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高中数学知识方法_第1页
高中数学:高中数学知识方法_第2页
高中数学:高中数学知识方法_第3页
高中数学:高中数学知识方法_第4页
高中数学:高中数学知识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数学知识方法汇总

(理)(2020-06-12)

第一部分集合、复数、简易逻辑、不等式

一、集合:

1、集合{%,出,…,凡}共有2"个子集,有个真子集。

2、①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子、交、并、补、全,空集最讨嫌)

二、复数:z=a+biCa,beR)

1、基本概念:复数的实部,虚部,纯虚数,共朝复数,复数的模。

2、Z=1Z『=|Z/+'2;

3、|z.z2HziIJzzI;IA1=1A!;\\z\-\z\\<\z±z\<\z\+\z,\.

Zl2lol

z2I2I

三、简易逻辑:

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如果p=q,那么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2、“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

(原)命题“若P,则q”的否命题是“若r?,则「q”;

而命题的否定则只是否定其结论。

3、全称命题p:VxeM,p(x);其否定3%0eM,^p(x0)

特称命题p:3x0eM,p(x0);其否定r>:VXG.

四、不等式:

1、不等式的性质:(如:倒数性质a>b,ab>Q=>1<1)

ab

2、不等式的证明(或比大小):

(比较法(比差、比商)、函数单调性法、中间量法、放缩法、(三角)换元等等)

3、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简单的分式不等式,等等)

4、重要不等式:@a2+b2>2ab;2(a2+Z?2)>(«+Z?)2

②a+b>24ab;ab<—(a+b)2(a>0,b>0)

即:巴广(结构:积、和、平方和、和的平方)

1

(在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时,必须紧扣“一正二定三相等”三个条件。)

③||«|-|M|<\a+b\<\a\+\b\(三角不等式,注意等号成立的条件)

5、不等式的应用:

如:定义域、值域(最值)的求法;单调性的推断;

特别地,求参数取值范围时,常常分离变量(或分类讨论)再求解。

其中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等问题常常转化为量值求解。

6、线性规划:(注意三类目标函数,如z=2尤+y,J(x-l)2+y2的几何意义)

x-4

附:不等式转化为最值问题:

①、对任意xeA,都有a>/(x)恒成立o;(a</(x)恒成立呢?)

②、对任意xwA,都有y(x)>g(x)恒成立oo

③、存在尤eA,使得a>/(x)成立o;(使得a</(x)成立呢?)

④、存在xeA,使得/(%)>g(x)成立o;

⑤、对任意x2eB,都有/(xj>g(%)恒成立Oo

⑥、对任意总存在%e3,使得/(玉)>8(々)成立oo

⑦、存在x2^B,使得/(Xi)>g(X2)成立O=

⑧、存在%2eB,使得/(%1)=g(%2)成立O。

第二部分函数、导数

一、“定义域”问题:•••研究函数时,定义域优先•••

1、,中的%20;6中的1之0;log°x中的x>0;2、实际问题

二、“值域”问题:.

1、基本函数的值域(如:丫=优(4>0且"1))

2、二次函数常用配方法;

3、分式函数常用分离整式法(如:)=空口)

X+1

4、(均值)不等式法;(注意:一正二定三相等)・••

5、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有界性、数形结合(如:利用几何意义求解(圆、椭圆

两点间的距离、两点连线的斜率、线性规划等)等方法。

2

三、“单调性”问题:一图二导三观察(变化)

1、图象法(掌握双勾函数y=+>0,〃>0)和y=(—W—)的图象)

x-ax+mam

2、导数法(注意:若/(X)递增,求所含参数时,则应满足止任•••)

3、观察法(观察y随x的变化如何变化。如:增+增一增;复合函数“同增异减”)

•••多个单调区间轻易不要用“U”•••

四、”奇偶性”问题:(定义、图象、赋值法)

1、奇土奇f奇,偶土偶f偶,奇X奇f偶,偶义偶f偶,奇X偶f奇.

2、偶函数无奇次项,奇函数无偶次项。(如/(x)=+an_iX"T+…+/%+。0)

3、/(x)为偶函数n/'(x)为奇函数;/(幻为奇函数n/'(x)为偶函数

4、几类常见奇函数:y=ln――y-ln(7x2+1-x),.....

x+1

5、求奇(偶)函数式中的参数时,常用赋值法。

如:奇函数/(幻若在x=0处有意义,则有/(0)=0。

五、“周期性”问题:/(x±T)=/(x)O/(x)的周期为T。

六、”对称性与周期性”问题:

m

1、若/(X1)=/(X2),且玉+%2=加(常数),则有对称轴%=万

2、若/(X1)+/(&)=0,且一+々=加(常数),则有对称中心(£,0)

3、若/(xi)=/(x2),且七一%2=。(常数),则有周期T=a。

4、/(x+a)=—/(x)或/。+°)=编或/(x+a)=一点nT=2a

5、若函数具有两个对称性(对称轴〃y轴),那么这个函数一定具有周期性,且:

对称轴x=a,x=b=>T=2\a—b\;对称中心(a,0),(b,0)=>T=2\a—b\;

对称轴尤=a,对称中心(b,0)=>T=4|a-)|.如:y=sinx,y=cosx

七、“零点”问题:(方程法、定理法、图象法)(二分法)

注意:1、超越方程需善于观察求解,或图象了解根的情况;

2,用零点存在性定理时,常结合单调性判断;

3、已知函数/(%)的零点个数求所含参数a时,或分离(参变量)或分类(讨论)

(分离变量,转化为a=g(x)的解的问题,并注意数形结合)

3

八、“图象变换”问题:

1、平移:y=/(x)--------->y=/(x+a);_y=/(x)--------->y=/(x)+。

(点P(x,y)按a=(/?,左)平移后得点P(W),则x,=x+/z,y'=y+k

2、伸缩:y=/(x)----------->y=/(ox);y=/(x)----------->y=Af{x)

3、翻折:y=/(x)----------->y=\/(x)I;y=/(x)----------->y=/(|x|)

4、中心对称:y=/(%)----------->y=-/(-x)

(另:纥三与归空^(。>0且"ND互为反函数,其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

九、导数及其应用:

1、导数的几何意义:左切=/'(/)=;/1=跖

2、求切线方程的一般方法:

X已知切点时,曲线y=/(x)在点x=/处的切线方程为y-/(/)=/'(%)(x—%)

※不知切点时,需设切点坐标,并结合“切点既在切线上也在曲线上”等条件求之。

注意:(1)曲线在某点处的切线与曲线过某点的切线的区别;

(2)公切线问题:(分别求两曲线的切线方程,统一化为斜截式后对比即可)

3、利用导数求单调区间、极值、最值:

(1)/\%)>0n/(x)递增;但求参数时,/(x)递增n

(2)/'(%)=0是/(x)在x=x0处取得极值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3)函数/(%)在闭区间[a,b]上的最值总在端点或极值点取到。

十、定积分的应用:

利用[y(九)dr可求x轴上方的曲线f(x)与x轴及直线*=2/斗所围成的图形面积。

Ja

f[/(%)-g(x)]dx表示上方曲线f(x)与下方曲线g(x)及直线x=a,x=b围成的图形面积。

Ja

附:

n___

1、指数与对数运算:=而;log『,b"='log*;aogab=Z?

m

2、求导公式:(w±v)r=;(uv)r=;(—)r=o

v

复合函数的求导方法:y[=y:•另:37=〃ln〃;(k>g“xy=^^

4

3、熟记一些导数的常用结论(可结合图象记忆)

如:ex+lnx<x-l,lnx>l--,sinx<x<tanx(0<x<-)

x

4、几类重要函数图象:

三次函数f(x)=ax3+bx2+cx+d(aWO)的图象

(1)当AW。时,/(%)有唯一零点;

f\x)=3ax2A-2bx-ic

当时,

A=4b2-12ac=4(/?2-3ac)(2)A>0

/(x)有唯一零点=/(%)/(工2)0;

/(九)有两个零点<=>/(^)/(%2)0;

/(%)有三个零点=/(^)/(%2)0o

补充几个常见函数图象:

(1)/(x)=xlnx(2)f(x)=xex(3)/(%)=xe~x

6、洛比塔法则:

£

若9或艺则

如limxlnx=lim=Hm—=lim(—x)=0

g(犬)0OOg(x)g\x)x-0+xf0+1x―0+1xf0+

XX2

5

第三部分三角函数

一、“化简与求值”类问题

①从角度关系入手:(和、差、倍、半、互余、互补)

如:工+=与工一a互余,工+a与女—a互补,cc=(«-—)+—)...

443333

②从函数名称入手:(切化弦,弦化切一适用于分式齐次式)

③从式子的结构特征入手:(熟记公式结构特征.另:sinx±cos尤,sin尤•cos尤)。

附: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同角基本关系式:(略)

和、差角公式二倍角公式降次公式

sin(cr±/?)=sina•cos/?±cosa•sin/3sin2a=2sinacosa

2.2l-cos2a

cos@±/?)=coscr-cos夕干sina•sin夕cos2a=cosa-sin2asma=--------

2

-2cos2a1

/,c、tana±tanB2l+cos2a

tan(6z±/?)=----------------2acosa=--------

1+tana•tan/3=l-2sin2

辅助角公式(asin6>+Z?cosg=Ja2+Z?2sin(4+。)其中tan°=2)

----------------------a

另:sinl5°=;sin75°=;tanl5°=;tan75°=。

二、“图象与性质”类问题:

1、熟悉正弦、余弦、正切曲线的图象与性质;

2,先将式子化为“一角一名一次”的形式;

3、运用“数形结合”、“整体思想”或“平移变换”等方法求解相关问题。如:周期性、

单调性、最值、对称性等;

注意:

(1)求正、余弦的单调区间时,应先将x的系数化正;•••

(2)正余弦图象的对称轴必经过“最高或最低点”,对称中心即是“平衡点”o

(3)正切函数的性质与正余弦函数的重要区别: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周期性

三、“解斜三角形"类问题:

1、正弦定理:=—也==(常用于边角互化,以及牵涉到对应边角的条件)

sinAsinBsinC

扇22

2、余弦定理:Q2=/+/一20c・cosA,cosA=---------------

2bc

3、面积公式:S=-^a-h=^absinC(|xxy2-x2yx\)

4、A+B+C=7insin(A+B)=sinC,cos(A+B)=-cosC,sin=cos—

6

5、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

6、几种特殊三角形:=1:1:72,1:V3:2,1:1:V3)

7、三角形中的“四心”:(正三角形四心合一,名为中心;反之,任两心重合的必为正三角形)

重心G外心0内心I垂心H

三条中线交点三条垂直平分线交点三条角平分线交点三条高的交点

幺孳

BDCBDC

AGBGCG2ABDB.......

GD-GE-GF-T0A=0B=0C=RAC-DC?

2尺='=上=工2S

GA+GB+GC=Gr=------

sinAsinBsinCa+b+c

(正弦定理)(等面积法)

"+X2+X3%+为+为、

G(3,3)RtA外心为斜边中点

jr

8、在锐角三角形△ABC中,由于2,所以sinA>cosB,sinB>cosA»«2+/?2>(?.

附:圆心角为a,半径为R的弧长公式和扇形面积公式:l=\a\-R,S扇=;/.尺=义|研出

第四部分平面向置

平面向量问题三大方法:

1、图形法2、坐标法3、基底法(通常选关起点的两个不共线向量作基底)

附:

1、若直线/的方向向量为t=,且直线/的斜率存在,则斜率左=。

2、平面向量共线定理:如果a^Q,那么o&=

推论:已知而=加而+〃而,则A、B、尸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是〃+“=1。

特别地,P为AB的中点时(而为AQA相勺中线向量时)<=>0P=0

3、向量的数量积:(分别用几何方式、坐标方式表示),

(1)、定义:==。向量a在E方向上的投影为

(2)、重要性质:①(求模)101=7^7=

:②(求夹角)cos<a,b>=

③(判断垂直)albo

7

第五部分数列

一、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基本数列基本量或基本性质)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定义=d(常数)=q(非零常数)

通项

a=a+(n—l)d=a+(n—m)da~=a—-q~〃一1=a一-q~n-m

公式nxmnxm

求和

s〃=-----------=-----------------

公式

若m+n=p+q=2k,若m+n=p+q=2k,

基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差(比)数列中,Cl,ak+m^ak+2m^ak+3m…也成等差(比)

性k

等差(比)数列中,sm,s2m-sm,s3m-s2m,…也成等差(比)

二、求通项公式乐:

1、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2、己知S“,求明,则a”1---------------------o(注意分类讨论)

3、由递推关系求明:

①叠加法:a„+1=an+/(«)=>+(«2-«;)+(tz3-«2)+••■+-an_}

②叠乘法:4+i=/(〃)•%na,=q••…&

a?an-i

③构造法:%=qa”+p=>an+i+%=q{an+A)

又如:na“+i=(n+l)an-n(n+l),an+1=2a“+20,……

④分奇偶类求通项:如:an+i+an=2n

⑤归纳猜想(证明)

三、求前n和鼠:

1、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

2、分组求和法;

8

3、错位相减法:形如{a/b/、{%/2}的数列求和(但“},{>}分别为等差、等比)

4、拆项相消法:形如{---}(其中{a"为等差数列)的数列求和。

,^n+1

x111

女口•---------,---------=,------=o

«•(«+1)----------'n(H+2)-----------4/-1----------

5、倒序相加法(首尾配对)

四、与数列综合的不等式证明:常用放缩法一一常常与裂项相消法相关。

如:证明:1H—-H----1不<一(关键:-y<-=—(---------------))

2232n24KI」2/1-1n+1

五、用“函数”的观点解决数列问题:

运用函数思想可有效解决数列的单调性、最值等问题。特别地:

等差数列:a,=kn+b,Sn=Az?+Bn,是关于n的一次、二次函数;(dH0时)

等比数列:S.=C(l—〃"),是关于n的指数函数。时)。

•••对正负相间的摆动数列,在求值域或最值时,应分奇偶类。

五、用“归纳一猜想一证明”的思维方法探求某些数列问题。

第六部分立体几何

一、简单几何体(棱柱、直棱柱、正棱柱;棱锥、正棱锥;圆柱、圆锥、球)

1、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和三视图05五,长对正,)宽相等)。

2、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体积:

圆柱表面积公式:

圆锥表面积公式:

$球=;/=

长、宽、高分别为a,b,c的长方体的一条体对角线长为

9

3、球的截面圆性质:如图,OO',。。,且店=产+12。

外接球半径求法:直接法、补形法(补形为长方体)••

3V

内切球半径求法:直接法、等体积法(R内=")••

•••另:正四面体、正方体、球等几何体的对称性及相互关系。

(1)正方体中,平行且全等的AAgC、AADG与对角线3,垂直,且被3,三等分。

(2)正四面体的对棱(如AB与CD)互相垂直;且对棱间的距离为棱长;(AB=a)

二、空间的平行与垂直:

三、空间中的角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

范围

(0,1][0,1][0㈤

—7

示Z^

几何找平行线找射影(斜足与垂足)找平面角(垂直于棱)

法一作(找)二证三求(解相关三角形)

sinZABC=|cos<AB,n>|Icos91=|cos<m,n>|

量cos^=|cos<a,b>\

•••结果要还原(并注意角的范围)•••

10

第七部分解析几何

一、直线与圆

1、直线的方程:

(1)点斜式、斜截式、截距式;(各有局限)

(2)-■般式:Ax+By+C=0(当时,k=;b=)

2、直线平行、垂直的条件:

4//z2I1±z2

:y=k1X+瓦,l2-y=k2x+b2

4:4%+5]丁+储=0

Z2:4九+B2y+C2=0

3、距离公式:

(1)已知A(X[,%)、B(x2,y2),贝!|IAB|=o

(2)点P(Xo,x))到直线Ax+5y+C=0的距离d=。

(3)平行线Ac+By+G=0、—+为+。2=0间的距离d=

4、圆的方程:标准方程一般方程参数方程

(x-a)2+(y-b)2-r2x2+y2+Dx+Ey+F=0

5、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判断方法:(1)画图(2)比较圆心距与尺±厂的大小(3)方程组的个数

(两圆相交时,如何求相交弦所在直线方程?如何求相交弦长?)

11

二、圆锥曲线解题方法一一定义、性质、方程组(代点法)。(数形结合)

1、求曲线方程常用方法:(“轨迹方程”与“轨迹”的区别)

“待定系数法”、“定义法”、“直接法”、“相关点法”等。

2、求解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时,常运用方程(组)思想,“设而不求”…

①。••设直线y=或x=时,应考虑斜率k或斜率倒数加是否存在•••

②须保证/>0条件;对于双曲线与抛物线,还应考虑a=0和a丰0两种情况。

3、弦长公式:

①、\AB\=^je\X1-x2\=^e^=^±iyi-y2i=I^±^

②、抛物线的焦点(在X轴上)的弦长公式:|4初=七+9+2。

附: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方程、性质:

定义\MF{\+\MF2|=2a\\MF1\-\MF2\\=2a1MF|=|MM'\

X

图形一一ir

IK

标准2222—=2川(p〉。)

鼻+七=1(。〉6〉0)—7-75-=1(〃>。/>0)

方程abab

基本量长轴长2a,短轴长2b,焦距2c实轴长2a,短轴长2b,焦距2cp:焦准距

e,=Jl_与e(0,l)_c_1豆、

c——=——G((1,+00)

离心率a\aa\a

b

渐近线:y=±—x通径长为2P

a

(近日点,远日点)

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b焦点弦中,通径最短

焦点三角形AM耳耳中,记22

.双曲线二-斗=〃人0)

ab

1MFX|=m,\MF21=n/FiMF?=d

22

①M为短轴端点时,。最大;有共同渐近线2=0

ab

2e

@^MAFiF1=b-tan-=c|y0

12

第八部分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概率统计

一、排列与组合:

1、遵循三个原则:先特殊后一般,先选后排,先分类后分步。

2、掌握基本类型:

“在与不在”问题:

“邻与不邻”问题;(捆绑法、插空法)

“均分不均分”问题:

“至多至少型”问题:(或分类相加,或对立相减)

二、二项式定理:(a+by=C:a"+CS…+留卫+…+C;b"

(注意:1、展开原理:从每个括号各取一项相乘;2、共有"+1项;

3、二项式系数与系数的区别;4、二项式系数最大的为正中间的一或两项)

二项式系数和:C:+C:+C;+…+C:=_;

q-CY-…+(-i)y=。

所有项系数和:(赋值法)通常将式中的字母取值:1或-1。

三、概率:求解概率问题的一般步骤:1、判断事件的类型2、运用相关公式求解。

1、古典概型(有限个基本事件,等可能)、几何概型(无限个基本事件,等可能);

2、互斥事件A,B有一个发生的概率:P(AUB)=P(A)+P(B)

3、独立事件A,B同时发生的概率:P(AB)=P(A)P(B)

4、条件概率:P(8|A)=r@?=>P(AB)^P(A)-P(BIA)(概率乘法公式)

P(A)----------------------

5、n次独立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