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对比阅读教学设计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对比阅读教学设计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对比阅读教学设计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平世界里的“达观”与“奋勇”——《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对比阅读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审美鉴赏与创造:引导学生以“怀古诗”写作思路为线索,在具体品析词作中学会古代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和技巧;2、思维发展与提升:指导学生完成诗歌诵读,对“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等诗句诵读进行重点点拨,以读促悟,深度理解词人情感的复杂性;3、文化传承与理解:引导学生思考面对人生困厄时的态度,辩证理解苏轼之达观与辛弃疾之奋勇的不同人生选择。教学重难点1、审美鉴赏与创造:引导学生以“怀古诗”写作思路为线索,在具体品析词作中学会古代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和技巧;2、思维发展与提升:指导学生完成诗歌诵读,对“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等诗句诵读进行重点点拨,以读促悟,深度理解词人情感的复杂性;3、文化传承与理解:引导学生思考面对人生困厄时的态度,辩证理解苏轼之达观与辛弃疾之奋勇的不同人生选择。【学情分析】上课学生处在高一年级上学期。经过初中的系统学习,学生对苏轼、辛弃疾的生平有初步的了解,故“乌台诗案”等大事件的影响是学生认知系统里的已有之物,教师不需多做赘述。本节课是第二课时,学生在第一课时已经初步了解两首词的基本内容和手法,也已进行了充分的预习。高中生处在青春期,经历过一些挫折和困难,心理呈现出半幼稚、半成熟之态,常常陷入精神的迷惘和困顿。苏轼的达观、辛弃疾的奋勇,应是教师着重给予学生的精神食粮,可引发学生思考和内化,促进其航渡人生之困,成人成才。【学习重点】1、以“怀古诗”写作思路为线索,在具体品析词作中学会古代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和技巧;2、思考面对人生困厄时的态度,辩证理解苏轼之达观与辛弃疾之奋勇的不同人生选择。【学习难点】1、对“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等词句进行深度理解,达到以读促悟的诵读要求;2、辩证理解苏轼之达观与辛弃疾之奋勇的不同人生选择,让文本智慧照进现实人生。【学习方法】吟诵法、点拨启发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比较分析法【教材版本】普通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教具准备】PPT课件、黑板、粉笔【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前播放音频,创设情境氛围)近几天,我们班每一位同学向老师提交了一份个性化语文作业,话题是“谈谈你的烦心事”。(出示照片)有的同学说缺乏学习目标,有的说不能忍受成绩下滑,有的说无法平衡学习和睡眠的关系。前一段时间,小学生翻唱歌曲《孤勇者》爆红网络,从“孤”到“勇”,是航渡人生困顿的心理选择。人生漫漫,在未来的生活里,我们也许会遇到更加棘手的问题,感受撕心裂肺的痛苦,请大家仔细想一想:面对人生的困厄,我们应该怎样去实现精神突围?(出示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宋代大词人苏轼、辛弃疾的代表作,也许我们能从中获得一些人生启示。二、学习活动1:吟咏诗韵,因声求气学习准备:教师在第一课时后要求学生录制吟诵视频,班级学习小组长和老师共同遴选出最佳朗诵者。1、最佳朗诵者范读《念奴娇.赤壁怀古》,指名学生做优缺点点评。2、教师范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指名学生做优缺点点评。3、教师整体归纳诵读技巧(节奏、重音、语调、语速),全班集体朗诵。三、学习活动2:追念昔人,咏史抒怀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两首词题目的共同点——“怀古”,讲授怀古词基本知识和写作思路。明确:怀古诗(词)是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陈迹为题材,在诗歌中通过吟咏史实、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借古讽今等写作目的的一类诗。它的写作思路往往是:眼前景——昔日人(事)——心中情。2、问题一:两首词在“昔日人”的表现上,均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明确:用典3、问题二:运用这诸多的典故,词人想表达什么感情?请结合具体词句加以分析。要求:结合上节课的作业要求进行典故内涵整理,同桌可以交流意见。(1)学生对《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的典故进行整理和展示,教师适度点拨。点拨重点:“初嫁了”,表现了周瑜爱情婚姻生活幸福美满的状态;‚“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表现了周瑜英俊儒雅、气度不凡;ƒ“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表现了周瑜指挥若定、胸有成竹,且功成名就。„周瑜与自己的形象对比,引发了苏轼壮志难酬的苦闷之感。(2)追问思考:最能表现苏轼实现精神突围的词句是什么?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作者发出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感慨,你认为这两句词应该如何诵读?为什么?学生谈论自己的理解,教师适度点拨。点拨重点:“梦”的多种理解方式——梦境虚幻弱化了过去的痛苦愁怨,凭吊江月的行为既是对过去的回顾,也是一种自嘲,这期间有悲愁忧伤,但又流露出豪迈的气度;‚“梦”也可以理解为积极乐观的未来追求(如“中国梦”中“梦”的解读)。苏轼词作中的“江月”当然是自然、宇宙的代言,正如《赤壁赋》里所言“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把个人的哀乐成败放到自然——一个更大的时间和空间维度看,就看淡了,看开了,悲愁也就消解了、淡化了,可以寻找类似斟酒敬月这样的风雅事去做了,而“梦”所包含的有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这正是他旷达洒脱性格的反映。苏轼在精神上完成了壮志未酬的失意到自我宽慰、自我救赎的蜕变。明确:诵读时可以处理为语速整体缓慢、声调较低沉,也可以处理为语速前慢后中、声调沉转高亢。‚指名学生示范诵读;教师范读,以读促悟。ƒ教师展示苏轼宦海浮沉经历图,深化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深刻意蕴。(3)学生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的典故进行整理和展示,教师适度点拨。(4)追问思考:最能表现辛弃疾精神突围的词句是什么?你认为应该如何诵读它?明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应读得壮怀激烈,中等语速,语调高亢。指名学生示范诵读;教师范读,以读促悟。(5)归纳总结:在人生困厄到来之时,苏轼选择了洒脱达观的应对方式,辛弃疾选择奋勇坚定的对抗方法。凡此二种,皆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精神突围,同样属于“生命的诗意”。三、学习活动3:观照人生,辩证思考小组合作讨论:人生漫漫,我们在今天、未来会遭受各种各样的打击,会体验撕心裂肺的痛苦。如果可以穿越,你更希望哪一位词人穿越到今天与你做朋友?为什么?要求:推选核心发言人,注意回答问题的条理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举手发言,自主建构,完成对课文的深刻理解和个性化解读。四、学习活动4:归纳风格,提升锤炼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同为宋代豪放词派的代表作家,苏轼胜在一个“旷”字,辛弃疾胜在“豪”字,他们的词风同中有异;但同时又与婉约派有着本质的不同(如李清照《声声慢》),都在雄浑苍凉中见豪情,此为异中有同。五、作业设计请以“(选择苏轼或辛弃疾),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随笔。六、结束本课,言尽意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