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产业发展规划方案_第1页
乡村产业发展规划方案_第2页
乡村产业发展规划方案_第3页
乡村产业发展规划方案_第4页
乡村产业发展规划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村产业发展规划方案相关推荐乡村产业发展规划方案(通用11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可以对一个行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乡村产业发展规划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乡村产业发展规划方案篇1一、指导思想按照科学发展、“四化同步”、城乡统筹和“三农”优先的要求,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目的,以乡村规划建设为引领,以村容村貌整治为重点,以示范带动发展为突破,以镇村为主体,以创新社会管理为保障,着力培育和建设一批特色鲜明、村容整洁、环境优美、基础完善、生活殷实、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二、工作目标从20xx年开始,全镇共选取王庙村、黄沟村、柴林村、桑村村等3个村庄作为“美丽乡村”创建试点,力争通过3年努力,到20xx年底这3个村庄通过考评验收,全镇“美丽乡村”建设整体水平有明显提高。自20xx年起,在总结创建试点工作经验基础上,继续有计划、分步骤地对其他村庄,进行分类、分批整治改造建设,逐步使“美丽乡村”建设转入常态化。三、主要任务(一)推进村庄建设。一是编制建设规划。试点村要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需要,依据小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的要求,科学编制详细、明确、可行的建设详细规划,明确在产业发展、村庄整治、农民素质、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目标和措施,规划编制要按照尊重自然美、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的要求,充分考虑人口变动、产业发展等因素,预留建设发展空间。既要考虑当前农民生产生活所需,又要考虑农村人口、环境的综合承载能力;既要考虑农村水、电、路、气、厕、卫等设施综合配套,又要重点突出文化、卫生、环境保护等较大公共设施项目的有序、有效安排。二是科学改造提升。按照村庄建设规划,优化村庄路网布局,合理设计主要街道、小巷胡同,打通村内断头路。结合乡村文明行动和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推进农村危房、旧房、空心房改造和墙体立面整治,装扮美观舒适住宅,改善农户住房条件。推广应用农村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配套庭院环境卫生设施,全面完成改厨、改厕。鼓励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建新房,严格管控无序违章建房,从严查处违章违规建房行为,促进村庄整体风貌协调和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三是建设新型社区。把“美丽乡村”建设和创建新型农村示范社区结合起来,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推进合村并点,集中连片规划建设一批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的新型农村示范社区。按照“配套、完善、提升”的要求,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周边环境建设,增强社区服务农民的能力。(二)整治村容村貌。一是提升硬化水平。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开展村庄主次干道硬化。主街硬化率达到100%,小巷硬化率不低于70%。主街两侧铺有路沿石,街巷建有排水设施,形成纵横有序、便捷舒适的村内路网。二是提升绿化水平。加快村庄园林化、庭院花园化、道路林荫化建设,积极倡导庭院绿化,鼓励农民栽植经济林木、观赏树木。推进路旁、水(渠)旁、村旁、宅旁等“四旁”绿化,配建街头绿地和小游园,形成四季有绿、三季有花的多层次立体绿化效果,村庄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0%。三是提升亮化水平。对村内主要街巷及公共场所,采取各种方式实施亮化工程,有条件的村庄应安装太阳能路灯。加强对公用照明设施的管理维护,提高夜间照明效果。四是提升净化水平。建立村内卫生日常保洁机制,推行“户收集、村集中、镇街运转、区处理”的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方式,按每5-10户不低于1个的标准配备垃圾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密闭式垃圾收集箱、垃圾清运车;设立环境卫生专管员及环卫清洁队伍。同时,全面清理村庄内乱堆乱放、乱搭乱建,推行“三堆两垛”(沙土堆、粪便堆、杂物堆、柴草垛、砖石垛)定点存放。妥善处理并积极利用禽畜粪便,鼓励村民使用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五是提升美化水平。对村内主要街道两侧建筑、墙壁进行统一整洁或粉刷,合理布局宣传栏、文化墙等,形成整洁有序、特色鲜明、实用美观的景观效果。整治村内影响观瞻的陈旧电线电路,坚决杜绝乱扯乱挂现象。乡村产业发展规划方案篇2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工作总体要求,鼓励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积极投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大力宣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措施,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决定在全乡深入开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宣传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活动目标通过对实施乡村振兴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代表、优秀项目、经验做法等进行持续宣传推介,展示典型代表的风采和作用,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氛围,引导更多党员干部和群众参与进来,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作出积极贡献。二、责任分工充分认识开展乡村振兴战略宣传展示活动的重要性,切实将工作做到实处,精心组织,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主体。成立xx乡乡村振兴战略宣传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xx担任组长,乡长xx、党委委员xx担任副组长,各部门单位负责人担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乡农技推广中心,xx兼任办公室主任。确保分工明确,责任落实。三、实施步骤1、组织学习。由乡乡村振兴办召开村总支书记、乡村振兴专干参加乡村振兴战略学习会,组织学习十九大精神文件精神,及各省、市、县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具体要求,领会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2、加强宣传。认真部署,组织实施,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充分利用广播会和横幅、宣传栏等宣传形式,大力宣传乡村振兴战略内容。x月x日前,各村(社区)完成乡村振兴专题宣传栏,在辖区各村范围醒目处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宣传标语。各单位要结合本地实际,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展示活动,营造好氛围。3、信息报送。村乡村振兴专干负责调查摸底,于每月xx日前报送乡村振兴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代表、优秀项目、经验做法、重要活动;字数xxxx字以内,可图文并茂。由乡审核通过进行上报宣传。四、工作要求1、高度重视。各村、社区要高度重视,将乡村振兴宣传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好宣传展示活动。既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要广泛动员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各方主体将工作实践中形成的好思路、好做法、好经验以及服务中的感人事迹梳理出来、分享出来、展示出来,不断丰富此次宣传展示活动的内容。2、创新形式。恰当的载体和形式是宣传展示取得良好效果的基本前提。各村、社区要大胆创新,充分调动各类媒体平台的积极性,策划开展形式多样、群众欢迎的宣传展示活动。3、务求实效。各村、社区要高度重视,x月x日乡乡村振兴办将对各村、社区设立的宣传栏、宣传标语进行督查,督查情况与每月报送宣传材料一并纳入年终考核评选。乡村产业发展规划方案篇3为了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确保全年招商引资工作任务顺利完成,特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坚持在认真搞好审计业务工作的同时,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要务,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强化措施,完善机制,优化环境,切实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确保全年招商引资任务完成,为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二、目标任务及完成时限全年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xx万元以上,赶明年xx月底完成。三、项目意向贴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县产业规划,重点在房地产开发、第三产业发展方面开展招商。四、工作措施(一)强化发展意识,营造招商氛围。充分认识招商引资是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落实全面招商的工作要求,把招商引资作为全局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全体干部要树立全民招商的思想,用心搜集、寻求招商信息,宣传优惠政策,千方百计鼓励、吸引投资者来我县投资兴业,努力营造良好的招商氛围。(二)丰富招商方式,健全招商网络。要用心利用亲友招商、网络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招商的同时,用心探索代理招商的方式。充分利用和联系彬县藉在外人才资源优势,主动加强与沿海地区商会、科研院校的联系和沟通,搜集和掌握招商引资信息。及时成立招商小分队,主动出击,外出招商。(三)成立工作机构,落实工作职责。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招商引资工作在局党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实行主要领导全面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局上下共同抓,各负其责,职责到人。各股室要高度重视,切实增强招商引资的职责感和紧迫感,用心参与支持招商引资工作,挖掘发挥每位干部的人脉关系,用心开展招商引资,确保招商引资任务的全面完成。(四)落实优惠政策,重奖招商功臣。按照《x县招商引资考核奖惩办法》,制定以下优惠奖励政策。1、凡局干部职工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的一次性奖励x万元;对未完成任务的,按照到位资金状况,适当给予奖励。2、凡需出外招商的,局里带给交通工具,每月增加xx元的通讯费。3、外出招商期间工资、津贴照发,按规定报销旅差费,并优先享受年度带薪休假。4、招商引资没有成果的,差旅费只报销xx%。5、对招商引资工作成绩突出的,作为评选先进、组织推荐的优先人选。乡村产业发展规划方案篇4为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加快管理局经济社会发展,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全局资源、区位、环境优势,利用好国家“一带一路”和对俄开发政策。以富民、强场、兴局为目标,创新招商引资方式,营造全民招商引资氛围,加快招商引资步伐。二、招商引资范围围绕增加税收、解决就业、拉动产业的重点项目进行招商引资。鼓励引进企业总部或经营权产权交易类企业。严格控制引进税收贡献低、产能过剩、持续发展能力差的项目。禁止引进污染环境、低税收的加工项目。现有企业或垦区内外投资人进行增资扩股、更新设备、新建等符合建三江产业发展方向新立项审批可独立认定的新增项目。为引导产业健康发展,水稻初加工、粮食仓储、房地产开发、加油(气)站、天然气、驾校、分布式(屋顶)光伏、采矿、商砼等不计入年度招商引资目标任务。投资总额达到xx万元以上项目计入农场招商引资任务目标。超过xx万元的招商引资项目,同时执行建管委发〔20xx〕1号文件政策。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土地供应政策的项目。三、招商引资措施⒈农场要制定实施方案。采取积极措施,大招商、招大商、动员全社会力量,推动全民招商和重点招商。目标任务要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农场主要领导要率先垂范走出去招商,请进来考察联谊,切实做到万众招商,全民引资。⒉招商引资工作实行重奖重罚。完成招商引资任务的农场给予班子全体奖励,对未完成招商引资目标的农场同奖同罚。⒊提供良好投资服务。农场要统筹规划,加快工业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局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为投资企业提供便捷服务,在本部门规定时限内办理相关手续。⒋工业及企业总部或经营权产权交易类企业项目可异地招商。没有重点工业园区的农场所引进的工业项目,可以落户有园区的农场(八五九、胜利、勤得利、前进、创业、前锋、洪河)和管理局经济开发区,引进企业总部或经营权产权交易类企业可落户管理局,招商引资额计入本农场招商引资总额,该项目实现的税收额及超税收基数部分xx%计算在原招商农场。⒌强化监管和服务。管理局成立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引进项目的筛选审核及农场完成任务指标最终认定,督促指导业务部门服务。四、验收办法招商引资项目符合以下条件,方可申请验收:一是必须与农场签订招商引资合同;二是有工程建设的招商引资项目必须履行相关建设手续;三是招商引资项目必须履行土地审批手续;四是项目公司在项目所在地银行办理完毕与招商引资项目名称相符的开户许可,单个项目注册资本不低于500万元,招商引资项目注册资本总额不低于xx万元,按注册资本提供印花税完税证明;五是招商引资项目办理完毕工商营业执照;六是招商引资项目形象进度不低于管理局本年度下达招商引资工作目标的50%。七是项目环评、取水许可、入河排污等审批手续齐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报告书或报告表审批手续齐全。招商引资工作的验收由管理局10个部门按分工认定:商务局:负责验收各农场招商引资项目《招商引资引资合同》,招商引资项目形象进度由商务局牵头会同住建局、工信委、畜牧兽医局等相关部门审验,对招商引资项目验收结果进行汇总。工商行政管理局:依法在项目投资地办理营业执照。验收各农场招商引资项目是否办理营业执照。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建三江地区规划范围内招商引资项目,必须全部履行基本建设手续,并由各农场建设科协助建设单位办理和申报相关材料。未取得施工许可的项目,住建局不予验收。国土资源局:负责验收招商引资项目是否取得建设用地审批手续或国土资源局出具的设施农用地备案文件,农场国土所负责审核上报。计财处(财政局):负责验收各农场招商引资项目的银行开户许可,按注册资本缴纳印花税的完税证明。工信委:负责验收工业招商引资项目的产能是否达到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生产能力标准,验收生产工艺及设备是否达到项目的设计标准。环保局:监督检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情况,严格检查项目建设中环境保护“三同时”执行情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招商引资项目拉动就业情况的审核验收。畜牧兽医局:负责畜牧招商引资项目活体数量和价值的评估认定。水务局:审查新建项目是否符合上级有关取水许可和入河排污的有关规定。具体验收办法:农场工商、住建、国土资源、计财、工业、环保、人社、畜牧、水务、商务部门携带招商引资项目证明材料到管理局对口部门按照分进行审定,出具审定结果,加盖审定单位公章。农场商务科将各部门审定结果和有关材料报送管理局商务局进行汇总。验收办理时限:原则上要求各农场于20xx年xx月x日至20xx年xx月xx日将招商引资项目证明材料提交至管理局对口部门,管理局各验收部门于20xx年xx月xx日到20xx年xx月xx日完成招商引资部门验收。20xx年xx月xx日前各农场商务科将各部门审定结果报管理局商务局汇总,提交招商引资领导小组最终认定。3号奖励政策的招商引资项目的《招商引资人奖励审批表》和《企业总部或经营权产权交易类企业奖励审批表》与农场招商引资验收材料一同申报。项目开工建设通过招商引资联合验收兑现奖励总额xx%时,按招商引资合同额度达到的奖励标准兑现;项目竣工投产,年度周期内纳税达到建管委发z20xx{1号文件规定标准的,兑现奖励总额xx%,按招商引资项目实际投资(以企业上报管委会税务部门的决算报表或经有资质的评估机构的评估报告为依据)达到的奖励标准兑现,最终奖励总额按实际投资的奖励标准执行。五、奖惩办法(一)目标奖惩为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快速健康发展,管理局实行重奖重罚。⒈农场招商引资总额超过xx万元、引进企业总部或经营权产权交易类企业年上缴建三江管委会本级(县级)税金年累计额度xx万元的农场,管理局奖励农场领导班子xx万元,其中,农场两名主要领导各奖励x万元,其他班子成员合计奖励xx万元。未完成任务的农场,同奖同罚,罚金上缴管理局。⒉投资额达到1亿元以上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奖励政策⑴管理局现有及新招投资额达到1-2亿元的招商引资项目,在第二年度工程建设进度达到1亿元的80%以上,主要设备订购达到xx%的,可抵顶第二年任务指标,并按年度奖励标准兑现农场领导班子奖励。⑵管理局现有及新招投资额达到2亿元以上的招商引资项目,在第二年度工程建设进度达到2亿元的xx%以上,主要设备订购达到xx%的,可抵顶第二年任务指标,或在第三年度工程建设进度达到2亿元的xx%以上,主要设备订购达到100%的,可抵顶第三年任务指标,并按抵顶年度奖励标准兑现农场领导班子奖励。⑶同时完成当年任务指标和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续建的农场,两项考核可一并兑现。⑷农场已有重点项目在完成管理局考核之外继续新招投资额达到1亿元以上的项目,符合验收标准,管理局(管委会)额外再奖励农场领导班子40万元。以上奖励资金全部在管理局工业发展基金中支付。农场其他相关人员的奖罚标准由农场自行确定。对积极招引项目并取得良好成效的农场和能够提供优质服务的管理局单位及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农场招商引资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组织领导不力、未完成任务目标的,由管理局对农场正职领导进行诫勉谈话。(二)符合全民招商引资奖励规定的招商引资项目,按照《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及奖励办法(试行)》(建管委发〔2016〕1号)规定,同时享受优惠政策及奖励。本方案由建三江管理局商务局负责解释。乡村产业发展规划方案篇5为深入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内党发〔2022〕1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强化现代农牧业基础支撑(一)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全面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做到现状耕地面积不小于自治区下达的耕地保有量面积,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小于自治区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强化耕地用途管制,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种植苗木草皮等用于绿化装饰的植物及其他破坏耕作层的植物。加大耕地执法监督力度,依法依规督促在永久基本农田和高标准农田种植林果、苗木、草皮和挖塘养鱼的相关主体恢复粮食生产。持续巩固“大棚房”问题专项整治成果,建立设施农业常态化长效监管机制。加强工商资本流转农区土地的用途监管。(二)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科学编制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节水灌溉、改造中低产田、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机械化等结合起来,选择地块相对集中、群众积极性较高、水源配套设施完善的农田,循序渐进,稳步推进。以乌达区1.25万亩高效节水工程为依托,推广符合我市实际的农业高效节水工程实施模式。建立高标准农田和农业节水灌溉多元投入机制、高标准农田和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后管护机制。(三)推动种业创新发展。积极配合自治区完成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优势特色品种培育、良种化水平提升三大工程,提升种业发展水平。全面开展农牧业种质资源普查,持续推进第三次农作物、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和第一次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工作。鼓励葡萄种植经营主体建设葡萄良种繁育基地,重点支持高品质、高附加值葡萄新品种引进、扩繁、推广及葡萄品种苗木本土化改良与提升,逐步形成产学研相结合、资源集中、运行高效的育苗机制。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依法严厉打击套牌侵权等违法犯罪行为。(四)提升农牧业机械化水平。针对优势农作物高效植保、联合收获、粮食烘干等薄弱环节和葡萄机械化作业短板,提高装备能力和作业质量。按照自治区要求,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温室大棚钢结构骨架等成套设施装备纳入农机新产品购置补贴试点范围。积极落实农牧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实时公开补贴受益信息和资金使用进度,推行补贴申请受理和资金兑付限时办理,推动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五)有效防范应对农牧业重大灾害。制定完善农业防范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推进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有效应对大风、寒潮、霜冻、沙尘等自然灾害。积极推进实施沿黄取水口整合和集中供水改造,加强水库管护。加强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强化动植物疫病防控责任,合理配备工作力量。推进兽医社会化服务,完成兽医实验室设施装备升级改造工作。严防非洲猪瘟、口蹄疫、禽流感、草地贪夜蛾等动植物重大疫病,重点做好布鲁氏菌病等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加强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管理和普查工作。开展本地气候变化数据库建设,加强对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的分析研判。完善人工影响天气应急工作,更好地服务特色农业生产。二、积极推进葡萄产业提质升级(六)推进葡萄种植增量提质。以品种引进、苗木繁育推广、农机作业为切入点,制定并推广主要品种标准化技术规程,引导葡萄种植向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发展。认真做好土地现状调研、顶层设计、基础设施配套等前期工作,鼓励引导经营主体、社会资本等积极投入设施葡萄种植基地建设,因地制宜扩大葡萄种植面积。(七)延伸葡萄产业链条。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改进加工工艺、拓宽销售渠道等方式,重点推进现有葡萄酒产业提档升级,鼓励云飞、阳光田宇等经营主体发展葡萄汁、葡萄干、葡萄籽油等产品,推广“新、奇、特”下游产品,最大化提高葡萄产品附加值。强化“一庄一品”差异化发展,结合乌海湖、黄河西行客栈等旅游资源,打造“沙漠葡萄之旅”品牌。围绕葡萄产前、产中、产后等各环节,制定全产业链扶持政策。(八)畅通葡萄产品销售渠道。设立“乌海葡萄”自产自销市场,逐步形成区域葡萄及葡萄产品集散市场。探索发展“生鲜电商+冷链配送”的物流模式,实施冷链物流仓储中心建设项目,加强与抖音、京东等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建设乌海农畜产品京东特产馆,大力推广电子商务、农超对接、社区直销、校企直供、基地直卖等多种销售渠道。(九)加强“乌海葡萄”品牌建设。将“乌海葡萄”品牌建设工作融入到自治区农牧业品牌提升行动中,聘请专业团队编制《乌海市葡萄产业品牌推广研究报告》,深入分析研究“乌海葡萄”在国内、国际市场的优势和竞争力,讲好品牌故事,培育葡萄文化,通过葡萄小品植入、葡萄主题打造等方式,提升机场路沿线葡萄文化氛围,切实提升“乌海葡萄”品牌知名度和文化影响力。实施自治区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严把产品安全关,积极培育绿色、有机葡萄产品。三、提升本地农畜产品供给能力(十)深入实施粮食稳产增产行动。强化党委和政府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分级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开展粮食安全工作情况考核,确保2022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5万亩、产量稳定在0.7亿斤左右。贯彻落实自治区优质高效增粮示范行动,建设1个玉米千亩优质高效区。坚持量水而行,大力推广耐旱作物品种及水肥一体化等农艺节水措施,调整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增加高品质、高附加值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十一)提升“菜篮子”产品供给能力。认真做好“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相关工作。通过盘活闲置温室、引进企业建设等方式,分阶段推进蔬菜保供基地建设,逐步提升蔬菜自给率。2022年完成3个百亩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任务,盘活闲置温室210亩。大力发展生猪、蛋鸡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积极推进40万只蛋鸡、生猪标准化养殖等项目建设。结合休闲渔业、水域生态养护,推广水产健康养殖技术,发展中小型水面生态养殖,生产绿色、有机水产品,确保水产品产量稳定在100吨左右。(十二)加快发展设施农牧业。合理确定设施农业用地规模,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尽量利用未利用地、非耕地或农区闲置设施农业用地发展设施农业。大力推进设施蔬菜基地建设,积极挖掘现有设施农业潜力,打造具有一定区域竞争力的设施蔬菜生产片区。推行设施葡萄、蔬菜种植及畜禽养殖全过程标准化生产,推动水肥一体化、饲喂自动化、环境控制智能化等现代设施装备技术与农牧业生产深度融合。(十三)合理保障农区居民种粮收益。落实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措施,及时下达目标价格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提高农区居民种粮积极性和主动性。探索单环节、多环节、全程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在开展产中服务的基础上,向产前、产后延伸拓展,将先进适用的技术、装备、服务等生产要素有效导入农业生产。全力推动生产托管服务范围向葡萄、蔬菜等特色农产品拓展,扩大社会化服务覆盖面。新培育2个农业生产托管组织,力争2022年全市托管服务面积达到1万亩次以上。(十四)统筹做好重要农畜产品调控。完善我市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科学确定储备规模,优化储备布局和品种结构,做好粮油储备和吞吐调节。继续坚持市场蔬菜调入量和库存量统计数据日报制,切实摸清货源情况及动态储备情况,指导企业增加库存数量和蔬菜种类,保证市场蔬菜供应“不脱销、不断档”,确保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倡导节约粮食、文明用餐的生活习惯,坚决遏制餐饮消费环节浪费。四、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十五)切实做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工作。进一步完善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简化识别程序,确保及早发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根据监测对象风险类型、发展需求等精准施策,针对发现的因灾因病因疫等苗头性问题,及时落实医疗保障、社会救助、产业就业等帮扶措施,持续跟踪监测,确保有人管、管到位。严把退出标准,规范退出程序,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开展农区常住人口基础信息采集和动态调整,运用大数据平台常态化跟踪帮扶措施落实情况。健全部门联席工作会商和信息互通机制,推动防止返贫监测和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数据共享,提升数字化管理能力。(十六)提高脱贫人口收入水平。持续发展壮大乡村产业,中央、自治区财政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不低于55%,同时要重点支持产业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方面短板。加大对带动脱贫人口就业较多的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扶持力度,逐步提高脱贫人口家庭经营净收入比重。继续用好小额信贷政策,组织实施好到户类产业帮扶项目。着力稳住脱贫人口就业规模,确保全市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稳定在159人,力争比上年有所增加。借助京蒙协作提升劳务输出,探索开展盟市间劳务协作。建立脱贫人口务工就业协管员制度,强化公益性岗位开发和管理,确保公益性岗位聘用脱贫人口数量稳中有增,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十七)推动帮扶政策落地见效。组织开展政策成效跟踪监测和评估反馈工作。推动京蒙协作,开展骨干教师、医师进京技能培训,促进人员互动、技术互学、观念互通、作风互鉴;推动京蒙企业对接。加大消费帮扶力度,积极配合自治区筹办2022年京蒙协作消费帮扶集采推介会。充分调动金融和社会资本积极性,继续支持金融机构开展一般农区居民小额信贷。加强项目资产管理,规范收益分配。五、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十八)推进现代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积极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等项目,谋划现代农业产业园二期项目,研究编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申报方案》。抓紧谋划和储备一批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重大项目,建立我市农牧领域项目库,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论证等前期工作,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积极发展粮油、农畜产品加工和食品制造产业。培育和引进农牧业重点龙头企业,新认定2家市级龙头企业和1家市级产业化联合体,稳步提高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增值水平。(十九)加大农牧业品牌打造提升力度。加快推进农牧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推动我市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积极培育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力争2022年新增认证产品产量增长6%。充分利用农牧业展会、产销对接会、产品推介会等各类平台,加强品牌市场营销,注重做好展会成果转化,推进意向协议向实质性订单转变。严格落实食用农畜产品生产主体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将绿色、有机及地理标志农畜产品全部纳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平台。(二十)大力发展乡村富民产业。统筹考虑各区区位特色、产业基础及资源优势,按照市场需求,整合各类生产要素,推进优势资源开发,促进优势主导产业提质升级,使每个区都拥有一个或几个产业集中度较高、市场潜力较大的主导产业,推动形成特色鲜明、布局科学、协同发展的“一区一业”乡村产业体系。加快农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农畜产品产地精深加工,切实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农区、把价值链收益主要留给农区居民。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创建申报“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支持王元地村创建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泽园社区创建自治区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加强中小学农事体验、农耕文化等研学活动课程设计和组织实施,将符合条件的农区学农资源纳入中小学劳动教育,建设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研学基地。落实乡村产业发展用地保障政策。(二十一)加强乡村商业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农区寄递物流网络体系,实施“快递进村”工程,通过“邮快合作”“快快合作”等模式推进全市所有行政村(社区)实现快递进村。建设区级快递物流集散中心,建立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完善农区寄递服务网络。加强农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积极推进电子商务与农户种植融合发展,打造“网络代购+农产品销售+公共服务+物流配送”农区电子商务服务生态链,引导农畜产品直播带货健康发展。(二十二)促进农区居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落实农民工稳岗就业政策,对吸纳农区劳动力特别是脱贫劳动力就业的中小微企业,按政策规定给予援企稳岗扶持。开展“春风行动”等专项活动,促进农区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作用,促进农区劳动力就业。支持农区劳动力灵活就业,享受与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同等的就业政策和服务。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鼓励发展共享用工,培育发展物流配送、养老托育等生活性服务业。鼓励引导农区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加大根治欠薪工作力度,确保农牧民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贯彻落实“创业内蒙古”行动,加大“以奖代补”支持力度,通过培训指导、金融政策支持等方式,鼓励农区劳动力自主创业。(二十三)推进农牧业农区绿色发展。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整合耕地地力保护、病虫害绿色统防统治等项目,因地制宜开展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推广,保持农药、化肥使用量负增长,推广利用可回收地膜、秸秆还田、饲料化利用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重点开展草原执法监管、禁牧补奖政策落实、科学保护建设和草原生物灾害绿色防控等工作,逐步提升草原生态质量,有效遏制草原退化趋势。持续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深入推进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积极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完成年度新增水土保持治理任务。六、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二十四)积极开展乡村建设行动。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有力有序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科学确定村庄分类,推进村庄规划编制,严格规范村庄撤并。指导各区建立乡村建设项目库,确定改善农区人居环境、提升农区基础设施水平、增强公共服务功能等乡村建设重点。发挥村民自治制度作用,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农区居民、各类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乡村建设。明晰乡村建设项目产权。完善农区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机制,以区为单位组织编制村庄公共基础设施管护责任清单。(二十五)持续提升农区人居环境。分类有序加快农区卫生户厕新建改造,推进厕所粪污分散处理、集中处理或纳入污水管网统一处理,鼓励联户、联村、村镇一体处理。持续巩固农区生活污水治理成果,定期开展农区黑臭水体排查整治。积极探索农区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模式,持续推进3个自治区试点建设,完善农区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力争2022年农区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达到45%以上。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和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推动村庄清洁行动由“村村干净”向“家家干净”拓展。(二十六)扎实推进农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区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高质量发展,落实农区公路“路长制”,开工建设农区公路9公里,续建10公里,实施农区公路预防性养护10公里。积极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提升供水保障水平,确保农区饮水安全。推进农区电网改造和动力电进村工程,完善生产生活供电网络。稳妥有序实施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能源替代工程,大力推广太阳能、生物质能。开展农区房屋安全性评定(鉴定)工作,持续实施农区危房改造和抗震改造,将动态新增符合政策的农区低收入群体及时纳入危房改造范围,实现应改尽改。(二十七)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推广微耕微灌、增施有机肥、智能温控等智能化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农牧业发展融合应用。推进数字乡村标准化建设,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农区覆盖率。加快推广应用农区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平台。加强农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推动5G和千兆光纤网络向乡村延伸。推进“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加强数字文化资源建设,提高农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二十八)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县域统筹。科学增加农区公办幼儿园学位供给,提高农区幼儿园办园质量,着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区级紧密型医疗集团建设,将大病专项救治模式推广至所有30种大病患者,探索将村卫生室运行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实施村医“镇管村用”“区招镇用”,落实村医养老、医保等社会保障待遇。实现经办机构及定点医疗机构监督检查全覆盖,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农区互助养老幸福院、镇养老综合服务中心、村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实现农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支持专业养老服务组织承接农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运营,根据老年人需求提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实施“五社联动”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加强镇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健全完善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推进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将符合条件的农区困难群众纳入基本生活保障范围。健全基层党员关爱联系制度,完善村“两委”成员联系群众机制,关爱帮扶困难群体、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完善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网络,健全留守儿童定期探访制度和动态监测机制。七、突出实效改进乡村治理(二十九)发挥农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加强村带头人队伍建设,深化“一村班子一名大学生”培养计划。常态化开展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动态排查和整顿,扎实推进“最强党支部”建设提质升级。强化村干部管理考核和激励保障,通过日常监督、精准监督、跟进监督等方式加强对村“两委”成员的监督,持续跟踪问效,层层传导压力,注重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用。推进村民委员会及村级事务公开化规范化建设,创新村级议事协商平台,村级重要事项、重大问题由村党组织研究讨论后按程序决定,强化群众对村级权力的有效监督。(三十)创新农区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平台载体。发挥乌兰牧骑“红色文艺轻骑兵”优势,围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主题,深入农区开展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做好新一轮自治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推荐工作。加强公共文化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大对农区文化服务力度,提升服务效能。开展“戏曲进乡村”、农区文艺汇演等活动,深入挖掘乌海面塑、民俗活动等农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传统节日为重点,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健全完善农区先进典型模范人物库的挖掘推送机制。大力整治散埋乱葬等重点突出问题,做好宣传引导,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改革工作。(三十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加大农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力度,推进创建工作全覆盖,让“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在各族干部群众心中深深扎根。加强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推动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进公共文化服务场所,进旅游景区、乡村旅游区和休闲度假区,不断增强农区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坚定不移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坚决依法打击恶意炒作涉民族因素敏感案事件、蓄意挑拨民族关系、破坏民族团结的违法犯罪行为。(三十二)切实维护农区社会平安稳定。健全完善农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公安警务工作站和村警务室建设,做到“一村(社区)一民警(辅警)”全覆盖。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依法组织开展有组织犯罪预防和治理工作,持续打击“村霸”等黑恶势力,防范黑恶势力、家族宗族势力等对农区基层政权的侵蚀和影响。持续深入开展整治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渗透蔓延专项工作,加强宗教活动日常监管。依法严厉打击农区制售假冒伪劣农资、非法集资、电信诈骗、黄赌毒和侵犯妇女儿童人身权利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农区法治宣传教育及基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和规范农区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重点做好鼠疫等传染病防控,依法对农区医药场所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健全农区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体系,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严防聚集性疫情。八、加大政策保障力度和体制机制创新(三十三)扩大乡村振兴投入。把农牧业农区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确保投入力度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落实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优先支持乡村振兴等政策,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牧业农区比例。强化“三农三牧”预算绩效管理和资金使用情况监督。研究设立乌海市乡村振兴基金,积极争取中央、自治区专项资金,发挥财政投入的引领作用,整合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牧业农区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三十四)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认真做好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工作,加大对考评结果的合理运用。合理使用支农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积极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扩大对乡村振兴的信贷投放。推进农区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开展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信用建档评级工作。鼓励保险机构创新发展“保险+期货”产品。(三十五)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围绕补齐乡村振兴人才短板,加强农区人才培养,畅通各类人才下乡渠道,鼓励急需紧缺人才投身农区建设,支持市民、高校毕业生、科技人员、退役军人、企业家到农区干事创业。将农区劳动力纳入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深入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现代创业创新青年培养、农牧业经理人培养、青年致富带头人培养、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和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支持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星创天地开展农牧业科技示范推广、培训指导。完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健全基层一线人才评价激励机制,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政策向基层一线倾斜。集中选派一批教育、卫生领域青年人才到区以下基层服务锻炼,市、区两级中小学教师、医生晋升高级职称前,原则上要有1年以上农区基层工作服务经历。支持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科研院所在农区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创新创业基地、见习就业基地。(三十六)抓好农区改革重点任务落实。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及土地“三权分置”制度,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流转,推进农区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数据信息化管理和确权成果应用。积极做好农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回头看”工作,建立农区集体资产管理体系。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功能作用,以党组织共建为纽带,推动产业相近村、功能互补村等多个党组织联合组建、抱团发展。注重盘活利用集体资产资源,拓宽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健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增值收益分配制度。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九、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三牧”工作的领导(三十七)压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责任。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严格落实自治区推进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制度的有关要求,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注重提拔使用实绩突出的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强化集中换届后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分管“三农三牧”工作的领导干部任职培训和教育实践,持续提升领导干部担当意识和能力素质。组织召开全市乡村振兴工作现场会,鼓励各区、各有关部门现场观摩、交流学习。结合全市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晒党建、晒成绩”活动,深入实施“书记领航工程”,进一步扩大党组织影响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深入开展村党组织书记互学互促、工作交流,结合每年抓党建好书记评选,选树一批“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三十八)建强党的农区工作机构。充分发挥市、区两级党委农村牧区工作领导小组、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各区、各有关部门要围绕自治区乡村振兴规划和“五大振兴”实施方案明确的目标任务,设立由党政负责同志领导的专项小组或工作专班,建立落实台账,压实工作责任。强化市、区两级党委农村牧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决策参谋、统筹协调、政策指导、推动落实、督促检查等职能,分解“三农三牧”工作重点任务,落实到各责任部门,定期调度工作进展。加强党委农村牧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建设,大力培养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三农三牧”工作队伍。(三十九)抓点带面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展开。在综合村庄发展规律和先进地区经验的基础上,对照“生态环境美、服务设施美、产业富民美、社会和谐美”的要求,积极推进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集中推进海勃湾区环机场路、乌达区泽园社区—农业产业园及海南区赛汗乌素村片区建设。深入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积极宣传在乡村振兴中涌现出的先进企业、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增强企业的成就感、荣誉感和获得感。乡村产业发展规划方案篇6一、村的基本情况村共有14个村民小组,总农户1176户,总人口2875人,总耕地面积3650亩。年将耕地统一流转给银谷玫瑰有限公司,目前主要是种植玫瑰并搭配种植了部分其他经济作物,近两年农民的第一产业收入除享受土地流转金外,就在家门口的玫瑰公司打工挣钱。全村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7300元。二、项目名称:镇村玫瑰基地三、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一)种植基地建设计划年在村建成1500亩大马士革油用玫瑰种植基地,增加就业200人。2013年使村大马士革油用玫瑰种植基地达到3000亩的.种植规模。(二)为了改变村容、村貌和环境,计划建设沟渠6500米;机耕道7000米;保坎4000米;连通水区沟渠4000米;安埋水泥涵管100根。(三)生产加工厂建设在年建成玫瑰花实验加工厂。其中玫瑰油、玫瑰露提取生产线一条;玫瑰茶生产线2条。同时研发玫瑰酱、玫瑰蜜、玫瑰酒、玫瑰黄酮、玫瑰红色素等产品。四、项目建设地点:村五、进度安排:1、种植基地建设:从年6月底第一期工程基本完成30%。土壤改良、机耕道、生产便道、沟渠和涵管等。年12月完成第一期工程计划90%。2、生产加工厂建设:计划年4月底生产加工场基本完成轻钢加工房、活动板房、场内道路硬化和场地周边绿化等。到年6月底推进计划的75%。年底完成计划任务。六、项目建设主要措施1、加强领导和协调,积极做好项目的推进工作。2、加强管理,分遍推进,专人负责,按期检查落实。3、在栽培技术上,推行标准化种植模式,利用高效率机械作业,严格执行既定的规范、流程、标准和验收。4、采取科学方法调整镇村种植的大马士革油用玫瑰植株体内的碳氮比,调查当地土壤现状,制定科学施肥方案,狠抓玫瑰田的精耕细作,精心管理。5、加强项目的财务和物资管理,在健全的财务制度上进一步完善,严格资金管理。乡村产业发展规划方案篇7一、村的基本情况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537户,常住人口1422人。幅员面积2200亩。耕地面积1920亩(其中水田1885亩,旱田35亩),人均承包地1.3亩。土质粘性,灌溉以提灌为主。排水不好,易受涝灾。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油菜、玉米、红苕、土豆及各类蔬菜,牲畜及家禽有生猪、肉牛、鸡、鸭、鹅、兔等。粮食总产1200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800元。二、项目名称:土门镇民乐村种养殖基地三、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一)优质獭兔养殖基地计划—年新建兔舍10幢(2600M2)兔笼10000个。兽医诊断及繁殖生理室(20M2),办公用房及技术培训室(500M2),生产性辅肋设施(兔舍饮水工程、场区道路、绿化、围墙、输电线路及污水处理系统),仪器设备。(二)年建设一个蔬菜示范园,一个食用菌种植基地。规划60余亩土地用于绿色蔬菜示范,年产绿色蔬菜480吨,新建简易蔬菜大棚40020M2,食用菌种植基地40余亩。四、项目建设地点:村(三组、七组)五、进度安排:1、优质獭兔基地建设:从年8月至年6月底第一期工程基本完成60%,兔笼6000个,办公用房及培训室、饮水工程、场区道路、绿化、输电线路。年12月底完成第一期工程计划的80%。2、高效农业蔬菜示范园,食用菌种植基地:从年10月至年6月底蔬菜示范园基本完成简易蔬菜大棚2万平方米,滴灌系统,示范园管理人员,门卫值班室,产品清洗,包装车间,食用菌制菌车间,培养菌种室,锅炉及高温灭菌灶。到年12月30日推进计划的85%。六、项目建设的主要措施1、加强领导和引导,积极起好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2、各方筹措资金,抓好招商引资,采取外来入股等措施,确保项目的推进。3、加强管理,充分利用好有限的资金,大力培养技术人员,搞好防疫,从而减少不应有的损失。4、积极带动周围农户参与发展和项目的推进,从而带领全村农户的增收致富。乡村产业发展规划方案篇8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同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以“乡村大舞台”建设为切入点,以“文化惠民、凸显特色”为落脚点,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打造特色文化村居,为繁荣地方特色文化、丰富群众精神生活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取得明显的成效。截至目前,全县已建乡村大舞台25个,首批命名表彰鸣凤镇栖凤社区、洋坪镇双路村等18个村(社区)为特色文化村(社区)。一、高度重视、整合力量,为建设特色文化村居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领导重视。县主要领导明确指出,要把创建特色文化村与建设美丽乡村、全域景区化、最美乡愁、农村新社区、特色产业相结合,实现文化与旅游、农业农村工作融合发展。二是组织得力。乡镇党委、政府和村(社区)把创建特色文化村(社区)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落实创建主体责任,确保创建组织实施。三是帮扶单位大力支持。县直各驻村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参与特色文化村创建。县人社局驻点洋坪镇金竹园村,积极为乡村大舞台筹措资金,率先在全县山区村建成了乡村大舞台。县工商行政管理局驻点鸣凤镇北门村,帮助北门村在九子溪建设文化广场,并派工作人员指导广场舞培训,成功举办了九子溪新春联欢会。二、科学部署、分类创建,为推进实施特色文化村居建设找准了方向一是制定实施方案。结合县实际情况,县委宣传部、县文体局联合出台了《县创建“特色文化村(社区)”实施方案》,参与创建村(社区)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二是制定考核标准。重点实施创建“五大项目”,主要包括:设施设备、服务提供、文化队伍、特色文化环境、特色文化服务,分“自主申报、乡镇推荐、小组评审、验收命名”四个阶段完成。在具体的创建活动上,突出“乡村大舞台”建设,每个“乡村大舞台”从规划设计、评审报批、开工建设、竣工验收都实现严格把关,便于分类指导、突出特色。三、明确责任、协调推进,为建设特色文化村居创造了良好条件一是县级负责督查。组建创建特色文化村(社区)领导小组和工作考核专班,负责指导创建和考核验收工作,实行平时不定期指导和年终考核检查相结合工作模式。由县组织评审组到申报的28个村采取实地察看、听取汇报等形式进行了考核,对纳入考核范围的每一个村,评审组严格按照事前确定的特色文化村实施方案进行对照检查,执行事前统一确定的评分规则。二是乡镇负责推优指导。各乡镇综合考虑各申报村(社区)的实际情况和文化服务工作开展情况,主动选取群众文化活动基础好、设施建设有力的村(社区)进行申报。三是村(社区)负责组织实施。村(社区)积极投资建设乡村大舞台、文体小广场、购置音响设备、文体设施器材,并积极鼓励和引导群众参与公共文化志愿服务。全县已建立文化志愿者服务站52个,招募志愿者2500余名,培育乐器、声乐、绘画、摄影等8支稳定的文化艺术辅导队伍,腰鼓舞、彩扇舞、健身球等10支特色团队,全县拥有120支广场舞队伍、59支民间文艺团队。四、健全机制、规范管理,为成功打造特色文化村居提供了重要保障一是实行动态管理。特色文化村(社区)实行总量指标控制和动态管理,县委宣传部、县文体局每年组织一次评审,决定当年新命名村(社区),同时对已通过命名的村(社区)进行复查,对后续工作保障不力、有明显退步、在一定期限内经整改达不到要求的村(社区)予以摘牌。二是实行资金奖励。对新命名的“特色文化村(社区)”按“以奖代补”的方式,当年给予3万元奖励。已获得命名村(社区),每年复验一次,复验保牌后按2万元予以奖励。五、突出特色、共建共享,将特色文化村居的惠民成果落到实处特色文化村的创建与美丽乡村、全域景区化、最美乡愁、农村新社区、特色产业的融合发展,突出了特色文化,凸显了文化惠民。嫘祖镇广坪村把乡村大舞台与美丽乡村、十里“紫薇花廊”相结合,打造花园式、晴雨式“乡村大舞台”,并举办了紫薇花节、嫘祖镇广场舞等多项文化惠民活动;洋坪镇双路村结合新社区建设,把“乡村大舞台”当景点来建设,高起点规划、大手笔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效率利用,在全县首屈一指,在该村举办了全县“想唱就唱”活动启动仪式、镇民间文艺调演、迎新春联欢和村级广场舞等文化惠民活动;嫘祖镇真金村、谭坪村把“乡村大舞台”与全域景区化结合,组建演出队伍,将“呜音”、“花鼓戏”、“五鱼闹海”、“薅草锣鼓”等非遗文化搬进了景区,赢得游客称赞;旧县镇、茅坪场镇在创建过程中把鹿苑茶、香菇等特色产业与乡村大舞台相结合,建成一批茶文化村、香菇文化村;鸣凤镇安泰社区、汪家村等把乡村大舞台建设与房产开发相结合,打造多个“百姓大舞台”,举办了“百姓舞台大家唱”、鸣凤镇首届广场舞大赛等文化惠民活动。乡村产业发展规划方案篇9今年是我镇全面实施乡村旅游发展的开局之年。根据发展乡村旅游的相关要求,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本地旅游资源,精心制定谋划好一批乡村旅游项目,引导乡村旅游合理布局,促进乡村旅游健康有序发展。一、指导思想围绕“突出山区特色,培育支柱产业,建设和谐秀美乡村”的工作思路,以“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为主线,牢固树立“特色化、集约化、规模化”的大旅游、大发展意识,结合我镇旅游资源丰富、发展乡村旅游市场空间和潜力巨大的特点,以民族文化底蕴、宗教建筑、自然生态和特色种植基地为依托,以促进农民就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目的,以新农村建设和景区(点)为发展重点,抓好乡村度假型、依托景区型、农业观光型、产业带动型、民俗风情型等乡村旅游业类型,大力发展农家乐和农家旅馆,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特色鲜明、效益可观、环保一流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二、目标任务乡村旅游规划范围为新村点至上庄村,依托新建乡村旅游门楼、红色景点、绿色生态、宗教寺庙等旅游景点,利用乡村农舍、瓜果园、有机农业基地、苗木种植基地、特色养殖基地、乡土文化、民俗风情,开展以休闲度假、观光娱乐、乡村闲趣为内容的旅游活动,通过整合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交通、农田水利建设、危房改造、农业综合开发、“一事一议”工程建设、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资金,使乡村旅游成为我镇旅游业突出亮点和农民增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力争2020年完成特色养殖基地1000亩,有机农业基地1000亩,瓜果园500亩,休闲度假农庄3家,农家乐10家,农家旅馆8家,年接待能力20万人以上,把镇打造成全县乡村旅游示范点。三、领导机构为切实加强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党委副书记、镇长任组长,、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成员的乡村旅游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镇生态创建办,生态创建办负责人肖建胜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本镇的乡村旅游发展实施工作。四、方法措施1、发展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新农村村点建设与乡村旅游景点建设相结合,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建设新农村的有效途径之一,充分把握机遇,加大力度,积极整合项目资金,支持乡村旅游发展,通过多渠道多方式解决乡村旅游资金“瓶颈”。2、发展乡村旅游与推进现代农业相结合。紧扣镇建设新农村的战略部署,使发展乡村旅游与镇农业发展的总体布局相协调,并与全镇的旅游发展规划相衔接,充分依托我镇生态环境、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宗教文化等各种资源,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典型示范作用,以点带面,促进发展。坚持以村为单位发展特色农业,块状发展,形成规模,体现特色,集聚发展,实现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有效结合。3、发展乡村旅游与建设优质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相结合。我镇以蜂蜜、有机蔬菜、有机草莓、黑山羊为代表的优质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为了使农民手中的农产品转化为商品,有效改变农业粗放型的现状,通过发展多种经营,扩大农产品销售市场,增加农产品就地消费份额,实现农产品就地转化升值。4、发展乡村旅游与农村清洁工程相结合。环境是旅游的基础条件,要帮助农民提升环保意识,充分改善和维护好当地的生态人居环境,坚持做到不脱离农民,不脱离乡土,不脱离当地资源环境条件,帮助农民改善卫生条件和接待条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通过发展旅游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当地群众的根本利益。5、发展乡村旅游与民俗文化保护相结合。着力在提高乡村旅游文化品位上下功夫。对于具备开发潜力的民俗文化,要引导和激发本地农民的认同性与自豪感,重点挖掘和保护原生态民俗风情的文化内涵、生活特色,以“富、学、乐、美”为最终的发展目的。6、发展乡村旅游与打造乡村品牌相结合。各村、各景点要根据本地的资源特色,努力打造“一村一品”、“一家一特”,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要以城镇居民休闲需求为目标,突出农村生活特点,形成乡土文化氛围。各村要立足本地特色资源,加大旅游建设投入,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乡村旅游宣传活动,形成以接待服务、农事参与、休闲度假、文化体验为主体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逐步构建乡村旅游网络,促进乡村旅游进入高起点、高效益、快发展的良性轨道,真正发挥乡村旅游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乡村产业发展规划方案篇10为切实抓好20XX年发展党员工作,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提高党员素质,确保党员质量,按照XX大《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村工作实际,现制定20XX年发展党员工作计划如下:一、加强对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