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段考物理试卷_第1页
河南省许昌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段考物理试卷_第2页
河南省许昌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段考物理试卷_第3页
河南省许昌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段考物理试卷_第4页
河南省许昌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段考物理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河南省许昌市八年级(上)段考物理试卷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1.(2分)人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演奏声,是因为它们所发声音的不同。小明学习时,听到邻居家传来的钢琴声,这属于(乐音/噪声)。2.(2分)我国古书《套买曜》上记载有:“人在舟中闭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为参照物,“人不觉”是以为参照物。3.(3分)如图所示,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会形成一条彩色光带(AB区域)。用温度计分别在不同色光区域测温,发现温度计放在外侧时温度计示数上升较快;外侧的光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后面两空都选填“A”或“B”)4.(2分)如图所示,一固定光源发射一束光照在液面上,光通过液面反射后在光屏形成一亮点S1,当光点由S1向右移到S2时,表示液面(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入射角与原来相比(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3分)相传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让妇女们手持镜子对抗罗马船队,结果“火从天降”,罗马船队大败(选填“反射”或“折射”)原理。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矫正舞姿,当她靠近平面镜时,像的大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后两空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6.(2分)同学们在理发店洗头时,常会看到理发师用电吹风给顾客吹头发的情景。请你从此情景中找出一个有关的物理现象,并指出与该物理现象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示例:物理现象:用热风吹头发,头发干得快。物理知识:温度越高,蒸发越快。物理现象:。物理知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第7~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3~14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得0分)7.(2分)自然现象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A.冰雪消融 B.露珠滚滚 C.霜满枝头 D.雾绕山峦8.(2分)关于“影”的形成原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妈妈的摄“影”——光的折射 B.树木的倒“影”——光的反射 C.水中的鱼“影”——光的反射 D.小明的身“影”——光的直线传播9.(2分)雨后的夜晚,当你背着月光行走在有积水的路上,为了避让水洼()A.走较亮的地方,地面发生漫反射 B.走较暗的地方,水面发生镜面反射 C.走较暗的地方,地面发生镜面反射 D.走较亮的地方,地面发生镜面反射10.(2分)如图所示,为某轿车通过后视镜(看成平面镜)看到的情景()A.公交806 B.公交860 C.公交608 D.公交08611.(2分)炎炎夏日,汽车停在露天车场,若把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留在车内,这是因为这瓶水()A.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会聚光线 B.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发散光线 C.相当于一个凹透镜,会聚光线 D.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发散光线12.(2分)夏天是青少年儿童溺亡事故多发期,为防止悲剧发生,请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安全,图中能解释人在岸上看到“池水变浅”现象的光路图是()A. B. C. D.(多选)13.(2分)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B.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C.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D.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多选)14.(2分)如图所示,小红和小明相距2m,他们彼此通过同一块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观看对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时小红的眼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 B.此时小明的眼睛通过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若保持图示位置不动,小红通过透镜能看到小明眼睛倒立的像 D.若小红将透镜远离自己少许,小明看到正立的像可能变大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15.(2分)如图所示,从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平面镜,经平面镜反射后过A点16.(2分)一束与水面成60°角的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在水面处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第17题4分,第18题6分,第19题9分,共19分)17.(4分)在“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在安装实验器材时,若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浸入水中(选填“A”或“B”)的高度。(2)当水温升高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填入表中,从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在第2min时观察到的现象为图乙中的(选填“C”或“D”)图。时间/min01234567温度/℃9092949698989898(3)图甲装置中给烧杯加盖的目的是(答案合理即可)。18.(6分)小明的奶奶一直认为“人离平面镜越近,人在镜中的像越大”,为了纠正奶奶的错误认知(1)如图所示,将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用支架把玻璃板架在白纸上;从点燃的蜡烛A一侧透过玻璃板看到像有重影,改善重影问题的方法是。(2)将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放在玻璃板前后,点燃蜡烛A,并移动(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直至与蜡烛A的像重合。(3)为了纠正奶奶的错误认知,小明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时,需确保蜡烛到玻璃板的(选填“左右”或“前后”)位置不同;完成多次实验后,小明发现蜡烛B与蜡烛A的像都完全重合。(4)小明给奶奶变了个戏法:将与蜡烛A的像重合的蜡烛B拿走,并在它的位置处竖放一个光屏。让奶奶透过玻璃板看光屏,光屏上有“蜡烛B”,光屏上的“蜡烛B”却消失了。这个小戏法逗得奶奶开怀大笑,同时小明也给奶奶解释了玻璃板成(选填“虚”或“实”)像的道理。19.(9分)某实验小组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2)实验时凸透镜与光屏的高度已调好,但烛焰在光屏上的像的位置偏高,说明此时烛焰处于透镜主光轴的(选填“上”或“下”)方;要调整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调整后,光屏上恰好得到倒立等大的像,此时光屏和蜡烛之间的距离是cm。(3)如图乙所示,此时人眼应该在(选填“A”、“B”或“C”)处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调整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在光屏上可以看到一个清晰(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此时再将蜡烛向右移动到一定位置时,无论怎么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光屏上承接到像。(4)接着该小组同学调节光屏如图丙所示,发现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生活中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测焦距”)就是利用这样的成像原理。五、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小题,第20题8分,第21题9分,共17分)20.(8分)如图所示,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面对镜子,背对视力表(1)小明看到镜子中自己的像的形成原理是光的,自己像的高度是。(2)小明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多少?(3)若小明向平面镜走近0.5m,则他与镜中人的像之间的距离是多少?21.(9分)国庆节期间,小明一家驾车在高速公路上经过某处时,发现一个交通指示牌,就是在两个监测点安装监控探头,测出车辆通过两个监测点时的时间,以此来判断是否超速。若监测点A、B相距16km,小明爸爸的车以95km/h的速度通过监测点A时的时间如图所示。(1)你能从图甲所示的交通标志牌中了解到哪些信息;(写出一条即可)(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交通指示牌所处的位置到漯河市最快需要多长时间?(3)小明爸爸的车以95km/h的速度匀速行驶5.7km后,为了不超速,车辆在该区间路段后程的平均速度最大为多少?2023-2024学年河南省许昌市八年级(上)段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1.(2分)人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演奏声,是因为它们所发声音的音色不同。小明学习时,听到邻居家传来的钢琴声,这属于噪声(乐音/噪声)。【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人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演奏声,是因为它们所发声音的音色不同,听到邻居家传来的钢琴声,属于噪声。故答案为:音色;噪声。2.(2分)我国古书《套买曜》上记载有:“人在舟中闭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河岸为参照物,“人不觉”是以人为参照物。【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舟行,舟和河岸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舟是运动的。人不觉,人和船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舟是静止的。故答案为:河岸;人。3.(3分)如图所示,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会形成一条彩色光带(AB区域)光的色散。用温度计分别在不同色光区域测温,发现温度计放在A外侧时温度计示数上升较快;B外侧的光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后面两空都选填“A”或“B”)【答案】光的色散;A;B。【解答】解:(1)太阳光是白光,它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2)红外线具有很强的热效应,三棱镜对红光的偏折能力最小,温度计的示数上升最快;(3)B外侧的紫外线能够使荧光物质发光。故答案为:光的色散;A;B。4.(2分)如图所示,一固定光源发射一束光照在液面上,光通过液面反射后在光屏形成一亮点S1,当光点由S1向右移到S2时,表示液面下降(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入射角与原来相比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下降;不变。【解答】解:由于入射光线是固定的,且光在水面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故反射光线的方向与原来的反射光线是平行的由图可见,当反射到光电屏接收平面上的光点从S1点移向S2点,表明被监视的液面从AB下降到CD的。由于反射光线的方向与原来的反射光线是平行的,所以入射角不会变化,故答案为:下降;不变。5.(3分)相传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让妇女们手持镜子对抗罗马船队,结果“火从天降”,罗马船队大败反射(选填“反射”或“折射”)原理。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矫正舞姿,当她靠近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不变,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变小(后两空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答案】反射;不变;变小。【解答】解:这些镜子加在一起相当于一个大的凹面镜,凹面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可以将太阳光的能量集中;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当她靠近平面镜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变小。故答案为:反射;不变。6.(2分)同学们在理发店洗头时,常会看到理发师用电吹风给顾客吹头发的情景。请你从此情景中找出一个有关的物理现象,并指出与该物理现象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示例:物理现象:用热风吹头发,头发干得快。物理知识:温度越高,蒸发越快。物理现象:吹风机内吹出热风。物理知识:电能转化为内能。【答案】吹风机内吹出热风;电能转化为内能。【解答】解:物理现象:吹风机内吹出热风;物理知识:电能转化为内能。故答案为:吹风机内吹出热风;电能转化为内能。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第7~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3~14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得0分)7.(2分)自然现象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A.冰雪消融 B.露珠滚滚 C.霜满枝头 D.雾绕山峦【答案】A【解答】解:A.冰雪消融是固态冰雪变为液态水的过程,属于熔化;BD.露珠滚滚和雾绕山峦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为液态水形成的,属于液化;C.霜满枝头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为固态的霜形成的,属于凝华。故选:A。8.(2分)关于“影”的形成原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妈妈的摄“影”——光的折射 B.树木的倒“影”——光的反射 C.水中的鱼“影”——光的反射 D.小明的身“影”——光的直线传播【答案】C【解答】解:A、妈妈的摄“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B、树木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C、水中的鱼“影”,发生折射,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即鱼“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D、小明的身“影”,故D正确。故选:C。9.(2分)雨后的夜晚,当你背着月光行走在有积水的路上,为了避让水洼()A.走较亮的地方,地面发生漫反射 B.走较暗的地方,水面发生镜面反射 C.走较暗的地方,地面发生镜面反射 D.走较亮的地方,地面发生镜面反射【答案】A【解答】解:背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人感觉水面暗,有少量的光线反射进入人的眼睛,所以为了避让水洼,故A正确。故选:A。10.(2分)如图所示,为某轿车通过后视镜(看成平面镜)看到的情景()A.公交806 B.公交860 C.公交608 D.公交086【答案】A【解答】解:由于是从镜子中看,所以对称轴为竖直方向的直线,线路是公交806。故选:A。11.(2分)炎炎夏日,汽车停在露天车场,若把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留在车内,这是因为这瓶水()A.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会聚光线 B.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发散光线 C.相当于一个凹透镜,会聚光线 D.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发散光线【答案】A【解答】解: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凸透镜焦点的温度高,易燃物燃烧引起火灾。故选:A。12.(2分)夏天是青少年儿童溺亡事故多发期,为防止悲剧发生,请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安全,图中能解释人在岸上看到“池水变浅”现象的光路图是()A. B. C. D.【答案】D【解答】解:池底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进入人眼,就会觉得池底变浅了。故选:D。(多选)13.(2分)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B.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C.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D.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答案】AC【解答】解:A、由图象看出两物体在0~10s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且在相同时间内甲物体通过的路程大于乙物体通过的路程甲>v乙,故A正确;B、甲物体在15~20s内的图象是一条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故B错误;C、由图象看出两物体在15s末相遇,都是100m;D、由图象看出两物体在15s末相遇,0~20s内通过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故选:AC。(多选)14.(2分)如图所示,小红和小明相距2m,他们彼此通过同一块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观看对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时小红的眼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 B.此时小明的眼睛通过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若保持图示位置不动,小红通过透镜能看到小明眼睛倒立的像 D.若小红将透镜远离自己少许,小明看到正立的像可能变大【答案】AD【解答】解:A、已知小明通过透镜能看到小红眼睛正立的像,此时小红的眼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B、因小红和小明相距2m,且此时小明的眼睛到凸透镜的距离较远,所以此时小明的眼睛通过凸透镜成倒立,故B错误;C、要看到小明眼睛倒立,像距应在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小红的眼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故C错误;D、若小红将透镜远离自己少许,也可能仍小于凸透镜的焦距,凸透镜成正立,且此时物距越大,像越大,小红将透镜远离自己少许,故D正确。故选:AD。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15.(2分)如图所示,从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平面镜,经平面镜反射后过A点【答案】见解答图【解答】解:过镜面作出点S的对称点S′,即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即为入射点(反射点),OA为反射光线16.(2分)一束与水面成60°角的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在水面处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答案】【解答】解:由图可知,入射角=90°﹣60°=30°,则反射角=30°;图中法线已经画出,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并标明反射角及其大小;根据光线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图所示: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第17题4分,第18题6分,第19题9分,共19分)17.(4分)在“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在安装实验器材时,若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浸入水中A(选填“A”或“B”)的高度。(2)当水温升高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填入表中,从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98℃,在第2min时观察到的现象为图乙中的D(选填“C”或“D”)图。时间/min01234567温度/℃9092949698989898(3)图甲装置中给烧杯加盖的目的是减少热量散失,缩短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答案合理即可)。【答案】(1)A;(2)98;D;(3)减少热量散失,缩短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解答】解:(1)如图甲所示,在安装实验器材时,根据酒精灯必须用外焰加热,故只能调整A的高度。(2)当水温升高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填入表中;即沸点为98℃,没有达到沸点,而沸腾前。(3)图甲装置中给烧杯加盖的目的是减少热量散失,缩短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故答案为:(1)A;(2)98;D;(3)减少热量散失,缩短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18.(6分)小明的奶奶一直认为“人离平面镜越近,人在镜中的像越大”,为了纠正奶奶的错误认知(1)如图所示,将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用支架把玻璃板架在白纸上垂直;从点燃的蜡烛A一侧透过玻璃板看到像有重影,改善重影问题的方法是换用更薄的玻璃板。(2)将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放在玻璃板前后,点燃蜡烛A,并移动未点燃(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直至与蜡烛A的像重合。(3)为了纠正奶奶的错误认知,小明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时,需确保蜡烛到玻璃板的前后(选填“左右”或“前后”)位置不同;完成多次实验后,小明发现蜡烛B与蜡烛A的像都完全重合相等。(4)小明给奶奶变了个戏法:将与蜡烛A的像重合的蜡烛B拿走,并在它的位置处竖放一个光屏。让奶奶透过玻璃板看光屏,光屏上有“蜡烛B”,光屏上的“蜡烛B”却消失了。这个小戏法逗得奶奶开怀大笑,同时小明也给奶奶解释了玻璃板成虚(选填“虚”或“实”)像的道理。【答案】(1)垂直;换用更薄的玻璃板;(2)未点燃;(3)前后;相等;(4)虚。【解答】解:(1)如图所示,将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并让玻璃板与纸面垂直;从点燃的蜡烛A一侧透过玻璃板看到像有重影,是因为玻璃板太厚,影响实验,前后面成像重合在一起;(2)为使像清晰,将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放在玻璃板前后,并移动未点燃的蜡烛B;(3)奶奶认为人在镜中的像大小与人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小明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时;完成多次实验后,小明发现蜡烛B与蜡烛A的像都完全重合;(4)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不透过玻璃板直接看光屏,说明玻璃板成的是虚像。故答案为:(1)垂直;换用更薄的玻璃板;(3)前后;(4)虚。19.(9分)某实验小组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0cm。(2)实验时凸透镜与光屏的高度已调好,但烛焰在光屏上的像的位置偏高,说明此时烛焰处于透镜主光轴的下(选填“上”或“下”)方;要调整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使像成在光屏中央,调整后,光屏上恰好得到倒立等大的像,此时光屏和蜡烛之间的距离是40.0cm。(3)如图乙所示,此时人眼应该在B(选填“A”、“B”或“C”)处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调整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在光屏上可以看到一个清晰倒立(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此时再将蜡烛向右移动到一定位置时,无论怎么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光屏上承接到像u=f。(4)接着该小组同学调节光屏如图丙所示,发现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生活中的投影仪(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测焦距”)就是利用这样的成像原理。【答案】(1)10.0;(2)下;使像成在光屏中央;40.0;(3)B;倒立;u=f;(4)倒立;投影仪。【解答】解:(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2)实验时凸透镜与光屏的高度已调好,但烛焰在光屏上的像的位置偏高,此时烛焰处于透镜主光轴的下方;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整凸透镜,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调整后,光屏上恰好得到倒立,根据u=v=2f、等大的实像;(3)由图乙可知,此时物距u=16cm﹣10cm=6cm<f、放大的虚像,故人眼应该在B处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光屏上所成的像都是实像,实像都是倒立的;将蜡烛向右移动到一定位置时,无论怎么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光屏上承接到像,不成像;(4)结合图丙可知,物距小于像距、放大的实像。故答案为:(1)10.3;(2)下;40.0;倒立;(4)倒立。五、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小题,第20题8分,第21题9分,共17分)20.(8分)如图所示,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面对镜子,背对视力表(1)小明看到镜子中自己的像的形成原理是光的反射,自己像的高度是165cm。(2)小明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多少?(3)若小明向平面镜走近0.5m,则他与镜中人的像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答案】(1)反射;165cm;(2)小明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为5m;(3)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