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中医治疗探究概况_第1页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治疗探究概况_第2页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治疗探究概况_第3页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治疗探究概况_第4页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治疗探究概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肠易激综合征中医治疗探究概况1肠易激综合征中医治疗探究概况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药疗法文献综述??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胃肠功能性疾病,具有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等特征,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学改变标志,其特征是肠道功能的激惹性[1],属肠功能紊乱性疾病。

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诸多医家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和实践,对此病有了较为完整的认识,现将近10年的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1概念?祖国医学无肠易激综合征之病名,本病属于《中医病证治法术语》中肠郁范畴,散见于中医学腹痛、腹泻、便秘等门类的文献中。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8226;疾病部分》规定:

肠郁是因情志不舒,气机阻滞,使肠道运化失常,以腹痛、腹泻或便秘为常见表现的郁病类疾病。

?2病因病机?周氏等[2]认为,肠易激综合征发病多因情志失调,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脾胃素虚,复感外邪,影响脾胃升降和肝胆疏泄功能,最终出现肠传导功能紊乱。

认为其病位在肝脾及大肠,主要病机是肝郁脾虚,同时认为与心有关。

谢氏等[3]认为,本病多为肝脾不和、脾胃虚弱、脾胃阴虚、2脾肾阳虚,其中以肝脾不和最为多见。

彭氏等[4]认为本病病机与脾、肝、肾有关。

刘氏[5]以分阶段来认识本病病机,认为五脏之虚是本病的病理基础,其规律往往先是一脏病变,久则导致多脏同病。

如在轻症或早期,常见脾、肾、肺单脏气虚,或肝气郁,或脾阴虚,或肾阴虚肠燥,或心气阴虚等证候;及至活跃期,则肝脾不调、脾肺气虚、脾肾阳虚、心肾两虚、大肠津亏等多脏证候便联合出现;而缓解期更常见脾、肺、肾等多脏气虚,并兼肝气郁滞、大肠津亏等证候特征。

林氏[6]认为,本病病机为肾阳虚衰,阳气当至不至,阴极而下行,故发泄泻。

肾阳不能温运脾阳,湿浊内生,阻滞气机,故见腹痛、肠鸣等肠功能紊乱之症。

刘氏[7]则认为,本病是肝气(阳)虚、阴阳失衡所致。

?3治疗?3.1辨证论治:

刘氏等[8]将肠易激综合征分为肝旺脾虚证、湿困脾胃证、湿滞气机证、水湿下注证、脾虚乏运证、脾肾两虚证等六型,分别选用痛泻要方、六和汤、升阳导滞汤、胃苓汤去桂枝合四神丸、参苓白术散、附子理中丸合四神丸等方剂治疗。

彭氏[4]从肝、脾、肾来治疗本病,用补脾胃升阳气之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弱证,用痛泻要方与柴胡疏肝散治疗肝郁脾虚证,用四神丸及附子理中汤治疗脾肾阳虚证。

杨氏[9]用疏肝理气配合心理疗法治疗60例本病3患者,其中腹痛为主者,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泄泻为主者,用痛泻要方;便秘为主者,用六磨汤加味,总有效率95.0%。

苏氏[10]将本病分为肝郁脾虚型、肝脾不和型、肝郁胃弱(胃阴不足)型3型,以基本方(白术、白芍、陈皮、防风、党参、法半夏、茯苓、厚朴、山药、柴胡)治疗96例,获得满意疗效。

?临床上尚有其他变证或几种证型错杂并见的情况。

各医家在探讨和研究后根据自己的临证经验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

洪氏[11]用抑激调肠汤,与多虑平、心痛定对照,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方氏[12]用半夏泻心汤和四逆散治疗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取得较好疗效。

黄氏[13]用四逆散合六磨饮子也取得较满意效果。

孙氏[14]用桂枝、附子、干姜等合参苓白术散为主药,辅以扑尔敏、维生素C治疗本病50例,治愈40例,好转10例。

刘氏[15]用扶正理气汤灌肠治疗剖腹术后胃肠功能紊乱43例,结果排气、肠鸣音恢复及进食较对照组为优。

?3.2中药治疗:

分述如下。

?3.2.1疏肝健脾法:

严氏等[16]用疏肝健脾清肠汤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9例,总有效率为90.0%。

杨氏[17]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42例,总有效率为92.8%。

李氏等[18]4用中药(基本方:

柴胡、香附各12g,枳壳、茯苓各15g,白芍30g,木香、防风、白术各10g,炮姜4.5g,乌梅6g)治疗24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5-HT水平,并与正常人对照组对比,发现患者血清5-HT水平高于正常人(P0.05),治疗后血清5-HT水平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

程氏[19]以四逆散合痛泻要方加减(柴胡12g,炒白芍24g,枳实、陈皮、白术、防风、炙甘草各10g)治疗63例患者,痊愈34例,占54.0%,显效19例,占30.2%,有效9例,占14.3%,无效1例,占1.5%。

?3.2.2益气生津法:

郑氏等[20]用枳术汤加减,治疗组与莫沙比利口服组对照。

治疗组治愈27例,好转8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89.7%;对照组30例中,治愈10例,好转13例,未愈7例,总有效率为76.7%。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3.2.3疏肝健脾兼化痰祛瘀法:

刘氏[21]用调气化瘀汤加减治疗60例,总有效率为95.0%。

汪氏等[22]用抑肝扶脾化痰祛瘀法治疗36例,总有效率为86.0%。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3.2.4健脾化湿法:

郭氏等[23]用中药(党参、茯苓各15g,白术12g,炙甘草、陈皮、半夏、木香各10g,砂仁6g,生姜3片)治疗60例患者,经1月治疗后,痊愈40例,好转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6%。

?53.2.5温肾健脾法:

董氏[24]用中药(基本方:

补骨脂、肉豆蔻、茯苓、党参、山药、白芍、白术各15g,黄芪18g,木香、柴胡各10g)治疗82例,总有效率为92.7%。

对照组用口服谷维素60mg,每日3次,治疗44例,总有效率为59.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除上述治疗外,尚有医家认为治疗上应重在健脾。

朱氏等[25]用补中益气汤,取得较好的疗效。

沈氏等[26]用加味术芍饮治疗226例,治愈102例(45.1%),显效94例(41.6%),症状减轻30例(13.3%)。

陆氏等[27]用六君四逆马地汤治疗300例,总有效率为96.0%。

施氏[28]用健脾调气汤辨证加减治疗52例,总有效率为93.3%。

还有医家认为治疗寒热错杂的肠易激综合征,应寒热并用,用小柴胡汤、乌梅丸加减治疗,均收到满意疗效[29-30]。

?3.3针灸、按摩疗法:

李氏[31]利用电针、耳压的方法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整作用,使乙酰胆硷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的含量趋于正常生理平衡,由此而改善肠道功能,使患者自身免疫功能提高,从而达到治疗作用。

李氏[32]也用电针的方法进行治疗,疗效确切。

康氏等[33]利用给患者背部按摩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其中38例患者经1次按摩均有腹部轻松感,腹痛不适减轻。

徐氏[34]取两组穴位,第一组:

天枢、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6行间,其中天枢、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行间均取双侧穴位。

第二组:

肝俞、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均取双侧穴位进行针刺。

治疗结果:

37例中,痊愈9例,显效19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6%。

薛氏[35]、杨氏[36]均采用针灸加推拿的方法进行治疗,疗效显著。

?3.4中西医结合治疗:

郑氏等[37]将105例肠易激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得舒特组(50mg,每日3次)、得舒特加推拿组(用药同前,加推拿每日1次)和安慰剂组,均观察30日,双盲对照。

结果:

治疗两组在改善病人的主要临床症状的总有效率均80%,但加用推拿组临床主诉改善优于单用得舒特组。

结果显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有显著疗效。

张氏[38]采用加味逍遥散(柴胡、枳壳、当归、白芍、白术、党参等)配合西药(阿米替林、谷维素)治疗本病45例,并设对照组对照。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2%。

提示:

本方法对本病有疏肝健脾、利湿消胀、止痛止泻的功效,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张氏等[39]将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44例口服中药和匹维溴铵2个月;对照组38例单纯口服匹维溴铵2个月。

结果显示临床治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61.4%与26.3%(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5.5%与68.4%(P0.01),由此可知口服匹维溴铵加中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有较好疗效。

?73.5其他疗法:

郑氏等[40]用音乐电疗以及心理疗法进行治疗,早餐后音乐电疗半小时(正负电极板分别置于腧穴、足三里)。

心理治疗包括:

①向患者讲授肠易激综合征的知识;②与患者寻找诱因,并注意避免其影响;③转移注意力,调节排便习惯,便频者,调节减少便次,便秘者培养每日1次定时排便习惯;④参加组织的疗养活动如景观游览、体疗等。

总有效率82.0%。

李氏[41]利用电磁疗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痛性便秘60例,磁疗组就是用磁疗机进行治疗,该机产生电磁场,被人体吸收,从而产生生物学效应,电磁场对胃肠平滑肌肌电活动有增强磁电效应,电磁场有调解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从而达到解痉止痛、消除腹胀的作用,并能使平滑肌括约肌张力恢复正常。

磁疗后神经反射、排便反射恢复正常,便秘得以解除。

治愈率93.3%,疗效可靠、作用迅速。

?4存在的问题?目前,肠易激综合征这一疾病的性质究竟是功能性疾病还是器质性疾病尚有争议,需进一步证实,目前多数专家认为本病是没有器质性病变的功能性疾病。

不论归类如何,本病发病率非常高,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中医药治疗本病虽然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但是在临床观察、诊断、辨证和疗效判定方面很不规范,缺乏双盲对照试验,说服力不强;8文献报道多限于临床总结,缺乏立足中医理论、结合现代生理、病理、药理等基础科学深入、具体、细致的研究。

整理古今中外医家对本病认识的经验理论,并在此基础上以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集中专家的力量,分工协作,按专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将是我们今后科研应努力的方向。

?5参考文献?[1]潘国宗.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的进展[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4,13(4):

333-334.?[2]周福生,吴文江,黄志新.顺激合剂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结肠动力学影响的研究[J].中医杂志,2004,45(11):

856-859.?[3]谢建群,郑昱,费晓燕.疏肝饮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脾不和型临床研究[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18(4):

11-13.?[4]彭慕斌,彭应涛.彭景星.老中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经验[J].中国中医急症,2005,14(11):

1084-1085.?[5]刘穗宁.分阶段辨证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0例[J].中医药学刊,2005,23(10):

1844-1845.?[6]林?钊.四神汤治疗脾肾虚寒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2002,22(3):

37-38.?[7]刘保成.从肝气(阳)虚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1,9(3):

170-171.?9[8]刘力,沈舒文.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辨证论治[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2,16(3):

157-158.?[9]杨桦.疏肝理气配合心理疗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0,23(4):

18-20.?[10]苏佩仪.疏肝补脾健胃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96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04,26(5):

345.?[11]洪哲明.抑激调肠汤治疗肠激惹综合征156例[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8(3):

113.?[12]方承康.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治疗难治性肠激惹综合征11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1998,14(4):

22.?[13]黄冬度.四逆散合六磨饮子治疗肠激惹综合征86例[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8,5(7):

40.?[14]孙思敬.桂枝治疗慢性过敏性结肠炎症50例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1998,11(4):

167.?[15]刘本春.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剖腹术后胃肠功能紊乱43例[J].陕西中医,1997,13(11):

497.?[16]严桂珍,王启国.疏肝健脾清肠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9例[J].山东中医杂志,1999,18(10):

440-441.?[17]杨晓斌.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0,23(3):

50.?[18]李国霞,谢建群,陆雄等.疏肝健脾法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血清5-HT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01,2810(2):

99.?[19]程梅.四逆散合痛泻要方治疗肠激惹综合征63例[J].四川中医,2003,21(11):

49.?[20]郑学宝,胡玲.枳术汤加减治疗便秘性结肠激惹综合征39例[J].新中医,2003,35(6):

63.?[21]刘美玉.调气化瘀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0例[J].吉林中医药,1997,17(1):

20.?[22]汪静凤,刘煜.抑肝扶脾化痰祛瘀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6例[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6(4):

250.?[23]郭彦军,王豹,王贵奇.健脾化湿法治疗肠易激惹综合征60例[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28(1):

50.?[24]董晓明.温肾健脾法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82例[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9,23(1):

36.?[25]朱耀群,陈军贤,李军.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89例观察[J].实用中医杂志,1996,12(2):

12-13.?[26]沈文华,胡义雷.加味术芍饮治疗肠易激综合征226例[J].浙江中医杂志,1998,33(3):

112.?[27]陆维宏,黄小民.六君四逆马地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00例[J].浙江中医杂志,1998,33(10):

460.?[28]施玫香.健脾调气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52例[J].新疆中医药,1999,17(3):

22-23.?11[29]朱可奇,黄志强.小柴胡汤加味治疗肠易激综合征56例疗效观察[J].江西中医药,2000,31(5):

24-25.?[30]路瑞琴.乌梅丸加减治疗肠激惹综合征33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7,2(5):

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