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教育部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_第1页
2024年教育部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_第2页
2024年教育部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_第3页
2024年教育部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_第4页
2024年教育部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教育部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一、总则

2024年教育部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指南明确德育工作的目标、原则、内容、途径和要求,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提供行动指南。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德育工作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人格,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

2.坚持德育为先。把德育摆在首位,将德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德育格局。

3.坚持实践育人。注重德育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成长,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坚持协同育人。加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形成德育工作合力,共同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5.坚持创新发展。积极探索新时代德育工作的新理念、新方法、新途径,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6.坚持依法治教。遵循法律法规,保障学生合法权益,规范学校德育工作,确保德育工作有序、有效地开展。

遵循以上基本原则,全国中小学应积极开展德育工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三、德育目标

1.总体目标

中小学德育工作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文明行为、健康心理和法治意识,使其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包括:

(1)道德品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具备诚实守信、爱国敬业、团结友善、敬老尊贤等优良品质。

(2)文明行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爱护公共财物,维护公共秩序,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

(3)健康心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抗挫折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4)法治意识:培养学生具备法治观念,知法、懂法、守法,自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备法治素养。

2.学段目标

(1)小学阶段:

-培养学生树立集体荣誉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学会合作、分享,具备初步的社交能力;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向上,具备一定的心理调适能力;

-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尊重规则,具备基本的法治意识。

(2)初中阶段:

-巩固和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使其具备较强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交往习惯,提高自我管理和自律能力;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爱他人,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培养学生树立法治观念,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高中阶段:

-培养学生形成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具备较高的道德素养;

-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实践创新和团队协作能力;

-培养学生关注国家大事,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具备强烈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具备较高的法治素养,自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备参与社会事务的能力。

德育工作应紧紧围绕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德育内容

1.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教育是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旨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具体内容包括:

(1)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情感;

(2)开展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的精神;

(3)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4)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是培养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内容包括:

(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培养学生具备国家意识,关注国家发展,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努力;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培养学生具备法治观念,维护公平正义,尊重他人权益;

(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弘扬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旨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内容包括:

(1)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举办传统文化知识讲座,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3)开展传统节日、民俗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4)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如孝敬、诚信、礼仪等,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生态文明教育

生态文明教育是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重要任务。内容包括:

(1)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教育,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现状,提高环保意识;

(2)开展节能减排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3)加强生态文明理念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4)举办绿色校园创建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5.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内容包括:

(1)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举办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

(3)开展抗挫折教育,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气和信心;

(4)加强人际交往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提高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德育内容应全面、系统、深入地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充分发挥德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五、实施途径和要求

1.课程育人

(1)加强德育课程建设,将德育内容融入各学科教学,实现全科育人;

(2)注重德育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德育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3)加强德育课程实施,确保德育内容在课程教学中的落实,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高德育教学的针对性;

(4)强化德育课程评价,建立健全德育课程评价体系,确保德育教学质量。

2.文化育人

(1)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举办各类文艺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3)利用校报、校刊、校园网等媒体,宣传德育成果,展示学生风采,传播正能量;

(4)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内涵,提升学校的文化软实力。

3.活动育人

(1)组织开展主题明确、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注重活动的过程和效果,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德育教育;

(2)充分发挥团队组织、学生会等学生组织的作用,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3)注重德育活动的创新,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提高德育活动的吸引力;

(4)加强对德育活动的指导和评价,确保活动育人目标的实现。

4.实践育人

(1)加强德育实践基地建设,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平台;

(2)开展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研学旅行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3)注重实践育人成果的转化,引导学生将实践体验上升为道德认知和行为准则;

(4)加强实践育人过程的指导和管理,确保学生实践活动安全、有序、有效地开展。

5.管理育人

(1)建立健全学校德育管理制度,明确各方职责,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德育管理体系;

(2)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德育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3)落实德育工作考核评价,建立健全德育工作激励机制,推动德育工作落实;

(4)加强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营造文明、和谐、有序的校园环境。

6.协同育人

(1)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德育工作合力;

(2)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长德育素养,发挥家庭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3)加强与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拓宽德育工作渠道;

(4)建立健全协同育人机制,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德育工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实施途径和要求应注重系统性和连贯性,确保德育工作在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的有效推进。同时,要关注时代发展,不断探索和创新德育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六、组织实施

为确保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相关部门应切实加强对德育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完善工作机制,保障资源投入,确保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1.组织领导

(1)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统筹规划,明确德育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2)学校要建立健全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校长负总责,分管副校长具体负责,相关部门协同推进,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格局。

2.责任分工

(1)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校的指导,确保学校德育工作与上级政策要求保持一致,为学校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2)学校要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在德育工作中的职责,将德育工作纳入教职工绩效考核,激发德育工作积极性。

3.工作机制

(1)建立健全德育工作例会制度,定期研究、部署、总结德育工作,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完善德育工作协同机制,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进德育工作。

(3)建立健全德育工作激励机制,对在德育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4.保障措施

(1)加大德育工作经费投入,确保德育工作所需设施、设备、教材、活动等得到充分保障。

(2)加强德育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