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单元测试卷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单元测试卷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单元测试卷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单元测试卷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单元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A卷·能力提升)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辛弃疾所作《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有一名句:“天下英雄谁敌手?曹(指曹操)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下列关于“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官渡之战中歼灭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B.赤壁之战中打败孙刘联军C.派卫温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D.在洛阳称帝,建立魏国2.《三国志》记载“庚子,王崩于洛阳,年六十六。……谥曰武王,二月丁卯,葬高陵”。国家文物局在高陵出土了8块刻有“魏武王”字样的残片,最终认定高陵墓的墓主为曹操。以上确认高陵墓主为曹操的依据是(

)A.历史文献与考古成果 B.家族族谱的记载C.历史学家的主观判断 D.洛阳的悠久历史3.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列示意图符合229年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是(

)A. B. C. D.4.东汉末年州郡割据,战乱不已。对当时整个局势产生关键性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的战役是()A.长平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郾城大战5.266年,西晋建立,定都洛阳。建立西晋的人是(

)司马睿 B.司马炎 C.诸葛亮 D.苻坚6.据何兹全主编的《中国通史》记载:“经过这次变乱,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人民大量伤亡,西晋的统治机能也从此瘫痪。”材料中的这次“变乱”指的是发生在晋惠帝时期的(

)A.黄巾起义 B.“平王东迁” C.巨鹿之战 D.“八王之乱”7.下列两幅地图的变迁反映了当时(

)A.民族交融的深化 B.经济重心的转移 C.政权并立的延续 D.华夏正统的沦丧8.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民众穿便于骑射的窄袖短衣和长勒靴的情况十分常见,而吃肉食、胡饼,服茶酥的北方游牧民族饮食习俗也十分流行。导致这种现象的重要因素是(

)A.北方地区战争不断 B.物质生活日益富足C.各民族间交流频繁 D.中原地区政治稳定9.成语故事很多都来自历史事件。下列成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照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闻鸡起舞②破釜沉舟③朝秦暮楚④卧薪尝胆②①④③ B.④③②① C.④①②③ D.④③①②10.西晋灭亡后,大量北方人口南迁。截至南朝初阴,南渡人口已达九十五万,占当时南方人口总数的六分之一。这推动了(

)A.八王之乱的爆发 B.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C.江南地区的开发 D.北方农业技术的进步11.北魏后期,稻谷亩产量一般在4斛左右,若精心耕作,可达10斛,大大超出了汉代平均亩产3斛的水平……为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冶铁业也大有发展……酿酒业、制瓷业以及其他供城市消费的手工业,从业人数增加很快……洛阳城不仅五方杂处,市场繁荣,沽贩云集,而且在城南的特定区域,安置了南、北、东、西各族降民以及西域和域外商人。材料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A.农业生产达中国古代历史高峰 B.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C.手工业种类繁多且从业人数多 D.少数民族被特别优待12.从下面卡片的两则史料中,能得出恰当的结论是(

史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史记·货殖列传》史料二(南方)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晋书·食货志》A.东晋时江南经济得到发展 B.南北方经济发展不平衡C.南方手工业生产技术进步 D.东晋南方商业异常活跃13.宋、齐、梁、陈因为都城都在一个地方,都偏安于江南,故统称为南朝。南朝的都城均在(

)A.建康 B.长安 C.北京 D.洛阳14.东晋《华阳国志》记载,岷江上游的“夷人”冬季“入蜀为佣”,从事“凿井、砌壁”之佣工,东晋时期该区域(

)A.人口流动 B.士族专权 C.政权更迭 D.商业繁荣15.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本质的体现。对①阶段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民族关系发展16.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夏国建立者赫连勃勃自称“大禹之后”,前燕、后燕、西燕、南燕立国者鲜卑慕容氏则称“其先有熊氏之苗裔”,曾统一北方并欲夺取江东的氐秦苻氏称“其先盖有扈之苗裔”,北魏建立者鲜卑拓跋氏自称“轩辕之苗裔”,建立北周的鲜卑宇文氏则称“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出现这一现象是为了(

)A.寻求自身统治合法性 B.维护自身民族特色C.维护多民族封建国家 D.顺应历史发展潮流17.中国历史上迁都的因素有很多,如战争、改革、环境等。下列史事中,为了推进改革、学习先进文化而迁都的是(

)A.商王盘庚迁殷 B.周平王迁都洛邑C.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D.宋高宗迁都临安18.《魏书・咸阳王禧传》记载:“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突然)革。三十已下,见(现)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

)A.原因 B.内容 C.特点 D.影响19.2023年“淄博烧烤”火遍全网。烧烤这种饮食方式在我国由来已久,如图所示是北魏时期的“汉人胡食”画像砖,描绘的是汉人在吃烧烤的情形。这表明魏晋时期(

)A.北方游牧民族内迁 B.江南经济进一步开发C.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 D.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20.三国时期的王蕃把圆周率推算到3.1556,刘徽用割圆术得出圆周率为3.1416,南朝时,祖冲之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数字。这体现了(

)A.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B.文化的多源与交融C.科技的继承与创新 D.制度的变革与进步21.《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齐民要术》中的生产理论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反映出贾思勰(

)A.重视农业生产 B.改进发展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C.总结生产技术 D.注意天时地利与农作物的关系22.如下图是汉字“陈”字演变的历程,据此可知(

)A.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 B.现代汉字就是象形文字C.汉字的演变由简到繁 D.汉字是我国唯一的文字23.魏晋南北朝的300多年间,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继承和发扬着中华文明,创造出灿烂的科技文化。下列人物与其成就对应正确的是(

)A.顾恺之——创作了《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B.祖冲之——撰写了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齐民要术》C.贾思勰——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D.王羲之——写出了《水经注》一书24.史料一般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三大类,其中实物史料主要是通过实物本身的形态、结构、质地、原料、工艺等提供历史信息,体现史料价值。下列属于实物史料的是(

)A.炎黄联盟的传说和《史记》 B.甲骨文和《兰亭集序》C.马王堆汉墓帛书和大足北山石刻 D.《女史箴图》和小岗村访谈录25.北魏迁都洛阳后营建的龙门石窟,从其飞天身上飘扬的丝带、清瘦飘逸的风貌和超凡脱俗的神韵中,可窥探到中原汉文化的诸多影响。这一现象反映出(

)A.南北政权对峙 B.江南经济开发 C.书法艺术成熟 D.北方民族交融评卷人得分二、辨析改错题(8分)26.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对错误加以改正。(8分)(1)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使秦朝国力大增,为统一六国奠定基础。()判断:改正:。(2)东汉末年,占据河南一带的曹操采取屯田的措施,势力逐渐壮大起来。()判断:改正:。(3)东汉时,宦官毕昇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判断:改正:。(4)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相,锐意改革,促进了北周境内的民族交融。()判断:改正:。评卷人得分三、材料解析题(共2题,第27题14分,第28题14分;共28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冻俄,亦亡千金之家。——《汉书》材料二:西晋永嘉年间(307—313),中原战乱频仍,衣冠士族,往往举族南迁。史载著名者有林、黄、陈、郑、詹、丘、何、胡八姓,本系中原大族,入闽后先在闽北定居,而后渐向闽中和沿海扩散。“八姓入闽”是福建历史上第一次北方汉人大规模进入福建。材料三:西晋末,北方流民南迁人数激增,他们不但为常武地区增加了大批劳动力,而且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农业技术。北方的小麦南朝时在江南大量种植,一年稻麦两熟,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提高了粮食产量,促进了常武地区经济的发展。——《常州历史》(1)据材料一,《汉书》所记载的江南地区主要的生产方式是什么?据材料二,指出材料中“八姓入闽”的主要原因。(4分)(2)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西晋末年常武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因。(4分)(3)比较材料一、三,概括古代中国江南的经济发展状况出现的变化。从江南变化原因中,你认为对我们今天经济的发展有何启示?(6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学派治国之策A民贵君轻,实行仁政B以法治国,中央集权C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材料二

材料三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与传承,是中国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中华传统文化崇尚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倡导个体应以道德为指导而行事,积极追求社会和谐;中华传统文化注重仪式和礼节,形成一套独特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体系;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与自然和谐共生。——龚鹏程《中华传统文化十五讲》(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别简述A、B、C处的学派名称。(3分)(2)材料二中,张仲景所著医书奠定了中医理论基础,《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结合所学,简述张仲景的著作名称和《兰亭序》的作者。(3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4分)(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简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4分)评卷人得分四、活动探究题(共1题,14分)29.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14分)【读图学史—构建时空观念】(1)观察两幅形势图,写出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2分)【研读史料—进行历史解释】胡人牛耕图摹绘自敦煌壁画(2)上图反映的民族交融体现在哪两个方面?这对中华民族发展有何重要意义?(6分)【史论结合—感悟家国情怀】孝文帝明知鲜卑族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染,实对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钱穆《国史大纲》(3)在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中,少数民族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阅读下面材料,结合孝文帝改革,以“改革·交融”为主题,写一篇150字的历史小短文。(6分)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A卷·能力提升)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辛弃疾所作《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有一名句:“天下英雄谁敌手?曹(指曹操)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下列关于“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官渡之战中歼灭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B.赤壁之战中打败孙刘联军C.派卫温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D.在洛阳称帝,建立魏国【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在官渡之战中,曹操歼灭袁绍主力,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A项正确;赤壁之战中,曹操被孙刘联军打败,排除B项;230年,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排除C项;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在洛阳称帝,建立魏国,排除D项。故选A项。2.《三国志》记载“庚子,王崩于洛阳,年六十六。……谥曰武王,二月丁卯,葬高陵”。国家文物局在高陵出土了8块刻有“魏武王”字样的残片,最终认定高陵墓的墓主为曹操。以上确认高陵墓主为曹操的依据是(

)A.历史文献与考古成果 B.家族族谱的记载C.历史学家的主观判断 D.洛阳的悠久历史【答案】A【解析】据题干“《三国志》记载‘庚子,王崩于洛阳,年六十六。……谥曰武王,二月丁卯,葬高陵’。国家文物局在高陵出土了8块刻有‘魏武王’字样的残片,最终认定高陵墓的墓主为曹操”可知,确认高陵墓主为曹操的依据是历史文献与考古成果,A项正确;家族族谱的记载与题意不符,题干没有出现族谱的信息,反映的是历史文献与考古成果,排除B项;材料表明确认高陵墓主为曹操的依据是历史文献与考古成果,历史学家的主观判断不能成为确认高陵墓主为曹操的依据,排除C项;材料表明确认高陵墓主为曹操的依据是历史文献与考古成果,洛阳的悠久历史不能成为确认高陵墓主为曹操的依据,排除D项。故选A项。3.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列示意图符合229年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是(

)A. B. C. D.【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国号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次年,孙权称吴王,229年,孙权称帝,吴国建立,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B项正确;曹操220年去世,去世前三国政权尚未建立,排除AC项;司马炎是魏国大臣司马懿的孙子,266年,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司马炎是晋武帝,排除D项。故选B项。4.东汉末年州郡割据,战乱不已。对当时整个局势产生关键性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的战役是()A.长平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郾城大战【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对当时整个局势产生关键性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的战役”和所学知识可知,208年,曹军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对峙,曹军大溃,曹操带着败兵北撤。赤壁之战对当时整个局势产生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B项正确;长平之战发生在战国时期,排除A项;淝水之战是前秦和东晋之间的战争,排除C项;郾城大战是南宋岳飞率领“岳家军”与金军之间的战争,排除D项。故选B项。5.266年,西晋建立,定都洛阳。建立西晋的人是(

)司马睿 B.司马炎 C.诸葛亮 D.苻坚【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266年,西晋建立,定都洛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夺皇位取代魏国建立了晋朝,定都在洛阳,史称“西晋”,B项正确;司马睿建立东晋,排除A项;诸葛亮是蜀汉丞相,排除C项;苻坚是前秦第三位君王,中国古代著名政治家、改革家,排除D项。故选B项。6.据何兹全主编的《中国通史》记载:“经过这次变乱,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人民大量伤亡,西晋的统治机能也从此瘫痪。”材料中的这次“变乱”指的是发生在晋惠帝时期的(

)A.黄巾起义 B.“平王东迁” C.巨鹿之战 D.“八王之乱”【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人民大量伤亡,西晋的统治机能也从此瘫痪。”和所学知识可知,西晋晋惠帝时期,手握兵权的八个封王为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对社会造成巨大灾难,中原人口大量死亡,西晋从此衰落,D项正确;黄巾起义发生在东汉后期,排除A项;“平王东迁”是指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周平王将都城迁到洛邑,史称东周,排除B项;巨鹿之战是秦朝末年,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排除C项。故选D项。7.下列两幅地图的变迁反映了当时(

)A.民族交融的深化 B.经济重心的转移 C.政权并立的延续 D.华夏正统的沦丧【答案】A【解析】根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晋至东晋时期,少数民族内迁,北方战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采用中原的国号制度等,体现出民族交融的深化,A项正确;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开发,唐朝之后,经济重心才开始转移,排除B项;根据“内迁少数民族”可知,这两幅图主要讲述是民族交融,而不是政权并立,排除C项;从图片中无法得出华夏正统的沦丧,排除D项。故选A项。8.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民众穿便于骑射的窄袖短衣和长勒靴的情况十分常见,而吃肉食、胡饼,服茶酥的北方游牧民族饮食习俗也十分流行。导致这种现象的重要因素是(

)A.北方地区战争不断 B.物质生活日益富足C.各民族间交流频繁 D.中原地区政治稳定【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中原地区民众穿便于骑射的窄袖短衣和长勒靴的情况十分常见,而吃肉食、胡饼,服茶酥的北方游牧民族饮食习俗也十分流行”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民众的服饰和饮食习惯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这主要和当时民族融合有关,C项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战乱较多。题干中没有体现北方地区的状况,排除A项;题干中体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间交流频繁,没有反映物质生活日益富足,排除B项;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战乱较多,排除D项。故选C项。9.成语故事很多都来自历史事件。下列成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照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闻鸡起舞②破釜沉舟③朝秦暮楚④卧薪尝胆②①④③ B.④③②① C.④①②③ D.④③①②【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闻鸡起舞出自祖逖,东晋时,祖逖(266年~321年)和刘琨同为司州主簿,常互相勉励振作。半夜听到鸡鸣,立即起来舞剑;破釜沉舟发生在秦末巨鹿之战中;朝秦暮楚指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卧薪尝胆出自春秋时期的吴越争霸;由此可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④③②①,B项正确;ACD三项的排序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10.西晋灭亡后,大量北方人口南迁。截至南朝初阴,南渡人口已达九十五万,占当时南方人口总数的六分之一。这推动了(

)A.八王之乱的爆发 B.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C.江南地区的开发 D.北方农业技术的进步【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西晋灭亡后,大量北方人口南迁。截至南朝初阴,南渡人口已达九十五万,占当时南方人口总数的六分之一。”结合所学可知,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C项正确;八王之乱发生在西晋灭亡之前,因果倒置,不符合“推动了”题意,排除A项;三国鼎立局面发生在西晋之前,因果倒置,不符合“推动了”题意,排除B项;北方人南迁一定程度上不会推动北方农业技术的进步,反而人口的流失,在某种程度上阻碍北方农业技术的进步,排除D项。故选C项。11.北魏后期,稻谷亩产量一般在4斛左右,若精心耕作,可达10斛,大大超出了汉代平均亩产3斛的水平……为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冶铁业也大有发展……酿酒业、制瓷业以及其他供城市消费的手工业,从业人数增加很快……洛阳城不仅五方杂处,市场繁荣,沽贩云集,而且在城南的特定区域,安置了南、北、东、西各族降民以及西域和域外商人。材料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A.农业生产达中国古代历史高峰 B.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C.手工业种类繁多且从业人数多 D.少数民族被特别优待【答案】C【解析】据题干“北魏后期,稻谷亩产量一般在4斛左右,若精心耕作,可达10斛,大大超出了汉代平均亩产3斛的水平……为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冶铁业也大有发展……酿酒业、制瓷业以及其他供城市消费的手工业,从业人数增加很快……洛阳城不仅五方杂处,市场繁荣,沽贩云集,而且在城南的特定区域,安置了南、北、东、西各族降民以及西域和域外商人。”可知,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手工业种类繁多且从业人数多,C项正确;没有数据对比,无法得出农业生产达中国古代历史高峰的结论,且说法错误,这一时期知识超过了汉代水平,不能说是历史高峰,排除A项;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是在南宋,题干反映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排除B项;题干中未出现少数民族被特别优待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12.从下面卡片的两则史料中,能得出恰当的结论是(

史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史记·货殖列传》史料二(南方)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晋书·食货志》A.东晋时江南经济得到发展 B.南北方经济发展不平衡C.南方手工业生产技术进步 D.东晋南方商业异常活跃【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分析可知汉朝以前,江南地区尚未得到开发,根据材料“到东晋后期,‘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分析可知,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发展,A项正确;材料反映南方经济的发展,没有对比南北经济发展,无法得出南北方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论,排除B项;“谷帛殷阜”体现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表现,没有体现手工业生产技术发展,排除C项;“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表现,没有体现商业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13.宋、齐、梁、陈因为都城都在一个地方,都偏安于江南,故统称为南朝。南朝的都城均在(

)A.建康 B.长安 C.北京 D.洛阳【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东晋灭亡后,420——589年,南方地区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它们都定都建康,合称为“南朝”,A项正确;长安、北京、洛阳都在北方地区,地理位置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14.东晋《华阳国志》记载,岷江上游的“夷人”冬季“入蜀为佣”,从事“凿井、砌壁”之佣工,东晋时期该区域(

)A.人口流动 B.士族专权 C.政权更迭 D.商业繁荣【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岷江上游的‘夷人’冬季‘入蜀为佣’,从事‘凿井、砌壁’之佣工,夏季不耐暑热而返回聚邑”可知,东晋时期,岷江上游的“夷人”冬季进入蜀地从事佣工,夏季返回聚邑,这反映了东晋时期该区域人口流动,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士族专权,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政权更迭,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东晋时期该区域人口流动,未涉及商业繁荣,排除D项。故选A项。15.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本质的体现。对①阶段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民族关系发展【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20年至581年指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替频繁,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加强,体现出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的特征,C项正确;“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指的是夏商周时期的社会特征,排除A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发生在秦朝,排除B项;“民族关系发展”指的是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特征,排除D项。故选C项。16.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夏国建立者赫连勃勃自称“大禹之后”,前燕、后燕、西燕、南燕立国者鲜卑慕容氏则称“其先有熊氏之苗裔”,曾统一北方并欲夺取江东的氐秦苻氏称“其先盖有扈之苗裔”,北魏建立者鲜卑拓跋氏自称“轩辕之苗裔”,建立北周的鲜卑宇文氏则称“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出现这一现象是为了(

)A.寻求自身统治合法性 B.维护自身民族特色C.维护多民族封建国家 D.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夏国建立者赫连勃勃自称‘大禹之后’,前燕、后燕、西燕、南燕立国者鲜卑慕容氏则称‘其先有熊氏之苗裔’,曾统一北方并欲夺取江东的氐秦苻氏称‘其先盖有扈之苗裔’,北魏建立者鲜卑拓跋氏自称‘轩辕之苗裔’,建立北周的鲜卑宇文氏则称“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可知,内迁各族以传说中的大禹,有扈、轩辕、炎帝、神农氏为祖先,他们通过对华夏族的认同,寻求自身统治合法性,A项正确;题干中未出现维护自身民族特色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维护多民族封建国家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17.中国历史上迁都的因素有很多,如战争、改革、环境等。下列史事中,为了推进改革、学习先进文化而迁都的是(

)A.商王盘庚迁殷 B.周平王迁都洛邑C.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D.宋高宗迁都临安【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是因为北魏的都城地处偏僻的平城,不利于对广大中原地区的统治。孝文帝想要充分吸收汉族的文化制度来治理和统一中原地区,他想要迁都来获得汉族地主的认可的正统地位,孝文帝还希望通过迁都来学习汉族先进文化,C项正确;盘庚迁殷,是发生在商朝中后期的一次历史事件,是为了挽救政治危机而迁都,排除A项;周平王迁都洛邑是因为不能与犬戎抗衡,属于战争的因素,排除B项;宋高宗迁都临安是因为金灭北宋后,宋高宗建立南宋,想苟安于南方,属于战争的因素,排除D项。故选C项。18.《魏书・咸阳王禧传》记载:“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突然)革。三十已下,见(现)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

)A.原因 B.内容 C.特点 D.影响【答案】B【解析】据题干材料“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突然)革。三十已下,见(现)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可知,孝文帝改革中要求鲜卑贵族说汉话,并针对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要求,这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B项正确;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特点是创建新制,和实行汉化措施,影响是促进民族融合,增强北魏实力,题干材料都没涉及到,排除ACD项。故选B项。19.2023年“淄博烧烤”火遍全网。烧烤这种饮食方式在我国由来已久,如图所示是北魏时期的“汉人胡食”画像砖,描绘的是汉人在吃烧烤的情形。这表明魏晋时期(

)A.北方游牧民族内迁 B.江南经济进一步开发C.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 D.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答案】C【解析】据题干“北魏时期的‘汉人胡食’画像砖,描绘的是汉人在吃烧烤的情形”和所学知识可知,这表明魏晋时期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C项正确;北方游牧民族内迁不能说明“汉人胡食”民族交融,排除A项;图片信息与江南经济进一步开发无关,反映的是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排除B项;题干上反映的是不是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而是汉族人受少数民族饮食习惯的影响,体现的民族文化的交融交流,排除D项。故选C项。20.三国时期的王蕃把圆周率推算到3.1556,刘徽用割圆术得出圆周率为3.1416,南朝时,祖冲之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数字。这体现了(

)A.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B.文化的多源与交融C.科技的继承与创新 D.制度的变革与进步【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三国时期的王蕃把圆周率推算到3.1556,刘徽用割圆术得出圆周率为3.1416,南朝时,祖冲之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数字”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对圆周率的推算,体现了科技的继承与创新,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数学方面的发展,与经济和制度无关,排除AD项;“多源与交融”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B项。故选C项。21.《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齐民要术》中的生产理论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反映出贾思勰(

)A.重视农业生产 B.改进发展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C.总结生产技术 D.注意天时地利与农作物的关系【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齐民要术》中的生产理论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可知,反映出贾思勰重视农业生产,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改进发展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内容,排除B项;题干中的生产理论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反映出贾思勰重视农业生产,没有反映出总结生产技术、注意天时地利与农作物的关系,排除CD项。故选A项。22.如下图是汉字“陈”字演变的历程,据此可知(

)A.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 B.现代汉字就是象形文字C.汉字的演变由简到繁 D.汉字是我国唯一的文字【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中国商周时期在龟甲或是兽骨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西周时期出现刻写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金文;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后通令全国使用的字体,楷书出现于魏晋时期。由汉字“陈”字演变的历程可知,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A项正确;现代汉字就是象形文字,不符合史实,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排除B项;汉字的演变是由繁到简,不是由简到繁,排除C项;汉字不是是我国唯一文字,除汉字外还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排除D项。故选A项。23.魏晋南北朝的300多年间,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继承和发扬着中华文明,创造出灿烂的科技文化。下列人物与其成就对应正确的是(

)A.顾恺之——创作了《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B.祖冲之——撰写了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齐民要术》C.贾思勰——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D.王羲之——写出了《水经注》一书【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顾恺之是东晋时的著名画家,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A项正确;南朝的祖冲之,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利用“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一千年,而《齐民要术》与贾思勰相关,排除B项;北朝时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编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而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与祖冲之相关,排除C项;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集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水经注》与郦道元相关,排除D项。故选A项。24.史料一般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三大类,其中实物史料主要是通过实物本身的形态、结构、质地、原料、工艺等提供历史信息,体现史料价值。下列属于实物史料的是(

)A.炎黄联盟的传说和《史记》 B.甲骨文和《兰亭集序》C.马王堆汉墓帛书和大足北山石刻 D.《女史箴图》和小岗村访谈录【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史料一般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三大类,其中实物史料主要是通过实物本身的形态、结构、质地、原料、工艺等提供历史信息,体现史料价值”可知,“马王堆汉墓帛书和大足北山石刻”符合实物史料的特征,属于实物史料,C项正确;传说不属于实物史料,排除A项;甲骨文属于文献史料,不属于实物史料,排除B项;“小岗村访谈录”属于口述史料,排除D项。故选C项。25.北魏迁都洛阳后营建的龙门石窟,从其飞天身上飘扬的丝带、清瘦飘逸的风貌和超凡脱俗的神韵中,可窥探到中原汉文化的诸多影响。这一现象反映出(

)A.南北政权对峙 B.江南经济开发 C.书法艺术成熟 D.北方民族交融【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北魏迁都洛阳后营建的龙门石窟,从其飞天身上飘扬的丝带、清瘦飘逸的风貌和超凡脱俗的神韵中,可窥探到中原汉文化的诸多影响”和所学知识可知,北魏石窟中飞天和佛像的服饰宽袍大袖、峨冠博带的汉族传统因素逐渐增加,体现出的是民族之间的相互交融,D项正确;题干描述的是北魏迁都洛阳后石窟中飞天形象的改变,不涉及南北政权对峙,排除A项;题干只描述了北魏的情况,没有涉及江南经济开发,排除B项;题干描述的是石窟中飞天的形象,不涉及书法艺术成熟,排除C项。故选D项。二、辨析改错题(8分)26.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对错误加以改正。(8分)(1)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使秦朝国力大增,为统一六国奠定基础。()判断:改正:。(2)东汉末年,占据河南一带的曹操采取屯田的措施,势力逐渐壮大起来。()判断:改正:。(3)东汉时,宦官毕昇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判断:改正:。(4)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相,锐意改革,促进了北周境内的民族交融。()判断:改正:。【答案】(1)错误(1分)将“秦朝”改为“秦国”(1分)(2)正确(2分)(3)错误(1分)将“毕昇”改为“蔡伦”(1分)(4)错误(1分)将“北周”改为“前秦”(1分)【解析】(1)根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秦国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为统一六国奠定基础。故原题错误,将“秦朝”改为“秦国”。(2)根据所学可知,东汉末年,占据河南一带的曹操招揽贤才,采取屯田的措施,势力逐渐壮大起来。故原题正确。(3)根据所学可知,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故原题错误,错误,将“毕昇”改为“蔡伦”。(4)根据所学可知,前秦苻坚任用汉人杨猛为相,学习汉人制度与文化,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故原题错误,将“北周”改为“前秦”三、材料解析题(共2题,第27题14分,第28题14分;共28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冻俄,亦亡千金之家。——《汉书》材料二:西晋永嘉年间(307—313),中原战乱频仍,衣冠士族,往往举族南迁。史载著名者有林、黄、陈、郑、詹、丘、何、胡八姓,本系中原大族,入闽后先在闽北定居,而后渐向闽中和沿海扩散。“八姓入闽”是福建历史上第一次北方汉人大规模进入福建。材料三:西晋末,北方流民南迁人数激增,他们不但为常武地区增加了大批劳动力,而且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农业技术。北方的小麦南朝时在江南大量种植,一年稻麦两熟,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提高了粮食产量,促进了常武地区经济的发展。——《常州历史》(1)据材料一,《汉书》所记载的江南地区主要的生产方式是什么?据材料二,指出材料中“八姓入闽”的主要原因。(4分)(2)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西晋末年常武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因。(4分)(3)比较材料一、三,概括古代中国江南的经济发展状况出现的变化。从江南变化原因中,你认为对我们今天经济的发展有何启示?(6分)【答案】(1)生产方式:火耕水耨;渔猎山伐。(2分)原因:中原战乱频繁。(2分)(2)原因:北方人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北方人南迁增加了大批劳动力;北方农作物的引入: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等。(4分)(3)变化:由生产水平落后,地广人稀,土地尚未开发到生产水平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粮食产量提高;由相对落后到逐步得到开发等。(4分)启示:重视科技;重视人才。(2分)【解析】(1)生产方式:据材料一“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得出,火耕水耨;渔猎山伐。原因:据材料二“西晋永嘉年间(307—313),中原战乱频仍,衣冠士族,往往举族南迁。”得出,材料中“八姓入闽”的主要原因是中原战乱频繁。(2)原因:据材料三“北方流民南迁人数激增,他们不但为常武地区增加了大批劳动力,而且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农业技术。北方的小麦南朝时在江南大量种植,一年稻麦两熟,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提高了粮食产量,促进了常武地区经济的发展。”及所学知识可知,西晋末年常武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北方人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北方人南迁增加了大批劳动力;北方农作物的引入: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等。(3)变化:比较材料一、三得出,古代中国江南的经济发展状况出现的变化是:由生产水平落后,地广人稀,土地尚未开发到生产水平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粮食产量提高;由相对落后到逐步得到开发等。启示: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从江南变化原因中去谈即可。如重视科技;重视人才。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学派治国之策A民贵君轻,实行仁政B以法治国,中央集权C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材料二

材料三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与传承,是中国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中华传统文化崇尚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倡导个体应以道德为指导而行事,积极追求社会和谐;中华传统文化注重仪式和礼节,形成一套独特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体系;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与自然和谐共生。——龚鹏程《中华传统文化十五讲》(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别简述A、B、C处的学派名称。(3分)(2)材料二中,张仲景所著医书奠定了中医理论基础,《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结合所学,简述张仲景的著作名称和《兰亭序》的作者。(3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4分)(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简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4分)【答案】(1)A:儒家;(1分)B:法家;(1分)C:道家。(1分)(2)名称:《伤寒杂病论》。(2分)作者:王羲之。(1分)(3)特点: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与传承;崇尚道德伦理和价值观;注重仪式和礼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4分)(4)态度: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创新中继承,古为今用。(4分)【解析】(1)A: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他提出“春秋无义战”,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