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专版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过关检测A卷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广西专版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过关检测A卷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广西专版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过关检测A卷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广西专版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过关检测A卷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
广西专版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过关检测A卷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4其次单元过关检测(A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先秦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阴阳、名六家属第一流的高校派。汉以后,法、阴阳、名三家,其基本思想为儒、道所汲取,不再成为独立学派;墨家中绝;唯有儒、道两家长期共存,相互竞争,相互汲取,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条纵贯始终的基本发展线索。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成分中,儒家和道家是主要的两极,形成显明的对立和有效的互补。两者由于到处相反,因而能够相辅相成,赐予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以深刻的影响。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溢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其人生看法是主动进取的,对社会现实剧烈关切并有着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对他人有不行自已的怜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不与浊俗同流合污,在生命与志向发生不行兼得的冲突时,宁可杀身成仁,杀身成仁,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安静自由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逐外物而不反,又不关切社会事业的奋斗胜利,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定自为而相因,成就和谐安静的社会。其人生看法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或隐于山林,或隐于朝市,有明显的出世倾向。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儒、道两家的气象不同,大儒的气象似乎可以用“刚健中正”四字表示,就是道德高尚、慈爱亲和、落落大方、忠贞弘毅、情理俱得、从容中道、和而不同、以权行经等等,凡事皆能精研深究,以求合理、合时、合情,可谓为“曲践乎仁义”,足以代表儒家的看法。古者有儒风、儒士、儒雅、儒吏、儒将等称谓,皆寓道德学问有根底、风度温文尔雅之意。道家高士的气象似可用“涵虚脱俗”四字表示,就是内敛不露、少私寡欲、清静自守、质朴无华、超然自得、高举远蹈、流连山水等,富于诗意,富于山林隐逸和潇洒超脱的风味。我们也发觉留意归真返璞,艳羡赤子般的天真或天机,保持人的真性情,厌恶人世的繁文缛节、权诈智巧,是老庄的特色。古者有道人、道真、道眼、道貌、道学等称谓,皆寓不同凡俗、领悟至道、风度超逸之意。儒家是忠良的气质与风度,道家是隐士的气质与风度。(摘编自牟钟鉴《道家和道教论稿》)材料二儒、道两家主见虽多有不同,各有偏重,但在力主“和”与“和谐”这一点上却是完全一样的。儒家讲“和合”“保合”“中和”“太和”“和而不同”。道家也讲“致中和”“守静笃”“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则生万物,等等。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都是开放性的,不是封闭的思想体系,它们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汉代,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起初,确曾因我国囿于“夷夏之辨”一度显得茕茕孑立。但经过一番与儒、道的碰撞、辩驳、演化、磨合,外来的佛教渐渐中国化,到了隋唐,就渐渐实现了儒、道与佛的融合,三教合一,共同形成了中国恢宏独特的传统文化。这也是世界各国思想史上未有先例的一大“典型”。之所以能达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这两个中华原创文化,具有博大的包涵性,是坚毅的“胃”,能把域外文化消化汲取。所以,史学大师陈寅恪早就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是“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途径”。故此,我们认为“国学”的根基是儒道互补,缺一不行,而那种把“国学”只看作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一家独踞的相识,是有重大偏颇的。缺了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的补充,儒家难撑“国学这台戏”,儒、道两家,还要加上佛教,三足鼎立才能站稳立牢。(摘编自韩秉方《儒道互补——国学之根基》)材料三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中国梦的今日,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须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建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何进行创建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化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是一条重要途径,有助于克服在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中简单出现的形式化倾向。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殷周之际出现了重要的人文转向,即由神本向人本转向,以及人道主义思潮出现。这为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供应了最干脆的思想来源,也规定了此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最具代表性,儒家致力于以仁为核心、仁礼相辅互动的理论构建。与儒家讲仁爱形成比照的是,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认为文明的发展要留意克服虚伪性和工具化的倾向。道家身国同构、经国理身的理念,表现出其根本价值取向是憧憬真正符合人性的和谐社会与美妙人生。由此,儒、道两家虽然对社会和人生的志向形成了不同的致思路向,但在拥有共同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可以相融互补。(摘编自洪修平《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1.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儒、道长期共存,形成纵贯中国传统文化始终的思想流派,是因为其在发展进程中,相互竞争,相互汲取。B.法、阴阳、名三家后来灭亡,是因其基本思想被儒、道汲取,而它们本身却不汲取儒、道思想。C.儒、道两家主见虽然各有偏重,多有不同,但是都讲“和而不同”,都讲和则生万物。D.殷周之际出现的人文转向和人道主义确定了后世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答案:A解析:B项,“而它们本身却不汲取儒、道思想”于文无据,材料一第1段只提到“汉以后,法、阴阳、名三家,其基本思想为儒、道所汲取,不再成为独立学派”,并没有提到法、阴阳、名三家是否汲取儒、道思想。C项,“都讲‘和而不同’,都讲和则生万物”错误,依据材料二第1段“儒家讲‘和合’‘保合’‘中和’‘太和’‘和而不同’。道家也讲‘致中和’‘守静笃’‘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则生万物,等等”,可知儒家讲“和而不同”,道家讲和则生万物。D项,“殷周之际出现的人文转向和人道主义”错误,依据材料三第2段“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殷周之际出现了重要的人文转向,即由神本向人本转向,以及人道主义思潮出现”,可知“神本向人本转向”和“人道主义思潮”都属于“人文转向”,“人文转向”和“人道主义”之间不是并列关系。2.依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儒家的人生看法是主动的,它关注社会现实;而道家则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B.假如中华原创文化缺少包涵性,不能让佛教中国化,就可能没有儒、道、佛合一。C.我们一般习惯于把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称为“国学”,其实,这是有重大偏颇的。D.材料三第1段运用设问提岀论点,指出复兴中国梦须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答案:C解析:C项,“我们一般习惯于把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称为‘国学’”错误,材料二第2段原文为“故此,我们认为‘国学’的根基是儒道互补,缺一不行,而那种把‘国学’只看作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一家独踞的相识,是有重大偏颇的”。3.材料一中说儒、道两家“到处相反”,以下不属于其“到处相反”依据的一项是()(3分)A.儒家的人生观是在生命与志向发生不行兼得的冲突时,宁可杀身成仁,杀身成仁,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道家的人生观是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B.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是忠良的气质与风度;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是隐士的气质与风度。C.儒家崇尚慈爱亲和、落落大方、从容中道,主见凡事要合理、合时、合情;道家崇尚质朴无华、超然自得、少私寡欲,主见保持人的真性情,厌恶人世的繁文缛节、权诈智巧。D.儒家致力于构建以仁为核心、仁礼相辅互动的理论体系;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认为文明的发展要留意克服虚伪性和工具化的倾向。答案:B解析:B项,“忠良的气质与风度”与“隐士的气质与风度”只是指不同类型的人,不能说是相反的,因此不属于儒、道两家“到处相反”的依据。4.材料二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4分)参考答案:①引用论证,文章引用了名言名句等,既增加了文章的劝服力,也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②举例论证,文章阐述汉代及隋唐佛教的状况,为儒家学说、道家思想是开放性的这一观点供应了例证。③比方论证,文章把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比方成“胃”,形象地论述了它们博大的包涵性。解析:第一,材料二引用了陈寅恪的话语“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途径”以及“致中和”“守静笃”“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属于引用论证。其次,材料二阐述汉代及隋唐佛教的状况,为儒家学说、道家思想是开放性的这一观点供应了例证,这是运用事实材料证明论点,属于举例论证。第三,材料二把具有博大的包涵性的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这两个中华原创文化比方成坚毅的“胃”,论证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形象,简单被人接受,这属于比方论证。5.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安静自由为价值取向。回顾我国的沧桑历史,到处都可寻找到这两类学问分子的影子,请你各举一例来证明。(6分)参考答案:痴心于“致君尧舜上”的“诗圣”杜甫,其诗歌到处体现民本思想,在沉郁顿挫的语调中饱含忧患意识,便是儒家入世思想的印证。“诗成笑傲凌沧洲”的“诗仙”李白,不仅在皇帝面前自由自由,更是游遍山河江川,有着狂放浪漫的特性,体现了道家的价值取向。解析: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代表人物有杜甫、韩愈、范仲淹、文天祥、顾炎武等。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安静自由为价值取向,代表人物有阮籍、李白等。可以从中各选择一名,结合人物的相关经验,简要分析论证儒家和道家的人生观。(二)现代文阅读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出关鲁迅老子到了函谷关,没有直走通到关口的大道,却把青牛一勒,转入岔路,然而他更料不到当他弯进岔路的时候,已经给探子望见,立即去报告了关官。所以绕不到七八丈路,一群人马就从后面追来了。那个探子跃马当先,其次是关官,就是关尹喜,还带着四个巡警和两个签子手。“站住!”几个人大叫着。老子赶忙勒住青牛,自己是一动也不动,似乎一段呆木头。“阿呀!”关官一冲上前,望见了老子的脸,就惊叫了一声,即刻滚鞍下马,打着拱,说道:“我道是谁,原来是老聃馆长。这真是万想不到的。”老子也抓紧爬下牛背来,细着眼睛,看了那人一看,含模糊糊地说:“我记性坏……”“自然,自然,先生是遗忘了的。我是关尹喜,从前因为上图书馆去查《税收精义》,曾经探望过先生……”这时签子手便翻了一通青牛上的鞍鞯,又用签子刺一个洞,伸进指头去掏了一下,一声不响,噘着嘴走开了。“先生在城圈边溜溜?”关尹喜问。“不,我想出去,换换簇新空气……”“那很好!那好极了!现在谁都讲卫生,卫生是顶要紧的。不过机会难得,我们要请先生到关上去住几天,听听先生的教训……”老子还没有回答,四个巡警就一拥上前,把他扛在牛背上,签子手用签子在牛屁股上刺了一下,牛把尾巴一卷,就放开脚步,一同向关口跑去了。到得关上,立即开了大厅来款待他。这大厅就是城楼的中一间,临窗一望,只见外面全是黄土的平原,愈远愈低;天色苍苍,真是好空气。这雄关就高踞峻坂之上,门外左右全是土坡,中间一条车道,似乎在峭壁之间。实在是只要一丸泥就可以封住的。大家喝过开水,再吃饽饽。让老子休息一会之后,关尹喜就提议要他讲学了。老子早知道这是免不掉的,就满口答应。于是轰轰了一阵,屋里渐渐坐满了听讲的人们。同来的八人之外,还有四个巡警,两个签子手,五个探子,一个书记,账房和厨房。有几个还带着笔、刀、木札,预备抄讲义。老子像一段呆木头似的坐在中心,缄默了一会,这才咳嗽几声,白胡子里面的嘴唇在动起来了。大家即刻屏住呼吸,侧着耳朵听。只听得他渐渐地说道:“道可道,特别道;名可名,特别名。无名,天地之始;出名,万物之母。……”大家彼此面面相觑,没有抄。“故常无欲以观其妙,”老子接着说,“常有欲以观其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大家显出苦脸来了,有些人还似乎手足失措。一个签子手打了一个大呵欠,书记先生竟打起瞌睡来,哗啷一声,刀、笔、木札,都从手里落在席子上面了。老子仿佛并没有觉得,但仿佛又有些觉得似的,因为他从今讲得具体了一点。然而他没有牙齿,发音不清,打着陕西腔,夹上湖南音,“哩”“呢”不分,又爱说什么“”:大家还是听不懂。可是时间加长了,来听他讲学的人,倒特别地受苦。为面子起见,人们只好熬着,但后来总不免七倒八歪斜,各人想着自己的事,待到讲到“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住了口了,还是谁也不动弹。老子等了一会,就加上一句道:“,完了!”大家这才如大梦初醒,虽然因为坐得太久,两腿都麻木了,一时站不起身,但心里又惊又喜,恰如遇到大赦的一样。于是老子也被送到厢房里,请他去休息。他喝过几口白开水,就毫无动静地坐着,似乎一段呆木头。人们却还在外面纷纷争论。过不多久,就有四个代表进来见老子,大意是说他的话讲得太快了,加上国语不大纯粹,所以谁也不能笔记。没有记录,惋惜特别,所以要请他补发些讲义。“来笃话啥西,俺实直头听弗懂!”账房说。“还是耐自家写子出来末哉。写子出来末,终于弗白嚼蛆一场哉啘。阿是?”书记先生道。老子也不特别听得懂,但望见别的两个把笔、刀、木札,都摆在自己的面前了,就料是肯定要他编讲义。他知道这是免不掉的,于是满口答应;不过今日太晚了,要明天才开手。老子写了整整一天半,也不过五千个大字。“为了出关,我看这也敷衍得过去了。”他想。于是取了绳子,穿起木札来,计两串,扶着拄杖,到关尹喜的公事房里去交稿,并且声明他立即要走的意思。关尹喜特别兴奋,特别感谢,又特别惋惜,坚留他多住一些时,但望见留不住,便换了一副悲伤的脸相,答应了,吩咐巡警给青牛加鞍。作过别,拨转牛头,便向峻坂的大路上渐渐地走去。不多久,牛就放开了脚步。大家在关口目送着,去了两三丈远,还辨得出白发、黄袍、青牛、白口袋,接着就尘土逐步而起,罩着人和牛,一律变成灰色,再一会,已只有黄尘滚滚,什么也看不见了。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作(节选自鲁迅《故事新编》,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西出函谷的老子,在荒诞无理而又关系错综困难的世界里浸润了无尽的孤独感。B.老子花了整整一天半时间,写了五千个大字的讲义,用绳子穿起木札,计两串,来敷衍他们。C.青牛摇步、黄袍浮落、白口袋摆荡、白发飘舞,老子形单影只离去的背影,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D.小说借古讽今,讽刺了当时已病入膏肓的中国社会中人们不切实际、空谈道德的做法。答案:D解析:对小说主旨概括不够全面,小说还讽刺人们对名人的盲目崇拜。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签子手“翻”“刺”“掏”“噘着嘴”等一连串动作描写,细微环节传神,表现了关口官吏的贪欲。B.全文有三处用“一段呆木头”来比方老子。作者把老子“画”成呆头呆脑的老头子,也“画”出了他的思想过时、呆板、毫无生气。C.小说细腻地描绘了听讲人们的神态,大家听完老子的课后“恰如遇到大赦的一样”,侧面写老子讲得太多,时间太长。D.老子“打着陕西腔”“夹上湖南音”“没有牙齿”,这些合志向象出来的细微环节,将人物进一步漫画化。答案:C解析:写“大家听完老子的课后‘恰如遇到大赦的一样’”侧面表现了老子讲得太深邃,大家听不懂。8.关尹喜等人对老子持有怎样的看法?这个看法说明白什么?(4分)参考答案:关尹喜等关官对老子及其学说特别崇拜。这种崇拜的看法说明白当时不论懂与不懂老子学说的人,都特别宠爱空洞的说教。9.这篇小说作者说是“故事新编”,作者在编故事时为了增加生动性,采纳了哪些描写方法?请举出两种,加以分析。(6分)参考答案:①语言描写,作者在小说中为了表现老子学说的深邃、玄虚,有意引用了老子的言论,还想象了老子在讲学时“打着陕西腔,夹上湖南音”的样子,增加了故事的生动性。②细微环节描写,如写众人听老子讲学时的疲乏相,“一个签子手打了一个大呵欠,书记先生竟打起瞌睡来,哗啷一声,刀、笔、木札,都从手里落在席子上面了”,逼真形象。③环境描写,小说最终一段,写了老子离去时的场景,给人以缥缈、玄虚之感。(写两种即可)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法行荀子公输不能加于绳墨,圣人莫能加于礼。礼者,众人法而不知,圣人法而知之。曾子曰:“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无身不善而怨人,无刑已至而呼天。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不亦反乎!身不善而怨人,不亦远乎!刑已至而呼天,不亦晚乎!诗曰:‘涓涓源水,不雝①不塞。毂已破裂,乃大其辐。事已败矣,乃重大息。’其云益乎!”曾子病,曾元持足,曾子曰:“元!志之!吾语汝。夫鱼鳖鼋鼍犹以渊为浅而堀其中,鹰鸢犹以山为卑而增巢其上,及其得也,必以饵。故君子苟能无以利害义,则耻辱亦无由至矣。”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贵玉而贱珉者,何也?为夫玉之少而珉之多邪?”孔子曰:“恶!赐!是何言也!夫君子岂多而贱之,少而贵之哉!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行也;折而不桡②,勇也;瑕适并见,情也;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其止辍然,辞也。故虽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诗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此之谓也。”曾子曰:“同游而不见爱者,吾必不仁也;交而不见敬者,吾必不长也;临财而不见信者,吾必不信也。三者在身,曷怨人!怨人者穷,怨天者无识。失之己而反诸人,岂不亦迂哉!”南郭惠子问于子贡曰:“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栝③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孔子曰:“君子有三恕: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亲不能报,有子而求其孝,非恕也;有兄不能敬,有弟而求其听令,非恕也。士明于此三恕,则可以端身矣。”孔子曰:“君子有三思而不行不思也: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无思也;有而不施,穷无与也。是故君子少思长,则学;老思死,则教;有思穷,则施也。”注①雝:同“壅”,堵塞。②桡:同“挠”。③栝(yǐnkuò):矫正竹木弯曲的工具。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栝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B.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栝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C.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栝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D.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栝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答案:B解析:本题中,从句式上来看,“欲来者不距”“欲去者不止”句式一样,是说君子对于这两种人的看法,所以要在“欲”前面分别断开,解除A、D两项;“良医之门多病人”“栝之侧多枉木”句式一样,解除C项。可确定答案为B项。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公输,在文中指公输盘。复姓公输,名盘,鲁国人,能造奇巧器械,民间称鲁班。B.诗,指《诗经》,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C.南郭惠子,在文中指住在南郭地方的一个名叫惠子的先生。南郭,即南边的外城。D.夫子,古时对男子的尊称;孔门尊称孔子为夫子,后因以特指孔子。在文中指孔子。答案:C解析:C项,对“南郭”理解有误,南郭为中国的一个复姓。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荀子认为,“法行”就是值得效法的行为准则,遵循“礼制”,不超越“礼制”,全文引用几位圣人的言论来论证这个观点。B.文中引用曾子的言论来论述做事要合乎常理,务求根本,早作打算;不贪财害义;要加强主观修养,不怨天尤人。C.文中借南郭惠子与子贡的对话来论述君子只要做到身心端正,就不怕求学的人身份多么混杂。D.文中引用孔子的言论来论述君子要像珍视宝玉那样重视道德修养,明白恕道,并提出三种思索:要早学习,早育人,早施舍。答案:D解析:D项,“三种思索:要早学习,早育人,早施舍”理解有误,应为“少年时努力学习,老年时教化人,富足时施舍人”。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怨人者穷,怨天者无识。失之己而反诸人,岂不亦迂哉!(2)是故君子少思长,则学;老思死,则教;有思穷,则施也。参考答案:(1)怪怨别人,就会陷入困厄;怪怨上天,说明自己没有见识。过失在于自己却去责怪别人,这不是太迂腐了吗?(2)因此君子年少时考虑到长大后的事,就会努力学习;老年时考虑到死后的事,就会教化后人;富有的时候考虑到贫困,就会施舍。解析:(1)“穷”,陷入困厄;“反”,责怪;“迂”,迂腐。(2)“是故”,因此;“教”,教化后人;“施”,施舍。14.请简要概括孔子提出的三种恕道及意义。(3分)参考答案:恕道:①侍奉君主;②报答父母;③敬重兄长。意义:明白和驾驭了三种恕道的做法,身心就可以端正了。参考译文公输盘不能超越墨线的规则,圣人不能超越礼制。礼制,众人遵循它,却不明白它,圣人遵循它,而且能理解它。曾子说:“不要疏远家人而亲近外人,不要自己不好而怨恨别人,不要遭遇刑罚才呼喊上天。不亲近家人而亲近外人,这不是违反常理吗?自己不好而怨恨别人,不是舍近求远了吗?遭遇到刑罚时才呼喊上天,不是已经晚了吗?《诗经》上说:‘细流的水源,不加堵塞就不断绝。车毂已经破裂,才把车辐增大。事情已经失败了,这才深深长叹。’这样做有什么用呢?”曾子病得很严峻,他的儿子曾元抱着他的脚,曾子说:“元,你记住!我告知你。鱼鳖鼋鼍以为深潭还太浅,就在那下面打洞安家;鹰鸢以为山岭还太低,就在那上面筑巢栖息;但是,它们还是被人捕获,这肯定是为诱饵所诱。所以,假如君子能不贪财害义,那么就不会有什么耻辱了。”子贡问孔子:“为什么君子珍视宝玉而轻视珉石呢?因为宝玉少而珉石多吗?”孔子说:“唉!赐啊!这是什么话啊!君子怎么会因为多了就轻视它,少了就重视它呢?宝玉,君子用来比拟人的德操。玉温润而有光泽,好比君子的仁;它坚硬而有条纹,好比君子的才智;它刚毅而不屈,好比君子的义;它有棱角而不伤人,好比君子的行为;它即使被折断也不弯曲,好比君子的勇;它的漂亮与瑕疵表露在外面,好比君子的诚恳;敲击它,声音清越远扬,最终戛然而止,好比君子的言辞。所以,即使珉石带着彩色花纹,也比不上宝玉那样雪白光明。《诗经》上说:‘我真惦念君子,性情温柔得就像宝玉。’说的就是这道理。”曾子说:“与人交游,却不被对方宠爱,这必定是由于自己缺乏仁爱;与人交往而不被对方敬重,这必定是由于自己不忠厚;接近财物,而不被对方信任,这必定是由于自己没有信用。这三者的缘由都在自己身上,怎么能怪怨别人?怪怨别人,就会陷入困厄;怪怨上天,说明自己没有见识。过失在于自己却去责怪别人,这不是太迂腐了吗?”南郭惠子问子贡说:“先生的弟子,人员怎么那样混杂呢?”子贡说:“君子端正自身来对待别人,来求学的人都不拒绝,想离去的也不阻挡。况且,就像良医的门前多病人,矫木工具的旁边多弯曲的木头一样,所以夫子的弟子才这么混杂啊。”孔子说:“君子要有三种恕道:有了君主不能去侍奉,有了臣子却要他们听使唤,这不是恕道;有了父母不能好好报答,有了子女却要求他们孝顺,这不是恕道;有了哥哥不能敬重,有了弟弟却要求他们听话,这不是恕道。读书人明白了这三种恕道,身心就可以端正了。”孔子说:“君子有三种须要思索的事:少年时候不学习,长大了就没有才能;老年时候不能教化人,死后就没人思念;富足的时候不施舍,贫困了就没有人帮助。因此君子年少时考虑到长大后的事,就会努力学习;老年时考虑到死后的事,就会教化后人;富有的时候考虑到贫困,就会施舍。”(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夜坐池上用简斋韵朱槔①落日解衣无一事,移床临水已三回。斗沈北岭鱼方乐,月过秋河雁将来。疏翠庭前供答话,浅红木末劝持杯。明明独对苍华影,莫上睢阳②万死台。注①朱槔:南宋诗人,长年隐居,历经金兵南袭、靖康之乱。②睢阳:唐代安史之乱时,张巡、许远坚守睢阳,巡每誓师,嚼齿穿龈。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点明诗人来到池塘乘凉的时间,不知不觉间床的位置已换了三回,可见诗人追凉心切。B.颔联中“鱼方乐”“雁将来”借用典故,表面写诗人的闲居之乐,实则暗含着雁书未达的惆怅。C.颈联想象新颖 ,翠树答话,红花劝酒,以拟人手法生动写出池边枝繁叶茂、红花掩映的喧闹景象。D.全诗无一“夜”字,却通过“落日”“斗沈”“月过”等意象,体现夜色渐深,从而照应题目。答案:C解析:C项,曲解文意,错在“枝繁叶茂”和“喧闹景象”。原句“疏翠庭前供答话”中“疏翠”说明枝条稀疏了,并不繁密;既然是“疏翠”“浅红”,说明并无“喧闹”的氛围。16.有人认为,尾联用典看似突兀,实则合乎情理、意味深长。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诗人在描绘闲居生活后突然提到“睢阳万死台”,看似突兀,实则体现他“闲而不静”的心理状态。“莫上”为反语,写自己并非不想“上”,只因统治者偏安一隅,自己虽有心效力却报国无门,表达诗人年华老去无所事事的寂寥。此意在颔联也有示意。“雁将来”,表明期盼的音信并未传来,示意诗人虽超然尘世却仍期盼国土收复的困难心境,为尾联的情感抒发作了铺垫,故而合乎情理。解析:尾联用唐代安史之乱时,张巡、许远坚守睢阳,张巡嚼齿穿龈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过着苟安生活的现状的愤慨。颈联表面上是写诗人在庭院的闲居生活,但其实是反衬了当朝统治者的昏聩无能,真正有志之士和力主抗金的官员,得不到重用,表达了他们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郁闷之情。所以尾联用此典故并不突兀,而且别有深意。同时,“莫上”二字其实是反语,诗人内心还是渴望杀敌立功的,怎奈“雁将来”,所以诗人借此典故委婉、奇妙地抒发了内心愤懑不平的情愫。(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论语>十二章》中谈论“文”和“质”关系的句子是“,”。

(2)郦道元《三峡》中,“,”两句从色调方面对三峡春冬景物进行了描写。

(3)《<老子>四章》中老子首先指出“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四种现象,是为了提出“,”的方法。

答案:(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2)(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3)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第一回进山东,春正发生,出潼关沿着黄河古道走,恍惚里,春秋战国的风云依旧,我这是去了鲁国之境了。鲁国的土地果真肥沃,人物果真礼仪,狼虎的秦人能被接纳吗?深厚的胡琴声从那一簇蓝瓦黄墙的村庄里传来,音韵绵长,和那一条并不知名的河,在暮色苍茫里蜿蜒而去,着,如麦田上浓得化不开的雾气。我听见了在泗水岸上,有了“逝者如斯夫”的声音,从孔子始终说到现在。

那个嬴政,在他的生前是曾经焚书坑儒过的,但居山高为秦城,秦城已坏,凿池深为秦坑,自坑其国。江海可以涸竭,乾坤可以倾侧,唯斯文用之不息。如今,他的后人如我者,却来拜孔子了。其实,嬴政在统一天下后也来过鲁国旧地,他在泰山上祀天。封禅是帝王们的举动,我来山东,除了拜孔,当然也得去登泰山,只是上天给我以艺术上的想象和力气。孔门弟子三千,我算不算三千零一呢?我没有给宏大的先师带一束干肉,当年的苏轼可以唱“执瓢从之,忽焉在后”,我带来的唯是一颗头颅,在孔子的墓前叩一个重响。

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逝者如斯夫”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B.但我们没有人依据“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C.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D.经过“三个代表”教化,村委会的面貌大大改观。答案:C解析:文中“逝者如斯夫”引号表示引用。A项,表示特别含义;B项,表示强调;C项,表示引用;D项,表示特定称谓。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演绎弥散日行千里祈求B.演义充溢千里迢迢祈求C.演绎弥散千里迢迢期求D.演义充溢日行千里期求答案:B解析:演义:敷陈义理而加以引申;以肯定的历史事迹为背景,以史书及传闻的材料为基础,增加一些细微环节,用章回体写成的小说。演绎:一种推理方法,由一般原理推出关于特别状况下的结论;铺陈,发挥;呈现,表现。语境中说“春秋战国的风云”,包含历史的因素,因此用“演义”恰当。充溢:(烟尘、雾气、水等)充溢,布满。弥散:(光线、气体、声音等)向四外扩散。语境中说“如麦田上浓得化不开的雾气”,用“充溢”恰当。千里迢迢:形容路途遥远。日行千里:形容速度惊人,现多形容做事或学习效率高,速度快,让人惊羡。结合语境,此处应用“千里迢迢”。祈求:恳切地希望或恳求。期求:希望得到。对应前文“在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