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行业抗震加固与绿色建筑方案TOC\o"1-2"\h\u19691第一章抗震加固设计原则 2178591.1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2325141.2抗震加固的设计流程 3140481.3抗震加固的关键技术 314246第二章结构抗震鉴定与评估 36782.1结构抗震鉴定方法 398202.2结构抗震功能评估 499922.3结构抗震鉴定与评估案例分析 413255第三章抗震加固材料与施工技术 5109283.1抗震加固材料的选用 5210463.2抗震加固施工技术 5194103.3抗震加固材料与施工质量控制 54003第四章绿色建筑概述 6283394.1绿色建筑的定义与内涵 6237234.2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 644134.3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 722599第五章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7297845.1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 7118545.2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 8288935.3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 818187第六章绿色建筑结构与构造 9239076.1绿色建筑的结构设计 9144356.1.1结构设计原则 9213046.1.2结构设计方法 9116266.2绿色建筑的构造设计 9215606.2.1构造设计原则 9244006.2.2构造设计方法 983036.3绿色建筑结构构造案例分析 10212646.3.1项目背景 10167986.3.2结构设计 10269586.3.3构造设计 10174416.3.4项目成果 1031285第七章绿色建筑节能技术 1040367.1绿色建筑节能设计 10177647.2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措施 11103807.3绿色建筑节能案例分析 1132298第八章绿色建筑室内环境 1178108.1绿色建筑室内环境设计 12160228.2绿色建筑室内环境质量评价 12278938.3绿色建筑室内环境优化策略 1216433第九章绿色建筑景观设计 13196809.1绿色建筑景观设计原则 13285069.1.1生态优先原则 13233709.1.2节能环保原则 13221629.1.3功能与美观相结合原则 13153249.1.4人性化设计原则 1323799.2绿色建筑景观设计方法 13248399.2.1场地分析 13127799.2.2景观布局 13118809.2.3植物配置 13176979.2.4设计细节 1439269.3绿色建筑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1411464第十章抗震加固与绿色建筑项目实施与管理 141093110.1抗震加固与绿色建筑项目策划 14380910.1.1项目背景分析 142623410.1.2项目目标设定 141470710.1.3项目策划内容 141655310.2抗震加固与绿色建筑项目实施 151697710.2.1项目组织管理 152878110.2.2项目施工管理 15871810.2.3项目材料管理 15658910.3抗震加固与绿色建筑项目质量控制与评价 15299110.3.1质量控制措施 152836010.3.2质量评价方法 15380610.3.3质量评价内容 15第一章抗震加固设计原则1.1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在现代建筑行业中,抗震设计是保证建筑结构安全的重要环节。以下是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1)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抗震设计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保证建筑结构在各种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2)满足建筑使用功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抗震设计应兼顾建筑的使用功能,使建筑在地震发生时仍能保持基本的使用功能。(3)合理控制建筑成本:抗震设计应考虑经济效益,合理控制建筑成本,实现安全与经济的平衡。(4)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抗震设计应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的相关法规和标准,保证设计质量。1.2抗震加固的设计流程抗震加固设计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前期调研:收集建筑的基本信息,包括建筑结构类型、材料、使用功能等,为后续设计提供依据。(2)地震作用分析:根据建筑所在地区的地震设防烈度,分析建筑可能遭受的地震作用。(3)结构检测与评估:对建筑结构进行检测,评估其现状及抗震能力,为加固设计提供依据。(4)确定加固方案:根据检测结果和地震作用分析,制定合理的加固方案。(5)施工图设计:根据加固方案,绘制详细的施工图,指导施工过程。(6)施工与监理:按照施工图进行施工,同时进行现场监理,保证施工质量。1.3抗震加固的关键技术以下为抗震加固的关键技术:(1)结构抗震分析技术:通过地震作用分析和结构动力分析,确定建筑结构的抗震功能。(2)材料功能优化技术:选用具有良好抗震功能的材料,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3)结构加固技术:采用合理的加固方法,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功能。(4)施工质量控制技术:通过严格的质量管理,保证加固工程的质量。(5)监测与评估技术:对加固后的建筑结构进行长期监测,评估其抗震功能,为后续维护提供依据。第二章结构抗震鉴定与评估2.1结构抗震鉴定方法结构抗震鉴定是保证建筑安全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现场调查法:通过对建筑物的外观、结构体系、材料功能、施工质量等方面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建筑物的整体状况,为后续抗震鉴定提供基础数据。(2)检测分析法:采用专业设备对建筑物的结构功能、材料功能、施工质量等进行检测,分析检测结果,评估建筑物的抗震功能。(3)计算分析法: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类型、材料功能、施工质量等因素,运用结构力学、材料力学等理论知识,对建筑物的抗震功能进行计算分析。(4)专家评审法: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对建筑物的抗震功能进行评审,结合现场调查、检测分析和计算分析结果,给出综合评价。2.2结构抗震功能评估结构抗震功能评估是对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功能进行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震作用效应分析:根据建筑物的地理位置、场地条件、地震动参数等因素,分析地震作用对建筑物的影响。(2)结构响应分析:通过对建筑物的结构体系、材料功能、施工质量等方面的分析,评估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功能。(3)抗震能力评估:结合地震作用效应分析和结构响应分析结果,评估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包括抗倒塌能力、抗裂缝扩展能力和抗变形能力等。(4)抗震措施有效性评价:对建筑物的抗震措施进行评价,包括结构措施、非结构措施和施工措施等,分析其有效性。2.3结构抗震鉴定与评估案例分析以下是一个结构抗震鉴定与评估的案例分析:项目背景:某城市一栋20世纪80年代建成的多层住宅楼,地处地震多发区。近期,该地区发生了一次地震,为保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需要对住宅楼进行抗震鉴定与评估。(1)现场调查:对住宅楼的外观、结构体系、材料功能、施工质量等进行实地调查,发觉部分墙体出现裂缝,楼板有明显的变形。(2)检测分析:采用专业设备对住宅楼的结构功能、材料功能、施工质量等进行检测,发觉部分构件的抗震功能不符合现行标准。(3)计算分析:根据住宅楼的实际情况,运用结构力学、材料力学等理论知识,对建筑物的抗震功能进行计算分析,发觉部分构件的抗震能力不足。(4)专家评审: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对住宅楼的抗震功能进行评审,结合现场调查、检测分析和计算分析结果,认为住宅楼的抗震功能存在安全隐患。根据评估结果,建议对住宅楼进行抗震加固处理,包括增设抗震柱、加强楼板连接等措施,以提高其抗震能力。同时加强监测和定期检查,保证住宅楼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良好的安全功能。第三章抗震加固材料与施工技术3.1抗震加固材料的选用抗震加固工程中,材料的选择是保证结构安全性的关键环节。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类型、使用功能以及所处的地理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选择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材料。在材料选用上,以下几点:力学功能:材料应具有足够的抗拉、抗压、抗剪强度,以满足加固后的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力学需求。延展性:延展性好的材料可以在地震发生时吸收更多的能量,减少结构的破坏。耐久性:加固材料应具备良好的耐久性,以适应长期使用和可能的恶劣环境条件。环保性:在满足上述功能的同时应考虑材料的环保性,尽可能选择绿色、可再生的材料。目前常用的抗震加固材料包括高功能混凝土、碳纤维复合材料、钢材等。这些材料在工程实践中表现出了优异的功能。3.2抗震加固施工技术施工技术是实现抗震加固目标的重要手段。以下为几种常见的抗震加固施工技术:粘贴碳纤维复合材料:通过粘贴碳纤维布或碳纤维板,提高结构的抗弯、抗剪能力。植筋技术:在原有结构中植入钢筋,增强结构的整体性。外包钢技术:在结构外部包裹钢材,提高结构的承载力和延性。高功能混凝土加固:使用高功能混凝土替换原有结构中的部分混凝土,提高结构的整体功能。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施工方案和操作规程,保证施工质量。3.3抗震加固材料与施工质量控制为保证抗震加固工程的质量,必须对材料和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下为质量控制的关键点:材料检验:所有用于抗震加固的材料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保证其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施工过程监控:在施工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质量检查,保证施工符合设计要求。验收与评估:工程完成后,应进行全面的质量验收和评估,保证加固效果满足预期目标。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地保证抗震加固工程的质量,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第四章绿色建筑概述4.1绿色建筑的定义与内涵绿色建筑,又称可持续建筑,是指在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拆除等全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保、节能降耗、以人为本、持续发展等原则,以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绿色建筑内涵丰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节能:通过优化建筑设计,提高建筑物的保温隔热功能,降低能源消耗。(2)环保:采用环保材料,减少建筑对环境的污染。(3)节水:采用节水型设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4)节材:合理利用建筑材料,减少建筑垃圾产生。(5)舒适度:保障室内环境质量,提高居住、办公舒适度。(6)可持续:考虑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4.2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紧张问题的日益突出,绿色建筑已成为我国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以下是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1)政策支持:加大对绿色建筑的扶持力度,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绿色建筑发展。(2)技术创新:不断研发新型绿色建筑材料、节能技术,提高绿色建筑的技术水平。(3)市场驱动:消费者对绿色建筑的认知度和需求逐渐提高,市场潜力巨大。(4)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绿色建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5)多元化发展:绿色建筑与智慧城市、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相结合,实现多元化发展。4.3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衡量建筑绿色功能的重要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评价指标:包括节能、环保、节水、节材、舒适度、可持续等指标。(2)评价方法:采用量化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建筑物的绿色功能进行综合评估。(3)评价标准:根据不同地区、建筑类型和功能需求,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4)评价机构:设立专业的绿色建筑评价机构,对建筑项目进行评价和认证。(5)评价周期:对建筑物的绿色功能进行全生命周期的评价,保证持续改进。第五章绿色建筑设计原则5.1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源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强调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等因素。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建筑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尊重自然规律,关注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2)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绿色建筑在设计过程中,注重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3)节能减排:绿色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节能减排,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4)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建筑物的长期稳定运行,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5.2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是在设计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1)整体性原则:绿色建筑的设计应综合考虑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整体性,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2)功能性原则:绿色建筑的设计应满足建筑物的基本功能需求,同时兼顾舒适性、安全性等。(3)创新性原则:绿色建筑的设计应注重技术创新,不断摸索新型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和建筑技术。(4)经济性原则:绿色建筑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平衡。(5)适应性原则:绿色建筑的设计应适应不同地域、气候和民族特点,满足多样化的需求。5.3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规划:在设计初期,对建筑项目进行生态规划,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地的生态环境、资源条件和气候特点。(2)节能设计:通过优化建筑布局、选用高效节能设备、利用可再生能源等措施,降低建筑物的能耗。(3)绿色建筑材料:选用绿色建筑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4)室内环境优化:通过合理的室内设计,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和健康性。(5)智能化技术应用:利用智能化技术,实现建筑物的自动化监控和管理,提高建筑物的运行效率。(6)景观设计:注重景观设计,营造优美的生态环境,提高建筑物的审美价值。通过以上设计方法,实现绿色建筑的设计目标,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第六章绿色建筑结构与构造6.1绿色建筑的结构设计6.1.1结构设计原则绿色建筑的结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安全性原则:保证建筑结构在地震、风力等自然灾害作用下的安全功能,满足抗震设防标准。(2)节能原则: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优化结构布局,降低建筑能耗。(3)环保原则:采用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4)可持续原则:考虑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6.1.2结构设计方法绿色建筑的结构设计方法主要包括:(1)模块化设计:将建筑结构划分为若干模块,实现标准化、批量生产,提高施工效率。(2)集成设计:将建筑结构、设备、装修等一体化设计,降低建筑能耗。(3)功能化设计: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环境要求,优化结构功能,提高建筑品质。6.2绿色建筑的构造设计6.2.1构造设计原则绿色建筑的构造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功能性原则: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提高建筑舒适度。(2)美观性原则:注重建筑外观设计,体现建筑特色。(3)经济性原则:在满足功能和美观的前提下,降低建筑成本。(4)环保原则: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6.2.2构造设计方法绿色建筑的构造设计方法主要包括:(1)绿色建筑构造体系:采用轻质、高强、环保的建筑材料,提高建筑整体功能。(2)绿色建筑构造技术:运用现代建筑技术,如钢结构、预制装配式建筑等,提高建筑质量。(3)绿色建筑构造细节:关注建筑构造细节,提高建筑密封性、保温性和隔声性。6.3绿色建筑结构构造案例分析6.3.1项目背景本项目为某城市绿色建筑示范项目,位于城市中心区域,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约为30万平方米。项目旨在打造一个具有示范性的绿色建筑群,实现节能减排、环保可持续发展。6.3.2结构设计本项目采用模块化设计,将建筑结构划分为若干模块,实现标准化、批量生产。结构体系采用钢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功能和施工效率。同时采用集成设计,将建筑结构、设备、装修等一体化设计,降低建筑能耗。6.3.3构造设计本项目采用绿色建筑构造体系,选用轻质、高强、环保的建筑材料。在构造细节上,注重提高建筑密封性、保温性和隔声性,保证建筑舒适度。运用现代建筑技术,如预制装配式建筑,提高建筑质量。6.3.4项目成果本项目在结构设计和构造设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实现了节能减排、环保可持续发展。建筑结构安全可靠,施工效率高;建筑构造美观、经济、环保,提高了建筑品质。项目已成为我国绿色建筑领域的典范。第七章绿色建筑节能技术7.1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的能耗问题日益凸显。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作为一种全新的建筑设计理念,旨在降低建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形态设计:在建筑形态设计上,充分考虑地形、气候、风向等因素,使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降低建筑能耗。(2)建筑布局设计:合理布局建筑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减少无效能耗。(3)建筑围护结构设计:采用高功能的建筑材料和结构形式,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功能,降低建筑能耗。(4)建筑设备系统设计:选用高效、节能的设备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7.2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措施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保温隔热技术:采用保温隔热材料,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功能,降低建筑能耗。(2)自然通风技术:利用自然通风原理,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减少空调能耗。(3)绿色照明技术:选用节能型照明设备,提高照明效率,降低照明能耗。(4)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传统能源消耗。(5)智能化技术:运用智能化技术,实现建筑设备的自动控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7.3绿色建筑节能案例分析以下为几个绿色建筑节能案例分析:(1)某办公楼项目:该项目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地形、气候等因素,采用自然通风、绿色照明等技术,降低建筑能耗。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项目能耗较同类建筑降低了约20%。(2)某住宅小区项目:该项目采用高功能的建筑材料和结构形式,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功能。同时利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可再生能源发电等技术,降低建筑能耗。项目投入使用后,能耗较同类建筑降低了约30%。(3)某公共建筑项目:该项目运用智能化技术,实现建筑设备的自动控制。通过优化设备运行策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项目能耗较同类建筑降低了约15%。通过以上案例分析,可以看出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价值。在今后的建筑设计中,应进一步推广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第八章绿色建筑室内环境8.1绿色建筑室内环境设计绿色建筑室内环境设计,旨在通过科学的设计手段,实现室内环境的健康、舒适、环保和节能。在室内环境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室内空间布局:合理规划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减少浪费,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2)室内空气质量:采用环保材料,降低室内污染物浓度,提高室内空气质量。(3)室内光照设计:充分利用自然光,提高室内光照质量,降低照明能耗。(4)室内声环境:采取隔音措施,降低噪音污染,提高室内声环境质量。(5)室内温度和湿度控制:通过合理的空调和通风设计,实现室内温度和湿度的舒适控制。8.2绿色建筑室内环境质量评价绿色建筑室内环境质量评价,是对室内环境健康、舒适、环保和节能等方面的综合评价。以下为绿色建筑室内环境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1)室内空气质量:包括PM2.5、PM10、CO2、VOCs等污染物浓度。(2)室内光照质量:包括光照强度、均匀度、显色指数等。(3)室内声环境:包括声级计、声级率、声级差等。(4)室内温度和湿度:包括温度、相对湿度等。(5)室内能耗:包括照明能耗、空调能耗等。通过对上述指标的监测和评价,可以为绿色建筑室内环境优化提供依据。8.3绿色建筑室内环境优化策略为提高绿色建筑室内环境质量,以下优化策略:(1)选用环保材料:在室内装修过程中,选用低甲醛、低VOCs的环保材料,降低室内污染物浓度。(2)优化室内空间布局:合理规划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减少浪费,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3)提高室内光照质量:充分利用自然光,合理设计照明系统,降低照明能耗。(4)加强室内声环境控制:采取隔音措施,降低噪音污染,提高室内声环境质量。(5)优化室内温度和湿度控制:通过合理的空调和通风设计,实现室内温度和湿度的舒适控制。(6)定期检测和评估室内环境质量:定期对室内环境质量进行检测和评估,发觉问题及时整改。(7)加强室内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室内环境质量的重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共同维护室内环境。第九章绿色建筑景观设计9.1绿色建筑景观设计原则9.1.1生态优先原则绿色建筑景观设计应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充分考虑地形、气候、植被等自然条件,保护场地原有的生态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9.1.2节能环保原则在绿色建筑景观设计中,应注重节能减排,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降低能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9.1.3功能与美观相结合原则绿色建筑景观设计应兼顾功能与美观,注重景观的实用性和观赏性,提升建筑物的整体品质。9.1.4人性化设计原则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人的需求,提供舒适的休闲空间,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使景观环境更具亲和力。9.2绿色建筑景观设计方法9.2.1场地分析在绿色建筑景观设计前,应对场地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地形、气候、土壤、植被等,为后续设计提供基础数据。9.2.2景观布局根据场地分析结果,合理规划景观布局,形成有序、和谐、富有变化的景观空间。9.2.3植物配置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的植物,注重植物多样性和季相变化,实现生态效益和美观效果。9.2.4设计细节在设计过程中,关注细节处理,如铺装、照明、座椅等,提升景观的实用性和美观性。9.3绿色建筑景观设计案例分析案例一:某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该城市公园位于市中心,占地面积约10公顷。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地形、气候、植被等自然条件,采用生态优先原则,保护了场地原有的生态结构。景观布局合理,植物配置丰富多样,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案例二:某住宅小区景观设计该住宅小区位于城市郊区,占地面积约20公顷。在设计过程中,遵循节能环保原则,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降低能耗。景观布局注重功能与美观相结合,为居民提供了舒适的休闲空间。案例三:某校园景观设计该校园位于城市郊区,占地面积约50公顷。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人性化设计原则,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休闲空间和活动场所。景观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械设计基础》期末考试试卷五
- 2024年长春中考语文复习之名著阅读:《骆驼祥子》解读
- 《供应链管理》课件 张静芳 第1章 供应链管理概论、第2章 供应链战略规划
- 吉林艺术学院《电视画面编辑》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多余孩子领养协议书模板范本
- 2024年大型水库边林地转让协议书模板
- 加盟法律合伙人协议书范文模板
- 买卖集装箱合同协议书范文模板
- 2022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附着升降脚手架工(建筑特殊工种)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体育教师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 2025届江苏省苏州市第一中学物理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4.11.9全国消防安全日全民消防生命至上消防科普课件
- 企业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 企业工商过户合同模板
- 雨污水管合同模板
- 《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教案(四篇)
-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试参考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初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与参考答案
- 职业技能大赛-鸿蒙移动应用开发赛初赛理论知识考试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