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语文模拟题16_第1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语文模拟题16_第2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语文模拟题16_第3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语文模拟题16_第4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语文模拟题1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语文模拟题16一、单项选择题1.

教师教学丰子恺《竹影》时,计划通过“‘是口里的热气吧?’‘是头上的汗水在那里蒸发吧?’大家蹲在地上争论了一会儿,没有解决”这句话,引导学生掌握正确(江南博哥)使用标点符号的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又另外列举了以下例子辅助教学,其举例正确的是______。A.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反复品味?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B.风来了,荷叶为什么就不能迎风招展,谁规定了它的下场非得是宁折不弯!风让它欢欣,雨也让它喜悦,荷盘中的一汪水,被荷叶摇成一颗颗亮晶晶的玉珠。C.人生在世,最高价值的欣赏是什么?是事物外表的迷人美丽?还是出于自己直觉的驱使?D.安排工作了吗?这些新来的同志。正确答案:A[考点]现代汉语标点符号的使用

[解析]连续发问的问句,每个分句后都用问号,故A项无误。B项“荷叶为什么就不能迎风招展,谁规定了它的下场非得是宁折不弯”表反问,应使用问号。选择关系疑问句中,只在句尾用问号,中间用逗号,C项“是……还是……”是选择问句,中间应用逗号。D项倒装疑问句中,只在句尾用问号,中间用逗号。

2.

阅读《我的叔叔于勒》的课堂导入,按要求答题。

(欣赏漫画:花钱买踢)

教师总结: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世界短篇小说之王——法国作家莫泊桑。莫泊桑“花钱买踢”是因为他想要在作品中表现被人踢的真实感受。这个小故事,折射出他在创作上的追求——写作,要基于真实的生活体验。这种追求,使他的每一篇作品都成为一扇令人顿悟的生活窗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感受经典带给我们的启示。

对以上课堂导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以漫画的形式导入新课,形式新颖,吸引力强B.仅仅介绍了作者的故事,对学生理解文本没有什么帮助C.以作者的故事导入,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D.导入部分能较好地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令人顿觉醒悟的特点正确答案:B[考点]语文教学(中)

[解析]介绍作者的故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和背景,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解读文本。B项说法错误。

3.

执教《孔乙己》一课时,教师安排了以下教学活动:把小说中几处写到众人哄笑的地方标出来,谈一谈这段为什么引众人发笑。小组派一名代表,阐述本小组观点。下列选项中,对该教师的教学活动评价不恰当的是______。A.该活动意在让学生领会作者用众人的笑来贯穿孔乙己的故事B.小组活动不应占用课堂时间,应在课下进行C.教师应在小组间巡视,并及时给予指导D.能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合作探究能力正确答案:B[考点]语文教学(上)

[解析]本文作者是用“众人的笑”来贯穿全文,A项正确。小组讨论期间,教师应巡视指导,C项正确。学生通过阅读,找出引人哄笑的段落,再进行讨论,可以培养自主阅读与合作探究能力,D项正确。课堂互动活动虽比教师“满堂灌”花费更多时间,但只要围绕课堂主题,合理策划、有效组织,就能收到良好效果,B项直接否定课堂小组活动,是片面的。

4.

阅读《紫藤萝瀑布》的课例评析,按要求答题。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多种阅读形式感知本文结构语言魅力,感受作者情感。所以由读课文入手,分别采用自由读、范读、个人展示读几种形式,展开讲解,但是在读的过程中,学生参与度低,更偏向于默读;采用设计“循序渐进”的形式,在课堂中设置一个贯穿全文要点的步骤:由紫藤花的外形浅认识到宗璞的客观感受,再到由花得到的感悟,最后感悟花的象征意义,说出自己的感受,得到情感的升华。但是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对于文章中作者的情感体会较为浅显;本课将文章重点放到结构美、语言美、思想美三个版块,以学生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但是学生对于感知到的语言美却无法用语言表述出来。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A.教师的预设和课堂的生成是一致的B.“循序渐进”的形式,可以带动学生对课文脉络的把握C.朗读形式设计过多,占用课堂时间D.教学预设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正确答案:B[考点]语文教学(中)

[解析]由课例内容“但是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对于文章中作者的情感体会不深,较为浅显”“但是学生对于感知到的语言美却无法用语言表述出来”可知A、D两项错误。由《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不难发现,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读”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多读,多方式地读,多角度地读,通过多种阅读达到理解的目的。故C项表达错误。

5.

阅读《岳阳楼记》教学实录(片段),按要求答题。

师: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岳阳楼记》,疏通了课文内容,并让两个小组为我们准备了有关岳阳楼的资料,先请两位小组长来展示一下他们的成果。

生1:大家好!我们小组搜集的是有关岳阳楼的对联,我们精选了几副送给大家。第一副:水天一色,风月无边。这是岳阳楼上最短的对联,这副对联写出了洞庭湖烟波浩渺、水天相接的雄壮气势,给人以无穷的遐想。第二副: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这是岳阳楼公园大门口的一副对联,盛赞洞庭湖和岳阳楼具有磅礴的气势。第三副: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心,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阳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这是岳阳楼上最长的一副对联,是清代窦塘撰写的,将岳阳楼的古今历史文化内蕴与优越的地理条件融为一体,抒发出自己的无限感慨。我的介绍完了,谢谢大家!

生2:大家好,我们小组搜集的是有关岳阳楼的诗词歌赋,我们选择了两首诗送给大家。第一首是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是杜甫在孤苦伶仃、体弱多病的情况下,登上岳阳楼所写下的,全诗流露出孤独、寂寞、惆怅、郁闷的感情。另外一首是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这一首诗与上面的一首风格迥异,全诗洋溢着喜悦豪放之情,体现出作者浪漫主义的写作特点。我的介绍完了,谢谢大家。

师:两位组长介绍得很好,清楚流畅,重点突出,很有文化内涵,让我们获益不少。

对上述教学实录(片段)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A.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而不是被动的执行者B.教师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给予学生施展自己的平台C.教师为学生创设口语交际的教学情境,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D.教师以情感熏陶,创设佳境导入,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正确答案:D[考点]语文教学(上)

[解析]情感是语文教学中的灵魂,在课程的起始阶段,教师用充满感情的语言创设某种具体生动的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情绪,使他们的思想情感和课文内容产生共鸣,这种类型的导入被称为情感熏陶、创设佳境导入,其目的重在感染。而题干教学案例中教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学生介绍课下搜集的相关资料引入课堂教学活动,没有进行情感熏陶,D项说法不恰当。

6.

讲授朗读技巧后,为了巩固学生对这一专题的学习,教师出示了以下句子,要求学生朗读。以下分析判断错误的一项是______。A.“你居然欺骗我?”学生用升调朗读这句话,因为这样才能将惊讶、责备和不满的反问语气读出来B.学生朗读《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时,将重音放在了“封”“飘”上,因为这样能让听众感受到雪景的广阔和作者视野的开阔C.“一生”“一张”“一层”“一板一眼”,学生将这些词中的“一”都读作了去声D.“萝卜”“蘑菇”“喇叭”“玻璃”“哆嗦”,学生将这些词的第二个音节都读作了轻声正确答案:B[考点]汉语基础知识

[解析]朗读B项句子时,如果将重音放在“封”和“飘”上,就是在强调动词,目的是突出冰和雪的动态感。而选项中“让听众感受到雪景的广阔和作者视野的开阔”强调的是面积、空间的广,应读重音的是“千”和“万”。A项考查句调,一般表示疑问、反问、惊异等语气要读升调,所以A项无误。C项考查变调,“一”在非去声前读去声,所以C项无误。D项考查轻声,部分常用的双音节单纯词,第二个音节习惯上读轻声,所以D项无误。

7.

阅读写作教学实录(片段),按要求答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

师:(A)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的动作。(教师演示:手拿一个纸飞机,用力射出去,飞机掉到了地上)

师:(B)现在要求同学们用一段话对老师刚才的动作进行描写,并与周围的同学交流、分享。

师:有哪位同学愿意将他的句子读给全班同学听,并且写在黑板上?(学生纷纷举手,教师指定一名学生,学生上讲台读出自己的句子并且写在黑板上)

生1:老师把纸飞机用力地射了出去,飞机在空中飞了一圈,掉到了地上。

生2:老师右手拿一个纸飞机,高高向斜后方举起,身体向右倾斜45度角,右脚后退一小步,头微微抬起,向斜上方看,用力地将纸飞机射了出去。纸飞机在空中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女子,画了一道优美的弧线,轻轻地站在了地上。

师:大家听了这两句话之后,觉得哪段写得好?为什么?

生:第二段,因为这段写得非常细致,通过他的描写可以再现老师刚才的动作。

师:(C)这位同学讲得不错,也为我们进行描写提了指导,这就是老师今天要讲的“描写三原则”。描写时,除了告诉别人“有什么”——使我们明白了描写的对象,“怎么样”——使描写具体起来外,还要告诉别人“像什么”——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使描写变得更形象、生动。

师:(D)下面,同学们按照描写的三原则,检验一下自己刚刚的描写,进行自我修改和小组内互评。

对画线部分分析不正确的是______。A.教师的演示意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这与本节课写作的教学没有关系B.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让学生懂得分享C.教师将描写时应该注意的要点,用简练的语言进行了概括,通俗易懂D.采用自评和互评多种评价方式,有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正确答案:A[考点]语文教学(中)

[解析]创设情境,可以提高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而写作与生活密不可分,所以写作前也需要加强对周围的观察,教师的演示并不是多此一举。A项说法错误。

8.

初三语文复习课上,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定语后置这一文言句式。以下归纳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______。A.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B.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C.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D.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正确答案:B[考点]古代汉语特殊句式

[解析]B项为判断句。A项是以“者”字标示定语后置,构成“中心语+定语+‘者’”形式的定语后置句。C项是用数量词作定语,置于中心词后。D项是以“者”字标示定语后置,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形式的定语后置句。

9.

阅读《武陵春·春晚》教学案例,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位教师在教学李清照的《武陵春·春晚》时,根据课本里的注释,解释“日晚倦梳头”意思是天色已晚,我懒得梳头。有位同学却说:“老师,我觉得‘日晚’是日上三竿的意思。”“敢于质疑,好,好!这个问题的确值得研究,现在先说说你的看法。”得到肯定、鼓励后,学生很高兴地说:“人们的生活习惯是早晨起来以后,梳洗打扮。”“的确不简单,言之有理。”其他同学也纷纷表示赞同,该教师趁势引导:“究竟是课本对,还是同学说的对呢?我们分组讨论,找出充足的理由。”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了,大部分同学赞成“日晚”就是日上三竿,有的用温庭筠的《望江南》中的“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来证明,有的从诗中的思想感情出发来证明。讨论结束后,该教师深有感触地说:“是你们让我知道尽信书不如无书。”

对上述案例分析不恰当的是______。A.该教师肯定了学生的质疑,并及时引导学生探究,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B.该教师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构建了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C.该教师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D.该教师适时鼓励,并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感受到了思考和表达的快乐正确答案:C[考点]语文教学(上)

[解析]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学生的回答是分组讨论的成果。故C项说法错误。

10.

教学曹禺笔下的陈白露这一人物形象时,教师说她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新女性’形象”,要求学生列举出其他“新女性”形象,探究她们在女性解放道路上的求生情结。下列不合适的是______。A.鲁迅笔下的子君B.丁玲笔下的莎菲C.茅盾笔下的静女士D.巴金笔下的瑞钰正确答案:D[考点]文学文化(上)

[解析]D项,巴金笔下的瑞钰属于“传统型女性”,与题意不符。

11.

教师讲解文言文朗读技巧时,强调注意语意停顿。下列句子停顿明显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B.盖/余之勤且艰/若此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D.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正确答案:C[考点]汉语基础知识

[解析]C项句子出自《岳阳楼记》,意为“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故“古仁人”语意紧密不能停顿。A项句子出自《邹忌讽齐王纳谏》,意为“我确实知道(自己)没有徐公俊美”,谓语和宾语之间停顿正确。B项句子出自《送东阳马生序》,意为“我当初求学的辛勤和艰苦就是如此”,故发语词“盖”之后停顿、主谓之间停顿均无误。D项句子出自《出师表》,意为“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向您竭诚进谏的道路”,故两处谓宾之间停顿无误。

12.

在文学名著阅读课上,教师对同学们说:《鲁滨孙漂流记》塑造了一个孤独而顽强的冒险者的形象。并请学生们说说他们了解的其他外国名著。以下学生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童年》:在苦难中长大B.《苦儿流浪记》:一个弃儿的历险生涯C.《昆虫记》:谱写昆虫生命的诗篇D.《海底两万里》: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正确答案:D[考点]文学文化(上)

[解析]A、B、C三项均正确。D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而《海底两万里》是“科学与幻想之旅”。

13.

教师在讲授《木兰诗》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一句子的修辞手法时,又为学生列举了以下相同用法的古诗文。以下不合适的一项是______。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C.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正确答案:C[考点]汉语基础知识

[解析]题干句子和A、B、D三项句子运用的都是互文的修辞手法,C项句子运用的是回文的修辞手法。

14.

在讲授《济南的冬天》一文时,教师让学生们说说他们对老舍的了解。以下学生的回答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老舍原名舒庆春,满族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B.老舍是杰出的语言大师,他的语言幽默、华丽,擅长浓墨重彩地刻画人物C.老舍著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二马》D.老舍著有剧本《龙须沟》《春华秋实》《茶馆》正确答案:B[考点]文学文化(上)

[解析]B项,老舍的语言具有浓厚的北京韵味,通俗明白、幽默诙谐。

15.

导读吴敬梓的《范进中举》后,教师准备给学生推荐其他明清白话小说作品,引导学生认识这类小说的风格特点。下列小说不适合推荐的是______。A.施耐庵《智取生辰纲》B.罗贯中《杨修之死》C.曹雪芹《香菱学诗》D.魏学洢《核舟记》正确答案:D[考点]文学文化(下)

[解析]D项,明代散文作家魏学洢的《核舟记》属于说明文,不属于明清白话小说。

二、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40分)1.

阅读《死海不死》教学实录(片段),回答问题。

案例:

师:……你说说看,这篇课文是说明文中的哪一种?

生:是知识小品。

师:你说对了。但什么是知识小品,你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知识小品有什么特点,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你都不知道?(生点头)那你怎么知道这篇课文是知识小品呢?

生:我是瞎蒙的。(笑声)

师:你肯定不是瞎蒙的,你心里肯定有一个关于知识小品的“样子”,而这篇课文正好符合你心里的这个“样子”。是这样吗?

生:我心里没有样子。(笑声)

师:那你为什么不说它是产品说明书或别的什么说明性文体,而偏偏要说它是知识小品呢?你在说的时候心里肯定有过一些选择的,是不是?

生:是的。

师:好好想想,你在各种文体中选定知识小品,当时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它是介绍关于死海的知识的,文章很短小……所以是知识小品。

师:说得对啊!知识小品就是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篇幅又很短小,所以叫“小品”。你看你说出了知识小品的一些重要特点,你明明知道,怎么说不知道呢?

生:这是我看了课文后,临时想出来的。

师:这更了不起,说明你的思维很敏捷,很有判断力。我早说过你不是瞎蒙的嘛!(笑声)下面请大家再来看看知识小品除了篇幅短小、具有知识性以外(板书:知识性),还有些什么特点?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又归纳出了知识小品具有趣味性的特点并对其特点进行重要性排序。

问题:

以上是某位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实录(片段),请结合案例对其进行评析。正确答案:这段教学实录至少有三个方面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1)这是真正的师生对话,因为它在谈笑间推动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当学生终于想出了知识小品的特点,该教师对学生进行了由衷的肯定和激励,这有助于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2)对学习方法的肯定与指导。该教师肯定了学生通过读课文来归纳知识小品的特点的方法,学生又从文本出发,找出了知识小品“趣味性”的特点。

(3)该教学实录最值得提倡的一点是,教师能够从学情出发,使追问成为思考的过程,使发现成为学生自己的收获。之后的教学流程中,学生不仅在教师的启发下归纳出了知识小品的三个特点,还根据重要程度为三个特点排出了次序。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学生渐入佳境,整堂课也因教师风趣机智的语言而显得兴味盎然。这就使教学实现了“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找到一条通向‘不教’之境的桥梁”。[考点]教学案例(中)

阅读以下学生习作,回答问题。

创新+合作=成功

成功之花,只有扎根在竞争、合作、创新的土壤上,才能绽放出令人惊艳的美丽。

——题记

①古人云:“变则通,通则久。”亦云:“团结力量大。”这里的变,指的是思维上的转变,即突破惯性思维模式;而团结,亦不仅仅是指与队友合作,更要与对手合作。

②“山羊过独木桥”的游戏恰恰说明了这一点。虽然是在比赛,队员们却打破了习惯。两队在竞争中合作,双双通过独木桥,实现了双赢。何乐而不为?

③创新与合作促成个人的成功。学习生活中,我们更多的是把同学们当成对手来看待。今天他比你多做出了几道题,多考了几分,明天你发奋要争这口气。这看似动力十足,实则“火药味”亦浓,心情不爽。倒不如把所谓的“竞争对手”看成朋友,在学习中互相监督,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④由此观之,为人处事,唯有打破固有思维,把对手看成朋友,才有可能登上更大的舞台。虽说“与人斗,其乐无穷”,然与人合作,更是乐亦无穷!

⑤创新与合作推动企业的发展。一个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势必少不了这两个关键词。前几年,香港与珠三角搞“前店后厂”模式,在竞争中合作,互相弥补不足,扩大优势,迅速实现了现代化,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⑥今年,电商风糜全国,一笔笔电子交易汇款呈几何式暴涨,相关的产业亦发展迅猛。百度、京东、腾讯、天猫等企业无时无刻在转变传统思维,在与对手的竞争与合作中形成产业链条,实现了规模效应和利润最大化。

⑦创新与合作同样促成国家的崛起。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威胁论”在西方兴起,东亚周边各国也有点沉不住气。于是习总书记提出了“命运共同体”理论,即我们与周边及世界各国的关系不是一层不变的。我们要打破传统的“大国崛起”与霸权相挂钩的思维观念,致力于和平崛起的新思想。因为我们与周边国家利益共生,息息相关,既是对手,又是朋友,是一个统一的命运共同体。唯有如此,才能保证中国和平崛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⑧创新与合作乃个人、企业与国家成功的“双响炮”,少了其中任何一个,成功都不会是完美的成功,只有双管齐下,才是成功的至高境界。

问题:2.

请从第⑥和第⑦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⑥段中找出一处病句,并分别改正。正确答案:错别字:第⑥段中“风糜”的“糜”应改为“靡”;第⑦段中“一层不变”的“层”应改为“成”。

病句:百度、京东、腾讯、天猫等企业无时无刻在转变传统思维,……

以上病句逻辑错误,应改为:百度、京东、腾讯、天猫等企业无时无刻不在转变传统思维,……[考点]学生习作(下)

3.

请指出该习作的两个优点,并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正确答案:①标题醒目,立意合题。标题“创新+合作=成功”简洁醒目,立意合题。三个分论点——“创新与合作促成个人的成功”“创新与合作推动企业的发展”“创新与合作同样促成国家的崛起”,简明清晰,中心突出,思想深刻。

②解题联题,结构严谨。以个人、企业、国家三个层面选材谋篇,开篇点题,中间联题,结尾应题。学子生活,家国风云,融为一体,材料典型,内容丰富。

③语言流畅,书写认真。小作者围绕“创新+合作=成功”这一主题,娓娓道来,有时运用比喻,有时引用名句,充分显示出小作者老练、娴熟的语言技巧以及扎实的语言功底。

(以上内容任选两点即可)[考点]学生习作(下)

三、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6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日:“吾孰与徐公美?”妾日:“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日:“吾与徐公孰美?”客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单元导语

本单元所选的诗文是先秦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名篇。它们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人们的政治信念、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

学习时,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联系学过的文言诗文,对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进行梳理和区分。

课文导语

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往往需要讲究策略。邹忌的故事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你知道他是如何劝谏齐威王的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欣赏文学作品……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课后练习

一、背诵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邹忌是怎样成功地说服齐王的;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二、辨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孰视之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4.朝服衣冠,窥镜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三、试用课文中的话给本文另拟一个标题,或发挥想象力,以邹忌或齐王为第一人称改写这个故事。

学生情况

九年级,班级人数45人。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投影实物等。

问题:1.

完成课后练习题第二题。正确答案:孰:(1)谁;(2)仔细、周详

美:(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美;(2)形容词,漂亮、好看

私:(1)偏爱;(2)私情

朝:(1)早晨;(2)朝见[考点]文言字词释义

2.

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说明依据。正确答案:[参考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②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①课前预习辅以重点讲解,展开课堂讨论。

②运用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点拔法,以问题研究的方式分析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体会古代志士为了国家利益勇于讽谏的精神,理解古代明君勇于纳谏的大度胸怀。

②理解课文的思想意义,领悟课文的现实意义。

(2)确立依据

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都要考虑。现在的语文教学不再局限于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更强调语文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因此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当从这三个维度展开。

②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品位”的要求,将“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设定为知识与能力目标。

③材料课文是先秦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名篇,故事内容完整,结构清晰,人物对话极具特色,反映了这一时期政客的政治信念。所以设计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将“课前预习辅以重点讲解,展开课堂讨论”“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点拨法”“以问题研究的方式分析人物形象”作为过程与方法目标。

④初中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正处在人生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期,通过语文学习让学生形成有益于人生的积极情感和价值观十分必要。故结合单元目标和本文特点,将“体会古代志士为了国家利益勇于讽谏的精神,理解古代明君勇于纳谏的大度胸怀”“领悟课文的现实意义”设定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考点]教学目标设计

3.

选择其中一个教学目标,设计一则教学方案,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正确答案:[参考设计]

《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与能力目标的教学设计

一、朗读课文,疏通文句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标注出生字、多音字、通假字。

(2)示范朗读结束后,学生借助注释及词典进行理解。

2.译读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与同桌组成两人小组,自读课文,结合注释、词典及预习情况自行疏通句意。

(2)如有疑问,小组讨论解决。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3.初读初解,教师检查

教师运用多媒体显示课文重点字、词、句,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多媒体显示]

(1)读准字音。

昳丽

朝服

衣冠

窥镜

期年

朝于齐

间进

(2)解释加点词语。

①朝服衣冠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③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④闻寡人之耳者

⑤今齐地方千里

⑥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⑦邹忌讽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