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1页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2页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3页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4页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永遇乐,词牌名。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怀古,所写内容。怀古,大多是通过今昔对比,以古讽今。作者简介辛弃疾

字幼安,号稼秆,山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豪放词派的杰出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其词题材广泛,善于熔铸典故,以文为词词;词风以豪放为主;有《稼轩长短句》。

一生主张抗金御敌,坚持北伐,虽才智兼佳,但始终不被朝廷重用。

所以,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作者简介

辛弃疾是名垂千古的爱国名将,他从小目睹陷区景象,立下立功报国、恢复失地的大志。21岁时,他就组织义军,曾率50余众踏入金营,活抓叛徒。

宁宗喜泰三年(1203)

64岁的辛弃疾被掌权的韩侘胄起用。当时蒙古已崛起,金则日益衰败,并起了内乱。韩要立一场伐金大功,以巩固自己地位,于是起用了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第二年任辛作镇江知府,镇江那时正处于抗战前线。辛初到镇江,积极为北伐作准备,可他的意见不被采纳,后又被调离镇江。辛弃疾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

辛弃疾在镇江时,一面派遣人到金国侦察形势虚实,一面准备招募沿边士兵训练。这时离他渡江南归已四十三年了,当他北望扬州,想起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也想起自己青年时期的战斗生活时,满怀悲愤而写下《永遇乐》词。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他生活在宋金民族矛盾非常激烈的年代.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北方大片国土沦陷在金人的铁蹄之下.广大人民和仁人志士关注着祖国的命运,“光复故土,还我河山”成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但南宋皇室却首鼠两端,一些大臣更是明哲保身,主张偏安一隅,“直把杭州作汴州.”民族矛盾在南宋朝廷内部演化为“主战”和“主和”两派的激烈斗争.辛弃疾是坚决的主战派将领,他念念不忘“西北有神州.”立誓:“他年要补天西北.”而且他的性格豪迈刚毅,“男儿到死心如铁”.在斗争中,只要“事有可为,杀身不顾”,因而他的命运就不可避免地随朝廷主战、主和两派的斗争状况而沉浮.字词梳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这里指英雄业绩,即英雄人物在历史舞台上所创伟绩带来的意义上的影响,所谓流风余韵。

寻常巷陌:普通。金戈铁马:指代精锐部队。元嘉草草:仓皇北顾:可堪回首:哪堪,怎堪,也就是怎能忍受的意思。本来是杂乱不齐的样子,这里引申作草率马虎。回头向北望。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赏析用典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何人?何事?

赏析用典孙权借古抒怀志在统一中国,有英雄业绩对英雄业绩的仰慕,恢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三国时吴国的皇帝孙权,据守江东,他有着统一中原的雄图大略,于建安十四年(209)在京口建都城,并且打垮了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国家。

舞榭歌台:演出歌舞的台榭,这里代指孙权故宫,是反映他光辉功业的遗物。刘裕借古讽今为恢复中原北伐,气吞万里对南宋主和派的讽刺赏析用典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南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寄奴”,他出身贫寒,曾经生活在荒僻小街巷。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削平了内乱,取代了东晋政权。他曾两度挥师北伐,先后灭掉南燕、后秦,收复洛阳、长安。刘义隆借古讽今草率北伐失败对想草率北伐的韩侂胄的警告赏析用典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宋文帝刘义隆(刘裕之子)。他曾三次北伐,都没有成功,特别是元嘉二十七年(450年)最后一次,失败得更惨。他好大喜功,听信王玄漠北伐之策,打没有准备的仗,结果一败涂地,反而招致北魏拓跋焘大举南侵。吓得宋文帝亲自登上建康幕府山向北观望形势。北顾,宋文帝于兵败后写诗:“北顾涕交流”。

“封狼居胥”:汉朝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举行祭天大礼。(封,积土为坛于山上进行祭天,以示胜利。)宋文帝听了王玄漠的大话,对臣下说:“闻王玄漠陈说,使人有封狼居前意。”

拓跋焘借古讽今入侵者却受后世百姓祭祀对南宋朝廷一直未能振作收复中原的不满赏析用典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佛狸祠:佛狸,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字。他击败宋文帝,率军追到瓜步山,即在现在江苏省六合县东南,在山上建立行宫,后来改为祠庙,称佛狸祠。四十三年前,完颜亮发兵南侵,曾驻扎在佛狸祠所在的瓜步山上,严督金兵抢渡长江。辛弃疾是以古喻今,用“佛狸”代指金主完颜亮。神鸦社鼓:吃祭品的乌鸦和社日祭神的鼓声。说明中原人们已经忘却战败的历史,竟在佛里祠前频繁地迎神赛社。疑难句理解后世的人们把历史上的入侵者的行宫误以为是一座福佑人民的神庙,春秋祭祀。时代已冲洗掉民族耻辱的意义。一二南宋朝廷一直未能振作恢复中原,再过几十年,恐怕南宋朝廷也会在历史上消失,沦陷区百姓久而久之也会安于异族的统治。想到这些,辛弃疾对南归后的四十三年的经历感到不堪回首。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登高望远,引出了对43年前的一段经历的回忆:在他22岁时,曾经穿越战火纷飞的扬州古道,奔驰南下。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廉颇借古抒怀赵王派使者探望廉颇极力表现北伐抗敌的迫切愿望,不受重用、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赏析用典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战国时赵国名将。因被人陷害,跑到魏国去。后来秦兵攻打赵国,赵王有意起用,遣使问讯。廉颇一饭斗米,肉十斤,披甲上马,以示能战。使者受廉颇政敌郭开贿赂,回来谎报赵王说:“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罢。事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思考:有人说“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洋溢的是满腔豪情,也有人说是悲情怨语,请说说你的理解。词人以廉颇自比,既有渴求他人来问,洋溢着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又有没人来问,空有满腔爱国豪情,却连遭贬斥,壮志难酬的悲愤。他是一位爱国者,但是,报国无门;他是一位大英雄,但是,英雄却无用武之地!用此典故正是:明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志,抒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愤!赏析用典孙权刘裕刘义隆借古抒怀借古讽今借古讽今志在统一中国,有英雄业绩对英雄业绩的仰慕,恢复中原的雄心壮志为恢复中原北伐,气吞万里对南宋主和派的讽刺草率北伐失败对想草率北伐的韩侂胄的警告赏析用典拓跋焘廉颇借古讽今借古抒怀入侵者却受后世百姓祭祀对南宋朝廷一直未能振作收复中原的不满赵王派使者探望廉颇极力表现北伐抗敌的迫切愿望,不受重用、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定义: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从而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作用:言简意丰、含蓄委婉、耐人寻味。本词的前四个典故均和京口有关,廉颇的典故看似与京口无关,但和前四个典故一样,都体现了辛弃疾的爱国激情,这就是典故之间的结合点。如果脱离了结合点,与京口无关的典故则会成为空想。用典贴切,恰到好处,言简意赅,以一当十,是辛词的一大特点。其实,这首词就是一位暮年英雄的叹息:一叹世无英雄;二叹治者无能;三叹怀才不遇;四叹老大无成。使用典故,格调沉郁,悲壮苍凉,词风豪放。正如明代杨慎在《词品》中所评:“辛词当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第一。”本词的五个典故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有人认为用典是辛词的一大特色,体现了辛弃疾的豪放词风;但也有评家讥笑辛弃疾‘掉书袋”“用事多”,你怎么看呢?说出理由。岳珂在《程史·稼轩论词》中说:他提出《永遇乐》一词“觉用事多”之后,稼轩大喜,“酌酒而谓坐中日:夫君实中余痼。’乃味改其语,日数十易,累月犹未竟。”人们往往从这一段记载引出这样一条结论:辛弃疾词用典多,是个缺点,但他能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创作态度可谓严肃认真。而这条材料所透露的另一条重要消息却被人们所忽视:以稼轩这样一位语言艺术大师,为什么会“味改其语,日数十易,累月犹未竟”,想改而终于改动不了呢?这不恰恰说明,在这首词中,用典虽多,然而这些典故却用得天衣无缝.恰到好处,它们所起的作用,在语言艺术上的能量,不是直接叙述和描写所能代替的。就这首词而论,用典多并不是辛弃疾的缺点,而正体现了他在语言艺术上的特殊成就。对比手法的运用:

(1)英雄业绩与可悲现实对比:针对南宋的萎靡不振。

(2)刘裕“气吞万里如虎”与刘义隆“赢得仓皇北顾对比:提出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出今日应有的做法

(3)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雅社鼓”对比:抒发忧国伤时的感慨.

主旨与《水龙吟》的比较:手法同:①北伐抗敌的迫切愿望和壮志未酬的愤慨之情②风格雄健、豪放异:前期词多些昂扬、激愤,后期词多些苍凉、悲壮。

孙权、刘裕——南宋统治者刘裕——刘义隆用典

对比拓跋焘是入侵者——受祭祀辛弃疾有心抗金报国——当权者主和赵王想起用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