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课秦至清前中叶的经济与社会生活课标要求1.了解中国历史上的货币发行和使用情况,了解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2.了解商业贸易的起源和古代的商贸活动与贸易通道,知道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等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3.了解古代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了解古代水陆交通建设及主要交通工具。4.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区域开发。5.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经济方面的新变化。6.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复习方案1.秦汉时期的经济
整理并了解:秦至清前中叶的经济发展
秦朝汉朝农业秦汉到隋唐时期,形成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推行②__________政策(1)③____________逐渐普及。(2)西汉:修建龙首渠,体现了国家对水利工程的重视。(3)东汉光武帝:④________________、户口数量;释放奴婢。(4)东汉末期:水利灌溉——⑤________(人力)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重农抑商铁犁牛耕清查全国垦田翻车
秦朝汉朝赋役制度田赋田赋税率极高汉初统治者采取“⑥____________”的政策,田赋税率大大降低。汉高祖实行十五税一的税率,到汉景帝时改为三十税一人头税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口赋、算赋,规定不分男女,7~14岁每人每年缴口赋20钱,汉武帝以后加征3钱,15~56岁每人每年出算赋120钱,商人和奴婢的算赋钱还要加倍。(2)征收⑧__________,甚至农民饲养六畜都要缴税徭役有⑨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秦朝男子17岁起役汉昭帝改为23岁起役与民休息
向人民征收极重的口赋(即人头税)财产税更卒、正卒、戍卒
秦朝汉朝手工业——(1)使用纺车纺纱;使用⑩__________织出带有精美花纹的丝织品。(2)汉武帝:实行⑪____________,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3)东汉:水排(水力风箱);烧制出成熟的青瓷提花机盐铁官营
秦朝汉朝商业秦汉时期,⑫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统一,促进了全国的商品流通(1)政策:推行重农抑商政策。(2)货币:秦朝在圜钱基础上将货币统一为⑬______________,在此后被长期沿用汉武帝时期:(1)货币政策: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⑭________。(2)物价政策:推行⑮____________,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收入,平抑物价。(3)经济政策:抑制工商业者,向他们征收财产税货币、车轨、度量衡圆形方孔钱中央均输平准
秦朝汉朝交通(1)开凿⑯______,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2)修筑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成以⑰________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1)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即⑱____________),成为连接亚、欧、北非的大通道。(2)西汉:初步形成东、南两条航线,东线通向朝鲜半岛和日本,南线通向⑲__________★注意:秦汉时期,对外交往的主要路线是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灵渠咸阳丝绸之路印度洋陆上丝绸之路(虽有“海上丝绸之路”,但不占主要地位)2.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
魏晋南北朝隋唐农业秦汉到隋唐时期,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1)魏晋南北朝:坞堡带有①____________的色彩。(2)三国:水利灌溉——②________革新翻车,其后在民间广泛使用。(3)南北朝:出现以③________制作的农具。★注意:④____________经济和⑤______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唐朝:(1)耕作工具——⑥__________(耕犁基本定型)。(2)水利灌溉——⑦________(水力)北魏至唐朝前期:推行均田制——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庄园经济马钧灌钢法士族庄园寺院曲辕犁筒车
魏晋南北朝隋唐赋役制度(1)魏晋:开始实行⑧__________,按户征收粮和绢帛。(2)北朝: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⑨__________,规定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1)隋朝:废除了前代许多苛捐杂税,主要向民众征收租调,征派力役。(2)唐朝:◎实行⑩____________,针对21~59岁之间的成年男子征收。租(田租)、调(人头税)之外的役,可以用“庸”代替(纳绢或布代役)。◎780年,唐朝政府废除租庸调,改行⑪__________,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租调制均田令租庸调制两税法
魏晋南北朝隋唐手工业(1)南朝:工匠把坯件放在耐火泥制成的⑫________中。(2)北朝:烧制白瓷制瓷业形成独立部门,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匣钵
魏晋南北朝隋唐商业汉朝以后,凡是涉及买卖、租佃、借贷等财产关系和收养、雇佣、立嗣等人身关系的事宜,当事人之间几乎都要订立⑬________南北朝:⑭________兴起(1)隋唐:城市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商业进一步繁荣。(2)唐朝:◎当铺:取得合法地位,成为独立金融机构。◎机构:官府在东南沿海一带设置⑮__________,掌握对外贸易。◎信贷业务:由存贷款发展到汇兑,出现了类似现代汇票的“⑯________”。◎商业都市:唐都城⑰________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契约当铺市舶司飞钱长安
魏晋南北朝隋唐交通——(1)隋朝:⑱__________以洛阳为中心,沟通了中国南方和北方。(2)唐朝:驿道有近2.5万千米,以⑲________为中心向各方辐射。(3)隋唐时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呈现空前繁荣的景象。(4)唐朝中期以后:受割据、战乱等因素影响,加上东西方的海路联系日益活跃,丝绸之路在东西交通中的重要性渐趋⑳________大运河长安下降3.宋元至明清时期的经济
宋元明清农业(1)宋朝:◎一年两熟的①______________在南方普及;◎出现固定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户;◎②________开始在内地种植。(2)元朝:棉花在内地的种植得到大力推广。(3)辽夏金元时期: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漠北、东北、西北、西南的农业都有显著进步(1)明朝:◎③______________输入中国并推广种植;辣椒传入中国,被称为“番椒”;万历年间,④________被引入中国。◎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⑤____________品种繁多,种植广泛。(2)清朝:◎清朝前期,⑥________在全国各地多有种植。◎乾隆、嘉庆年间,玉米得到大规模推广。◎鸦片战争前,玉米的种植已⑦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占据压倒优势稻麦复棉花玉米、甘薯番茄经济作物玉米遍布全国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种制
宋元明清赋役制度(1)宋朝:◎宋承唐制,征收两税,但附加税⑨__________,往往超过正税数倍。◎除征收代役金外,还经常再派发⑩__________,扰民严重。◎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推行⑪__________——百姓缴纳免役钱、助役钱,官府募人代役。推行方田均税法——重新丈量土地,按亩纳税,增加了封建国家的田赋收入。(2)元朝:◎基本上沿袭唐朝的租庸调与两税法,分别施行于⑫________(征丁税、地税)和⑬________(征夏税、秋粮)。◎在税粮外又有“⑭________”,按户之上下征收丝和银两(1)明初:赋税分⑮______________两次征收,所征主要是米麦实物。(2)明朝后期:张居正在全国推行⑯____________(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3)清朝:◎⑰__________规定以前一年的丁银作为定额,不再增加,称“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标志着⑱_______________)繁杂多变各种徭役募役法北方南方科差夏税、秋粮一条鞭法康熙帝人头税彻底废除
宋元明清手工业(1)北宋:都城东京的居民普遍使用⑲______作燃料。(2)唐宋时期:工匠在器物底部放置已烧制好的黏土块——⑳________。(3)宋元时期:㉑________大量出口海外,成为继丝绸之后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宋朝:制瓷技术有重要改进,出现了以㉒____________为代表的特色瓷器。◎元朝:烧出新型彩绘瓷器青花瓷和釉里红。(4)宋元时期:㉓__________发展迅速,进一步带动了造纸业的发展(1)元朝以后:㉔_________成为农耕家庭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2)明朝后期:在南方一些地区(如纺织、榨油、制瓷等行业)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即开设工场(使用㉕________________);清朝继续有所发展。(3)明清时期:集镇进一步发展并出现㉖___________,如江苏吴江盛泽镇丝织业兴盛煤支钉瓷器五大名窑印刷业纺织机自由雇佣劳动专业分工
宋元明清商业(1)两宋:城市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商业进一步繁荣。(2)宋朝: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面向大众的㉗__________蓬勃涌现。◎宋与辽夏金各政权之间的经济往来十分密切,官方设置㉘________进行互市贸易,民间贸易也相当活跃。◎北宋开始出现纸币——㉙______(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作为辅币,与铜钱兼行。(1)元、明、清时期:◎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㉜______程度不断加深。◎形成全国范围的商业贸易网络。◎地域性的商人群体——㉝______兴盛。(2)明清时期:朝廷对朝贡国家、路线、港口、船只数目、贡品种类均有严格的规定。(3)明朝:恢复铜钱、纸币并行的货币体制。(原因: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层市场榷场交子商品化商帮元末滥印纸钞,导致恶性通货膨胀,财政崩溃
宋元明清商业(3)元朝:将纸币作为㉚_________________发行(“钞”)。(4)宋元时期:海外贸易非常繁荣,㉛_________成为两朝国库的重要财源(5)唐宋以后:契约的应用㊱____________(4)明朝中期起:◎㉟________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物价也多以银两计算。◎钱铺等新式金融机构盛行起来(5)明朝后期起:◎美洲等地的白银大量流入,促进了㊲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也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㊳____________兴起,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单一流通货币外贸税收更加广泛白银长途和大额贸易工商业市镇
宋元明清商业城市兴盛(1)北宋东京和南宋临安人口多时均超过百万,市场活跃,交易频繁,娱乐活动丰富多彩。(2)元朝恢复临安的旧称杭州,它被称为“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元大都是当时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6)清朝:◎资本性借贷显著发展,出现了㊴__________________。◎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清政府在广州设置㊵________,统揽对外贸易事务(如“十三行”)本票性质的庄票公行
宋元明清交通(1)宋元时期: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有了重大进步。(2)元朝:◎扩展了汉唐的交通网,在全国遍设驿站,构成了以大都为中心通向全国乃至境外的㊶______________。◎㊷______________,全长近1800千米,为世界之最。◎㊸______________发达,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工商业集镇。◎对外交往路线主要是海路为主;商船从东南沿海各港口出发,近达南洋各地,远达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明朝:1405年到1433年,㊺__________________,船队航行至东南亚、印度、波斯湾、阿拉伯半岛、红海和东非沿岸等地。(2)清朝:乾隆以后,㊻____________,只准广州一地接待外商,海上丝路不畅驿路交通网京杭大运河漕运和海运波斯湾、阿拉伯海和红海沿岸地区郑和七次下西洋闭关自守★注意:宋朝是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被誉为“商业革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以制瓷、矿冶、印刷为代表的手工业发达,这一时期各类市场出现、纸币产生、海外贸易繁荣、城市兴盛,商业街,早市夜市,行会。两宋之际的中原人口南迁,推动了南方区域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交融以及城市化整理并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原因(1)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地广人稀、水资源充足、交通便利等)。(2)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江南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环境。(3)②____________________,增加了大量劳动力,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4)南方统治者为发展实力,重视发展经济(鼓励开垦荒地、兴修水利等)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北方人民大批南迁过程西晋末年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魏晋南北朝:③___________________东晋南朝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手工业方面,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江南得到初步开发过程唐朝中叶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唐以后:南北经济总量基本持平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⑤____________的格局已定型南宋(1)北宋灭亡,大批中原人口南渡,进一步奠定了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2)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南宋:⑦____________________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南多北少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过程元朝(1)全国大部分人口和税收集中在⑧________。(2)为将南方财赋顺利北运,重新开通了⑨__________,缩短了航程。(3)为运输江南的粮食,开辟了⑩________________元朝: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清江南商品经济发展,众多繁荣的工商业市镇兴起,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并缓慢发展明清:南方经济重心地位得到巩固与发展江南大运河长途海运航线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特征(1)经济重心的南移伴随着北方人口的南迁。(2)南移趋势往往在⑫__________________时较为突出。(3)政治中心的南移(如南朝、南宋)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响。(4)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由内地向沿海转移影响海外贸易经济重心的南移,推动了南方沿海沿江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改善,促进了宋元时期海上贸易的发展城市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后的⑬__________时期,南方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一直影响至今封建割据、战乱元明清影响人口分布北方人口的南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吸引了⑭___________________。南方人口迅速膨胀,我国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文化教育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南方地区⑮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如,南方的科举人数不断增加,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朝廷被迫对北方地区的考生单独分配录取名额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文化教育事业影响民族关系经济重心的南移,使我国各民族更紧密地交融在一起,促进了民族⑯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如,魏晋时期在江南开发的过程中,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逐步与汉族交融生态环境经济重心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的⑰____________(如“放火烧荒、围湖造田”等),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引发社会阶层变革朝代唐代北宋南宋精英的身份属性门阀(出身)学者—官员(政事)文人(文化)社会成分世家大族文官家族地方精英多样性和统一性过度开发启示(1)⑱____________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经济重心的南移和南方经济的发展都是在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完成的。(2)⑲________________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在经济建设中及时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3)自然环境与社会生产力之间是辩证发展的关系。我们应注意经济开发与保护生态平衡的辩证统一,走⑳______________的道路政治稳定生产力的进步可持续发展中国历代王朝都有其统治所依赖的核心区,它是“兵甲所出、财赋所聚、人才荟萃、正统所寄”的地区,拥有统治全国的合法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图一所示为中晚唐五代北宋的核心区,图二所示为明清时期的核心区。史事分析(1)
图一
图二——鲁西奇《中国历史的空间结构》描述图一、图二所反映的核心区空间结构特点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成因。【答案】
变化:从中晚唐至北宋时期仅一个核心区域且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沿岸的角度作答;从明清时期有两个核心区域且主要分布在东部并南北对称的角度作答。成因:从政治中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北部地区(今北京)的角度作答;从统治者在军事上重视北方地区对边境防御作用的角度作答;从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国家财赋中具有至关重要作用的角度作答。(若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亦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汉代农耕材料一下图所示为1950年江苏徐州睢宁双沟出土的东汉墓室画像石拓片。它反映的是合家辛勤耕作情景。史事分析(2)东汉牛耕图画像石拓片材料二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殖。其法:三犁(三脚耧车)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100亩)。至今,三辅(陕西中部地区)犹赖其利。今辽东耕犁,辕长四尺,回转相妨,既用两牛,两人牵之,一人将耕,一人下种,二人挽耧,凡用两牛六人,一日才种二十五亩,其悬绝如此。——东汉农学家崔寔《政论》(1)对比分析“东汉画像石”与崔寔《政论》的相关内容,从中可以获取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并加以说明。【答案】
信息:政策角度:两汉时期,政府重视农业生产,改进推广耕作技术。空间角度:两汉时期先进的农耕技术由中原地区推广到南方(淮河流域)和东北(辽河流域)。经营角度:画像石描绘了农夫驱牛犁地,少年在身后提篮播种,女子弯腰挥锄劳作,老妇挑担送饭到田头的场景,这反映出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生产。艺术角度:墓室画像石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画面生动形象,主次分明,体现了其乐融融的农家田园生活,极具艺术价值。(其他言之成理也可。例如:两汉时期,有多种农耕方法,有二牛一人,也有二牛多人,这反映出农耕的多样性和地域性)(2)指出上述两则史料的类型,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价值。【答案】
史料类型:实物史料和文献史料。价值:墓室画像石属于实物史料,它是历史上人类活动留下来的文物,反映出墓主人生前的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情况,一定程度上再现了汉代社会生活,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崔寔是东汉农学家,是当时人记载当时事,文献史料又是重要的史料载体,对研究古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可信度高。按照二重证据法的研究方法,两则史料相互印证、相互弥补,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的特点。漕运是古代通过水路向都城或其他指定地点大规模输送粮草的一种经济活动。阅读地图,回答问题。情境探究图一西汉漕运主要线路及漕仓示意图
图二唐朝漕运及漕仓示意图图三明朝漕运及漕仓示意图据地图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西汉、唐朝、明朝三个时期的漕运线路方向作出合理解释。【答案】
从线路方向角度:西汉为东西方向,唐朝为东南西北方向,明朝为南北方向。从原因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使用与维护 课件 项目四 汽车安全带及座椅的使用与维护
- 汽车使用与维护 课件 项目一 制动系统的使用与维护1-1 行车制动操纵机构检查与维护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反义词 多音字总结
- 2025年电动直通控制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玻璃果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特种纤维织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湖北省鄂州地区市级名校2025届初三(语文试题文)一模试题含解析
- 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2025年初三下学期5月调研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智能产品原型制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低压电器 课件 单元二 项目一 任务一 低压熔断器的使用
- 人教版年五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期中试卷(含答案)
- 农村土地延包确权实施方案
- PVC聚氯乙烯教学课件
- 视频监控维保项目投标方案(技术标)
- 工伤与职业病赔偿
- 市政工程(道路)课件
- 中考英语题型六选五课件
- 2022年睾丸肿瘤诊断治疗指南
- 变压器铁芯(夹件)接地电流试验
- 针灸课件完整版
- 药事管理法律法规相关知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