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优教课件_第1页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优教课件_第2页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优教课件_第3页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优教课件_第4页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优教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课程标准说出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学习目标1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概括出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学习目标2了解三大类岩石的成因,相互转化及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学习目标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理解内力作用、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华北平原黄土高原江南丘陵东非裂谷青藏高原是什么作用造就了这些千差万别的地表形态?这些作用的力量又来自哪里?是科学家经过对世界上最高峻的喜马拉雅山脉的考察和精密测量,发现它在2500万年以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科学家还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许多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另外,据考证,现在台湾海峡底部也保留着古河道的痕迹。这两个例子都说明了什么?岩石圈的组成和物质循环

新知2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

新知3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

新知1地壳地幔外地核(液)

内地核(固)从地震波曲线图上,可以看出地球内部有两个明显的不连续面:一个在平均33千米深处,一个在2900千米处。圈层名称不连续面深度(km)特征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2900平均33地壳地幔地核上地幔下地幔外核内核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这里可能为岩浆的主要源地温度、压力和密度很大1、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2、厚度不均,大洋部分薄,大陆部分厚地壳位于莫霍面之外,是地球表面一层薄薄的由岩层组成的坚硬外壳,厚度不一,大陆部分比较厚,大洋部分比较薄,平均厚度为17千米。地幔介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厚度在2800千米,可以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层。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一般认为这里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地核以古登堡面为界,厚度为3400千米,可以分为内核和外核,地核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人有什么感觉?坐在船上的人又有什么感觉?陆地上首先感到上下颠簸,接着感到前后、左右摇晃。坐在船上的人感觉到上下颠簸。拓展分类特点

传播速度所经物质状态共同点纵波横波较快较慢固体、液体、气体

固体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改变达成学习目标1拓展变质岩沉积岩岩浆岩岩石是岩石圈中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体,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按照成因,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岩浆

侵入:花岗岩喷出:玄武岩岩浆岩的形成过程岩浆岩是怎样形成的?它可以分为哪些类型?代表性岩石有哪些?岩浆

侵入:花岗岩喷出:玄武岩岩浆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岩浆岩侵入型岩浆岩:喷出型岩浆岩:常见岩浆岩:形成:岩浆岩的形成过程花岗岩玄武岩、流纹岩、安山岩花岗岩玄武岩岩浆岩是岩浆活动的产物,常见的岩浆岩有花岗岩、玄武岩等。其中,花岗岩为岩浆侵入形成的,玄武岩属于喷出岩。沉积岩的形

成过程沉积岩是如何形成的?其突出的特性有哪些?代表性岩石有哪些?沉积岩的形

成过程裸露岩石沉积岩

沉积、固结成岩

风化、侵蚀、搬运具有层理结构(一层一层的沉积)常含有化石(可用来判断岩层的新老)特点常见的沉积岩:形成: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变质岩的形成过程石灰岩岩浆石灰岩岩浆大理岩接触带变质带(高温)

地壳中原有的岩石,在高温、高压作用下,矿物成分和结构发生改变形成变质岩。岩石种类成因常见岩石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玄武岩、花岗岩沉积岩各种岩石的碎屑物质经外力作用而成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变质岩各种岩石经变质作用而成大理岩、板岩这三类岩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思考在漫长的地质历史岁月中,岩石圈和其下的软流圈之间存在着大规模的物质循环,即地质循环。主要能量来自于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在地质循环过程中,一些地方岩石圈不断诞生,另一些地方岩石圈则逐渐消亡,与之相伴的是大地的沧桑巨变。侵入型喷出型岩浆岩岩石风化碎屑岩浆沉积岩变质岩高温高压变质高温高压变质外力作用将岩石碎屑物由高处搬运到低处沉积接触岩浆后重融、再生三类岩石循环演示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再到新岩浆的产生,就是岩石的转化过程。各类岩石都可以经外力作用变成沉积岩各类岩石都可以经变质作用变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都可以经重熔再生作用变成岩浆,但最易转变的是变质岩岩石的转化规律总结在地壳循环的过程中,组成地壳的矿物和岩石有时会相互转化。活动达成学习目标2一、地质作用二、分类:自然力引起的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统称为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外力作用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各种地表形态,如山脉、丘陵、高原、盆地、平原等都是内力与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天长日久,水可以雕刻出幽深壮美的峡谷内力作用外力作用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外力作用的关系地球内部太阳辐射能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使地表高低起伏使地表趋于平缓共同作用、塑造地表形态内力作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地震板块构造运动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关于全球构造的理论。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整个岩石圈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活动带分割成了许多单元,这些单元叫做板块,全球岩石圈可以分为六大板块,即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只有太平洋板块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大板块还可以划分为若干小版块,已划出的小版块有40多个,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相对比较稳定。而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方则是地壳运动比较活跃的地带。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出于不断运动之中。知识窗:知识窗:1.赤道穿过了

个板块。2.完全由大洋地壳组成的是

板块。3.阿拉伯半岛属于

板块。6太平洋印度洋知识窗:内力作用的“足迹”强烈的碰撞和水平挤压,可以使岩层发生弯曲,形成褶皱。岩层受力达到一定强度,发生断裂,两侧岩层沿断裂面产生显著位移,称为断层。向斜背斜构造类型

产生原因

结构特征

地貌形态

地形倒置

褶皱

岩层受挤压弯曲变形

岩层上拱岩层下弯

常形成山岭

谷地或盆地背斜成谷

向斜成山

背斜向斜两边岩块相对下降,相对上升的岩块叫地垒,它常形成块状山地,如我国的华山、庐山等。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下降,两边岩块相对上升,相对下降的岩块叫地堑,它常形成狭长的凹陷地带,如我国的渭河平原、著名的东非大裂谷。背斜——储油构造向斜——储水构造褶皱拓展:1.隧道工程方面:采取加固措施;2.水库工程方面:避开断层带,防止诱发断层活动(地震、滑坡)和水库漏水。断层1.外力作用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2.常见的外力:风、流水、冰川、海浪等。观看下列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流水侵蚀冲积扇示意河口三角洲示意风力堆积作用风力侵蚀作用风力作用冰川地貌海岸地貌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柱外力作用形成地貌流水侵蚀峡谷、瀑布、喀斯特地貌、黄土高原流水沉积冲积扇、三角洲、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风力侵蚀风蚀蘑菇、风蚀城堡冰川侵蚀冰斗、角锋海浪侵蚀海蚀崖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小结:达成学习目标31、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位于()A.地壳B.地幔C.地核D.岩石圈2、水圈是()的圈层A.连续而规则B.连续不规则C.不连续但规则D.不连续不规则3、四大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A.大气圈B.岩石圈C.生物圈D.水圈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B.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大C.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D.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2.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机理相关的是()A.东非大裂谷B.日本列岛C.阿尔比斯山脉D.落基山脉1.图示的板块边界是()

右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回答问题: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③②④①D.①④③②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地形是内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B.岩层弯曲变形越强烈越不利于地形倒置的形成C.岩层抗风化能力越低越不利于地形倒置的形成D.背斜顶部受挤压作用,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3.按地形倒置形成的时间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地质年代较老的褶皱构造地区常出现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地形倒置”现象。右图为地形倒置形成过程示意图,回答问题:5.读右图,判断下列四种叙述正确的是()①甲处为喷出岩,含有化石②乙处为侵入岩③甲处可能是火山岩④乙可能是沉积岩A.①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