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_第1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_第2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_第3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_第4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word/word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2分)1.空气污染、雾霾频现,下列现象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A.焚烧秸秆 B.光合作用 C.燃放鞭炮 D.汽车尾气2.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粉笔折断 B.蜡烛燃烧粮食酿酒C.海水晒盐动物呼吸 D.钢铁生锈冰雪融化3.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4.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钢、氧化镁、空气 B.氮气、过氧化氢、氯酸钾C.木炭、水银、牛奶 D.金刚石、冰水、石灰石5.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变大B.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C.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间有间隔D.水与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6.砷化镓(GaAs)是一种“LED”绿色节能光源材料,镓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镓的说法错误的是()A.核电荷数是31 B.元素符号是Ga7.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只生成一种黑色固体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8.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凭借对青蒿素的研究成果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C15H22O5)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曾拯救全球数百万生命,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含碳、氢、氧三种元素B.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C.是一种化合物D.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9.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CaCO3CaO+CO2↑ B.H2O+CO2═H2CO3C.Fe2O3+6HCl═2FeCl3+3H2O D.2Na+2H2O═2NaOH+H2↑10.如图是治理汽车尾气反应的微观过程,从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该反应方程式为:CO+2NON2+CO2B.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C.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发生改变D.该反应体现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11.将铁丝,铜丝分别伸入盛有同种试剂的两支试管中,下列试剂能迅速比较出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A.蒸馏水 B.稀硫酸 C.硫酸钠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12.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物质XYZW反应前质量/g20202020反应后质量/g3020待测14A.Z参加反应的质量是16g B.Y一定是催化剂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X一定是单质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6分)13.用化学用语填空:(1)两个氢分子;(2)碳酸中碳元素的化合价;(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14.生活中处处有化学.防止食品变质而充入包装袋中的气体是;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由(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倡导“低碳生活”主要是为了减少(填化学式)的排放.15.可燃物燃烧除需要氧气外,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煤块经粉碎处理后燃烧的更快,这是因为.16.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胶状物可悬浮于水中的杂质.新型自来水消毒剂ClO2可由如下的反应制取:Cl2+2X=2NaCl+2ClO2,则X的化学式为,实验室中可用来鉴别软水和硬水.17.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1)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2)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18.单质B是一种常见且用途广泛的金属,B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仅次于铝,已知金属B能发生如下一系列变化:(1)物质C的名称是;(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22分)19.请分析下列现象,并回答问题:(1)如何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2)CO可燃,CO2不可燃,它们性质存在差异的微观原因是什么?(3)用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0.如图所示,打开分液漏斗,使其中的无色液体与烧瓶中的固体接触反应,可观察到尖嘴导管口处有水喷出.请分别写出一个符合图中现象和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1)分解反应(2)置换反应.21.金属用途广泛,如图为某学习小组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所做实验,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1)铝比铁活泼,但为什么铝在空气中却表现出良好的抗腐蚀性?(2)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请描述B中的实验现象(4)两只试管中发生的反应可以证明相关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什么?22.通过微观反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丙物质属于纯净物中的(填物质分类)(2)上述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3)根据上述示意图,你能得到哪些化学变化的信息?(请写一条).23.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②.(2)用装置B制取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为.(3)小吴用装置F收集氧气时发现水变成紫红色,可能的原因是.(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图1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如果用图2所示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填“a”或“b”)端管口通入.(5)实验室中欲利用某某某石来制取二氧化碳,为测定该某某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杂质不参加反应),称取12.5g某某石,向其中加入足量的50g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称量剩余物的质量为58.1g,试计算某某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2分)1.空气污染、雾霾频现,下列现象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A.焚烧秸秆 B.光合作用 C.燃放鞭炮 D.汽车尾气【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化学知识生活化;空气与水.【分析】本题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解答】解:A、焚烧秸秆能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能污染空气;B、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氧气是不污染空气的;C、燃放鞭炮会生成二氧化硫等气体,所以会污染大气;D、汽车尾气的排放能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有毒气体,能污染空气;故选B.【点评】要知道空气污染物有粉尘和气体,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气体.2.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粉笔折断 B.蜡烛燃烧粮食酿酒C.海水晒盐动物呼吸 D.钢铁生锈冰雪融化【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汽油挥发、粉笔折断的过程中均没有新物质生成,均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蜡烛燃烧、粮食酿酒的过程中均有新物质生成,均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海水晒盐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动物呼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钢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3.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加热器皿-酒精灯;固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专题】实验操作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给试管中得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粉末状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粉末状药品的取用方法:将试管横放,用纸槽将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再将试管竖起,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钢、氧化镁、空气 B.氮气、过氧化氢、氯酸钾C.木炭、水银、牛奶 D.金刚石、冰水、石灰石【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解答】解:A、钢是碳与铁的合金,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氯酸钾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误;C、木炭是含有细小石墨晶体的混合物,水银是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D、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冰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物质的分类是历届中考的重点.学生在进行辨别时,往往误以元素种类的多少进行混合物与纯净物的判断,或者忽略了单质、化合物必须是纯净物这一大前提.这也是这类试题学生易出错的主要原因.5.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变大B.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C.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间有间隔D.水与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体积)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B、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D、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砷化镓(GaAs)是一种“LED”绿色节能光源材料,镓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镓的说法错误的是()A.核电荷数是31 B.元素符号是Ga【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的种类的方法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A.根据原子的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则镓原子的核电荷数是31,故A不符合题意;B.根据图可知信息:镓元素符号是Ga,故B不符合题意;C.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金属元素名称有“钅”字旁,因此镓属于金属元素,故C不符合题意;D.根据图可知信息: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其单位为1,而非g.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的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7.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只生成一种黑色固体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光,生成大量的白烟,不是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8.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凭借对青蒿素的研究成果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C15H22O5)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曾拯救全球数百万生命,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含碳、氢、氧三种元素B.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C.是一种化合物D.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分类;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A.根据物质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B.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C.根据化合物的概念来分析;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来分析.【解答】解:A.由青蒿素的化学式可知,青蒿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B.青蒿素是由青蒿素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C.由青蒿素的化学式可知,它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正确;D.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9.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CaCO3CaO+CO2↑ B.H2O+CO2═H2CO3C.Fe2O3+6HCl═2FeCl3+3H2O D.2Na+2H2O═2NaOH+H2↑【考点】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由题意: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则可根据化合价的是否发生了变化判定哪些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选项错误.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选项错误.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未改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选项错误.D、反应前后钠元素的化合价由0变为+1价,氢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的新信息获取、处理能力,充分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含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0.如图是治理汽车尾气反应的微观过程,从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该反应方程式为:CO+2NON2+CO2B.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C.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发生改变D.该反应体现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此题可依据图示中微观结构示意图的有关信息,而后依据质量守恒定律的有关知识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选项中,方程式两边氧元素的原子个数不等,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方程式应该是2CO+2NON2+2CO2,选项A错误;B、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有的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因此,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选项B错误;C、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有的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选项C错误D、在该反应中,一氧化氮失去氧,被还原,一氧化碳充当还原剂,具有还原性,选项D正确.故选:D.【点评】微观结构模型逐渐成为中考的大众化试题,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的微观意识,将是以后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一个方向.本题综合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质量守恒定律、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的实质四个方面的知识,看似都很基本,但基础薄弱的学生,由于脑细胞中缺失微观概念,做起来就有相当难度,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因此算是一道难题吧.11.将铁丝,铜丝分别伸入盛有同种试剂的两支试管中,下列试剂能迅速比较出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A.蒸馏水 B.稀硫酸 C.硫酸钠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判断能否发生反应,进而可确定两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解答】解:A、铁丝、铜丝在蒸馏水中均能生锈,但反应速率较慢,不能迅速比较出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故选项错误;B、将铁丝、铜丝分别伸入盛有稀硫酸的两支试管中,铁丝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铜丝不能,说明活动性铁>氢>铜,能迅速比较出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故选项正确;C、将铁丝、铜丝分别伸入盛有硫酸钠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均无明显变化,说明活动性钠>铁,钠>铜,无法确定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故选项错误;D、将铁丝、铜丝分别伸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均无明显变化,无法确定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2.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物质XYZW反应前质量/g20202020反应后质量/g3020待测14A.Z参加反应的质量是16g B.Y一定是催化剂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X一定是单质【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结合表格中的数值,则待测值;从而判断反应物,生成物;再判定反应类型;掌握催化剂的“一变二不变”的特点.【解答】解:设待测值为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结合表格中的数值,则20+20+20+20=30+20+X+14,解得X=16克.分析质量的变化:X质量增加,Y质量不变,Z、W质量减少.质量增加的为生成物,质量减少的为反应物.A、Z参加反应的质量是20g﹣16g=4g,故说法错误.B、Y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故说法错误;C、ZW质量减少,是反应物,X质量增加,是生成物,该反应是化合反应,故说法正确;D、X质量增加,是生成物,且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因此X一定不是单质,故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通过归纳不同物质或不同变化过程中相同点和不同点有效地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融合点和嫁接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6分)13.用化学用语填空:(1)两个氢分子2H2;(2)碳酸中碳元素的化合价H2O3;(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l2O3.【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解答】解:(1)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氢分子可表示为:2H2.(2)碳酸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碳元素显+4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显+5价可表示为:H2O3.(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故答案为:(1)2H2;(2)H2O3;(3)Al2O3.【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分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等)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4.生活中处处有化学.防止食品变质而充入包装袋中的气体是氮气;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由离子(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倡导“低碳生活”主要是为了减少CO2(填化学式)的排放.【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用作保护气,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以及倡导“低碳生活”主要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进行解答.【解答】解: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用作保护气,所以防止食品变质而充入包装袋中的气体是氮气;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倡导“低碳生活”主要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答案为:氮气;离子;CO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具有多种性质,解答时应该理解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哪种性质决定的.15.可燃物燃烧除需要氧气外,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煤块经粉碎处理后燃烧的更快,这是因为煤粉与氧气有更大的接触面.【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实验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和影响物质变化的因素.【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分析,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煤块经粉碎处理后燃烧的更快,是因为煤粉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更大.【解答】解:燃物燃烧的条件是:除需要氧气外,还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煤块经粉碎处理后燃烧的更快,是因为煤粉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更大.故答案为: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煤粉与氧气有更大的接触面.【点评】物质燃烧的条件是: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16.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胶状物可吸附悬浮于水中的杂质.新型自来水消毒剂ClO2可由如下的反应制取:Cl2+2X=2NaCl+2ClO2,则X的化学式为NaClO2,实验室中可用肥皂水.来鉴别软水和硬水.【考点】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水的净化知识分析明矾的作用;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和种类不变判断X的化学式;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而软水是指不含或少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在水的净化中明矾的作用是溶于水生成胶状物可吸附杂质;在反应的Cl2+2X═2NaCl+2ClO2的右边有钠、氯、氧的原子的个数分别是2、4、4,在左边有氯原子的个数2,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可知,X的化学是为NaClO2;软水和硬水的鉴别可用肥皂水,泡沫多的为软水,泡沫少的为硬水.故答案为:吸附;NaClO2;肥皂水.【点评】本题考查知识比较简单,了解相关知识即可正确解答;化学式的判断以及化学用语的书写是中考的重要考查点.17.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1)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Zn+H2SO4═ZnSO4+H2↑;(2)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即可.【解答】解:(1)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点燃条件下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故答案为:(1)Zn+H2SO4═ZnSO4+H2↑;(2)CH4+2O2CO2+2H2O.【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18.单质B是一种常见且用途广泛的金属,B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仅次于铝,已知金属B能发生如下一系列变化:(1)物质C的名称是四氧化三铁;(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Fe2O3+3CO2Fe+3CO2;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3Fe+2O2Fe3O4.【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框图型推断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从单质B是一种常见且用途广泛的金属,B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仅次于铝,可知B是铁,据此为突破口对图示的反应进行分析,A是氧化铁,由B与硫酸反应可生成气体D可知,D是氢气,铁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四氧化三铁的黑色固体C,铁与硫酸铜反应可生成红色的金属铜.【解答】解:由于单质B是一种常见且用途广泛的金属,B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仅次于铝,可知B是铁,A是红色含铁的氧化物,所以A是氧化铁,由铁与硫酸反应可生成可燃性气体氢气可知,D是氢气,铁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四氧化三铁的黑色固体C,铁与硫酸铜会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红色的金属铜.故答案为:(1)四氧化三铁;(2)①Fe2O3+3CO2Fe+3CO2;④3Fe+2O2Fe3O4.【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元素和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元素和物质题中的转换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进行验证即可.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22分)19.请分析下列现象,并回答问题:(1)如何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2)CO可燃,CO2不可燃,它们性质存在差异的微观原因是什么?(3)用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考点】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1)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考虑氧气的检验方法.(2)根据物质的组成和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解答即可.(3)根据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会生成碳酸钙进行分析.【解答】解:(1)由于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可燃物的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该气体是氧气.故答案为: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该气体是氧气.(2)CO可燃,CO2不可燃,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故填:分子构成不同.(3)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故答案为:Ca(OH)2+CO2=CaCO3↓+H2O.【点评】此题所考是基础的知识点,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分子的性质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等是解题的关键.20.如图所示,打开分液漏斗,使其中的无色液体与烧瓶中的固体接触反应,可观察到尖嘴导管口处有水喷出.请分别写出一个符合图中现象和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1)分解反应2H2O22H2O+O2↑(2)置换反应Zn+2HCl═ZnCl2+H2↑.【考点】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无色液体与试管中的固体接触反应,观察到尖嘴导管口处有水喷出,可能是无色液体和固体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气体,导致尖嘴导管口处有水喷出;也可能是固体物质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导致容器中的空气受热膨胀进行解答.【解答】解:(1)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能生成氧气,使尖嘴导管口处有水喷出,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2)锌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使尖嘴导管口处有水喷出,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理解尖嘴导管口处有水喷出的原因(产生气体或与水反应放出热量)、掌握常见气体的制取及反应物的状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1.金属用途广泛,如图为某学习小组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所做实验,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1)铝比铁活泼,但为什么铝在空气中却表现出良好的抗腐蚀性?(2)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请描述B中的实验现象(4)两只试管中发生的反应可以证明相关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什么?【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1)依据铝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铝的性质分析回答;(2)根据铜和硝酸银反应产生硝酸铜和银写出反应的方程式;(3)根据铁和硫酸铜反应产生的铜和硫酸亚铁描述现象;(4)根据金属和盐溶液反应的规律分析:只有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解答】解:(1)铝的化学性质较活泼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氧化铝覆盖在铝表面,起到了保护里层的金属铝的作用;故填:铝和氧气反应生成了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覆盖在铝表面,保护了里层的金属铝;(2)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3)由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的活动性大于铜的活动性,所以铁能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硫酸亚铁的水溶液为浅绿色,铜为红色,故铁丝上附有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故填:铁丝上附有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4)由A知铜能置换出硝酸银中的银,说明活动性铜>银,B中的铁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说明活动性铁>铜,所以可得活动性:铁>铜>银;故填:铁>铜>银.【点评】本题以实验探究为主题,主要考查了金属的化学性质,要求学生要具有利用金属活动顺序的意义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的能力.22.通过微观反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丙物质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填物质分类)(2)上述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分解反应(3)根据上述示意图,你能得到哪些化学变化的信息?(请写一条)在化学变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化学反应的实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模型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1)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2)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3)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等.【解答】解:(1)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丙物质的分子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