.3)+(-3.5)=。2.你能解决它吗?一只蚂蚁从某点出发沿东西方向在一直线上来回爬动,假设向东爬的路程为正数,向西爬的路程为负数,爬过的路程分别记为(单位:cm):,+10,,,-7,。请问:小蚂蚁最后还能回到出发点吗?这个问题我们如何解决呢?还需要哪些数学知识呢?学习本节后,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了。这一情景,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带着新的问题,积极主动地去探究本节需要学习的新知,即有理数的简化运算策略——应用加法的交换律,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实效。(二)探究新知1.问题导读(1)计算a.(-8)+5和5+(-8);b.(-3.5)+(-4.3)和(-4.3)+(-3.5)。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再任意选择两个数相加,试一试。(2)这和小学里学习的算术数加法有何异同?(3)你会计算下列式子吗?(4)若a=-2,b=5,c=-8。计算(a+b)+c与a+(b+c),比较它们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再取三个数试一试,与同学交流。(5)这又和小学里学习的算术数加法有何异同?2.合作交流:小学里学的加法运算律对有理数是否适用呢?分小组进行交流,然后选代表发言,得出在有理数的运算中,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仍成立。思考总结: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即:a+b=()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则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个性化设计:即:(a+b)+c=a+()3.精讲点拨:例2:计算(1)23+(-12)+7;(2)解:(1)23+(-12)+7=23+7+(-12)(加法交换律)=(23+7)+(-12)(加法结合律)=30+(-12)(有理数加法法则)=18(2)=(-1)+(-2)=-3思考总结:运用加法运算律计算时,要注意观察算式的特点,灵活运用同号结合法、同形结合法、互为相反数结合法、凑整法等方法。例3:上星期五某股民以每股20元的价格买进某种股票。下表为本星期内该股票的涨跌情况:如果在本周星期五收盘时,该股民将这种股票卖出,那么:(1)他每股的收益情况如何?(2)该股民每股的卖出价是多少?解:(1)(+0.40)+(+0.45)+(-0.10)+(-0.30)+(-0.75)==0.85+(-0.15)=-0.30所以,他每股亏损0.30元。(2)20+(-0.30)=19.70所以,每股的卖出价为19.70元。(三)学以致用1.巩固新知(1)计算:16+(-25)+24+(-35);(2)计算:0.56+(-0.9)+0.44+(-0.81);(3)计算:2.能力提升:把-50逐次加2,得到一连串的整数:-48,-46,-44,-42,-40……(1)如果-48是第一个数,其中第50个数是多少?(2)你能用较简单的方法计算前50个整数的和吗?(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即a+b=()。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则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即(a+b)+c=a+()。【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说出有理数减法法则,并能在具体问题中加以应用。2.能归纳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辨认出省略加号前后的形式,并能利用运算律使运算简便。3.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4.通过加法运算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教学重难点】1.本节重点在于让学生能叙述出有理数减法法则,并能熟练应用法则进行减法运算。2.本节难点在于让学生能熟练进行加减法混合运算,并能体会转化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作用。【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强调,学生要通过多练习来发现自己在运算中存在的不足。【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去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六年级的小明和家人正在收看天气预报,听到预报员阿姨预报泰安市未来24小时的最高气温为15℃,最低气温为零下8℃,小明的妈妈向小明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能计算出未来24小时泰安的最大温差是多少吗?小明仔细思考后,感觉自己学习的知识还不够,无法用已有知识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就把这个问题一直都装在心理。今年升入七年级后,小明学习了正负数,它发现这个问题可以用算式来计算,但他发现目前他还无法计算这个式子的结果,同学们,你们能帮小明计算一下吗?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探索一下这个算式的计算方法。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到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学习数学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形成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即便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定会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解决。(二)探究新知1.问题导读(1)计算下列两个算式,并加以比较,思考下面的问题。,。上面两式的计算结果相同,即上式中,+3与此-3有什么关系?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吗?与同伴交流一下。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主动发现规律,进而加深对减法法则的理解。(2)利用这一法则,我们就能够把所有的减法问题转化为加法问题,再利用加法法则进行运算,下面回忆一下加法法则,看能不能独立完成课本例4和例5。2.合作交流学生根据所学法则,进行减法运算,独立完成后,参考课本,小组讨论,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例4:计算:;;;。例5:国际空间站测得站外温度的变化范围是-157℃~121℃,站外的最大温差是多少?3.精讲点拨“减法法则”重点在于减法变加法时符号的处理,即减号变加号,必须把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由此大家要体会“转化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重要性,今后我们还会经常用到这种思想。4.问题导读利用现有知识,你能计算吗?除了按照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依次运算外,你还有其他方法吗?与同学交流一下。交流后计算出上式结果。点拨:在上式中,我们可以把加减运算都统一成为加法运算,原来的算式就转化成为求几个正数或负数的和了。如上式可转化为,由于其中的+12,+7,-5,-30都是加数,我们约定可以把算式中的加号及括号省略不写,写成下列形式:,此式子可读作“正12、正7、负5、负30的和”,从运算上来说,也可读作“12加7减5减30”。5.合作交流还记得上节学习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吗?回忆一下。利用这两条定律,可以让我们的运算变得更加简便。大家试完成课本例7,小组讨论一下,看看用哪条定律可以使运算简便。例6:把的减法统一成加法,省略加号后,计算出结果。例7:读出下面的版式,再进行计算:;。点拨:(1)在交换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它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2)要使运算简便,除了把正数和正数放在一块,负数和负数放在一块运算外,还可根据数字的特点进行结合,如能凑成整数或同分母的结合在一起。(三)学以致用1.巩固新知(1)(2)(3)(4)2.能力提升把下列各式中的减法统一成加法,然后省略加号,再计算:(1)(2)(四)达标测评1.选择题(1)下列各式不成立的是()A.B.C.D.(2)一只小猴正在玩爬杆游戏,它从杆子上的某一点出发,先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餐饮门店运营 课程设计
- 秧歌特色课程设计
- 连接座全套课程设计
- 龙虾米课程设计
- 益智桌面游戏课程设计
- 长春大学英语课程设计
- 船舶动力课程设计38米
- 英语教资课程设计导入
- 虎钳三维建模课程设计
- 汽车课程设计任务书
- 创新者的逆袭3:新质生产力的十八堂案例课-记录
- 2024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2-2024北京初三二模英语汇编:话题作文
- 《阻燃材料与技术》-颜龙 习题解答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1-10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 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英语真题(含解析)
- GB/T 44561-2024石油天然气工业常规陆上接收站液化天然气装卸臂的设计与测试
-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2016-20210810154931
- 网球场经营方案
- 2024年公司保密工作制度(四篇)
- 重庆市康德卷2025届高一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