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南省新高考化学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04/39/wKhkGWbNXWqAaefnAAGtGaUl1zs687.jpg)
![2021年湖南省新高考化学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04/39/wKhkGWbNXWqAaefnAAGtGaUl1zs6872.jpg)
![2021年湖南省新高考化学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04/39/wKhkGWbNXWqAaefnAAGtGaUl1zs6873.jpg)
![2021年湖南省新高考化学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04/39/wKhkGWbNXWqAaefnAAGtGaUl1zs6874.jpg)
![2021年湖南省新高考化学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04/39/wKhkGWbNXWqAaefnAAGtGaUl1zs68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湖南省新高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分)下列有关湘江流域的治理和生态修复的措施中,没有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定期清淤,疏通河道
B.化工企业“三废”处理后,达标排放
C.利用微生物降解水域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D.河道中的垃圾回收分类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2.(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蛋白质均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FeO粉末在空气中受热,迅速被氧化成Fe3O4
C.SO2可漂白纸浆,不可用于杀菌、消毒
D.镀锌铁皮的镀层破损后,铁皮会加速腐蚀
3.(3分)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设计
A检验溶液中FeSCU是否被氧取少量待测液,滴加KSCN
化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B净化实验室制备的C”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饱和NaCl
溶液、浓H2s04的洗气瓶
C测定NaOH溶液的pH将待测液滴在湿润的pH试
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D工业酒精制备无水乙醇工业酒精中加生石灰,蒸储
A.AB.BC.CD.D
4.(3分)己二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科学家在现有工业路线基础上,提出了一条“绿
色”合成路线:
工业路线“绿色”合成线路
人
OH
空气C
硝酸,COOH
催化剂,△COOH催化剂,△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与滨水混合,充分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呈橙红色
B.环己醉与乙醇互为同系物
C.己二酸与NaHCOs溶液反应有C02生成
D.环己烷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5.(3分)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gH2年。含有的中子数为IONA
B.O.lmokl/IHC1O4溶液中含有的H+数为0.1NA
C.2moiNO与lmolO2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为2NA
D.11.2LCH4和22.4LC12(均为标准状况)在光照下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为L5NA
6.(3分)一种工业制备无水氯化镁的工艺流程如图:
物臂碳、,氯气
海水―一舌卤水f沉镁一►燧烧一►氯化一►无水MgCh
I
滤港气体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X常选用生石灰
B.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MgC12制备金属镁
昌温
C.“氯化”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MgO+C+C12^MgC12+CO
D.“煨烧”后的产物中加稀盐酸,将所得溶液加热蒸发也可得到无水MgCL
7.(3分)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丫的原子序数等于W与
X的原子序数之和,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K层的一半,W与X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2:1
的18屋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Z>X>Y
B.W与丫能形成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
C.X和丫的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Y
D.由W、X、丫三种元素所组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均显酸性
8.(3分)KIO3常用作食盐中的补碘剂,可用“氯酸钾氧化法”制备,该方法的第一步反
△
应为6I2+IIKCIO3+3H2O-6KH(I03)2+5KCl+3Cl2t»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产生22.4L(标准状况)C”时,反应中转移lOmolU
B.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
C.可用石灰乳吸收反应产生的C12制备漂白粉
D.可用酸化的淀粉碘化钾溶液检验食盐中103一的存在
9.(3分)常温下,用O.lOOOmokL/i的盐酸分别滴定20.00mL浓度均为O.lOOOmori/i的
三种一元弱酸的钠盐(NaX、NaY、NaZ)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V(盐酸)mL
A.该NaX溶液中:c(Na+)>c(X')>c(OH')>c(H+)
B.三种一元弱酸的电离常数:Ka(HX)>Ka(HY)>Ka(HZ)
C.当pH=7时,三种溶液中:c(X)=c(Y-)=c(Z-)
D.分别滴加20.00mL盐酸后,再将三种溶液混合:c(X-)+c(Y-)+c(Z-)=c(H+)
-c(OH)
10.(3分)锌/澳液流电池是一种先进的水溶液电解质电池,广泛应用于再生能源储能和智
能电网的备用电源等。三单体串联锌/漠液流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双极性碳和塑料电极」Bn活性电极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N极为正极
B.放电时,左侧贮液器中ZnBr2的浓度不断减小
C.充电时,M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i?++2e--Zn
D.隔膜允许阳离子通过,也允许阴离子通过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
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4分)已知:A(g)+2B(g)U3c(g)AH<0,向一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Imol
A和3moiB发生反应,U时达到平衡状态I,在t2时改变某一条件,t3时重新达到平衡
状态n,正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容器内压强不变,表明反应达到平衡
B.t2时改变的条件:向容器中加入C
C.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p:(p(II)><p(I)
D.平衡常数K:K(II)<K(I)
12.(4分)对下列粒子组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和分析均正确的是()
粒子组判断和分析
3+
ANa+、Al>Cl\NH3«H2O不能大量共存,因发生反应:
AI3++4NH3*H2O=A1O2-
+4NH4++2H2O
B、、22不能大量共存,因发生反应:
H+K+S2O3\SO4'
+2
2H+S2O3一一Sl+SO2t
+H2O
3+2
CNa+、Fe,SO4\H2O2能大量共存,粒子间不反应
DH+、Na+、Cl\MnOj能大量共存,粒子间不反应
A.AB.BC.CD.D
13.(4分)1-丁醇、溟化钠和70%的硫酸共热反应,经过回流、蒸储、萃取分液制得1-
漠丁烷粗产品,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CH3(CH2)30H+NaBr+H2so4-CH3(CH2)3Br+NaHSO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装置I中回流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物质的挥发,提高产率
B.装置II中a为进水口,b为出水口
c.用装置m萃取分液时,将分层的液体依次从下口放出
D.经装置HI得到的粗产品干燥后,使用装置II再次蒸储,可得到更纯的产品
14.(4分)铁的配合物离子(用[L-Fe-H]+表示)催化某反应的一种反应机理和相对能量
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浊
凰
HCOOH43.5
\L、过速态2
HO.(o'
卜I22m
HCOO-+、+
l.ns
Ho-42.2
+R
OY-46.
OH+I一
H
OO
6+
HOO
+0o
OO
,U—?
OH.H
OHo
o+
Oo
f.
Hf
io
o
o
H
反应进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催化剂
:
A.该过程的总反应为HCOOH—~C02t+H2t
B.H+浓度过大或者过小,均导致反应速率降低
C.该催化循环中Fe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D.该过程的总反应速率由n-in步骤决定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5〜1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
作答。第18、19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此题包括3小题,共39
分。
15.(12分)碳酸钠俗称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以碳酸氢镂和氯化钠为原料制备碳
酸钠,并测定产品中少量碳酸氢钠的含量,过程如下:
步骤I.Na2c03的制备
步骤H.产品中NaHC03含量测定
①称取产品2.500g,用蒸储水溶解,定容于250mL容量瓶中;
②移取25.00mL上述溶液于锥形瓶,加入2滴指示剂M,用0.1000mol-L-1盐酸标准溶
液滴定,溶液由红色变至近无色(第一滴定终点),消耗盐酸VimL;
③在上述锥形瓶中再加入2滴指示剂N,继续用O.lOOOmokl/i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终
点(第二滴定终点),又消耗盐酸VzmL;
④平行测定三次,Vi平均值为22.45,V2平均值为23.51。
已知:(i)当温度超过35℃时,NH4HCO3开始分解。
(ii)相关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表(g/100gH2。)
温度/℃0102030405060
NaCl35.735.836.036.336.637.037.3
NH4HCO311.915.821.027.0
NaHCOa6.98.29.611.112.714.516.4
NH4CI29.433.337.241.445.850.455.2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I中晶体A的化学式为,晶体A能够析出的原因是
(2)步骤I中“300℃加热”所选用的仪器是(填标号);
口口(5。
ABCD
(3)指示剂N为,描述第二滴定终点前后颜色变化
(4)产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5)第一滴定终点时,某同学俯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NaHCCh质量分数的计算
结果(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16.(14分)氨气中氢含量高,是一种优良的小分子储氢载体,且安全、易储运,可通过下
面两种方法由氨气得到氢气。
方法1.氨热分解法制氢气
相关化学键的键能数据
化学键N三NH-HN-H
键能E/1)946436.0390.8
在一定温度下,利用催化剂将NH3分解为N2和H2O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2NH3(g)=N2(g)+3H2(g)AH=kJ・moL:
(2)己知该反应的△S=198.9J・moir,K,在下列哪些温度下反应能自发进行?
(填标号);
A.25℃
B.125℃
C.225℃
D.325℃
(3)某兴趣小组对该反应进行了实验探究。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将0.1molNH3
通入3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此时容器内总压为200kPa),各物质的分压随时间的变
化曲线如图所示。
■
2.0---•----1一7—-1---1----
①若保持容器体积不变,ti时反应达到平衡,用H2的浓度变化表示。〜tl时间内的反应
速率V(H?)—mol,L',min1(用含口的代数式表示);
②t2时将容器体积迅速缩小至原来的一半并保持不变,图中能正确表示压缩后N2分压变
化趋势的曲线是(用图中a、b、c、d表示),理由是
③在该温度下,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9=(已知:分压=总压X该组分物质
的量分数,对于反应dD(g)+eE(g)#gG(g)+hH(g)Ke=其中pe=
lOOkPa,PG、PH、PD、PE为各组分的平衡分压)。
方法II.氨电解法制氢气
利用电解原理,将氨转化为高纯氢气,其装置如图所示。
阴
离
子
交
换
膜
KOH溶液KOH溶液
(4)电解过程中0丁的移动方向为(填“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
(5)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
17.(13分)Ce2(CO3)3可用于催化剂载体及功能材料的制备。天然独居石中,锦(Ce)
主要以CePCM形式存在,还含有SiO2、AI2O3、Fe2O3>CaF2等物质。以独居石为原料制
备Ce2(CO3)3,nH2。的工艺流程如图:
①MgO调pH=5
浓H2sO4HiOFeCL溶液②絮凝剂NH4HCO3溶液
酸性废气滤渣I滤渣H滤渣皿滤港
回答下列问题:
(1)铀的某种核素含有58个质子和80个中子,该核素的符号为
(2)为提高“水浸”效率,可采取的措施有(至少写两条);
(3)滤渣HI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4)加入絮凝剂的目的是;
(5)“沉铺”过程中,生成Ce2(CO3)3-nH2O的离子方程式为
常温下加入的NH4HCO3溶液呈____________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已知:NH3・H2O的Kb=1.75X10-5,H2cO3的Kai=4.4Xl(f7,Ka2=4.7X10-11);
(6)滤渣H的主要成分为FePCU,在高温条件下,Li2c03、葡萄糖(C6Hl2。6)和FePO4
可制备电极材料LiFePCM,同时生成CO和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
第一题计分。[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18.(15分)硅、褚(Ge)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光电材料领域。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硅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排布图为,晶体硅和碳化硅熔点较
高的是(填化学式);
(2)硅和卤素单质反应可以得到SiX4。
SX4的熔沸点
SiF4SiCl4SiBr4Sil4
熔点/K183.0203.2278.6393.7
沸点/K187.2330.8427.2560.7
①0℃时,SiF4、SiCU、SiB%、Sil4呈液态的是(填化学式),沸
点依次升高的原因是,气态SiX4分子的空间构型
是:
H3C-NI
②SiC14与N-甲基咪唾()反应可以得到M2+,其结构如图所示:
Cl'+
'♦AN仁
EC-KjClQN-CH3
N-甲基咪噗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H、C、N的电负
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个M2+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个O
键;
(3)如图是Mg、Ge、0三种元素形成的某化合物的晶胞示意图。
①已知化合物中Ge和O的原子个数比为1:4,图中Z表示原子
(填元素符号),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②已知该晶胞的晶胞参数分别为anm、bnm、cnm,a=0=Y=9O°,则该晶体的密度p
=g-cm_3(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用含a、b、c、NA的
代数式表示)。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19.叶酸拮抗剂Alimta(M)是一种多靶向性抗癌药物。以苯和丁二酸醉为原料合成该化合
物的路线如下:
(G)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
(2)A-B,D-E的反应类型分别是,;
(3)M中虚线框内官能团的名称为a,b;
(4)B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种
(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苯环上有2个取代基
②能够发生银镜反应
③与FeCh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五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6:2:2:1:1的结构简式
为.
(5)结合上述信息,写出丁二酸酊和乙二醇合成聚丁二酸乙二醇酯的反应方程
式.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为原料,设计合成
的路线(其他试剂任选)。
2021年湖南省新高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分)下列有关湘江流域的治理和生态修复的措施中,没有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定期清淤,疏通河道
B.化工企业“三废”处理后,达标排放
C.利用微生物降解水域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D.河道中的垃圾回收分类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分析】A.定期清淤,疏通河道,属于采用物理措施,修复生态;
B.化工企业“三废”必须经过化学反应,将有毒、有害物质降低到标准值排放;
C.降解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D.垃圾分类处理后,进行无害化处理,属于化学措施,涉及化学变化。
【解答】解:A.定期清淤,疏通河道,属于物理修复,没有涉及化学变化,故A正确;
B.工业“三废”是指废水、废气、废渣,必须经过化学反应,将有毒、有害物质降低到
规定的标准,才能排放,即达标排放,故B错误;
C.利用微生物降解水域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的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故C错误;
D.垃圾分类处理后,进行无害化处理,涉及到了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辨识,属于基本知识,基础题型,难度不
大,但题目考查的知识面较广,同时考查学生的环保意识。
2.(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蛋白质均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FeO粉末在空气中受热,迅速被氧化成Fe3O4
C.SO2可漂白纸浆,不可用于杀菌、消毒
D.镀锌铁皮的镀层破损后,铁皮会加速腐蚀
【分析】A.单糖、二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下,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FeO粉末空气中受热,部分被氧化;
C.二氧化硫可添加于葡萄酒中用于杀菌消毒;
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锌比铁活泼,所以破损后仍腐蚀的是锌,保护的是铁。
【解答】解:A.单糖、二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下,不属于高分子,而糖类中淀
粉、纤维素及蛋白质为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
B.FeO是一种黑色粉末,不稳定,在空气中受热,若迅速反应,只有部分被氧化,氧化
生成Fe3C)4,故B正确;
C.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以漂白纸浆,也可以用于葡萄酒中,抑制葡萄酒中微生物增
殖,故C错误;
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锌比铁活泼,所以破损后仍腐蚀的是锌,保护的是铁,故D错
、口
1天;
故选:Bo
【点评】本题考查有关物质转化的相关知识,涉及高分子化合物,氧化还原反应,二氧
化硫相关性质以及金属电化学腐蚀等内容,考查范围较广,学生掌握基础为解题关键,
其中B项难度略大,需要明确迅速氧化的概念进行分析,整体难度适中。
3.(3分)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设计
A检验溶液中FeSO4是否被氧取少量待测液,滴加KSCN
化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B净化实验室制备的Cl2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饱和NaCl
溶液、浓H2s04的洗气瓶
C测定NaOH溶液的pH将待测液滴在湿润的pH试
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D工业酒精制备无水乙醇工业酒精中加生石灰,蒸锚
A.AB.BC.CD.D
【分析】A.滴加KSCN溶液遇铁离子变为血红色;
B.饱和NaCl溶液可除去HC1,浓硫酸干燥氯气;
C.测定NaOH溶液的pH,应选干燥的pH试纸;
D.加CaO与水反应,增大与乙醇的沸点差异。
【解答】解:A.滴加KSCN溶液遇铁离子变为血红色,观察溶液的颜色可检验是否氧化
变质,故A正确;
B.饱和NaCl溶液可除去HC1,浓硫酸干燥氯气,可净化氯气,故B正确;
C.测定NaOH溶液的pH,应选干燥的pH试纸,不能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导致溶液
被稀释,故C错误;
D.加CaO与水反应,增大与乙醇的沸点差异,然后蒸储可分离,故D正确;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2021年湖南高考试题,把握物质的性质、反
应与现象、混合物分离提纯、离子检验、pH测定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
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4.(3分)己二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科学家在现有工业路线基础上,提出了一条“绿
色”合成路线:
工业路线“球色”合成线路
_人_入___________________
硝酸.I^'COOH.空气
催化剂,△Q/COOH催化剂,△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与澳水混合,充分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呈橙红色
B.环己醉与乙醇互为同系物
C.己二酸与NaHCOs溶液反应有CO2生成
D.环己烷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分析】A.苯与滨水不反应,发生萃取,且苯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B.环己醇与乙醇:中-OH连接的炫基结构不同;
C.含-COOH的有机物可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D.环己烷中6个C均为四面体构型。
【解答】解:A.苯与溪水不反应,发生萃取,且苯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则充分振荡后
静置,上层溶液呈橙红色,故A错误;
B.环己醇与乙醉中-OH连接的炫基结构不同,则二者不属于同系物,故B错误:
C.含-COOH的有机物可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己二酸与NaHCCh溶液反应
有CO2生成,故C正确;
D.环己烷中6个C均为四面体构型,则所有碳原子一定不共面,故D错误;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2021年湖南高考试题,把握官能团与性质、
有机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D为解答的难点,题目
难度不大。
5.(3分)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gH218。含有的中子数为IONA
B.O.lmori/iHClCU溶液中含有的H卡数为0.1NA
C.2molNO与ImolO2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为2NA
D.11.2LCH4和22.4LC”(均为标准状况)在光照下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为1.5NA
【分析】A.出18。分子中含有10个中子,摩尔质量为20g/mol;
B.缺少溶液体积,无法计算氢离子的数目;
C.NO和氧气反应后生成的NO2中存在平衡:2NO2WN2O4,导致分子数减少;
D.甲烷与氯气的反应中,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始终不变。
【解答】解:A.18gH2叼的物质的量为:20:;:辿=0.9mol,含有中子的物质的量为:
0.9molX10=9mol,含有的中子数为9NA,故A错误;
B.缺少0.1mol・L-iHClO4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含有的H卡数,故B错误;
C.2moiNO与lmolO2反应生成2moiNO2,由于存在平衡:2NO2UN2O4,导致分子数减
少,容器中含有的分子数小于2NA,故C错误;
112L
D.标况下11.2LCH4的物质的量为——-~-=0.5mol,22.4LCI2的物质的量为
22AL/mol
224L
——---=lmol,由于甲烷与氯气的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始终不变,则反应后气体总
22AL/mol
物质的量仍然为0.5tnol+lmol=1.5mol,反应后的分子数为1.5NA,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为2021年湖南省高考题,注意掌
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明确分子、原子、原子核
内质子中子及核外电子的构成关系,D为易错点,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
计算能力,题目难度不大。
6.(3分)一种工业制备无水氯化镁的工艺流程如图:
物5x碳、,氯气
海水---A苦卤水一►沉镁—►燃烧一►氯化一►无水MgCh
I
滤港气体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X常选用生石灰
B.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MgCb制备金属镁
局流
C.“氯化”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MgO+C+C12^MgC12+CO
D.“煨烧”后的产物中加稀盐酸,将所得溶液加热蒸发也可得到无水MgCl2
【分析】A.将镁离子沉淀:Mg2++2OH=Mg(OH)2I;
B.电解MgCh制备金属镁;
C.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高温条件下碳元素转化为一氧化碳:
D.氧化镁与盐酸反应得到氯化镁溶液,直接加热蒸干氯化镁溶液得到氢氧化镁。
【解答】解:A.苦卤水中加入物质X的目的是将溶液中的镁离子转化为Mg(OH)2沉
淀,故物质X溶于水后应该显碱性,生石灰价格便宜且溶于水显碱性,故物质常选用生
石灰,故A正确;
B.因钠镁铝为活泼金属,故选用电解法进行冶炼,制备镁可选用电解熔融MgCh的方法,
故B正确;
C.根据流程反应物是MgO、C和C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又因高温条件下碳元素转化为
一氧化碳,生成物质为MgC”和CO,据电子守恒配平方程式,故C正确;
D.煨烧后的产物中主要为MgO,MgO中加入稀盐酸后得到MgC”溶液,但将MgC12溶
液加热蒸发后所得的产物为Mg(OH)2,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本题主要考查海水制备无水氯化镁的无机工艺流程,涉及了氧化还原
方程式的配平、盐的水解、元素化合物之间的转化、金属冶炼等知识,培养了学生们的
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的化学核心素养,本题比较容易。
7.(3分)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丫的原子序数等于W与
X的原子序数之和,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K层的一半,W与X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2:1
的18e.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Z>X>Y
B.W与丫能形成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
C.X和丫的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Y
D.由W、X、丫三种元素所组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均显酸性
【分析】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K
层的一半,结合原子序数可知,Z含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含有1个电子,则Z为Na;
W与X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2:1的18e分子,该化合物应该为N2H4,则W为H,X
为N元素;丫的原子序数等于W与X的原子序数之和,丫的原子序数为1+7=8,则丫
为0元素,以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结合分析可知,W为H,X为N,丫为O,Z为Na元素,
A.氮离子、氧离子、钠离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简
单离子半径:X>Y>Z,故A错误;
B.W与丫形成的过氧化氢含有0-0非极性键,故B正确;
C.X和丫的最简单氢化物分别为氨气、水,常温下水为液态,氨气为气态,则沸点:X
VY,故C错误;
D.H、N、0三种元素所组成化合物的水溶液不一定显酸性吗,如一水合氨的水溶液呈
碱性,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把握原子序数、原子结构推断
元素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
大。
8.(3分)KIO3常用作食盐中的补碘剂,可用“氯酸钾氧化法”制备,该方法的第一步反
△
应为6I2+IIKCIO3+3H2O—6KH(IOJ)2+5KC1+3C12t。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产生22.4L(标准状况)C12时,反应中转移lOmolb
B.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
C.可用石灰乳吸收反应产生的C12制备漂白粉
D.可用酸化的淀粉碘化钾溶液检验食盐中10.3一的存在
△
【分析】分析反应612+1IKCIO3+3H2O-6KH(IO3)2+5KC1+3cI2t可知,I元素化合价
由0价升高到+5价,及为还原剂,C1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到-1价和0价,KC103作为
氧化剂,
A.以生成3moicb为标准,反应转移60moie"据此计算A项;
△
B.分析反应6I2+11KC1O3+3H2O—6KH(IO3)2+5KC1+3cl2t,KCIO3作为氧化剂,卜为
还原剂;
C.漂白粉可由生成的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制得;
D.酸化的淀粉碘化钾溶液与KIO3反应生成12使溶液变蓝。
【解答】解:A.依据分析生成3moic12为标准,反应转移60moie"产生22.4L(标准状
况)即ImolCk时,反应转移20moie一,故A错误;
B.依据方程式可知,I元素化合价由。价升高到+5价,12为还原剂,C1元素化合价由+5
价降至IJ-1价和0价,KC103作为氧化剂,12为还原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
为11:6,故B正确;
C.漂白粉可由生成的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制得,发生反应2Ca(OH)2+2C12=CaCl2+Ca(CIO)
2+2H2O,故C正确;
D.在酸性溶液中103一和I一发生反应:IO3-+5「+6H+=3l2+3H2O,可用酸化的淀粉碘化钾
溶液检验食盐中103一的存在,故D正确;
故选:Ao
【点评】本题以卤族元素为背景,考查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内容,理解反应并计算
转移电子数为解题关键,注意还原产物为氯气和氯化钾,优先以12为标准计算转移电子
数,考查较为基础,难度适中。
9.(3分)常温下,用O.lOOOmobL_1的盐酸分别滴定20.00mL浓度均为O.lOOOmoPL1的
三种一元弱酸的钠盐(NaX、NaY、NaZ)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该NaX溶液中:c(Na+)>c(X)>c(OH)>c(H+)
B.三种一元弱酸的电离常数:Ka(HX)>Ka(HY)>Ka(HZ)
C.当pH=7时,三种溶液中:c(X')=c(Y-)=c(ZD
D.分别滴加20.00mL盐酸后,再将三种溶液混合:c(X")+c(丫一)+c(Z')=c(H+)
-c(OH)
【分析】A.因为HX为弱酸,NaX溶液存在水解反应:X+H2O#HX+OH',即可判断
离子浓度大小关系;
B.根据盐类水解的规律:越弱越水解可知,一元弱酸酸性越弱,则其盐溶液碱性越强,
结合图片可知溶液碱性强弱为:NaX<NaY<NaZ,则酸性强弱为:HX>HY>HZ,一
元弱酸中,酸性越强,电离程度越大,电离平衡常数Ka越大,即可判断Ka的大小关系;
C.根据,NaX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H+)+c(Na+)=c(OH)+c(X')+c(Cf),
因pH=7时,c(H+)=c(OH),则有:c(X)=c(Na+)-c(Cl-),同理有:c(丫
)=c(Na+)-c(Cl),c(Z')=c(Na+)-c(Cl),又因三种溶液滴定到pH=7
时,消耗的HC1的量是不一样的,即溶液中的c(C「)是不一样的,即可进行判断;
D.分别滴加20.00mL盐酸后,再将三种溶液混合后,则混合后溶液总体积为120mL,
且存在电荷守恒:c(X)+c(丫一)+c(Z)+c(OH-)+c(Cl-)=c(H+)+c(Na+),
然后计算出混合溶液中c(Na+)和c(Cl-),代入电荷守恒表达式,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A.因为HX为弱酸,NaX溶液存在水解:X-+H2O=HX+OH,所以c(Na+)
>c(X')>c(OH)>c(H+),故A正确;
B.根据盐类水解的规律:越弱越水解可知,相同浓度的强碱弱酸盐溶液中,一元弱酸越
弱,则其盐溶液碱性越强,结合图片可知溶液碱性强弱为:NaX<NaY<NaZ,则酸性强
弱为:HX>HY>HZ,一元弱酸中,酸性越强,电离程度越大,电离平衡常数K越大,
所以有:Ka(HX)>Ka(HY)>Ka(HZ),故B正确;
C.当pH=7时,c(H+)=c(OH),根据电荷守恒,NaX溶液中有:c(H+)+c(Na+)
=c(OH)+c(X')+c(C「),则有:c(X-)=c(Na+)-c(Cl),同理有:c(Y
')=c(Na+)-c(Cl),c(Z-)=c(Na+)-c(Cl'),又因三种溶液滴定到pH=7
时,消耗的HC1的量是不一样的,即溶液中的c(C「)是不一样的,所以c(XD#c
(Y-)Wc(Z'),故C错误;
D.分别滴加20.00mL盐酸后,再将三种溶液混合后存在电荷守恒:c(XD+c(Y)
+c(Z-)+c(OH')+c(Cl)=c(H+)+c(Na+),又混合溶液中c(Na*)=
。‘吗"货"3=0.05mol/L,混合溶液中c(Cf)=①皿喝"鬻"3=005mol/L.
4U771LXD4U?71LXD
代入电荷守恒表达式,有c(X-)+c(丫一)+c(Z')=c(H+)-c(OH),故D正确。
故选:C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强碱弱酸盐的水解等相关知识,具体考查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临街店铺门面租赁合同范文(2篇)
- 2025年二手房转让协议参考样本(三篇)
- 2025年仓储设施的租赁合同(2篇)
- 2025年企业公司员工保密合同(2篇)
- 2025年度安全保卫人员招聘与培训合同
- 工厂搬迁运输服务协议
- 废品回收运输合同
- 展览馆装修居间协议
- 城市公交燃油供应协议
- 机械设备搬迁居间协议
- 证券公司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中金公司
- 一级建造师继续教育最全题库及答案(新)
- 2022年高考湖南卷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
- GB/T 20909-2007钢门窗
- GB/T 17854-1999埋弧焊用不锈钢焊丝和焊剂
- GB/T 15593-2020输血(液)器具用聚氯乙烯塑料
- 直线加速器专项施工方案
- 储能设备项目采购供应质量管理方案
- 2022年全国卷高考语文答题卡格式
- 复旦大学简介 (课堂PPT)
- CKD马达使用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