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教学问题及建议征集分析报告_第1页
小学教育教学问题及建议征集分析报告_第2页
小学教育教学问题及建议征集分析报告_第3页
小学教育教学问题及建议征集分析报告_第4页
小学教育教学问题及建议征集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教育教学问题及建议征集分析报告小学部为进一步了解全市小学教育教学现状,科学合理地调整新学年的教学研究、教学指导、跟踪服务的重点和方向,改进我们的工作方式方法,提高服务质量,7月上旬,面向全市小学进行了一次征集教育教学问题及建议的专项调研。本次调研内容包括教学进度、课时课程、检测考练、集体研究、教学内容的调整、课堂教学研究、学生学科素养、教师培训等教育教学问题。参与本次活动的学校共有58所,职级校35所,非职级校23所。参与人员有校级教学干部、中层教学干部、学科负责人、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骨干教师,覆盖各年级、各学科。各参与学校认真组织自主发现影响教学质量提升的问题,寻求破解策略,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就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会商分析,形成调研报告如下。一、正确处理教学进度与教学实际的关系。关于教学进度老师们反馈的问题存在明显差距,一是伴随着课程设置的日益规范,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增多,语数英课时减少,很多老师感觉跟不上教学进度;二是不少教师不按照大纲和进度要求,大幅度提前进度,急于复习;三是反映教科院下发的教学进度没有体现出教学的重难点,不利于教师根据进度调整教学。四是学期长度不一,特殊年份,没能从学年统筹安排教学计划。针对如上建议作如下解读或调整:1.教科院下发的教学进度仅仅是一个大致的教学计划和要求,只是避免老师们没有计划,过快或过慢影响教学质量。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有老师竟然期中考试前就已经结束整册课程,势必导致学生学不扎实,吃夹生饭,而且复习时间过长也会导致学生疲沓,无论是学新课还是复习学习效果都不会很好。建议学校教研组根据教科院进度安排,结合校情、班情、学情适当调整,制订出本校的教学进度方案,并做好过程性监控。学生接受能力强的学校可适当加快,也可以加大拓展延伸、整体训练的力度、发展学生个性,提高思维能力。学生整体接受能力弱的学校可以适当减慢,夯实基础。开学一两个周根据老师们的建议适当放慢进度,让学生有一定的学习适应期;两个学期的教学时间特别不均衡,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学年课程进行统筹调整。学科教研组在教科院进行的教材研训的基础上,组织好教材的通研,使得教师明确教材的设计意图,教学中有的放矢,重点突出,难点到位。进一步学习课程标准,使得课堂上的教学目标制定更加精准、恰当,课堂教学效率更高,高质量地落实好教学计划。二、正确处理好课时课程设置与实施的关系。从调研反馈的信息来看,老师们重视语数英课程的实施和落实,也能认识到音体美、常识学科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城乡比较集中,一是反映思品课时偏多,英语、数学课时不足,尤其是英语每周两课时很难完成教学任务。二是科学课因综合性较强,无专职教师,无配套的学习资源和实验器材,课程实施有难度,音体美农村专职教师少,多为兼职,课程落实不到位。三是地方性课程多,多为兼任,数学英语教材内容多,难度偏大,吃掉地方课程课时现象比较普遍。四是语文课内阅读课,农村学校因书源配备不足,难于开展。1.关于课时设置的相关问题。反映思品课时设置多的问题比较普遍(低中年级3课时,高年级2课时)。我们首先要明确省教育厅课时设置的原因,就是五、厘清教师发展与教学质量提升的关系。教师的群体素质直接决定着学生的成长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的发展需要环境,跟课堂教学研究、校本教研、外出培训学习以及自身的成长期待和努力息息相关。通过调研发现如下问题:教学研究方面一是有的学科缺少骨干教师及带头人,制约着课堂教学研究的水平。二是非教学工作太多,上交材料繁多,挤占了教学研究的时间。三是教学研究的方向、目标不明确,缺少调研,随意性大,为了研究而研究,问题大而空,不具体,实效性差。四是缺少统筹安排,不能将各级安排的工作与学校工作合理整合,教学研究无序、无法,实效性不大。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一是日常、学习大部分人员参与积极性不高,学校安排工作难,教师教育教学创新意识淡薄;二是教科院组织的教研活动安排在工作日内,参加人员太多会影响正常教学;三是部分弱势课程的任课教师培训不够,有一部分兼任教师根本不胜任所兼任学科的教学,只是应付而已,急需基本的培训。四是教师培训和外出学习机会较多,但是培训结束之后的传达和再培训落实不到位,只是谁学了谁受益。四是部分学校主要领导不支持出县学习。基于上述问题提出如下建议:做实业务干部的培训。如何让老师的培训落到实处,真正起到培训的作用,达到应有的培训效果。学校业务干部的业务水平提高是首要的,只有领导干部熟悉业务,研究业务,才能对教师真正起到引领作用。一是加强业务干部职能培训。落实好干部培养培训制度,实施不同层面的业务干部锻造工程,提升课程实施、教师培训、教研教改的执行力,确保校本教研的有序、有法、有效。教科院连续两个学期召开的教学工作会主要面向的群体就是学科主任、教研组长。学校也要出台并执行好外出学习汇报制度,注重学习之后的传达和再培训。二是强化学科教研组建设。发现并培养能干事、肯干事的学科负责人,提供外出学习和锻炼的机会,重点提升其学科素养以及课程实施、教师培训、教研教改等业务能力,使其成为学科发展的领头雁,有能力组织引领学科教师发展。强化学科教研组建设,创建学习型组织,倡导教师读书、学习、研究、思考、写作,不断提高专业阅读能力、研究能力、思考能力、写作能力,以提高教师学科教学能力为重点,以改进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点燃教师的成长热情,鼓励教师自主发展、特色发展。发现并集中力量建设优势学科,带动薄弱学科,把握重点学科与其他学科发展及整体水平提高的相互关系,实现特色发展,促进整体发展。三是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教师培训要分层实施。根据任教年限对教师有所侧重、有所针对地实施培训,既要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速度,又要满足骨干教师的个性发展、特色发展需求。挖掘老教师成功的教学案例、典型的教学方法,鼓励四星级教师和特色教师参与到其他梯队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活动中,发光、发热,走出发展高原期。四是深入推进预约教研促进学校共同发展。继续深入推进县、镇、校三级联动双向预约活动。教科院分类预约,分层跟踪服务,发现薄弱,预约帮扶;发现典型,推广带动。各教研中心充分整合学校和教师的意见,发现常规落实、学科建设、质量监测评价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向教科院、共同体学校、联谊镇街、名校长工作室、优质学校、中心校发出预约。进一步丰富预约教研形式,借助课堂观摩、报告讲座、现场学习、活动体验,切实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六、正确认识课堂课程与学生学科素养的关系。影响学生学科能力提升的因素老师们的意见比较集中,一是非考试课程的实施,二是课堂教学的质量。三是学校考核评价的导向。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重视常识、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非考试科目课程的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体育、音乐、美术、实验等科目要实施质量监测,建议采取“点面结合”、“过程与结果结合”以及“达标与考试结合”的三结合的原则实施评价,以校为本,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学科教研组要在课程标准的统领下,认真研究学习《学科质量标准与教学指南》,加强学科能力与素养的培养策略、提升途径、监测方式方法的测量和研究力度。教师要明确本学段本学科应重点培养的学科习惯、学科能力、学科素养以及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