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考点链接-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_第1页
2019版考点链接-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_第2页
2019版考点链接-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_第3页
2019版考点链接-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_第4页
2019版考点链接-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2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12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0102考点一内力作用与地貌考点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03考点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04图表专项突破7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考点一内力作用与地貌1.核心知识精讲考点一内力作用与地貌1.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内力喜马拉雅山东非大裂谷考点一内力作用与地貌1.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内力水平运动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挤压张裂地壳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东非大裂谷、喜马拉雅山考点一内力作用与地貌1.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内力垂直运动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盆地海洋陆地地壳运动方向垂直于地表,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常形成高原、断块山及盆地和平原等地貌台湾海峡的形成、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变迁考点一内力作用与地貌1.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内力两种运动的相互关系①它们相伴发生;②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两者常有主次之分;③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2.高分:技法点拨考点一内力作用与地貌典题感悟读部分板块构造示意图,回答(1)~(3)题(1)上图中板块共有(

)A.1块B.2块C.3块D.4块解析从图中板块的运动方向及分别出现一个海沟和海岭可以判断图中板块共有3块。考点一内力作用与地貌典题感悟读部分板块构造示意图,回答(1)~(3)题(2)上图中虚线圈内的板块边界可能位于(

)A.冰岛B.非洲东部C.太平洋西岸D.大西洋西岸解析图中虚线圈内为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的碰撞区,属于消亡边界,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面形成海沟,大陆板块受到挤压抬升形成岛或岛弧,最符合太平洋西岸的情况。考点一内力作用与地貌典题感悟读部分板块构造示意图,回答(1)~(3)题(3)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机理无关的是(

)A.喜马拉雅山B.马里亚纳海沟C.日本岛弧D.安第斯山脉解析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碰撞形成的褶皱山。考点一内力作用与地貌类题通法

板块运动对地貌的影响

1.板块的划分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是海洋外,其余五大板块既有陆地又有海洋。如下图:考点一内力作用与地貌类题通法

2.板块运动与地貌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地貌。如下图:板块运动张裂相撞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对地球面貌的影响形成裂谷或海洋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海沟、岛弧、海岸山脉举例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部岛弧、美洲西岸山脉考点一内力作用与地貌类题通法

2.板块运动与地貌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地貌。如下图:边界类型生长边界消亡边界

图示3.高考:命题调研考点一内力作用与地貌考法一内力作用与地貌1.(2016·北京文综,4)下图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读图,回答下题。平顶海山(

)A.为褶皱山B.由沉积岩构成C.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D.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解析由图可知,平顶海山为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由岩浆岩构成,A、B项错误;由图中阶段Ⅰ到阶段Ⅲ变化可知,平顶海山的相对高度变小,顶部面积变大,是风浪侵蚀造成的,是外力作用塑造,C项错误;由图中阶段Ⅰ到阶段Ⅲ变化可知,岩石圈下降导致平顶海山没入水下,D项正确。考点一内力作用与地貌考法二板块运动与地貌2.(2014·大纲文综,6)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K岛处于(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解析由图中K岛位置结合六大板块的分布可知K岛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考点一内力作用与地貌考法二板块运动与地貌3.(2013·海南地理)下图为某半岛地形图。读图,完成(1)~(2)题。(1)该半岛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受到(

)A.太平洋板块张裂的影响B.印度洋板块张裂的影响C.印度洋板块挤压的影响D.太平洋板块挤压的影响解析根据图中的经纬度排列判断:图中的纬度为北纬,经度为东经。所以图示半岛位于北太平洋,具体为勘察加半岛。板块内部地壳相对稳定,板块边界地壳活动频繁,该半岛位于太平洋板块的边界,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属于消亡边界,板块之间相互挤压。所以本题选择D项。考点一内力作用与地貌考法二板块运动与地貌3.(2013·海南地理)下图为某半岛地形图。读图,完成(1)~(2)题。(2)当地居民稳定的用电来源于(

)A.地热能B.风能C.水能D.太阳能解析该岛位于板块边界,地壳活动频繁,所以地热能资源丰富。可以联系冰岛的电能主要来自于地热能解答本题。所以本题选择A项。考点二

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核心知识精讲考点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主要侵蚀作用及形成的地貌流水侵蚀作用表现:湿润、半湿润地区的水的流动破坏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并将侵蚀掉的物质带离原地作用结果:水蚀地貌,如沟谷(“V”

型谷)、瀑布等风力侵蚀作用表现: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破坏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并将侵蚀掉的物质带离原地作用结果:风蚀地貌、如:风蚀蘑菇、

风蚀城堡、戈壁考点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主要侵蚀作用及形成的地貌冰川侵蚀作用表现:高纬度或高山地区,冰川运动不断侵蚀底部岩石和侧面岩壁作用结果:冰蚀地貌,如冰斗、角峰、“U”型谷波浪侵蚀作用表现:在岩石海岸,波浪不断击打、侵蚀岩壁,使海岸后退作用结果:海蚀地貌,如海蚀柱、海

蚀崖考点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主要堆积作用及形成的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作用因素作用表现作用结果流水地势变缓或河道弯曲,流水的速度减慢山间河流流出山谷: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地区:冲积平原河流入海口处:三角洲考点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主要堆积作用及形成的地貌沙丘黄土高原作用因素作用表现作用结果风力气压梯度减小或遇到地形阻挡,风速减慢堆积物质以沙粒为主:沙漠(沙丘)堆积物质以黄土为主:黄土高原考点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主要堆积作用及形成的地貌沙滩潟湖作用因素作用表现作用结果波浪波浪遇倾斜海岸,速度减慢沙滩、潟湖考点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主要堆积作用及形成的地貌冰碛地貌冰碛湖作用因素作用表现作用结果冰川冰川在移动过程中融化,其中夹杂的物质发生堆积冰碛地貌、冰碛湖等2.高分:技法点拨考点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典题感悟(2016·课标Ⅰ,7~9)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1)~(3)题。考点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典题感悟(2016·课标Ⅰ,7~9)(1)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A.向陆地方向推进B.向海洋方向推进C.位置稳定D.反复进退考点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典题感悟(2016·课标Ⅰ,7~9)(2)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A.形成新的贝壳堤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C.形成河口三角洲D.迫使河流改道考点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典题感悟(2016·课标Ⅰ,7~9)(2)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A.形成新的贝壳堤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C.形成河口三角洲D.迫使河流改道考点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类题通法(1)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以我国为例)1.判断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地貌的方法考点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类题通法(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①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如图所示)1.判断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地貌的方法考点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类题通法②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丘陵、冰碛湖等。③风力作用:在风的源地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1.判断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地貌的方法考点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类题通法(1)风向的判定2.外力地貌的应用考点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类题通法(2)河流流向的判定2.外力地貌的应用3.高考:命题调研考点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考法一河口三角洲外力作用力的影响1.(2015·课标Ⅰ,10~11)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下图,完成(1)~(2)题。(1)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A.持续淤积B.先侵蚀、后淤积C.持续侵蚀D.先淤积、后侵蚀解析若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以沉积为主,则海水变浅,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距离会越大。反之,若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以侵蚀为主,则海水变深,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距离会越小。图中两者距离1975~1978年扩大,此后总体减小,故先以淤积为主、后以侵蚀为主。故D正确。考点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考法一河口三角洲外力作用力的影响1.(2015·课标Ⅰ,10~11)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下图,完成(1)~(2)题。(2)推测1992~1997年期间(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解析1992~1997年期间两者距离缩小,说明泥沙沉积作用减弱,黄河入海泥沙减少,只有B项所述能出现这一现象。故B正确。考点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考法二风化作用与地貌2.(2016·海南地理,19~20)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的作用下,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作用叫物理风化作用。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据此完成(1)~(2)题。(1)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强的坡向是(

)A.东北坡B.西北坡C.东南坡D.西南坡解析根据材料提示,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南坡昼夜温差大,西坡下午受到太阳辐射强,西坡的白天气温高一些,所以西南坡气温日较差大。考点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考法二风化作用与地貌2.(2016·海南地理,19~20)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的作用下,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作用叫物理风化作用。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据此完成(1)~(2)题。(2)地球表面物理风化作用最弱的自然带是(

)A.温带荒漠带B.温带草原带C.热带雨林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解析从材料提取信息“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说明气温日较差最小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弱。热带雨林带终年高温多雨,气温日较差最小;温带荒漠带和草原带,气温日较差最大;亚寒带针叶林带,气温日较差较大。故选C。考点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考法三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地貌分析3.[2014·课标Ⅰ,36(1),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如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考点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考法三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地貌分析3.[2014·课标Ⅰ,36(1),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6分)解析抓住材料中“就地起沙”的关键信息分析可得,沙源应该是来自错那湖东北部(铁路附近)沿岸地区,包括河流入湖处的河滩和湖水下降出露的湖滩。再结合题干中“冬春季”这个时间点,可知此时间河、湖水位低,河滩和湖滩出露泥沙面积大,成为沙源。答案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考点三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核心知识精讲考点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地壳的物质循环考点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地壳的物质循环号码原物质地质作用生成物质①岩浆冷却凝固作用岩浆岩②岩浆岩、变质岩和已生成的沉积岩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沉积岩③岩浆岩、沉积岩和已生成的变质岩变质作用(温度、压力)变质岩④各类岩石重熔再生作用岩浆考点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2.三大类岩石的特点和用途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考点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2.三大类岩石的特点和用途类型代表岩石特点用途举例岩浆岩侵入岩花岗岩矿物结晶颗粒较大花岗岩是坚固、美观的建筑材料喷出岩玄武岩矿物结晶颗粒细小,有的有流纹或气孔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石灰岩是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钾盐是化工原料;煤、石油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能源变质岩大理岩、板岩片理构造大理岩是建筑材料2.高分:技法点拨考点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典题感悟(2018·雅安模拟)下图中①、②、③、④为沉积岩,⑤、⑥为岩浆岩。读图,完成(1)~(2)题(1)上图中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最可能为(

)A.①②③④⑤⑥B.⑤⑥④③②①C.④③②①⑤⑥D.④③②①⑥⑤解析一般下面的沉积岩先沉积、上面的后沉积,则①、②、③、④形成的先后顺序为④③②①;⑤岩浆岩穿过了④③②①岩层,则⑤形成年代更晚;⑥岩浆岩穿过了⑤岩层,说明⑥形成年代晚于⑤。故C项正确。考点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典题感悟(2018·雅安模拟)下图中①、②、③、④为沉积岩,⑤、⑥为岩浆岩。读图,完成(1)~(2)题(2)若①为石灰岩,则①与⑤接触地带易形成(

)A.花岗岩B.大理岩C.页岩D.砾岩解析岩浆具有很高的温度,故岩浆运动过程中,会使接触处的岩石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石灰岩会变质形成大理岩。考点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类题通法(1)岩层上下关系。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的规律是岩层年龄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2)岩浆岩与沉积岩的关系。

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侵入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3)变质岩与周围岩石的关系。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多受岩浆活动的影响,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4)与海岭的远近关系。如果是海底岩石,则离海岭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小,离海岭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大;或者说离海沟越近,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大,离海沟越远,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小。注意进行上述判断时参照的必须是同一个海岭或者海沟。四个关系判断岩层新老关系3.高考:命题调研考点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考法一岩石圈物质运动过程分析1.(2017·天津文综,3)读下图,回答下题。上图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

)A.岩浆岩、褶皱B.沉积岩、褶皱C.岩浆岩、断层D.沉积岩、断层解析由图可知,该地岩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应该属于沉积岩。图中岩层向同一个方向倾斜,应该是岩层受力挤压所致,因此,其地质构造应该为褶皱。故本题选B。考点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考法一岩石圈物质运动过程分析2.(2015·天津文综,3)某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在下图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A.岩浆喷发岩层断裂风化、侵蚀搬运、沉积B.岩浆喷发岩层断裂搬运、沉积风化、侵蚀C.岩层断裂岩浆喷发风化、侵蚀搬运、沉积D.岩层断裂岩浆喷发搬运、沉积风化、侵蚀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地表形态的内、外力作用。该矿物形成于上地幔,然后经过地质作用而到达河滩泥沙中。那么,应该是岩层断裂,岩浆喷发而出露地表,然后经外力的风化、侵蚀作用,再经过搬运在河滩泥沙中沉积,故C项正确。考点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考法二岩石特征分析3.(2015·上海地理,13~14)根据岩石的质地,如矿物颗粒的大小、有无气孔、致密程度、形状等可以推测岩石的形成过程和形成环境。据此回答(1)~(2)题。(1)某山体由岩浆岩组成。该岩浆岩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对其成因的合理推测是(

)①岩浆冷却较快②岩浆冷却较慢③在地表形成④在地下形成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岩浆岩分侵入岩和喷出岩。侵入岩是岩浆侵入地壳上部,缓慢冷却形成,在冷却过程中充分结晶,矿物结晶体巨大,肉眼清晰可见。考点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考法二岩石特征分析3.(2015·上海地理,13~14)根据岩石的质地,如矿物颗粒的大小、有无气孔、致密程度、形状等可以推测岩石的形成过程和形成环境。据此回答(1)~(2)题。(2)历史上,苏州人利用当地砚瓦山的岩石做原料生产优质砚台。这种岩石岩性致密,呈薄板状。该岩石可能是(

)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解析喷出岩往往含有大量气孔;侵入岩一般不会出现层理构造;沉积岩往往具有层理构造,但岩性较软,质地不坚硬。该岩石呈薄板状,岩性致密,应是页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板岩,D正确。图表专项突破7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图表专项突破7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典图示例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是展示岩石圈物质循环、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过程的图形。类型多种多样,但都是说明岩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之间的循环关系。常见图示有两种:以地质剖面图为背景的循环示意图和以关联图为背景的示意图。结合实际景观地貌分析应用物质循环示意图的知识是常见的命题形式,选择题是常见的题型。图表专项突破7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典图示例获取信息本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可以得到如下信息:①表示形成沉积岩的固结成岩作用,②表示形成变质岩的变质作用,③表示形成岩浆岩的冷却凝固作用,④表示形成岩浆的重熔再生作用,⑤表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图表专项突破7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典图示例解读信息(1)岩浆岩只能由岩浆转化而来,岩浆指向外的箭头一定指向岩浆岩。图中③形成了两类岩浆岩。(2)岩浆岩和变质岩能转化成沉积岩,岩浆岩和沉积岩能转化成变质岩。(3)沉积岩和变质岩均不能转化成岩浆岩。(4)各类岩石受地壳运动影响,经高温、高压作用,在地壳深处经重熔再生作用又可以重新转化为岩浆。图表专项突破7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类图通法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技巧图表专项突破7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类图通法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技巧1.巧用岩浆岩浆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出发点和归宿。有些示意图是较为单一的单向循环图,

岩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图表专项突破7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类图通法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技巧2.巧用箭头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大致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来区分:(1)岩浆:三进一出。(2)岩浆岩:一进三出。(3)变质岩和沉积岩:二进二出。图表专项突破7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类图通法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技巧3.巧用辅助性信息(1)沉积物。各种岩石均可以转化为沉积物,是通过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将岩石转化为沉积物。沉积物只能转化为沉积岩,是通过外力作用(固结成岩作用)实现的。图表专项突破7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类图通法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技巧3.巧用辅助性信息(2)化石和岩层。含有化石或有层理特征(地层)的岩石为沉积岩,形成的地质作用是外力作用。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