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教改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_第1页
浙江省教改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_第2页
浙江省教改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_第3页
浙江省教改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_第4页
浙江省教改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第一学期浙江省教改联盟第一次联考高三历史试题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考生答题前,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3.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擦净。4.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东周初年秦国受封诸侯后,逐渐从“夷狄之国”到被中原列国接受,但在国家体制上并没有完全接受周的分封制度。其保留了集权制度,军事贵族在统治集团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这一现象说明()A.商鞅变法对秦国影响深远 B.本地文化影响体制选择C.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地位 D.秦人对周文化的认同弱【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据材料,秦国的国家制度与中原各诸侯国不同,其集权制度和军事贵族的地位,与秦国本地文化影响有关,B项正确;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秦国的国家体制,并未提及周天子和诸侯的关系,排除C项;秦国在国家体制方面与中原各国有一些不同,但仅凭此不能断定秦人对周文化缺少认同,材料提及秦国被中原列国接受,表明秦国接受了中原制度文化,排除D项。故选B项。2.东汉河东太守史弼主持察举公道,不理宦官侯览“书命”,遭侯览诬陷入狱,侯览欲置之死地,后经人行贿,史弼才“减死一等,论输左校”。由此可知,当时()A.宦官威胁中央集权 B.监察体系腐朽堕落C.选官制度遭到破坏 D.法律制度有待完善【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史弼主持察举选官时,因不理宦官“书命”,招致杀身之祸,可知选官制度遭到破坏,C项正确;材料反映出宦官破坏选官制度,而非危及中央集权,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监察体系,排除B项;材料说的是宦官破坏选官制度,而非法律制度不完善,排除D项。故选C项。3.王安石推行青苗法,按户等放贷取息,户等越高可借贷越多,取息二分,一年两次,实际上某些地区取息高达四分。由此可推知,青苗法的推行()①执行过程出现偏差②完善了户籍制度③导致两税法瓦解④缓解了财政压力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实际上某些地区取息高达四分”可知,青苗法在执行的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出现了偏差,①正确;材料中按户等提供借贷,未涉及户籍管理,②错误;导致两税法瓦解不符合史实,③错误;农户接受放贷,偿还利息,这会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缓解财政压力,④正确。正确的是①④,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本题选B项。4.元朝时江浙行省每岁税粮4494783石,位居诸省之首,约占全国岁入粮数的37.1%。其中平江地区南宋时岁粮仅28万石,元朝时则高达88万石。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租庸调制的实施 B.高产作物的传播C.农业经济的发展 D.商品经济的繁荣【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由材料可知,元朝平江地区上缴的税粮奇高,远超南宋,这主要得益于农业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唐朝后期租庸调制就随着均田制的瓦解而崩溃,排除A项;高产农作物传播主要是在明朝中后期,排除B项;商品经济发展促进流通,对税粮征收影响不大,排除D项。故选C项。5.王夫之认为秦朝“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宋朝杯酒释兵权,崇文抑武,最终惨败于女真和蒙古,“生民以来未有之祸,秦开之而宋成之也”。王夫之意在()A.批判君主专制弊端 B.强调宋朝对秦制度的继承C.宣扬经世致用的主张 D.探讨地方行政制度的优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末清初(中国)。据本题材料中王夫之批判孤秦陋宋,认为问题的源头在君主专制,A项正确;材料突出秦朝和宋朝政治的弊端,而非秦宋之间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王夫之的经世致用思想,排除C项;材料在批判秦朝设置郡县的“家天下”做法,排除D项。故选A项。6.《瀛寰志略》对城市商业、工业、学校、客栈、城郭及市政设施等有较详细的记载。这说明()A.近代中国城市化初步实现 B.士大夫抵制文化侵略C.先进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 D.洋务派学习西方技术【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鸦片战争后(中国)。根据所学可知,《瀛寰志略》是鸦片战争后出现的开眼看世界的著作,其对西方城市的关注,正是其开眼看世界的表现,C项正确;近代中国城市化初步实现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瀛寰志略》倡导学习西方文明,而非抵制,排除B项;《瀛寰志略》不是洋务派写的,排除D项。故选C项。7.中央红军南渡乌江,佯攻贵阳,奔袭云南,于5月上旬渡过金沙江。至此,中央红军摆脱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川滇黔边的计划。此后,中央红军()①四渡赤水②强渡大渡河③飞夺泸定桥④过湘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19341935年中国。本题考查长征时期历史事件。结合所学可知,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8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长征。蒋介石调集兵力对红军实行围追堵截。红军拼死冲杀,冲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但中央红军损失惨重,只剩下3万多人。博古等人执意要去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但敌人已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了重兵,企图一举消灭红军。在这危急时刻,毛泽东果断建议红军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这一建议得到了中央多数同志的支持。于是,红军强渡乌江,攻克贵州北部重镇遵义。遵义会议后,红军经过整编,提高了战斗力。毛泽东指挥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佯攻贵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挥师北进,渡过金沙江。短暂休整后,红军继续北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②③符合题意,C项正确;过湘江、四渡赤水是在渡过金沙江之前,①④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8.《群众》周刊是中共在武汉创办的机关理论刊物。1938年3月,该周刊发文指出:孙中山“最伟大的地方,就在于他能够把全国的一切力量都团结在一起,来从事于解放中华民族的革命”。这一报道意在()A.强化国共两党合作基础 B.凸显三民主义的指导作用C.稳固国民革命统一战线 D.肯定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8年(中国)。根据材料“1938年”“孙中山‘最伟大的地方……能够把全国的一切力量都团结在一起,来从事于解放中华民族的革命’”可知,周刊强调孙中山在团结全国力量、解放中华民族方面的作用,结合1938年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可知该报道意在维护国共合作抗日,A项正确;材料强调团结抗日,而非三民主义的指导作用,排除B项;周刊发文是为了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排除C项;材料未提及正面战场的战况,排除D项。故选A项。9.如表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出台的相关法规,这些法规()时间法律规定内容1949年《关于劳资关系暂行处理办法》凡男女职工有同等技术、做同等工作、效力相同者,应得同等之报酬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保护生育期女性的合法权利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女工保护条例》禁止使女性从事有害女性生理机能的工作①旨在废除传统婚姻习俗②促进自由平等新风尚的形成③彰显了我国的国家性质④适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19491965年中国。材料未涉及婚姻的问题,①错误。规定男女同工同酬,促进自由平等新风尚的形成,②正确。保护女性的合法权利,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③正确。对妇女权益的保护激发了女性参与社会工作的热情,适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④正确。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10.1955年,中共中央血吸虫病防治领导小组成立。之后,卫生部成立血吸虫病防治局,各地成立血防所、血防站等机构,一场消灭血吸虫病的“人民战争”就此打响。至1958年,12个省市消灭钉螺(血吸虫的宿主)15亿多平方米。由此可见,当时我国()A.医疗技术发展实现突破 B.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C.国民经济恢复成效显著 D.社会制度的优势明显【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5年至1958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从1955年至1958年,我国通过成立相关部门和调动各方面力量,取得了消灭血吸虫病的初步胜利,体现了我国社会制度的优势明显,D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当时我国取得了消灭血吸虫病的初步胜利,不能说明医疗技术发展实现突破,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当时我国取得了消灭血吸虫病的初步胜利,“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未体现,排除B项;国民经济恢复是在1949年至1952年,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C项。故选D项。11.在古埃及,哈皮神被人们尊为尼罗河神,他的基本职能是掌管尼罗河。每年尼罗河泛滥时,上自法老,下至埃及的普通民众都会对哈皮神进行崇拜和祭祀,祈求有一个好的丰收。这反映出古埃及()A.法老借助宗教神化王权B.农业的产生依赖大河流域C.农业是文明产生的基础D.人们对自然力的敬畏之情【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古埃及人祭祀尼罗河神是为了让神灵保佑农业生产,说明当时古埃及人对尼罗河泛滥的敬畏之情,D项正确;法老和普通人都敬畏河神,体现不出法老借助宗教神化王权,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尼罗河对农业发展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没有探讨农业与文明产生之间的联系,排除C项。故选D项。12.“黑三角贸易”大约经历了4个世纪。除奥地利、波兰和俄国等少数国家外,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以及美国都先后参与了这一罪恶活动,直至1890年7月布鲁塞尔会议作出废除非洲奴隶贸易的决议后才算正式终止。“黑三角贸易”主要发生在()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罪恶活动”“作出废除非洲奴隶贸易的决议后才算正式终止”,可知这是黑奴贸易,发生在欧洲、非洲和美洲之间,即主要发生在大西洋,B项正确;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不涉及三角贸易,排除A、C、D项。故选B项。13.如图为法国大革命前的漫画,画中贵族和神职人员像猴子一样被驱赶到树上。由此可知,该漫画()A.突出了启蒙运动的局限性 B.反映了大革命的彻底性C.体现了革命基础的广泛性 D.揭示了革命的反封建性【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法国大革命前夕。据本题材料“法国大革命前”“贵族和神职人员……被驱赶到树上”等可知,法国大革命的矛头指向封建贵族地主和教士,因此具有反封建的特点,D项正确;驱赶贵族和神职人员反映了启蒙运动的诉求,排除A项;材料只是“驱赶”,无法体现大革命的彻底性,排除B项;根据材料中人物的形象无法得出革命基础的广泛性,排除C项。故选D项。14.1802—1803年,英格兰和威尔士受救济人口共104.1万,其中有工作能力的成人和他们的孩子为87.4万,占84%,济贫税支出从1748—1750年的年均69万镑飚升到1813年的665.6万镑。这说明,工业革命()A.加剧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公 B.大幅提升了政府财政收入C.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D.导致社会运作效率的降低【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初(英国)。19世纪初,英国接受救济的人数和济贫金额急剧增加,说明当时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增加,这主要是因为工业革命使社会财富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拉大,A项正确;济贫税支出的大幅增加,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支出而非财政收入,排除B项;英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于二战后,排除C项;总体上而言,工业革命导致社会运作效率的提升而非降低,排除D项。故选A项。15.如表为1976—1989年苏联国民收入年增长率变化表。由此可推知,当时苏联()时间1976—1980年1981—1985年1986—1989年增长率4.3%3.2%2.7%A.经济改革陷入困境 B.民众生活得不到改善C.国民经济持续衰退 D.军备竞赛拖垮了经济【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6—1989年(苏联)。由表格可知,19761989年(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当政时期),苏联国民收入年增长率持续走低,说明无论是勃列日涅夫还是戈尔巴乔夫都没能改善经济发展状况,苏联经济改革陷入困境,A项正确;从材料看不出民众生活改善与否,排除B项;国民收入年增长率下降,不代表经济衰退,排除C项;材料中的国民收入仍在增长,不能体现“拖垮”,排除D项。故选A项。

二、选择题Ⅱ: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6.西晋灭吴之战与淝水之战是历史上两次著名的“南北战争”。对此解读错误的是()①西晋灭吴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的分裂局面②淝水之战缓和了民族矛盾③两次战争主要发生在长江沿岸④两次战争都是北方政权攻灭了南方政权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西晋灭吴,统一全国,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的分裂局面,故①解读正确,不符合题意。淝水之战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民族矛盾又加剧了,故②解读错误,符合题意。淝水是淮河的支流,故③解读错误,符合题意。西晋灭吴是北方政权攻灭了南方政权,淝水之战中,南方的东晋军队打败了北方的前秦军队,故④解读错误,符合题意。综上,②③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17.如表为1888—1894年中国铁路建设简况。这一时期的铁路建设()路名起讫段建成年里程(千米)唐津铁路唐山—天津1888130台湾铁路基隆—新竹189399关东铁路唐山—中后所(辽宁)1894218A.促进了近代化的发展 B.是日本强化殖民侵略的手段C.触发了辛亥革命运动 D.是列强掀起瓜分狂潮的结果【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88—1894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铁路属于近代交通方式,这一时期铁路建设的发展推动了近代化的发展,A项正确;1895年后日本才强化殖民侵略手段,排除B项;辛亥革命并非材料中的铁路建设引起的,排除C项;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排除D项。故选A项。

18.1797年,西班牙的美利奴绵羊被带入澳大利亚。由于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欧洲羊毛供应短缺,英国开始大量接受来自澳大利亚的羊毛,到19世纪50年代,澳大利亚已成为英国最大的羊毛供应地。这反映了()A.澳大利亚日益成为英国经济的附庸 B.战争促进了不同文化交融C.羊毛贸易促成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圈地运动推动大洋洲开发【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97年至19世纪50年代(欧洲、澳大利亚)。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短短50余年,澳大利亚就变为英国最大的羊毛供应地,成为英国工业体系的一部分,可知澳大利亚日益成为英国经济的附庸,A项正确;材料不涉及文化的交融,排除B项;材料只探讨了澳大利亚与英国的关系,不能得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情况,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圈地运动与大洋洲开发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19.史学家评论某一思想解放运动:它“不仅起了振聋发聩的精神解放作用,而且为法国大革命进行了必要的思想准备,可以说,在精神上直接孕育了法国大革命”。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在法国的代表人物是()①伏尔泰②孟德斯鸠③休谟④康德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近代(法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伏尔泰和孟德斯鸠是启蒙运动时期法国的代表人物,①②正确,A项正确;休谟是英国人,康德是德国人,③④错误,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20.21世纪的现代战争使军事家们认识到,过去单纯以计算有多少装甲师、航空舰队、航母战斗群来衡量军事能力的做法已经过时,一些无形的力量,如计算机能力、通信容量和可靠性、实时侦察能力等,也应该被计算在内。“军事家们”认识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战争的灾难性后果 B.现代科技决定战争的成败C.信息化程度的提高 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时空是:当代世界。“一些无形的力量,如计算机能力、通信容量和可靠性、实时侦察能力等”都需要用到信息技术,可见“军事家们”认识转变的重要原因是信息化程度的提高,C项正确;战争的后果在21世纪以前就已经很严重,排除A项;现代科技影响而不能完全决定战争的成败,排除B项;军事家们讨论现代战争的特点,体现战争仍然存在,而非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排除D项。故选C项。21.《三国志》的作者是以魏晋为正统的,把曹操作为正面形象来描写。而自从罗贯中《三国演义》持拥刘反曹的思想,把曹操当作奸雄来描写后,曹操的形象一落千丈,尤其是在明清时期,曹操奸雄形象已成定论。针对这种现象,毛泽东指出,曹操结束东汉末年豪强混战的局面,为后来的西晋统一铺平了道路。又说曹操统一北方,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发展生产,推行法制,提倡节俭,使遭受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这是值得肯定的,是了不起的。由此可知,对历史人物的评价()A.应搜集证据尽量避免定论 B.要以正统价值观为评价标准C.应尝试价值标准的多元化 D.受评价人的立场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中国)。由“《三国志》的作者是以魏晋为正统的”“从罗贯中……把曹操当作奸雄来描写后……曹操奸雄形象已成定论”“毛泽东指出……曹操……是值得肯定的”可知对曹操的评价存在多元化倾向,这是因为各方的立场不同,D项正确;“尽量避免定论”说法错误,有些定论也是合理的,排除A项。要以正统价值观为评价标准说法片面,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价值标准多元性,排除C项。故选D项。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元明时期)中央王朝的治藏方针往往通过西藏地方政权来贯彻,由于缺乏有效监督,极易导致中央政府的方针政策得不到贯彻或达不到预期效果。1717年准噶尔部突袭拉萨,虽然最终被清军击败,但其势力始终威胁西藏。西藏地方政权内部也勾心斗角,争权夺利。雍正皇帝因此决定向西藏派遣驻藏大臣,办理前后藏一切事务。1791年廓尔喀入侵西藏,驻藏大臣一方面向清廷奏呈战争情况,另一方面协调西藏地方与进剿清军的关系,督办粮饷。战争结束后,驻藏大臣又协助制定《藏内善后章程》(经清王朝批准后颁布实施),并劝导西藏地方政权减免赋税,请求中央王朝赈恤。当西藏发生疫情时,驻藏大臣又下令建房安置,捐款购买药品等安抚民众。此外,驻藏大臣还协同达赖喇嘛等处理一般事务,并经常协调西藏地方各种势力之间的关系,化解各种矛盾。——摘编自陈柏萍《清代驻藏大臣的设置及其历史作用》材料二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签订“十七条协议”,西藏实现和平解放……1959年9月,西藏自治区筹委会先后作出《关于废除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决议》《西藏地区减租减息实施细则》《关于西藏地区土地改革的实施办法》等重大决议部署。百万农奴和奴隶从封建农奴制度的枷锁中被解放出来,获得人身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获得现代意义上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基本公民权利。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拉萨召开,宣告西藏自治区成立。——摘编自余志坤《伟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纪念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设置驻藏大臣背景及其职责,并分析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藏自治区成立的政治前提,并分析西藏自治区成立的意义。(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与新中国治理西藏的相似之处,以及政府进行地方治理时应考虑的因素。【答案】(1)背景:中央政府通过西藏地方政权治藏的效果不佳;准噶尔部威胁西藏;西藏地方政权内部争权夺利。职责:抵御外侮,维护领土主权;赈恤灾民,安抚民众;处理西藏政务,协调各方关系。(任答两点即可)影响:促进了治藏制度的逐渐完善;使中央与西藏地区的政治关系进一步强化;为后世治藏提供了借鉴。(其他言之有理亦可)(2)政治前提:西藏和平解放;西藏进行民主改革。意义:实现了西藏政治体制由农奴制到社会主义民主政制的历史性变革;使广大农奴翻身做主人,保障了他们的基本政治权利;调动了西藏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西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维护了国家统一,确保了西藏地区的和平稳定,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发展。(任答两点即可)(3)相似之处:都以维护国家统一为基点;重视稳定政局。因素:国家利益;政治局势;经济发展状况;宗教、民族问题。【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中国。背景:根据材料“中央政府的方针政策得不到贯彻或达不到预期效果”可知,中央政府通过西藏地方政权治藏的效果不佳;根据材料“准噶尔部……始终威胁西藏”可知,准噶尔部威胁西藏;根据材料“西藏地方政权内部也勾心斗角”可知,西藏地方政权内部争权夺利。职责:根据材料“廓尔喀入侵西藏,驻藏大臣……协调西藏地方与进剿清军的关系,督办粮饷”可知,抵御外侮,维护领土主权;根据材料“下令建房安置,捐款购买药品等安抚民众”可知,赈恤灾民,安抚民众;根据材料“协调西藏地方各种势力之间的关系”可知,处理西藏政务,协调各方关系。影响:根据材料“(元明时期)中央王朝的治藏方针……缺乏有效监督……达不到预期效果”等提炼要点。【小问2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政治前提:由材料信息“1951年……西藏实现和平解放”可知,西藏和平解放;根据材料“1959年9月,西藏自治区筹委会先后作出……《关于西藏地区土地改革的实施办法》等”可知,西藏进行民主改革。意义:结合所学可知,实现了西藏政治体制由农奴制到社会主义民主政制的历史性变革;从材料“废除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从封建农奴制度的枷锁中被解放出来”、“获得……基本公民权利”可知,使广大农奴翻身做主人,保障了他们的基本政治权利;根据材料“减租减息”可知,调动了西藏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西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结合所学可知,维护了国家统一,确保了西藏地区的和平稳定,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发展。【小问3详解】本题是对比类和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与现代中国。相似之处:从维护国家统一、重视稳定政局等方面概括。因素:从国家利益、政治、经济、民族等方面考虑。23.西方政治制度的演进经历了曲折而漫长的发展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波利比阿说:“如果人们只注意执政官的权力,那罗马国家就完全是君主制政体;如果人们只注意元老院的权力,它又完全是贵族政体;如果只注意民众的权力,它显然又是民主政体。”元老院在共和国的政治体制中居于重要地位,拥有很大的权力和威望,但元老院不能调查叛国罪和处以死刑。涉及元老们自身利益、荣誉和权力的提案,要由公民大会表决。元老院开会的时候代表平民利益的保民官就坐在门口,如果保民官认为元老院的决定侵害了民众的利益,那么他可以随时加以否决。——据陈继华《管理思想史》等整理材料二在14世纪(尤其是爱德华三世统治时期),议会作为一种正式制度形成了,从此成为王国政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爱德华三世两次颁布法律规定每年至少应当召开一届议会。1376年,由于国王已经两年没有召开议会,同时政府的无能和腐败引起广泛不满,下院请愿要求每年召开一届议会以纠正王国存在的弊病。“百年战争”的爆发使南方重新成为王国的政治中心,此后一段时间,议会一直在威斯敏斯特召开。从14世纪中期开始,议会一般在星期一开幕。开幕式一般由大法官致辞。开幕式之后,上下两院便分开举行会议,讨论各自的议题。一般来说,在所有请愿都得到答复之后,国王才能解散议会。国王一般都会莅临议会。——摘编自刘鹏《十四、十五世纪英国议会的发展》材料三1689年5月24日通过的《宽容法案》是革命解决在宗教领域的重大成就。该法案授予除天主教和一位论派外所有非国教教派信仰自由,妥善解决了此前长期困扰英国的基于宗教因素的社会对抗。经过1688—1689年革命解决,辉格党成为新体制最大的支持者,辉格和托利两党开始以“真正的、重要的而又不是基本的分歧来划分界限”,两党互相间反体制性或互相毁灭的意愿得以根除,才终实现政治制度与政党制度间的彻底协调。——摘编自丁浩原《近代英国政党政府的形成:1689—1762年》(1)根据材料一,指出罗马共和国政体的特点,结合史实,概括说明罗马共和国“显然又是民主政体”。(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14世纪英国议会制度化的原因,并概述其表现。(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1688—1689年革命解决”中的重大事件,说明其对英国政治的影响。【答案】(1)特点:混合君主、贵族和民主政体三种体制;权力制衡。史实:执政官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公民大会是罗马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元老院需要充分考虑人民意愿。(任答两点即可)(2)原因:国王通过议会为自己的政策寻求支持;议会要求国王改善统治(各阶层争取自己的权益);百年战争的推动。表现:定期召开;有固定的集会地点;形成一套有序的会议程序;形成上下两院制。(任答3点即可)(3)重大事件: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的颁布;《宽容法案》的颁布。影响:巩固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扩大了议会权力,推动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步形成;推动宗教信仰自由;使政党政治发展起来;巩固了国内和平局面,稳定英国社会。【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罗马。特点:根据材料“如果……人们只注意元老院的权力,它又完全是贵族政体;如果……”可知,混合君主、贵族和民主政体三种体制;根据材料“元老院在共和国的政治体制中居于重要地位……但元老院不能调查……要由公民大会表决”可知,权力制衡。史实:依据材料“涉及元老们自身利益、荣誉和权力的提案,要由公民大会表决”等并结合所学从罗马共和制的民主因素等角度分析作答。【小问2详解】本题是背景类和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4世纪英国。原因:联系所学,可得出国王通过议会为自己的政策寻求支持;根据“政府的无能和腐败引起广泛不满……纠正王国存在的弊病”并联系所学,可得出议会要求国王改善统治;根据“‘百年战争’的爆发使南方重新成为王国的政治中心”可得出百年战争的推动。表现:根据“两次颁布法律规定每年至少应当召开一届议会”等可得出定期召开;根据“此后一段时间,议会一直在威斯敏斯特召开”可得出有固定的集会地点;根据“议会一般在星期一开幕……开幕式之后,上下两院便分开举行会议……在所有请愿都得到答复之后,国王才能解散议会。国王一般都会莅临议会”可得出形成一套有序的会议程序,形成上下两院制度。【小问3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英国。重大事件:根据“16881689年革命”并联系所学可得出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的颁布等;根据“1689年5月24日通过的《宽容法案》是革命解决在宗教领域的重大成就”可得出《宽容法案》的颁布。影响:可从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君主立宪制、宗教信仰、政党政治、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依据材料"授予……所有非国教教派信仰自由”等可得出推动宗教信仰自由;根据“实现政治制度与政党制度间的彻底协调”并联系所学,可得出使政党政治发展起来;依据材料“两党互相间反体制性或互相毁灭的意愿得以根除”“妥善解决了……社会对抗”,可得出巩固了国内和平局面,稳定英国社会;联系所学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的影响补充即可。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均出现了农业危机。1875—1880年间,英国恶劣的天气直接打击了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