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分析安全操作规程_第1页
化验分析安全操作规程_第2页
化验分析安全操作规程_第3页
化验分析安全操作规程_第4页
化验分析安全操作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验分析安全操作规程

(一)防火规定

1.打火机必须指定专人放在指定地点保管,不准随身携带。点燃煤

气灯应使用打火机,禁止使用纸捻引火。

2.处理超过一立升易燃液体时,应远离火源(包括电炉)2米以外,

处理沸点较低的乙醛等,即使少量也应远离火源。

3.拆卸有压力的可燃气装置前必须泄压。在室外排放可燃气体,必

须注意附近无火源,并应设有专人监视。

4.一切要废弃的易燃液体,金属钠等固体残渣,不得倒入水池或下

水道,必须集中收存在带塞的瓶、带盖的铁桶内。如不慎将油类等易

燃液体洒于地面,应及时用砂土或锯末等处理干净。

5.带油污的纸、布、棉花等不得随意乱扔,更不准在暖气上烘烤,

就放置在金属桶内,按时清除。

6.使用汽油洗涮装置、设备、工具时,要建立制度,室内禁止点火,

禁止开闭电气开关和设备,汽油用量一般不超过200毫升。

7.蒸储一立升以上易燃液体时,必须预先做好如下防火措施:

(1)检查烧瓶是否容易烧破。

(2)烧瓶露出部分的保温情况。

(3)装置应严密不漏。

(4)在两米以内不得存放易燃品。

(5)事先准备好砂箱、灭火器、石棉布等防火用具。

8.在蒸馈超过3立升易燃液体时,应该用金属制成的釜,不得使用

玻璃烧瓶。

9.在蒸储易燃液体时,不得直接用火加热(恩氏蒸储除外),规定在

100C以下用水浴,100℃以上用沙浴,并在火源处加上档风板;应使

用封闭式电炉,或使红热的高温电阻丝不露在外面。

10.在进行易燃品加热时(如蒸镭)严禁脱离岗位。

11.试验室内不得存放大量易燃液体,剩余样品必须送到室外安全地

点,少量易燃品亦必须存放在安全可靠处妥善管理。

12.烘箱内不准烘烤纸张(分析用滤纸除外)手绢及其它可燃性物质。

13.较低沸点的易燃品(如:轻油样品等)应贮存于冰箱内或温度较

低的专设地方,不得放在阳光直接照射处或暖器附近。

14.附近上空闪电打雷时,禁止人员登上油罐和可燃气罐上采样。

15.登上油槽、可燃汽罐、油罐车及进入轻油区、可燃气体区时一,严

禁穿带有钉子鞋。到可燃气罐上或夜间到油罐上采样,要站在上风侧

并须两人进行。

16.在油罐、油槽车上工作或取样时,严禁开闭手电筒,必须在油气

区域范围外进行开闭。

17.电炉、煤气灯使用完毕或室内无人时,必须及时关闭,下班时必

须专人认真检查。

18.发生火灾时,首先关闭一切火源积极扑救,并立即向消防队和调

度报告火警。根据引火物的性质采取适当的灭火措施:

(1)油类、醛类、苯类等不溶于水的溶液引起火灾,须用泡沫灭火

器及防火砂、石棉布、二氧化碳进行灭火。

(2)金属钠、金属钙等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可燃物只能用石棉布、

防火砂灭火,绝不可用水或泡沫灭火器。

(3)丙酮、酒精、硫磺、黄磷、赤磷、硝化纤等引起火灾,可用水

扑灭。

(4)烷基铝易于与水和氧发生化学反应而着火爆炸,在转移和贮存

时必须备用干砂及二氧化碳灭火器。

(5)如有大量添加剂着火时,要戴好防毒面罩,泡沫灭火器及水雾

等进行扑灭。

19.各种防火用具和器材,要有专人负责妥善保管,严禁平时动用,

每日要进行一次检查,并做到人人会用。具体要求:

(1)防火砂定期翻动,保持干燥松散,防止凝结,严禁将油类及其

它可燃物倒在防火砂堆上。

(2)泡沫灭火器放在0—37℃范围的地方,冬季放在室内,夏季放

置在阴凉处,严防冻结和高温变质失效。经常通好喷嘴防止堵塞。

(3)四氯化碳主要用于扑灭电气着火,泡沫灭火机用于扑灭油类着

火。电气着火,必须先切断电源。

(4)试验室内发生小的火警,应立即用湿布或石棉布隔绝空气熄灭

或砂土覆盖。

20.点燃的煤气灯及使用的电炉旁边,不得放置易燃物品(如:抹布、

毛布、易燃物品及油样等)。

21.高温物体(灼热的瓷舟、珀锅、瓷管等)要放于不能起火的安全

地方。

22.温度高的废油必须冷却到室温后,方可倒入废油桶(瓶)内。

23.轻质油不许倒入温度高的废油桶(瓶)内。

24.检查可燃气体设备是否漏气,要用肥皂水涂于可燃处试验,严禁

用火焰试验。

25.看到油气蔓延,嗅到油气味或接到跑、放油气(包括可燃气)通

知时,应立即熄灭一切火源,并杜绝一切产生火花的因素,进行详细

检查,以免引起火灾。油气到达后一切电气开关严禁开闭。

26.于受压容器或高温设备,管线中以及装置出口取油样、气样、催

化剂样品时;必须找岗位上的操作人员或指定专人进行采样。

(二)防爆规定

1.爆炸性物品都应贮存于阴凉、通风、干燥和不接近热源及火源的

场所,不得与酸、碱、油类及易燃物质一起存放。也不准猛力的冲击

和震动。

2.贮有油气、煤气、氢气及其它可燃性气体的气瓶或气罐附近不准

点火。对于这类气瓶及其气体管路一般不许变更互串使用,如必须变

更时须经班长(岗位负责人)批准,并进行排气置换,经分析合格后

方可使用。

3.不同种类气体管路如有互通之处,应加盲板进行隔离。

4.凡可燃气体必须经过分析合格后方可使用(含氧量小于0.4%)。

5.装有酒精的瓶子不经彻底洗净,不得用来装硝酸,避免生成雷酸

引起爆炸。

6.禁止往装可燃气体的容器内通入氧气或空气。

7.使用干冰做冷却剂时,应贮存在带有外罩的保温瓶中,不得贮存

在没有保温的玻璃容器内,以免因外温影响激烈挥发引起爆炸。

8.贮存干冰的保温瓶,应经常用木塞盖好,不得骤然将盖完全敞开,

不得过于塞紧,并在三米内不能有热源及电炉。

9.使用液体空气冷却剂时,严禁将油类和其它可燃性液体与其接触。

操作地点3米以内禁止用火和电热。

10.使用液体空气、干冰等低温冷却剂应注意:

(1)搬运及倾倒时,应戴上帆布手套和防护镜。

(2)保温瓶内应先放入玻璃丝,然后把低温冷却剂慢慢倒入。使用

液体空气不许用棉花或毛毡等代替玻璃丝。

(3)从保温瓶中取干冰要用铝勺。禁止用铁器。

11.使用玻璃容器加热时,装置系统内不准形成密闭,以免压力增大

引起爆炸。

12.充满水蒸汽或其它可凝缩气体的容器,不得密闭,以免冷却后形

成真空爆炸。

13.一切受压设备,使用前应试水压。对高压釜,应先检查安全阀、

压力表,确认好用后再使用。奥氏气体分析用的缓慢燃烧瓶,必须加

铁丝网罩。

14.浓的双氧水(含过氧化氢30%)在一般室温下,也容易分解,若

瓶太紧,就会引起爆炸,必须存放于不受阳光照射,温度较低的专设

地方(如实验室的水泥台下等)。

15.酸、碱、强氧化剂、沸点较低的液体、轻金属粉末等,均应分别

放置,以免发生意外危险。

16.可燃气的管道及设备必须保持正压,压力较低时(如低于50毫

米水柱)应停止使用。

17.有机物容器,不要盛装液体空气。

(三)防腐蚀及中毒,伤害规定

1.常用的腐蚀性及剧毒性药品时必须搞好防腐蚀和防毒工作。腐蚀

性药品如下:浓盐酸、浓硫酸、发烟硫酸、浓硝酸、发烟硝酸、冰醋

酸、氟氢酸、碘氢酸、漠水、氢氧化钠液、液氨水及浓双氧水等。剧

毒药品如下:氧化物、硫氢化物、高价汞盐、草酸、碑酸、二硫化碳、

苯胺、蚁酸、重金属盐及有机月青化物。

2.使用腐蚀性及剧毒性药品时,不可与皮肤接触,以免引起伤害或

中毒。在移取数量较多时一,应戴胶皮手套和防毒面具。

3.一切药品严禁放入口内尝试,如须用鼻鉴别时,可将试瓶远离鼻

孔,用手轻轻煽动侧方少闻其味,切不可用鼻子接近瓶口嗅之,以免

中毒。

4.操作或使用下列气体,均应在通风橱内进行,严禁在室内散发,

如氟、氯、澳、碘、氧化硫、氧化氮、二硫化碳、硫化氢、磷化氢、

硫磷化合物、氧化氢、汞蒸汽、苯蒸汽、四乙基铅及其它强腐蚀、恶

毒味的气体等。

5.在移动装水银的玻璃瓶时,应用手托瓶底。(其它应按照装水银工

作安全规程进行)。

6.使用含铅汽油要防止皮肤接触和吸入体内引起中毒。

7.严禁将不知名的药品、试剂互相混合到一起,以免激烈反应喷溅

引起伤害。

8.不知名称的药品或溶液,不可随便乱放及倒入水池中,必须与有

关部研究做适当处理。

9.开启带有挥发性、刺激性、腐蚀性药瓶塞及用试管和液体时,不

得将瓶口或试管对向自己或他人。以免液体或气体冲出,引起伤害。

10.处理容易飞溅的物品或带有腐蚀性的药品时应戴好防护镜,万一

溅入眼睛立即用大量清水长时间清洗后,再用以下溶液冲洗五分钟以

上;酸类用1—3%碳酸氢钠溶液冲洗;碱类用1—3%的硼酸水冲洗。

如无上述溶液时立即用清水冲洗,冲洗后在请医生治疗。

11.稀释浓硫酸时,只许把浓硫酸慢慢加入到水中,决不许把水注入

到浓硫酸中去,以免溶液飞溅,引起伤害。

12.浓硫酸触及皮肤时,不可用水冲洗,须先用干布擦净,再用水或

稀碱液(须用碳酸氢钠稀溶液,切勿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13.制备王水时,发生具有腐蚀性及毒性的氯气,须注意避免吸入或

触及皮肤和眼睛。

14.皮肤有破口须立即到医疗部门消毒包扎,切不可在实验室内接触

和涂沫其它分析药品。

15.二氧化硫、液氨等腐蚀性气体钢瓶气嘴锈坏需要进行修理时,应

在室外空旷处操作,不得少于二人。

16.使用油气炉后,必须将阀门关好。

17.连接油气的胶管必须经常检查有无漏裂,连接是否严密发现漏气

及时处理。

18.修理和检查易中毒的气体管路或阀门时一,工作场所应加强通风,

并要两人以上在上风侧进行操作,必要时应戴防毒面具。

19.用真空泵抽吸具有毒性或腐蚀性气体,必须通过适当吸收剂吸收

后再放入下水道内排出。

20.倾倒较多量漠水时,应在通风橱内或室外空旷处进行,并戴好防

毒面具及手套,在室外应站在上风侧,同时须有二人。

21.倒取使用腐蚀性药品时一,应戴胶皮手套、防护镜。

22.使用发烟硝酸或进行化学反应时一,生成二氧化氮具有腐蚀性及毒

性,应避免吸入。

23.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及有麻醉性的乙醴等,要严防漏

气避免吸入体内。

24.苯胺、四乙基铅等具有剧毒性,不可直接用嘴吸或接触皮肤。

25.氟化物、碎化物和高价汞盐等剧毒药品使用管理时,应遵守防毒

有关规定,并注意以下几点:

(1)须放在阴凉、通风、干燥场所,并与其它试剂分别贮放。

(2)设专人负责保管,建立帐目严加管理。

(3)须经有关部门领导根据用途审核签字后领用,用多少领多少,

不准有剩余。

(4)使用时要设专人监护防止中毒。

(5)假期加强管理,统一集中上封上锁,登记贮存数量。

(6)在管理中发现问题及时报告领导。

26.使用吸液管吸取试药溶液,一律使用橡皮球抽吸,不准用嘴吸

27.烧杯、烧瓶等玻璃仪器,如发现有微小的裂痕或其它弱点,则不

得再装盛溶液使用,以免加热或受压破裂。

28.移动装有较多量(2立升以上)药品或溶液的玻璃容器时,必须

先擦干外部,使其没有光滑物质存在,并托着容器底部移动,不准提

瓶颈移动。

29.使用分液漏斗或其它密闭玻璃容器来振摇挥发性液体时,应经常

不断地放出仪器中的气体压力,以免瓶塞冲出或爆裂。

30.带有固体物质或较多沉淀加热时须经常搅拌,不可随意离开,以

防仪器破裂造成危害。

31.向玻璃管、冷凝管、烧瓶支管或其它玻璃仪器插入木塞或橡皮塞

时,手应握在距离插入处约3-5厘米处,不宜相距太远。同时戴手

套或在着力处用布包裹,以免折断伤手。

32.从木塞、橡皮塞或胶皮管上取玻璃管时,应先在连接处设法加润

滑剂,然后慢慢取下,如实在困难,可将连接的橡皮管或塞子切开,

万不可强行用力。

33.在折断玻璃管或玻璃棒时,必须戴上手套或用布包裹,以免划破

皮肤,切断面须在火焰上灼烧光滑。

34.抽吸过滤及其它真空减压装置安全注意事项:

(1)不可使用薄壁或有裂痕的仪器,以免受压发生爆炸。

(2)不可在真空状态下拆卸装置或突然改变压力。

(3)玻璃仪器必须包装好铁丝网并进行真空实验,合格后方准使用。

35.各种仪器支架及夹子必须放置在稳固的地方。夹子必须加以固定,

避免滑动和倾倒。

36.真空蒸镭安全注意事项:

(1)玻璃装置须经真空试验,试压合格后,方可使用。

(2)蒸镭完毕,冷却到一定温度后慢慢扭动活塞,放入空气,避免

压力突然改变,对器壁撞击而引起爆炸。

(3)操作人员要戴好防护镜。

(4)表压大于0.5公斤/厘米2时不准使用玻璃容器,可使用金属制

的容器。

37、将气体通入液体发生反应时,在两者之间必须安装安全瓶,以免

气体发生器冷却后将液体逆向吸回发生危险。

38.在进行下列工作时“须戴防护镜”。

(1)处理大量的有刺激性蒸汽的药品如澳、氨、发烟硫酸、发烟硝

酸,浓酸液、黄磷等。

(2)敲碎和研磨坚硬物质或腐蚀性物品。

(3)磨铿石英管,粉碎固碱等。

39.不可把腐蚀性、易燃性药品与工具混放在一起,以免取放工具时

不慎引起危害。

40.任何化学药品或溶液防止从容器内溢出,如果发生溢出或溅到操

作台、地面、仪器上应立即清除干净。

41.破碎的玻璃一律不得任意扔在地上,以免扎脚。

42.粉碎、过筛有各种细粉状的物质操作时,要戴口罩。

43.一切药品溶液的瓶上都必须贴有标签注明名称、规格、浓度及日

期,剧毒性的药品应有明显的标志。

44.严禁将食具和试验仪器互相代用。

(四)电气设备使用安全规定

1.各岗位所用的电气设备,应有专人负责。

2.电气设备发现异常,必须通知电气人员处理,不准擅自处理。

3.电线接头必须用胶布包好,所用的电气设备均需安装良好的接地

线。

4.手潮湿时不得触动任何电气设备,必须擦干后再进行操作。

5.新增电气设备必须先考虑能否超过负荷,严禁任意超负荷安装。

6.可熔片或保险丝,必须按电源线允许的额定电流安装,严禁用铁

丝或铜丝代替。

7.禁止任意在开关上接临时电力设备,或临时照明线。

8.电线或电气设备上严禁悬挂衣物或放各种物品。

9.禁止将电炉直接放在木制试验台上,炉底应垫以耐火砖,连续使

用4小时以上炉底部须架空。

10.变压器应放在干燥地方,避免潮湿,如放在地上使用时一,必须垫

以木板。用完变压器后,及时将电源拉下,并将手柄旋转回零点。

11.使用电气设备时,必须先检查电开关,电机以及机械设备部分是

否安置妥善,有无异样杂物。

12.严禁用铁柄毛刷清扫电门,更不许用湿布去擦电门。

13.对闸刀开关工作时必须合严,停止工作时必须将开关拉开。

14.新装电气设备须将产品说明书、合格证同设备一起交给电气人员

检查,并按说明书的规定方法进行安装和使用。

15.电气设备要根据各岗位的具体情况使用,例如:防爆的地方必须

使用防爆设施,有腐蚀性的气体必须使用全闭设备。

16.电气转动设备必须有专人负责维护、保养、润滑和定期检修。检

修日期规定如下:

(1)密闭式转动设备为一年。

(2)半密闭式转动设备为半年。

(3)串激式电动机火花不能大于半周,六个月应检查一次刷子。

17.下列电气设备不准在有爆炸气体区域使用,例如电烘箱的闸刀开

关,不带防爆罩的电灯以及带刷子的电气设备等。

18.马福炉、烘箱、电热等电气设备,用完后应将指针转回零点,并

把电源开关拉开。

19.使用自偶变压器时应注意:

(1)使用前先将指针转向零点,然后插上电源插销,用验电笔验出

输出点,如果有电压将插销拔下,改变方向重新接上再用(两条火线

例外),正确接线如下:

正确茸线法籍误接售法.

地线I地线I

输出

输出

火畿火线

正确接接地线法地线输出火线错误接线法地线输出火线

(2)电源电压应与输入电压相等依照接线柱上说明联接电源。

(3)使用时应注意变压器功率和允许电流,不得超过负荷。

(4)旋转扭动调节手轮要缓慢,以免电刷受损。

(5)使用完毕,应将输出电压调到零位,再切断电源。

(6)碳精刷磨损超过一条半导线戳面时,应换碳精刷。

20.三相调压变压器联接方法为Y型,应用前一定要看懂线路,再进

行接线。

21.对电压不清的电源决不许任意接上电动设备,应由电气人员检查

后方可使用。

22.各岗位所用的验电笔应有专人负责保管,不能随意拆卸或污染等,

使用前先试验电笔是否好用。

23.使用烘箱干燥仪器等,先把仪表表面附着的水擦掉,以免由于水

滴滴到烘箱底部电热丝上,造成断线,短路漏电等。

24.在检修电气设备时,对拉下的开关应挂上标志牌并取出保险丝,

检修完毕后在装上。岗位总电源开关不允许任意拉开或合上,如有必

要需通知负责人员处理。

25.不准随意安装临时灯,如因工作需要须经电气人员检查合格后,

才允许安装使用,

(五)设备、仪表使用管理规定

1.各种设备、仪表必须建立使用管理制度,并由专人保管。

2.建立维修制度,定期检查、润滑和修理。

3.设备操作人员,了解设备仪表性能后才能按铭牌规定操作。

4.发现有异常显现象(例如怪声、发热、振动等)时,立即停止使

用,运转人员应查找原因进行简单处理,如问题较大不能立即解决,

应找检修人员进行检修。

5.新增添的设备、仪表必须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否则应有检修人员

重新鉴定后合格后才准使用。,

6.设备仪表的说明书应立册统一保管,设备转移时说明书要同时交

接。

(六)电烘箱使用安全规定

1.按铭牌规定进行操作。

2.安装三眼插座时须电工进行,不准任意处理。

3.一切可燃、可爆和有腐蚀性气体放出的物质,严禁放入普通电烘

箱内。

4.所烘的物质不应过挤,以免碰撞箱内温度调节设备。

5.不应将所烘干的物质直接放入烘箱或放在滤纸上,应放在容器中。

6.在箱内外温差较大时,不能突然打开外门,否则易时玻璃器炸裂。

7.烘箱须有接地线。

8.停用时拉下开关,并将调节手柄转回零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