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三度”优势 构建“四味”课堂_第1页
利用“三度”优势 构建“四味”课堂_第2页
利用“三度”优势 构建“四味”课堂_第3页
利用“三度”优势 构建“四味”课堂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指明方向。立足近年来我校思政校本选修课《政治讲堂》教学实践,我探索“大思政课”视域下高中思政校本选修课在提升思政教育实效、落实立德树人目标方面的独特优势与实施策略。一、高中思政校本选修课在落实“大思政课”目标中的优势1.促进初高衔接,化解跨度挑战青少年的思政教育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各学段需要逐步深化、循序渐进。从课程目标看,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然而,相对初中而言,高中思政课学习学生需学习掌握的必备知识点多但课时非常紧,受选科意向影响,学生投入思政学科学习探究的时间精力、积极程度差异性大,对高中思政课讲深讲透知识、培育核心素养带来巨大挑战。在这一点上,校本选修课因为在教学内容的处理和教学方式的选择上更具灵活性、针对性,能够有效破解困境。对于计划选考政治的学生,教师能够因材施教,结合学科素养培育要求,选取模块间关联性较强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与核心素养培育相关的核心任务进行整合与强化,一方面促进初高中政治学习的衔接,另一方面有效化解不同模块学习的跨度挑战。如讲“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要求时,教师可在初中学习水平的基础上,从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等方面引导学生纵向深入、横向拓展,帮助学生在学懂弄通“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增强政治认同。2.聚焦核心问题,拓展深度要求《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新的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标准更加“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教师需要提炼“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学科核心大概念,引导学生结构化知识与能力。然而,数量繁多的一般学科概念教学容易分散师生的精力,影响核心概念的学习探究,妨碍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借助校本选修课,计划选考政治的学生能在研读文本、观看视频、实地参访、主题宣讲中短时间内聚焦特定核心问题,在主题的明确牵引下收集相关资料,开展探究性学习,促进核心问题的深度思考与解决,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魄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无限生命力。3.链接社会大课堂,增强温度体验当前高中思政课所使用的教材具有科学性、权威性,但受制于修订周期时效性不强;作为统编教材,受众较广,采用的案例素材缺乏个性,不利于触及学生的心灵、引起兴趣引发共鸣。校本选修课能够克服上述缺陷,通过创编校本教材、整合社会资源,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链接起来,将国家大势、复兴大局、社会大潮中的时政热点、关键事件、重要话题、生动故事等融入其中作为鲜活的教学资源,与时俱进开拓学生的视野,学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把党史专家、革命战士、英雄模范等请进校园、课堂,让学生近距离聆听红色故事,在交流中感同身受,增强学习的温度体验。二、“大思政课”视域下高中思政校本选修课实施策略1.立足校情,善用大资源,使思政课更有品味“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思政课“教学内容必须紧跟时代,紧扣社会现实,在其中挖掘学生‘看见过的典型事例和人物,捕捉学生‘经历过的社会热点和问题,用以服务教学内容”。在思政校本选修课《政治讲堂》,教师立足校情,充分利用本校和周边宝贵的思政教育资源(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等)营造启智润心的育人整体氛围,把学生带到学校的校史馆、党建资料陈列室、党员活动室和附近的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让学生在翻阅文本、观看影像资料、亲见革命遗物、聆听专业讲解员的讲解中,在同学的参观学习分享中,在老师的点评和总结引导中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奋进史、中国人民艰辛奋斗的创业史,准确把握党的百年历史经验和科学理论的时代脉络、精神实质和价值所在,树立正确历史观、人民观、价值观、革命观、改革观、发展观,坚定理想信念,汲取奋进力量。2.关注学情,遵循认知规律,使思政课更有趣味高中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性、抽象性较强,内容表达聚焦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我国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探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大命题,如果缺少必要的历史事件与人物故事做铺垫,没有生动直观的教学素材作支撑,对于诸如“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上进行了哪些艰辛的探索?”“为什么改革开放是‘伟大的?”“新时代为什么必须长期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问题,学生难以实现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契合贯通,无法做到真懂真信真用,容易感到枯燥乏味空洞。在思政校本选修课《政治讲堂》,教师着眼学生在初中思政课学习上的知识盲区、思想疑点和情感断点,选用人民网、央视网等主流媒体和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等官网上发布的微纪录片《百炼成钢》《党史上的重要会议》《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专家访谈《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等,帮助学生进入真实而非虚幻的历史场景,形象、生动地了解建党一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的艰辛探索、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革和国家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扫除必修内容学习中的知识障碍,消除思想困惑,实现情感升华,使思政课更有趣味,学生愿意听、喜欢听、听得进、听得懂。3.激活主体,师生共读共研,使思政课更加有滋有味思政校本选修课《政治讲堂》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教师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作为共读文本,基于新结构教学评框架理论科学界定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学科素养水平,以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为导向开展相应的学习与评价方式,激活学生主体,使思政课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更有滋有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经历共读-共探-共悟-共讲的过程,从“不想讲、不敢讲、不会讲”到“敢讲、想讲、会讲”,这是知识积累并不断活化、能力渐次提升、情感不断升华的过程,是任务驱动下发现自我并实现价值建构的过程,是教师知识传授、观念灌输和学生德性成长、适应创造的双向过程。4.知行合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思政课更加耐人寻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师生在共读共讲党的百年党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成果后,教师鼓励学生跳出课本、走出课室,走向社会,指导学生融合初高中思政必修课、校本选修课学习内容,围绕“听党话、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这一主题,自选角度,查找资料并撰写思政学科小论文、演讲稿,用思政学科思维及语言在学校、社区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宣讲。实践证明,让有理想的人讲理想、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能够更好实现“声”入人心。有的学生以“不忘初心再出发鹏路翱翔心向党”为题讲述了革命先辈李大钊、“白发80后干部”李忠凯和北大女孩宋玺的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