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总复习重点知识点总结_第1页
八年级物理总复习重点知识点总结_第2页
八年级物理总复习重点知识点总结_第3页
八年级物理总复习重点知识点总结_第4页
八年级物理总复习重点知识点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物理复习WJL

知识点一:测量

一、本章知识点

1、物理学的研究对象,物理学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意义,怎样学好物理知识,实验在物

理学中的意义。(A)

2、长度的测量,长度的单位:m(A)

3、体积的测量(A)

4、误差、误差与错误的区别(A)

二、本章主要概念

一、测量前

1、观察:

①刻度尺零刻度在什么地方?

②刻度尺的量程是多少?

③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多少?

2、注意问题:

①零刻度已磨损的,可设某一完好的刻线为"零"点,读数时要减去"零”点的数字。

②刻度尺量程小于被测长度时,可将被测长度进行分段测量。

二、测量时:

①刻度尺的刻度应平贴被测物体。

②刻度尺不要歪斜。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注意问题:

当刻度尺不能贴近被测物体或不能沿着被测长度时,采用特殊测量方法。

三、记录测量结果:

1、记录数字: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2、写上单位:

没标明单位的数字记录是无意义的。

(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时,测量记录如果使用不同的单位,数值不同,但有效数字的位数不

变。)

四、误差

1、误差的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2、误差产生的原因:

①与测量仪器有关;②与测量者有关。

3、减小误差的方法:

①选用较精密的仪器;②改进测量方法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五、一些特殊测量方法:

1、化薄为厚法:

应用:测纸张的厚度,测金属丝直径等

2、化斜为正法:

应用:测球的直径,测圆锥的高等。

3、化曲为直法:

应用:测地图的公路、铁路、河流长,硬币周长等。

方法:使一根棉线与待测的曲线重合,然后把棉线拉直,测出软线上:起点和终点间的直线

距离即可。

练习题: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B误差是不能绝对避免的

C“误差”与“错误”不是同一个慨念

D误差的产生全在于测屋工具

答案:Do

详解:误差的产生不仅跟测量的工具有关,还跟测量的人有关,所以应选D。

下列长度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A15m=15X100=1500cm

B75X104cm=7.5X]0-skm

C1368km=1368X103m=1368XlO«m

D78X105mm=78X10-3m=780m

答案:CD

一文具盒的长约:

A24cmB24mmC24dmD24m

答案:A

某同学测一物体的长度,先后三次的结果分别是3.41cm、3.42cm和3.44cm,则

这个物体的长度应该是.

答案:3.42cm

详解:平均值的位数和测量值的位数要相同,多余位数应四舍五入。

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但等的长度是16.92cm,他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应是

,这个测量结果的准确值是cm,估计值是cm.

答案:1mm;16.9;0.02

选择合适的单位,分别填入下列空格中।小王的身高是1.69.一座山高

5.4;一张纸的厚度为0.02—5地球半径为6400.

答案:m;km;mm;kmo

某人用刻度尺测长度,得到的结果是3456m,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

答案:cm

详解:因为测量结果中有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所以在记录数据中倒数第二位5是所能准

确读出的最小位,这一位的单位就是刻度尺的分度值。

三个学生分别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直尺测量物理书的长度,其记录结果正确的

是,

A18.5cmB185cmC18.50cm

答案:c

详解: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读数时,一定要估计到毫米的下一位,只有选项C正确。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量起

C谀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

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

答案:B

可以从刻度尺的零刻线或某一刻线开始量起。

测得某同学身高值是1.725m,则冽量时使用刻度尺的港确度是,

AmBdmCcmDnon

答案:c

因为测量结果中有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所以在记录数据中倒数第二位5是所能准确读出

的最小位,这一位的单位就是刻度尺的分度值。

知识点二:热

一、本章知识点

1、温度、温标(不含热力学温标)A

2、温度计及其使用方法A

3、熔化和凝固;熔点A

4、蒸发,沸腾和沸点A;液化A

5、升华和凝华A

二、本章主要概念

一、温度

⑴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⑵温度单位摄氏度

家庭和学校实验室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C”表示.摄氏度的规定:冰水

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

一等分是摄氏温度的一个单位,叫做1摄氏度(°C).

二、温度的测量

⑴温度的高低用温度计测量.

⑵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是:

①根据待测物体温度变化范围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②使用前认清温度计最小刻度值.

③使用时要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稍候一会

儿,直到温度计上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要将玻璃泡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

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三、物态及其变化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三种状态可以互相转

化.

⑴熔化和凝固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晶体的熔化要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晶体熔化的温度

叫做熔点、晶体熔化过程中要吸热

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

相同.晶体凝固过程中要放热.

非晶体没有熔点.有无熔点是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

(2)汽化和液化

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影响蒸发快

慢的因素有: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和液体表面上空气流动的快慢.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

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液体汽化时要吸热.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是:降低温度、压缩体积.气体液化

时要放热.

⑶升华和凝华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

物质在升华过程中要吸热,在凝华过程中要放热.

热【自主复习】

1室内有一铁块和一木块,一只手按铁块,另一手按木块,它们的温度()

A铁块温度高B木块温度高0它们温度一样高D无法确定

变1100°C的水蒸气和100°C的沸水的冷热程度(“相同"或''不同"),但是被

烫会更严重,因为O

变2温度为0°C的水和0°0的冰相比()

A0°0的水比0°C的冰冷B0°C的冰比0°0的水冷

C0°C的水和0°C的冰一样冷D冰和水状态不同,不可比较冷热程度

2一杯充分混合的冰水混合物,放在10°C的房间里,过一段时间后仍有少量的冰,则()

A冰的温度不变,水的温度升高B冰水温度都升高

C冰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不变D冰水温度都不变

变1把一杯盛有冰水混合物的容器放在太阳下面,则()

A冰的温度不变,水的温度升高B水的温度不变,冰的温度升高

0冰水的温度一起升高D冰未全部熔化以前,温度都保持不变

变2水的凝固点是0°C,若把0°C的水放在0°C的房间里,则()

A水一定会凝固一部分B水一定不会凝固C水可能会凝固D水全

部结成冰

3夏天,吹电风扇时使人感到凉爽,这是因为)

A吹来的风的温度比室温低B吹风使室内温度降低

0吹风加快汗液蒸发,使体表温度降低D风把人体的温度带走了

变1蒸发具有致冷作用,这是因为蒸发时()

A会产生微风B空气要吸热0有热量产生或消失D液体从本身或周围物

体吸热

变2两支同样的温度计甲和乙,处于同一室内,其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上包有湿沙布,则(

A二者于数相同B甲的示数大C乙的示数大D无法判断

4用久了的灯泡中鸨丝变细的原因是()

A鸨丝熔化了B鸨蒸发了0鸨液化了D鸨升华了

变1下列属于凝华的是()

A冻衣服变干B瓦上结一层霜0浓雾的形成D洒过的水很快变干

变2人工降雨常用干冰,其原因是()

A干冰可熔化水B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凝华成冰晶,冰晶熔化成水

滴,形成了雨

C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D干冰升华成水蒸气又液化成水

5有一支刻度均匀,但实际测量不准确的温度计,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3°0;把

它放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为93°C,把它放在一杯冷水中,示数为12°C,则这杯

水的实际温度是°C;当把它放在实际温度为30°C的温水中时,这只温度计的

示数是°C.

变1某水银温度计的玻璃管上刻有110格均匀刻度线,当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冰水混合

物中时,温度计内的水银液面在10格下,当玻璃泡放入1标准大气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

液面在60格处,通过计算可知:

(1)温度计上每一格表示的温度值是.(2)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

6当某晶体的温度正好是熔点时,它的状态为()

A一定是因体B一定是液体C一定是固、液共存D可能是固、

液共存

1在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实验中,请按照正确的顺序,把下列步骤重新排列:

A取适当的温度计;B观察其量程;C认清此温度计的最小刻度;D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E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F放一段时间待示数稳定;G从液体中取出温度计;

H对温度计进行读数

2雪花落入手掌后很快变成水水滴,这是现象;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这是

现象;烧饭时,锅盖内会有许多小水滴,这是现象;冰冻的衣服直接变干,这是

现象;夏天,湿衣服晒在外面很快,这是现象;冬天看到草上的霜,这是

________现象。

3冬天的气温是-20°C,湖面上结了一层厚冰,冰上表面的温度是°C,冰的下表面的温度

是°C

4火箭刚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到发射台的地面,很多物体遇到这样高温火焰就会

,为了保护发射台底就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来吸

收巨大的热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高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庞大的白色气团是

________形成的。

5水在固、液、气三态变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是()

A熔化、汽化、升华B熔化、凝固、液化0蒸发、凝固、液化D熔化、凝

固、沸腾

6两杯水中都有没有熔化的冰块,一杯在阳光下,一杯在阴凉处,一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阳光下的水的温度高B在阴凉处的水的温度高

0两杯水的温度一样高D无法比较

7将面制品放在水中煮不会变黄变焦,而放在油中炸会变黄变焦,这是因为()

A油放出热量比水多B油中有致黄致焦的物质0油的沸点比水高D油比水导

热性能好

8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某同学观察到水沸腾的温度为102°C,而当时的气压是一

标准大气压,产生这个问题原因可能是()

A火力太猛B加热时间过长C温度计接触了烧杯底D烧杯中水

太少

9参加无线电小组的同学在学习焊接技术时,用电烙铁把电路板上断开的电路重新焊接连

好,则焊锡发生的变化是()

A熔化B先熔化后凝固C凝固D先凝固后熔化

10“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是两个熟悉的成语,从热学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B这二者都能彻底止沸

C“扬汤止沸”只能是暂时止沸,而“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

D“扬汤止沸”能够彻底止沸,而“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

11下面是观察水沸腾实验的一些步耳聚:

A用酒精灯给盛了水的烧杯加热,注意观察温度计的示数。B水的温度升高到90°C左右,

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到水沸腾后再继续加热4分钟。C把实验数据记录在

表格里。

D把适量的温水倒在烧杯里,把烧杯放在铁架台上,把温度计插入水中。

E停止加热后,继续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温降到96°C左右为止。

(1)将上面正确的操作顺序的代号填写在横线上:

(2)实验中可看到:水在沸腾前温度,沸腾时继续加热,温度在沸腾过

程中水热,产生的由小变大,上升到液面O

12给你一杯滚烫的开水,请你想出三种方法使之较快地降低开水的温度。

13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上“哈气”,即缓慢地吹气,手感到暖和,而快速吹,手反而会感

到冷,这是什么原因?

知识点三:声

一、本章知识点

1、声音的发生及传播A

2、音调、音调与频率的关系A

3、响度、响度与振幅的关系A

4、音色A

二、本章主要概念

1、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介质: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一切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够传播声音。

3、声速: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固体、液体中的声速比空气中的声速大。15℃空气

中声速为340米/秒。

4、回声:声源发出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而反射回来,传回到耳朵的现象。回声

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否则,回声和原声混在一

起,加强原声。

5、乐音的三个特征:

音调:声音的高低。物体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就越高。

响度:声音的大小,(强弱)。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距离声源越近,响度越大。

音色:音色与发声体本身有关。

6、噪声:从环保的角度来说,凡是妨碍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

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7、减弱噪声的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

声(复习习题)

【自主复习】

1:用棒槌击锣,即听到锣声,用手按锣面,锣声即停,这是为什么?

答:

变1手拔琴弦,便能听到悦耳的声音,这里振动的物体是()

A空气B手指0琴弦D以上三种答案都正确

变2声音是由于物体的的产生的。是声源。《黄河大

合唱》中的歌词“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

是、、O

2:在长铁轨的两端有甲、乙两人,甲用铁锤在一端敲击一铁轨。乙用耳朵贴近铁轨的另一

端可听到次响声。

变1一根很长的装水的金属管,一端敲击一下,另一端的人最多可以听到打击的声音的次

数是()

A一次B两次C三次D听不到打击声

变2人们在岸上行走的脚步声,能把水中游鱼吓跑,这是因为鱼能听到哪些物质传播声音(

A空气B土地C土地和水D水

3:不同的乐器,即使它们以相同的响度和音调演奏同一首乐曲,也可以分辨出来,这是由

于它们的不同0

变1箫和提琴同时演奏一支乐曲,一听就能区别出箫声和提琴声,这是因为它们的(

A音色不同B音调不同C响度不同

变2盲人特别善于根据说话的声音来分辨人,人依据的是不同的人()

A音色不同B音调不同C响度不同D声速不同

4要想使得听到的锣声更响些,哪种办法最好?()

A加大敲锣力度,同时人离锣远一些B减小敲锣力度,同时人离锣近一些

C加大敲锣力度,同时人离锣近一些D减小敲锣力度,同时人离锣远一些

变1男低音歌手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面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

B“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

0“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

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

变2成语“震耳欲聋”是指声源发出的声音()

A振动得快B响度大C音调高D振动频率鬲

5:下列不属于噪声的是()

A图书阅览室内的说话声B夜深人静时传来的很熟练的钢琴声

0吸引人的铿锵有力的演讲声D工厂的机器轰鸣声

变1下面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乐音悦耳动听,噪声使人心烦,有害于人的健康B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规律,而噪声的

振动杂乱无章

C乐音的响度过大,也会使人感到不安D乐音与噪声有根本区别,乐音不会变

成噪声

变2不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噪声一定是难听的声音B悦耳的音乐也可能变成噪声

C绿化植树可减小噪声D为了保护听,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分贝

知识点四:光

一、本章知识点

1、光的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2、光的反射现象,光的反射定律

3、平面镜成像

4、光的折射现象

5、透镜,凸透镜成像,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一、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日食、月食都是光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

光线是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

二、光的速度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是3X108米/秒。光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三、光的反射

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发生反射.光在反射时遵守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

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滑镜面的反射叫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凸凹不平的表面上时,反射光线是向着不同方向的,

这种反射叫漫反射.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物体就是因为它们发生漫反射.

四、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大小相同,像和物体上对应

点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可以说明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五、凹镜可以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聚在焦点,可以使从焦点处发出的光线成为平行光射出。

太阳灶、太阳炉、反射式远镜都是利用凹镜会聚平行光的.手电筒、汽车头灯等是利用凹镜

产生近似平行光的.

凸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利用凸镜可以扩大观察范围.汽车上的观后镜、马路拐弯处的凸镜

都是利用凸镜扩大观察范围的。

六、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光在折射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折射角随入射角增大而增大.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

大于入射角;光线垂直入射到介质表面时,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光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

的。

眼睛看到的水深比实际的浅,斜插在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在水面处变弯,都是由于光的折射造

成的。

七、透镜

有两个折射表面的透明元件叫做透镜.常用的透镜,两个折射面都是球面(或者一个是球面,

一个是平面)

中央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中央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

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

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透镜的主光轴。

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凸透镜

中心的距离,叫做焦距.凸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两个焦距相等。

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变得发散,这些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主光轴上的

一点叫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

从凸透镜焦点射出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八、凸透镜成像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二倍焦距、大于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能够成像在光屏上.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不能成像在

光屏上,只能用眼睛看到.

胶卷相片成像于光屏.它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作的.

幻灯机的镜头也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屏幕相当于光屏.它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实像

的原理制作的.

放大镜就是一个凸透镜,它利用了凸透镜能成放大虚像的原理.

知识点五:物质的简单运动

一、本章知识点

1>机械运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

2、速度,速度的单位,匀速直线运动

3、变速直线运动

二、主要内容

一、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机械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1、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但很多情况

下选地面为参照物。)

2、相对运动:被研究的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3、相对静止:被研究的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不改变。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二、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在勺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

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公式:V=S/t

三、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和方向保持不变。)

四、变速运动:快慢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的运动。(平均速度只反映变速运动大致的快

慢程度。)

平均速度二总路程/总时间

五、如何测平均速度原理:工具:

【自主复习】习题: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直线运动过程中,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路程都相等,物体一定

做匀逋直线运动

B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路程多少的物理量

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的物理量

D平均速度是最能精确的反映物体的运动情况的

答案:A

详解: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平均速度表示的物体通过一段路程中的平均

快慢程度。

甲.乙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3倍,则,

A甲通过的路程是乙通过的路程的3倍

B乙所用时间是甲所用时间的3倍

C通过相同的路程,乙所用的时间是甲所用时间的三分之一

D在相同的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是甲通过路程的三分之一

答案:D

详解: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3倍,如果不加任何条件的话,不能判断它们时间关系或路程

关系。但如果路程相同,乙所用的时间就是甲的三倍,如果时间相同,乙通过的路程就是甲

通过路程的三分之一。故选D

甲乙两车同时向北匀速行驶,甲车速度为72km小,乙卒的速度为站在

甲车上的人看乙车,

A以15m/s的速度向北前进看

B以5m/s的速度向北前进若

C以20m/s的速度向南前进着

D以5m/s的速度向南前进若

答案:D

详解:先将甲乙两车的速度换算为同一单位V甲=72km/h,Vz=900m/min=15/s

因为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以甲车为参照,乙车向南运动,速度为20m/s-15m/s=5m/s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们说地球是运动的,这是以太阳为参照物

B我们每天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地球为参照物

C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D月亮在云中穿行,是以云层做参照物

答案;A、B、C、D

放在正在运动的传送带上的货物,相对于传送带是,相对于地面是

答案:静止的;运动的。

详解:判断一个物体运动与否,关键要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对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甲、乙、丙三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向东行驶.其中甲车在前,乙车在中,丙车

在后,而且如果以乙车为参照物,则,

A甲车和丙车者J向东行驶

B甲车和丙洋都向西行咬

C甲车向东、乙车向西行驶

D甲车向西、乙车向东行驶

答案:C

某车站并排停着甲、乙两列待发的列车,一会儿甲列车上的人看到乙列车和站白

上的树同时向南运动,但树木比乙车向南移协的慢,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车向北,乙车向南行驶

B甲、乙两车都向d跑动,但运动速度不同

C甲车向北运动、乙年没动

D甲车向南、乙车向北行驶

答案:A

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们说地球是运动的,这是以太阳做参照物

B我们每天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这是以地球为参照物

C同步地球卫星,相对地球是静止的

D月亮躲进云里,是以云层像参照物

答案:A、B、C、D

详解:我们平时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而言的,是相对于我们假定为不动的参照物而言

的,与对照物之间的位置发生改变就是运动,与对照物之间的位置不发生改变就是静止,所

以,以上四种说法都是正确的。

长240m的列车以18kmzh的速度匀速过桥,桥全长360m,则该列车过侨需

要miru

答案:2

知识点六:质量和密度

一、本章知识点

1、质量,质量的单位,质量的测量,天平及其使用方法A

2、物质的密度,密度的单位B

3、密度的应用B

二、主要内容

1、质量

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一个物体的质

量不随位置、状态、形状和温度而变化,

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常用的单位还有吨、克、毫克,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克=1000毫克,

2、天平

天平是称质量的仪器,

使用托盘天平时,1、要把天平放在水平的桌面上;2、先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3、

再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调节平衡螺母的方向与指针的偏转方向相反)

称量时,被测物体放在左盘内,祛码放在右盘内;通过增减祛码和移动游码的方法使天平平

衡。加减祛码时要用银子夹取。

3、密度

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计算密度的公式是P=m/V

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立方米,读作“千克每立方米”;常用的单位还有克/立方厘米,

1克/立方厘米=1000千克/立方米,

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从密度表中可以查出各种物质的密度.利

用密度可以鉴别物质,

利用密度公式的变形m=pV和V=m/p可以求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利用量筒测出物体(固体或液体)的体积,用天平称出它的质量,即可求出该物体的密度,量

筒上的体积单位常用立方厘米、mL来表示;mL是毫升,1毫升二1立方厘米,

测定固体、液体的密度

原理:

器材:

步骤:

习题

【自主复习】

一、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1毫升=厘米3

2.0.5厘米3=o.5X=米3

3.0.05吨=0.05X二千克

4.2.7克/厘米3=2.7X=千克/米3

二、填空:

1.水的密度是。它表示米3的水

的_是_千克。

205米3松木的质量是200千克,松木的密度是,

如果把这松木锯去一半,这时松木的质量减少--------,密度是_。

3.挎的密度是1$X1。3千克/米3,体积是100厘米3,存

的质量是一千克,把它均分为4块,则每小块的质量为

体积为一,密度为_。

4.三个实心的铜块,铝块、铅块相比较,当它们的体积相同时,_的

质量最大,_的质量最小,当它们的质量相同时,_的体积最大—的

体积最小。

5.甲、乙两实心金属球体体积相等,甲球的质量是乙球质量的0.5倍,

则甲球的密度是乙球密度的一倍。

6.分别由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组成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之比

m甲:m乙=2:1,体积之比为V甲:V乙=2:3,则甲、乙

两种物质密度之比P甲:P乙=。

7.体积是4分米3的铝块。它的质量是一千克,它受到

的重力是牛顿。(P由=27x103千克/米3)

______________埠

3

8.水结成冰,它的—不变;0.9米的水结成冰,它的

体积是米3。(P*=09x103千克/米3)

9.最多能装13.6千克水银的瓶子,最多能装一千克的

水。(P水像=13.6x千克/米3)

10.如图所示,有两种不同材料制成的体积相同的实心球A和B,

在天平右盘中放两个B球,左盘中放三个A球,天平刚好平衡,

则A球和B球的密度之比为一。

三、选择题:

1.通常说的铁比棉花重,它的实质是指:[]

A.铁的体积比棉花的体积小

B,铁受的重力比棉花的重力大

C.铁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

D.以上说法都有道理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量大的物体,体积一定大

B.体积大的物体,密度一定小

0,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物体,体积大的质量也一定大

D.不同材料制成的实心物体,体积相同时,质量大的密度一

定大

3.1米'的冰和1米'的水相比较:[]

A.冰化成水后两者的体积相同

B.水结冰后与冰的质量相同

C.冰和水的体积相同,冰的质量比水大

D.冰和水体积相同,水的质量比冰大

4.有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装体积相同的水,把质量相同

的铜块,铁块和铝块分别放入三个杯子中去且没入水中,水

面较鬲的是[]

A.放铜块的杯子

B.放铁块的杯子

C.放铝块的杯子

D.三个杯子水面一样高

5.将等质量的金属甲和金属乙组成合金,若甲、乙金属的密度

分别是P甲和P乙,则合金的密度是[]

1

A2(P甲+PZ)B.Jp单Pz

CPD2P”z

P甲+PNP甲+PN

四、实验题:(每空2分,共8分)

1.要测定一小块不规则的铁块的密度,必须测定铁块的

和一如有下列器材:天平、祛码、弹簧

秤、游标卡尺、量筒、水、盐水、玻璃杯、直尺,要测铁块

密度应选用_。

2.用天平测出某形状不规则的瓶子的容积,有下列做法:

⑴调节好天平。

⑵用天平称出瓶装满水时的质量m2

⑶根据测得的数据用公式P=?算出水的体积即可得出瓶

的容积V=?。

(4)用天平称出空瓶的质量m1。请按正确步骤,将它们的序

号排在下面_。

五、计算题:(1、2题各3分,3、4题各5分,共16分)

1.一个容器能盛1000克水,这个容器能盛多少克酒精?多少克硫酸?

(P点敌=L8xl()3千克/米3,p翘辕=0.8x1()3千克/米3)

2.一个空瓶质量为0.25千克,装满水时质量共1.05千克,装

满油时,质量共0.95千克,计算油的密度?

3,用盐水选种时,需要密度l.lxlCP千克/米3的盐水,现配制

350毫升的盐水,称得其质量为0.6千克,这样的盐水是否

符合要求,应加盐还是加水?加多少?

4,铁球的质量是1.95千克,体积是0.5x10-3米3,问铁球是

空心的还是实心?你能用几种方法来解?

知识点七:力与运动

6.1牛顿第一定律(1)

知识与技能1知道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不同论点,知

道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基本思路、主要推理过程和结论.知道伽利

教学目略理想实验的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标2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它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体会亚里士多德与伽利略的思想冲突,通过动手实验,用分析

和论证的方法探究出牛顿第一定律.

情感态度与价从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探究活动中发展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

值观纳论证的能力.

重点认识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方法,了解物理上理想实验的实质.

难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演示扔球、钉钉子、推动木块,似乎能得到思考回答:物体的运

一个什么共同特征?动需要力,若不受力

得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物体就停止运动。

运动的原因。

简单介绍亚里士多德小球将一直运动下

伽利略的质疑“不受力的物体也能运动”去。

不受力的物体能一

解释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最后由学生得直运动下去吗。

出规律。由桌面的仪器制定

启发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实验方法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让小车从斜面滑下,

滑到粗糙程度不同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的平面,记录滑行距

离。

本实验最重要的步骤:分析与论证

结论:平面越光滑,

得出规律滑块受到的摩擦力

越大,滑块前进的距

牛顿根据此结论总结出规律一一牛顿第离就越远。

一定律。

假如平面足够光滑,

解释牛顿第一定律。条件、结论,运动滑块将一直运动下

状态不变的两种情况。去。

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规律,是在大量知道什么是运动状

经验事实基础上,通过推理而抽象概括态不变的情况,什么

出来的,时候匀速,什么时候

静止。

6.1牛顿第一定律(2)

知识与技能1理解什么是惯性,并会正确解释有关现象.

2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

教学目过程与方法通过大量事实认识惯性,并了解利用惯性及防止惯性的方法

标情感徐氏度与价能够将知识应用到生产、生活实践当中,强化科学、技术、社

直观会的要求

重点惯性是物体固有属性的理解

难点用惯性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现象.

先演示惯性球、钢笔套下抽纸条等实验学生看到:当突然抽去底下

引课物体的时候,上面的物体能

保持原位不动,这个结果出

乎学生的意料,激起学生的

探究欲望。

演示:运动的小车突然停止,车上的木

块继续前滑.

学生演示打飞棋子、弹走木

两个事例表明:运动的物体有保持原来

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的性质.

进一步归纳得出: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

来运动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

性.惯性定律有条件,惯性无条

件。

分析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

从四方面结实惯性。1、什么静止什么

时候做匀速直线运动2、惯性是性质是理解

属性,不随外界变化3、惯性不是力,

说物体具有惯性4、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解释此类问题的关键1、研

会用惯性解释现象。究对象具有惯性。2、原来

解释打棋子实验和弹飞木版实验。的状态3、外界变化时,研

究对象仍保持原原状态4、

结论

反复练习利用惯性解释现象的方法。

自己能解释刹车及车启动

问题,熟练运用惯性概念解

释现象,

6.1牛顿第一定律(3)

知识与技能理解什么是惯性,并会正确解释有关现象

过程与方法利用惯性解释现象,并了解利用惯性及防止惯性的方法

教学目情感7'度与价能够将知识应用到生产、生活实践当中

标直观

重点用惯性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现象.

难点用惯性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现象.

1、飞机不是在飞到目标的正上方时投根据惯性解释

弹,而是要______投弹才能命中目标,为现象

什么?

在地球跳起后为什么回原地?匀速行驶

的火车上为什么回原地?

2、子弹从枪口射出后,它能在空中继续

飞行,是因为()A、子弹受到火药燃

气的推力。B、子弹受到了惯力的作用。

C、子弹有惯性。D、子弹的惯性大于它练习惯性应

受到的阻力。用,强调惯性

3、下列关于物体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属性。

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运动的物体有惯

性。B、不受力的物体有惯性,受力的物

体没有惯性。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

物体有惯性,运动状态变化时没有惯性

D、任何物体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有惯

性。

解释书上斧头松动问题,拍打衣服灰尘强调惯性不是

问题,抖落雨伞水珠问题。力是属性,一

切物体都有惯

性。

完成课后习题。反复练习惯性解释现象利用惯性解释

问题。

解释安全带的

作用,知道交

通事故和惯性

有关,所以要

限制车速。

6.2力的合成

知识与认识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合力与分力都是从力的作用效果来定

技能义的。

通过实验探究,获知在同一直线上同方向与反方向的合成情况。

过程与(1)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从提出假设、到验证假设,

方法直到形成科学理论的过程。

(2)学会用观察的方法,进行学习。

(3)能积极主动与他人交流和讨论,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1)通过交流与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度与价(2)通过试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激发求知欲。

值观(3)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重点让学生通过对实验探究的参与,认识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情况。

难点让学生了解等效代替的科学方法,认识等效替代对物理发现的重要作

用。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观察书中的帆创设问题情思考后回答学生积极参与,发

船,知道为什么用许多帆吗?境:你能回答表观点、注意观察

吗?身边的事物。使学

知道书中的蚂蚁这个图表达的意思生感受到物理就

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