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4课《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2页
第14课《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3页
第14课《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4页
第14课《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诗词三首》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设计【课标分析】1.能利用工具书识字词;规范书写。2.能熟练使用朗读、默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3.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4.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学会复述、转述、即席讲话和主题演讲,提高学生表达、倾听和交流的水平。5.写作要抒发真情实感,表达观察生活的认识和感受。【教学重点、难点】1.教材分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唐代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回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返洛阳,二人在扬州初逢时,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诗赠与刘禹锡,刘禹锡也写诗作答。刘禹锡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层层递进的手法。首联,诗的第一层,先写自己无罪而长期被贬的遭遇,为全诗定下了愤激的基调。颔联,诗的第二层,通过对受害战友的悼念,以及自己回到故乡竟然恍如隔世的情景,使愤激之情进一步深化。颈联,诗的第三层,推开一步,对比了自己的沉沦与新规的得势,诗人的愤激之情达到顶点。尾联,诗的第四层,急转直下,表示并不消极气馁,要抖擞振奋,积极进取,重新投入新生活,以自勉自励结束。层层深入,言简意深。愤激而不浅露,感慨而不低沉,惆怅而不颓废,堪称刘禹锡的代表作品。刘禹锡在这首诗中所表现的身经危难,百折不回的坚强毅力,给后人以莫大的启迪与鼓舞。全诗感情真挚,起伏跌宕,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体会诗歌中诗人所表达的“坚定的意志与乐观的精神”并有感情地诵读是重点。2.教学重点:(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能背诵诗歌;(2)结合注释及工具书理解诗意,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体会诗歌中诗人所表达的“坚定的意志与乐观的精神”。3.教学难点: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体会诗歌中诗人所表达的“坚定的意志与乐观的精神”。【学情分析】学生初一已经学习过刘禹锡的《陋室铭》《秋词》,对诗人有一定了解,为学生走进诗歌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九年级学生有相当数量的诗词积累,对赏析诗词的方法有一定了解;赏析水平相对较高。1.学生能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基本能够理解诗意;2.对把握本诗复杂的情感、了解写作的背景与所唱和之作,尚需教师引导提升。【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2.结合注释及工具书理解诗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3.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体会诗歌中诗人所表达的“坚定的意志与乐观的精神”,进一步了解诗人刘禹锡。【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构建动场【活动一】身临其境地读——朗读,激趣、诱思1.教师叙述唱和情景,屏幕展示白诗,学生朗读、理解。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白居易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白话译文:你为我举杯满酒同饮共醉,我为你拿起筷子击盘吟诗。可惜你写诗才华堪称国手也是徒然无用,命运不由人出不了头谁都无可奈何。放眼望去处处风光你却长守寂寞,满朝文武个个升官你却独自蹉跎。我也深知你才高名重,遭遇点不幸不算什么,但是二十三年的不幸损失实在是太多太多了。2.师生交流互动:从白居易“醉赠”的诗中,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态度?刘禹锡看到此诗之后,会有怎样的反应呢?今天,我们学习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解题:这首诗的题目较长,请大家结合刚才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及课下注释一,了解诗题的意思,并划分好朗读节奏。二、自主学习:【活动二】字正腔圆地读——读准、读顺1.读准:指名学生朗读诗歌——学生评价,正音——学生练读——再次朗读展示,要求字音准确。2.读顺:揣测节奏划分,自己试读——组内讨论,统一意见——代表朗读——教师范读——师生讨论,标注。3.自由朗读——全班齐读,字正腔圆。【设计意图】为达成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能背诵诗歌”中之朗读目标。【活动三】心有所思地读——默读,读懂诗意1.默读诗歌,结合注释及工具书理解诗歌大意,不懂的地方勾画出来,组内讨论明确。2.代表展示,以“刘禹锡听罢,不觉泪湿了眼窝,夺过白居易杯中残酒,一饮而尽,又接过白居易手中筷子依样击盘和道……”为开头,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本诗的内容。【设计意图】达成教学目标2“结合注释及工具书理解诗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三、交流探究:【活动四】声情并茂地读——精读,披文入情1.勾画出诗歌每联中能体现情感态度的字眼,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的理解,借此揣测诗人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地朗读。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谈理解,师生交流,适时补充引导。注意指导朗读。课堂预设:首联: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补充:刘禹锡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永贞革新。以王叔文为核心的“二王刘柳”集团在短短的执政期间采取了不少具有进步意义的措施,但由于改革触犯了藩镇、宦官和大官僚们的利益,在保守势力的联合反扑下,很快宣告失败。顺宗被迫让位于太子李纯,王叔文被赐死,王丕被贬后病亡,刘禹锡与柳宗元等八人被贬。刘禹锡先后被贬到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荒远偏僻之地,历时二十三年。刘禹锡在诗的开头就接着白诗“二十三年折太多”说,显出朋友之间推心置腹的亲切关系。两句意思是写作者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被朝廷抛弃置放在那里,写自己无罪而长期被贬的遭遇,心中自然感到抑郁悲凉。凄凉的不是“巴山楚水”这些地方,而是诗人的内心。诗人这一被贬就是整整的二十三年。首联直抒胸臆。“凄凉地”和“弃置身”两句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的渲染,把诗人抑制已久的辛酸愤懑之情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怀旧”句表达了对受迫害的故友王叔文柳宗元等人的悼念和对统治者的不满;“到乡”句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此处用典,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白居易的赠诗中有“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样两句,意思是说同辈的人都升迁了,只有你在荒凉的地方寂寞地虚度了年华,颇为刘禹锡抱不平。)“沉舟”“病树”两个意象比喻久遭贬谪的自己,而“千帆”和“万木”则比喻在他贬谪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被弃置于凄凉的巴山楚水之间,已有23年时光。一位杰出英才,荒废了他最年富力强的23年,这样不可挽回的伤害谁来负责?迟来的公正它公正吗?心中怎能没有激愤?运用比喻、数词,在强烈的对比中愤激之情达到顶点。2.描绘颈联画面。描写。验证、总结;铺垫,转缓。3.教师引导:刘禹锡会就此沉沦下去吗?你还记得我们了解的刘禹锡吗?联系《秋词》《陋室铭》。此联只有愤激吗?联系学过的哲理句。面对新人辈出,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又表现出豁达的襟怀。后人对这一千古名句推崇备至,一是诗句中包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更重要的是他内心的豁达乐观和不屈不挠不怕打击的倔强意志。白居易赞这一联神妙。尾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正因为“沉舟”这一联诗的豁达明朗,一变前面伤感低沉的情调,尾联便顺势直下,写道:“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表示并不消极气馁,要抖擞振奋,积极进取,重新投入新生活,以自勉自励结束。点明酬赠之意,同时与友人共勉,体现出作者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长精神”三个字含义深刻,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概。

拓展、补充:因参与王叔文、柳宗元等人的革新活动,诗人被贬郎州(今湖南省常德市)司马。10年后,被朝廷“以恩召还”,回到长安。这年春天,他去京郊玄都观赏桃花,写下了《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以桃花隐喻暂时得势的奸佞小人。于是诗人再度遭贬,一去就是12年。12年后,诗人再游玄都观,写下了《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依然如故,不改初衷,痛快淋漓地抒发了自己不怕打击、坚持斗争的倔强意志。“前度刘郎今又来”的不懈斗争精神,一直为后人敬佩。“前度刘郎”也成为流传至今的成语。师生共研,总结全诗。刘禹锡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层层递进的手法。首联,诗的第一层,先写自己无罪而长期被贬的遭遇,为全诗定下了愤激的基调。颔联,诗的第二层,通过对受害战友的悼念,以及自己回到故乡竟然恍如隔世的情景,使愤激之情进一步深化。颈联,诗的第三层,对比了自己的沉沦与新贵的得势,诗人的愤激之情达到顶点。但又传达出明理达观之意。尾联,诗的第四层,顺势直转,表示并不消极气馁,要抖擞振奋,积极进取,重新投入新生活。层层深入,言简意深。全诗感情真挚,起伏跌宕,沉郁中见豪放,心绪难平中又不乏刚健昂扬之气。不仅反映了诗人真挚的思想情感,也表现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师生聆听朗读录音。小声跟读。大家再读,会与之前有些许不同吗?会有更多的感触在其中了吗?指名配乐朗读,声情并茂。【活动五】你吟诗我唱和——角色朗读,以意逆志1.组内分角色,揣摩练读。2.再现刘白唱和情境,用声音呈现,可以辅以击盘等动作。师生共同参与旁白:“长安满目繁华,百官僚属不计其数,为何就容不下一个刘梦得……师读《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刘禹锡听罢,不觉泪湿了眼窝,夺过白居易杯中残酒,一饮而尽,又接过白居易手中筷子依样击盘和道……生齐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设计意图】活动四五四为达成教学目标1中“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及目标3“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体会诗歌中诗人所表达的“坚定的意志与乐观的精神”。综合建模:1.学生反馈:本节课的学习是否使你对刘禹锡有了新的认识?你还有哪些收获与困惑?2.教师总结:刘禹锡性格豪放、学问渊博,即使在忧患相仍的岁月里,他也始终不曾绝望。苦闷沉重时,他可以吟诵“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唱出一曲孤臣的哀歌,但他也可以在逆境中安居陋室淡泊守志,可以秋日寂寥落寞时乐观向上豪情干云。他愤激而不浅露,感慨而不低沉,惆怅而不颓废,向世人展示着一个洒脱的灵魂,一个斗士的坚守。这就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