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规范及模板_第1页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规范及模板_第2页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规范及模板_第3页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规范及模板_第4页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规范及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注意:不需要再发提纲给我,仔细阅读下面要求,按照下面要求,直接写第一稿,稿件只需通过电子邮件回复就可以,antitrustnju@126.com,随后一周会回复。邮件主题表明姓名,论文文档也表明姓名,用word2003版本,doc后缀的,不要用2007版本时间安排:8月28日第一稿10月2日第二稿10月23日第三稿论文写作一定要参考他人,所以注释、参考文献做足。只要是引用他人观点、数据等,都应该用注释表明,你们文章平均每一页都至少要有三四个注释(没有注释不能通过)。补充说明也可以用注释。参考文献二十篇左右(没有参考文献不能通过),包括期刊文章、专著、网络资料(二手网络资料要用第一手来源)等写作关键是结构,严格遵循引言——问题——原因——对策——总结的模式,你们文章的核心是原因,至少三四千字左右,写不出问题原因合在一起三四千字,注意各个部分篇幅大致相当,比如不能原因只有一两千字,但对策有五六千字,对策两三千字就可以,原因不多,就也写个三四千字,论文整体8000字左右。注意,问题是原因的问题,对策是问题的对策,不要相关性不大或者不相关的都往上扯。写作一般模式,相关问题搜索个相关文献二十来篇,把问题、原因、对策归纳整理,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转述,加以分类比较等,加入自己的分析,作出自己的见解。绝对不允许整段、甚至整篇抄袭,否则直接枪毙只要花时间,论文得良是方便的,望同学努力。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规范一、总体要求1、论文应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严禁出现抄袭现象,严禁成篇幅地从互联网上引用相关内容,对他人成果的合理引用必须以注释和参考文献的方式在文中明确注明。2、论文写作中要注意使用规范的学术语言,不要使文章成为口号堆砌的产物,也不要将文章写成党和政府的文件。3、在写作中要注意文章中不同部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避免论文成为不同部分的简单拼凑;4、鼓励在已公布选题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研究对象,希望能从自己实际工作出发,在写作中以小见大,并用案例和数据分析支撑文章的基本观点,切忌空话连篇、大而无当。二、论文基本结构1、一篇完整的毕业论文由封面、内容摘要、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后记等部分组成。封面单独一页,按照学校统一规定排版,包括文章的主标题、副标题、作者姓名、学校、专业、准考证号、指导教师等等。2、内容摘要的目的是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通常包括研究对象和范围,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得出的结果和重要的结论等,长度以2、300字左右为宜。“内容摘要”四个字大小要与其内容的字体大小一样,但是要用“黑体”。关键词在内容摘要下方,指出论文中涉及的关键词语,一般来说3至5个左右,“关键词”三个字也要用黑体。内容摘要和关键词需单独一页。3、论文至少需要提供二级目录,目录中出现的标题和页码必须与正文完全一致。目录内容单独一页,“目录”两字为四号黑体、居中,与其内容之间要空一行。4、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本科毕业论文正文长度以7000字以上10000字以下为宜。一般而言,正文以导言或引言开始,对论文研究背景、意义、主要内容、思路与方法进行说明,如果没有专门部分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引言还需要进行必要的文献综述。论文最后一部分一般是结论或(和)政策建议,正文的主体部分则要根据具体的选题和作者的写作思路而定。“正文”二字一般用黑体在正文首页面上端居中。5、注释要求:论文中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数据、主要概念、他人言论均要注明出处,内容包括:作者(或编者,如非本国人还要注明国籍)、引用文献(文章、所载刊物、著作等)、所载页码、出版社、出版时间等;或是作者觉得有必要再向读者加以说明的内容。注释要使用脚注(页下注),相关工作可由word软件(以2003版为例)中的“插入—引用”功能完成。6、参考文献即写作期间主要参考的文献(论文中不一定直接引用),放于文末;中文在前,外文在后,按拼音或字母顺序排列。如文献引自期刊,应给出作者、论文题目、该期刊的名称及期号;如引自著作,应给出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出版年份;与注释不同的是参考文献不需注明页码。三、格式方面的其他要求1、论文中每个图标都应该有标题,表的标题在表格上方,图的标题在图形的下方,图标标题应该分别按顺序编号;2、正文的层次序号第一级:一、二、三、……;第二级:(一)(二)(三)……;第三级:l.2.3.……;第四级:(l)(2)(3)……;第五级:1)2)3)……。3、字体的要求:第一级题序和标题用四号黑体字。第二级及以下各级题序和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字。论文的第一级标题居中放置,第二级及以下标题左侧缩进4个字符(两个汉字)。文章正文内容用宋体小四号字,1.5倍行距。附:论文格式模板(仅供参考)自学考试本科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作者姓名:所学专业:准考证号:指导教师:二零一一年月目录目录可以自动生成Word插入——引用目录可以自动生成Word插入——引用——索引目录正文中标题用不同级次的“标题”格式,就可以自动生成摘要 1一、引言 2(一)被征地农民出路问题 2(二)退路问题 2二、失地农民安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一)现行失地安置方式的短期性和不平等性 3(二)农民失地后就业困难 4(三)农民失地后社会保障问题难以得到妥善解决 5三、失地农民安置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5(一)征地前缺乏民主的听证程序 5(二)政府部门未能从长远角度统筹考虑失地农民的权益 5(三)没有完善的安置制度作支撑 6四、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 6(一)规范征地补偿标准 7(二)完善个人缴费制度,提高失地农民参保的积极性 7(三)提高养老保障水平 8(四)制定适合失地农民的就业政策 8(五)加快相关制度的建设和配套政策的实施 8五、结语 9参考文献 91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政府通过各种优惠政策来吸引外商企业入境投资经营以及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一方面,外商在中国投资建厂并投产经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大量闲置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大量的农民土地被政府征用,造成数以万计的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从而折射出的农民就业及生活保障问题。土地对农民而言,犹如水对鱼的作用,农民一旦失去了养活自己的土地,即会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三无人群,生活陷入困境,成为一个新的弱势群体。这种现象在长三角地区尤为突出,并且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在国内好多城市为发展工业,将大量的农民土地征用,造成“农业大国”的农田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农民无地可种。因此,如何保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后顾之忧,就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经济问题和关乎社会稳定和改革发展大局的社会问题。本文就江苏无锡地区为例对当前失地农民安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提出改进对策。关键词:失地农民;就业;安置;社会保障正文一、引言根据无锡国土资源系统数据显示,2005-2007年来,全市累计农用地转征收13.45万亩,其中农用地7.02万亩,涉及被征地农民81376人,其中基本生活保障安置79079人,货币安置1854人,其他安置443人,征地补偿安置总费用43.04亿元,其中基本生活保障安置费33.28亿元,货币安置费用468万元,其他安置费用886万元。无锡市国土资源局吴伟坤:《无锡模式:保障失地农民利益的长效机制》,2009年5月。马克思曾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一)被征地农民出路问题被征地农民一旦失去土地,也就失去了维持家庭可持续生计的主要来源。要切实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根本出路在于就业。从调查情况看,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大部门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相对低下,在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中,他们是弱者。农民失地就意味着失去了最基本的就业岗位。对于大多数专业从事耕种的农民来说,失地就意味着失业,他们很难再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就以作者生活的无锡新区旺庄街道为例,街道有近一半的人口涉及到征地拆迁问题,失去土地后的他们无一技之长,大多年龄段在40-60岁的人近一半处于待业状态,还要少部分人员选择从事门卫、保洁等低端工作来维持日常生计。而对于兼业农民来说,失地就等于割断了他们与土地的联系,他们只能成为专业的商业劳动者,一旦失业,不仅很难重新上岗而且也无法再回到农田上耕作。周琲:《对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的思》,载《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失地农民就业难,既有自身条件的原因,也是现行征地安置政策不够健全的结果。首先,农民的土地被征用,意味着他们失去了原本所拥有的生存资本,不得不抛弃世代相传的生产方式,而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他们则明显处于劣势,这集中表现为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和缺乏非农劳动技能三个方面。(二)退路问题如何解决好失地农民的退路问题?目前在很多地方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养老保障是失地农民普遍担心的问题,对农民而言,土地承载着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的双重功能。一旦土地被征用,他们的养老保障便成了后顾之忧。而目前普遍实行的货币安置政策并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首先,货币安置只是为失地农民提供有限的生活补偿,就业机会则要到劳动力市场上去竞争,而他们的养老需求则没有充分考虑;其次,现行征地价格满足不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的需要。在农民被征地后,政府给安置房屋,或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但这点补偿对于一个家庭的生存是微不足道的,且农民的普遍意识不高,对以后的生活保障无一个长远的规划,在他们中间,几乎很少有人自愿掏钱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他们以后的生计就造成了不利因素。短期看,失地又失业的农民尚可靠一次性安置费勉强维持生计,实际生活水平不致于明显下降。但长远讲,随着安置费用逐渐用完,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势必凸现,给社会稳定留下隐患。二、失地农民安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现行失地安置方式的短期性和不平等性无锡地区目前对失地农民主要有以下几种安置方式:货币安置后自谋出路、征地单位或原集体经济组织给予就业安置以及目前正在探索的土地换社保安置。目前,这些安置多少都暴露了不同程度的问题。1、货币安置,首先是安置标准不统一,由于政府制定土地补偿标准时把征地用途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在无锡地区,大量征用的土地被用来外商厂房建设和商品房开发,而且土地征用后土地出让费是一年高于一年,从而导致较早被征用土地的农民和近几年被征用土地的农民,享受到补助和安置标准差别较大,引起农民心理不平衡。其次,一次性补偿费终究有限,一旦用完或使用不当提前用完,如果仅仅依靠后来政府每月的生活补助金又无其它生活来源,那么失地农民维持生计就非常难了。於忠祥、李学明等:《论农地征收的经济补偿与失地农民的安置》,载《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第12期。调查显示,无锡地区被征地的农民,政府采用每月现金补助的方式给农民提供有限的生活支持,而在2002年时对征地时的每位劳动力人员按160元/月发放生活补助,虽然到2008年年底提高到了280元於忠祥、李学明等:《论农地征收的经济补偿与失地农民的安置》,载《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第12期。2、就业安置,就业安置虽具有就业指向性意义,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户籍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原有的招工安置和农转非等办法,在实践中已失去原有的作用和意义。牛雅妮:《我国失地农民安置模式比较研究》,载《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8年第5期。牛雅妮:《我国失地农民安置模式比较研究》,载《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8年第5期。3、土地换社会保障安置,这是目前无锡地区正在积极探索或实行的新安置方法,该办法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一是新办法出台前的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如何衔接,地方政府有无财力承受。如近一两年来,无锡政府为弥补过早被征地农民的损失,按照家庭人口给予二次住房补助的方式,解决农民子女买房和老有所住等问题,就是让失地农民再拿出低于市场房价的资金来申请第二套或第三套住房,如果无力承担此笔资金的农民,则视为自动放弃,如果家庭人均居住面积较小的农民要申请这无疑又给他们增加了负担,甚至让他们只能望而却步。二是从2008年起无锡政府启动为失地农民购买10年最低基数的养老保险方案,失地农民采取自愿原则决定是否参保,如要享受政府帮其购买的10年养老保险,需放弃之前所说的每月280元补助,同时另外再自行购买5年养老保险,等自己购买的5年交满并满60周岁后开始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相反,若放弃政府提供的10年养老保险的人群,还继续享受之前的政府发给的每月补助,这种土地换社保用于社会保障是否能够实现自我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会不会给下届政府带来较大的隐性债务,都是值得深思熟虑的问题;三是由于征地用途不同使得补偿水平不一,最后体现在个人的社会保障待遇上如何确定,能否实现相对公平;四是为确保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来源,可能会增加企业用地成本,会不会由此影响了企业投资环境等等。龚志宏、王艳成:《关于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若干思考》,载《商囚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二)农民失地后就业困难目前,农村有一技之长的农民以及文化程度较高、接受过相应技能培训的农民,一般都能找到工作,而绝大多数文化水平低、以种植业为主、没有工作经验和技能或年龄偏大的农民,根本无法找到工作。虽然政府征对失地人员采取每月发放一定生活补助的方式,但是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因此他们只有通过自谋职业来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和养老保障问题,在上述调查的115户303个劳动力中,有40.9%的劳动力找不到工作,基本赋闲在家,尤其是土地全部征用的农户,基本赋闲在家的富余劳动力比例更大,占调查户全部富余劳动力的68.5%,在58.1%已经就业的劳动力中,其就业结构为:31%的劳动力外出务工,33%的劳动力在本地从事农业,36%的劳动力在本地从事第二、第三产业。无锡新区旺庄镇的失地农民,原来大多从事家禽养殖和大棚瓜菜种植等效益农业,人均收入在6500元左右,土地被征用后,只能从事自己不擅长的职业,原有的特长得不到发挥,并有一半以上的失地农民找不到工作。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省部分失地农民生活现状简析》,.江苏经济信息网,2007-10-13。即使有部分农民已实现就业的,大多集中在从事是一些低端岗位,但其工作往往是不稳定的,收入也是低廉和不确定的,而且大多都是临时用工,不签定正式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也正是看中他们廉价的劳动力来雇佣他们,其中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也使他们无法享受到同等的福利待遇,从心理上来说,他们也是每天悬着心上下班,一旦企业辞退他们,那么这批失地农民同样生活无着落。由于缺乏就业和创业能力,失地又失业的农民就处于坐吃山空的状态,未来的生活极不稳定。据全国范围来看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省部分失地农民生活现状简析》,.江苏经济信息网,2007-10-13。(三)农民失地后社会保障问题难以得到妥善解决由于土地不仅是农民的生产和生活资料,还承担着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而现行的安置办法都未能彻底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问题。直接影响的是农民生活质量,间接地影响到这部分人的子女教育及长辈的赡养问题,而且很有可能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由于受到经济的限制,使得子女不能受到更深一层次的教育,过早地步入社会寻求工作机会,从而又增加了新的就业困难,因其这部分人又是无一技之长,知识水平低下,重蹈覆辙。几乎所有失地农民都担负家中顶梁柱的角色,失地后一旦得不到妥善安排,将会影响到几代人的生活,如何更好地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还需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一系列措施进行完善。三、失地农民安置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一)征地前缺乏民主的听证程序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传统的征地安置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并逐渐暴露出它的不适应性。无论处于社会主义建设哪个时期,政府征地都是用于经济的再发展,最终的目的也是推动社会进步,但在征地过程中或之后总会暴露这样那样问题,就是因为政府自始自终都是依照职权单方面对征地补偿及安置做表决,失地农民无法参与其中,政府的决策对失地农民是利是弊,他们毫无发言权和建议权,只能服从政府安排,等到安置暴露的问题日趋明显或与现行制度不相协调时,政府才会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如能在征地过程中,政府去虚心听取失地农民的心声,举行民主的听证程序,集思广益,认真听取群众意见,了解他们真正所想所为,并尽可能的满足他们合理要求,妥善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那么失地农民会积极配合政府部门的征地工作,从而也会在心理上感谢政府的所作所为。举行民主的听证程序,这样做,由于失地农民有充分表达自己利益诉求的机会,因而既能较好地保护失地农民的权益,又可以大大减少政府与农民的摩擦,可谓是一举两得。(二)政府部门未能从长远角度统筹考虑失地农民的权益政府在征地过程中往往都是依据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给予安置或补偿,甚至存在“讨价还价”的现象,能尽可能对失地农民少补偿的就少补偿,对失地农民的安置办法也多以“一刀切”为主,征地后对失地农民群体的关注又较为甚少,因此频频听到农民被征地后生活难以为继的事例或集体上访的现象,就是因为政府在当时安置未能充分考虑到失地农民以后的生活保障问题,解决仅仅是一时之事,甚至是为征地而置失地农民长远权益不顾的局面。农民本就是弱势群体,农地被征收理应政府为他们解决好后顾之忧,货币安置也好就业安置也罢,最终的目的是要使失地人群以后的生活能有所保障。当前社会发展是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也是逐步提高,政府在征地时应统筹考虑到未来一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按照人员结构、年龄层次等因素更加细化的来对失地农民进行安置,把一次性货币安置、按月补贴、代买社保等安置方式结合起来,分析其利弊关系,通过不断的调查与实践,把最有利的安置方式呈献给失地农民,这样不仅有助于防范失地农民陷入贫困的风险,也有利于国家必要的征地工作高效健康运行。刘炳君:《农民具体权利的有效保护—一个法社会学的多维视觉》,载《法学论坛》2007年第1期。现在当下比较流行的“钉子户刘炳君:《农民具体权利的有效保护—一个法社会学的多维视觉》,载《法学论坛》2007年第1期。王顺喜:《论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载《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三)没有完善的安置制度作支撑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迅速推进,无锡建设用地的需求量急剧上升。在此过程中,传统的征地制度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针对这些弊端,无锡政府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尝试,由刚开始的就业安置到后来的货币安置以及到现在正在积极推行的以土地换社保为特征的“无锡模式安置”。虽然政府在安置模式上不断摸索和创新,但至尽为止还没有制订一套系统而稳定的安置制度作为安置工作开展的依据,虽然早在2002年,无锡市就在该崇安等四区对该市出台的《征地补偿安置办法》进行了试行,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该办法与现行的征地安置工作不相适应,存在一定的不可操作性,从而造成现在政府在征地时安置标准不统一以及或多或少的随意性,也易引发各种安置纠纷和矛盾。因此建立并健全安置制度成为当今城市化进程中与征地工作相配套的一项重要工作,利用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征地补偿和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安置的管理,并在实践中不断规范、完善,用制度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从政策上有效解除被征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四、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要有效解决失地农民的权益缺失问题,除了改革土地征收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外,还必须使政府在城市化过程中有一个准确的角色定位。“政府是国家的核心,政府的组建源于公众的委托和权利的让渡。”王振海:《公共政治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目前政府在大力提倡“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保障制度,那就必须考虑到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牺牲土地的农民朋友的合法权益,在此过程中,政府需要不断调整自身的决策方式,充分保障农民的土地权利、财产权利。通过城市化应有利于带动农民致富,缩小城乡差距,而不是拉大城乡差距,造成农民失地又失业,否则就失去了城市化的意义。如何才能克服现行安王振海:《公共政治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一)规范征地补偿标准1、对失地农民的补助,要建立一个公平的基本补偿标准。征地补偿安置费用,主要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青苗补偿费等。由于征地用途不同,如市政项目或非市政项目,商业用地或非商业用地之间的补偿标准不一致,导致相邻地块被不同项目征用时,补偿费悬殊较大,使被征地农民无法理解和接受。笔者认为:不同用途的征地确实应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存在不同的补偿,但对失地农民的补偿而言,应该是相对公平的基本补偿。在征地补偿安置费用中,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受征地用途和地区类别的不同有较大差异,其价值不主要取决于农民的投入,相对而言,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与农民自身联系更密切,因此,笔者认为由于用途不同而产生的补偿收益部分,全额上缴区以上财政,专项用于补充社会保障基金,用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而一次性补偿费和安置费则全额补偿给失地农民。2、提高农民的拆迁补偿标准。因现代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无论是国家公务人员还是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每年都会相应地调整工资幅度从而来满足物价上涨的需求,以及与当今时代消费水平相吻合。但是失地农民往往在征地时得到了一定的补偿,即使政府在每月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也远远不能满足家庭各项开支的需要,因此提高拆迁补偿标准是势在必得。一方面,在征地时要充分考虑到失地人群的以后的生活经费问题,要按照家庭成员年龄结构层次分阶段制订补偿标准,其中包括子女教育费、伤残人员补助费、长辈赡养费、基本的生活保障费等,从而缓解农民因失地而产生的生活来源问题。另一方面,对已拆迁的失地人群发放的每月生活补助,应根据社会发展节奏和消费水平及时作出调整,可参照无锡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进行发放,以保证其最基本的生活。(二)完善个人缴费制度,提高失地农民参保的积极性无锡市政府规定失地农民不参加社保,到法定退休年龄也可以享受每月的生活补助,应该说这一政策在保证保障对象的全覆盖和体现保障公平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也是无锡市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的一大特点。但具体实施过程中,不参保能享受养老待遇确实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表现为许多失地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不参保人数居多。个人不参保,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个人保障水平的提高,也使政府负担将随着老年人口的增长而持续加重。再有,制度设计中没有缴费年龄档次和养老金发放档次标准,不论年龄大小,投保金额相同,到享受年龄后其待遇也一样,对年轻失地农民来说,他们参保显然没有年长者“划算”,而这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年轻人缺少参保积极性。在这过程中,政府应引导失地农民积极参保,宣传“不要以小失大”,从长远眼光来看待参保问题,毕竟有限的政府补助并不能真正缓解老年人口的生活保障问题。政府可根据失地农民的年龄段采取政府缴费和个人缴费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参保积极性,如30岁-40岁的人群政府为其缴纳10年的养老保险,个人缴纳5年即可享受最低的养老保险待遇,40岁-50岁的人群为其购买12年的养老保险,个人缴纳3年即可享受最低的养老保险待遇,50-60岁的人群由政府缴纳15年的养老保险,个人无需缴纳,也能保证其到60岁后就可享受最低的养老保险待遇。同时本着鼓励失地农民早参保、多参保的宗旨,根据参保者的年龄差别设计缴纳档次和享受待遇,即缴的越多回报的越多,提高年轻人的参保回报率。制度应鼓励处于缴费年龄段的失地农民用补偿安置费外的其他收入,不间断缴纳社会保障费,多缴多享受,以保证其晚年生活水平的提高。(三)提高养老保障水平2008年无锡市发放的最低养老金为每月582元,最低工资标准为每月850元。而失地农民的政府补助为每月280元,即便每年增加30元,也是一个颇小的数字。总体来看,582元的养老金待遇与现行的生活水平相比,还是显得捉襟见肘。如果政府每年或每几年能根据人们生活的总体生活水平及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水平对最低养老保险水平作一调整,并能向最低工资标准靠拢,那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带动失地农民的参保积极性。如果最低养老金标准始终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从根本上来说,并未能在真正意义上解决失地农民乃至低收入人群的老有所养的问题,因此提高养老保障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四)制定适合失地农民的就业政策总体而言,失地农民和城镇职工相比缺少非农就业的知识、技能,也缺少更多优惠政策的扶持,他们在失去土地后,参与社会就业竞争的能力十分有限。虽然现在地方政府大力组织免费培训,但由于培训后并不能马上找到工作,因此,许多失地农民对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失地农民就业难在无锡乃至全国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就业是民生之本,对于失地农民更是如此。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安置不能仅仅寄希望于征地的补偿安置,而应立足于失地农民的就业。从某种意义上讲,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就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他们的生活保障问题。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应强调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围绕当时劳动力市场用人需求和结构变化,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技能的培训。为保证就业资金的及时到位,应建立就业资金的财政性保障机制,逐步形成失地农民就业资金的制度性保障机制。马驰、张荣:《城市化进程与农民失地》,载《农村金融研究》2004年第3期。对于“4050”马驰、张荣:《城市化进程与农民失地》,载《农村金融研究》2004年第3期。(五)加快相关制度的建设和配套政策的实施在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时,虽然少了象城镇职工离退休制度那样的旧制度束缚,但同样需要创造有利的制度和政策环境。作为一项长期的民生工程,政府宜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当作重中之重来抓,充分考虑促使这一制度所需要的政策环境并尽可能地同时带动其他政策的实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需要与征地制度改革政策紧密配合,同时需要相应的金融政策环境与财政税收政策环境,而城乡一体化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住房制度、医疗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将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徐再生:《改革完善征地制度维护农民合法权益》,载《浙江国土资源》2003年第1期。五、结语在中国飞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化将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大规模的城市化往往伴随着大量的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这个群体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合理离开土地,不仅符合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