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36开展拓展探究2024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完整版讲课件_第1页
考点36开展拓展探究2024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完整版讲课件_第2页
考点36开展拓展探究2024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完整版讲课件_第3页
考点36开展拓展探究2024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完整版讲课件_第4页
考点36开展拓展探究2024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完整版讲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36开展拓展探究考点目录考点解读课文解剖技巧解密真题解析36考点36:开展拓展探究

考点36:开展拓展探究

议论文拓展探究题,主要考查就文章中的问题展开探究的能力、表达个人独到见解的创新能力、围绕材料所透露的信息进行迁移的能力,呈现方式也比较多样。解答这类题,难点在于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的迁移、创新,要能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依据文本进行合理推断,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考点解读

考点36:开展拓展探究

这类试题的特点:

①开放性。此类题一般没有唯一性答案,旨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索和思辨精神。

②综合性。要求考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调动生活经验和各种理论知识进行探索。

③拓展性。问题的探索不仅仅限于文本内容,常常要求考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和知识积累,对作品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发表自己的独到观点和见解。考点解读

常见考查形式:

①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启示。

②谈谈对文章中某一方面的见解或看法。

③请你结合文本和“链接材料”谈谈对××的理解。

④请你结合文本和生活实际谈谈对××的理解。

⑤结合“链接材料”和本文观点,比较侧重点有何不同,写出你的探究发现或理解分析。

考点解读

考点36:开展拓展探究

例1:梁启超《敬业与乐业》(部编版九上)“积累拓展”五:

作者说:“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对这个观点,你怎么看?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表明自己的看法。

【答案示例】我认为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分工不同而已,每份工作都需要我们尽力而为。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份子。我们只有认同自己的职业,并且尽心尽力把分内的事情干好,才能保障社会的整体有序运转,这样我们每个人既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也能为社会献一份力量。课文解剖

考点36:开展拓展探究

例2:李可染《山水画的意境》(部编版九下)“积累拓展”三:

各种艺术门类之间总有一些共通之处,彼此往往能够互相借鉴。下面这些山水画创作的心得体会,对你的写作有哪些启示?

3.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

【答案示例】对于所描写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这样才能认识深刻全面,也才能打动人。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是不行的。课文解剖

考点36:开展拓展探究一、主要题型二、注意事项

考点36:开展拓展探究技巧解密一、主要题型:

1.感受启示类

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的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紧扣论点谈感受,从作者的观点出发延伸,结合自己的经历,写清楚该观点在自己人生经历的事件中所起到的作用。其次表达自己领悟到的启示,切忌绕开阅读材料不切实际地陈述。最后注意采用总分结构,即用“我认为……理由是……”的句式组织答案。

答题思路:选角度(论点或感受最深的一句话)+生活中的实例或现象+我认为……+我要怎么做。技巧解密

考点36:开展拓展探究

例:【2014年湖南益阳中考】《上帝从不为难头脑简单的人》:

联系生活与实际,谈谈你阅读本文后的启示。

【解析】此题是考查学生围绕议论文谈体会,只要能不脱离文本,并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言之有理即可,但要注意不要语句冗杂啰嗦,注意要条理清楚,简洁明了即可。本文论点是“做一个头脑简单的人”所以要根据此论点谈自己的启示与感悟。

【答案】示例:做一个“头脑简单的人”。我们都是平常人,要做好一件事情,没有窍门,没有捷径。成功的关键在于勤奋与诚实,在于坚持不懈。无论学习还是生活都是如此。技巧解密

考点36:开展拓展探究技巧解密

考点36:开展拓展探究技巧解密

考点36:开展拓展探究

2.观点评价类

①要紧扣文章作者的正面观点,与文章的价值取保持一致;②从容易作答的角度表明自己的观点看法,不能模棱两可;③可从原文中提炼可支持自己的观点结论的论据,语言表述要简洁;④思路条理清晰,有说服力。

答题思路:审读题干要求+分析原文观点+提出自己观点并陈述理由。技巧解密

考点36:开展拓展探究

例:【2022年湖南湘西中考】《读书有方法也是一门艺术》:

文中提到的读书方法你最欣赏哪一种?请联系实际,简要说出理由。

【答案】示例:我喜欢广博的读书。从小到大,我读书不止阅读一种,而是小说、漫画、诗歌、探险、破案等内容的书均有涉猎,这种读书方法让我吸取了大量的课外知识,收获颇多。技巧解密

考点36:开展拓展探究

例:【2022年湖北随州中考】《为什么劝君多读文学书》:

文章认为文学具有教育作用,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谈谈《西游记》对青少年有何教育作用。

【答案】示例:《西游记》启迪我们,人生就要有追求(梦想),为了实现理想而披荆斩棘(“不畏任何艰难险阻”或“以超强的韧劲和斗志战胜一切困难”),直至到达胜利的终点。技巧解密

考点36:开展拓展探究

3.材料链接类

给出一个或多个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材料进行探究。①提炼材料阐述的观点或内容;②根据链接材料,从原文中找相关阐述的观点;③把链接材料同文章论点进行比较,找出相吻合的观点作为自己的观点;④结合链接材料和原文的内容进行论证。

答题思路:(分析材料)定论调+结合原文、材料阐述+表明观点。技巧解密

考点36:开展拓展探究技巧解密

考点36:开展拓展探究

例:【2022年湖北十堰中考】《言而有信,诚者自成》:

结合文章观点,谈谈你对“阅读链接”中的现象的看法。

【阅读链接】

“3·15”晚会曝光的湖南岳阳土坑酸菜令人瞠目、作呕。广告宣称“老坛工艺,足时发酵”,结果没有“老坛”,只有堆满腌制酸菜的露天土坑;没有“足时”,只有几个工人赤足在酸菜上踩来踩去。

此事一经报道,某企业对相关的酸菜包产品全部封存,并向广大消费者致以歉意,表示将全力配合政府管理部门的调查。技巧解密

考点36:开展拓展探究

例:【2022年湖北十堰中考】《言而有信,诚者自成》:

结合文章观点,谈谈你对“阅读链接”中的现象的看法。

【答案】示例:湖南岳阳土坑酸菜的广告宣称“老坛工艺,足时发酵”,结果没有“老坛”,只有堆满腌制酸菜的露天土坑;没有“足时”,只有几个工人赤足在酸菜上踩来踩去。这种做法违背了诚实守信的原则。人有信则立,企业有信则兴。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立足新时代,我们更需要坚守诚信原则,反对背信弃义、唯利是图的歪念,这样我们的事业才能健康发展、兴盛。技巧解密

考点36:开展拓展探究

例:【2022年湖南永州中考】《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有人认为学习语文强调背和记,却没有深刻理解,会限制文学创新。对此,你怎么看?请谈谈你的观点,并结合选文和已学知识,参考下面的链接材料,说明理由。

【链接材料】

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技巧解密

考点36:开展拓展探究

例:【2022年湖南永州中考】《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有人认为学习语文强调背和记,却没有深刻理解,会限制文学创新。对此,你怎么看?请谈谈你的观点,并结合选文和已学知识,参考下面的链接材料,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示例一:我赞同这种观点。理由:如果对背和记的东西没有深刻的理解,就可能导致基本的表达都不准确,更不说文学创新了。

示例二:我赞同这种观点。理由:一味背和记他人的作品,就可能导致思维僵化,无法创作出有新意的作品。技巧解密

考点36:开展拓展探究

例:【2022年湖南永州中考】《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有人认为学习语文强调背和记,却没有深刻理解,会限制文学创新。对此,你怎么看?请谈谈你的观点,并结合选文和已学知识,参考下面的链接材料,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示例三:我反对这种观点。理由:要使自己的语言准确、生动,就要积累足够多的精词妙句。

示例四:我反对这种观点。理由:诸葛亮“观其大略”,不求精熟,却能为后世留下《诫子书》《出师表》等流传千古的美文。技巧解密

考点36:开展拓展探究

4.发表见解类

①用一个层次明晰的句子简明地表述自己的观点;②用“分点说明”的方式进行答题,也可用“总分式”的结构进行答题,先用“总说”来表达观点,然后从几个方面进行分说。

答题思路:表明看法+联系实际+分点阐述+归纳总结。技巧解密

考点36:开展拓展探究

例:【2019年广东深圳中考】《拥抱自己的不完美》: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生命中有很多的不完美,对于人生不完美,你有什么看法?你能否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想法。(3分)

【答案】示例: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完美,勇于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才能让自己不断接近完美。我能够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因为只有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断改进,接近完美。例如我的每篇作文也都并不完美,找到自己的不完美之处,才能不断修改让它变得接近完美。技巧解密

考点36:开展拓展探究

例:【2020年江苏徐州中考】非连文本阅读:

如今,我们青少年应该为网络文学的发展做些什么?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列出四种具体可行的做法。(4分)

【参考答案】(1)选择具有艺术水准和思想内涵的精品网络文学阅读;

(2)采用多种途径介绍、传播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家和作品;

(3)积极主动地参与网络文学创作;

(4)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阅读交流活动,如邀请网络文学作家开讲座、利用网络空间进行阅读交流等。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技巧解密

考点36:开展拓展探究技巧解密

考点36:开展拓展探究技巧解密

考点36:开展拓展探究

5.综合运用类

包括提建议、广告词、对联、仿写、解说词、颁奖词、推荐词、获奖感言等。

答题思路:①要结合文章内容或主旨;②体例形式要规范:建议要合情合理;广告词要简洁醒目;对联要做到词性相对,结构相应,节奏相合,意义相关;仿写要做到内容关联,手法一致;解说词要准确、有条理,过渡自然;颁奖词、获奖感言要有真情、重文采。技巧解密

考点36:开展拓展探究

例:【2017年湖北荆州中考】《安静是来自灵魂的力量》:

仿照文章开篇的句子,续写两句。

一座山从不喊出自己的巍峨,一面湖从不说出自己的浩瀚,一叶草从不与另一叶草攀比风雨的惠泽,

【解析】这道题既是续写又是仿写,要求学生对句子进行仔细分析品味。答题要领:抓住关键词“从不”,形神兼备即可)。

【答案】示例:一穗稻从不炫耀自己的果实,一片云从不与另一片云争夺蓝天的眷顾。

技巧解密

考点36:开展拓展探究

例:【2023年湖北江汉中考】《讲好中国故事要用好文化符号》:

《典籍里的中国》荣获第27届电视文艺“星光奖”,请运用选文观点,为该节目拟写颁奖词。(50字以内)

【链接】《典籍里的中国》是央视重点打造的一档文化综艺节目,以“文化节目+戏剧+影视化”的方式,讲述中华优秀文化典籍的成书经过、核心思想以及流转中的闪亮故事。

【答案】示例:从典籍中发掘中华民族的文化密码,勇于创新,以“文化节目+戏剧+影视化”的方式讲述中华优秀文化故事。技巧解密

考点36:开展拓展探究技巧解密二、注意事项:

①整体感知,把握观点。反复揣摩文章观点,走进文本。解答时还要弄清题干是要求对文中所涉及的某个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还是对全文的思想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评价。

②围绕论点,精准选材。自己表达观点之后,要有能够支撑自己观点的材料。建议赞成作者的观点,因为作者已经阐述清楚,便于准确严密地解答。

考点36:开展拓展探究技巧解密

③联系生活,有感而发。立足自我,独立思考,选准切入点,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感受最深的来表达,角度宜小、巧、新,这样才能准确、严密、全面而有深度。

④表述明晰,语言流畅。开放性题型最忌信手涂鸦、草草了事,这样会造成层次不清、意思不明、语言啰嗦等毛病。所以,解答此类试题既要有理有据,还要层次清晰,表达顺畅,这样才能准确无误地表达个人看法。建议先拟草稿,答案确定后再誊写到答题卡上。

考点36:开展拓展探究【2022年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

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希望全国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由此可见,青春因奋斗而精彩,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②奋斗能谱写壮丽的青春之歌。马克思说:“一个时代的精神是责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五四运动以来的100多年,中国青年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积极投身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把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祖国和人民。为了拯救民族危亡,广大青年冲锋陷阵、浴血奋战;为了改变国家贫穷落后面貌,广大青年奔赴祖国四面八方建功立业:为了让中华民族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广大青年开拓进取,勇做改革弄潮儿,用青春激荡的奋斗热情,唱响时代的青春之歌。真题解析

考点36:开展拓展探究

③奋斗能展现最美的青春姿态。当代青年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生逢盛世、重任在肩。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大批90后、00后医务人员不顾个人安危,英勇逆行,守护人民生命安全,让人深受感动。我国冰雪健儿敢打敢拼、超越自我,向世界展现了蓬勃向上的中国青年形象。单板滑雪运动员苏翊鸣说:“我能够出生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和时代,感到十分幸运,我要努力为中国冰雪运动添彩,为祖国贡献青春和力量。”新时代的青年,不怕苦、不畏难,用肩膀扛起责任,展现了当代青年应有的风采。

④奋斗能激发豪迈的青春梦想。这个伟大时代为每个青年提供了实现青春梦想、创造人生辉煌的机遇。青年要倍加珍惜这个时代,更加自觉地肩负时代使命,把个人的青春理想融入时代发展的洪流之中。以梦为马、激情奋斗,用“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彰显当代中国青年的志气、骨气、底气,传达当代中国青年的奋斗决心,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里,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点染生命的底色。

⑤广大青年要胸怀党和人民、磨炼坚强意志、锤炼过硬本领。在实现民族复兴的接力赛中,要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激扬奋斗之志,砥砺奋斗之行,全力跑出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优异成绩,让人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奋进中收获无限精彩。

(有删改)

考点36:开展拓展探究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解析】本文第①段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话语,引出中心论点:青春因奋斗而精彩,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第②③④段落分别从“奋斗能谱写壮丽的青春之歌”“奋斗能展现最美的青春姿态”“奋斗能激发豪迈的青春梦想”三个方面论述,最后第⑤段发出号召:广大青年要胸怀党和人民、磨炼坚强意志、锤炼过硬本领。……让人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奋进中收获无限精彩。

【答案】青春因奋斗而精彩,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考点36:开展拓展探究

2.请结合本文和链接材料,判断两个材料能否作为本文的论据,并分别阐述理由。

【链接材料】

材料一:青年干部黄文秀扎根脱贫攻坚一线,将最美的年华奉献给了脱贫事业,将生命定格在脱贫攻坚征程上。她说:“我要用自己的力量为他人、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做出贡献。”

材料二:卢永根,中科院院士、作物遗传学家。他为人低调、生活俭朴,并将积蓄捐赠设立教育基金,将遗体捐献给我国医学研究事业。

【解析】(1)材料一可以作为论据,“黄文秀扎根脱贫攻坚一线,将最美的年华奉献给了脱贫事业”,展现了青年人的青春姿态和青春梦想,传达了当代中国青年的奋斗决心,且材料能为中心论点服务,能证明论点。

(2)材料二不可以作为论据,卢永根“为人低调、生活俭朴,并将积蓄捐赠设立教育基金,将遗体捐献给我国医学研究事业”体现是他低调俭朴、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与本文中心论点“青春因奋斗而精彩,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不符,不能证明论点。

考点36:开展拓展探究

2.请结合本文和链接材料,判断两个材料能否作为本文的论据,并分别阐述理由。

【链接材料】

材料一:青年干部黄文秀扎根脱贫攻坚一线,将最美的年华奉献给了脱贫事业,将生命定格在脱贫攻坚征程上。她说:“我要用自己的力量为他人、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做出贡献。”

材料二:卢永根,中科院院士、作物遗传学家。他为人低调、生活俭朴,并将积蓄捐赠设立教育基金,将遗体捐献给我国医学研究事业。

【答案】(1)材料一可以作为论据,黄文秀扎根脱贫攻坚一线,为脱贫事业做出贡献,能够展现青年人的青春姿态和青春梦想,材料能为中心论点服务。

(2)材料二不可以作为论据,卢永根设立基金、捐献遗体,体现的是他无私奉献的精神,材料不能为中心论点服务。

考点36:开展拓展探究

3.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解析】本题考查论证思路。本文第①段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话语,引出中心论点:青春因奋斗而精彩,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第②③④段落分别从“奋斗能谱写壮丽的青春之歌”“奋斗能展现最美的青春姿态”“奋斗能激发豪迈的青春梦想”三个方面,运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分别论证了中心论点,最后第⑤段发出号召:广大青年要胸怀党和人民、磨炼坚强意志、锤炼过硬本领。……让人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奋进中收获无限精彩。

【答案】由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开篇并引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从“奋斗能谱写壮丽的青春之歌”“奋斗能展现最美的青春姿态”“奋斗能激发豪迈的青春梦想”三个方面分别论证了中心论点;最后总结,发出号召:青年人要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砥砺奋进。

考点36:开展拓展探究

考点36:开展拓展探究【2023年辽宁大连中考】学会欣赏他人

①人际交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形式,这种互动关系有一个显著的特质,即彼此欣赏。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欣赏,同时,每个人也应该学会欣赏他人。两者相较,似乎后者更为重要。

②人性中最深切的心理动机,是对被人赏识的渴望。当这种渴望实现时,潜能和真善美的情感便会被奇迹般地激发出来。有一则故事很能说明欣赏的力量。当年,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因为欣赏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便四处打听小说的作者,并鲜明表达自己的赞赏之意。小说的作者由于得到前辈的肯定与欣赏,受到了极大激励,于是一发而不可收地投入到文学创作中去,最终成为享誉世界的文坛巨擘。这个人就是伟大的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真题解析

考点36:开展拓展探究

③欣赏他人,能让他人充分意识到自身的价值,也能使自己从中受益,可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可以被欣赏的亮点,都有值得学习的长处。欣赏他人,把信心和力量给予他人的同时,也把激励和鞭策留给了自己。因为在欣赏他人的过程中,自己往往也能以人为镜,看出不足,找出差距,从而不断提高素质能力和修养水平。

④那么,如何才能学会欣赏他人呢?

⑤欣赏他人,要有发现他人长处和潜能的非凡智慧和眼力。西晋时,初涉文坛的左思,名不见经传,十年辛苦写就的《三都赋》,却无人问津。文学大家皇甫谧仔细读了《三都赋》之后,欣然命笔,为其写下序言,这才有了“洛阳纸贵”的文学盛况。若没有皇甫谧慧眼识珠,《三都赋》或许就会石沉大海,左思或许就会终生寂寂无闻。

考点36:开展拓展探究

⑥欣赏他人,需要摒弃嫉妒的心理,拥有宽广的胸襟。《避暑录话》载:嘉祐年间,苏洵父子到京师谒见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欧阳修很欣赏“三苏”的文章,极力推荐援引。后来,当作为主考官的欧阳修看了苏轼的科考文章后,在《与梅圣俞书》中写道:“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在欧阳修的大力提携之下,“三苏”很快在北宋文坛崭露头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当然,欣赏他人也是有原则的,绝不可一味赞扬。值得欣赏的是被欣赏者内存的真善美和外露的才艺,而不是瑕疵。当声名鹊起后的海明威拜访誉为“文学助产士”的庞德时,庞德在充分肯定海明威创作成绩的同时,也直言不讳地指出海明威创作上的某些问题。海明威日后能成功创作《老人与海》等经典巨作,除了自身努力外,也得益于“庞德式告诫”。

⑧培根曾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在人际交往中,懂得欣赏他人的人,内心会充满丰富的善意;而一味挑剔他人的人,生命中往往是一片荒芜。学会欣赏他人,成人达己,何乐而不为?(文/沈栖,有删改)

考点36:开展拓展探究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中心论点。

阅读全文可知,文章首先提出中心论点“每个人也应该学会欣赏他人”,然后通过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论述了中心论点,接着论述了如何才能学会欣赏他人,紧接着又补充论述了“欣赏他人也是有原则的,绝不可一味赞扬”,最后引用培根的话深化论点,总结全文。因此文章的题目“学会欣赏他人”即为中心论点。

【答案】学会欣赏他人。(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

考点36:开展拓展探究

2.请在第⑥段横线处,补写出对事例的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论据。

第⑥段的事例,是欧阳修对“三苏”的推荐援引,“在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