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讲环境与发展(知识必背卷)-2024年高考地理复习知识必背模拟新题真题分层卷_第1页
第22讲环境与发展(知识必背卷)-2024年高考地理复习知识必背模拟新题真题分层卷_第2页
第22讲环境与发展(知识必背卷)-2024年高考地理复习知识必背模拟新题真题分层卷_第3页
第22讲环境与发展(知识必背卷)-2024年高考地理复习知识必背模拟新题真题分层卷_第4页
第22讲环境与发展(知识必背卷)-2024年高考地理复习知识必背模拟新题真题分层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难度分层·必刷卷】2024年高考地理复习知识必背卷第22讲环境与发展高考试题对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考查较多,试题多以真实存在的生态环境治理案例创设情境,考查学生对自然和人文要素在区域中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理解。试题的设问一般具有递进性,综合考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本原理,要求学生能够因地制宜地提出具体问题的解决措施。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原则并能提出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将教材中的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案例落实到位,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喀斯特地貌区发展问题、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问题等的成因、危害及综合治理措施,总结经验并进行归纳积累。考点一人地协调发展一、主要环境问题1.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1)环境问题的概念环境问题就是由于人类对环境采取了不恰当、不友好的态度和做法所导致的结果。(2)人类与环境的关系①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界获取所需的资源,并把资源转化成消费品。②人类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又被排放到环境中。(3)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①人类向环境的索取超过了环境的承受能力。②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如下图所示:环境问题的表现(1)环境污染及其衍生出的问题①环境污染问题表现原因典例或分布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工业“三废”和农业生产使用的农药、化肥,任意排放到大气、江河湖海和土壤中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泰晤士河的悲剧、湖南大米镉超标事件固体废弃物污染城市建设和人们生活产生的大量垃圾随意堆积街道垃圾的随意堆放;农田中的白色污染(废弃的塑料薄膜)噪声污染交通、工厂等产生噪声建筑工地施工影响附近的居民放射性污染放射性物质泄漏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海洋污染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渤海湾大赤潮、日本九州岛水俣湾汞污染、海上石油泄漏②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表现原因典例或分布全球气候变暖自然:气候的变化;人为:燃烧矿物燃料、排放温室气体、乱砍滥伐全球臭氧层破坏自然:太阳活动;人为:大量排放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的物质两极和青藏高原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酸雨自然:地形造成酸性气体不易扩散;人为:燃烧矿物燃料,排放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世界:西欧、北美、日本;中国:南方地区(2)生态破坏问题表现原因典例或分布森林的环境调节功能下降滥伐森林巴西热带雨林遭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自然植被遭破坏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与沙尘暴土壤盐碱化不合理灌溉等黄淮海平原的次生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或过度捕猎等湿地、森林破坏,过度捕猎华南虎、藏羚羊等湿地面积减小不合理开发等东北地区湿地面积减小(3)自然资源枯竭问题表现原因典例或分布水资源危机水污染、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而降水少华北平原用水紧张土地资源短缺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等耕地减少、草场退化能源短缺经济发展快,能源资源需求量大;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我国东部地区能源短缺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1)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环境问题的差异地区环境问题形成原因城市地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城市人口高度集聚,交通和工业活动排放大量废弃物乡村地区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水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的差异地区环境问题形成原因发达国家以环境污染为主,较发展中国家轻消耗的资源、能源多,排放的污染物多发展中国家较发达国家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都很严重一般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或高速发展阶段,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双重压力;限于经济技术水平,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4)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自然资源枯竭的区别与联系环境污染是指人类随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破坏是指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自然资源枯竭是指资源数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环境污染往往引起生态破坏和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破坏往往引起自然资源枯竭;自然资源枯竭往往引起生态破坏。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提出的背景及定义(1)人地关系日渐紧张,必须改变发展观念(2)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环境与发展国际大事件(3)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内涵(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2)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可持续发展系统。如下图所示: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原则含义具体做法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与代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资源,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人类需要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持续性原则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承载力之内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共同性原则各国共同参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对于全球共有的资源,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注意】①“可持续”和“发展”不分家:“可持续”和“发展”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发展”是这个统一体的核心和最终目的,“可持续”是发展的最佳模式,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任何片面强调“发展”或片面强调“可持续”的观点都是错误的。②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侧重点公平性——人人平等,万物均衡,侧重的是“权利”。持续性——子子孙孙,绵延不断,侧重的是“发展”。共同性——天下兴亡,人人有责,侧重的是“义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1)实现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的变革,是人类行为方式的深刻变革。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政府—企业—公众在可持续发展实施中的关系如下图所示:(2)具体实践①消除贫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②发展绿色经济,追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包容三方面的平衡,强调节能减排、资源高效利用和社会公平。③提倡可持续消费,旨在通过每个人负责任的行为,建立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1)庞大的人口基数(2)严重的资源短缺(3)深刻的环境危机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低碳经济的比较(1)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项目传统经济循环经济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利用资源输入减量化,集约利用资源利用率一次性利用,利用率低资源再利用,利用率高废弃物处理污染物和废弃物大量排放废弃物再生资源化物质流动物质单向流动物质循环流动结果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环境问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2)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项目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不同点提出背景应对经济高速发展引发的全球资源环境问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关注重点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定位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强调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共同点发展要求:应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根本目标: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基本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制度创新为保障考点二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一、建设主体功能区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建设主体功能区(1)主体功能概念举例一个区域可以同时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被称为主体功能有的区域的主体功能是提供农产品,有的区域是提供工业品,有的区域是提供清洁水源、清新空气等生态产品(2)我国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地理背景一般来说,在确定区域的主体功能时,会综合考虑土地适宜开发的程度、自然资源的丰富度、生态环境的脆弱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地理背景。地理背景具体表现影响适宜开发的土地少我国山地多,平原少,扣除必须保护的耕地和已有建设用地,适宜开发的国土面积少,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区域差异明显决定了我国必须集约利用土地,减少对土地的占用自然资源分布不均我国区域开发受到自然资源实际情况(分布不均)的制约以水资源为例,水资源短缺区域不利于大规模开发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我国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陆地面积的一半以上决定了我国不适宜通过大规模扩展面积来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需要提高已开发区域的空间利用效率,缓解对自然环境的压力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经济呈现多极化趋势,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区域我国需要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3)主体功能区的分类及其功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1)制定区域发展战略的目的为逐步缩小我国区域发展差距,近年来,国家制定了各有侧重的区域发展战略;如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等。(2)长江经济带概况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11个省级行政区,面积占全国的21%,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的内河经济带。(3)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优势条件优势条件具体表现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①内河航运发达,以长江为轴线,联系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内陆资源富集地区,是承东启西的纽带;②京沪、京九、京广等南北铁路干线在此交会,配合建设较完善的高速公路网,长江经济带接南济北,使我国南北经济成为一体资源储量充足,种类丰富①河网稠密,湖泊众多,地表水资源丰富;②矿产资源储量大、种类多;③旅游资源丰富,也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基因宝库工业基础雄厚,产业优势明显不仅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还是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工业基地沿江分布,构成了我国东西绵延的“工业走廊”。同时也是我国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城市密集,广阔区域内城市分布密集,数量超过全国城市数量的1/3。人口众多,人才荟萃,科教事业发达,技术与管理先进。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各种消费需求较大,市场广阔(4)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空间格局(5)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分析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拓展蓝色经济空间与维护海洋权益拓展蓝色经济空间(1)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的重要性海洋美丽且富饶,被称为“能量的源泉”“未来的粮仓”。在陆地资源开发程度接近饱和的今天,开发海洋国土、建设海洋强国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战略。(2)我国的海洋国情①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大陆架宽广,岛屿众多。②自北向南纵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季风特征显著,热带气旋影响大。③海洋资源十分丰富。④海洋灾害种类多。⑤拥有多种海洋生态系统类型。⑥海洋环境状况不容乐观。(3)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权益。(4)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的要求维护海洋权益(1)海洋权益和海洋权益相关的一些概念海洋权益是指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一些权利和利益。一国可主张海洋权益的范围包括本国的内水和领海,还包括本国管辖的毗连区、专属经济区,以及大陆架海床和底土等。具体如下图所示:【拓展补充】海洋权益的内涵内涵说明海洋政治权益包括海洋主权、海洋管辖权、海洋管制权等海洋经济权益包括开发领海、专属经济区以及大陆架的资源,发展海洋经济等海洋安全利益将海洋作为国防屏障,通过外交、军事等手段,防止和抵御海上军事冲突海洋科学利益将海洋作为科学实验基地,以认识海洋自然规律等海洋文化利益包括海上观光旅游、举办跨海域的文化活动等(2)维护海洋权益的意义技巧一:循环经济关联图的判读方法循环经济关联图通常是运用文字框图和箭头、线条等连接有关地理事物,表示农业和工业等生产活动中相互联系的结构特征或演变规律的组合图形。常见的主要有生态农业关联图、清洁生产关联图等。现以下图为例,展示循环经济关联图的判读方法:把握主题,梳理过程该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图中展示了该生产模式的资源投入、生产、产品消费及废弃物处理的过程。分析演变,寻找突破图中①与水源、技术同属于作物种植的区位条件,②是种植业为畜禽养殖提供的饲料,③④分别是农业对沼气和沼渣的利用,⑤表示沼气生产的原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