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艾灸疗法南平市人民医院针灸教研室什么是艾灸《扁鹊心书》云:“人于无病时常灸,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艾灸是一种自古相传的中医疗法,在医学典籍出自《医学入门》里的“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和《黄帝内经》里有“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的说法。
灸法,又称“艾灸”,是以艾绒为主要成分制成的灸材,点燃后悬置或放置在穴位或病变部位,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激发经气,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灸烧灼
定义概述
艾属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各地均有生长,以蕲州产者为佳,故有“蕲艾”之称。
艾叶气味芳香容易燃烧火力温和《名医别录》载:"艾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
最佳灸料
选用干燥的艾叶,捣制后除去杂质,即可制成纯净细软的艾绒,晒干贮藏,以备应用。艾绒的制作灸用工具其他:生姜、大蒜、盐等艾柱艾条
中医艾灸艾灸适合人群
男性:腰痛膝软、下肢沉重、神疲乏力、耳鸣头晕、尿频尿急、阳痿、早泄、前列腺炎、性功能障碍、性功能减退等一系列亚健康状态。女性:腰酸腰痛、手脚冰凉、痛经、带下、月经不调、内分泌失调、更年期提前等一系列亚健康症状。
灸法的作用
常用于治疗脏腑虚寒证及实寒证如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寒湿痹痛、痛经、经闭、胃脘痛、寒疝、腹痛、泄泻、痢疾等。(一)温经散寒《素问·异法方宜论篇》载:“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
凡气虚下陷或阳气欲脱之危证,皆可用灸法,以扶助虚脱之阳气。临床常用于治疗亡阳虚脱证和中气不足、阳气下陷而引起的遗尿、脱肛、阴挺、崩漏、带下、久泄、久痢、痰饮等。(二)扶阳固脱《扁鹊心书》记载:“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
灸能使气机通畅,营卫调和,故瘀结自散。常用于治疗气血凝滞之疾,如乳痈(急性乳腺炎)初起、瘰疬(颈淋巴结核)、瘿瘤等疾病。(三)消瘀散结
无病施灸,可以激发人体的正气,增强抗病的能力,使人精力充沛,长寿不衰。可调理亚健康状态。(四)防病保健《扁鹊心书·须识扶阳》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也。"《医说·针灸》说:“若要安,三里莫要干。”免疫调节常用灸法艾灸其他灸法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温灸器灸直接灸间接灸悬起灸实按灸灯火灸天灸白芥子灸蒜泥灸瘢痕灸无瘢痕灸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温和灸雀啄灸太乙针灸雷火针天灸回旋灸一、基本技术艾柱的制作
将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上,用手搓捏成大小不等的圆锥形艾炷,艾炷高1厘米左右,直径0.8厘米左右,燃烧完1柱为一壮。直接灸:瘢痕灸和无瘢痕灸直接灸:将艾柱直接放在穴位皮肤上灸。瘢痕灸(化脓灸):灸至皮肤烧伤化脓,愈合后留有瘢痕。无瘢痕灸(非化脓灸):皮肤充血、红晕,不使皮肤烧伤化脓,不留瘢痕。(一)艾炷灸(1)无瘢痕灸1、直接灸操作:
燃剩2/5凡士林+艾炷——————红晕3~7壮适应证:虚寒证操作:燃尽1周
5~6周蒜汁+艾炷———————+膏药化脓灸疮瘢痕7~9壮适应证:慢性顽固性、反复发作(哮喘、慢性胃肠炎、发育障碍、体虚)(2)瘢痕灸灸法种类和应用2、间接灸(隔物灸)
用药物或其他材料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又称间接灸。隔物灸隔姜灸隔蒜灸隔附子灸隔盐灸1、隔姜灸将鲜姜切成直径大约3~4厘米,
厚约0.3~0.4厘米的薄片,
中间以针刺数孔,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皮肤红润不起泡为度
治疗因感寒而致的呕吐、腹痛、痛经以及风寒痹痛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2、隔盐灸将纯净干燥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艾炷燃尽,易炷再灸连续施灸,不拘壮数,
以期脉复、肢温、证候改善火龙灸
治疗急性寒性腹痛、吐泻并作、中风脱证、四肢发凉等。回阳、救逆、固脱3、隔蒜灸鲜大蒜切成厚约0.3~0.5厘米
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
捣蒜如泥亦可将蒜片置于应灸
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皮肤红润不起泡为度
用于治疗淋巴结核、肺结核及初起的肿疡(未溃疮疖、乳痈)及虫、蛇、蝎、蜂蜇咬伤等病证。清热解毒、杀虫隔附子饼灸
将附子研末,以黄酒调和作饼,约3—4分厚,艾炷灸之。用治各种阳虚病症。隔附子饼灸主治病症附子辛温大热,有温肾壮阳之功,适宜治疗阳痿、早泄、遗精及疮疡久溃不敛、指端麻木等各种阳虚病症。(二)艾条灸(二)艾条灸艾卷(艾条)
纯艾条(清艾条)药艾条(太乙神针、雷火神针等)艾卷灸悬灸实按灸温和灸
雀啄灸
回旋灸
慢性病灸法种类和应用太乙针灸雷火针灸急性病范围较大病痛痹、痿虚寒
将艾条悬放在距离穴位一定高度上进行熏烤,不使艾条点燃端直接接触皮肤。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3~5厘米左右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施灸10~15分钟。悬灸悬灸回旋灸雀啄灸温和灸艾条灸温和灸:3cm左右,温热而无灼痛,多用于慢性病证、保健灸。雀啄灸:麻雀啄食般一起一落,多用于急症和较顽固的病证。回旋灸:3cm左右,往复回旋的移动,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及瘫痪。
1、温和灸
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2~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10~15分钟,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
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一般施灸10~15分钟。2、雀啄灸
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虽然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不固定,而是均匀地左右移动或往复回旋熏烤施灸。3、回旋灸
以上诸法(悬灸)对一般应灸的病证均可采用,但温和灸多用于灸治慢性病,雀啄灸、回旋灸多用灸治急性病。实按灸实按灸是把有药艾条点燃后,垫上纸或者布,乘热按到穴位处或患处,使热气透达深部的施灸方法。实按灸操作方法首先在施灸部位铺上10层绵纸或5~7层棉布,再
将点燃的药艾条隔着纸或者布,紧按其上,稍微停留1~2秒即可。如果艾条熄灭,则要重新点燃再灸,如此反复10次左右。同样也可以将7层棉布包裹住艾条燃
烧端,按在穴位或患处施灸。实按灸实按灸主要适用于病位较深的风寒湿痹、痿证和虚寒证。雷火针成分艾绒100g,硫磺6g,麝香、乳香、没药、松香、桂枝、杜仲、枳壳、皂角、细辛、川芎、独活、穿山甲、雄黄、白芷、全蝎各3g。
太乙针成分用熟蕲艾末一两,乳香、没药、穿山甲、硫黄、雄黄、草乌头、川乌头、桃树皮末各一钱,麝香五分为末,拌艾。
3、温盒灸
将温灸盒置于所选的施灸部位中央,点燃艾条后,放在施灸穴位上方的灸盒中铁纱上,盖好封盖以调节温高度,每次每部位20~30分钟,一次可灸数穴。一般需要灸治者均可采用。对小儿、妇女及畏惧灸治者最为适宜有调和气血、温中散寒的作用4、温针灸操作适应证适用于既需要针刺留针,又需施灸的疾病灸法种类和应用5、温灸器灸灸法种类和应用6、其他灸法灯草灸天灸操作:点穴、燃火、爆焠灸法种类和应用天灸天灸(crudeherbmoxibustion)又称药物灸、发泡灸。是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涂敷于穴位或患处,使局部充血、起泡,犹如灸疮,故名天灸。所用药物多是单味中药,也有用复方,其常用的有白芥子、蒜泥、斑蝥等。天灸(1)白芥子灸将白芥子研成细末,用水调和,敷贴于腧穴或患处。利用其较强的刺激作用,敷贴后促使发泡,借以达到治疗目的。一般可用于治疗关节痹痛、口眼喁斜,或配合其他药物治疗哮喘等症。天灸(2)蒜泥灸将大蒜捣烂如泥,取3~5克贴敷于穴位上,敷灸1~3小时,以局部皮肤发痒发红起泡为度。如敷涌泉穴治疗咯血、衄血,敷合谷穴治疗扁桃体炎,敷鱼际穴治疗喉痹等。天灸(3)斑蝥灸将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或黄黑小斑蝥的干燥全虫研末,用醋或甘油、酒精等调和。使用时先取胶皮一块,中间剪一小孔,如黄豆大,贴在施灸穴位上,以暴露穴位并保护周围皮肤,将斑蝥粉少许置于孔中,上面再贴一层胶布固定即可,以局部起泡为度。治疗癣痒等。部位艾炷壮数先上后下
先阳后阴先小后大先少后多三、灸法的注意事项(一)施灸的先后顺序1.对实热证、阴虚发热者,一般不宜灸疗。2.对颜面、五官、有大血管的部
位、关节活动部位,不宜采用瘢
痕灸。3.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也不宜施灸。(二)施灸的禁忌
1、如因施灸不慎烧伤皮肤,局部出现小水泡,可嘱患者保护好水泡,勿使破溃,任其吸收,一般2~5日即可愈合。如水泡较大,可用消毒毫针刺破水泡,放出水液,再适当外涂烫伤油等,保持创面洁净。
(三)注意事项2、防止晕灸: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3、在患者精神紧张、大汗后、劳累后或饥饿时不适宜艾灸。4、注意防止艾灰脱落或艾炷倾倒而烫伤皮肤或烧坏衣被。尤其幼儿患者更应该认真守护观察,以免发生烫伤。艾条灸毕后,应将剩下的艾条套入灭火管内或将燃头浸入水中,以彻底熄灭,防止再燃。如有绒灰脱落床上,应清扫干净,以免复燃。二、常见疾病的艾灸疗法(一)感冒感冒常由外感风寒,客于肺卫,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苔薄白、脉浮等为主要表现,本病相当于西医的普通感冒。治则:疏风解表散寒。常用悬灸法,隔姜灸法。操作步骤:1、取穴:风池、大椎、曲池、合谷、尺泽。2、配穴:风寒加风门、肺俞、列缺;气虚加足三里;身痛加大杼;腹痛、腹泻加神阙。3、悬灸法:将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以施灸部位有温热舒适感为度。每次选取2~4穴,每穴每次艾灸15~20分钟,以灸后穴位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2次,至治愈。4、隔姜灸法: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3厘米~4厘米,厚约0.3厘米~0.4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穴位上,再将艾炷放于姜片上点燃施灸,当患者感觉灼烫时,可将姜片稍微提起,稍停后放下再灸,以免烫伤。艾炷燃尽,易炷再灸,每穴每次艾灸5~7壮。每次选取3~4穴,每日1次,至痊愈。特别提示:对于体虚易感冒者,可在夏季进行预防性治疗。在感冒流行季节可按上述方法预防性治疗一周。(二)面瘫病
面瘫常由风寒外袭,入中面部经络,以一侧面部肌肉瘫痪、额纹消失、眼裂增大、露睛流泪、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健侧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初起时有耳后疼痛。本病相当于西医的周围性面瘫。治法:疏风通络,行气活血。常用悬灸法、隔姜灸法。操作步骤:1、取穴:翳风、颊车、地仓、合谷、阳白。2、配穴:风邪胜者加灸太阳、风池;气虚者加灸足三里。3、悬灸法:将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以施灸部位有温热舒适感为度。每次选取2~4穴,每穴每次艾灸15~20分钟,以灸后穴位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2次,7~10次为1疗程。4、隔姜灸法: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3厘米~4厘米,厚约0.3厘米~0.4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穴位上,再将艾炷放于姜片上点燃施灸,当患者感觉灼烫时,可将姜片稍微提起,稍停后放下再灸,以免烫伤。艾炷燃尽,易炷再灸,每穴每次艾灸5~7壮。每次选取3~4穴,每日1次,5次为1疗程。特别提示:面瘫早期,应重灸翳风穴,悬灸时间在30分钟以上为佳。面瘫恢复期,可增加悬灸神阙穴以补益正气。面部皮肤娇嫩,应避免灼伤皮肤。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避风寒。(三)泄泻病(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泄泻亦称腹泻,常有脾胃虚弱、湿邪内盛而致,以致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为临床表现。本病相当于西医的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治则:健脾化湿。常用悬灸法、隔盐灸法。操作步骤:1、取穴:天枢、足三里。2、配穴:胃脘胀痛者加中脘、内关;湿盛者加上巨虚、阴陵泉;脾胃虚弱者加脾俞、公孙、气海;命火虚弱者加命门、肾俞、关元、神阙;肝木乘脾者加脾俞、太冲。3、悬灸法:将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以施灸部位有温热舒适感为度。每次选取2~4穴,每穴每次艾灸15~20分钟,以灸后穴位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4、隔盐灸法:取神阙穴,用纯净食盐填敷于脐部,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中间以针刺数孔,上置大艾炷施灸,当患者感觉灼烫时,可将姜片稍提起,稍停后放下再灸。当艾炷燃尽,易炷再灸,每次艾灸7~10壮。每日1次,5~7次为1疗程。特别提示:隔盐灸前应清洁神阙穴局部,艾灸时时刻询问患者的局部感觉,避免烫伤。(四)痛经
痛经多因体质素弱,气血不足,冲任失调,胞宫失养,复因情志失调、或经期受寒饮冷,以致经血滞于胞宫而成。以月经期前后或月经期中发生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相当于西医的原发性痛经治则:温养冲任,通经止痛。常用悬灸法、隔姜灸法。操作步骤:1、取穴:中极、气海、三阴交。2、配穴:气血亏虚加脾俞、胃俞;肝肾不足加肝俞,肾俞;寒凝加归来、地机;气滞加肝俞、太冲。
3、悬灸法:将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以施灸部位有温热舒适感为度。每次选取2~4穴,每穴每次艾灸15~20分钟,以灸后穴位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次,每个月经周期,以月经前3~4天开始治疗,5次为1疗程,共治疗三个月经周期。4、隔姜灸法: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3厘米~4厘米,厚约0.3厘米~0.4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穴位上,再将艾炷放于姜片上点燃施灸,当患者感觉灼烫时,可将姜片稍微提起,稍停后放下再灸,以免烫伤。艾炷燃尽,易炷再灸,每穴每次艾灸7~10壮。每次选取3~4穴,每日1次,以每个月经周期的月经前3~4天开始治疗,5次为1疗程,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特别提示:灸法具有温肾暖宫、活血化瘀的功效,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较好。月经前后及行经期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忌劳累。(五)膝痹病膝痹常因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慢性劳损、肝肾不足、外邪痹阻经脉所致。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以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活动或天气变化时疼痛加重,常反复发作。本病相当于西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则:通痹止痛。常用悬灸法、隔姜灸法。操作步骤:1、取穴:局部压痛点。2、配穴:血海、梁丘、犊鼻、膝眼,阴寒重者加阴陵泉、足三里。3、悬灸法:将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以施灸部位有温热舒适感为度。每次选取2~4穴,每穴每次艾灸15~20分钟,以灸后穴位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4、隔姜灸法: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3厘米~4厘米,厚约0.3厘米~0.4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穴位上,再将艾炷放于姜片上点燃施灸,当患者感觉灼烫时,可将姜片稍微提起,稍停后放下再灸,以免烫伤。当艾炷燃尽,易炷再灸,每穴每次艾灸7~10壮。每次选取3~4穴,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特别提示:注意膝关节的防寒保暖,增强体质,肥胖者应适当减轻体重,避免久行、久立。(六)项痹病项痹常因督脉劳损、气血不足、感受外邪等导致经脉痹阻,以项部疼痛麻木,连及头、肩、上肢,颈部活动受限,并可伴有眩晕等为主要表现。本病相当于西医的颈椎病。治则:活血通经。常用悬灸法、隔姜灸法、温盒灸法。操作步骤:1、取穴:颈部压痛点、颈夹脊、大椎、肩井。2、配穴:督脉劳损者加命门、腰阳关;气血不足者加足三里、神阙;风寒胜者加风门、肺俞;气滞血瘀者加膈俞。3、悬灸法:将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以施灸部位有温热舒适感为度。每次选取2~4穴,每穴每次艾灸15~20分钟,以灸后穴位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次,7~10次为1疗程。4、隔姜灸法: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3厘米~4厘米,厚约0.3厘米~0.4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穴位上,再将艾炷放于姜片上点燃施灸,当患者感觉灼烫时,可将姜片稍微提起,稍停后放下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小学学生安全责任追究与保障协议15篇
- 二零二五版煤炭行业运输成本控制协议4篇
- 2025年货运从业资格证网上考核app
- 2025年度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合同4篇
- 个人住宅租赁合同模板(2024年修订版)版B版
- 2025版个人小产权房屋买卖合同范本及操作指南4篇
- 2024物业公司提供住宅小区互联网接入服务合同
- 2025版学校浴池热水供应系统优化承包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高端别墅交易合同示范(含违约责任)4篇
- 中频炉设备全面维护承包合同2024版版B版
- 南通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一模)地理试卷(含答案 )
- 2025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 2025中国人民保险集团校园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重症患者家属沟通管理制度
- 法规解读丨2024新版《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其应用案例
- IF钢物理冶金原理与关键工艺技术1
- 小学二年级数学口算练习题1000道
- 化学-福建省龙岩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月教学质量检测(一模)试题和答案
- 凸优化在经济学与金融学中的应用
- 家谱、宗谱颁谱庆典讲话
- 高速公路收费员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