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浙江省宁波市历史高二上学期复习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其中“唐宗”指的是()A.唐高祖B.唐太宗C.唐高宗D.唐玄宗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唐太宗的相关史实。选项A,唐高祖李渊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他推翻了隋朝,建立了唐朝,但他在历史上并不以“文采”或“风骚”著称,与题目中的“唐宗”不符,故排除选项A。选项B,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他通过贞观之治,使得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他重视文化,提倡儒学,广开才路,使得唐朝的文化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同时,他也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因此与题目中的“唐宗”相符,故选项B正确。选项C,唐高宗李治是唐朝的第三位皇帝,他在位期间虽然也有一定的政绩,如继续推行贞观之治的政策,但他在历史上的影响力并不如唐太宗,且他并不以“文采”或“风骚”著称,故排除选项C。选项D,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的第七位皇帝,他在位前期开创了开元盛世,使得唐朝达到了鼎盛。但他在位后期由于宠爱杨贵妃、重用奸臣等原因,导致了安史之乱,使得唐朝由盛转衰。他虽然在文化方面也有一定的贡献,但与题目中的“唐宗”不符,故排除选项D。2、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由皇帝亲自主持殿试始于()A.隋朝B.唐朝C.宋朝D.明朝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变化。选项A,隋朝是科举制度的创立时期,它设置了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诞生,但并未形成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制度,故排除选项A。选项B,唐朝在科举制度上进行了发展和完善,其中就包括增设了殿试这一环节。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是科举考试的最高一级,通过殿试的考生被称为进士,故选项B正确。选项C,宋朝在科举制度上继续发展,采取了糊名和誊录等措施来防止作弊,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公正性,但并未对殿试制度进行重大改变,且殿试并非始于宋朝,故排除选项C。选项D,明朝在科举制度上进行了改革,其中最大的变化是实行了八股取士制度,这一制度严格规定了考试的格式和内容,限制了考生的思想。但明朝并非殿试的起始朝代,故排除选项D。综上所述,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始于唐朝,故正确答案是B。3、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和探究``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这一主题时,收集到以下史料,其中与主题不符的是A.戚继光抗倭B.郑成功收复台湾C.清朝设置台湾府D.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答案:A解析:本题为材料分析题,材料介绍了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的主题,本题需要根据材料分析出与这一主题不符的史料。选项A,戚继光抗倭发生在明朝嘉靖年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抗击外敌入侵并取得完全胜利的英雄战争,不属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的内容,选项A与材料主题不符。选项B,郑成功收复台湾发生在明末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使台湾重回中国版图,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符合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的主题,选项B与材料主题相符。选项C,清朝设置台湾府发生在清朝康熙年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符合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的主题,选项C与材料主题相符。选项D,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发生在清朝乾隆年间,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进一步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选项D与材料主题相符。4、清朝时期,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加强的表现不包括A.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B.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C.雍正帝设立驻藏大臣D.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答案:D解析:本题为材料分析题,材料介绍了清朝时期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加强的相关史实,本题需要根据材料分析出清朝时期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加强不包括的表现。选项A,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是清朝前期对西藏地区管辖的重要措施,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选项A不符合题意。选项B,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也是清朝前期对西藏地区管辖的重要措施,有利于加强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选项B不符合题意。选项C,雍正帝设立驻藏大臣,是清朝前期对西藏地区管辖的重要措施,使清朝的行政体制得以在西藏有效推行,进一步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选项C不符合题意。选项D,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是清朝前期平定新疆地区叛乱的重要措施,与西藏地区无关,选项D符合题意。5、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官营手工业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水平B.民营手工业在明朝中后期占据主导地位C.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D.官营手工业产品大多精美,但不进入市场答案:C解析:本题为选非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相关知识。选项A,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资金雄厚,规模经营,为细密分工和协作创造了条件;众多高水平工匠一起工作,加之对产品质量的严格管理,有利于手工业技艺的提高。因此,官营手工业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水平,故选项A正确。选项B,明朝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民营手工业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故选项B正确。选项C,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供自己消费和交赋税,剩余部分才拿到市场出售,故选项C“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表述错误。选项D,官营手工业产品大多精美,但只供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不进入市场,故选项D正确。6、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产品远销海外。下列中国古代手工业产品中,在唐代可能远销海外的是A.精美的丝织品B.精美的青花瓷C.精美的粉彩瓷D.精美的珐琅彩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产品。选项A,唐朝时期,中国的丝织业非常发达,精美的丝织品不仅在国内受到欢迎,还通过丝绸之路等贸易路线远销海外,故选项A正确。选项B,青花瓷是在元代开始大量生产的,并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因此唐代不可能有精美的青花瓷远销海外,故选项B错误。选项C,粉彩瓷是清朝时期出现的一种瓷器装饰技法,其特点是在瓷器上绘制精细的图案,并施以粉彩,使瓷器更加绚丽多彩。由于粉彩瓷出现在清朝,所以唐代不可能有精美的粉彩瓷远销海外,故选项C错误。选项D,珐琅彩是清朝时期宫廷御用的一种瓷器装饰技法,其工艺复杂,色彩鲜艳,是清朝瓷器艺术的珍品。由于珐琅彩是清朝特有的瓷器装饰技法,所以唐代不可能有精美的珐琅彩远销海外,故选项D错误。7、某同学在学习了《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后,得出以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A.列强侵略是中国近代史的主线B.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D.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收回了宝岛台湾本题为材料分析题,材料介绍了某同学在学习《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后的结论,本题需要根据材料联系史实选出表述错误的选项。选项A,近代中国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遭受了列强的多次侵略,签订了众多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主权受到严重损害,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因此列强侵略是近代史的主线,选项A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选项B,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选项B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选项C,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期间,由洪秀全、杨秀清、石达开等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是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也是一场反对列强瓜分中国的爱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选项C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选项D,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虽然在名义上被归还给中国,但蒋介石政权败退台湾后,在台湾实行“戒严法”,禁止大陆人民前往台湾,并长期对台湾进行政治压迫和军事镇压,使台湾与大陆处于分裂状态,直到1987年,台湾才开放大陆探亲,选项D表述错误,但符合题意。因此,其中不正确的是:D.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收回了宝岛台湾。8、孙中山在同盟会纲领中“创立民国”的实质是()A.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B.推翻清朝统治C.平均地权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本题考查同盟会纲领中“创立民国”的实质。选项A,孙中山提出的“创立民国”的纲领,其本质是要建立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通过这一政体来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这一选项直接对应了“创立民国”的实质,故A项正确。选项B,推翻清朝统治是同盟会纲领中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内容,与“创立民国”的实质不符,故B项错误。选项C,平均地权是同盟会纲领中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与“创立民国”的政体建设无关,故C项错误。选项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同盟会纲领中的民族革命目标,即推翻清朝统治,恢复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尊严,与“创立民国”的政体建设不直接相关,故D项错误。因此,孙中山在同盟会纲领中“创立民国”的实质是:A.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9、对于“一国两制”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B.“一国两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补充C.“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D.“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答案:B解析:选项A,在“一国两制”中,“一国”是前提和基础,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整体,国际社会普遍认可“一个中国”原则,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故A项说法正确。选项B,“一国两制”并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补充,而是我国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制定的基本方针。在“一国两制”下,中国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而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故B项说法错误。选项C,“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一,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科学构想,故C项说法正确。选项D,“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一,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科学构想,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故D项说法正确。10、1947年,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中共中央主动撤出延安。这一决策()A.表明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取得优势B.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山东的重点进攻C.反映了解放军战略防御形势的严峻D.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战略防御的结束答案:C解析:选项A,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是否取得优势并不是由中共中央主动撤出延安这一决策直接体现的,且材料未涉及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的优势情况,故A项错误。选项B,中共中央主动撤出延安与山东解放区的战况无直接关联,且材料未提及山东解放区的具体战况,故B项错误。选项C,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迫使中共中央主动撤出延安,这反映了解放军在战略防御阶段形势的严峻性,故C项正确。选项D,人民解放战争战略防御的结束是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为标志的,而非中共中央主动撤出延安,故D项错误。11、汉文帝时,晁错向文帝上书言事称:“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材料主要反映了A.小农经济的脆弱性B.土地兼并的严重性C.赋税沉重的普遍性D.自然灾害的频繁性答案:A解析:本题为材料分析题,材料引用了晁错向文帝上书言事的内容,描述了农民家庭面临的各种困难和压力,要求结合材料选出相吻合的选项。选项A,材料描述了农民家庭在面临多重压力,包括赋税、水旱灾害、政策变动等时,经济生活的脆弱性,稍有不慎就会陷入贫困甚至破产的境地,这正是小农经济脆弱性的体现,因此选项A与材料内容相符。选项B,材料虽然提到了农民因为经济压力而“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但这并不直接等同于土地兼并的严重性,土地兼并主要指的是地主阶级通过购买或其他方式兼并农民土地的现象,与材料内容不符,故排除。选项C,材料中提到的是农民家庭面临的赋税压力,但这并不能代表赋税沉重的普遍性,且材料的主要内容是强调小农经济的脆弱性,而非赋税问题,故选项C与材料主旨不符。选项D,材料虽然提到了水旱之灾对农民的影响,但这只是用来强调农民生活的不易和小农经济的脆弱性,而非主要说明自然灾害的频繁性,故排除。12、下列有关中国古代商业的说法,正确的是A.商朝时期开始出现城市B.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C.唐朝时期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D.宋朝时期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监管答案:B解析:本题为材料分析题,材料提到了中国古代商业,要求结合材料选出相吻合的选项。选项A,根据史实,城市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经出现,并非商朝时期才开始出现,因此选项A表述错误。选项B,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即手工业和商业由官府经营,其收入也归官府所有,官府通过控制工商业来维护统治,因此选项B表述正确。选项C,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时期的交子,而非唐朝时期,故选项C表述错误。选项D,宋朝时期虽然商品经济发达,但商业活动仍然受到官府的监管,例如市坊制度、关税制度等都体现了官府对商业活动的控制,因此选项D表述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B.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13、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它“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科学,诸如农学、医学、天文学、数学等,这些学问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以下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中国古代科技对封建统治者巩固统治地位作用巨大B.中国古代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C.中国古代科技没有理论性突破D.中国古代科技服务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本题为材料分析题,材料介绍了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并列举了农学、医学、天文学、数学等学问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本题需要根据材料分析出对材料解读正确的选项。选项A,材料中提到的是中国古代科技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并非特指对封建统治者巩固统治地位作用巨大,因此,选项A不符合题意。选项B,虽然中国古代科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材料并未涉及中国古代科技与世界其他国家科技的对比,因此,选项B不符合题意。选项C,中国古代科技并非没有理论性突破,如宋代的理学、明代的心学等都是理论性的突破,因此,选项C表述错误。选项D,材料中提到“诸如农学、医学、天文学、数学等”,这些学问都是与农业和手工业密切相关的,说明中国古代科技服务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因此,选项D符合题意。综上所述,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D.中国古代科技服务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14、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中,在宋元时期得到改进并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义起到重要作用的是()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本题为材料分析题,材料介绍了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本题需要根据材料联系史实分析出宋元时期得到改进并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义起到重要作用的发明。选项A,造纸术在东汉时期由蔡伦改进,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与造纸术无关,因此,选项A不符合题意。选项B,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使得印刷效率大大提高,但是印刷术的传播和发展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义的作用并不明显,因此,选项B不符合题意。选项C,火药在宋元时期得到广泛应用,并被制成火器用于军事,后来传入欧洲,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封建主义的衰落,因此,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D,指南针在宋代开始应用于航海,促进了中国海外贸易的发展,但是指南针在欧洲的应用主要是在航海方面,与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义的关系不大,因此,选项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宋元时期得到改进并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义起到重要作用的是:C.火药。15、明朝时期,江浙地区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这里的“机户”是指A.早期的资本家B.封建地主C.农民D.早期的雇佣工人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选项A,根据材料“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可知,机户是拥有资金,雇佣机工进行生产,追求利润的人,这正是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资本家的特点,故选项A正确。选项B,封建地主主要依靠土地收租为生,他们不直接参与手工业或商业的生产过程,故选项B错误。选项C,农民主要依赖土地为生,他们进行的是农业生产,与手工业生产中的“机户”无关,故选项C错误。选项D,材料中的“机工”是指被机户雇佣的工人,他们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获得工资,而不是出资雇佣他人的人,故选项D错误。16、在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被冷落,在汉武帝时期成为主流思想,在宋明时期被发展到新高度。下列有关儒家思想地位变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受到冷落,是因为其不适应当时社会变革的需要B.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是汉武帝采纳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C.宋明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新高度,形成了“三教合一”的局面D.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是受到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影响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的地位变化及其原因。选项A,战国时期,社会正经历着剧烈的变革,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进行变法。儒家思想强调“仁”“礼”,试图恢复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这与当时的社会变革需求不符,因此受到冷落。故A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选项B,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的局面,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将儒家思想确立为正统思想。这使得儒家思想在汉武帝时期成为主流思想。故B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选项C,“三教合一”是指儒、佛、道三教相互渗透、融合。虽然宋明时期的儒家思想确实吸收了佛、道两家的某些思想,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如程朱理学),但并不能说形成了“三教合一”的局面。三教仍然是独立的宗教和学术体系。故C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选项D,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确实受到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影响。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导致儒家思想受到冷落;汉武帝时期的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大一统的需求促使儒家思想成为主流;宋明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则为儒家思想的新发展提供了土壤。故D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朝时期,中国经济文化繁荣,国力强盛,对外交往频繁。唐朝的对外政策开明,注重与各国的友好往来。唐朝的对外交通发达,陆路和海路贸易都十分繁荣。唐朝的使者、商人、僧侣等频繁往来于世界各地,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材料二: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之一,儒学复兴,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政治开明,且没有严重的宦官专权和军阀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宋代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并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2)材料二中“民贵君轻”的思想实际上并非宋代提出,而是哪位思想家在什么时期提出的?宋代在文化教育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举两例)答案:(1)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政策开明,注重与各国的友好往来;二是对外交通发达,陆路和海路贸易繁荣;三是使者、商人、僧侣等频繁往来于世界各地,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2)“民贵君轻”的思想实际上是战国时期孟子提出的。宋代在文化教育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宋词的繁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极大地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而宋词则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解析:(1)唐朝时期,中国经济文化繁荣,国力强盛,这为唐朝的对外交往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唐朝的对外政策开明,注重与各国的友好往来,这种政策为唐朝与周边国家及地区的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唐朝的对外交通发达,无论是陆路还是海路贸易都十分繁荣,这为唐朝的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此外,唐朝的使者、商人、僧侣等频繁往来于世界各地,这种频繁的往来不仅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也加深了唐朝与周边国家及地区的了解和友谊。(2)材料二中提到的“民贵君轻”的思想实际上并非宋代提出,而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提出的。他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强调人民的重要性。宋代在文化教育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宋词的繁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极大地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使得书籍的印刷更加便捷和高效。而宋词则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它以其优美的词藻、深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境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喜爱。第二题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代时期,科举考试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考试科目主要有进士、明经、明法等,其中进士科最受重视。宋代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考试内容注重经义、诗赋等,同时也重视考生的实际能力和德行考察。材料二:明朝时期,科举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唐朝以来的科举考试中的诗赋内容,改为专考经义,并且确立了八股文的格式。八股文严格限制文章的内容和形式,考生必须按照规定的格式和内容进行作答。(1)简述宋代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2)分析明朝科举制度的变化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答案:(1)宋代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包括:考试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科目增多,进士科最受重视;考试内容注重经义、诗赋等,同时也重视考生的实际能力和德行考察;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2)明朝科举制度的变化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八股文成为应试的固定格式,限制了人们的思想和创造力,导致思想文化专制加强。其次,科举制度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使得许多有才华的人无法真正展现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最后,科举制度的变化也加剧了社会的腐败和不公,因为考试内容和形式被严格限制,使得一些没有真才实学的人也能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职,而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人却因为不符合规定的格式和内容而无法通过考试。这些影响都对明朝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第三题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太祖赵匡胤曾言:“王者虽以武功克定,终须用文德致治。”为此,宋朝采取了多项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其中对科举制进行了改革,扩大了科举取士的范围和名额,提高了科举的地位,使得“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深入人心。同时,宋朝还注重文化教育,设立了太学、武学、律学等教育机构,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材料二:宋朝时期,商品经济繁荣,城市经济活跃,海外贸易发达。为了适应这一经济变化,宋朝政府实行了市易法、均输法等经济政策,同时推动了纸币——交子的诞生,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商业的繁荣。此外,宋朝的科学技术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如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火药的广泛应用等,这些都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朝科举制改革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分析宋朝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宋朝科技发展的原因。答案:(1)宋朝科举制改革的主要特点是扩大了科举取士的范围和名额,提高了科举的地位。这一改革使得更多的士人有机会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从而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同时,科举制的改革也推动了文化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此外,科举制还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增强了社会的活力。(2)宋朝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包括商品经济的繁荣、城市经济活跃以及海外贸易的发达。这些经济因素相互促进,推动了宋朝经济的持续发展。而宋朝科技发展的原因则在于经济的繁荣为科技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政府也重视科技研究和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此外,宋朝时期的文化教育普及也为科技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宋朝科举制改革的特点及其影响。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宋朝科举制改革的主要特点是扩大了科举取士的范围和名额,使得更多的士人有机会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同时提高了科举的地位,使得科举成为当时社会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这一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庄重保证书承诺的严肃宣示
- 合同范本税务代理合同范例
- 合同服务期限的期限解除
- 房产销售代理权合同
- 软件开发合同协议样本
- 热电锅炉房施工招标要求
- 房产交易合同担保书
- 皮鞋销售购销合同格式
- 金融担保合同协议范例
- 购销水泥合同
- 舆情应急演练桌面推演
-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卷
-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
- 2024-2030年中国冷库及冷风机行业竞争趋势及未来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 华为近三年财务分析报告范文
- 2024官方兽医考试更新题库及答案
- 2024年江西省高考化学试卷(真题+答案)
-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单元测试题-全册
- 报价单(报价单模板)
- GB/T 36344-2018信息技术数据质量评价指标
- 期中考试表彰大会成功无捷径不比聪明比进步学习当奋斗动态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