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末附答案)2023年高考语文知识汇总笔记
选择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
1、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词性完全相同的一项()
A.①他住学校里②他咨阅览室学习
B.①这座房子期南②他朝北走去了
C.①物质文明建设到精神文明建设应该一起抓②张健用李升一同到北京去了
D.①运动会上,他得到了百米冠军②他的字写辔很工整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一项新的调查显示,烟民对吸烟双理不傕,是因为吸烟能够刺激他们的脑部神经,进而给身体带来“舒适
感”。
B.我们要学习新闻评论联系社会现实提出观点并合理阐述的写法,体会其有时煦朱的新闻品格。
C.木是大自然赐予人类最宝贵的礼物,从远古人类的钻木取火开始,人类的生活和发展便和木年坯机加。
D,那奇妙的满海竿影,那如幻的海上家园,那远空的一抹红云——眼前的风光真是以夺不工。
3、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结构上较多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其中“风”“雅”“颂”指的是创作题材的区别,“风”是指
民间歌谣,“雅”是指宫廷乐歌,“颂”是指作宗庙祭祀的乐歌。
B.词是宋代盛行的一种文学体裁,最初称为“曲子词”,又称乐府、诗余、长短句等,一般分为上下两片,
又称上下阕。宋词基本分为婉约和豪放两大类。
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词人,词集有《东坡乐府》。苏轼“以诗为词”,把诗的表现手法移植
到词中,“谈笑间,橘橹灰飞烟灭”使用借代、夸张的手法。
D.人物通讯作为一种新闻体裁,相较于消息往往能够更快更生动更细致地报道特定人物的言行和精神风貌。
4、下列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何莫学本诗微本人之力不及此
B.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学不可以目
C.天下归仁焉自牧归龛洵美且异
D.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5、下列选项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前几天我参加一场活动,有幸遇见了王教授和他的内人,我一直都很仰慕王教授的才华。
B.母校45周年校庆日即将到来,许多很久没联系的老朋友都会参加,届时我定会拨冗出席。
C.舍弟太过顽皮,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你家的玻璃,敬请原谅,我们一定会照价赔偿。
D.杨老师在请柬上写道:“本月十五号,犬子举行婚礼,本人略备菲酌,请大家务必光临。”
6、将“读书更是一次驰骋。”插入下面的语段中,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读书是一种充实人生的艺术。①没有书的人生就像空心的竹子一样,空洞无物。读书是一次耕耘。②你悉心浇
水、耐心施肥,把思想的小幼苗培育成一块块智慧的小菜畦。③这时,你收获着、喜悦着。④读书人的思想跟
随书籍穿越古今中外,驰骋历史疆场,寻求着"人生的真谛”。
A.①B.②C.③D.④
7、下面所列经典作品与信息,对应不本题的一项是()
A.《兼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春秋末战国初——墨翟
B.《五石之瓠》——夫子固拙于用大矣——春秋——庄周
C.《老人与海》——美国——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
D.《复活》——俄国——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列夫托尔斯泰
8、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2
A.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
浦云歇山"。
B.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
C.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
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
D.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因为那
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
9、下列加点字中字形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百期(ge)着恼(zhao)木纳(ne)吐哺(bu)
B.三匝(zha)瞿鸟(jT)子冷(jTn)狗%(fei)
C.翔溪(Shan)摩脚(bid)匍然(hong)贾人(gu)
D.虾蟆陵(xia)磺橹(qiang)稿厚(pu)句课(dou)
10、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苓苜(fu)执拗(niCi)将之(luo)羽扇飨巾(lun)
B.贾人(gu)稻攀(shu)冷理(se)挥斥方遵(qiu)
c.慰错(jr)拾例(du。)兜拿(mou)技艺精湛(zhan)
D.讪讪(shan)幽里(y前)娜蹦(zhi)呼暖本(huan)寒
11、以下对于文学形象的理解,不恰当的是()
A.《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作者将自己想象成一个巨人,站在俯瞰地球的立足点上,放声呐喊,纵情高歌,
为“五四精神”而呐喊。
B.闻一多在接受西方诗学同时,未曾放弃吸纳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红烛”就是李商隐《无题》中“蜡炬”
3
形象及意义的现代呈现。
C.雪莱寄寓了云雀形象以自己的追求和理想。诗人借云雀的高飞欢唱来表现自己追求光明真理、追求崇高、
向往理想的世界的心志。
D.《哦,香雪》中的铅笔盒象征文化和知识,象征现代文明。香雪对铅笔盒的执着追求,就是对文明的追求,
表现其青春的觉醒。
12、“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下列诗句与咏赞“岁寒三友”无关的一项是()
A.迎寒冒暑立山冈,四季葱茏傲碧苍。
B.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C.红衣落尽暗香残,叶上秋光白露寒。
D,不随天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13、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百舸(ge)罅(xia)隙商贾霞蔚云蒸
B.纶(guan)巾木讷(ne)墙橹概当以慷
C.憎(zeng)恶慰帮(jO等闲乍暖还寒
D.吐哺(bu)霓裹(chang)寥廓推眉折腰
14、“他被这劳动的场景深深地激动了”放在下文中衔接最恰当的一处是()
①坝上坝下都是人,汽车、推土机在匆忙地奔驰……②将军一面走,③一面四下里看着④。
A.①B.②C.③D.④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方将向上海合作组织国家提供1000个扶贫培训名额,在“丝路一家亲”行动框架内开展相关技术的交流
活动,帮助有需要的国家加快建设进度、改善民众生活。
4
B.离开地球的三个月,中国的三名航天员在太空中也一样辛勤“耕耘”,出舱时间累计超过13个小时以上,
圆满完成了舱外相关设备组装、全景相机抬升等任务。
C.国家卫健委印发《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调整工作规程》,旨在以加强我国临床合理用药管理为
目的,实现安全、有效、经济、适宜的合理用药目标。
D.无论是带孩子们走访红色地标,还是将英雄人物请进校园课堂,开学第一课开启一扇窗,让孩子们通过聆
听党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触摸真理的温度和信仰的力量。
填空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
16、识记字音
摹()属()超()领)
)墩)
17、选词填空或判断正误
(1)看图选词(颓废•颓败)
()的建筑()的青年
(2)美媒称,美国购物中心空置率创六年新高,零售业_____冲击地方经济。(萧索,萧条)
(3)离开魔术后,魔兽霍华德开始逐渐沦落成一个二流球星,现在那个的霍华德,巅峰时期竟是唯一一
个敢称是第一中锋的人。(混混沌沌•浑浑噩噩)
(4)明明事情很简单,我却看不出来,真是一叶而天下知秋,不见泰山。()
5
(5)为了继承父辈遗愿,河北姐弟不圾手里赴兰州榆中为先烈扫墓。()
(6)从此以后青山路远你是你,我是我;得不到的人终归是风,强留千百次也终究会走。(千里迢
迢•千山万水・山长水阔)
18、易混字形
1(chen)北星拱(chen)寥若星
②(juan)不忘(teng)写
③(kang)龙有悔(hang)引高歌(hang)潞一气
④(kan)误(kan)门罗雀(zhan)蓝
19、在以上6个语法成分中,只一个的成分的构成是有限的,她是谁?
________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世纪末,在俄国正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工人运动逐渐展开,马克思主义已在全国传播,工人阶级
的政党正在形成,一场革命风暴即将到来。沙皇政府面临着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形势,极力加强反动统治,疯
狂镇压人民,在全国造成了阴沉郁闷的气氛。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者,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他们死守
着旧有的阵地,仇视和反对一切新鲜事物。这种人不但出现在官场上,而且也出现在知识界。这篇小说写于
1898年,作者写作本文就是为了揭露和讽刺鹰犬的丑恶本质。《装在套子里的人》
21、识记字音
更嫁()雷衿()移中()
耳曜侯()丈人行()覆单于()
缎王()昆邪王()泥野侯()
22、识记字形并注音
磅()磅礴滂()滂沱
6
恒()恒心垣()城垣
2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俄民使治之者无得闭果使来者不以瞿其属
使在处随收犁之或侬宜民不幸惮旱疫公所如•循
盖灾珍之行则有何矣委曲纣悉
24、易错字音
①墓志领)②不料)
③阳)容④亨()越
⑤挑歌)⑥精淮()
⑦造剧)⑧叫哪()
⑨演)于至善⑩取)行
⑩氯)琢磨(思考,考虑)()精雕细琢
⑫冠()衣冠禽兽()沐猴而冠
25、解释课本成语
(1)庖丁解牛
(2)善刀而藏
(3)游刃有余
(4)目无全牛
(5)踌躇满志
(6)切中肯繁
7
26、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背景和结语五部分。
27、根据字音写字形
(1)疆y。___听yL_鬼yu___
(2)精zh点n___zh§n__密zhen___酌
(3)出类拔cui―憔cui.国cul___cul__火鞠躬尽CUI
(4)jian___行者zhan_—桥jian___别
28、给加点字注音。
掣飘)嗜草()翻翔()
螟蛇()解隙()巢不()
藤氧)鳏苛()百来()畏因)
壳()破亮而出()金蝉脱亮
蔓(懑草难除()顺孽摸瓜(谭菁
29、识记字音
搜()吞啰()下飘)脊背()
残颜)脊颗)熊把()鳍鲨()
瞥头()横杆()撬开()卷液()
皮开肉粗)
30、将下列文字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中。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8
9
(文末附答案)2023年高考语文JH0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并分析词语词性的能力。
A.动词/介词;
B.动词/介词;
C.连词;
D.动词/助词。
故选C。
2、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孜孜不倦”:工作或学习勤勤恳恳,不知疲倦,用于褒义语境。语境指的是“吸烟",而不是学习或者工
作,且情感色彩不当。
B.“有的放矢”:对准靶子射箭。比喻言论、行动目标明确。语境指新闻评论言论明确,使用正确。
C.“环环相扣":一环扣一环,比喻若干事物之间密切相关。语境指人类的生活和发展和木密切相关,但只有
人类和木两个事物,不构成若干事物,用“息息相关”更为合适。
D.“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高超绝妙。语境指自然景色红云美丽,自然景物不能用该词,
使用对象错误。
故选B。
10
3、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更快”错误,人物通讯是比消息更详细、更生动地报道典型人物、典型事件,但通讯的时效性往往不及消
息,因为通讯要求材料详细、深刻、生动、典型,记者需要有一个采集、选择和认识的过程,所以消息应该比
通讯更快。
故选D。
4、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都是代词,那、那个、那些。句意分别为:为什么没有人学那些诗呢?/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
这个地步的。
B.都是动词,停止。句意分别为: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学习不能停止。
C.第一句“归",动词,称赞、赞许;句意为:天下的人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第二句“归”通”馈;赠送,
动词;句意为:远自郊野赠柔美,诚然美好又珍异。
D.都是动词,反省。句意分别是: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内心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君子广博
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
故选C。
5、答案:C
解析:
11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A.“内人”一般用来称呼自己的妻子,此处称呼别人的妻子,不得体。
B.“拨冗”一般是指对方于繁忙之中抽出时间,此处用于自己,不得体。
D.“务必”带有强制性,用在请柬语境不得体。
故选C。
6、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
从第①句“没有书的人生就像空心的竹子一样,空洞无物。读书是一次耕耘”可知,“没有书的人生就像空心
的竹子一样,空洞无物”是对前一句“读书是一种充实人生的艺术”的解释,排除A;
从第②句“你悉心浇水、耐心施肥,把思想的小幼苗培育成一块块智慧的小菜畦“可知,“你悉心浇水、耐心
施肥……”是对第①句“读书是一次耕耘”的解释,排除B;
从第③句“这时,你收获着、喜悦着”可知,③句是对②句“把思想的小幼苗培育成一块块智慧的小菜畦”的
承接,排除C。
结合前文“读书是一次耕耘”和第④句“读书人的思想跟随书籍穿越古今中外,驰骋历史疆场……”可知,
“读书更是一次驰骋”,应该放在第④句处,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故选Do
7、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12
B.“春秋——庄周”错误,应是战国时期。
故选Bo
8、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A.应将两处后引号放到句号的后面;
C.应将分号改为问号,“万应锭”应加引号;
D.应将冒号去掉,将后引号放到“(曹植《美女篇》)"的前面,并去掉“翩翩”后的句号。
故选Bo
9、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
A.“百舸”的“舸"应读"ge"o"木纳”的“纳”应改为“讷”o
B."三匝"的"匝"应读"za"0"子矜”的“矜”应改为“衿”。
D.“虾蟆陵”的“虾"应读"ha"o"稿曝”应改为“槁暴”。
故选C。
10、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
13
A.“羽扇纶巾”的“纶”应读作"guan";
C.“慰藉”的“藉"应读作"jie",“拾辍”的“辍”应写作“掇”;
D.“幽咽”的“咽”应读作"ye","蜘娥的”蜘”应读作“时,”咋暖还寒”的“咋”应习作“乍”。
故选Bo
11、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形象的能力。
B.主要错在“意义”一词的表述。《红烛》化用“蜡炬”这一古典意象,赋予它新的含义。燃烧的“红烛”不
再是单纯的自我奉献的象征,不是有情人的幽长的情愫,它是力量、是英雄、是时代的呐喊。
故选Bo
12、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意象和内容的能力。
A.“迎寒冒暑立山冈,四季葱茏傲碧苍”,意思是松柏迎着寒暑站立在山冈上,四季葱茏傲视蓝天。这是赞
松柏气概的。“松”属于“岁寒三友”。
B.“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意思是眼前大雪覆盖,依然含苞待放的梅花绽放在层冰积雪时,
赞美雪中梅的高标逸韵。“梅”属于“岁寒三友”。
C.“红衣落尽暗香残,叶上秋光白露寒”,大意是荷花飘零殆尽,却仍留有暗香,秋天的清晨树叶上白露未
干有些许的寒冷。诗中的“红衣”指荷花。“荷花”不属于“岁寒三友”。
D.“不随天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大意是春天里竹子不随百花争芳斗艳,孤独地守贞操迎接腊尾岁
14
寒。诗句是对竹子的描写,"竹”属于“岁寒三友”。
故选C。
13、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
B.“墙橹”中的“墙”应该为“榔;"概当以慷”中的“概”应该为“慨”。
C.“憎(zeng)恶”中的“憎(zeng)"应该为“憎(zeng)”;“慰藉(jf)»中的“藉(jf)"应该为“藉
(jie)"o
D.“推眉折腰”中的“推”应该为“摧”。
故选A。
14、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衔接连贯的能力。
前文强调“劳动场景”,只有①描写了坝上坝下无数人、汽车、推土机忙碌劳作的情景;且句子主要是从将军
的角度描写的,此句放在最前面,能起到强调作用,放在②处体现不出人物的感受是主要内容;放在④处得不
到强调;而放在③处则割裂了两个“一面”。
故选A。
15、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15
B.重复赘余,“超过13个小时以上”中“超过”和“以上”重复,可删去“以上”。
C.句式杂糅,“旨在以加强我国临床合理用药管理为目的”中,“旨在”与“以……为目的”两套句式杂糅在一
起,应删去其一。
D.搭配不当,“触摸……信仰的力量”,搭配不当,应在“信仰”前加上“增强”。
故选A。
16、答案:事(mo)瘴(wu)W(na)缔(chi)限(zhang)举(kai)
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和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此类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生僻字的字音和字形。多音字要依照“据义定音,音随义转”的特
点,区分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词性辨别读音等。平时要善于积累,同时要结合词义、词性、汉字“六
书”等相关知识及技巧进行辨析。
①摹(mo)与“蓦”的字形和读音相同,注意区别。②寤(wu),醒的意思。《诗经》有“寤寐思服”的句
子;③衲(na),左边是衣字旁,不要写成示字旁。和尚自称“老衲”。④统(chT),左边是丝绸的丝字旁,
与衣服有关。⑤粮(zhang),该字比较生僻,不要读错。⑥增(kai),与“凯”同音,注意字形区别,不要
读成“杞”的音了。
小提示:
字音题应注意“据义定音”的方法,要多积累总结、归类;要采取“记少不记多”的原则,多摸索规律,结合
词义、词性、运用的场合等理解记忆。
17、答案:颓败颓废萧条浑浑噩噩xV山长水阔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
16
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
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
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
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1)颓废:意志消沉,精神萎靡。图二是一个人双手抱头,应为颓废。
颓败:衰落,腐败。一般指荒凉的景象。图一面破败的院墙,故用颓败。
(2)萧索:荒凉,冷落,萧条、凄凉;缺乏生机、不热闹;稀疏;淡漠;衰颓;风雨吹打树叶的声音。萧条:
指寂寥冷清的样子,经济不景气。原句零售业指经济,故用萧条。
(3)混混沌沌:迷糊不清的样子,模糊一片,不分明。
浑浑噩噩:原意是浑厚而严正;后用以形容质朴天真。现多形容糊里糊涂,什么事也不懂的样子。
这里形容人的状态,故用浑浑噩噩。
(4)错误。一叶而天下知秋:从一片叶子的凋落,就知道秋天就要来到。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
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此处应为“一叶障目”。
(5)正确。不远千里:不以千里为远。故,河北姐弟赴兰州榆中为先烈扫墓正确。
(6)千里迢迢:形容路途遥远。“青山路远”已有路途遥远之意,千里迢迢与前文语义重复,故排除千里迢
迢。
千山万水: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多做谓语,跨过千山万水。
山长水阔:比喻道路遥远艰险。在语言习惯上“山长水阔”常与“青山路远”相连,表示:青山相隔路途遥远,
道路艰难险阻。
18、答案:①辰/晨②'眷眷/眷③亢/吭/沆④勘/堪/湛
解析:
17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规范汉字的能力。
本题注意“引吭高歌”的“吭”的字形。
19、答案:谓语动词形容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语法知识的能力。
一个完整的句子由6个语法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在这6个成分中,只有动词和形容
词才能充当句子的谓语。
20、答案:沙皇政府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
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契诃夫塑造了一个性格孤僻,胆小怕事,恐惧变革,想做一个纯粹的现行制度的
“守法良民”别里科夫。
别里科夫的世界观就是害怕出乱子,害怕改变既有的一切,但是他所作所为,在客观上却起着为沙皇专制助纣
为虐的作用。他辖制着大家,并不是靠暴力等手段,而是给众人精神上的压抑,让大家“透不出气”。可以说
是专制制度毒化了他的思想、心灵,使他惧怕一切变革,顽固僵化,他是沙皇专制制度的维护者,但更是受害
者。
《装在套子里的人》这篇小说就是为了揭露和讽刺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士这种人丑恶的本质。
21、答案:里嫁(geng);阳衿(zhan);杼中(yi);耳虢侯(judi);丈人勺(hang);遵单于(wdi)
维王(gou);星邪王(hunye);迪野侯(zhuo)
解析:
18
本题考查汉语字音的识记能力0
考生平时积累时要注意多音字,如“更”“行”“遗”等字,结合其文言含义理解和记忆;还要注意文言语境
中特殊的非常用字的读音,如"移”“且鞋侯”噬”“昆邪”“淀’等。
22、答案:pangpanghengyuan
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考查的字词多为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
有形近字等。本题考查形近词的读音,一般从字义着手,并加以辨别,“磅”和“滂”,"恒”和“垣”形相
近,偏旁不同,字义不同,字音也不同。“磅礴”意思是形容气势盛大,广大无边。一般形容名山大川气势浩
大,或是形容河流奔腾时气势磅礴;“滂沱”形容雨下得很大。也形容水流盛大的样子。“恒心”的“恒”指
持久不变的意思;“垣”指城墙。在积累和辨别字义的基础上就很容易记忆其字音,平时还是要多总结积累。
小提示:
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形似字要按照意义
的不同,读音也不一样。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音同、音近和形近易混淆字
是考查的重点。同时,要将课本中出现的词语进行积累,要仔细区别与识记形近字、音近字、义近字等,把握
其字形。
23、答案:僦民使治之者(jiu)无得闭果(tiao)使汆者(di)不以累其属(同)
使在处随收瘗之(yi)或便宜(bi*n)民不幸罹旱疫(I。公所拊循(fu)
盖灾泠之行(II)则有间矣(ji*n)委曲纤悉(xian)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的识记能力。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
字、方言误读七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
19
本题中特别注意:生僻字“僦”“瘗”“落’的读音。多音字“累”读lei,有两种情况,⑴连续,重叠,
堆积:日积月连篇~牍;(2)连及,连带:~及,牵~,拖~。“便”读脸n,(1)顺利,没有困难或
阻碍:~当,~利。(2)简单的,礼节上非正式的:简~,~宜。“间”读伽,⑴空隙:乘(2)
嫌隙;隔阂:亲密无~。(3)隔开;不连接:~隔。(4)挑拨使人不和;离间:反~。(5)拔去或锄去
(多余的苗)。考生平时应注意积累和整理。
24、答案:mingxieyongzhudtizhanyifeifuzhenjian
/zudzhudguanguan
解析:
本题考查汉字字音的拼写能力。该题对于基础知识掌握的扎实的学生来说这样的题并不难,高考字音考查的对
象主要有多音字、形声字和异形(包括形似)同音(包括近音)字三种,所以,平时复习时要注意识记和辨析
以上三种字的读音。本题注意“墓志箪”为后鼻音,"造号为“yi”,两个“冠”字的读音注意区分。
小提示:
高考字音考查的对象主要有多音字、形声字和异形(包括形似)同音(包括近音)字三种。由于生活中那些容
易读错的字往往也就是高考字音考查的重点内容,因此,归纳出误读的常见类型对我们复习备考是很有帮助的。
同时。针对每一种误读类型,我们都要采取积极的措施,从而能够有的放矢地掌握好字音这个考点。字音的误
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把多音字的甲音误读成乙音。(2)形声字类推偏旁弓I起误读。(3)习惯误
读字,如“玫瑰”中的“瑰”。(4)生僻字。生僻字,因其不常见而容易被忽略,易误读。考生平时要做有
心人,注意积累。对于字形来讲在学习是要注意:1、平时加强识记,尽力拓宽知识面,扩大阅读量,积累词
汇,丰富词汇量。对汉字字形的识记要化大力气。对那些形近字、音近字、义近字等尤其要仔细区别。2、加
强练习。3、学会区别同音字。4、学会以音辨形。5、学会以义辨形。6、学会根据语境辨形。
25、答案:(1)庖丁解牛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2)善刀而藏将刀擦净,收藏起来。比喻适可而止,自敛其才。
20
(3)游刃有余厨师把整个的牛分割成块,技术熟练,刀子在牛的骨头缝里自由移动着,没有一点儿阻碍。
形容做事熟练,轻而易举。
(4)目无全牛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整个的牛(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
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5)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6)切中肯繁正好切中事情的关键。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识记成语含义的能力。把握成语的意思,要结合语境进行辨析,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
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
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
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1)"庖丁解牛”,庖丁:庖,厨师;丁,厨师的名字。解牛:指剖开,分割牛的肢体。结合文章内容,后
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2)“善刀而藏“,“善”,通“缮”,修治,这里是擦拭的意思。将刀擦净,收藏起来。比喻适可而止,
自敛其才。
(3)“游刃有余",游,运转;刃,刀口;余,余地。结合文本,厨师把整个的牛分割成块,技术熟练,刀
子在牛的骨头缝里自由移动着,没有一点儿阻碍。形容做事熟练,轻而易举。
(4)“目无全牛”,全,完整;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整个的牛(全牛),三年以后,技术
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5)“踌躇满志”,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满,满足;志,志愿。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
意。
21
(6)“切中肯繁”,切中,正好击中;肯繁,筋肉聚结处。比喻正好切中事情的关键。
小提示:
这几个成语全部来自《庖丁解牛》,需要学生理解课文,把握成语的含义及用法。
26、答案:导语主体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
新闻,也叫消息,是指通过报纸、电台、广播、电视台等媒体途径所传播信息的一种称谓。是记录社会、传播
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
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就其广义而言,除了发表于报刊、广播、互联网、电视上的评论与专文外的常用
文本都属于新闻之列,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有的将速写纳入特写之列)等等;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
息,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以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让
别人了解。
每则新闻一般包括标题、电头、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六部分。前四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标
题、导语、主体必不可少。
27、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材料高温物性测定仪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机械式千斤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无梭机花边带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丁辛醇市场发展前景与投资规划调查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国整形锉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中成药行业投资分析及投资商机研究报告
- 新疆科技学院《细胞生物学D》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石河子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4月)生物试题含解析
- 2025年中国车泵变径管数据监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EL冷光片行业市场营运趋势与投资价值评估报告
- 如何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矛盾班会
- 浙江省宁波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英语试题 (解析版)
- 山东省独生子女父母退休一次性养老补助申请表
- 人教PEP版小学英语三至六年级单词默写表
- 非遗传承人申请范本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通分》课件
- 有机化学课件:第4章 对映异构
- 《隋书刑法志》所见隋初修律
- 《爱莲说》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 小学科学课标解读课件
- 三湾改编-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