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22课《梦回繁华》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1页
初中语文22课《梦回繁华》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2页
初中语文22课《梦回繁华》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3页
初中语文22课《梦回繁华》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4页
初中语文22课《梦回繁华》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导入说到绘画,同学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我听有同学说了《蒙娜丽莎的微笑》,还有同学说想到了画鸡蛋的达芬奇,看来同学们对国外的名画名人很了解。今天的我们收回目光去看看我国一件享誉古今中外,浪迹宫廷江湖的传世之作——《清明上河图》。梦回繁华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2.学习围绕说明对象的特征,条理分明,细腻具体的写法。3.揣摩说明语言的特点,领略这一国宝级画作的美。学习目标作者简介毛宁,1975年生,浙江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讲中外美术史、美术鉴赏等课程。研究领域主要有艺术史及艺术理论。代表论著有《龙门石窟天王力士造像——兼论中国佛教艺术的本土化与世俗化》《从女神头像到钟虡(jù)铜人——试论先秦人物雕塑的风格演变》等。知识链接清明上河图简介《清明上河图》是中国的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属于国宝级文物。画的内容是北宋风俗。画卷长528.7厘米,宽24.8厘米,以长卷形式,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的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对于《清明上河图》的研究,不只是停留在艺术层面,更包涵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态。知识链接清明上河图片段知识链接张择端(生卒年不详),字正道,山东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北宋时期的画家。宣和年间任翰林待诏,擅画楼观、屋字、林木、人物。所作风俗画市珠、桥梁、街道、城郭刻画细致,界画精确,豆人寸马,形象如生。存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等,皆为我国古代的艺术珍品。张择端简介字音字形田畴()酒肆()跋涉(

)漕运()握篙()

遒劲(

)摩肩接踵(

)络绎不绝(

)长而不冗(

)舳舻(

)chóusìshècáoɡāoqiújìnɡzhǒnɡyìrǒnɡzhúlú词语解释工:设色:春寒料峭:跋涉:内忧外患:络绎不绝:摩肩接踵:细致入微:善于,擅长。(绘画)涂色,着色。

形容初春微寒。

爬山过水,形容旅途艰苦。

指国内的变乱和外来的祸患。

形容行人很多,往来不断。

肩并肩,脚碰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踵,脚后跟。

比喻看问题非常全面,连很细小的问题都考虑到了;也指对人体贴关心、无微不至。整体感知介绍这幅图的历史背景,画的作者,画卷的纵横,作品描绘的内容,画卷特点及历史价值等。本文围绕《清明上河图》,介绍了哪些方面的内容?第二部分(3—4):第一部分(1—2):具体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画作的内容。交代了《清明上河图》产生的历史背景、意义及作者张择端的生平。第三部分(5):具体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色。阅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感知自由阅读第一部分内容,谈谈北宋汴梁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空前繁荣北宋时期,商业手工业迅速发展,城市布局打破了坊与市的严格界限,出现空前的繁荣局面。

说明北宋时期的繁荣局面是最早出现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空前”一词说明了什么?研读课文每个作家的作品都离不开大的社会背景,作家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又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作家的情感寄托,也就是下文所说的“特殊意义”。作家和作品都具有历史意义,二者不可分离。第2自然段为什么要介绍《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研读课文建炎之后,南渡的北宋遗民怀念故土,在他们眼中,这幅图卷必有其特殊的意义,正是他们回首故土、梦回繁华的写照。特殊意义《清明上河图》有什么特殊的意义?研读课文(1)列数字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作品描绘了京城汴梁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

用具体的数据,科学、准确地说明了《清明上河图》的大小、长短,给人留下深刻地整体印象。第3自然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研读课文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把“长卷”比作“乐章”,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清明上河图》内容的优美丰富。(2)打比方研读课文(3)作比较《清明上河图》采用了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手卷形式……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线条遒劲,笔法灵动,有别于一般的界画。将《清明上河图》的手法和一般的界画进行比较,突出其“线条遒劲,笔法灵动”的特征。研读课文(4)举例子画面细节的刻画也十分真实,如桥梁的结构,车马的样式,人物的衣冠服饰,各行各业人员的活动,皆细致入微。真实具体的说明了画面细节的刻画很细致。研读课文第4自然段作者是怎样说明画卷内容的?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1)首先介绍画面开卷处描绘的内容。“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2)然后再介绍画面中段描绘的情景。“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3)最后介绍画卷后段描写的街道。“后段描写汴梁市区的街道。”好处:这种顺序安排,由前到后,逐次介绍,既符合观赏者的观赏习惯,又显得逻辑清晰有条理。空间顺序研读课文最后一段引用资料,有什么作用?这句话运用引资料的说明方法,更有针对性,更好地说明《清明上河图》的写实性很强,使文章更具说服力。研读课文文章主要说明对象是《清明上河图》,为什么不以《清明上河图》为题?本文主要想说明《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它所处的历史背景,作者希望让读者能够正确、全面地评价《清明上河图》,了解北宋汴梁的社会风俗习惯和人民生活面貌。文中说到“南渡的北宋遗民怀念故土,在他们眼中,这幅图卷必有其特殊的意义,正是他们回首故土、梦回繁华的写照。”所以“梦回繁华”更能引人深思。除此之外,“梦回繁华”也比“清明上河图”更具诗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深入探究(1)就整篇文章来说,作者采用了逻辑顺序,先说画作产生的历史背景,然后介绍画作的作者,紧接着介绍画作的内容,最后说明画作的艺术特色,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2)在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内容时,作者又采用空间顺序,先说“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紧接着是“画面中段”描绘的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最后“后段”描绘的是汴梁市区的街道。总体来说是按照空间顺序来写的。对《清明上河图》这一价值连城的国宝级的作品,作者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进行介绍?深入探究作者在写作的时候,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作者使用了大量的四字短语,不仅概括力强,而且使文章的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如“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写出了春天乍暖还寒时候优美的田园风光;“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