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测试卷】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测试卷】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测试卷】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测试卷】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A卷·能力提升)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宣传的进步思想是(

)A.维新变法 B.三民主义 C.民主科学 D.马克思主义2.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洪仁玕著有《资政新篇》,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孙中山则主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三者的共同之处是都(

)A.学习西方近代先进科技 B.主张通过革命推翻清朝统治C.致力于探索国家的出路 D.主张走欧美资本主义的道路3.一副对联这样写道: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对联中歌颂的人物是(

)A.洪秀全 B.康有为 C.孙中山 D.袁世凯4.如图为孙中山的履历,这一履历可用来佐证孙中山(

)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中国第一个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1895年,策划发动广州起义1905年,成立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1907年,领导广西镇南关起义A.致力于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B.认识到救国比医人更重要C.反对袁世凯专制独裁统治 D.推动了国共两党建立合作5.本来,兴中会的会员95%是广东人,华兴会常自称“湖南团体”,光复会的成员大多是浙江人。同盟会打破了这种浓厚的地域色彩,是一个重大进步。这段话反映同盟会成立(

)A.传播了革命思想 B.拓宽了革命道路 C.凝练了革命纲领 D.团结了革命力量6.“师夷长技”“变法图强”“民族、民权、民生”这些词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侵略与屈辱 B.救亡与探索 C.反抗与斗争 D.半殖民地化的过程7.下列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历史事件先后顺序是(

)①武昌起义②兴中会成立③黄花岗起义④中国同盟会成立②④③① B.②③④① C.①④②③ D.①②③④8.孙中山说:“亚洲各国人民要摆脱欧洲的压迫……恢复自己的权利,就必须诉诸武力。”为此1905年印度人民反英斗争出现新高潮,1905—1911年伊朗发生了立宪革命,1911年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这些事件表明(

)A.各国民族革命取得胜利 B.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C.古老的亚洲已开始觉醒 D.第三世界国家走向联合9.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曾这样描述近代时期的事件“1911年,黄花岗之役、保路运动、,浪翻波连,……革命派以一往无前之气推翻了清王朝,革了数千年帝政之命。”据此推断,横线处应该是(

)A.武昌起义 B.军阀割据 C.新文化运动 D.北伐战争10.下图空白方框处应填(

)金田起义 B.武昌起义 C.安庆起义 D.南昌起义11.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指出“此为吾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该“创举”是指(

)A.中国同盟会成立 B.武昌起义取得胜利 C.中华民国的建立 D.国共两党合作形成12.中华民国建立后采用民国纪年,结束了汉武帝时代开始的帝号和年号并用的纪年方式。这有利于民众感受到(

)A.帝制时代的终结 B.传统文化的精华 C.学习西方的决心 D.实业救国的思潮13.与下图内容相关的法律文献是(

)其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规定这些权力分别由三种不同的国家机关掌握和行使,以达到以权制权的目的,从而防止专制独裁并保障自由。A.《中华民国约法》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国土地法大纲》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4.1913年,列宁在《亚洲的觉醒》中指出“中国不是早就被公认为是长期完全停滞的国家的典型吗?但是现在中国的政治生活沸腾起来了”。列宁文中的“政治生活”指的是(

)同盟会成立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北伐战争15.鲁迅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觉得革命给我的好处最大,最不能忘的是我从此可以昂头露顶,慢慢的在街上走,再听不到什么嘲骂。几个也是没有辫子的老朋友从乡下来,一见面就摸着自己的光头,从心底里笑了出来道:‘哈哈,终于也有了这一天。’”据此推断,此次“革命”(

)A.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B.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产生C.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D.扫除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16.下图为1916年《申报》上刊登的戏剧广告。该剧是源自莎士比亚经典戏剧《麦克白》,1916年被改编为《窃国贼》,轰动一时。该剧主要影射的时事是(

)二次革命的发动 B.袁世凯倒行逆施 C.护国战争的胜利 D.北洋军阀的割据17.辛亥革命前后,英国报刊关于中国辛亥革命的言论数度变化,先是支持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后转为接受共和政府,再后又转向支持袁世凯。这些言论的变化是基于(

)A.英国在华利益的考虑 B.对中国民主革命的支持C.英国报刊的公正立场 D.对清朝必然覆灭的认识18.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20世纪初期的年代尺(部分),该年代尺反映出(

)A.军阀割据混战频繁发生 B.民主发展之路艰难曲折C.辛亥革命成果得到巩固 D.辛亥革命群众基础广泛19.史料是学习历史、理清社会现实的主要依据。通过以下史料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据不完全统计,1912—1927年间,中国各省区大小兵变共有325起,其中1920年为40起;1922年为45起,是北洋军阀统治期间兵变最多的年代。A.军阀混战导致社会经济发展停滞 B.工人阶级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发展C.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呼声高涨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社会动荡不安20.回望百年,护国运动粉碎了封建帝制的延续阴谋,挽救民族于危难之中,恢复了共和制,巩固辛亥革命的成果(

)A.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 B.袁世凯正式当上大总统C.袁世凯指定了继承人 D.袁世凯复辟帝制评卷人得分二、辨析改错题(8分)21.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填写“正确”;错误的填写“错误”,并加以改正。(1)19世纪60年代,维新派掀起了一场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判断:改正:。(2)《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湖州为商埠。判断:改正:。(3)辛亥革命宣告了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终结。判断:改正:。(4)袁世凯死后,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掌握着北京政府。判断:改正:。评卷人得分三、材料解析题(共2题,第22题16分,第23题14分;共30分)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

历代备边(守卫边疆),多在西北……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聚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数国构煽(挑拨煽动),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摘编自李鸿章《筹议海防折》材料二

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指出变法的必要:“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他建议光绪帝效法日本,推行新政。《同盟会宣言》: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享。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材料三

在这个重要时刻,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缅怀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孙中山先生说:“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国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概括材料一中“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应对变局的举措。(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和孙中山为挽救民族危亡所选择道路的异同。(6分)(3)根据材料三,结合史实谈谈你怎样理解孙中山等革命先驱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4分)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当初次举行起义失败后,“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吾人足迹所到,凡认识者几视为毒蛇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游也”。惟庚子(1900年)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摘编自《孙中山自述》材料二

20世纪初,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出现了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等著作,各种革命团体如光复会、华兴会等纷纷成立,孙中山又组建了中国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1906-1910年,先后爆发了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和黄花岗起义等。1911年10月11日,武昌起义取得胜利。——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材料三

蔡元培先生悼孙中山先生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人们对革命党人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革命形势高涨的原因。(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4分)评卷人得分四、活动探究题(共1题,12分)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12分)材料1873年,梁启超生于广东新会。12岁入广州学海堂。16岁中恐人。22岁协助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由此拉开了发法维新运动的序幕,23岁任《时务报》主笔,撰写《变法通议》等文章,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交者天下之公理也”25岁参与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27岁发表《少年中国说》,指出“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42岁发表《异战所谓国体问题者》,参加护国运动。52岁任清华研究院导师。1929年病逝于北平。——据吴其昌著《梁启超传》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公车上书”的历史背景。(2分)(2)从材料中选取5项信息,运用表格或年代尺制作一份简要的梁启超年谱。(4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梁启超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100字左右)(6分)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A卷·能力提升)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宣传的进步思想是(

)A.维新变法 B.三民主义 C.民主科学 D.马克思主义【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B项正确;维新变法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要求,排除A项;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排除C项;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排除D项。故选B项。2.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洪仁玕著有《资政新篇》,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孙中山则主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三者的共同之处是都(

)A.学习西方近代先进科技 B.主张通过革命推翻清朝统治C.致力于探索国家的出路 D.主张走欧美资本主义的道路【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都主张救亡图存,致力于探索国家的出路,C项正确;学习西方近代先进科技是洋务派的主张,不属于三者的共同之处,排除A项;主张通过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是革命派的主张,不属于三者的共同之处,排除B项;主张走欧美资本主义的道路是资产阶级的主张,不属于三者的共同之处,排除D项。故选C项。3.一副对联这样写道: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对联中歌颂的人物是(

)A.洪秀全 B.康有为 C.孙中山 D.袁世凯【答案】C【解析】据题干“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和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武昌起义,即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C项正确;洪秀全领导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后来被清政府镇压下去,排除A项;康有为是维新派代表人物,戊戌变法失败没有改变中国命运,排除B项;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果实,后复辟帝制,排除D项。故选C项。4.如图为孙中山的履历,这一履历可用来佐证孙中山(

)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中国第一个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1895年,策划发动广州起义1905年,成立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1907年,领导广西镇南关起义A.致力于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B.认识到救国比医人更重要C.反对袁世凯专制独裁统治 D.推动了国共两党建立合作【答案】A【解析】据题干“孙中山的履历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中国第一个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1895年,策划发动广州起义;1905年,成立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1907年,领导广西镇南关起义”可知,孙中山致力于推翻清政府的统治,A项正确;题干材料中反映的是孙中山作为革命先行者的革命活动过程,没有体现他认识到救国比医人更重要的信息,排除B项;反对袁世凯专制独裁统治是在辛亥革命结束之后,题干材料反映的是革命前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排除C项;推动了国共两党建立合作是辛亥革命后,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5.本来,兴中会的会员95%是广东人,华兴会常自称“湖南团体”,光复会的成员大多是浙江人。同盟会打破了这种浓厚的地域色彩,是一个重大进步。这段话反映同盟会成立(

)A.传播了革命思想 B.拓宽了革命道路 C.凝练了革命纲领 D.团结了革命力量【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同盟会打破了这种浓厚的地域色彩”结合所学可知,同盟会的成立打破了各团体浓厚的地域特色,把各团体团结起来,团结了革命力量,D项正确;传播了革命思想,比如三民主义等,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同盟会成立了,革命道路还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运动,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革命纲领,即同盟会确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6.“师夷长技”“变法图强”“民族、民权、民生”这些词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侵略与屈辱 B.救亡与探索 C.反抗与斗争 D.半殖民地化的过程【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著名思想家魏源,编成了《海国图志》一书,在书中他阐述了其救国主张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即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来抵抗外国侵略,维新派希望通过变法使国家富强,“民族、民权、民生”,是孙中山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因此“师夷长技”、“变法图强”、“民族、民权、民生”都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内容都是救亡与探索,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与列强带给中国的屈辱,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中国人民的反抗与斗争,排除C项;题干主题都属于近代化的探索与救亡,不能表明我国的半殖民地化的过程,排除D项。故选B项。7.下列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历史事件先后顺序是(

)①武昌起义②兴中会成立③黄花岗起义④中国同盟会成立②④③① B.②③④① C.①④②③ 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据所题干“下列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历史事件先后顺序是”和所学知识可知,武昌起义发生在1911年10月10日;兴中会成立于1894年;黄花岗起义发生于1911年4月;中国同盟会成立于1905年,因此先后顺序是②④③①,A项正确;BCD项排序都有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8.孙中山说:“亚洲各国人民要摆脱欧洲的压迫……恢复自己的权利,就必须诉诸武力。”为此1905年印度人民反英斗争出现新高潮,1905—1911年伊朗发生了立宪革命,1911年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这些事件表明(

)A.各国民族革命取得胜利 B.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C.古老的亚洲已开始觉醒 D.第三世界国家走向联合【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亚洲各国人民要摆脱欧洲的压迫……恢复自己的权利,就必须诉诸武力”和结合所学知识,印度、伊朗、中国分别通过革命的方式反抗西方列强,体现出民族意识的觉醒,C项正确;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印度没有实现独立,排除A项;以中国为例,五四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发生于辛亥革命之后,排除B项;印度、伊朗、中国分别通过革命的方式反抗西方列强,没有体现三国有革命间的联系,排除D项。故选C项。9.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曾这样描述近代时期的事件“1911年,黄花岗之役、保路运动、,浪翻波连,……革命派以一往无前之气推翻了清王朝,革了数千年帝政之命。”据此推断,横线处应该是(

)A.武昌起义 B.军阀割据 C.新文化运动 D.北伐战争【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1911年”、“‘革命派以一往无前之气推翻了清王朝,革了数千年帝政之命’”,结合所学知识,1911年爆发的武昌起义,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A项正确;军阀割据与“革命派”“革了数千年帝政之命”不符,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以民主、科学为口号,1915年开始,排除C项;北伐战争是国共合作进行的旨在推翻北洋军阀的战争,1926年开始,排除D项。故选A项。10.下图空白方框处应填(

)金田起义 B.武昌起义 C.安庆起义 D.南昌起义【答案】B【解析】根据图示中的时间、结果和发展等信息可知,图片展示的事件是1911年爆发的武昌起义,武昌起义后,革命在全国迅速发展,B项正确;金田起义发生在1851年,排除A项;安庆起义发生在1907年夏,排除C项;南昌起义发生在1927年,地点也与图片中的“武汉三镇”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1.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指出“此为吾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该“创举”是指(

)A.中国同盟会成立 B.武昌起义取得胜利 C.中华民国的建立 D.国共两党合作形成【答案】C【解析】据题干“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指出‘此为吾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和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中华民国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民国’,开创了共和政体,C项正确;中国同盟会成立是1905年,是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与题意中改变中国政局不符,排除A项;武昌起义取得胜利是辛亥革命的开始,与题意不符,题干反映的是辛亥革命结束后的影响,排除B项;国共两党合作形成与题意不符,没有体现国共合作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12.中华民国建立后采用民国纪年,结束了汉武帝时代开始的帝号和年号并用的纪年方式。这有利于民众感受到(

)A.帝制时代的终结 B.传统文化的精华 C.学习西方的决心 D.实业救国的思潮【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民国纪年结束了汉武帝开始的帝号和年号并用的纪年方式”和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A项正确;民国纪年并非传统文化,排除B项;辛亥革命后的民国纪年不能体现向西方学习,排除C项;年号的变化不属于实业救国,排除D项。故选A项。13.与下图内容相关的法律文献是(

)其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规定这些权力分别由三种不同的国家机关掌握和行使,以达到以权制权的目的,从而防止专制独裁并保障自由。A.《中华民国约法》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国土地法大纲》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答案】B【解析】据题干“其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规定这些权力分别由三种不同的国家机关掌握和行使,以达到以权制权的目的,从而防止专制独裁并保障自由。”和可知,题干反映的是三权分立民主共和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因此,B项正确;袁世凯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与题干中民主共和制不符,排除A项;《中国土地法大纲》是1947年7月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通过的,与题干反映的是民主共和制不符,排除C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4.1913年,列宁在《亚洲的觉醒》中指出“中国不是早就被公认为是长期完全停滞的国家的典型吗?但是现在中国的政治生活沸腾起来了”。列宁文中的“政治生活”指的是(

)同盟会成立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北伐战争【答案】B【解析】据题干“1913年……‘中国不是早就被公认为是长期完全停滞的国家的典型吗?但是现在中国的政治生活沸腾起来了’”和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中国政治生活发生了剧变,因而沸腾起来的政治生活是辛亥革命,B项正确;同盟会成立是在1905年,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是在1915年,排除C项;北伐战争是在1926年,排除D项。故选B项。15.鲁迅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觉得革命给我的好处最大,最不能忘的是我从此可以昂头露顶,慢慢的在街上走,再听不到什么嘲骂。几个也是没有辫子的老朋友从乡下来,一见面就摸着自己的光头,从心底里笑了出来道:‘哈哈,终于也有了这一天。’”据此推断,此次“革命”(

)A.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B.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产生C.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D.扫除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我觉得革命给我的好处,……几个也是没有辫子的老朋友从乡下来,一见面就摸着自己的光头,从心底里笑了出来道:哈哈,终于也有了这一天。”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后推行移风易俗的历史信息,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A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出民族工业发展状况,排除B项;社会上剪辫子移风易俗的变化并不能体现中国的封建制度被推翻,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此次革命扫除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排除D项。故选A项。16.下图为1916年《申报》上刊登的戏剧广告。该剧是源自莎士比亚经典戏剧《麦克白》,1916年被改编为《窃国贼》,轰动一时。该剧主要影射的时事是(

)二次革命的发动 B.袁世凯倒行逆施 C.护国战争的胜利 D.北洋军阀的割据【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1916年”“《窃国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广告讽刺的时事是袁世凯复辟帝制。袁世凯在1916年改年号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引发国人不满,B项正确;二次革命发动的时间是1913年,排除A项;护国战争的胜利,迫使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排除C项;北洋军阀的割据是在袁世凯死后形成的,排除D项。故选B项。17.辛亥革命前后,英国报刊关于中国辛亥革命的言论数度变化,先是支持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后转为接受共和政府,再后又转向支持袁世凯。这些言论的变化是基于(

)A.英国在华利益的考虑 B.对中国民主革命的支持C.英国报刊的公正立场 D.对清朝必然覆灭的认识【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辛亥革命前后,英国报刊关于中国辛亥革命的言论数度变化,先是支持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后转为接受共和政府,再后又转向支持袁世凯”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报刊关于中国辛亥革命的言论变化是基于英国在华利益的考虑,A项正确;英国报刊关于中国辛亥革命的言论变化是基于英国在华利益的考虑,而不是对中国民主革命的支持,排除B项;英国报刊关于中国辛亥革命的言论变化是基于利益做出的反复考量,是一种政治丑态,公正立场说法错误,排除C项;清朝覆灭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与英国对外政策的表现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8.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20世纪初期的年代尺(部分),该年代尺反映出(

)A.军阀割据混战频繁发生 B.民主发展之路艰难曲折C.辛亥革命成果得到巩固 D.辛亥革命群众基础广泛【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某同学绘制的20世纪初期的年代尺”和所学可知,材料反映出中国民主发展之路艰难曲折,B项正确;护国战争之后形成军阀割据局面,排除A项;辛亥革命成果得到巩固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辛亥革命群众基础不广泛,排除D项。故选B项。19.史料是学习历史、理清社会现实的主要依据。通过以下史料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据不完全统计,1912—1927年间,中国各省区大小兵变共有325起,其中1920年为40起;1922年为45起,是北洋军阀统治期间兵变最多的年代。A.军阀混战导致社会经济发展停滞 B.工人阶级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发展C.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呼声高涨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答案】D【解析】根据“1912—1927年间,中国各省区大小兵变共有325起,其中1920年为40起;1922年为45起,是北洋军阀统治期间兵变最多的年代。”可知,材料反映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社会很动荡,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兵变不断,没有涉及社会经济层面,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工人阶级反帝爱国运动,排除B项;袁世凯复辟帝制是在1916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20.回望百年,护国运动粉碎了封建帝制的延续阴谋,挽救民族于危难之中,恢复了共和制,巩固辛亥革命的成果(

)A.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 B.袁世凯正式当上大总统C.袁世凯指定了继承人 D.袁世凯复辟帝制【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激起了全国人民,包括资产阶级各派政治势力的坚决反对。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袁,护国战争爆发。袁世凯的军队受挫,南方其他各省之后亦纷纷宣布独立,袁世凯在内外压迫后宣布取消帝制,并于数月后病逝,护国战争结束,巩固辛亥革命的成果,D项正确;为实现皇帝梦,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以换取日本支持,排除A项;镇压二次革命后,袁世凯正式当上大总统,解散国会,为复辟帝制作准备,排除B项;袁世凯指定了继承人,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二、辨析改错题(8分)21.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填写“正确”;错误的填写“错误”,并加以改正。(1)19世纪60年代,维新派掀起了一场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判断:改正:。(2)《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湖州为商埠。判断:改正:。(3)辛亥革命宣告了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终结。判断:改正:。(4)袁世凯死后,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掌握着北京政府。判断:改正:。【答案】(1)错误(1分)将“维新派”改为“洋务派”(1分)(2)错误(1分)将“湖州”改为“杭州”(1分)(3)错误(1分)将“封建制度”改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或封建帝制)”(1分)(4)正确(2分)【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维新派掀起了一场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故原题错误,将“维新派”改为“洋务派”。(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故原题错误,将“湖州”改为“杭州”。(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封建帝制)的终结。故原题错误,将“封建制度”改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或封建帝制)”。(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故原题正确。三、材料解析题(共2题,第22题16分,第23题14分;共30分)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

历代备边(守卫边疆),多在西北……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聚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数国构煽(挑拨煽动),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摘编自李鸿章《筹议海防折》材料二

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指出变法的必要:“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他建议光绪帝效法日本,推行新政。《同盟会宣言》: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享。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材料三

在这个重要时刻,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缅怀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孙中山先生说:“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国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概括材料一中“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应对变局的举措。(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和孙中山为挽救民族危亡所选择道路的异同。(6分)(3)根据材料三,结合史实谈谈你怎样理解孙中山等革命先驱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4分)【答案】(1)表现:各国侵略势力,深入我国腹地;列强在华生事;(4分)举措:实行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2分)(2)相同点:都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2分)不同点:康有为: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孙中山: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4分)(3)理解:孙中山先生为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从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就开始从事武装反清斗争,屡败屡起,百折不挠。(2分)他先后建立了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并提出三民主义,使民族民主革命成为波涛汹涌的时代潮流。(2分)【解析】(1)表现:根据材料“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聚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数国构煽”可以得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表现为各国侵略势力,深入我国腹地;列强在华生事。举措:根据材料“李鸿章《筹议海防折》”,结合所学知识,李鸿章是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代表,体现出举措是实行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2)相同点:根据材料“他建议光绪帝效法日本,推行新政”、“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享。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可以得出康有为与孙中山的共同点是都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不同点:根据材料“他建议光绪帝效法日本,推行新政”可以得出康有为主张维新变法,仿效日本实行君主立宪制,结合所学知识,孙中山主张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何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3)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孙中山先生为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从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就开始从事武装反清斗争,屡败屡起,百折不挠。他先后建立了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并提出三民主义,使民族民主革命成为波涛汹涌的时代潮流。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当初次举行起义失败后,“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吾人足迹所到,凡认识者几视为毒蛇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游也”。惟庚子(1900年)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摘编自《孙中山自述》材料二

20世纪初,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出现了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等著作,各种革命团体如光复会、华兴会等纷纷成立,孙中山又组建了中国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1906-1910年,先后爆发了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和黄花岗起义等。1911年10月11日,武昌起义取得胜利。——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材料三

蔡元培先生悼孙中山先生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人们对革命党人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革命形势高涨的原因。(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4分)【答案】(1)从污蔑为乱臣贼子到同情革命志士或者对革命行动由反对到支持。(4分)(2)八国联军侵华导致民族危机严重;清政府统治腐败;民主革命人士对革命的宣传;革命团体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