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的经典案例_第1页
博弈论的经典案例_第2页
博弈论的经典案例_第3页
博弈论的经典案例_第4页
博弈论的经典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博弈论的经典案例:囚徒困境学习管理学或经济学的人一定都了解一些博弈论方面的知识。在博弈论中有一个经典案例--囚徒困境,非常耐人回味。----"囚徒困境"说的是两个囚犯的故事。这两个囚徒一起做坏事,结果被警察发现抓了起来,分别关在两个独立的不能互通信息的牢房里进行审讯。在这种情形下,两个囚犯都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或者供出他的同伙(即与警察合作,从而背叛他的同伙),或者保持沉默(也就是与他的同伙合作,而不是与警察合作)。这两个囚犯都知道,如果他俩都能保持沉默的话,就都会被释放,因为只要他们拒不承认,警方无法给他们定罪。但警方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们就给了这两个囚犯一点儿刺激:如果他们中的一个人背叛,即告发他的同伙,那么他就可以被无罪释放,同时还可以得到一笔奖金。而他的同伙就会被按照最重的罪来判决,并且为了加重惩罚,还要对他施以罚款,作为对告发者的奖赏。当然,如果这两个囚犯互相背叛的话,两个人都会被按照最重的罪来判决,谁也不会得到奖赏。----那么,这两个囚犯该怎么办呢?是选择互相合作还是互相背叛?从表面上看,他们应该互相合作,保持沉默,因为这样他们俩都能得到最好的结果:自由。但他们不得不仔细考虑对方可能采取什么选择。A犯不是个傻子,他马上意识到,他根本无法相信他的同伙不会向警方提供对他不利的证据,然后带着一笔丰厚的奖赏出狱而去,让他独自坐牢。这种想法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但他也意识到,他的同伙也不是傻子,也会这样来设想他。所以A犯的结论是,唯一理性的选择就是背叛同伙,把一切都告诉警方,因为如果他的同伙笨得只会保持沉默,那么他就会是那个带奖出狱的幸运者了。而如果他的同伙也根据这个逻辑向警方交代了,那么,A犯反正也得服刑,起码他不必在这之上再被罚款。所以其结果就是,这两个囚犯按照不顾一切的逻辑得到了最糟糕的报应:坐牢。----当然,在现实世界里,信任与合作很少达到如此两难的境地。谈判、人际关系、强制性的合同和其他许多因素左右了当事人的决定。但囚徒的两难境地确实抓住了不信任和需要相互防范背叛这种真实的一面。让我们看看冷战时期两个超级大国将自己锁定在一场40年的军备竞赛中,其结果对双方都毫无益处。还有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永恒倾向。----但是,无论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合作"都是一种随处可见的现象。那么,问题就出现了:到底是何种机制促使生物体或者人类进行相互合作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大部分归功于美国密西根大学一位叫做罗伯特.爱克斯罗德的人。爱克斯罗德是一个政治科学家,对合作的问题久有研究兴趣。为了进行关于合作的研究,他组织了一场计算机竞赛。这个竞赛的思路非常简单:任何想参加这个计算机竞赛的人都扮演"囚徒困境"案例中一个囚犯的角色。他们把自己的策略编入计算机程序,然后他们的程序会被成双成对地融入不同的组合。分好组以后,参与者就开始玩"囚徒困境"的游戏。他们每个人都要在合作与背叛之间做出选择。----但这里与"囚徒困境"案例中有个不同之处:他们不只玩一遍这个游戏,而是一遍一遍地玩上200次。这就是博弈论专家所谓的"重复的囚徒困境",它更逼真地反映了具有经常而长期性的人际关系。而且,这种重复的游戏允许程序在做出合作或背叛的抉择时参考对手程序前几次的选择。如果两个程序只玩过一个回合,则背叛显然就是唯一理性的选择。但如果两个程序已经交手过多次,则双方就建立了各自的历史档案,用以记录与对手的交往情况。同时,它们各自也通过多次的交手树立了或好或差的声誉。虽然如此,对方的程序下一步将会如何举动却仍然极难确定。实际上,这也是该竞赛的组织者爱克斯罗德希望从这个竞赛中了解的事情之一。一个程序总是不管对手作何种举动都采取合作的态度吗?或者,它能总是采取背叛行动吗?它是否应该对对手的举动回之以更为复杂的举措?如果是,那会是怎么样的举措呢?----事实上,竞赛的第一个回合交上来的14个程序中包含了各种复杂的策略。但使爱克斯罗德和其他人深为吃惊的是,竞赛的桂冠属于其中最简单的策略:一报还一报(TITFORTAT)。这是多伦多大学心理学家阿纳托.拉帕波特提交上来的策略。一报还一报的策略是这样的:它总是以合作开局,但从此以后就采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策略。也就是说,一报还一报的策略实行了胡萝卜加大棒的原则。它永远不先背叛对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善意的"。它会在下一轮中对对手的前一次合作给予回报(哪怕以前这个对手曾经背叛过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宽容的"。但它会采取背叛的行动来惩罚对手前一次的背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又是"强硬的"。而且,它的策略极为简单,对手程序一望便知其用意何在,从这个意义来说它又是"简单明了的"。----当然,因为只有为数不多程序参与了竞赛,一报还一报策略的胜利也许只是一种侥幸。但是,在上交的14个程序中,有8个是"善意的",它们永远不会首先背叛。而且这些善意的程序都轻易就赢了6个非善意的程序。为了决出一个结果来,爱克斯罗德又举行了第二轮竞赛,特别邀请了更多的人,看看能否从一报还一报策略那儿将桂冠夺过来。这次有62个程序参加了竞赛,结果是一报还一报又一次夺魁。竞赛的结论是无可争议的。好人,或更确切地说,具备以下特点的人,将总会是赢家。----1.善意的;2.宽容的;3.强硬的;4.简单明了的。----一报还一报策略的胜利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合作行为的形成所具有的深刻含义是显而易见的。爱克斯罗德在《合作进化》一书中指出,一报还一报策略能导致社会各个领域的合作,包括在最无指望的环境中的合作。他最喜欢举的例子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自发产生的"自己活,也让他人活"的原则。当时前线战壕里的军队约束自己不开枪杀伤人,只要对方也这么做。使这个原则能够实行的原因是,双方军队都已陷入困境数月,这给了他们相互适应的机会。----一报还一报的相互作用使得自然界即使没有智能也能产生合作关系。这样的例子很多:真菌从地下的石头中汲取养分,为海藻提供了食物,而海藻反过来又为真菌提供了光合作用;金蚁合欢树为一种蚂蚁提供了食物,而这种蚂蚁反过来又保护了该树;无花果树的花是黄蜂的食物,而黄蜂反过来又为无花果树传授花粉,将树种撒向四处。----更广泛地说,共同演化会使一报还一报的合作风格在这个充满背信弃义劣行的世界上蔚然成风。假设少数采取一报还一报策略的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通过突变而产生了。那么,只要这些个体能互相遇见,足够在今后的相逢中形成利害关系,他们就会开始形成小型的合作关系。一旦发生了这种情况,他们就能远胜于他们周围的那些背后藏刀的类型。这样,参与合作的人数就会增多。很快,一报还一报式的合作就会最终占上风。而一旦建立了这种机制,相互合作的个体就能生存下去。如果不太合作的类型想侵犯和利用他们的善意,一报还一报政策强硬的一面就会狠狠地惩罚他们,让他们无法扩散影响。----现在,对博弈论的研究是如此地广泛,以致于有些人说最新的经济学和管理科学都已经利用博弈论的理论和工具重写过了。博弈论中有很多有趣而富于哲理的案例,一报还一报就是其中的一个。它那种善意、宽容、强硬、简单明了的合作策略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组织的行为方式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张维迎谈话实录:中国股市为什么骗子奇多?--------------------------------------------------------------------------------2001年04月09日16:29南方网骗的和受骗的都得到好处赵晓:有关中国股市“基金黑幕”、“庄家操纵股市”的报道接连不断,你对股市的管制怎么看?张维迎:丑闻与管制有关,也与产权有关。在中国股市,缺少真正的长期投资者,政府随意地管制,大家没有稳定的预期,不出问题才怪呢。“自己掐不死自己”。如果制造假冒伪劣的企业是政府的企业,政府就很难下手。这跟民营企业不一样,民营企业要是名声坏了,它也就完蛋了。但如果是国有企业,市场要你死,政府还想让你活呢。这种产权结构必然对市场产生破坏作用。如果股市出现了很多骗子,那么一定有受害者。受害者呢,不一定有办法用法律手段来起诉欺骗他的人,但他还有一招,那就是不再买你的股票,不再跟你做交易。这是他对你最后的惩罚。你因为担心这一点,行为就会变得规范起来,就会讲信誉。现在我们的股市,有那么多骗子,相应就有更多的受害者。那些受害者,比如说散户,没有多大的力量,但他们可以选择“退出”,结果可能就是市场交易的急剧萎缩。但是,中国的股市并没有出现急剧萎缩,相反,股民们还是奋不顾身地往里冲。为什么?原因就在于,如果政府承担了培育市场、发展市场的责任,那么这个股市现在是不能萎缩的,它必须不断地发展,而政府可以想方设法使得受骗的人不退出这个市场。政府如何能让受骗的人不退出这个市场呢?一个办法就是给受骗的人进行补偿。由于政府给了受骗人补偿,所以受骗人最后的结果是没有受到损害。总体上可能就是这样。这样,他们才有可能继续在市场交易。这样一来,那些骗子也就获得了更多的机会去继续行骗。我一直在想,中国这么一个股市,明明上市公司没有收益,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小股民一个劲儿地往里冲?他一定是有好的预期!他必然觉得他可能得到的好处比他可能受到的欺骗加上其他成本还要大,他才会往里冲。我发现事情可能是这样:在中国这样一个主要是由政府主导的股市,所有冲进股市的人,除非你运气特别不好,否则都会得到一些好处。好处是股市外的人支付的张维迎:那么,骗子们拿走的钱是谁支付的呢?是那些在股市外的人支付的!我给你举一个例子。好比说琼民源,做假账垮了,买它股票的人受骗上当。如果在一个正常的市场中,股民就会受损,就会学乖,他以后会更加小心地去了解一个企业,慎重买股票。但是我们采取什么办法?琼民源垮了,股民有意见,说这个市场不规范,他们要闹事,政府就把“中关村科技”这个名称给了琼民源,而琼民源原来濒临破产、受骗的股东,现在摇身一变,变成了“中关村科技”的股东,股价翻番,皆大欢喜。你想想,“中关村科技”包含了多少因为政府管制在人们心目中形成的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如果这样一而再而三的话,大家就会形成稳定的预期:没关系,我知道股市有骗子,我可能会被骗,但如果我真的被骗了,政府会从其他的渠道来补偿我的。如果将来“中关村科技”也不行了,再换成别的科技股票就是了。这样就使得股市泡沫啊、黑幕啊、骗子啊越来越多。受害的场外人无法采取行动赵晓:为什么场外人没有谁想到这一点,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对头?张维迎:经济学证明,集体行动存在许多悖论。历史上好多这样的例子。在早期的英国,国王大量地借私人的贷款,却又任意地修改借款合同,延期还款、降低利率等等。如果债权人预期到国王这样做,就不会给他贷款,或者联合采取对策。但问题在于,这些人很多,国王总是可以贿赂其中的一部分人,让反对给他贷款的联盟形成不了。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好多的破产法规定都要有一个“优先程序(priority)”,要有“债权人会议”,目的就是要防止集体行动的“囚徒困境”。否则,我这个企业要破产,我欠100个人的债,其中也欠你的,你是一个比较大的债权人,他们的钱我都不还,我只还你的,把你给安抚住,你还继续给我支持,那我就没有必要去建立信誉了。股市情况与此类似。政府用场外人的资源补偿场内人,因为股民很集中,有这个要求,而场外人虽然人数众多,但很分散,而且利益相对间接,尽管大家有利益在里边,但不可能形成合力阻止政府这样做。而且,个人明智的选择是,与其发出声音阻止政府这样做,还不如我自己直接进场寻租更好。所以我说中国股市实际上是一个“寻租场”。管制使烂柿子值钱好柿子难卖赵晓:现在股市之所以能不断扩展,是因为政府的资源无穷无尽吗?张维迎:资源当然不会无穷无尽,但现在还没有耗尽。你犯了错误,政府必然会调用其他的资源来掩盖你的错误,政府的隐含担保使得所有在股市上玩的人都预期自己不会受到损害。我还想说说郑百文的案例。在西方,如果企业垮了,股票将一钱不值,但在中国,一个企业破产了,可能创造出对壳的需求。比如,山东的三联有积极性去买这个壳。这个壳在经济学上是什么意思?它代表管制租金。这个壳又可以使得那些受骗的股民得到补偿,ST郑百文的股价还可以涨停板。在市场中,破产的企业是不可能有人来买的;即使买,也不付多少钱。我要上市,我自己可以上市,我干嘛披着你的外衣?但中国不同,上市是政府的垄断行为,我自己上不了市,就只能借壳上市。你去卖西红柿的时候,如果烂的西红柿和好的西红柿搁一块的话,好的西红柿的价钱也会掉下来。但我们的问题是,好的西红柿不让卖,只能卖烂的西红柿,所以我为了卖我的好西红柿,只好将它塞进你的烂西红柿中混着卖。当前股市上烂的西红柿很值钱,损害的是好的西红柿应有的价格。场内人与场外人的收入再分配赵晓:在郑百文案例中,山东三联是不是好西红柿?如果买壳对三联的利益有损,那为什么三联还要买呢?张维迎:受损的是全中国所有的好西红柿整体。买壳对三联是有好处的,我说过所有入场的人都能预期得到好处。我是个大投机商,我做庄,我骗了你一把,我赚大钱。你是个小股民,你损失了100块钱。但是,你不要害怕,政府会补给你120块钱,你满意了吧?原来股市上的120块钱是政府垄断转移来的。就整个社会来讲,这确实类似一个零和博弈,甚至是负和博弈(因为垄断有效率损失),但对场内的人而言,是一个正和博弈,是用120块钱的场外资源来维持场内皆大欢喜的局面。可见,中国股市确实存在着场内人与场外人之间的收入再分配,如果没有外部输血,没有政府资源的进入,如果受骗者得不到补偿,这个股市就没法再持续下去。场外资源用完股市就崩盘赵晓:那么,这个游戏会永远持续下去吗?张维迎:不能。好比说有10个人,政府向每个人收100万块钱,许诺建10套房,政府收到1000万块钱。但政府花钱的效率很差,1000万只建了4套房子,只有4个人能够得到,所以大家都去抢房子。抢到房子的人很高兴,没抢到房子的人就要闹事。政府怎么安慰呢?再向另外的10个人收钱,给要闹事的人再建几套房子。然后是再收钱,再建房。但总是建不够应有的房子,这样又会有人闹事。再闹,再输血。到最后,没有新的资源,不能再输血了,这个博弈也就完了。所以,中国的股市是个资金黑洞,什么时候资源用完了,也就完了。从时间上看,一旦大家预期到场外资源要用完,股市就会崩盘。然后,股市再慢慢走上正轨。垄断创造和吸引更多的骗子赵晓:这让人想起杂耍中的“锅盖舞”,三个盖盖五个锅,你看任何一个锅都有盖,但要是同时检查五个锅,就露馅了。张维迎:我担心玩不到这个水平。股市中的欺骗其实是政府有意无意中造成的。政府为了防止欺骗,它又要采取一些其他的措施。好比说规定上市公司3年净资产收益率在10%以上才能增发配股,由此导致上市公司进一步的短期行为。试想,我上市后募集了1个亿的资金,加上我原来1个亿,我每年必须有2000万的利润才有可能配股,但实际上任何一个好的项目都不可能一两年盈利。那么这个上市公司怎么办呢?它自己就最有积极性去做庄炒作。它本来过不了这一关,但现在自己炒自己,过了这一关,而实实在在的企业反而不敢上市,因为它上市后达不到这个要求。从理论上讲,这个东西不难理解。就像斯蒂格利茨和温斯的信贷配给理论提出,由于存在着“逆向选择”,银行的贷款利率提得越高,老实的企业越不敢来贷款,来的全是骗子和冒险家。由于“逆向选择”,越有能力操纵股市的人越愿意上市,因为它最有“能力”满足监管的要求。可见,政府的垄断、管制本身在创造骗子,然后政府为了防止骗子,设置新的规则,迫使人们更加追求短期行为,进一步吸引更多的骗子进来。《21世纪经济报道》《南风窗》:股市沉浮“清华系”跌回人间背景:证券综合指数自去年初至今的最大相对跌幅,即由最高点2245.43点跌至1月29日的1339.20点,跌幅达40.36%,而同期8只“清华系”成员的平均跌幅竟达65.22%,是市场平均跌幅的1.62倍。特别是ST海洋、紫光生物、凤凰光学、清华紫光4只股票的跌幅分别为87.01%、79.73%、76.24%、70.26%,几乎是大盘同期跌幅的两倍。不得不提的是,ST海洋(000658)自去年12月12日的最高点10.20元开始跌停,一路跌至今年1月25日的2.80元,在股价下跌69.16%的同时,也创出连续跌停25次的新纪录,较银广夏下跌过程中出现的15个跌停板块,还多出了10个跌停板。当年仰慕“名校”概念而持股的投资者,面对如此场景不知有何感想。——《水木依旧清华紫光已然西去》(《证券时报》2002.02.02)“清华系”全面告亏中国股市从去年起进入了一个后庄股时代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按一般人看来,没有庄股的时代,对于像清华系的股票来说应该是个好事,但中国股市就是有本事让按一般规律循事的人大吃一惊,清华系在股市泡沫破灭以后的大跌应该也算是一种。其实熟知内情的人都知道“北大系”、“清华系”、中科系、德隆系、华晨系,高校板块曾经几乎就是强庄股的代名词。清华系股票包括三大正牌公司:清华紫光、清华同方和诚志股份,另外清华利用壳资源实现控股和相对控股的股票有ST金马、ST海洋、紫光古汉、凤凰光学、粤华电等几家公司,外围还有像南风化工这样宣称与清华合作的公司。其中清华紫光曾经是中国证券市场的第二只百元股(第一只是亿安科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亿安科技能够率先冲破百元高价,也与清华有着牵扯不清的关系),曾经有人说,任何时候进入清华紫光都不迟。言下之意也就是清华紫光是保证稳健上涨的。但清华紫光辜负了广大股民对它的信任,今年它公布的预亏公报业绩下滑已经到了相当骇人的地步。仅在去年上半年,紫光的业绩同比跌幅就接近100%,而预亏公报显示,全年亏损已几成定局。从去年10月开始,它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更是一泻千里。作为清华正宗概念股的清华紫光尚且如此,其次新股和壳资源股的状况就更加令人沮丧。ST海洋的退市危机、紫光古汉的预亏……7家上市公司股价跌幅均高于市场平均跌幅,无一幸免。只有清华同方今年年初止跌,但其业绩并不能令人放心。清华系已暴露出来的隐患和问题早已把股民的信心消耗殆尽。对比清华同方只有低技术含量的同方电脑赢利的惨状与其打造高科技航空母舰的豪言壮语,可以断言,清华系短期内将无法回复元气,重掌庄股高位。乐于资本游戏任何现象的背后都有一个本质原因,那么造成清华系崩溃的原因是什么呢?一直被捂得严实的盖子从2001年8月开始被人揭开,那是清华紫光发布预警之后。《新财富》的封面文章《北大系、清华系内幕操作》第一次让人们知道,清华系能在证券市场呼风唤雨,并非完全因为其“资本加技术”的孵化模式。它通过“内部操作”也就是所谓的“资本运作”,操纵股价以达到圈钱的目的。清华系从成型的那一天起,就对这种资本游戏乐此不疲。在被披露出来的清华系企业掌控粤华电内幕中,清华企业集团玩弄了一些不怎么光彩的手段。粤华电主业长期衰退,长期内不为市场看好,但资本玩家都深知,由于其股票绝对价位低,一旦公司出现重大变化,就会有惊人的利润空间。接盘粤华电以后,清华企业集团用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清华企业集团让粤华电收购了一家清华组建的公司第二三大股东的股份,把粤华电原不良资产转让给原第一大股东。同时对粤华电包装利润,再注入概念(当然是高科技和高成长的题材),而当其炒作出来的题材风行于整个股市的时候,粤华电的股价就这样被一路拉高。庄家们从来相信股票的内在价值完全掌握在他们手中,掌握在他们“炒作”的资金手中,是概念支持下的泡沫,所以在他们看来,股票是稳定的。但庄股博弈的稳定表象背后,其实有着深层次的脆弱,从银广夏到亿安科技,再到“北大系”“清华系”,无数庄家的庄股时代的终结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它的维持需要太多立足点:权力、资本、可保证成色的筹码质量……随着监管的逐步加大力度,市场力量的自生作用以及政策的演变,庄股时代必然走向衰亡。清华系的崩盘,有大环境出的麻烦,有产品销售方面的麻烦,有资金链出的麻烦,有投资失误的麻烦,更有即将展开的校企制度改革带来的麻烦。这一切都不是偶然的。疯狂过后,清华在内的名校将要收拾一个什么样的残局,是当初意气风发的他们怎么也预料不到的。技术加资本,还是权力加概念?清华大学企业集团董事长荣泳霖喜欢向媒介陈述其“技术加资本”的孵化器思路。清华要“以高科技引导国企改造,以独特的方式实现实业报国的理想”,诚如此,清华系的崩溃也就没有那么容易到手。荣泳霖曾说:“清华能够在过去几年中起着‘走在前面’的作用,创下一个个第一,形成健康的创业投资产业链,使‘清华系’的公司在资本市场上表现活跃,离不开技术的主帅,离不开投资界的支持。”清华同方成立以来,一直声称是靠“技术+资本”的孵化器模式在运转,比如利用民用核技术的集装箱检查系统;再比如“烽火台”交互式数字电视接收技术,都被对外称之为“孵化”成功的项目,但是实际上,清华同方的利润主要来自技术含量不高的同方电脑;而声称已形成信息、制药、环保三大产业的清华紫光,支撑其赢利的也只有扫描仪一块,扫描仪的售价一出现波动,紫光应声而倒。透视同方和紫光,我们无法发现其核心竞争能力和持久稳健的赢利能力,在清华进行的众多收购、兼并活动中,对目标企业进行有效的重组、令其向良性方向改造的例子也是罕见,倒是重组前没有亏损过的紫光古汉加盟清华系之后反而出现了亏损,其股价从最高时期的30元跌落至6元甚至更低。至此,清华“改造国企,实业报国”的大旗和“技术加资本”的武器不是都值得怀疑吗?那么,“清华系”到底牛在哪里?清华企业内部人员透露,在清华进行一系列资本运作活动当中,收购、兼并了许多企业,但清华并没有拿出多少真金白银。往往是由于清华与当地政府有良好的关系,政府牵头做媒,实现了清华与当地企业的联姻,不能说这是包办婚姻,因为清华毫无疑问是一门贵婿,但事实上是不平等婚姻。因为清华不仅没有付出一分彩礼钱,更往往没有打算好好改造这个企业。借壳上市是它的最直接的目的。也许没有人正视这一点,那就是,清华扮演了一个完全的权贵资本的角色,再加上高科技的概念,那才是清华系称霸股市的制胜法宝。当然,如果加入清华系确实能给上市公司带来以科技为前导的赢利能力,清华系的牛是完全可以成立的。但是正如前文指出的一样,清华系的核心企业紫光和同方都不是中国公司中科技产业的领导者,又怎么会给再间接一些的收购公司带来能实现超额利润的技术呢?以清华的核心公司中江西的诚志股份为例,这家2000年上市的化工公司实际上是生产洗衣粉和牙膏为主业的公司,清华同方已经实现了相对控股,但2001年,第二大股东江西合成洗涤剂厂和第三大股东草珊瑚公司却同意把名下的股份全部转让给清华企业集团,同时公司转向药业和生命科学领域。公司方面把这次转让称为“实实在在的收购”。不管收购实不实在,诚志原来相对较实的生产现在肯定是被虚化了。这种虚化在很多人眼里看来是必要的,因为原来诚志公司的主业毫无高科技色彩,太落后了。只是不知道,这样的虚化以后,今年公司的业绩会是怎么样。我们只听说的是一大堆网络公司都是亏损的,不知道清华系会有什么样的招数。谁是非理性的?有很多人批评中国股民,认为他们太不理性。是的,凭什么高校概念就这么吃香?清华北大的校办企业也就是个校办企业吧?还不是企业吗?网络概念的亏你还没吃怕吗?明明知道跟庄有风险,明明知道风险还很集中,却谁也不肯放弃眼前那点蝇头小利,每个人都指望囚笼被打破之前自己是最后一个逃离者,因为这样个体收益最高,但谁能保证让你那么幸运呢?这其中的窍门,用博弈论的囚徒困境很容易解释清楚,但那不是我们要讨论的。我们要知道的是,股民的投机,实际上是一种无奈情形下的理性选择。从银广夏到东方电子,无数“巨人”的倒下已经教育了股民,中国的股市,不是一个正常的股市,不是一个允许中小投资者中长线投资的股市,有问题的企业,何止一个“北大系”、“清华系”?除了投机,他们还能有更好的选择吗?又有人批评“名校系”的非理性。理由是,早已有人预言了中国庄股时代的终结,身为高级知识分子的名校系的操盘手们更应该懂得市场的“一报还一报”的无情,网络股已经是炒冷了没人吃的剩饭,名校概念也被人揪出来了,清华孜孜以求的“生物制药”概念也已经是猜疑声四起,因为所谓的生物制药还远未到产业化成熟的那一天,所以即使市场不加强监管,所有的高位长庄股也必将不攻自破。是“名校们”非理性吗?也未必吧?当圈钱成为一种现象,清高自守成为落伍时,“资本运作”也是“名校们”能够做出的最好的选择。圈内人说:“中国股市上有问题的公司严格说来,有百分之七八十。”既然如此,谁能要求作为清华、北大的校办企业就应该没有道德缺位的问题,就应该严守游戏规则?单纯指责“名校”们不顾名校声誉的不道德行为是根本没有意义的。可以作为笑话讲讲来对名校表示同情的是,清华旗下的某公司中有人对记者说:“我们也许即将不属于清华系。当初我们叫‘清华××’是要借用一下清华的名头,现在是可以踢开它的时候了。”谁是非理性的?不是被拖得很惨的广大股民,也不是“清华系”等终于恶果自食的上市公司,也不是与“名校”互相利用的壳资源企业。唯一非理性的只可能是中国的股市。它在游戏规则设计上的根源性缺陷,是造成股市上所有悲剧的根源。股市不能实现全流通、政府为股票指数服务、股市明显具有结构性缺陷和秩序缺位,这些情况一天不得到纠正,类似“清华系”这样的传奇还将热闹上演,只不过换个主角,或者换个剧情而已。正在打造“××系”的名校们又怎会相信,圈钱的诱惑,很有可能是个不能去碰的毒苹果呢?与其说“北大系”、“清华系”已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毋宁说我们国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为,北大和清华这两个名校,原本和现在都是我们的骄傲,它们本应该催生出代表着我国最高水准的企业群,是名校玷污了股市,还是股市玷污了名校?这是一个不用回答,但不能不去深思的问题。该是剧终的时候了。(本刊记者黄娜)(南风窗)“囚徒困境”与中日贸易战实证分析警察抓住了两个罪犯,但是警察局却缺乏足够的证据指证他们所犯的罪行。如果罪犯中至少有一人供认犯罪,就能确认罪名成立。为了得到所需的口供,警察将这两名罪犯分别关押以防止他们串供或结成攻守同盟,并分别跟他们讲清了他们的处境和面临的选择:如果他们两人都拒不认罪.则他们会被以较轻的妨碍公务罪各判1年徒刑;如果两人中有一人坦白认罪.则坦白者立即释放而另一人将重判8年徒刑;如果两人都坦白认罪,则他们将被各判5年。——一个博弈论方面的经典事例2001年4月23日零时起,中国日本这两个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开始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现实的国际贸易领域扮演两个囚徒,演绎着博弈论。4月23日零时,日本政府对中国出口的大葱、鲜香菇和蔺草席实施临时紧急限制进口措施,加征高额关税,有效期为200天,一直持续到11月8日,采取了保护贸易政策,以守代攻,率先对中国开始了贸易战。中国最初本着立足长远合作,除了通过外交途径与新闻媒体表示强烈抗议外,并未采取任何实质性的对策,即依然对来自日本的商品保持着相对自由的贸易政策。近两个月来,日本方面不但并未对单方面的过激政策表示有撤销的意向,日方某些行业却变本加厉,要在木筷、鳗鱼、毛巾、领带、袜子等多个领域对中国产品实施临时紧急限制进口措施。日方行为促使中日贸易战不断升级,中国出于国家利益需要,被迫应战。6月21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关于对日征收特别关税的公告,将于22日起,对原产于日本的汽车、手持和车载无线电话、空气调节器3种进口商品加征特别关税,以示对日本政府歧视部分中国商品的抗议。至此,博弈的双方都进入了对抗的角色。一、中日贸易困境的原因1、贸易战原因的经济学分析--非合作博弈的产生中国和日本在本博弈中作为博弈方,其博弈行为是确定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的税率。两国各有若干行业生产既内销又出口的相互竞争的商品,两国的消费者也在各自的国内市场上购买国货或进口货。本案例涉及到的两国共同生产又相互竞争的商品为大葱、鲜香菇和蔺草席等农产品与汽车、无线电话、空调等工业品。中国由于劳动力价格因素,在农产品价格上有一定优势,而由于日本否定了比较优势理论关于应当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主张,依据动态的国际分工理论,选择了以资本密集型的、技术含量高的、吸收就业人口能力大的重化工业为主的经济发展路线及以后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为重点的经济发展道路,日本在汽车等工业品具有相对优势。由于双方各有优劣势,在总体社会总福利上易于接近平衡,非合作博弈本不易产生。两国作为博弈方的得益则是它们所关心的社会总福利,包括消费者剩余,本国企业的利润与国家的关税收入三部分。而日本不仅要保持工业品方面的社会总福利优势,还要追求农产品方面的社会总福利最大化。由于-国关税具有保护本国企业,提高本国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打击外国企业的作用。为达到农产品方面的社会总福利最大化,日本也采取了提高农产品关税的方式,通过提高本国农民的利润及国家关税收入而提升本国的社会总福利。当两国农产品生产商观测到关税税率变化,调整各自的国内消费及出口量。结果是日本4月份大葱进口量比3月份减少35%,鲜菇减少37%,而相应减少份额主要来自中国,目前中国出口菜占日本进口蔬菜的40%。非合作性博弈因两国利益的争夺而拉开帷幕。2、贸易战的政治与文化分析--非合作博弈的激发因素从70年代中期为了缓和与其他发达国家的贸易摩擦,日本被迫走上漫长的贸易投资自由化之路。自1988年起中国对日本的贸易均呈顺差,中国农产品对日本农民的竞争威胁也有很长时间,但日本为什么要在双边合作关系不断强化的今天,对中国农产品实行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未曾运用过的"紧急进口限制措施"?原来陷于"囚徒困境"的日本还是一个"政治犯",日本自民党议员出于7月日本参议院选举,对中国农产品采取行动,当然也是自民党为了不失去农民选票的一种手段。正如新加坡6月22日《联合早报》报道:日本对中国大葱等产品实施紧急进口限制打的是保护本国农民的利益的幌子,实际上是日本政府为了确保执政党在农村的票源,不利于日本的国家利益。事实上这次双边贸易的非合作博弈的激发因素并不这么简单。当前日本民族主义、排外思潮势力又有所增强,在政治体现为教科书事件、在经济上体现为削减海外援助,对中国农产品的封杀也是对这一思潮的呼应。而且日本的特殊文化也早已形成了对国内市场的自然保护,李明武曾从企业经营文化、商业文化、消费文化三个层面对日本文化对其国内市场的保护作了专题论述。虽然日本标榜自己实行的是自由贸易政策,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正如前欧共体市场发言人贾依茨.阿诺依拉所言"拥有一亿七千万人口的日本,所进口其它国家产品的数量,与只有六百四十万人口的瑞士一样多。"二、困境的三阶段--中日贸易博弈的实证分析在博弈理论中,"囚徒困境"有文章最开始所述的三种可能,现以表A更简明的表述这三种可能。在表A中的数值表示参与博弈的囚徒所能获得收益,因其收益为刑期,即是对公民自由的让渡,故以负数表示。现在,我们可以将贸易战中的中国和日本作为囚徒1、囚徒2的替代导入到表中,囚徒的不坦白、坦白两种行为分别替换为自由与保护两种贸易政策,两国收益数值单位为1个社会总福利单位,这样表A就演绎为中日贸易困境(表B)。表B中对博弈的中、日两国收益数值表述只代表博弈收益的大体趋向,与现实收益情况无精密的数量级对应。中日贸易博弈有四种可能,其中两个可以合并为一种,这样贸易博弈就会有如下三种可能(也可能成为三个过程):(1)双方保持原有自由贸易政策不变,各方均有10个社会总福利单位的收益;(2)一方实行提高关税等保护贸易政策,其收益为20个社会总福利单位,而另一方仍保持原有自由贸易政策不变,它将损失是10个社会总福利单位;(3)双方都实行保护贸易政策,双方都将有5个社会总福利单位的损失。这三种可能恰好按上述顺序在中日贸易战成为现实。(1)中国的蔬菜早已对日本农民构成很大威胁,但是中日之间有着协商的传统。2000年11月朱镕基总理访日期间,在私营电视台与日本公众的对话中,他就回答了有关日本大分县香茹问题,表明了中方协商解决的原则立场。之后,2001年2月13~14日,中国和日本国两国干香菇业界代表在深圳举行了交流会,对中日两国干香菇产业贸易磨擦进行协商并寻求对策。这正是后来日本对鲜香菇而未对干香菇限制进口的重要原因。双方在这个过程的博弈是合作性博弈,中日双方收益分别为汽车、手机等市场份额的让步(负收益)与部分农产品市场市场份额的让步(负收益),两国相同正收益都是增加了消费者剩余,日本消费者可以日本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价格购买到中国农产品,中国消费者则可以较为合理的价格享受日本的高科技产品,而且2000年双边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857.8亿美元,比1999年猛增了29.5%。事实证明合作博弈是博弈双方的最优选择。(2)自2001年4月23日零时日本对中国三种农产品实施临时紧急限制进口措施起,中日贸易博弈进入第二阶段,即日单方面实施保护贸易政策阶段。由于中国处于相对被动地位,中国农民损失惨重。由于日本进口农产品检疫中实行最高限额管理,限定每天检疫的蔬菜数量,使通关时间的延长,大量蔬菜在途中腐烂。日本方面则是以损失消费者利益为代价来增加农产品生产者利益。(3)6月22日,中国由于两个月以来谋求对话解决问题未得到日方的友好回应,被迫对日汽车、无线电话、空调3种进口商品加征特别关税。博弈的第三阶段开始,贸易战不断升级。中方由于被动局面有所改观,社会总福利的损失有所减少,而日方却在不断加大,加征100%的特别关税对日本车在中国的市场开拓也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日本三大汽车巨头开始"震惊不已"。法国巴黎百富勤董事及总经济师陈兴动初步估计在这场贸易战中,日本将会有10亿美元的损失。三、中日贸易战的未来趋向预测1、自由贸易政策是最佳选择--机率较大的一种可能从博弈理论出发,中日两国政府为了使自己的政策最优都会选择保护。实施单方面的保护措施,两国政府的单边行为似乎可以使其利益最大化(20),但结果往往事与愿(20,-10)违,他们在决策的同时应该意识到对方会采取同样甚至更为强硬的政策,"以牙还牙",这种硬碰硬的对抗,只会"双输"(-5,-5),为第三方创造机会。但这种决策结果如果未能有效控制,只能导致贸易战的爆发与升级,并造成双方整体社会福利的恶化。事实上贸易保护主义是一把双刃剑,这把剑既砍向对方,也砍到自己。从10+10>20+(-10)>-5+(-5)这个简单的不等式,两国政府就会意识到自由贸易政策是最佳选择并采取它。从双边贸易保护政策到自由贸易政策的转化需要一个客观条件,即博弈双方要通过谈判达成协议(如条约)。由于中国尚未加入WTO,不能通过其建立的多边争端解决机制(DSB)来解决,只能通过双边谈判来解决问题。从近期日本高层领导态度上看已有谈判意向,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已表示希望通过谈判解决中日之间的贸易摩擦问题。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协议一经达成,中日双方又进入到新一轮博弈过程,进入了重复博弈的"囚徒困境",最初又是合作性博弈。2、贸易战再度升级--机率较小的一种可能由于现实中的贸易政策经常被某些具有特殊利益关系的集团所控制,而不是考虑国家的成本与收益,从而成为其在自己有影响的政治部门进行收入再分配的工具。中日贸易战的始作俑者--日本自民党的作为即是例证,他们并不是以增进社会总福利作为政策的出发点。通过对前期贸易战双方援引的法律依据的考察,在贸易战升级后,日本仍有可能利用尚有分歧的法律来对中国农产品发难。日本"采用双重标准"援引WTO的保障措施条款,对合乎WTO自由贸易原则的中国农产品临时设限,又因为中国不是WTO成员,日方不按照WTO规则给予中国相应补偿。日本在执行暂时限制措施过程中,如果不能改变现状,将有可能使限制期限最长达到4年以内,加上临时措施,将可能达到8年。如果今夏日本正式实施包括对中国毛巾在内的其它产品进口限制,那么日本将首次从仅限于部分产品的"临时限制"过渡到包括所有产品的"一般限制进口措施"。日本也有可能利用"劳工标准"这个国际上尚有争议的问题对中国产品设限。一旦贸易战再度升级,木筷、鳗鱼、青蒜、自行车、领带、袜子、毛巾、针织品等中国产品将有可能是新的博弈标的。四、中日贸易博弈对中国的启示这场贸易博弈不仅使中日两国长期友好合作的经济关系全面后退,也使两国消费者和生产商蒙受一定损失,尤其是对某些生产商个体而言有可能是致命性打击。中国政府与生产商应该从中总结经验,更要汲取教训,并及时调整政策策略,以迎接加入WTO后纷至沓来的贸易战事。笔者认为中国当前应该做好如下工作:1、建立多元化出口市场格局,全方位发展出口伙伴国。日本对中国农产品设限后,山东开始反思"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在2000年中韩贸易战中,山东省苍山等地大蒜遭禁。今年,大葱等农产品又再度遭禁。这与蔬菜出口对象国有限,对日韩市场依赖性过大不无关系。在2001年一季度,山东省蔬菜出口日本7300多万美元、韩国美国694万美元,分别占出口总值的61.9%、5.9%,二者合计近70%。这样日韩两国政策尤其是日本足可左右山东蔬菜出口形势,反过来讲山东蔬菜出口极易受制于人。在出口地域上,不仅要巩固同东亚国家的贸易关系,还要进一步发展欧美各国市场;在贸易对象的发展程度上,不仅要发展对发达国家的出口,还要大力开拓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市场,以实现"东方不亮西方亮"。除此之外,对订单农业也不要掉以轻心,从理论上讲,来中国搞订单农业的日本、韩国企业只是企业个体的跨国经营行为,当遭遇贸易战时,他们也是本国保护贸易政策的牺牲品,在其破产之后已无赔负能力,签单农户也只能自己承担大部分损失。2、提高产品加工包装技术含量,增强抗风险能力在当今世界市场产品竞争中,质量指标只是最初级的指标,也只是市场准入的基本要件而已。世界市场产品竞争将在技术层面展开已是大势所趋。中国农产品在质量方面应该问题不大,今年4月下旬,日本植物检疫官曾到无锡考察出口蔬菜,认为中国蔬菜品质优良符合日本植物检疫要求。中国农产品由于加工简单,包装技术也与国际市场有一定差距。这样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都很低,一方面由于价格与目标市场国差距过大容易引起反倾销纠纷,而且由于我国国内生产商利润有限势必造成整体国家贸易条件的恶化,另一方面,由于粗加工的农产品保质期极为有限,仓储成本较高,也势必造成中国农户耐受贸易磨擦时间有限。鉴于此,中国农产品的深加工上要推广新产品、新技术,把蔬菜加工引向深、精、细,与国外生产商在较高层次上展开竞争。3、建立各种行业组织,以集体形式增加博弈力量在前期的中日贸易战中,中国始终处于被动局面,这与政府保持克制态度有一定关系,但也反映了中国应对贸易战的民间组织能力不强。而博弈的另一方,从挑起博弈起就是以组织形式出现的,全日本鳗鱼文化联合会、毛巾工业组合、自行车协会、针织品工业联合会等组织也都在蓄谋参与这场博弈。而中国虽说也有散兵游勇应诉反倾销等各类国际贸易纠纷,但与日韩等国的各种行业组织相比还是势单力薄。因此,全国及各地与国外有贸易往来的行业,应在政府主管部门牵头下或自发组织各种行业组织。建立行业组织后,我们一方面可以加强行业自律,力争采取自愿出口限制(VER)或有序营销协议(OMA)从主观上尽量避免贸易磨擦的发生;另一方面,以组织形式参与博弈,也可增强博弈力量,有助于掌握博弈局面的控制权。4、开通信息渠道,建立预警机制,改变信息不对称局面信息不对称也是中国在中日博弈中处于被动的重要原因。从博弈理论看,中日贸易博弈与"非对称信息下的古诺竞争"非常相似。中国知道日本享有信息优势,日本知道中国知道自己的信息优势。在4月23日日本对中国农产品设限前半年时间中就已有多种迹象表明日本方面将对中国农产品采取限制措施。但由于中国农产品生产商信息渠道相对闭塞,而没能采取预防措施,贸易战一打响,中国明显处于被动局面。所以,我们应有针对性地建立各种信息传导机制,重点追踪贸易对象国与贸易品种的国内外相关信息,以对贸易磨擦起到预警作用。老板VS经理的囚徒困境文/了了段永基:我觉得经营者和所有者之间有两个大问题,一是目标追求不一致,二是信息不对称。张朝阳:拥有者需要雇职业经理人,往往是不得已的选择。段永平:我们虽然没有合同,但是我承诺一年内不和对方竞争。黄宏生:如果经理不高兴就可以走,企业怎么办?主持人:大家好!上期茶座我们与几位经济学者讨论了现代企业的职业经理人制度。今天我们又请到了几位常年在市场打拼的企业界人士一起来说说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关系问题。相信他们定会另有一番高论。段永基先生,四通十余年来取得了长足和稳健地发展,应该说与你个人的稳健和成熟密不可分。就这个问题你先来给我们说说吧。嘉宾介绍:段永基中关村董事长、四通董事长张朝阳搜狐网站首席执行官段永平步步高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宏生创维集团董事长四大法宝段永基:我觉得经营者和所有者之间有两大问题,一是目标追求不一致,另一个就是信息不对称。这造成的必然状态是,谁也离不开谁,谁也不放心谁。从目标追求不一致上看,所有者追究的是长远,经营者追求的是目前;所有者追求的是公司价值的提升,经营者追求的是规模扩大,管的人越多越好,支配的钱越多越好;所有者追求的是积累和投资,经营者追求的是分配和消费。目标追求不一致如果得不到制衡,公司就无法健康发展。如果全按经营者的办法做,公司就越弄越乱,规模倒挺大,但是老亏钱,最后就垮掉了。要是全按照所有者的想法,又没人来给你干。从信息不对称上看,经营者和所有者往往宏观信息不对称。经营者一般是专业人士,对世界潮流、技术、市场、投资者的心态很了解,所有者一般不会提升到这个程度。微观信息就更不对称了,企业内部的运作情况如何,所有者只能听经营者的汇报,他不可能深入调查。以我为例,现在是四通的董事长,不能不算是所有者吧,可四通的事我什么都不知道,他们说什么我就信什么。所以就造成了一个很尴尬的问题,离不开也放不下。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应综合治理。实践中我们有四个方面的做法:第一就是用期权制度。给期权是希望经营者关心公司价值的增长,以此调节经营者和所有者之间的关系。但期权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第二就是董事会建设问题。其实一个公司决策和指挥的最关键机构就是董事会。最近我研究了国外公司的500强,他们董事会的构成非常有意思,独立董事要占到50%以上,而且独立董事都是专业人士。不像我们,党委书记要退休了,工会主席要退休了,安排一个荣誉职务,就是到董事会去。我们国家的企业,不管上市的非上市的,董事会都有四大毛病:首先是公众化程度不够,也就是说没有独立董事;第二,专业化水平很低,一般情况下,独立董事应该是请在同类公司里当过CEO的,这样他才有专业知识,才有决策能力,而我们的董事一般都是荣誉职务;第三,国际化水平不够;第四,制度化建设不够。国营企业的董事会,包括在香港上市的红筹企业的董事会,从本质上都是股东代表会。股东代表会和董事会本身应该是两个概念,但我们却合二为一了。因为我当过四个公司的董事,有一个比较,国有企业、红筹企业的董事会基本上都可以叫做股东代表会。它的公众化、专业化、国际化、制度化以及决策水平都很低,它领导不了公司。不能说产权清晰了,企业的问题就解决了。产权清晰后,董事会的建设更重要,因为日常工作是董事会干的。我为什么提到外国公司的非执行董事,因为他就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为什么?只有专业人士才能帮助所有者全面掌握信息。比如财务专家,他可以掌握企业内部的微观信息。所以我觉得外国公司请的独立董事要求越来越高,就是为解决经营者和所有者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第三就是严谨的聘任合同。新浪在美国上市,离我们很远,而且英文我们都不懂,美国那套法律就更不懂,但是我不怕,为什么呢?王志东的聘任合同有300页,我们的CTO、CFO的聘任合同也是300页,而且都是通过律师起草的。除了正式的聘用合同,还有三份附加文件:第一份叫做专有知识协议,第二份是保密协议,第三份叫做不竞争协议。其中不竞争协议有一条就是如果王志东离开新浪,不管什么理由,五年之内,他和他的直系亲属不得从事同类业务。如果从事和新浪同类的业务,所有收入归新浪。当时王志东三个月不跟我签合同,我也觉得不公平,但是没有办法。投资者说必须这么签,不签就不给钱。拖了三个月才签了,所以我们根本就不怕他。聘任合同怎么形成呢?显然不能由所有者和投资者两方来形成,一定要通过中介机构来形成。1985年第一次出国访问后,我提了一个问题,一个近20年来很多领导教授都没有给我明确回答过的问题。我说,在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不管企业不乱,我们国家政府拼命管,企业全面乱,问题出在哪儿?就在于没有大量使用中介机构。在国外这种聘任合同用律师作中介,财务审计用会计师,资产评估用评估师。为什么外国的中介机构能充分发挥作用,就是它代替了政府的某些职能,依靠自己专业化的水平加强了对企业的监管。第四就是法律的支持。市场经济有两条腿,一条腿是法律基础,一条腿是道德基础。没有这两条腿,市场经济建立不起来。这两方面就是社会和政府的事情了。主持人:段永基先生来自“一线”,他的发言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张朝阳先生,搜狐是近几年崛起的新经济企业,在这拨企业中也算是佼佼者。你来谈谈。尊重制度张朝阳:关于公司治理,我认为董事会在管理一个企业时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董事会跟股东大会不是一回事,董事会可能要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董事会的成员也不一定就是大股东,但很可能是在这个行业很有名望或者是很懂行的独立董事。至于董事长,发达国家企业董事长的权力比国内董事长的权力要小得多。董事会有章程,而这个章程对董事会的每一个董事和董事长的职责都定义得非常清楚。大多数的权利、义务,各种保护都可以由董事会讨论决定,一旦定下来就成为规则。这样,在董事会里面任何一个重大决策,都不是董事长说了就算,而是要通过决议讨论。因此,作为董事长或者董事,一方面他的权力不能无限膨胀,另一方面他的权力也不能被别人侵犯。规则是非常重要的,定了这个规则大家都要遵守。如果一个人想在董事会有影响力,他必须要说服别人。因为每个人都代表一个独立的见解。如果谁想说服董事会来做某件事,他就会想的更多,头脑发热作出决策的可能性就大大减小了。另外,董事会对于公司的管理也不一定要到微观层面。信息的不对称问题——管理层最了解情况,如果公司的一些管理人员能在董事会里面,就能使董事会和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尽可能减少,从而避免产生分裂。拥有者需要雇职业经理人,往往是不得已的选择。我觉得像比尔.盖茨常年当董事长同时又是CEO,应是一个最佳选择。这个选择可以使公司长期保持一种决策力度,而不是制造官僚机构。次佳选择,就是创始人实在没有从业经验,因此必须雇一个CEO。无论是董事会还是管理层,都应尊重制度。对权力的分配也很重要。国内企业往往什么都需要老板拍板,而在国际化的企业里,往往是各个部门每个人都有他的职责范围,都定义好了。在搜狐的管理过程中,我们也是逐渐在国际化,在分权。但是搜狐在跟国内企业谈业务的时候,国内企业一定要见我,大事小事都一定要见我,好象见了我更有用。因为我不了解具体情况,具体决策的还是那个部门经理或者副总裁,我不能随便越级。下面往上面汇报也不能越级,越级会把他的直接汇报上级得罪的。我也不能越级,我如果把某个权力交给了某个部门的领导,他就有他的部门管理范围。越级最终导致的就是形成一个独裁体制,你整天会非常劳累,许多事情都等着你拍板。所以如果能把权力分配下去,CEO或者董事长就可以一天到晚喝着茶想想公司的方向,那你的管理就到位了。主持人:呵!张朝阳先生人还没老,就想着过“闲云野鹤”般的日子了。不过,公司管理如果到了这个水平,大概就是“如臻化境”了吧。段永平先生,当年你在小霸王作过CEO,后来拉起步步高自己当老板。小霸王后来就是在贵公司的强大竞争压力下逐渐日薄西山的吧?你对我们今天的话题有什么独特见解?从小霸王到步步高段永平:你要开一个小公司,在西方是不太容易的,但在中国投资基础相对来说比较弱,而可变成本却非常高,这就叫“关系”。“关系”让你做小企业非常容易,越往大就越难做。其实我们这些人都是半路出家的,没有任何一个人受过所谓的职业经理人培训,也没有父母教你,没有同学告诉你职业经理人到底是什么样的概念。我去过日本,也去过美国。我发现日本员工跟企业的关系很有意思,比如提前三个月提出辞呈,从CEO到普通员工,大家都会很遵守这个原则。我认识一个朋友,他离开了一个企业,过了半年后,那个企业来人找他。说这儿还有一件事,是以前与你有关的一些业务问题,请你请两天假回去帮忙。整个日本的企业就是这种文化。大家可以想象,任何一个人离开原企业的时候,都一定有这样那样的不满。在日本呢,不是说“我”前脚走,希望“你”后脚就倒。然后让你看,“没我不行吧!”这在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