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1框网络改变世界教学设计新人教版授课内容授课时数授课班级授课人数授课地点授课时间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道德与法治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4年9月20日
4.教学时数:45分钟核心素养目标1.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网络信息,提高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信息筛选、处理和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法治意识,使学生了解网络安全法律法规,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维护网络秩序。
3.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使学生在网络生活中能够关爱他人,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促进网络空间的和谐发展。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在面对网络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时,能够独立思考,理性分析,形成自己的见解。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重点
(1)网络改变世界的表现:本节课重点让学生了解网络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交流等方面,使学生认识到网络的广泛影响。
(2)网络的两面性:重点让学生理解网络既有积极的一面,如方便快捷的信息传递、丰富的资源等,也有消极的一面,如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
(3)正确使用网络的方法:本节课重点教授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包括提高信息素养、遵守网络法律法规、维护网络秩序等。
2.教学难点
(1)网络改变世界的深入理解:对于网络如何改变世界,学生可能停留在表面认识,难以深入了解其背后的原理和机制。
(2)网络两面性的辩证思考:学生可能难以理解网络的两面性,容易片面地看待网络,要么过于乐观,要么过于悲观。
(3)正确使用网络的实践操作:学生可能知道正确使用网络的道理,但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做到,如自制力不足、容易沉迷网络等。
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强调,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核心知识。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
(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网络改变世界的具体案例,如互联网金融、在线教育等,让学生深刻理解网络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2)小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网络的两面性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3)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与网络素养提升的实践活动,如网络道德宣传、网络安全竞赛等,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正确使用网络。
2.教学手段
(1)多媒体演示: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网络改变世界的各种现象,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网络教学平台:运用网络教学平台,上传相关教学资源,方便学生随时查阅和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3)在线互动工具:运用在线互动工具,如微信、QQ等,加强与学生的实时沟通,解答学生的疑问,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4)虚拟仿真实验:利用虚拟仿真实验软件,让学生模拟网络环境下的各种情境,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网络安全意识。
(5)教学视频:播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教学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深入理解网络的两面性,以及正确使用网络的方法。教学流程(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网络改变世界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网络改变世界的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网络改变世界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网络改变世界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网络改变世界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网络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网络改变世界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网络改变世界的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网络改变世界的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网络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在网络改变世界新课呈现结束后,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网络改变世界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网络改变世界的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网络改变世界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网络改变世界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网络改变世界的收获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网络改变世界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网络改变世界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知识点梳理1.网络改变世界的表现
-信息传递的快速与便捷
-社交方式的变革
-学习资源的丰富与共享
-工作方式的改变与创新
-网络对政府治理的影响
-网络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
2.网络的两面性
-积极面:便捷的信息获取、交流、娱乐等
-消极面:虚假信息、网络暴力、个人隐私泄露等
3.正确使用网络的方法
-提高信息素养,学会辨别真伪信息
-遵守网络法律法规,尊重他人权利
-维护网络秩序,积极参与网络建设
-保护个人隐私,不泄露敏感信息
-合理安排时间,避免沉迷网络
4.青少年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学会自我保护,不随意相信和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
-培养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如文明用语、尊重他人等
-积极参与网络公益活动,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注网络安全,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
-学会求助,遇到问题时寻求家长、老师或专业人士的帮助
5.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尊重他人:不发布侮辱、诽谤、歧视等言论
-诚信:不制造、传播虚假信息,不欺骗他人
-责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发布对自己和他人不利的信息
-关爱:关注他人需求,提供帮助,传递正能量
6.网络法律规范
-宪法、刑法、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网络生活的规定
-网络安全法:保护国家网络安全、个人信息安全等
-网络道德规范:倡导文明、健康、有益的网络行为
-法律责任: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7.网络素养的含义与提升途径
-信息素养:学会检索、评估、创造和应用信息
-媒介素养:认识媒介、使用媒介、批判媒介
-文化素养:了解网络文化、传承优秀文化、创造新品
-道德素养: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提升途径:学习相关课程、参与实践活动、自我修养等反思改进措施(一)教学特色创新
1.案例教学法的应用:通过引入生动的网络改变世界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案例分析中深入理解网络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小组讨论法的创新: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网络的两面性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3.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组织学生参与网络素养提升的实践活动,如网络道德宣传、网络安全竞赛等,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正确使用网络。
(二)存在主要问题
1.教学管理方面:课堂纪律有待加强,部分学生在讨论环节过于活跃,影响了课堂秩序。
2.教学组织方面:网络资源的分配和利用不够均衡,部分学生对网络资源的使用能力较弱。
3.教学方法方面:在知识讲解过程中,部分学生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对网络改变世界的理解不够深入。
(三)改进措施
1.优化课堂管理:加强课堂纪律教育,引导学生有序参与讨论,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
2.调整教学资源:合理分配网络资源,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个性化指导,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改进教学方法:采用更多样的教学手段,如引入互动游戏、角色扮演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加深对网络改变世界的理解。
4.强化实践环节: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组织更多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网络素养。
5.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在网络改变世界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化需求,给予针对性的辅导和支持,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6.加强家校合作: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学生在网络生活中的表现,引导家长合理安排学生的上网时间,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内容逻辑关系-信息传递的快速与便捷:互联网实现了信息的即时传输,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
-社交方式的变革:社交媒体的出现,让人们可以跨越地域限制,实时与他人互动。
-学习资源的丰富与共享:在线教育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促进了知识的普及和共享。
-工作方式的改变与创新:远程办公、在线协作等新型工作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
-网络对政府治理的影响:政府利用网络进行政策宣传、舆情监测、政务公开等,提高了治理能力。
-网络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网络为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传播渠道,同时也催生了新的文化形态。
2.网络的两面性
-积极面: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信息获取、交流、娱乐等平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消极面:网络虚假信息、网络暴力、个人隐私泄露等问题日益凸显,对个人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3.正确使用网络的方法
-提高信息素养,学会辨别真伪信息:通过学习,培养独立判断信息的能力,避免被虚假信息误导。
-遵守网络法律法规,尊重他人权利: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侵犯他人权利,维护网络秩序。
-维护网络秩序,积极参与网络建设:自觉维护网络环境,为构建健康、有序的网络空间贡献力量。
-保护个人隐私,不泄露敏感信息: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避免泄露敏感信息,防止隐私泄露。
-合理安排时间,避免沉迷网络:合理安排上网时间,避免过度沉迷网络,影响学习和生活。
4.青少年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学会自我保护,不随意相信和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轻信网络谣言。
-培养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如文明用语、尊重他人等:在网络生活中遵守道德规范,营造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
-积极参与网络公益活动,贡献自己的力量:利用网络平台参与公益活动,传递正能量。
-关注网络安全,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加强网络安全意识,防范网络诈骗。
-学会求助,遇到问题时寻求家长、老师或专业人士的帮助:在遇到问题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解决问题。
5.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尊重他人:不发布侮辱、诽谤、歧视等言论,营造友善的网络环境。
-诚信:不制造、传播虚假信息,不欺骗他人,做到言行一致。
-责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发布对自己和他人不利的信息。
-关爱:关注他人需求,提供帮助,传递正能量。
6.网络法律规范
-宪法、刑法、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网络生活的规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网络秩序。
-网络安全法:保护国家网络安全、个人信息安全等,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网络道德规范:倡导文明、健康、有益的网络行为,营造和谐的网络环境。
-法律责任: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提高网络法治意识。
7.网络素养的含义与提升途径
-信息素养:学会检索、评估、创造和应用信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媒介素养:认识媒介、使用媒介、批判媒介,提高媒介使用能力。
-文化素养:了解网络文化、传承优秀文化、创造新品,丰富文化底蕴。
-道德素养: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提升途径:学习相关课程、参与实践活动、自我修养等,全面提升网络素养。
板书设计:
网络改变世界
-信息传递快速与便捷
-社交方式变革
-学习资源丰富与共享
-工作方式改变与创新
-网络对政府治理影响
-网络对文化传承与创新作用
网络两面性
-积极面
-消极面
正确使用网络
-提高信息素养
-遵守网络法律法规
-维护网络秩序
-保护个人隐私
-合理安排时间
青少年网络生活
-自我保护
-良好行为习惯
-参与公益活动
-关注网络安全
-学会求助
网络道德要求
-尊重他人
-诚信
-责任
-关爱
网络法律规范
-法律法规规定
-网络安全法
-道德规范
-法律责任
网络素养
-信息素养
-媒介素养
-文化素养
-道德素养
-提升途径课堂小结,当堂检测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网络改变世界的表现、网络的两面性、正确使用网络的方法、青少年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网络法律规范和网络素养的含义与提升途径。
网络改变世界的表现包括信息传递的快速与便捷、社交方式的变革、学习资源的丰富与共享、工作方式的改变与创新、网络对政府治理的影响以及网络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网络的两面性指的是网络既有积极的一面,如便捷的信息获取、交流、娱乐等,也有消极的一面,如虚假信息、网络暴力、个人隐私泄露等。正确使用网络的方法包括提高信息素养、遵守网络法律法规、维护网络秩序、保护个人隐私和合理安排时间。青少年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包括学会自我保护、培养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积极参与网络公益活动、关注网络安全和学会求助。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包括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T29-276-2020 城市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安装工程施工规范
- 中国非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及越野车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丙位辛内酯市场运营态势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混龄班保育工作总结
- 2025年塑料装饰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专题32凯恩斯革命教案新人教版选修2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的变异第一节生物变异的来源第1课时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学案浙科版必修2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三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二节第2课时细胞质和细胞器练习含解析苏教版必修1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第14课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导学案岳麓版选修1
- 2025年国色天香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上海市崇明区2025届高三上学期一模 英语试卷(含答案)
-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培训课件
- 国家电投《新能源电站单位千瓦造价标准值(2024)》
- 粮食储备库内圆筒钢板仓及附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原发性肺癌临床路径
- 学校科技节活动方案
- 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方案3篇
- TSGD7002-2023-压力管道元件型式试验规则
-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12单元 化学与生活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 金融服务消费纠纷调解工作规范
- 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