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季新版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分层作业)(解析版)_第1页
2024秋季新版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分层作业)(解析版)_第2页
2024秋季新版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分层作业)(解析版)_第3页
2024秋季新版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分层作业)(解析版)_第4页
2024秋季新版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分层作业)(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核心素养目标】通过观看视频、识读地图、图片等学生活动,了解我国原始农业的兴起、标志及意义,理解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的特征。(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通过研究考古发现、阅读教材、对比归纳等学生活动,了解我国境内新石器时代河姆渡人、半坡人的生产生活状况、种植农作物、房屋不同特点的原因,理解不同自然环境孕育出不同特点的原始农耕类型。(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3.通过学习本课内容,知道我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人工栽培水稻、粟、黍的国家,我国为人类文明起源作出重要贡献,从而认识我们祖先在生产劳动中表现出来的智慧和取得的成就,产生憧憬之情,达到对祖国悠久历史的认同和尊重。(家国情怀)一、基础达标1.【史料实证】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以下三个从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共同反映了(

)图1

稻谷

图2

猪纹陶钵

图3

骨耜A.人类的起源B.原始农耕生活C.远古的传说 D.早期国家产生【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图片“河姆渡遗址出土文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它们共同反映了原始农耕生活:河姆渡人遗址发现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表明长江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河姆渡人还会制作陶器和玉器,如猪纹陶钵,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B项正确;人类起源的内容主要包括元谋人、北京人的发现等,排除A项;远古的传说主要包括黄帝、炎帝,尧舜禹时期的传说等,排除C项;夏商周时期属于早期国家的产生,排除D项。故选B项。2.【时空观念】下面是《中国境内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分布示意图》(局部),参观①处遗址可以看到(

)A.北京人使用的石器 B.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C.装饰人面鱼纹图案的彩陶盆 D.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答案】B【解析】据题干“《中国原始农耕时代重要遗址分布示意图》(局部)”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①处遗址为河姆渡遗址,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的水稻的遗迹,这表明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故参观①处遗址可以看到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B项正确;北京人生活的时代与河姆渡遗址所处的时代不同,在河姆渡遗址看不到北京人使用的石器,排除A项;人面鱼纹彩陶盆是半坡遗址出土的,与河姆渡遗址无关,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在河姆渡遗址看不到,河姆渡遗址所处的时代还没有铁制农具,排除D项。故选B项。3.【史料实证】2024年3月,福建平潭县壳丘头遗址群入选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该遗址群出土了陶器、人骨及中国东南沿海岛屿最早的水稻等遗存。下列遗址的遗存特征与其相近的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河姆渡遗址【答案】D【解析】据题干“该遗址群出土了陶器、人骨及中国东南沿海岛屿最早的水稻等遗存”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这表明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D项正确;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处于旧石器时代,还没有农业,排除ABC项。故选D项。4.【时空观念】下图是我国原始农耕时代重要遗址分布图,对该图理解正确的是(

)A.①②区域分别对应稻作农业区和粟作农业区B.③处远古居民建造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C.④处遗址出土的农业生产工具以骨耜最典型D.③④遗址种植农作物不同的根源是技术差异【答案】C【解析】根据图示和所学可知,④处遗址是河姆渡遗址,河姆渡人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农业生产工具以骨耜最典型,C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农业格局是南稻北粟,①是北方遗址,②是南方遗址,故①②区域分别对应粟作农业区和稻作农业区,排除A项;③处半坡遗址,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排除B项;③④遗址种植农作物不同的根源是南北方气候的差异,排除D项。故选C项。5.【史料实证】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以下材料可作为我国原始农业发展证据的是()A.北京人制作的石器B.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C.农耕生活想象图D.曲辕犁模型【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我国原始农业发展”,结合所学可知,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考古工作者发现了距今7000年的稻谷遗存,反映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B项正确;A项图片反映的是北京使用的石器,北京人会用石块、兽骨和鹿角等制作工具,采用各种不同的打制方法,排除A项;想象图不能作为证据,排除C项;曲辕犁反映的是唐朝农业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6.【史料实证】陕西西安有丰富的文物资源。下列考古发现可用于研究半坡人生活的是(

)A.人面鱼纹彩陶盆 B.司母戊鼎 C.甲骨文 D.商鞅铜方量【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人面鱼纹彩陶盆出土自半坡遗址,可以用来研究半坡人的生活,A项正确;司母戊鼎属于商代青铜器,反映商代的历史,排除B项;甲骨文记录的是商周时期的历史,排除C项;商鞅铜方量与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有关,排除D项。故选A项。7.【史料实证】下列三幅图片中的考古遗存反映了我国先民()A.很早开始进行农业生产 B.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C.种植的农作物多种多样 D.已经有较高审美观念【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贾湖遗址出土的炭化稻粒距今约8000年,这说明我国先民很早就开始人工栽培农作物;裴李岗遗址石墨盘及磨棒说明我国先民会加工农作物;河姆渡遗址骨耜说明河姆渡人从事农业生产,因此共同说明了我国先民很早开始进行农业生产,A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我国先民的生活方式,排除B项;图片反映我国先民种植水稻、粟,不能说明我国先民种植的农作物多种多样,排除C项;图片只涉及农业生产,不能体现我国先民已经有了审美观念,排除D项。故选A项。8.【史料实证】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以下材料可以作为我国原始农业发展依据的是(

)A.北京人制作的石器 B.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C.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 D.曲辕犁模型【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以作为我国原始农业发展证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是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生活在距今约7000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可以作为我国原始农业发展的依据,B项正确;北京人制造的石器处于旧石器时代,当时并未进入原始农耕时期,排除A项;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属于原始陶器,不可作为原始农业发展依据,排除C项;曲辕犁属于唐朝时期的农业耕作工具,此时不属于原始农业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9.【史料实证】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2021年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该聚落遗址距今约5800-5300年,遗址发现祭坛、大型氏族墓地、红烧土、房屋遗迹、玉器作坊、水井等重要遗迹,出土精美玉礼器、石器、陶器等珍贵文物(如下图)。据此可以推断凌家滩先民已进入(

)A.旧石器时代 B.农耕定居 C.青铜时代 D.早期国家时代【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发现祭坛、大型氏族墓地、红烧土、房屋遗迹、玉器作坊、水井等重要遗迹,”可知,凌家滩先民已进入农耕定居生活,B项正确;旧石器时代距今约300万年~距今约1万年,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距今约5800-5300年,不是旧石器时代,排除A项;青铜时代指的是约从公元4000年至公年初期的这一阶段,凌家滩先民不在这个时期,排除C项;中国的早期国家时期,指夏、商、西周三个时期,凌家滩先民不在这个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10.【唯物史观】河姆渡人设计“干栏式”房屋,半坡人设计“半地穴式”房屋,从两地房屋的结构设计上看,体现了我国远古居民(

)A.精耕细作的劳动观 B.因地制宜的自然观C.朴素实用的审美观 D.勤俭节约的价值观【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半坡居民的房屋是半地穴式房屋,因为半坡遗址处于黄河流域,风沙多,冬季比较寒冷,夏季炎热,这种房屋冬暖夏凉、防风沙,河姆渡居民的房屋是干栏式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因为当地处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雨水多,气候温暖湿润,这种房屋有利于通风、防潮、排水,由此可见,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建造不同结构的房屋主要是适应不同的地理环境,B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房屋设计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与精耕细作的劳动观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房屋设计反映不出朴素实用的审美观,排除C项;题干反映的是房屋设计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与勤俭节约的价值观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1.【史料实证】从东北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遗址,到江淮地区的凌家滩遗址,再到中原地区的河洛古国遗址,在距今5500—5000年各地均出现了以城址、祭坛、王陵等为标志的古国。材料表明中华文明(

)A.体系完备,一脉相承 B.自发形成,发展独立C.兼收并蓄,融会贯通 D.分布广泛,多元一体【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从红山文化遗址,到凌家滩遗址,再到河洛古国遗址,各地均出现了以城址、祭坛、王陵等为标志的古国,具有相似性,这反映了中华文明分布广泛、多元一体的特点,D项正确;一脉相承意思是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到自发形成,排除B项;兼收并蓄指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收下来,保存起来,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12.【史料实证】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

)A.原始农业,蓬勃发展 B.商业产生,逐渐繁荣C.陶器文化,历史悠久 D.瓷器制造,影响广泛【答案】C【解析】根据图片信息可知,三幅图片都是关于新石器时期的陶器,从中可以说明我国陶器文化历史悠久,C项正确;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及发展的重要标志,排除A项;题干涉及手工业的发展,排除B项;题干信息反映的是陶器制造,排除D项。故选C项。13.【史料实证】考古发掘的成果是研究人类起源和古代社会的重要依据。考古工作者在河姆渡遗址发现文物“双鸟朝阳纹象牙碟形器”

从文物特征中可以说明河姆渡居民(

)双鸟朝阳纹象牙碟形器文物特征一组同心圆,一圈火焰纹,构成了一轮炽烈蓬勃的太阳,两侧长着钩喙的乌ǎo首望天,仿佛在引吭啼鸣。边缘衬托着刻工精细、线条流畅的羽状纹飞扬的羽毛,似浴火而舞。整件蝶形器雕刻在象牙上。A.能制作精美的石器 B.学会制造彩陶的技术C.步入奴隶社会时期 D.具有原始的审美观念【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边缘衬托着刻工精细、线条流畅的羽状纹飞扬的羽毛,似浴火而舞。整件蝶形器雕刻在象牙上”可知,我国原始居民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装饰和图案设计,具有朴素审美观念,D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整件蝶形器雕刻在象牙上,与石器无关,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半坡原始居民会制造彩陶,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河姆渡居民并未进入奴隶社会,处于原始社会,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能力提升14.【时空观念、唯物史观】观察地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A、B两处原始遗址的名称是什么?(2)图中①所在区域的农作物是_____________,它主要分布于流域。图中②所在区域的农作物是,它主要分布于流域(3)以上两种农作物对气候有着不同的要求,结合地图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二者分布区域不同的原因。【答案】(1)A半坡遗址B河姆渡遗址(2)①粟、黍,黄河流域②水稻;长江流域(3)原因:黄河流域气候较今天更为温暖湿润,适合粟的生长。长江流域温暖湿润,雨水充沛,适合稻的生长。15.【史料实证、家国情怀】阅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史料一: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周易》史料二(他们)已经创造了一种木构长屋。这种住宅十分别致,基础全系桩木构筑。铺设地板,地板上立柱、架梁、敷椽、盖顶…——梅福根、吴礼贤主编《七千年前的奇迹》史料三(1)写出两例“穴居而野处”的远古人类。史料一说明人类的居住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史料二中的“他们”应该属于哪一原始居民?这种房屋属于什么类型的房屋?(3)半坡人居住的应是图中的房屋,这种房屋被称为房屋。河姆渡人居住的应是图中的房屋,这种房屋被称为房屋。(4)图一、图二所示房屋各有什么特色?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有了房屋,说明人们过着定居生活,那么使他们能够定居下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1)北京人、山顶洞人。由居住在洞穴到盖房定居。(2)河姆渡原始居民。干栏式房屋。(3)半坡人:图一,半地穴式房屋;河姆渡人:图二,干栏式房屋。(4)图一:保暖、抵御风雨;图二: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通风防潮,防止野兽侵袭。(言之成理即可)主要原因:图一的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与北方气候干燥、冬季气温低的气候条件是相适应的;图二的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