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解析版)-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_第1页
孙权劝学(解析版)-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_第2页
孙权劝学(解析版)-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_第3页
孙权劝学(解析版)-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_第4页
孙权劝学(解析版)-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0孙权劝学

(2023•湖北恩施•统考中考真题)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

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

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

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

【乙】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

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少?”肃

造次②应日"临时施宜—蒙日:“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③定?”因为肃画④五策。

肃于是越席就之,拊⑤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有删改)

【注释】①虞:意料,预料。②造次:鲁莽,轻率。③豫:同“预”,预先,事先。④画:谋划,

筹划。⑤拊:抚摸。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如往事耳见:______

(2)医鲁肃过寻阳及:______

(3)肃意尚等蒙轻:______

(4)遂往诣蒙诣:______

2.给【乙】文中划线句断句,用“/”在句中标出。(限划2处)

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像定?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肃于是越席就之。

4.阅读【甲】【乙】两文,用出自甲文的成语填空。

肃意尚轻蒙,只因蒙初不习文,学识浅薄,人称“";后过寻阳,与蒙论议,得五策,不由对

蒙“"。

5.【甲】【乙】两文均以鲁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对刻画吕蒙这一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答案】1.了解至U,等到轻视,看不起拜访2.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

虎熊也/计安可不像定?3.(1)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托。(2)鲁肃于是越过自己的座位,靠近吕蒙。

意对即可,酌情给分。4.吴下阿蒙刮目相待或刮目相看5.两处均以鲁肃的行为从侧

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意对即可,酌情给分。

【解析】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

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了解历史罢了。见:了解。

(2)句意: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及:至「等到。

(3)句意:鲁肃(当时)对吕蒙还比较轻视。轻:轻视,看不起。

(4)句意:于是去拜访吕蒙。诣:拜访。

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语句的断句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

本句的意思是:现在长江东西双方(指西蜀和东吴)虽然看上去很和睦,像一家人一样,而关羽实际

上是像熊虎一样有野心的人,怎么能不事先预订好应急方案呢?“今东西虽为一家”是陈述现象,其后可

断开,”而关羽实虎熊也”是述说实际情况,”计可不预定”是得出的结论,中间可断开。

故根据句意以及断两处的要求即可断句为: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可不预定。

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词:辞,推托;以,用;务,事务.

(2)重点词:越,越过;就,靠近。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

第一空。乙文中,“肃意尚轻蒙”,是因为甲文中写的吕蒙起初不学习,学识浅薄。由甲文中“卿今

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可知当初吕蒙才略很低,被人称为“吴下阿蒙”。

第二空。乙文中,鲁肃敬过寻阳,与蒙论议,得到吕蒙给他谋划的五条计策,不由得大为吃惊,更为

佩服,可用甲文中“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刮目相待”填空。

5.本题考查文章写法。

甲乙两文的结尾均为“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是侧面描写。

根据甲内容“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可知,是因为吕蒙听从孙权的建议开始读书后,才干有了

惊人的长进,不再是吴下时的阿蒙,让鲁肃大加赞赏,于是“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文结尾“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根据“因为肃画五策”“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可知,是因为吕蒙给鲁肃谋划了五条对付关羽的计策,让鲁肃大加赞赏。“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同样从

侧面突出了吕蒙开始读书后才略的惊人长进。

【参考译文】

【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

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

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十分惊讶地说:“你现在的

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读书人(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

要另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他,长兄怎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啊!”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

分别。

【乙】鲁肃取代周瑜(为水军都督),当陆口驻屯,到达吕蒙所在的屯下。鲁肃(当时)对吕蒙还比较

轻视。有人对鲁肃劝说:“吕将军的功名一天比一天显著,不可以用旧眼光来看待,您应当去拜访他。”

(鲁肃)于是去拜访吕蒙。酒过三巡,吕蒙问鲁肃:“您受到重任,与蜀汉的关羽作为邻居,您将用什么

办法来防止不测的发生?”鲁肃轻率地回答:“事已至此怎么合适就怎么办吧。”吕蒙说:“现在长江东

西双方(指西蜀和东吴)虽然看上去很和睦,像一家人一样,而关羽实际上是像熊虎一样有野心的人,怎

么能不事先预订好应急方案呢?”吕蒙于是为鲁肃筹划了五个应急方案,鲁肃就站起来离开自己的坐席,

靠近吕蒙拍着吕蒙的背说:“吕子明啊,我不知道您的才干,谋略竟然己经达到了这样的高度。”鲁肃就

拜望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交为挚友后分别。

(2023•陕西渭南•统考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学事,不可不学!”蒙萍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

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

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乙】

顷岁①,孙莘老②识欧阳文忠公,学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文,自工。世人

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4作自能见之。”

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苕溪渔隐》曰:旧说梅圣俞③日课一诗,寒暑未尝昂也。圣俞诗名满世,

盖身试此说之效耳。

(选自苏轼《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

【注释】①顷岁:近年间。②孙莘老:即孙觉,苏轼好友。③梅圣俞: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

生,与欧阳修并称为“欧梅”。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蒙帮以军中多务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学乘间以文字问之

(4)寒暑未尝易也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A.盖身试此说之效耳B.而两狼々并驱如故

C.何陋之有?D.有闻而传石者

8.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

9.【甲】文中的孙权和【乙】文中的欧阳修都在劝人多读书,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从劝说技

巧角度简要分析两者的相同点。

【答案】6.(1)推托。(2)另,另外。(3)曾经。(4)改变。7.B8.(1)只是应当粗略地

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2)文章缺点不一定等着别人指出来,自己多练笔就能发现了。9.①''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

所益”“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等表明两人都以现身说法的方;书的重要性;②言辞都十分恳切,动之以

情,晓之以理,情理交融。

【解析】6.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句意: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辞:推托。

(2)句意: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应当用另外的眼光看待。与读书的人分别儿天,就应当用另外的

眼光看待。更:另,另外。

(3)句意:曾乘机拿写文章的事向他请教。尝:曾经。

(4)句意:春夏秋冬都从未改变过。易:改变。

7.本题考查文言虚词。例句句意:长兄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之: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A.句意:大概是亲自试验这种方法的效果了。之:结构助词,的;

B.句意: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之: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C.句意:有什么简陋的呢?之: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D.句意:有人听了这件事就去传播。之:代词,这件事;

故选B«

8.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

等情况。重点词有:

(1)但:只是;涉猎:粗略地阅读;见往事:了解历史;耳:罢了;

(2)疵病:指文章缺点;指摘:指出来:作:练笔;见:发现。

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甲文“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现身说法,以自身读书有所收获的经历来劝告吕蒙学习;

乙文''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写欧阳修把自己曾亲身体验的方法告诉别人;可见两人都以现身说法的方

式,言辞恳切地强调了读书的意义(重要性)。

【参考译文】

【乙】近年间,孙莘老结识了欧阳修,曾乘机拿写文章的事向他请教。欧阳修说:“没有别的方法,

只有勤奋读书并经常写文章,自然精妙:但是世上有人担忧自己练笔的机会很少,还懒于读书,而且一篇

文章写好后,马上要求它超过别人,像这样的事很少有成功的。文章的缺点也用不着别人指出来,自己多

练笔后就能发现毛病了。”欧阳修把自己曾亲身体验的方法告诉别人,所以意味尤其深长。《苕溪海隐》写:

传说梅圣俞每天都创作一首诗,春夏秋冬都从未改变过。梅圣俞的诗人名气誉满天下,大概是亲自试验这

种方法的效果了。

(2023•福建福州•统考三模)阅读下列古诗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乙】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

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

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丙】

杨国者,故韩忠武王之妾也,梁姓,名红玉。父祖皆行伍②,其生有神力,及长,以父罪并坐收③。尝

贺岁入衙过廊下见一黑虎伏地作鼾。大惊,复视之,乃一军汉也。异之,延®入幕,问其姓名,忠武王也,

杨国以其必成大器。靖康间,忠武以团练使兴义兵勤王汽杨国襄赞®军务,军中皆称''女团练"。杨国自

领一军,号“娘子军”,皆胜,威名动于天下。八月丁卯战金人于淮水,遇伏。身被©数创,肠自腹间出,

以汗巾裹之,血透重甲。乃突击。敌以乱箭攒射,力尽落马而死。若杨国者,女中丈夫也。

(选自《杨国夫人传》,有删改)

[注]①唐天宝八年,作者赴任安西节度使幕府书记,这首诗写于赴任途中。入京使,回京城长安的

使者。②行伍:军队。③坐收:因连坐而收监入狱。④延:邀请。⑤勤王:君王有难,臣下起兵救援君王。

⑥襄赞:辅佐帮助。⑦被:同“披”,遭到、带着。

10.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眼罩处)

尝贺岁入衙过廊下见一黑虎伏地作鼾。

11.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①但当涉猎②但手熟尔

B.①孰惹孤②惹躇步跃蹈

C.①以父罪并坐收②两狼之并驱如故

D.①学贺岁入衙②学射于家圃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解释。

(1)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赫。

(2)若杨国春,女中丈夫也。

13.古诗讲究用词精当,请对《逢入京使》前两句中的“路漫漫”或“龙钟”进行赏析。

14.爱国之情乃人之本能,综合以上选文,理解和感悟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赴任途中的岑参虽然东望故园,长路漫漫,思乡情深,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但是在遇见回京

使者时仍然振作精神,请他给家人报个平安。

B.吴国国君孙权认为学习对执掌军权的吕蒙来说尤为重要,所以首先给他指出学习的重要性,又

指出学习目的和方法,并用现身说法最终使吕蒙“乃始就学”.

C.杨国夫人梁红玉虽为女子,但是帮助丈夫治理军队,并且和丈夫一起带领“娘子军”为国征战,

勇猛杀敌,爱国之情极浓,堪称女中豪杰。

D.岑参、孙权、杨国夫人爱国方式不同,而作为学生,我们要怀抱一颗爱国之心,踏实学习,力

所能及地在点滴行动中履行自己的爱国责任。

【答案】10.尝贺岁入衙/过廊下/见一黑虎伏地作鼾。ILB12.(1)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大

(非常)有益处(好处)。(2)像杨国一样的人,是女子中的大丈夫。13.“路漫漫”运用叠词,节奏

感很强,说明离家之远。诗人辞家远征,回首望故乡,自觉长路漫漫,平沙莽莽,真是思乡心切。或:“龙

钟”是沾湿的意思,揩眼泪已经揩湿了双袖,可是脸上的泪水仍旧不干。这种写法虽有夸张,却极朴素、

真切地再现了一个普通人想家想到极点的情态,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14.C

【解析】10.考查划分文言句子朗读节奏的能力。解答时,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有感情的朗

读文言文,培养语感并能根据句子中词语的意思含义来划分句子节奏。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

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本句句意为:曾经有一次因庆功宴进入府衙,经过廊下时,看见一只黑虎卧在地上打鼾。根据句意可

划分为:尝贺岁入衙/过廊下/见-黑虎伏地作鼾。

11.考查一词多义及用法的理解。

A.均为副词,只;

B.介词,比得上/代词,你;

C.均为副词,一起;

D.均为副词,曾经;

故选Bo

12.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

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1)句重点词语:孤,古时王侯的自称;以为,认为;益,好处。

(2)句重点词语:若,像;者,……的人;也,语气助词,不译。

13.考查词句赏析。要从写作背景、题目、内容来整体感知诗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此诗首联塑造西行途中的旅人形象:“故园东望路漫漫”,在碰到入京使以后,作者久久不语,只是

默默凝视着东方,思乡的主题一上来便得到有力的揭示。步步西去,家乡越来越远,“路漫漫”三字不仅

指出这种事实,而且很容易引发出思乡的感触来。运用叠词,节奏感很强,说明离家之远。诗人辞家远征,

回首望故乡,自觉长路漫漫,平沙莽莽,真是思乡心切。第二句中的“龙钟”是沾湿的意思,全句说:揩

眼泪已经揩湿了双袖,可是脸上的泪水仍旧不干。这种写法虽有夸张,却极朴素、真切地再现了远涉边塞

的游子思乡怀亲的情态,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语言朴素自然,而又感情真挚。

14.考查内容理解和辨析。

C.有误,结合“杨国自领一军,号‘娘子军'”的内容可知,杨国夫人是独自带领一支军队,名为“娘

子军”,不是和丈夫一起;

故选Co

【参考译文】

【丙】

杨国是已去世的忠武王韩世忠的小妾,姓梁,叫梁红玉。父辈祖辈都是武将出身,她天生神力,到她

长大,因为父亲有罪一起被捕。曾经有一次因庆功宴进入府衙,经过廊下时,看见一只黑虎卧在地上打鼾。

非常吃惊,再一看,是一个当兵的。她对此感到非常诧异,就把他请到屋内,问了他的姓名,原来是忠武

王(韩世忠),杨国夫人(梁红玉)认为他将来一定能成大器。靖康年间,忠武王(韩世忠)凭团练的身份

起兵救援君王。杨国夫人(梁红玉)辅佐帮助军中事务,军队中都称她为“女团练”。杨国夫人自己领一

支军队,名字叫做“娘子军”,参加战斗都胜利了,军队显赫的名声被天下人所知晓。丁卯年的八月,和

金人在淮水打仗,遇到了伏击。杨国夫人身体遭受多次创伤,肠子从肚子里流出来,就用汗巾包扎J'一下,

鲜血透出了厚重的铠甲。于是突然出击。敌人用乱箭射击,杨国夫人力气用尽从马上掉落下来死了。像杨

国夫人一样的人,是女子中的大丈夫。

(2023•山东德州•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

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

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

【乙】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日:“敢有谏者,死!”舍人①有少孺子②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

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日:“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

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

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④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日:“善哉!”乃罢其兵。

(选自《说苑》)

【注】①舍人:门客,指封建官僚贵族家里养的帮闲或帮忙的人。②少孺子:年轻人。③委身曲附:

伏着身子紧贴着树枝。④务:一心,一定。

15.下列选项中,加点词释义相同的一项是()

A.即更刮目相待三更半夜

B.如晕者三旦颠倒呈非

C.黄雀尊颈欲啄螳螂延年益寿

D.不廖其后之有患也三顾茅庐

16.下列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则怀丸操弹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不顾其后之有患也聂政之刺韩傀也

C.乃罢其兵乃不知有汉

I).,上有蝉基如土石何

17.与例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蒙辞以军中多务。

A.贤哉,回也!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C.微斯人,吾谁与归?D.游于后园

18.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古代史书中,《资治通鉴》属于编年体,《史记》属于纪传体,《战国策》属于国别体。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出自【乙】文。成语的来源有很多,父追日源自于古代神话,卧薪尝

胆源自于历史故事。

C.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孤”“吾”“君”“你”等是自称,“卿”“大兄”“汝”等

是他称。

D.由于蝉都是栖息在高大的树木枝头,人们以为它只吃露水树汁而不食人间烟火,所以用其来比

喻清雅、高洁的品德。

19.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0.【甲】文选自《资治通鉴》,你认为孙权和吕蒙谁才是本文的主人公?

21.说话是一门艺术,你从孙权和舍人的劝说方式上得到了哪些有益借鉴?写出三点。

【答案】15.C16.B17.A18.C19.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官吗!我

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20.孙权是主人公。理由:①本文选自《资治通鉴》,这本书的

目的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统治者可以学习孙权关心爱护下属、重视人才的培养的治国策略,循

循善诱的劝说方式,学习“治国之道”;②本文通过吕蒙的表现,侧面烘托孙权劝学的效果,孙权达到了

劝学的目的,起主导作用,故孙权是主人公。21.现身说法,有说服力;根据形势选择说话方式:采

用设喻(类比、讽谏)的方式,委婉含蓄地指出君王的过失,使对方易于接受。

【解析】15.考查一词多义。

A.另,另外'古代的计时单位;

B.这样'表判断,与“否”相对;

C.延长'延长;

D.考虑'拜访;

故选Co

16.考查一词多义。

A.连词,就'表判断,就是;

B.主谓之间,不译,主谓之间,不译;

C.连词,于是'副词,竟然;

D.代词,指树'加强反问语气;

故选Bo

17.考查文言句式。

例句是一个倒装句,介宾短语后置。

A.判断句式;

B.倒装句,介宾短语后置;

C.倒装句,介宾短语前置;

D.倒装句,介宾短语后置;

故选Ao

18.考查文化常识。

C.“君”“你”是他称。

故选Co

19.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

岂,难道。欲,想要。治经,研究儒家经典。但,只,只是。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往事,

历史,耳,罢了。

20.考查主要人物。

从题目“孙权劝学”来看,孙权是主人公。

从出处来看,本文出自《资治通鉴》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

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孙

权是东吴的统治者,从他劝学的事件中,后代的统治者可以学习他关心下属,重视人才的治国理念,学习

他循循善诱的劝说方式,从而更好的治理国家,所以孙权是主人公。

从内容来看,在“劝学”这一事件中,孙权是主动方,主动劝说吕蒙学习。吕蒙是被动方,在孙权的

劝说下开始学习,最终有所成就。孙权达到「自己劝学的目的。所以孙权是主人公。

21.考查阅读启示,开放类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即可。

孙权在劝说吕蒙读书学习时,现身说法,用自己读书有所收获的实例来劝说吕蒙,有说服力。

乙文中吴王决定伐荆,并说如果有敢于进谏的人就处死,在这种情况卜,舍人子运用委婉劝谏的方式

进行劝说,启示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形势选择说话的方式。

乙文中舍人子用类比说理的方式,让吴王明白,如果贸然出兵,会导致自己的后方发生危险,委婉含

蓄地点明了讨伐荆的害处,让吴王自己醒悟过来,接受自己的劝谏。这启示我们,劝说别人时,可采用设

喻说理,类比说理的方式委婉劝说,使对方易于接受。

【参考译文】

【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

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

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

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没有才学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应当用另外的

眼光看待,长兄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

【乙】吴王准备进攻楚国,告诫他身边的大臣说:“敢向我进谏的人就处死。”他的侍从官中有个年

轻人,想向吴王进谏,劝阻他不要进攻楚国,但是又不敢,就藏着子弹拿着弹弓来到吴王的后园走来走去,

露水浸湿了他的衣服,像这样经过了三个早晨。吴王说:“你来,为什么要自找苦吃,把衣服沾湿到这个

地步!”那年轻的侍从官说:“园子里有棵树,树上有蝉,蝉在高处鸣叫,它吸着露水,却不知道螳螂在

它后面,螳螂弯着身子,屈着前肢,想要逮住它,却不知道有一只黄雀在它的旁边,黄雀伸长了头颈,想

要啄螳螂,却不知道拿着弹弓和子弹的人在它的下面,蝉、螳螂、黄雀都一心想要得到眼前的利益,却不

顾它们身后的祸患。”吴王听了说:“对啊!”于是停止了用兵。

(2023•北京•模拟预测)阅读《孙权劝学》,完成下面小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学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

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

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与“孙权劝学”中“劝”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曲慰B.曲解C.必说I).助业

2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进步巨大,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

B.吕蒙的故事说明了人应当好学、只要肯学习就会有进步的道理,体现了学习的重要性。

C.文章善于刻画人物,主要用了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生动地塑造出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D.吕蒙读书的功效主要通过鲁肃从侧面展现,他的惊叹衬托出吕蒙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24.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①饮酒者游。旬朔②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

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③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⑤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

®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巴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

史》,见孙搴云:“我精骑三千,足敌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事之可为

文用者,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噫!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⑨以此补之。

(选自秦观《精骑集序》)

注释:①滑稽:比喻能言善辩。②旬朔:十天或一个月。③比:近来。④惩艾:惩治,惩戒。⑤曩:

从前。⑥寻绎:推求探索。⑦省:记。⑧勒:此处译为编辑。⑨庶儿:或许,差不多。

(1)《孙权劝学》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

友”的佳话。选文说“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其中“此二物”指的是“一”和“善忘”。

(2)结合你对《送东阳马生序》一文内容的理解,说说宋濂在学习方面与秦观的异同。

【答案】22.D23.C24.(1)①乃始就学②不勤

(2)同:都觉得勤奋很重要。异:宋濂一直勤奋好学,不畏艰难,不注重吃穿,享受读书带来的愉悦。

秦观在少时记忆力突出而不勤奋,年长后记忆减退,用勤奋来弥补。

【解析】22.本题考查文言解释。

“孙权劝学”句意为:孙权劝吕蒙学习。劝:劝勉。

A.意思是劝说安慰。劝:劝说;

B.意思是指劝导宽解;调停、排解纠纷。劝:劝导;

C.意思是用言语打动。劝:说服;

D.意思是劝勉别人努力从事其事业。劝:劝勉;

故选D。

2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写法分析。

C.结合材料“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

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可知采用了语言(对

话)描写,而没有动作、心理描写,选项“主要用了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生动地塑造出了鲜明的人物形

象”有误。

故选C。

2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依据文章叙写的事件和具体的语句来分析作答。

(1)孙权用现身说法劝诫吕蒙读书,“蒙乃始就学”表明他开始从事学习。之后鲁肃对其惊人的长进

表示赞叹。结合“噫!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可知“不勤”和“善忘”是“败

吾业者”。

(2)《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宋濂,一直勤奋好学,不畏艰难,不注重吃穿地学习,可依据“余则缢袍

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看出来。而《〈精

骑集〉序》中的秦观,秦观在少时记忆力好的时候不勤奋,年长后记忆减退,只好用勤奋来弥补。这可从“予

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和“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可以看出来。

据此概括作答。

【参考译文】

《精骑集序》我年轻时读书,看一遍常常就能熟记。然而我依仗这样的本事就放任自流,喜欢和善辩、

喝酒的人交往,一个月的时间里,没有几天在看书。所以,即使有很强的记忆力,也常常荒废在不勤奋上。

近几年来,我学习非常勤奋,以惩戒自己;然而聪明已经耗尽,大概不如以前的十分之一二,每看一件事,

心中反复推敲儿遍,合上书还是感到茫然不知,就乂不知道了。所以即使有勤奋刻苦的辛劳,却常常荒废

在善忘上。唉,荒怠学业的,就是不勤奋和善忘啊。最近读《齐史》,看到孙摩答邢词中有这样的句子:“我

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中赞同喜欢这个说法,于是摘取了“经”、“传”、“子”、“史”中

在写文章时可以用到的语句,摘录几千条,编为几卷,取名为《精骑集》。啊!年轻时不勤奋,无可奈何啊。

成年后善忘,也许可以用这个来补救吧。

(2023•安徽六安•校联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甲】

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

当沙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

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乙】

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巴不待远离膝下②,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

学,己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汩③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

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

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④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⑥故旧耶?念之!念!夙兴夜寐,

无忝®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选自朱熹《与长子受之》)

【注释】①义理:指讲求经义、探究明理的学问。②膝下:这里指父母。③汩:搅乱,扰乱。④伎俩:

原指不正当的手段,这里是不务正业的意思。⑤乡党:家乡的人。⑥无忝:不要辱没。忝,斥。

25.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蒙帮以军中多务

②如往事耳

③及鲁肃过寻阳

2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士别三日,即更刮日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然今道汝者②力改改习一

28.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

29.【乙】文中朱熹让儿子离家求学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答案】25.推脱;了解;经过。26.读书人分别了一些时H,就要另外用新的

眼光来看待,长兄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27.派;旧的,原来的。28.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

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29.朱熹因为自己不能常陪儿子学习,就让他拜师求学,也劝儿子珍

视光阴、努力向学。

【解析】25.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

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辞:推脱。

(2)句意为:了解历史罢了。见:了解。

(3)句意为: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过:经过。

26.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

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语:

士别三日:有抱负的人分别几天。三:几天,这里指“少”(与常见的“多”的解释不同)。更:另,

另外。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何:为什么。

27.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

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但是现在让你出外从师的原因。遣:派;

(2)句意为:用心改去以前的不好的习惯。故:旧的,原来的。

28.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

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

“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句意为:同时,父子之间,我也不希望日夜督

促责备你。在家里也没有朋友和你一起探讨,增长见识,所以要让你出去走一走。“又父子之间”偏正结

构,应在“间”后停顿;“不欲昼夜督责”动宾结构,应在“责”后停顿;“及无朋友闻见”动宾结构,

应在“见”后停顿;因此断句为: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

2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乙】“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可知,自己不能常陪儿子学

习,就让他拜师求学;

根据【乙】“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在此一行,千万努力”可知,劝儿子

珍视光阴、努力向学。

【参考译文】

【乙】如果你努力学习,在家里也可以读书写文章,弄明白言论或文章的内容和道理,用不着远离父

母,千里迢迢地去跟从老师学习。你既然不能这样,就是自己不好学,也不能指望你懂得这个道理。但是

现在让你出外从师的原因,是担心你在家里为俗务所缠身,不能专心读书学习。同时,父子之间,我也不

希望日夜督促责备你。在家里也没有朋友和你一起探讨,增长见识,所以要让你出去走一走。你要到了那

里,能奋发努力有所作为,用心改去以前的不好的习惯,一心勤奋谨慎,那么我对你还有希望。若不是这

样,则是徒劳费力,和在家里没有两样,以后回来,又仅仅是以前那样的小人物,不知道你准备用什么样

的面目来见你的父母亲戚同乡和老朋友呢?记住!记住!勤奋学习,不要愧对「父母。这一次行程,要千

万努力呀!

(2022•上海金山•统考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

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乙】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

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

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丙】

乐羊子妻(节选)

羊子远寻师学。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日:“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

“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②失成功,

稽③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以就懿④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

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选自《后汉书•列女传》)

【注释】①跪:古人席地而坐,跪时腰伸直,示敬之意。②捐:丢弃,舍弃。③稽:迟延。④懿:美

好(多指德行)。

30.【甲】文选自(1),【乙】文选自(2)。

A.《吕氏春秋》B.《孟子》C.《战国策》

D.《列子》E.《资治通鉴》

3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妻乃争刀趋机而言曰()

(2)当“日知其所*”()

3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下列对【丙】文画线句意思理解氐建的一项是

A.如果中途就回来了,那和割断这(正在纺织的)布匹没有什么不同吗?

B.你中途就回去了,那和割断这(正在纺织的)布匹没有什么不同吗?

C.你中途就回去了,那和割断这(正在纺织的)布匹有什么不同呢?

D.如果中途就回来了,那和割断这(正在纺织的)布匹有什么不同呢?

3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无理的一项是

A.【甲】文首句对“弈秋”的介绍告诉我们名师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B.【乙】文中鲁肃“惊曰”的表现从侧面写出孙权劝学的成效明显。

C.【丙】文节选文字通过一则小故事赞扬了乐羊子妻的才识与智慧。

D.【乙】【丙】两文都通过被劝对象的变化来表现“劝”的成效。

34.以上选文都与“学习”有关,【甲】文用二人学弈的小故事告诉我们(1)的道理:【乙】文

用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小故事告诉我们(2)的道理;而【丙】文用乐羊子妻规劝其丈夫的小故事告诉

我们(3)的道理。

35.从孙权、乐羊子妻二人身上,你学到了哪些劝说的艺术?请结合内容分别作简要分析。

【答案】30.BE31.拿起通“无”,没有32.(1)只是应当粗略地阅

读,了解历史罢了。(2)D33.A34.学习贵在专心致志学习能增长才干谋略。或:只

要肯学习,就会有进步求学贵在持之以恒35.面对以军中事务多推辞读书的吕蒙,孙权现身说法,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讲学习的重要性,最终让吕蒙接受自己的劝说。

面对思念家人,弃学回家的丈夫,乐羊子妻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巧妙地就近设喻,用形象的比喻,

从正反两方面生动地阐明求学应当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道理,最终羊子“复还终业”。

【解析】30.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学弈》出自《孟子•告子上》,通过弈秋教两人下棋的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应专心致志,不能三

心二意,否则就会一事无成。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主编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文题为后人所加。此文既记叙了

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之后大有长进的故事,也赞扬了孙权、吕蒙认真学习的精神,并告诫人们学

习的重要性。

据此可知,(1)出自《孟子》应选B;(2)出自《资治通鉴》应选E。

3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

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句意为:妻子听后,就拿起刀来快步走到织机前说道。引:拿,拿起;

(2)“当'日知其所亡’”句意为:就应当“每天都学到自己不懂的东西”。亡:通“无”,没有。

32.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

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词语:但:只,仅。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2)【丙】画线句“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中重点词语:若:如果。中道:半道,中途。归:

回来。何异:有什么不同。斯:这。应翻译为:如果中途就回来了,那和割断这(正在纺织的)布盟有什

么不同呢?

故选D。

3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A.理解不正确。根据【甲】文“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可知跟随

弈秋学习的两个人,智力并没有差别,只是一人专心,一人不专心而已。【甲】文首句对“弈秋”的介绍意

在告诉我们跟随名师学习也需要专心学习,而非“名师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故选Ao

3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1)根据【甲】文“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日:非然也”可知,我们做任何事都

应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否则就会一事无成,可概括为:学习贵在专心致志;

(2)根据【乙】文“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可知吕蒙在孙权的劝导下开始学习,并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可概括为:学习能增长才干谋略。或:只要肯

学习,就会有进步;

(3)根据【丙】文“夫子积学,当'II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可知,

乐羊子妻用织布为喻,说明了学习需要坚持(或持之以恒)的道理,可概括为:求学贵在持之以恒。

3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乙】文“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

为大有所益。”可知,面对以军中事务多推辞读书的吕蒙,孙权用自己学习受益的经历现身说法,动之以

情,晓之以理,讲述了学习的的重要性。语气委婉,情真意切,吕蒙不得不接受孙权的劝说。

根据【丙】文“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

也,则捐②失成功,稽③废时日。夫子积学,当'II知其所亡’,以就懿④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

乎?”,乐羊子妻面对思念家人,弃学回家的丈夫,巧妙地就近设喻,用形象的比喻,从正反两方面生动

地阐明求学应当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道理。形象生动,言简意赅,最终打动了乐羊子“复还终业”“七

年不返”。

【参考译文】

【甲】

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

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大雁(或是天鹅)要匕来,想要拉弓箭将它射下来。虽然

他们二人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不如前者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吗?说:不是这样的。

【丙】

乐羊子远出拜师求学。一年后羊子回到家中,妻子跪起身问他回来的缘故。羊子说:“出行在外久了,

心中想念家人,没有别的特殊的事情。”妻子听后,就拿起刀来快步走到织机前说道:“这些丝织品都是

从蚕茧中生出,又在织机上织成。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才达到一寸长,一寸一寸地积累,才能成丈

成匹。现在如果割断这些正在织着的丝织品,那就无法成功(织出布匹),迟延荒废时光。你积累学问,就

应当'每天都学到自己不懂的东西',以此成就自己的美德;如果中途就回来了,那同切断这丝织品又有

什么不同呢?”羊子被他妻子的话感动了,重新回去修完了自己的学业,并且七年没有回来。

(2022•广西贺州•统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