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作文初核算素材
【2023年12月(上)主题:综合】
一、名句篇
1.负责任最苦,尽责任最乐。
2.人无德不立,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
3.见贤思齐、挺膺担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成功没有捷径,无非是以一步一步的跋涉、年年岁岁的积累,向着山巅一路进发。
5.滴水穿石,关键在于瞄准一个方向;铁杵成针,必须用对一种劲头。
6.新征程上,人人立足岗位、敬业乐业,执着专注、持之以恒,定能让每份工作都
成为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让每个行业都成为潜力无限的奋进赛道,不断创造更加美好
的明天。
二、名段篇
凡人善举,最为动人。捐款千万资助贫困学子的“钢铁院士”崔良,生活节俭却将毕生
积蓄捐献公益事业的女空降兵马旭,诠释着克己奉公的人生价值;三闯火海的李道洲,踏入
冰湖救人的拉齐尼•巴依卡,展现着舍己为人的人间大义……细数历届全国道德模范,他们
奋斗在各行各业,用日复一日的坚持诠释道德真谛,以凡人善举筑起精神高地。这些“平凡
英雄”,把嘉言懿行融入日常生活,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杨丹《凡人善举,最为动人》《人民日报》(2023年12月12日第07版)】
三、人物篇
01.“出了洋相”的王院士
♦人物简历:王志珍,女,汉族,1942年7月生,江苏苏州人,九三学社成员,1964年
9月参加工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系毕业,大学学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物
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曾任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院士鞋子的黑渣:“我这双鞋穿了好多年了,我也没注意……”王志珍院士在录制节
目时,脚上的鞋因为老化,在地板上掉下不少黑渣。王志珍院士自嘲“出了洋相”,现场观
众却致以掌声。
♦相关评论:
院士的“洋相”为何让人动容?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王志珍在录制节目时,脚上的鞋因为
老化,在地板上掉下不少黑渣。王志珍自嘲出了“洋相”,却让无数网友动容,感叹''泪目
了”。
院士的“掉渣鞋”为何让人动容?笔者认为,一方面是人们透过这一小小细节看到了科
学家真实、朴素、不拘小节的样子。视频里,王志珍院士一身黑衣、满头银发,显得很精致,
但是脚下不断掉渣的鞋子却“露馅”了。透过这双老化掉渣的鞋子,我们看到王志珍院士刻
在骨子里的节俭,以及对于日常“行头”的毫不在意。其实,像王志珍院士这样因为外表而
“出洋相”的科学家不在少数,比如“布鞋院士”遥感泰斗李小文、“背心院士”中国激光
陀螺奠基人高伯龙、一条裤子穿30年却捐赠300万元的院士沈世钊……他们不在意外表是否
光鲜,不讲究个人物质享受,他们在各自的领域把科研做到极致,却把自己的得失抛到脑后。
另一方面,人们透过这双“掉渣鞋”看到科学家们对科研事业的专注与热爱,故而对他
们肃然起敬。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从事科研事业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才能从“冷板凳”上
坐出“热成果”。王志珍院士说:“在实验室里我才觉得踏实、快乐、幸福。”虽然科研过
程免不了艰辛、曲折,但科学家们在其中体会到的愉悦,远非一般物质享受所能媲美,而那
才是他们真正在乎的东西。
王志珍院士的“洋相”让节目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掌声表达了人们对王志珍院士的敬
佩,折射出公众对科学家的崇敬。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成为受人追捧的“明
星”,比如88岁的金涌院士被网友称作“宝藏博主”“大科普家”;87岁的汪品先院士以
“科普老顽童”的形象圈粉无数……这些可爱、可亲、可敬的科学家越受人们尊崇,就越会
激发起人们内心深处见贤思齐的自觉。
院士的“洋相"也让我们认识到,科学研究离不开精神支撑,科研工作者应该“穿什么
鞋、走什么路”?王志珍院士的“掉渣鞋”已经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作者:曹源来源:新浪网)
♦王志珍院士给青年一代的寄语
强国一代重任在肩
同学们要拥有民族使命感和时代使命感。中国的前途就是靠有使命感的年青人。我们每
一个人的命运,必然是和他所处的时代和环境紧密相联的。你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我们已经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在此基础上,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
现代化。再奋斗15年,到本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我国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
的强国。未来30年正是你们人生的黄金时代,也正是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
时段。所以,你们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实现者,而且是担当使命的高级科技人才、
领军之才、栋梁之才。我非常羡慕你们,希望你们珍惜自己所处的时代。再念一点中国近代
史,这种使命感会更强烈。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一起缅怀一位清华大学的前辈校友。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
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两弹元勋,国家的忠烈,民族的英雄。1941年他考入西南联大物理
系,1950年在美国普渡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当时的新中国是一穷二白、百废待兴,邓
稼先毕业当年就毅然回国,随后隐姓埋名28年。在一次事故中,他不顾生命危险,身先士卒
抢险,受到了大剂量辐射。这就是邓稼先对人生的抉择。他对中国的贡献也绝不是他所得到
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科技进步特等奖等等荣誉所能衡量的。我只想告诉大家,他因这些
大奖得到的奖金是两张10元的人民币。故事到此,请大家深思。
同学们要成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实践者。中国坚持走全球化发展道路,坚
持改革开放,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我讲一个新中国的学术界加入国际
学术组织,参与“人类科学共同体”的故事。1975年5月,中国生物化学学会CSB从中国生
理学会独立出来,后来和国际学术界接轨,改名为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CSBMBo
王应睐为第一任理事长,邹承鲁和曹天钦为副理事长。当年夏天,王应睐和邹承鲁到多伦多
参加第11届IUBCongress,除学术交流外还承担了国家下达的一项任务,就是要解决CSB
加入IUB的问题。上世纪50年代,中国生物化学学会虽然还附属于中国生理学会,却已经是
国际生化学会的会员,后来由于对我国台湾生化学会的加入表示抗议而退出了IUB,这次国
家要求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恢复会籍。王应睐和邹承鲁与当时IUB的工作人员多次磋商,最
后达成了后来被称为的“多伦多共识”,也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中国可以有两个团体
会员,由此加强了海峡两岸科学家之间的了解和合作,为增强两岸关系注入新的内容。这里
我要告诉大家的是,IUB的工作人员中,就有邹先生在国外求学时的同学,显然,学生时代
建立的国际学生之间的友谊成为了在30年后解决复杂的国际科学事务的润滑剂和助推剂。个
人之间的了解、友谊和信任很重要,往往可以促进对一件事物的判断和解决。大家可以进一
步思考当今世界的政治与科技发展形势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做。
你们中绝大多数人将会在科学和技术领域工作,希望你们要做一个不忘追求真理初心的、
坚持实事求是、发扬科学诚信精神、心灵清纯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清华校歌中有一句“立德
立言,无问西东”,能够做到就非常好了。【选自王志珍院士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2
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02.“静悄悄的帮助”很暖心
【卢涛《人民日报》(2023年12月14日第06版)】
【关键词】爱心“暗号”
【事件】在四川成都一家小吃店,告诉店员来份“牛肉面不要牛肉”,囊中羞涩的人就
可以免费用餐。类似的爱心“暗号”,出现在许多地方:陕西西安一家饺子馆的“A套餐”、
安徽合肥一家早餐店的“单人套餐”、浙江乐清一家面馆的“一碗面套餐”……报出爱心"暗
号”便可用餐,善行善举悄然完成,让受助者心中暖意融融。
【点评】
人生之路漫漫,每个人都可能在某个时刻陷入困境。“施舍不倦,求善不厌”,这是刻
在中华民族文化基因里的美好品质。提供帮助时,注重维护受助者尊严、保护其隐私,这样
的爱心善举更暖心。以尊重、平等的方式开展慈善救助,将让更多人遇到困难时敢于寻求帮
助,摆脱困境后乐于接力传递爱心,有助于在社会上形成友好互助的正向循环。
身处困顿的人,需要的不仅是具体的帮助,也包括对其处境和心理需求的体察。慈善法
规定,“开展慈善服务,应当尊重受益人、志愿者的人格尊严,不得侵害受益人、志愿者的
隐私”。教育部等6部门出台的《关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
在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时“严禁让学生当众诉苦、互相比困”,公示时“严禁涉及学生个
人敏感信息及隐私”。让受助者寻求帮助时不必让渡个人隐私,合理合法也合情,应该成为
一种社会共识。
多一些换位思考,多一分包容体谅,顾及受助者尊严和隐私的帮助,也更符合助人悦己
的初衷。广西社会救助信息管理系统在公示低保、特困、临时救助人员等信息时,隐藏关键
个人信息,兼顾公开透明与隐私保护;河南洛阳市总工会在助学活动中不再设置助学金集中
发放仪式、合影等环节,而是直接把款项打到受资助学生账户;南京理工大学根据饭卡消费
记录,为每月在食堂吃饭超过60次、消费低于一定额度的学生“点对点”充饭卡,“静悄悄”
地帮助贫困学子……这些做法受到点赞和欢迎,表明更多人希望在行善助人过程中做到将心
比心、尊重他人。再细致一些、再贴心一些,除了把物质帮助送到受助者手上,也切实保护
受助者的人格尊严、把人文关怀送到他们心上,这样的慈善救助充满了温情。
一个个爱心“暗号”成功对接,一次次帮助“无声”抵达,我们期待更多慈善救助能与
受助人共情,在雪中送炭的同时,也抚慰人心、温柔岁月。
四、美文篇
“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人民论坛)
【李斌《人民日报》(2023年12月07日第04版)】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
探索”,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在实践中大胆探索的重要性,强调“在前沿实践、未知领
域,鼓励大胆探索、敢为人先”,要求“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
的朝气”“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方面创新,通过革故
鼎新不断开辟未来”。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事业发展,这是内在要求,
也是实践所需。
从战略层面考量,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我们党勇于改革创新,不断
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从发展规律着眼,创新是引领发
展的第一动力。“老是在产业链条的低端打拼,老是在‘微笑曲线’的底端摸爬,总是停留
在附加值最低的制造环节而占领不了附加值高的研发和销售这两端,不会有根本出路。”推
动价值链从“微笑曲线”的底端向两端延伸,就必须把发展着力点更多放在创新上,让创新
促进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越来越显著。
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创新慢了、少了、不见了,即便
现在处于优势地位,未来也可能逐渐陷入由别人追着跑变为追着别人跑的尴尬境地。锐意创
新,要害在“锐意”,必须始终保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创新紧迫感。等待观望不得,亦
步亦趋不行,惟有迎头赶上、奋起直追、力争超越,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创新的实质效果是优胜劣汰、破旧立新。怕输结果就是常输,既然选择了创新之路,就
必须放下惧怕失败的心理包袱,激扬“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鲁迅有
言:“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探路就
是开路,试错就是扫雷,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为的就是铺就走得通、行得稳的大道、
正路。
从“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的智慧,到“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洞察,再到
“刻舟求剑”“胶柱鼓瑟”等警训,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
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
品格。“宁可少干事,也不要出事”“宁可不作为,也不要犯错误”……,怕出错、怕担责,
是阻碍创新的重要心理因素。避免因为担当不足而不敢创新,需要落实“三个区分开来”,
激励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需要营造鼓励大胆探索、包容失败的宽松氛围,让一切创新
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
日新又新,永不止步。今天的中国大地,处处可以感受到创新的气息,可以听到创新解
难题、促发展的故事。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中国的未
来前景不可限量。
五、麻辣文
依法规范扫码消费(纵横)
【李萌《人民日报》(2023年12月01日第05版)】
不久前,一则“顾客扫码点餐法院判商家赔5000元”的话题,引发社会关注。消费者孔
某在某餐饮公司用餐时,商家要求其扫码点餐;在扫码过程中,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等方式,
孔某的个人信息被强制获取且无法自行删除。法院判决该公司删除孔某个人信息,向孔某书
面赔礼道歉,赔偿孔某为保全证据花费的公证费用5000元。有网友留言:维护了消费者权益,
法院判得好。
如今,以扫码点餐、扫码付费等为代表的扫码服务,让人们体验到了信息时代的便捷。
但有的商家滥用这一模式,以至于停车场缴费、服装店结账等,都必须先扫码关注才能获得
服务,试图将一次消费行为转化为长久流量,以满足其后续的推广营销活动。本为让人有更
佳消费体验的服务方式,却因套路而变了味,给消费者带来烦恼。
在“扫码”与“点餐”之间,夹杂着各种繁琐的、非必要操作,比如让消费者关注公众
号、授权个人信息、注册会员甚至强制实名认证等。这不仅影响消费体验,更加大了消费者
隐私泄露的风险,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以此次案件为例,根据法院审理,涉事商家在顾
客点餐前未告知可人工点餐,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必须关注公众号才能线上点餐,不符
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经营者“不得设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的规定,涉嫌侵犯消
费者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扫码点餐程序获取顾客信息,属于变相强制获取消费者个人
信息。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和行动,维护了自身利益。从判决结果看,这也给由扫码点餐衍生
出来的违法违规行为敲了警钟。
任何消费模式、服务方式都应有边界,必须以尊重消费者意愿为前提,并在法律法规允
许的范围内进行。拿扫码点餐来说,无论是基于纸质菜单,还是借助电子设备,其本质都是
为消费者提供服务,保护好个人信息是底线要求。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案件中“法院判商家
赔5000元”,仅是顾客为保全证据花费的公证费用,顾客所花费的时间、精力等维权成本只
能自己承担。商家违法违规成本不高,导致类似行为还是屡见不鲜。要想改变这种现状,还
得进一步加大惩处力度,对商家形成有力震慑,同时要进一步畅通维权通道,鼓励消费者站
出来维权。凝聚合力、加强治理,才能为消费者创造安全、安心的消费环境。
“变味”的扫码点餐,“扫走”的是消费者的信息安全和信任,从长远来看,商家的客
流和利润也会随之流失。对此,经营者必须加强自律,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
六、热点眼
01.2023年十大流行语
♦热点源:
2023年即将过去,回顾这一年,有哪些词语萦绕脑海,挥之不去?
《咬文嚼字》编辑部12月4日在沪发布2023年十大流行语,新质生产力、双向奔赴、
人工智能大模型、村超、特种兵式旅游等入选。
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是摆脱了
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
产力。
双向奔赴
本指相关方朝着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相互靠近。多用于人与人之间,表达了人们相
互爱慕、相互亲近的美好愿望。
人工智能大模型
在人工智能领域,大模型是指拥有超大规模参数(通常在10亿个以上)、超强计算资源
的机器学习模型,能够处理海量数据,完成各种复杂任务,如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等。
计算机硬件性能不断提升,深度学习算法快速优化,大模型的发展日新月异。
村超
2023年5月13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所举办的“和美乡村足球超级
联赛”开赛。“村超”由“乡村足球超级联赛”缩略而成。权威媒体统计,自开赛以来,“村
超”单场最高上座人数超6万,全网浏览超480亿次,各项数据创下历史纪录。
特种兵式旅游
文化和旅游消费持续复苏回暖,“特种兵式旅游”火遍全网。这种新型旅游方式,核心
要义是用尽可能少的成本享受尽可能多的旅游资源。游客用最少的时间,花最少的费用,游
览最多的景点,在旅游目的地了解最多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像在执行特殊任务。
用“特种兵式”来修饰“旅游”,是用“特种兵”的显著特征为特殊的旅游方式赋能。
“特种兵式XX”还很快衍生出“特种兵式观剧”“特种兵式开会”“特种兵式午休”等说
法,显示出了较强的能产性。
显眼包
“显眼包”即外在形象或性格特征引人注目的人。原本,“显眼包”多少带有一点“嫌
弃”的意味。但如今,“显眼包”的褒扬意味明显,“嫌弃”的意味已经逐渐消解。称某人
为“显眼包”,不仅在于其表面“爱出风头”,更在于其内在的活力外溢,既可爱有趣,又
能够营造欢乐气氛。
搭子
就是“搭档”,方言里原指“一起打牌的人”,即“牌搭子”。后使用范围扩大,一起
从事某种活动的同伴皆泛称“搭子”。如今流行的“搭子”,反映的是一种新型的社交关系
模式。通过社交平台,年轻人万事可“搭”。吃饭有“饭搭子”,旅游有“旅游搭子”,运
动有“运动搭子”,甚至还有“遛娃搭子”“逛街搭子”“减肥搭子”等。
多巴胺XX
多巴胺主要在脑细胞和肾上腺细胞中合成,可以影响人的运动、认知、情绪、睡眠等多
个方面,其水平和平衡对人的健康和幸福至关重要。今年流行的“多巴胺穿搭“,一改过去
精致优雅和朴素低调的风格,用高饱和度的色彩、缤纷明亮的搭配让人产生愉悦体验。
“多巴胺穿搭”走红后,“多巴胺”引申出“快乐因子”的含义,从可视的色彩到不可
视的抽象概念,都能用“多巴胺”,如“多巴胺景区”“多巴胺漫步”“多巴胺饮食”“多
巴胺休假”等。
情绪价值
如今流行的“情绪价值”则是对人际关系的描述,指的是一个人影响他人情绪的能力。
一个人给他人带来舒服、愉悦和稳定的情绪越多,他的情绪价值就越高;反之,他的情绪价
值则越低。
质疑XX,理解XX,成为XX
在十多年前的《爱情公寓》中,林宛瑜拒绝男友的求婚,决定追求职业梦想。起初观众
不理解,纷纷指责,后来认识到爱情并非人生必需品,便理解了宛瑜,甚至有人表示自己就
是宛瑜。今年年初,“质疑宛瑜,理解宛瑜,成为宛瑜”在社交平台传开后,“质疑XX,
理解XX,成为xx”逐渐变成一个造句格式广泛流行。在特定的人生阶段,面对特定的认
知对象,“质疑、理解、成为”是客观存在的动态心理过程,也是心智成长、成熟的必经阶
段,表征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表示,今年《咬文嚼字》秉承长期以来的评选原则,坚持语言
的“社会学价值”及“语言学价值”评价标准。与往年相比,2023年“十大流行语”以下几
个方面的特征比较突出:
一、年度特征明显,折射社会生活面貌。比如,”人工智能大模型”,折射出以ChatGPT
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正走进一个全新时代,这将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甚至思维方式。“村
超”则是推进全民健身、振兴乡村实践的生动诠释。“特种兵式旅游”凸显出文化和旅游消
费持续复苏回暖下人们积极的生活、精神状态。
二、创新特征明显,凸显语言创造力。今年出现的大量流行语,都凸显出一个“新”字,
展现出人们强大的语言创新能力。比如“村超”“情绪价值”为汉语词库增添了新的词形;
“显眼包”“搭子”为原词增加了新的内涵;“多巴胺XX”“特种兵式XX”“质疑xx,
理解XX,成为XX”为汉语语法库增加了新的造句格式。
三、短视频崛起,语用边界尚未消除。短视频以快速、接地气的传播优势获得平台、粉
丝的青睐,成为人们展现语言智慧、进行语言创造的又一重要平台。然而,短视频的主要使
用人群还是以年轻人特别是九零后、零零后为主,年长者还处在逐渐了解、接受的过程中。
因此,大量流行于短视频的语言形式,被全社会接受还有一个过程。在语言运用上,短
视频与报刊等传统媒体甚至互联网的传统传播方式之间存在明显边界,导致“短视频流行语”
转化成“全民流行语”还有一个过程。这也是今年流行语没有出现“爆款”,如“命运的齿
轮开始转动”“哈基米”“挖呀挖”“敌蜜”等的传播范围没有得到进一步拓展、没有进入
最终榜单的原因之一。(来源:咬文嚼字、人民日报)
♦热点评:
1咬文嚼字
创新特征明显
创新特征明显。比如“村超”“情绪价值”都是新的词形;“显眼包”“搭子”为已
有的词语增加了新的内涵;”“质疑……,理解……,成为……”增加了新的造句格式。创
新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不止语言,它更体现在社会中的方方面面。
2工人日报
流行语是观察现实的一扇窗
“十大流行语”的发布进一步提升了人们对语言的敏感度,有助于人们以新方式、新视
角去看待、认知生活中的语言。
不少网友直言,看到“显眼包”和“搭子”入选时倍感亲切,如此接地气的词汇能成为
年度流行语,感觉很温暖。的确,少了“嫌弃”“爱出风头”等意味,多了“活力外溢”“可
爱有趣”等内涵,“显眼包”的流行,让人们体悟到语言流变过程中展现出的人情味,这种
精准而不失诙谐的表达,流露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十大流行语”的发布也在一定程度上打通了代际和群体间的壁垒,让不同人群通过语
汇的扫盲来实现更好的跨界沟通。
今年发布的流行语中,对于“情绪价值”“质疑XX,理解xx,成为XX”,不少中
老年网友表示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后面给出的详细解读,点出了“情绪价值”流行的背后,
是越来越多人在物质生活之外还有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当这种情感需求和动态心理过程被
父母、长辈看到,或许就成了一些固有认知和理念发生改变的开始,成了解开代际和群体间
隔阂的一把钥匙。
“十大流行语”的发布还让人们有机会去接触和了解未知的领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诸如“人工智能大模型”“村超”“特种兵式旅游”等词汇,曾经只在某个圈层流行,
受到某些特定人群的关注,将他们放到“年度流行语”这个更大的展台上,其实正是在帮助
更多人了解前沿科技,带那些被“信息茧房”困住的人去看不一样的风景。
3南方日报
语言之河有自净能力
在流行语年复一年的迭代之间,仍有不少人对流行语充满了怀疑,认为一些词汇不知所
云,污染了语言之河。其实,要相信语言之河有着相当的自净能力,但对于那些真正具有创
新性的流行语,我们应该持海纳百川的态度。今年出现的大量流行语,展现出人们强大的语
言创新能力。而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 加与减(二) 测试卷及参考答案(黄金题型)
- 煤炭开采引发地质灾害调查报告(6篇)
- 关于大学生暑假实习心得
- 湖南省常德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 解除租房合同需要哪些条件
- 诚信代理服务合同机构
- 诚恳道歉自白书
- 语文大专班试题
- 语文要素教学的策略与实践
- 购房合同中的交房时间
- 廉洁进校园清廉润童心小学廉洁主题班会
- (病理科)PDCA提高术中病理诊断及时率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培优训练:二元一次方程组(含答案)
- 项目服务合同协议
- LED灯具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书
- 巴斯蒂安成人钢琴教程第一册
- 肿瘤多学科联合诊疗会诊记录
- 人工智能导论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哈尔滨工程大学
- 医院医保基金使用内部管理制度
- 国家开放大学《营销管理》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谁是最可爱的人》说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