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711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白水县货运售息配载服务大楼工程建设项目1.1.2项目建设单位:陕西省白水县货运服务中心1.1.3项目建设性质:新建1.1.4项目法定代表人:张锐1.1.5项目建设地址:白水县人民路南段西侧1.1.6项目建设内容:本项目拟建设一幢12层货运信息服务大楼、道路及场地硬化、绿化及其他配套设施。该楼一层至二层为门面商浦,三层为框架式结构大空间,为货运信息交易大厅,四层至八层为餐饮娱乐区,九层以上为宾馆。1.1.7项目建设规模本项目占地面积8833.25㎡(约合13.25亩),其中建筑基底占地面积1210㎡;道路及场地硬化面积4531.25㎡;绿地面积3092㎡。本项目建筑面积14520㎡。主要技术指标:容积率2.1,建筑密度17%,绿地率35%,日照间距系数≥1.2。1.1.8主要建设条件(1)供水该项目水源由白水县城市政供水管网供给,其水源充足,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可满足该项目供水需要。(2)供电该项目区供电由白水县市政电网供给,就近接入。供电负荷满足项目区用电需求。(3)暖通该项冬季采暖热源由项目单位集中供暖提供。(4)排水本项目区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最终排入城镇污水管。本项目区雨水由雨水口汇集到位于绿地下的集水池,做为绿化用水补充,多余部分排入周边道路城镇雨水管网。(5)交通本项目区选址位于白水县人民路南段西侧。西至水保站,南至西南社,北至西南停车场,东至人民路,交通方便。1.1.9投资估算该项目估算总投资为1800万元,其中工程费1492.2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33.2万元,基本预备费174.6万元。1.1.10资金来源该项目估算总投资为1800万元,资金来源为招商引资、单位自筹和职工集资。1.1.11建设工期本项目计划建设工期为24个月,即从2012年9月1日开工建设,2014年8月底竣工。1.1.1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项目区用地面积㎡8833.25约合13.25亩1.1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12101.2绿地面积㎡30921.3道路及场地硬化面积㎡4531.252货运售息配载服务大楼建筑面积㎡14520框架结构12层3绿化率%354建筑密度%175容积率2.16施工工期月242012年9月至2014年8月7项目总投资万元18007.1工程费万元1492.27.2工程建设其他费万元133.27.3基本预备费万元174.61.2项目建设单位概况白水县货运服务中心是白水县交通运输局下属自收自支性质的事业单位,是省交通厅在县级搞货运服务中心建设的试点项目,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现在正式职工10人,主要经济营停车、住宿、货运信息配载,汽车修理等业务。自1998年12月份白水县货运服务中心建成并投入营运以来,本着“求实、创新”的宗旨,积极搞好中心内部的综合性服务工作,广泛搜集货运信息,多渠道组织拓揽货源,切实做到了“为车配货、为货找车”,同时相关配套设施不断完善,特别是2011年前半年白水县货运中心对内部招待所进行改造装修后,吸引了相当多的客商来洽谈业务并停车住宿,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为白水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据统计,货运中心日均进站货车50辆,日平均配货率达80%以上。1.3项目建设的背景现代货运配载物流业是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整合传统产业而形成的新兴复合性产业,全球范围内发展很快,加快发展现代货运配载物流业对于中国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迫切需要,对于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改善投资环境,增强综合国力,加强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强物流技术开发利用,推进物流信息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九部出台了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和措施,提出了要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政府引导,社会各主积极参与,在全国范围内尽快形成物畅其流,快捷、准时、经济合理、用户满意的社会化专业化的现代货运配载物流服务体系。随着近年来白水县经济的发展,全县98%的乡镇铺上了柏油路或水泥路,苹果、煤炭及其深加工产品产量急剧增长,公路货运量每年以35%的速度增长,对白水县货运服务中心现有服务设施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每年以苹果为主的大量果蔬产品大量上市后,大量货车拥入停车场内,现有设施场地根本无法满足其要求,直接导致场内秩序混乱,管理难度增大,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加之近期县内其他货运服务企业、停车场不断增多,特别是正在建设的长虹物流港等项目、设施、设备先进超前,举步艰难,正常业务收入仅可维持日常费用和职工40%的工资,根本无力偿还历史原因造成的80万元外债,更谈不上图谋更大发展,若不及时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则单位难逃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法则,更为严重的是隐藏着相当多的不安定因素,给白水县安定团结的好局面造成负面影响。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⑴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⑶《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1);⑷《白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⑸《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手册》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年9月;⑹《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年3月版;⑺国家发改委《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2006年7月);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⑼《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4.10.1));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6);⑾《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3);⑿《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⒀《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⒁《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12.29);⒂《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8.28);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10.28);⒄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⒅国家环保部令第2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8.15);。⒆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有关资料及调查资料。1.5可行性研究范围⑴对项目的建设背景、投资环境、建设条件进行分析论证;⑵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进行分析论证;⑶对项目总体规划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⑷对项目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⑸对项目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节能措施、劳动安全等方面提出实施方案;⑹根据可行性研究的规划方案和建设内容进行投资估算,并提出资金筹措方案;⑺根据确定的规划方案制定工程实施进度及招投标方案。1.6结论与建议1.6.1结论(1)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国宏观经济政策,本项目的建设可促进区域经济及城市建设的发展,改善白水县货运配载信息投资环境。(2)本项目建设符合白水县总体规划,较好的贯彻了县政府加快城区改造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决定,有利于完善人民路配套设施建设,促进白水苹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3)本项目建设用地处于人民路南段西侧,区位独特,自然环境优越,与京昆高速、渭清公路相接,商业服务设施及各项设施如: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均较完备,地理优势明显,是一幅优质福地,开发前景良好。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该项目启动的各项基础条件已具备,项目的各项优势明显,具有投资稳定,风险小的特点,既符合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又能产生客观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机会效益。因此该项目可行。1.6.2建议=1\*GB2⑴应加强对建设资金的监督力度,尽早落实工程款项到位,确保工程建设资金的需要。=2\*GB2⑵建议及早做好外部环境工作,确保项目建设能按时保质保量顺利完工,创建一个优质工程。=3\*GB2⑶项目建设应符合国家节能法的要求,对建筑物外形及外围结构设计考虑节能效果,并选用有效的保温措施进行防护。提高能源利用率。=4\*GB2⑷对项目建设的设备材料购置,应有超前意识,做到高起点、高标准,为管理信息化、操作自动化创造条件。2项目投资环境分析2.1项目区概况2.1.1区域简介白水县位于陕西省东北部,处于关中平原与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带,县联结关中与陕北的咽喉,因境内白水河而得名。东隔洛河与澄城县相望,南接蒲城县有五龙山相隔,西接铜川市郊区与渭北黑腰带相连,北以黄龙山、雁门山为界,与宜君、黄龙、洛川三县毗邻。白水县总面积986.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2万亩,194个行政村,总人口30万人。
2.1.2地形地貌
白水县境内地貌复杂,地形破碎,表现为三山(西北雁门山、东北黄龙山、东南五龙山)盘踞,五塬(大杨塬、史官塬、尧禾塬、北井头塬、雷村塬)起伏,两河(南面白水河、东面孔走河)沿界通过,1178条沟壑纵横交错。塬面从北向南倾斜,海拔落差446-1568米,平均海拔850米左右。洛河西北向西南穿境而过,将白水切割成河南、河北两大块。地貌总体分为中低山区,黄土梁塬、黄土台塬和黄土沟谷四种类型。2.1.3气象条件白水县位于中纬度半干旱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历年平均气温11.4℃,年极端最低气温-18.4℃,年极端最高气温38.9℃,无霜期207天左右,历年平均降水量568毫米,降水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且多为暴雨。日照充足,光热资源丰富。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夏季盛行东南季风,以干旱、暴雨、霜冻、冰雹、连阴雨等为特征的自然灾害频繁。2.1.4资源丰富白水县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分布着洛河、白水河等49条河流和林皋、铁牛河等六座水库,水资源总量4956万立方米。北洛河梯级开发水电站5座,总装机容量2.14万千瓦。白水地处渭北黑腰带腹地,煤炭总储量达5.9亿吨,年产原煤200万吨。建设火电厂2座,总装机容量11.2万千瓦,年发电量近6亿度。青红砂石资源范围广,赋存条件和品质优良,裸露地表便于开发,总储量达27.7亿立方米。开发前景十分广阔。石灰石储量1亿吨,陶土1000万吨,高岭土1918万吨。旅游资源主要有仓颉庙、杜康庙、林皋湖.、方山森林公园.富卓农家乐等,丰富的资源为白水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发展空间。2.1.5基础设施白水的基础设施发展迅速,处处路通、水通、电通。西延、蒲白铁路横贯白水,渭清公路、白洛公路、白宜公路、白澄公路、白铜公路纵横交错,使白水与外界的连接畅通无阻,8条县乡公路直通各乡镇。县城建设日新月异,三纵(仓颉路、人民路、彭衙路、)六横(雷公路、水门路和四条马路)五区(生态区、住宅区、商贸区、工业园区、旅游区)一环线(绕城果煤专线)的县城发展框架初步形成。电话、互联网、移动和联通业务网络遍布境内角角落落,白水人足不出户就能与天南海北的客商洽谈生意。2.2经济状况2.2.1“十一五”期间经济执行情况“十一五”以来,白水县上下抢抓“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的机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谋发展,白水县一致搞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规划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提前实现,为“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综合实力显着增强。2010年,白水县GDP达到37.85亿元,是2005年的2.8倍,年均增长14%;地方财政收入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06亿元,是2005年的4.1倍,年均增长3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9亿元,年均增长19.4%。“十一五”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6.75亿元,建设重点项目113个,完成投资44.6亿元。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2010年,工业增加值可达到8.9亿元,是2005年的3.3倍,规模以上工业发展到17户,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近4个百分点。园区档次大幅提升,杜康酒业全面振兴、涉农涉果龙头企业规模壮大,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加长、物流产业形成规模、化工产业形成优势、煤炭资源整合成效显着,杜康逆断层煤炭勘探深入推进,淘汰落后生产能力39万吨。旅游产业迅速掘起,景区建设步伐加快,仓颉庙达到国家3A级景区,林皋湖、方山森林公园达到国家2A级景区,富卓苹果人家发展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共接待游客82万人次,总收入达到2.46亿元。农业结构特色鲜明,苹果产业化步伐加快,老园更新和新园建设全面提速,新建果园面积达到10万亩,有机认证3万亩,优果率达到75%。核桃规模建设已启动,设施农业面积达到1.7万亩,畜牧业列入省级百万头生猪大县行列。三次产业结构由33∶24∶43调整为35∶27∶38。2.2.22011年白水县经济执行情况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白水县上下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践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双百双万”富民强县新战略,以建设“五新白水”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十六次党代会暨白水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力组织实施年初确定的发展计划,抓主抓重,求真务实,攻坚克难,白水县经济和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预计,白水县实现生产总值45.5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4亿元,同比增长7%;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4亿元,同比增长35%;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7.5亿元,同比增长15%。1、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白水县粮食总产量11.11万吨,下降19.1%。其中夏粮总产4.1万吨,秋粮总产7万吨。苹果产业稳步发展。现代农业支持苹果产业化项目完成投资7900万元,新建高标准示范园3.2万亩,间伐3万亩,有机果园认证6万亩,全年总产量达到55万吨,优果率达到75%以上。“白水”牌苹果被命名为中国驰名商标。畜牧养殖迅猛发展。充分利用百万头生猪养殖示范县项目资金,白水县新建成标准化生猪养殖示范村11个,规模化养殖场19个,生猪饲养量80万头;牛饲养量1.71万头;鸡饲养量59.8万只;肉类总产45839吨;禽蛋总产2505吨;奶类总产1877吨。设施农业和“一村一品”发展态势良好。新建沼气池2160口,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新建温室大棚1160座,新增设施面积5000亩,建成了刘家卓设施农业示范园。农田水利建设步伐加快。完成治理和控制水土流失面积30平方公里,新修基本农田7000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6000亩,建设25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3.9万人安全饮水问题。植树造林2.6万亩,新建经济林2.1万亩,林权证抵押贷款工作在全省率先试点。省级园林城市创建深入开展,绿化、亮化工程已成为新风景。2、工业生产持续增长,转型升级初见成效。“双百”工程快速推进。按照“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推进、园区化承载”的发展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2011年,预计白水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5.7亿元,同比增长45.5%,占年度计划任务25亿元的102.8%。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三增三降,原煤400万吨,同比增长0.2%;小麦粉6991吨,同比增长26.1%;铁合金7.95万吨,同比增长2.3%;白酒4500吨,同比下降0.6%;发电量4.5亿度,同比下降22.7%;果汁6万吨,同比下降51.4%。在市场导向和政策调节下,工业内部结构调整加快,成效初显,工业效益逐步好转。白水县工业企业的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和利税总额与上年同期相比,呈现全面增长的态势,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另外,经过各方努力,今年单位GDP综合能耗较上年下降3.5%,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杜康苹果科技产业园被确定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累计投资1500余万元实施了园区西区排洪、运果专线、自来水管网改造、杜林高压线路改造等基础设施工程,兴华脱水苹果生产线、恒鑫源选果生产线及冷库、高氯酸钾生产线等项目相继建成投产。目前,杜康苹果产业园企业发展到23户,新增企业5户,投产19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户,工业产业突破35亿元。雷公特色产业园循环经济总规和详规已完成并通过评审,白凤、栖凤大道设计及征地工作已完成。3、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今年市上下达白水县固定资产投资任务45亿元,其中县本级33亿元,跨区域12亿元。2011年,预计县本级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亿元,同比增长33%,占年度计划任务的84.8%;跨区域完成5亿元,占年度计划任务的41.6%。重点建设项目再创新高。今年,白水县确定了41个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35.36亿元,年度投资20.06亿元。白水县采取“开小会解决具体问题和交待任务限时办结”的工作方法,“一对一”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了项目工作的顺利进展。2011年41项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3.0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5.1%。项目前期工作成效显著。列入考核的47项重点前期项目,3个项目资金计划已落实,16个项目已拿回相应批复,14个项目完成前期工作并上报中省市有关部门待批,为白水县争取和落实更多资金奠定了基础。白水县争取中省到位资金5.2亿元,比上年净增加9000万元。招商引资成绩喜人。坚持开展招商引资“一月一活动”,县财政拨付200万元用于项目的策划包装和宣传推介,利用“西洽会”、“陕苏经贸会”等平台,围绕煤电、苹果、建材、旅游等优势特色产业,推行园区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抓住关键、科学谋划、主动出击、招大引强,招商引资各项工作实现了新突破。白水县共签约引资项目21个,续建项目17个,实际到位资金17亿元,占市上下达任务14亿元的121.4%。4、财政金融形势稳定,第三产业健康发展。白水县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4亿元,同比增长40%,占年计划任务的108.5%;财政支出11.4亿元,同比增长26.1%,保证了重点工程、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民生工程等重大支出的需要。白水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4.65亿元,同比增长16.7%;各项贷款余额14.85亿元,同比增长18.9%;有效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产业势头强劲。成功举办了2011年辛卯年仓颉文化旅游节,完成了《仓颉庙旅游总体规划》的初稿评审工作,仓颉庙祭祀广场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已完成。率先开展了星级农家乐的评定工作,已有2户四星级、6户三星级农家乐获得渭南市首批星级农家乐称号。渭南市乡村旅游工作现场会在白水县召开,南井头村被授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称号。2011年白水县共接待游客55.8万人次,同比增长19.7%。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制定出台了《加快非公经济发展的意见》、《百千万发展工程实施意见》和《鼓励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试行办法》,白水县民间投资各类项目共86个,投资总额58.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3.1亿元,已开工项目33个,完成投资4.5亿元。2011年,白水县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完成17.4亿元。城乡消费市场持续活跃。嵩华宾馆、金龙宾馆、锦霖宾馆、金马百货等一批宾馆、商场相继建成,连锁销售、物流代理、物流配送、专卖店、圆通快递、申通快递、中通快递等新型流通业快速发展,并向农村延伸。房地产市场活跃,居苑、生力、泰和小区即将竣工,文圣府邸、幸福居等房地产也开工建设。2011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亿元,同比增长19%。城市建设亮点频现。县城总规、城乡一体化规划已获得批准。蔡伦路东段、居苑路东段、杜康路五条主干路东西贯通,东环路、仓颉北路顺利实施,城市框架快速拉大,基础设施不断加强。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7.5亿元,同比增长15%。5、居民收入逐步提高。人民生活得到新改善。农机具补贴、家电下乡、粮食直补、移民扶持等各项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00元,同比增长25%,较上年净增103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00元,同比增长16%。民生十大工程亮点多,累计完成投资4.65亿元,占年度投资任务4.1亿元的113%,沉陷区治理在全市率先实施,21个重点村沉陷区治理工程顺利启动,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3156套,住房租赁补贴发放扩大到1018户,发放补贴109万元,城市集中供热工程在全市县级先期实施。城乡居民居住、出行、通信等条件明显改善,广播电视、移动通讯、电信网络遍布城乡,覆盖率达到94%。干部职工运动会成功举办,全民健身运动和精神文明建设跃上了新台阶。2.32012年白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12年计划安排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及县委十六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双万双百”富民强县新目标,积极调结构、转方式、保增长,推进循环经济,突出项目建设,统筹城乡发展,跨越提升,奋力赶超,全力打造创新、实力、人文、绿色、幸福新白水。按照白水县“十二五”规划纲要总体目标要求,综合考虑白水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2012年白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预期目标是:——白水县生产总值增长14%,达到5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4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县本级固定资产投资38亿元,同比增长35%。——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68亿元,同比增长19.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同比增长20%。——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0500元,同比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亿元,同比增长15%。——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3.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1项目的建设,符合白水县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是白水县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是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改善城市环境,美化城市面貌的需要。该项目的建设对实现城市发展战略、推进城市提质扩容是有帮助的。3.2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完善白水县城区尤其是人民路路周边的配套设施建设,有利于加强城市总体功能,促进土地升值,繁荣市场经济,进一步促进白水县城中心地位的提升。同时,该项目的建设,有助于增加财政收入,筹集城市建设资金,保障城市建设的持续发展。3.3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关于加快实现城市住房商品化和社会化的政策,有利于促进白水县住房货币化分配进程,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住宅消费需求,改善人们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同时,该项目的建设,可以带动众多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白水县经济的发展。同时,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增加社会就业岗位,缓解社会就业矛盾,维护社会安定。3.4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建设单位白水县交通运输局货运服务中心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社会信誉度,提升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壮大企业实力。4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4.1项目选址项目选址位于白水县人民路南段西侧,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完善,东至人民路西道牙,西至水保站界墙,南至西南社地界,北至西南停车场界墙。地理位置优越,场地内及周边没有发现需要保护的文物古迹,亦没有污染企业,区域环境优雅,建筑物的通风、采光、消防等条件较好。该场址选择符合白水县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和人文环境,且具有可依托的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后,不仅将会迅速改变目前这种被动局面,振兴白水县货运服务主业,完善提高相关配套服务设施,为广大客商、果农、货运经营者提供“优质便捷,文明高效”的服务,同时彻底解决了白水县货运服务中心建设期间的历史遗留债务,而且还可以促进白水县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城市品位,也符合县委县政府打造的长远目标。因此该项目场址选择是可行的。4.2建设条件4.2.1气象条件白水县位于中纬度半干旱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历年平均气温11.4℃,年极端最低气温-18.4℃,年极端最高气温38.9℃,无霜期207天左右,历年平均降水量568毫米,降水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且多为暴雨。日照充足,光热资源丰富。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夏季盛行东南季风,以干旱、暴雨、霜冻、冰雹、连阴雨等为特征的自然灾害频繁。4.2.2.1场地位置、地形与地貌拟建场地位于白水县县城东边,场地地形平坦,地貌上属黄土中台塬。4.2.2.2环境工程地质条件拟建场地地势开阔,在勘探范围内未发现洞穴、暗沟、洪水淹没及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环境工程地质条件良好,场地环境类别对基础为三类,据周边建筑土样易溶盐分析结果,场地土混凝土结构及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不具腐蚀性。4.2.2.3抗震设防烈度及基本地震加速度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0.3划分,拟建场地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g,设计地震分组第三组。4.2.2.4稳定性评价场地内无断裂、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作用,属于稳定场地,适宜该工程建设。另外,拟建场地未发现影响工程安全的诸如岩溶、洞穴、滑坡等其它不良地质现象,综合分析认为,场地的稳定性良好,适宜建筑。4.2.3征地、拆迁、移民安置条件项目建设用地属建设单位自有土地,目前为空地,不存在拆迁或移民安置问题。因此,本项目不存在土地费用。4.2.4施工条件该项目区毗邻城市规划道路,交通条件便利,工程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及建筑材料可顺利地进入施工场地。开工前期准备工作要抓紧落实,水、电、通讯等设施的引入,要及早和有关部门取得联系,最好有专职人员联系落实办理此事。该项目区施工场地宽阔,施工条件好,工程建设所需的的设备和建筑材料进场均不受任何限制,给工程的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5工程建设方案5.1建筑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5.1.1建筑设计指导思想根据项目所处的具体情况,按照《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99)和《图书馆建设标准》(JB108-2008)要求,结合项目的服务对象及使用条件和外观要求,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做到布局合理、结构安全。降低造价,节约投资。5.1.2建筑设计基本原则⑴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整个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经济、实用、美观、使环境与建筑相协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空间布局规划与经济发展协同的理念,设计应具有弹性和可操作性,充分考虑货运信息配载服务大楼未来的发展,适当增加绿化面积,更加优雅的环境。⑵符合城市总体规划。项目设计必须符合白水县县城总体规划,合理布置空间组织,整体风格与城市整体格局相吻合。⑶个性设计与功能相结合的原则。根据项目建设具体要求,以满足基本功能为根本,结合城市建筑风格,进行个性化设计。同时要注意建造一个舒适宁静的生活环境。按照有关规定,对建筑的防火设施、防震构造、安全设施、疏散通道与场地等构建筑物做出必要的安排。总之,该项目建设将严格按照国家现行的建筑设计规范和标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坚持科学性、安全性、美观性、节约集约型、节能环保型的原则。5.1.3设计目标⑴提升文化品位,突出城市特色,反映城市面貌;完善城市功能,成为白水县标志性建筑,使白水县的文化建设和城市环境进入新的层次。⑵作为一个整体的城市综合体来考虑其功能、交通、景观等方面的设计,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建筑格调现代、高雅、布局明确合理,并结合地域文化,建设具有时代的新特征。体现新时代创意与超前意识的货运信息配载服务大楼。⑶充分利用共享公共空间,提高空间的综合利用,以达到提高建筑设施的利用率和节省资金投入的要求。⑷货运信息配载服务大楼建筑与环境互相衬托,和谐统一。5.1.4平面设计和功能要求⑴总平面布局设计本项目区选址位于白水县人民路南段西侧,北临西南社停车场界墙,西邻水保站界墙,南邻西南社地界。东至人民路西道牙。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较为便利,有利于场内人员的聚集。项目区总用地面积8833.25㎡(约合13.25亩)东西长145米,南北宽60.5米,呈规则长方形。在项目区内建设一栋12层货运信息配载服务大楼,大楼坐东面西布置,大楼四周为绿化和集散场地,大楼采光通风等条件较好,具体布置详见总平面规划图(附后)。(2)功能分区A总平面设计要求总平面布置应功能分区明确、总体布局合理、各区联系方便、互不干扰,并留有发展用地。交通组织应做到人、车分流,道路布置应便于人员进出等运送、装卸和消防疏散。B楼层功能分区在临街门面处建设一幢12层货运信息配载服务大楼,该楼一层至二层为门面,三层为框架式结构大空间,为货运信息交易大厅,四层至八层为餐饮娱乐区,八层以上为宾馆。C建筑设计要求货运信息配载服务大楼各类用房除有特殊要求外,应利用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外墙、外门窗和屋顶等维护结构应区别使用要求,按照规范所规定的温度、湿度指标及白水县室外气象参数,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合理的构造,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是当需要采暖时,维护结构的传热阻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二是需要空气调节时,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执行;三是当无采暖和空气调解时,书库的外墙和屋顶的传热热阻值分别不应小于0.66m2k/w和0.9m2k/w;四是各类用房的天然采光标准,应符合《建筑采光标准》的规定。(3)交通道路系统设计项目区的道路规划是规划的重中之重,它能反映出道路的实用性、方便性和适宜性。货运信息配载服务大楼沿路而建,因此运输车辆或行人可以顺利到达货运信息配载服务大楼楼前。项目区路宽度在5m以上,满足消防要求。路面为水泥地面或者沥青路面,项目区内道路硬化铺设路面根据不同功能选取不同的材质,如:主要车行道为沥青路面;人行道采用彩色混凝土地砖等。消防道路宽度最窄处设置为5m,当消防车辆进入时,可以迅速便捷的到达货运信息配载服务大楼楼前,确保区域生命、建筑、财产安全。道路设计,不仅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而且还能够满足紧急事件发生时的需求,同时做到耐久。(4)景观绿化设计绿化设计主要从点、线、面三个方面进行考虑:点,是形的原生要素,在植物色彩上选用颜色鲜艳,有变化的色叶植物。线,道路绿化连贯而延续,形成贯穿整条道路的“绿轴”,植物配置上选地方树种为主。面,作为货运信息配载服务大楼的重点景观点。本项目沿道路两侧布置有行道树,以追求更多的自然的回归。绿化以草坪为主,配以灌木、少量造型优美的的乔木。作为面广量大的绿化,树种的选择应以适合当地自然条件、廉价、易长、易管、四季常青为原则,少量采用一些形态优美,具有色、香、味的花木。道路绿化以乔木为主,其间搭配低矮的灌木和花卉,把不同等级的绿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统一的绿化有机整体,绿化以自然为主乔灌结合。主要种类如下:=1\*GB3①常绿针叶树=1\*alphabetica乔木类:雪松,油松,侧柏=2\*alphabeticb灌木类:罗汉松,匍地柏,日本柳杉,五针杉=2\*GB3②常绿阔叶树=1\*alphabetica乔木类:杨树,广玉兰,元宝枫=2\*alphabeticb灌木类:大叶黄杨,迎春,南天竹,金叶女贞,榆叶梅=3\*GB3③落叶阔叶树=1\*alphabetica乔木类:悬铃木,银杏=2\*alphabeticb灌木类:白玉兰,碧桃,铁梗海棠=4\*GB3④藤木:紫藤,地棉=5\*GB3⑤花卉:太阳花,长生菊,一串红,甘蓝,美人蕉=6\*GB3⑥草坪:草地早熟禾,黑麦草5.2建筑设计5.2.1设计依据《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2011修订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5.2.2建筑平面设计本项目拟建1栋12层的框架结构货运信息配载服务大楼,南北长60.5m,东西宽220m,呈规则矩形,坐东朝西布置。货运信息配载服务大楼属于二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每层设一个防火分区;楼内共设置2个疏散楼梯和2部电梯,电梯兼作消防电梯用。在楼梯间入口处设置防烟楼梯间,楼梯间入口处应设前室、阳台或凹廊。防烟前室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小于6m2,疏散走道通向前室以及前室通向楼梯间的门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楼梯间靠外墙应有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楼梯间按照规范的规定设置防烟或排烟设施,并设置应急照明设施;防烟楼梯间前室采用自然排烟时,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合用前室的开启外窗面积≥3m2;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前室每五层内可开启外窗面积之和≥2m2。建筑物与周围建筑物之间满足防火间距和日照间距。5.2.3建筑立面设计在立面及形体造型上力求创造一种新颖的有特色的形象,强调简洁明亮,同时突出格调韵律,外立面以冷色调仿石砖为主,并与外墙涂料相结合,增加明暗层次,以增强视觉的舒适感。外墙材料采用新型建筑涂料及贴面材料,利用材料的质感及色彩划分立面上的各种建筑符号,形成典型、丰富美观的风格形式。5.2.4建筑剖面设计货运信息配载服务大楼1~8层层高3.5m,9~12层层高3.0m,室内外高差为0.3m,货运信息配载服务大楼建筑高度为40m。5.2.5建筑装修建筑外装修的原则是力求在经济实用的条件下,充分体现建筑的形象特点。5.2.6建筑防火设计5.2.6.1依据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规范》GB50222-95(2001修订版)5.2.6.2防火设计要点⑴防火(防烟)分区的划分,每层为单独的防火分区。⑵疏散楼梯采用防烟楼梯间。⑶防火墙及防火隔墙应砌至梁底,不得留有缝隙。⑷管道穿过防火墙及楼板处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将周围填实。管道的保温材料应为不燃烧材料。⑸除工艺及通风竖井外,管道井安装完管线后,应在每层楼板处补浇相同标号的钢筋混凝土将楼板封实。5.2.7建筑防水设计⑴屋面防水根据《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防水等级为Ⅱ级,2道设防。⑵其他防水卫生间和其他用水房间的楼地面标高,应比同层其它房间及走廊的楼地面标高低2cm。5.2.8无障碍设计⑴依据规范:《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⑵在以下部位考虑无障碍设施:建筑入口及室内高差处的坡道,各个房间均采用无障碍设计。5.2.9环保设计⑴依据规范:《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⑵本工程采取的环保措施:建筑材料及装修材料均应选用“环保型”产品。有噪声影响的房间均采取吸声或隔声处理。有射线危害的房间均采取防护设施。5.2.10门窗设计⑴设计依据《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3)。《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发改运行[2003]2116号文)。⑵结合建筑功能、当地气候及环境条件,确定门窗的抗风压、水密性、气密性、隔声、隔热、防火、玻璃厚度、安全玻璃使用部位、防玻璃炸裂等技术要求。⑶框料为白色塑钢型材,玻璃为无色中空玻璃。5.2.11垂直交通设计本项目垂直交通设置2部垂直电梯使用。5.3结构设计5.3.1设计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湿限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5.3.2设计参数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白水县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5.3.3采用荷载:卫生间:2.0KN/m2阳台:2.5KN/m2走廊、室:2.0KN/m2设备房:7.0KN/m2走廊、楼梯:2.5KN/m2上人屋面:2.0KN/m2不上人屋面:0.5KN/m2基本风压:W0=0.40KN/m2基本雪压:S0=0.25KN/m2人流密集的楼梯:3.5KN/m2室外一般地面活荷载:10.0KN/m2施工荷载(首层):10.0KN/m25.3.4结构设计=1\*GB2⑴地基基础本项目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地基处理:根据场地地质条件以及拟建建筑物荷载大小,建议建筑物采用CFG桩进行处理。其处理深度及范围应符合《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中的有关规定。基础方案:建议建筑物采用钢筋混凝土筏形基础,在基础施工时一定要做好防水措施。⑵结构设计货运信息配载服务大楼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5.4给排水设计5.4.1设计依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10)《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5)《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T50331-2002)5.4.2给水系统该项目用水水源由,供给本工程日常用水及消防用水,水质符合国家引用水标准。5.4.3用水量计算生活用水量包括货运信息配载服务大楼生活用水、绿化浇水和道路洒水等。该项目货运信息配载服务大楼生活用水标准3L/(m2·d),浇洒道路用水按0.3L/(m2·次)计(年浇50次);浇洒绿地用水按0.28m3/(m2·a)计,不可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损失水量按总水量的10%计。本项目年用水量见表5-1项目区年用水量计算表表5-1序号用水类别用水量标准使用单位数年用水量备注1货运信息配载服务大楼3L/(m2·d)11920m212362.55m32硬化场地及道路0.3L/(m2·次)2757.5m241.36m350次/年3绿地0.28L/(m2·a)2000m20.56m34不可预见及管网损失水1240.45m310%5合计13644.92m3备注:均按365d/a计算。5.4.4消防用水⑴室外消防系统:由城镇给水管网引入两根消防管供货运信息配载服务中心消防使用。室外消防管网成环状管网,室外消火栓布置间距不超过120m。室外消防用水量按20L/S,同一时间内火灾次数按1次计算,火灾延续时间2小时,则室外一次消防用水量144m3。⑵室内消火栓系统: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应设室内消火栓。室内消防用水量20L/s。火灾延续时间2小时,消防用水量144m3。室内消火栓按各楼层以建筑防火分区为单元,按两股水柱同时到达任何部位设置消火栓,水枪充实水栓不应小于10m,每根竖管最小流量不小于10L/S,每支水枪的最小流量不小于5L/S。消防箱内布SN65消火栓1个,A19水枪两支,25m补胶麻质水龙带一条,指示灯、消防启动按钮各一个,火灾时随时按下启动按钮,都能启动消火栓加压泵并同时向消防中心和水泵房控制板上发出声光报警信,消火栓加压泵的运行情况,均显示在消防中心和水泵房控制盘上。⑶灭火器配置=1\*GB3①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规定,本工程灭火器按B类火灾中危险等级进行配置,灭火器采用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2\*GB3②灭火器设置在楼梯、门厅位置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且不得影响安全疏散。=3\*GB3③对有视线障碍的灭火器设置点,设置指示其位置的发光标志;灭火器的摆放应稳固,其铭牌朝外。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灭火器箱内或挂钩、托架上,其顶部离地面高度不应大于1.50m;底部离地面高度不宜小于0.08m。灭火器箱不得上锁。=4\*GB3④灭火器不宜设置在潮湿或强腐蚀性的地点。当必须设置时,要有相应的保护措施;灭火器设置在室外时,要有相应的保护措施。=5\*GB3⑤灭火器不得设在超出其使用温度范围的地点。=4\*GB2⑷材料:室内消防管选用焊接钢管,焊接喷淋管采用内外壁热镀钢管,管径小于等于50的丝接大于等于70的采用卡箍连接。⑸在货运信息配载服务中心楼上设置容量为12m3消防水箱一个,满足前10min室内消防用水;在货运信息配载服务中心楼前的绿化下设容量为300m3消防水池一座,消防水池储存一次灭火所需的室内和室外消防用水量。5.4.5排水系统预计生活排水量为生活用水量的80%,共10915.93m3/a。=1\*GB2⑴生活污水排水系统本项目区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最终排入城镇污水管。⑵雨水排水系统本项目区雨水由雨水口汇集到位于绿地下的集水池,做为绿化用水补充,多余部分排入周边道路城镇雨水管网。5.5暖通与通风设计5.5.1设计依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2006年5月)《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5.5.2设计范围包括所有建筑物的采暖设计和通风设计。5.5.3设计计算参数⑴室外设计参数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289-2005)规定,冬季室外采暖期参数见表5-2。冬季室外采暖期参数表表5-2指标单位数值a.冬季室外计算温度(t0)℃2.1b.计算采暖期天数d825.5.4热负荷估算本项目区采用集中供暖系统。计算采暖面积按地上建筑面积的75%计,则计算采暖面积为8490m2。采暖热负荷按50W/m2计,则总热负荷约为447KW。5.5.5采暖系统⑴热源:城市集中供热管网。⑵采暖系统:该项目冬季采暖采用白水县城市集中供暖系统供暖,热媒为95/70℃低温热水。采暖系统采用上供下回单管同程式系统,且每组散热器设三通调节阀,在建筑物进出口管道设热计量表。散热器均采用TFD.700.I型辐射对流铸铁散热器,阀门采用截止阀,各分支阀门采用平衡阀,管材采用焊接钢管,保温材料采用岩棉或矿棉保温材料。5.5.6通风系统设计⑴为了保证室内环境,所有房间均采用自然通风。卫生间设变压式通风道。⑵高层建筑物楼梯间采用防烟楼梯间,靠外墙设置,采用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对于不能自然通风和排烟的部位,按照规范设置机械排烟设施。⑶屋顶电梯机房设排气扇。⑷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前室大于6m2,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5层内可开启外窗总面积之和大于2m2,因此采用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方式。⑸配电室设有机械排风兼火灾后排废气系统,并相应设有机械进风系统,送排风机设室内外开关。5.6供电设计5.6.1设计依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50034-2004)《消防安全疏散标志设置标准》(200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建设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5.6.2设计范围低压配电系统、正常照明、应急照明(备用照明、疏散指示照明);普通动力及消防动力配电;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及安全措施。5.6.3用电负荷等级及供电方式1、负荷分类本工程为二类建筑,其供电为二级负荷。2、供电电源本工程电源接白水县城市供电电网。在大楼一层设一间配电室,配电室内设1台400KVA变压器,并自备柴油发电机一台。设备容量见表5-3。设备容量估算表表5-2序号名称数量用电标准设备容量(KW)使用系数备注1新华图书大厦货运信息配载服务中心楼11920m250W/m25960.752电梯2部15KW/部300.23道路2757.5㎡0.8W/m22.20.75小计6295.6.4配电系统本项目消防设备采用双回路末端自动切换的供电方式。5.6.5计量总配电箱设于首层,内设总计量表,层配电箱内设分表。5.6.6照明设计该工程照明形式分一般工作照明、应急照明(备用照明、疏散照明)、装饰照明、室外照明(含道路、庭院及立面照明)。照度标准参照国家民用建筑标准中的要求进行设计,主要场所照度标准不低于以下标准。主要场所照度标准场所照度(LX)光源及灯型室内200荧光灯楼道50荧光灯室外照明20庭院灯、投光灯5.6.7电缆、导线的选型及敷设方式:⑴电力和照明电缆均选用YJV-1.0KV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室外直埋、室内穿管暗敷设。⑵电力和照明导线均选用BV-450/750V铜芯塑料绝缘线,沿墙、地、顶板等穿焊接钢管暗敷设。5.6.8防雷接地系统⑴防雷保护①本工程各楼座均按第三类防雷措施设防。②在楼座屋顶设避雷带(网)作防直击雷的接闪器,利用建筑物结构柱子内的主筋作引下线,利用结构基础内钢筋网作接地体。③为防雷电波侵入,电缆进出线在进出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等与电气设备接地相连。④为预防雷电电磁脉冲起的过电流和过电压,在必要部位装设电涌保护器(SPD)。⑵接地安全①本工程各楼座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采用TN-C-S系统,在电源引入处作重复接地;其工作零线和保护地线在接地点后要严格分开。凡正常不带电而当绝缘破坏有可能呈现电压的一切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均应可靠接地。②防雷接地、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及电气设备、信息系统等接地公用统一的接地装置。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否则应在室外增设人工接地体。③本工程采用总等电位连接,在配电室设总等电位连接端子;将建筑物内保护干线、设备进线总管、建筑物金属构件进行连接。④卫生间等处设局部等电位连接。5.6.9消防系统本工程设消防报警系统,消防供电负荷等级为三级,双回路电源供电,末端切换。建筑进线总开关运用300~500mA的漏电附件,以防电气火灾的发生。5.7管线综合布置设计要点5.7.1管线综合布置原则=1\*GB2⑴符合各种管线的技术规范;=2\*GB2⑵各种管线应尽量埋在道路红线以内,不要乱穿空地,造成今后对其它设施修建的不利;=3\*GB2⑶管线应尽量避免过分集中在交通繁忙的干道下面埋设,以免施工或抢修时,开挖路面和影响交通;=4\*GB2⑷埋设在道路下面的管线,一般应和道路中心线平行,同一管线不宜从道路一侧转到另一侧,以免多占地和增加与其它管线的交叉。5.7.2管线敷设方式所有工程管线均采用地下敷设,其中给水、污水、雨水、热力等管道采用直埋敷设方式;供电线路采用排管暗敷;通讯线路采用UPVC波纹管等塑料管材暗埋敷设,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等弱光(电)缆统一安排在综合通信管沟内。5.7.3管线综合布置各种工程管线在道路下的规划位置应相对固定,从道路红线向道路中心线方向平行布置次序为:给水、电力电缆、热力、电信、污水雨水管线,并且给水管道尽量避开项目区行车车道,敷设于人行道或绿化带内。根据各种管线性质、易损程度、建筑物对各种管线的安全距离要求以及各种管线相互间安全距离要求,本着压力流避让重力流,易弯曲管线避让不易弯曲管线,临时性管线避让永久性管线等原则进行管线综合。在道路横断面中安排管线时,首先应考虑将管线安排在人行道及行车道下面;其次将检修次数少的管线布置在车道下面,将电力、燃气、给水、雨水管线布置在道路中心线的东侧;将电讯、有线电视管线布置在道路中心线的西侧。管线之间,管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水平和垂直间距要满足技术、卫生、安全等要求,管线与地下管道要互相协调配合。。
6节能措施6.1节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国发(1998)4号《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6.2节能措施6.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严格按照《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所规定的体型系数下的各朝向、各围护结构的限值进行设计,达到保温与隔热要求。屋面:采用70mm厚挤塑聚苯板(XPS)保温材料,传热系数≤0.45W/(m2·K)。外墙:采用A级保温材料做保温层,建议外抹自控相变储能节能材料RFT作为保温层。其传热系数≤0.50W/(m2·K)。不采暖楼梯间隔墙平均传热系数为1.2W/m2·k,户门平均传热系数为≤2.0W/m2·k。阳台门为双玻塑钢推拉门,其平均传热系数为≤2.0W/m2·k。门窗:外墙窗户均采用塑钢单框双玻窗,传热系数≤2.47W/(m2·k)(空气层厚度为12mm)。不采暖楼梯间隔墙传热系数≤1.50W/(m2·K)。建筑外门窗的气密性等级不低于《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中规定的4级水平。伸缩缝墙、沉降缝墙、抗震缝墙平均传热系数为≤1.1W/㎡·k。6.在研究技术方案和工程方案时,对水资源消耗应提出节水措施,并对水消耗指标进行分析。=1\*GB2⑴应采用节水型工艺和设备,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降低水源无效消耗:=1\*GB3①选用节水办推荐的卫生洁具。=2\*GB3②大便冲洗水箱采用节水型水箱。=3\*GB3③配水龙头均采用节水阀。=2\*GB2⑵提高废水的回收率和重复利用率。=3\*GB2⑶从控制冲洗水量和选用节水配件方面达到节水目的,供水系统采取防渗防漏措施,应尽最大可能减少跑、冒、滴、漏水现象,杜绝水量流失。=4\*GB2⑷采用节水措施后,要对水耗指标进行分析,力争达到同类行业用水先进水平,达到高效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6.采暖系统热水循环泵HER满足相应的规范限值;集中采暖系统采用分室温度调节措施及分户计量装置;管道保温厚度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4-241-2006)要求;采暖系统在工作中无污染物产生及排放。6.6.节能的重点是:正确设计供配电系统,选用节能配电产品,科学的运行管理,实现供配电及用电设备的经济运行。配电系统节能:=1\*GB3①合理选择导线截面,减少线路损耗。=2\*GB3②提高功率因数减少电能损耗。=3\*GB3③电力配电设备尽量设置在负荷中心,缩短配电线路,以节省材料,并减少电能损耗。6.=1\*GB2⑴照明设备节能照明设备节能主要涉及照明光源和照明控制方式的选择。=1\*GB3①照明光源选择正确选择光源,应在满足显色性、启动时间等要求条件下,根据光源、灯具及镇流器等的效率、寿命和价格在进行综合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后确定。一般情况下,室内外照明应采用直管荧光灯、紧凑型荧光灯或高压气体放电灯,近年来发展成熟的半导体照明光源(LED光源)也在逐步推广采用。如照明光源采用高效节能T8三基色荧光灯,显色指数≥80Ra,发光效率≤75%;=2\*GB3②照明灯具及其附属装置选择在满足眩光限制和配光要求条件下,应采用高效节能照明灯具:选用配光合理、反射效率高、耐久性好的反射式灯具;选用与光源、电器附件协调配套的灯具。=3\*GB3③采用高效节能的灯用电器附件用节能电感镇流器和电子镇流器取代传统的高能耗电感镇流器。选用荧光灯时采用电子镇流器,其灯电流波形的峰值与均方根值之比不得大于1.7;电源侧功率因素(COSφ)不宜小于0.9;总谐波和三次谐波含量值应符合国家标准中有关规定。=4\*GB3④充分利用天然光有条件时,宜随室外天然光的变化自动调节人工照明照度。有条件时,宜利用各种导光和反光装置将天然光引入室内进行照明。=5\*GB3⑤照明控制采用各种照明节能的控制设备或器件;公共楼道照明、楼梯间照明和室外景观照明等均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房间或场所根据使用条件和天然采光状况采取分区、分组控制措施;有条件的场所,宜采用下列控制方式:天然采光良好的场所,按该场所的照度自动开关灯或调光。=2\*GB2⑵低压电器的节能低压电器在配电系统中大量采用,虽然每个低压电器耗电量并不大,但由于用量大(如接触器、热继电器、熔断器和信号灯等),所以,总的耗电量也是很大的。因此,应采用成熟、有效、可靠的节电型低压电器。6.3节能措施评价《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4-241-2006)要求,建筑物节能率7环境影响评价7.1编制依据⑴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实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2004年12月)《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实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年3月20日实施)⑵环境标准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实施)《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GB12523-2008)7.2环境影响评价分析原则建设项目一般都会引起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状况、环境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环境评价是在研究确定场址方案和技术方案中,调查研究环境条件,识别和分析拟建项目影响环境的因素,研究提出治理和保护环境的措施。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坚持以下原则:=1\*GB2⑴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功能规划的要求。=2\*GB2⑵坚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的要求。=3\*GB2⑶坚持“三同时”原则,即环境治理设施应与项目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4\*GB2⑷力求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力求环境保护治理方案技术可行和经济合理。=5\*GB2⑸注重资源综合利用,对环境治理过程中项目产生的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应提出处理和再利用措施。7.3环境现状分析项目选址位于白水县人民路南段西侧,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完善。南边紧邻西南社地界,东边至人民路西道牙,北边紧邻西南停车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较为便利。场地内及周边没有发现需要保护的文物古迹,亦没有污染企业。区域环境优雅,建筑物的通风、采光、消防等条件较好。7.4项目建设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应引起重视的环境问题主要有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处理、机械与运输车辆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和废水废气的处理、弃渣的处置、施工过程中废弃或丢弃的砼砂浆的处理以及运输车辆产生的粉尘和飘尘的处理等;项目建成后的运营期,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主要为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这些问题处理不当,将有可能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大气环境、人民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为此,针对以上问题,应按照有关规范要求进行处理,防止各种污染源的发生。7.5项目建设期环境保护措施7.5.1⑴施工生产区和生活区的大气环境质量应满足规定标准。⑵燃油机械应安装除尘装置,使其烟尘排放度低于机动车辆污染排放标准⑶为避免运输物质的洒落形成粉尘危害,运输水泥、石灰、砂子和垃圾的车辆必须掩盖起来。为避免路上次生飘尘造成的空气污染,施工道路及交通道路应定期洒水。7.5.2⑴施工临时占地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拦挡措施。在施工完毕后,应及时拆除临时建筑物,清理丢弃的杂物,恢复地貌及植被,以保护生态环境。⑵施工弃渣要运到制定地点堆放,并要及时平整、压实,以免飞扬。7.5.3⑴抓好环境影响和饮食卫生,垃圾、粪便应及时清理。⑵加强施工期卫生防疫和疾病防治工作,以预防为主,进行广泛的卫生保健教育,并建立健全卫生防疫制度。⑶施工人员进场前要进行体检,施工期间定期检疫,发现传染病人立即进行隔离治疗。⑷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环保要求施工,禁止超标的污染物排入项目区内。⑸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一线人员要佩戴安全帽,并采用湿式除尘作业,操作搅拌机、振动碾、钻机等施工机械的人员或附近的工作人员必须采取劳动保护措施,配备个人防护用具。⑹距离居民区较近的施工区禁止在夜间施工,避免影响居民的正常休息。7.6项目运行期环境保护措施对项目运营期产生的污染环境的“三废”要进行综合治理,使之达到国家环境保护要求。7.6.1项目产生的废水为生活用水,经化粪池消解后,再用SBR综合处理系统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用于绿化或排入排水系统,确保达标排放。7.6.2本项目在项目区形成的废品、废渣主要为生活垃圾。在总图设计时须设置生活垃圾堆放场所,通过集中定点堆放或袋装后,由环卫队统一装运处理,定期排出。7.6.3该项目设备产生的噪声源,应采用隔离减震措施,使机械噪声符合国家环保要求,单台设备运行噪声达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GB12523-2008)。平面布置时利用建筑物位置、声源方向性及绿化植物吸收噪声等因素,进行合理布局,充分考虑到综合治理作用,降低噪声危害,并控制进入生活区的噪声。此外,在建筑物的周围选择栽种适合当地生长、滞尘、吸音能力强的树种,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7.6.4植物具有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吸滞灰尘、减弱噪声、减少大气污染的作用。因此,货运服务中心内绿化是必不可少的。在项目区内采用集中绿化和分区绿化相结合方式进行绿化,在建筑物周围及道路两边种植乔木、冬青和草坪,使绿化率达到30%以上,以创造优美的环境。7.7环境影响评价综上所述,项目区的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期间,但这些影响都是短期的且经过相应的措施处理后基本可以避免。工程建成后,大片的绿化面积对社会及环境都非常有益,因此,本工程是可行的。8安全及消防8.1安全卫生项目劳动安全卫生是在已确定的工程技术方案基础上,分析论证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对劳动者和财产可能产生的不安全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8.1.1《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令第3号)《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1991)《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1996.1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建筑物防雷击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1996.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2.1-2007)《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实施)8.1.28.1.2本工程应严格按照国家建筑施工规范执行,所有进、出场人员在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特殊建筑施工时,必须架设周围安全网。在钢筋砼施工过程中必须有专门的安检人员,安装和拆除砼模板工作必须由专业人员施工。8.1.2⑴地震:拟建场地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建筑设防分类标准不低于丙类。建筑物按规范要求进行设防。⑵防雷:为预防雷击灾害,各类建筑物均应安装金属接闪器,以钢筋砼基础作接地极,同时需埋设水平接地带构成接地网。⑶降雨:为防止暴雨形成内涝,拟设排水系统,雨水经排水系统排入城市道路下水道。⑷防暑降温:拟利用自然窗户和空调系统降温。8.2消防8.2.1⑴《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年5月1日)⑵《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⑶《建筑灭火器配置规范》(GB50140-2005)⑷《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1993)⑸《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版)=6\*GB2⑹《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消防设施研究,主要是分析该建筑物在运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火灾隐患和重点消防部位,根据消防安全规范确定的消防等级,并结合当地公安消防设施状况,进行消防监控和消防设施配置。并经当地消防部门审批后实施及验收。8.2.消防要防患于未然,在加强消防意识教育的同时,要完善和保障各项消防措施。⑴消防道路宽5~7m,路面结构为城市型砼路面。消防车可以直达建筑物周围。⑵防火间距:建筑物与其它建筑物间距均应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⑶室外按照规范要求设置消火栓。⑷室内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的有关规定,设置消火栓,配置灭火器。灭火器设置在位置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且不得影响安全疏散。对有视线障碍的灭火器设置点,设置指示其位置的发光标志;灭火器的摆放应稳固,其铭牌朝外。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灭火器箱内或挂钩、托架上,其顶部离地面高度不应大于1.50m;底部离地面高度不宜小于0.08m。灭火器箱不得上锁。灭火器不宜设置在潮湿或强腐蚀性的地点。当必须设置时,要有相应的保护措施;灭火器设置在室外时,要有相应的保护措施。⑸在电气设备造型及安装上,均考虑了接地、防爆措施,对建筑物采取了防雷、防爆措施。⑹各建筑物均按规范设置疏散通道及安全出口。⑺该项目建筑按二级防火措施考虑,楼内设疏散指示图标,走道及楼梯间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灯。⑻本工程应配备兼职消防员2人,消防任务拟委托当地消防队承担。⑼建筑物安全出口:本项目应按规范要求设置安全出口。9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9.1施工组织机构合理、科学地确定项目组织机构和配置人力资源是保证项目建设和正常运行、提高劳动效率的重要条件。该项目管理实施设立基建项目部,由白水县交通运输局委派专人负责。下设办公室、工程科、质检科、财务科四个办公机构,项目全部完成验收后,移交白水县货运服务中心。.2项目建设管理机构职责项目建设管理实行法人负责制,主要职责是:⑴负责协调上下左右的关系,制定有关项目建设的制度及管理措施,对项目建设全过程及资金的使用进行全方位监督检查。⑵负责办理工程建设的各项手续,并会同有关部门具体对项目进行技术指导。⑶负责组织项目的招投标。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监理及重要设备的采购均实行公开招标,整个工程施工过程应委托具有同类资质、信誉度好以及具有工程监理经验的监理单位对本项目进行监理。⑷强化项目资金管理。项目建设资金实行专款专用、设立专门帐户、由专人负责管理,并严格按工程合同进行列支,坚决杜绝挤占、挪用项目资金。同时接受审计、监察等有关部门对资金使用的检查和监督。⑸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陕西省关于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的各项规定,本项目拟建立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等制度,以确保工程质量。9.3人力资源配置本项目管理采用直线型管理方式。定员10人,其中设经理1名,负责项目建设全面管理工作;办公室2人,承担办公机构的后勤工作;质检科3人,承担工程的进度、质量和合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财务科4人,承担项目的资金筹措,建设资金的拨付,成本预算及核算工作。9.4工程建设管理措施⑴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审批,实事求是,从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吉林省吉林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统编版期中考试(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重庆市八中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卷(一)地理试题及答案
- 上海市县(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统编版能力评测(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二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集锦
- 高一化学上册全册教案
- DB11T 1480-2017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避难场所分级管理规范
- 演艺消费季剧场类演出项目补助申报书
- 河南省郑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
- 手动清洁器具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文课件
- 广东省珠海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期中考试模拟试卷【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第一至三章】
- 广东省深圳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英语期中试卷(含答案)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英语Unit 3 单元测试卷(笔试部分)(含答案)
- 2024年海南省发展控股限公司子公司招聘11人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公司保密工作规范作业指导书
- 浙江省杭州市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阶段性检测试卷【附答案】
- 化学水资源及其利用(第1课时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保护水资源)课件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人教版(2024)上册
- 月考综合测试卷(3-4单元)(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 合肥包河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