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经济政策》参考课件3_第1页
《古代的经济政策》参考课件3_第2页
《古代的经济政策》参考课件3_第3页
《古代的经济政策》参考课件3_第4页
《古代的经济政策》参考课件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学习目标1.知道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掌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及影响。2.了解重农抑商政策、“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情况,理解其实施的原因和影响。3.结合明清时期的社会状况,分析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基础知识导学梳理·识记·点拨重点难点探究

理解·深化·探究随堂达标检测巩固·应用·反馈栏目索引教材问题解答答疑·释惑·应用1.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土地属于

所有。2.奴隶社会的井田制(1)性质:奴隶社会的

制度。(2)概况①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

,受封者要向国王交纳贡赋,庶民和奴隶遭受残酷剥削和奴役。②

时期,井田制遭到破坏。3.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1)背景:井田制遭到破坏。答案基础知识导学梳理·识记·点拨土地制度的演变一氏族公社土地国有买卖春秋答案(2)确立过程①公元前594年,鲁国的税制改革实际上承认了

的合法性。②战国时期秦国的

,以法律形式确立了

。(3)弊端:土地兼并。①原因:地主依靠

,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②危害:造成社会的两极分化,社会动荡不安。③抑制措施:北魏至唐朝前期,政府实行

,规定官民占有土地的

,限制土地买卖。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

的多寡收取赋税。误区警示土地私有商鞅变法封建土地私有制政治经济特权均田制最高限额田亩土地兼并的根源是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允许土地买卖;而小农经济下小农也占有一部分土地,是封建中央集权制度长期存在的经济基础,但很容易被地主兼并,导致破产。误区警示“重农抑商”二答案1.含义:战国时期国家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

的发展。2.原因:社会上出现商业与农业争夺

、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政权统治等问题。3.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

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4.提出:战国时期,

在秦国变法时首倡。5.发展(1)西汉①原因:经济凋敝,富商大贾乘机囤积居奇,操纵物价。工商业劳动力赋役征派商鞅知识点拨②措施:汉武帝推行货币官铸、

、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以及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经济政策。③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

的势力。(2)明清①措施:封建政府依然固守

政策,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加征商税。②影响:抑制了

的发展。知识点拨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从商鞅变法规定的奖励耕战,到汉文帝的重农措施,直到清初恢复经济的调整,都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盐铁酒专卖富商大贾重农抑商资本主义萌芽答案答案“海禁”与“闭关锁国”三1.明朝“海禁”(1)原因: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

,危及统治。(2)表现: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2.清代“闭关锁国”(1)原因:为对付东南沿海的

。(2)表现:政府厉行海禁,禁止

。倭寇抗清斗争官民私自出海误区警示(3)危害①妨碍了

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②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

。误区警示闭关政策并不意味着取消一切对外贸易,清朝仍然开放广州一处与外国通商。小农经济的封闭性是“闭关锁国”这一政策产生的经济根源,这一政策造成了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潮流并最终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但在当时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防范外敌作用。海外市场世界潮流答案1.结构图示方法总结2.图示法理解“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相互关系返回重点难点探究理解·深化·探究主题一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史料探究重点难点探究理解·深化·探究材料思考上述材料反映出土地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案答案变化:井田制被废除,土地私有制从法律上得以确认。影响:土地私有制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但是土地私有制的发展造成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国家的收入。农民失去土地,生活困难,引起社会动荡不安。史论总结土地兼并出现的原因及其认识(1)原因①根本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土地买卖的盛行。②政府原因:封建政府的政策,如宋代“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政策。③重要原因: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商业资本的介入,如明清时期商业资本加剧土地兼并。(2)对土地兼并问题的认识①土地兼并的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在封建社会,土地被视为各种形态财富的最终归宿,大地主力图扩大土地占有面积。②封建国家实行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的制度,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主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史料探究1.重农抑商政策材料清雍正帝说:“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思考根据材料,简要说明雍正帝的经济主张是什么?根本目的何在?这种经济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什么严重后果?答案答案经济主张:重农抑商。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严重后果:不利于经济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闭关锁国政策材料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窥伺我也,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卷七思考根据材料分析,明清时期推行这种对外贸易政策的根本原因并简要分析上述政策的消极后果。答案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结果,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导致的。消极后果:不仅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而且使中国与世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以促进新的生产力的发展,使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潮流。答案史论总结1.全面认识“重农抑商”经济政策(1)含义:“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2)实行的原因①农业可以提供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而工商业不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其发展又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流失,造成种种社会问题。②封建国家可以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保证财政收入,而且利用这一政策,将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有利于社会的安定。③从根本上讲,它是自然经济的反映,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必然产物。(3)评价①实质:维护封建经济基础,保护封建地主阶级利益。②积极作用:在封建社会初期,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起了积极作用。③消极影响:到了明清时期,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迫使商业资本流向土地,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2.“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原因和影响(1)原因①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②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是其客观原因。③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是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直接原因。(2)影响①“闭关锁国”政策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抵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闭关锁国”政策隔绝了中国与外界的联系,从而使中国不能及时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阻碍了生产力发展,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②“闭关锁国”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护了国家的安全,是消极的防御策略。返回3.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1)市场因素:农民极端贫困,无力购买商品,缺乏国内市场,“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国际市场的扩大及自然经济的封闭性。(2)资本因素:重农抑商政策,使得地主、商人往往把赚来的钱大量用于买房置地,严重影响了手工业扩大再生产。(3)政策因素:重农抑商政策,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的生产规模;对外推行闭关锁国政策,这都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4)观念因素:传统的观念和习俗。建立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陈旧落后的经济观念,使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在其构成的三位一体的剥削体系中相互转化,很少投资于手工业。解析答案随堂达标检测1234561.《诗经》中描述的“雨我公田,遂及我私”的现象直接表现了西周时期(

)A.宗法制崩溃

B.井田制盛行C.礼乐制遭到破坏

D.分封制瓦解B解析材料中没有涉及宗法制崩溃,故A错误;材料的意思是天上下雨,先下到公田里,然后再往私田里下,涉及公田和私田,又是西周时期,故B正确;材料中不能反映礼乐制遭到破坏,故C错误;材料中也没有提到分封制,故D错误。解析答案1234562.土地兼并现象贯穿中国封建社会的始终,国家的任何政策都不能使之逆转,其根本原因是(

)A.政治腐败

B.重农抑商思想的支配C.农民起义的打击

D.土地私有制的存在D解析封建政权代表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承认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以土地兼并是封建社会不可根除的现象,故选D。解析答案1234563.宋代出现了“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

)A.财产平均分配B.禁止土地买卖C.实行土地国有化D.土地所有权转移频繁D解析

“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说明宋代土地兼并严重,土地所有权转移频繁,故D项正确。解析答案1234564.古代民谚“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反映了(

)A.封建社会以农为本B.封建经济的特征是自给自足C.封建社会商业兴盛D.封建统治者重视商业和农业的发展

A解析

“翻地块”就是发展农业,体现了重农抑商的农本思想。解析答案1234565.清朝规定“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材料反映了当时政府推行的政策是(

)A.“海禁”政策

B.工商皆本C.重商主义

D.重农抑商A解析题干材料体现的是对出海的严厉规定,与“海禁”政策相符,分析材料可知答案为A。B、C、D政策与题干材料不符,皆排除。123456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复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莩耳。——董熠《救荒活民书》材料二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陶煦《租核·推原》请回答:(1)说明材料一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出现这种社会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解析答案123456答案问题:土地兼并严重导致大量农民破产。原因:由于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土地买卖频繁。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回答“问题”,“原因”要从封建制度本身考虑;解析答案返回123456(2)材料二中反映了封建土地制度到明清时发生了什么变化?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回答“变化”,“影响”主要从激化社会矛盾和阻碍新的经济因素的发展等方面回答。答案变化:封建土地私有制高度发展。影响:激化了阶级矛盾,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重点难点探究理解·深化·探究教材问题解答答疑·释惑·应用答案学思之窗

(教材第17页)思考:1.结合史实思考,这些重农抑商的具体措施,对秦国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提示保护秦国的农业生产,增强秦国的国力,维护和巩固了秦国的封建制度。答案2.请你谈谈对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看法。提示战国时期是封建制度的确立时期,秦国通过商鞅变法确立封建制度。为保障农业生产劳动力,禁止农民弃农经商,商鞅首倡“重农抑商”,保障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有利于巩固封建土地所有制,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保证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限制富商大贾,有利于稳定封建经济,维护国家统一。探究学习总结

(教材第19页)一、本课测评封建统治者为什么采取“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