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HD390工艺规程...................................................................2
HD390A工艺规程..................................................................4
HD389-1工艺规程.................................................................5
HD389-1工艺规程.................................................................5
HD390-2工艺规程.................................................................7
氨酯油醇酸树脂工艺规程...........................................................8
环氧酯树脂工艺规程...............................................................10
HD389-3(浅色绦纶液)工艺规程.....................................................11
HD394工艺规程...................................................................13
HD212工艺规程..................................................................15
HD211工艺规程...................................................................16
HD213工艺规程...................................................................17
HD214工艺规程...................................................................19
HD157工艺规程..................................................................21
HD702工艺规程..................................................................22
HD703(豆油酸)工艺规程...........................................................23
HD422工艺规程..................................................................24
HD426工艺规程..................................................................25
HD06-50工艺规程................................................................26
HD06-75工艺规程................................................................28
HD08-50工艺规程................................................................30
HD2810x80工艺规程..............................................................32
HD2860x80工艺规程..............................................................34
HD2880x75工艺规程..............................................................36
HD3010X60工艺规程..............................................................38
HD3020X70工艺规程..............................................................40
HD3080X70工艺规程..............................................................42
HD3850X70工艺规程..............................................................44
水晶地板漆工艺规程...............................................................46
二甲苯脱水工艺规程...............................................................47
SB901(SB902)工艺规程.........................................................48
HD4065工艺规程.................................................................50
钙脂工艺规程.....................................................................52
附录...........................................................................53
HD390工艺规程
1.设备和计量器具的检查
①生产前应检查生产设备和计量器具的状态是否正常,特别应重点检查阀门开
关与排空开关的状态是否正确;
②生产过程中,若出现生产设备和计量器具有异常(如异常声音、真空度不足、
停电、温度计有显示错误等等)应及时汇报有关的设备、计量、技术人员。
2.投料作业
关闭进热油阀门,将配方中的Z10、DL30、DL03、DL05、DL06、Z12、回流JY09
经过计量后依次投入反应釜,搅拌升温,前期只用底层加热,并通N气;
3.低温酯化作业
升温到150℃计量放水,而后每半小时放水一次并计量,升温到180℃时关闭
氮气,并在180〜190℃保温回流1小时,放水并计量。
4.高温酯化作业
①当温度升至225℃,取样测酸价及粘度,并且在235〜245℃保持回流(酯化
时间约为2〜6小时),并计量出水。每40分钟应不少于测试一次粘度;当反
应物酯化至粘度较大时,每半小时应不少于测试一次粘度,越接近酯化终点
测试时间应越短,酯化全过程温度应控制在240±5℃;
②保温回流期间应注意观察釜内粘度进展情况(视镜要经常擦拭干净,如果视
镜模糊,可以抽样观察)。
③当中试粘度合格后(中试粘度需根据炉前实际经验进行判断,理论参考值为格
式管3s〜3.5s/25°C),即可出料,测试粘度是整个酯化过程的关键控制点。
④粘度测试方法(仅供参考):
按反应物:JY20=1:1的配比进行中间测试粘度,搅拌均匀降温至25±1℃进
行中间测试粘度,中试应做到迅速、准确,格氏管要保持清洁,防止因残余物
引起的粘度误差,还要防止试样温度偏离而影响测试精确度。
5.注意事项
①高位槽应预先抽入兑稀溶剂;
②预先应往兑稀罐内抽入配方量的兑稀溶剂;
③当兑稀罐漆料温度小于100℃方可进行过滤(过滤机压力应小于0.4Mpa),过
滤过程中应自测细度,用JY20调节过渡罐的漆料粘度直至合格,并留样供检
验部门检验;
④生产过程中要如实填写工艺现场记录,如果不按工艺规程填写,将按违反工
艺规程进行处罚,车间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应不定期检查记录填写情况;
⑤生产过程中如果遇到异常情况,必须立刻通知技术人员;
⑥所有开口投料作业,都必须停止加热。
HD390A工艺规程
1.设备和计量器具的检查
①生产前应检查生产设备和计量器具的状态是否正常,特别应重点检查阀门开
关与排空开关的状态是否正确;
②生产过程中,若出现生产设备和计量器具有异常(如异常声音、真空度不足、
停电、温度计有显示错误等等)应及时汇报有关的设备、计量、技术人员。
2.投料作业
关闭进热油阀门,将配方中的Z10、DL03、DL05、DL06、Z12、回流JY09经
过计量后依次投入反应釜,搅拌升温,前期只用底层加热,并通N气;
3.低温酯化作业
升温到150℃计量放水,而后每半小时放水一次并计量,升温到180℃时关闭
氮气,并在180〜190℃保温回流1小时,放水并计量。
4.高温酯化作业
③当温度升至225℃,取样测酸价及粘度,并且在235〜245℃保持回流(酯化
时间约为2〜6小时),并计量出水。每40分钟应不少于测试一次粘度;当反
应物酯化至粘度较大时,每半小时应不少于测试一次粘度,越接近酯化终点
测试时间应越短,酯化全过程温度应控制在240±5℃;
④保温回流期间应注意观察釜内粘度进展情况(视镜要经常擦拭干净,如果视
镜模糊,可以抽样观察)。
③当中试粘度合格后(中试粘度需根据炉前实际经验进行判断,理论参考值为格
式管3s〜3.5s/25°C),即可出料,测试粘度是整个酯化过程的关键控制点。
④粘度测试方法(仅供参考):
按反应物:JY20=1:1的配比进行中间测试粘度,搅拌均匀降温至25±1℃进
行中间测试粘度,中试应做到迅速、准确,格氏管要保持清洁,防止因残余物
引起的粘度误差,还要防止试样温度偏离而影响测试精确度。
5.注意事项
①高位槽应预先抽入兑稀溶剂;
②预先应往兑稀罐内抽入配方量的兑稀溶剂;
③当兑稀罐漆料温度小于100℃方可进行过滤(过滤机压力应小于0.4Mpa),过
滤过程中应自测细度,用JY20调节过渡罐的漆料粘度直至合格,并留样供检
验部门检验;
④生产过程中要如实填写工艺现场记录,如果不按工艺规程填写,将按违反工
艺规程进行处罚,车间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应不定期检查记录填写情况;
⑤生产过程中如果遇到异常情况,必须立刻通知技术人员;
⑥所有开口投料作业,都必须停止加热。价
HD389-1工艺规程
1.设备和计量器具的检查
①生产前应检查生产设备和计量器具的状态是否正常,特别应重点检查阀门开
关与排空开关的状态是否正确;
②生产过程中,若出现生产设备和计量器具有异常(如异常声音、真空度不足、
停电、反应釜中的两支温度计有显示误差等等)应及时汇报有关的设备、计
量、技术人员。
2.投料作业
关闭进热油阀门,将配方中的Z10、Z06、DL28、Z12经过计量后依次投入反
应釜,投完后密闭投料口,搅拌升温,前期只用底层加热;
3.预酯化作业
升温至150℃计量放水,而后每半小时放水一次并计量,并在240〜250℃保温
1小时,放水并计量,抽取反应物检测应清彻透明。
4.酯化作业
①低温酯化:当温度降至220℃时,投入AC13,当温度降至200℃以下,依次投
入DL06、DL03和回流JY09(JY09的投入量以控制酯化回流温度符合要求
为准),密闭投料口,升温至185℃〜195℃保温回流1小时。
②高温酯化:当温度升至215℃,开始取样测试粘度,并且在235℃〜245℃保持
回流酯化(酯化时间约为2〜6小时),并计量出水。每60分钟应不少于测试
一次粘度;当反应物酯化至粘度22秒时,每半小时应不少于测试一次粘度,
越接近酯化终点测试时间应越短,酯化全过程温度应控制在235〜245℃;
③在保温回流期间应注意观察釜内粘度进展情况(视镜要经常擦拭干净,如果
视镜模糊,可以抽样观察)。
④当中试粘度合格后(中试粘度需根据炉前实际经验进行判断,理论参考值为格
式管6s〜8s/25°C),即可出料,测试粘度是整个酯化过程的关键控制点。
⑤粘度测试方法(仅供参考):
按反应物:JY20=l:l的配比进行中间测试粘度,搅拌均匀降温至25±1℃进
行中间测试粘度,中试应做到迅速、准确,加式管要保持清洁,防止因残余物
引起的粘度误差,还要防止试样温度偏离而影响测试精确度;
5.注意事项
①高位槽应预先抽入兑稀溶剂;
②预先应往兑稀罐内抽入配方量的兑稀溶剂;
③当兑稀罐漆料温度小于100℃方可进行过滤(过滤机压力应小于0.4Mpa),过
滤过程中应自测细度,用JY20调节过渡罐的漆料粘度直至合格,并留样供检
验部门检验;
④生产过程中要如实填写工艺现场记录,如果不按工艺规程填写,将按违反工
艺规程进行处罚,车间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应不定期检查记录填写情况;
⑤生产过程中如果遇到异常情况,必须立刻通知技术人员;
⑥所有开口投料作业,都必须停止加热;
⑦预酯化作业反应物检测若不能清彻透明,应请技术人员进行指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D390-2工艺规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设备和计量器具的检查
①生产前应检查生产设备和计量器具的状态是否正常,特别应重点检查阀门开
关与排空开关的状态是否正确;
②生产过程中,若出现生产设备和计量器具有异常(如异常声音、真空度不足、
停电、温度计有显示错误等等)应及时汇报有关的设备、计量、技术人员。
2.投料作业
关闭进热油阀门,将配方中的Z10、DL05、DL06、Z12、回流JY09经过计量
后依次投入反应釜,搅拌升温,前期只用底层加热,并通N气;
3.低温酯化作业
升温到150℃计量放水,而后每半小时放水一次并计量,升温到180℃时关闭
氮气,并在180℃〜190℃保温回流1小时,放水并计量。
4.高温酯化作业
①当温度升至215℃,取样测酸价及粘度,并且在215℃〜245℃保持回流(酯化
时间约为2〜6小时),并计量出水。每40分钟应不少于测试一次粘度;当反
应物酯化至粘度较大时,每半小时应不少于测试一次粘度,越接近酯化终点
测试时间应越短,酯化全过程温度应控制在235℃〜245℃;
②保温回流期间应注意观察釜内粘度进展情况(视镜要经常擦拭干净,如果视
镜模糊,可以抽样观察)。
③当中试粘度合格后(中试粘度需根据炉前实际经验进行判断,理论参考值为格
式管4s〜4.5s/25°C),即可出料,测试粘度是整个酯化过程的关键控制点。
④粘度测试方法(仅供参考):
按反应物:JY20=1:1的配比进行中间测试粘度,搅拌均匀降温至25±1℃进
行中间测试粘度,中试应做到迅速、准确,格氏管要保持清洁,防止因残余物
引起的粘度误差,还要防止试样温度偏离而影响测试精确度。
5.注意事项
①高位槽应预先抽入兑稀溶剂;
②预先应往兑稀罐内抽入配方量的兑稀溶剂;
③当兑稀罐漆料温度小于100℃方可进行过滤(过滤机压力应小于0.4Mpa),过
滤过程中应自测细度,用JY20调节过渡罐的漆料粘度直至合格,并留样供检
验部门检验;
④生产过程中要如实填写工艺现场记录,如果不按工艺规程填写,将按违反工
艺规程进行处罚,车间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应不定期检查记录填写情况;
⑤生产过程中如果遇到异常情况,必须立刻通知技术人员;
⑥所有开口投料作业,都必须停止加热。<>
氨酯油醇酸树脂工艺规程
1.设备和计量器具的检查
①生产前应检查生产设备和计量器具的状态是否正常,特别应重点检查阀门开
关与排空开关的状态是否正确;
②生产过程中,若出现生产设备和计量器具有异常(如异常声音、真空度不足、
停电、反应釜中的两支温度计有显示误差等等)应及时汇报有关的设备、计
量、技术人员。
2.醇解作业
①将配方中的AC03、AC06经过计量后投入反应釜,搅拌升温,前期只用底层加
热,当温度达到120℃时加入DL18,当温度达到230℃时加入DL05;
②继续升温至240〜250℃保温,保温期间测试容忍度,测试容忍度必须采取双
人复核观察其透明度,当试样:95%乙醇=1:10以上,混合均匀后,常温时
清彻透明为醇解合格(大约需要0.5〜3小时)。测试容忍度是整个醇解过程
的关键控制点,应专人测试,双人复核;
③醇解合格后,停止加热,投入10kgDL06,降温。
3.酯化作业
①当温度降至230℃加入Z25,当温度降至200℃投入剩余的DL06,密闭投料
口,170℃投入回流JY09(JY09的投入量以控制酯化回流温度符合要求为准)。
继续升温至170℃〜185℃保温回流1小时。
②然后升温至225℃〜235℃保温回流至酸值W3mg-KOH/g时降温,投入JY20、
兑稀JY09(注意保留一部分最后调粘用,约30Kg),然后继续降温至70℃,
加入Z01、Z18并在75〜95℃反应至粘度150-200秒(涂-4杯),最后投入JY13,
在75〜95℃反应1小时,降温并调节粘度直至粘度合格后、过滤、包装。
③在保温回流期间应注意观察釜内粘度进展情况(视镜要经常擦拭干净,如果
视镜模糊,可以抽样观察)。
④当中试粘度合格后(中试粘度需根据炉前实际经验进行判断,理论参考值为涂
-4杯150s〜200s/25℃),即可出料,测试粘度是整个反应过程的关键控制点;
⑤粘度测试方法(仅供参考):
直接抽取反应釜内的物料,搅拌均匀降温至25±1℃进行中间测试粘度,
中试应做到迅速、准确,涂-4杯要保持清洁,防止因残余物引起的粘度误差,
还要防止试样温度偏离而影响测试精确度;
5.注意事项
①高位槽应预先抽入兑稀溶剂;
②预先应往兑稀罐内抽入配方量的兑稀溶剂;
③当树脂温度小于100℃方可进行过滤(过滤机压力应小于0.4Mpa),过滤过程
中应自测细度,并留样供检验部门检验;
④生产过程中要如实填写工艺现场记录,如果不按工艺规程填写,将按违反工
艺规程进行处罚,车间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应不定期检查记录填写情况。
⑤生产过程中如果遇到异常情况,必须立刻通知技术人员。
⑥所有开口投料作业,都必须停止加热。
环氧酯树脂工艺规程
1.设备和计量器具的检查
①生产前应检查生产设备和计量器具的状态是否正常,特别应重点检查阀门开
关与排空开关的状态是否正确;
②生产过程中,若出现生产设备和计量器具有异常(如异常声音、真空度不足、
停电、反应釜中的两支温度计有显示误差等等)应及时汇报有关的设备、计
量、技术人员。
2.预酯化作业
将配方中的AC06、Z10、DL05、JH31和Z12经过计量后投入反应釜并通入氮
气,搅拌升温至200℃〜210℃反应至酸值W8mgKOH/g;
3.低温酯化作业
①低温酯化:降温至180℃时,关氮气,依次投入DL06、回流的JY09(JY09的投
入量以控制酯化回流温度符合要求为准),密闭投料口。继续升温至170℃〜
180℃保温回流1小时。
②高温酯化:然后升温至190℃〜200℃保温回流,并开始测试粘度,每60分钟应
不少于测试一次粘度;当反应物酯化至粘度力6秒时,每半小时应不少于测试
一次粘度,越接近酯化终点测试时间应越短,酯化全过程温度应控制在
190~200℃o
③在保温回流期间应注意观察釜内粘度进展情况(视镜要经常擦拭干净,如果
视镜模糊,可以抽样观察)。
④当中试粘度合格后(中试粘度需根据炉前实际经验进行判断,理论参考值为加
氏管8s〜13.5s/25°C),即可出料,测试粘度是整个酯化过程的关键控制点;
⑤粘度测试方法(仅供参考):
按反应物:JY20=1:0.8617的配比进行中间测试粘度,搅拌均匀降温至25±
进行中间测试粘度,中试应做到迅速、准确,格氏管要保持清洁,防止因
残余物引起的粘度误差,还要防止试样温度偏离而影响测试精确度;
5.注意事项
①高位槽应预先抽入兑稀溶剂;
②预先应往兑稀罐内抽入配方量的兑稀溶剂;
③当兑稀罐漆料温度小于100℃方可进行过滤(过滤机压力应小于0.4Mpa),过
滤过程中应自测细度,用JY20调节过渡罐的漆料粘度直至合格,并留样供检
验部门检验;
④生产过程中要如实填写工艺现场记录,如果不按工艺规程填写,将按违反工
艺规程进行处罚,车间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应不定期检查记录填写情况。
⑤生产过程中如果遇到异常情况,必须立刻通知技术人员;
⑥所有开口投料作业,都必须停止加热。
HD389-3(浅色绦纶液)工艺规程
1.设备和计量器具的检查
①生产前应检查生产设备和计量器具的状态是否正常,特别应重点检查阀门开
关与排空开关的状态是否正确;
②生产过程中,若出现生产设备和计量器具有异常(如异常声音、真空度不足、
停电、反应釜中的两支温度计有显示误差等等)应及时汇报有关的设备、计
量、技术人员。
2.降解作业
依次将配方中的DL31、Z10经过计量后投入反应釜,搅拌升温至200℃,停搅
拌,先投入AC13,在可搅拌的情况下开动搅拌,然后继续升到260℃,并在255℃
〜265℃保温1.5小时;降温至220℃投入DL05,继续升到250℃〜260℃保温25
分钟;
3.酯化作业
①低温酯化:降温至180℃,依次投入DL06、DL03和回流JY09(JY09的投
入量以控制酯化回流温度符合要求为准),密闭投料口。升温至185℃〜195℃保
温回流1小时后,升温。
②高温酯化:升温至230〜240℃,开始测试粘度,每60分钟应不少于测试一次
粘度;当反应物酯化至粘度26秒时,每半小时应不少于测试一次粘度,越接近
酯化终点测试时间应越短,酯化全过程温度应控制在230〜240℃。
③在保温回流期间应注意观察釜内粘度进展情况(视镜要经常擦拭干净,如果
视镜模糊,可以抽样观察)。
④当中试粘度合格后(中试粘度需根据炉前实际经验进行判断,理论参考值为格
氏管6~7秒/25℃),,即可出料,测试粘度是整个酯化过程的关键控制点;
⑤粘度测试方法(仅供参考):
取反应物5.4克加入混合溶剂(混合溶剂为JY20:JY09=6:1)4.6克(反应物:
混合溶剂=1:0.852)搅拌后,降温至25±1℃,用格氏管进行中间测试粘度,中
试应做到迅速、准确,格氏管要保持清洁,防止因残余物引起的粘度误差;还
要防止试样温度偏离而影响测试精确度;
5.注意事项
①高位槽应预先抽入兑稀溶剂;
②预先应往兑稀罐内抽入配方量的兑稀溶剂;
③当兑稀罐漆料温度小于100℃方可进行过滤(过滤机压力应小于0.4Mpa),过滤
过程中应自测细度,用JY20调节过渡罐的漆料粘度直至合格,并留样供检验
部门检验;
④生产过程中必须如实填写工艺现场记录,如果不按工艺规程填写,将按违反
工艺规程进行处罚,车间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应不定期检查记录填写情况。
⑦生产过程中如果遇到异常情况,必须立刻通知技术人员。
⑧所有开口投料作业,都必须停止加热。
HD394工艺规程
1.设备和计量器具的检查
①生产前应检查生产设备和计量器具的状态是否正常,特别应重点检查阀门开
关与排空开关的状态是否正确;
②生产过程中,若出现生产设备和计量器具有异常(如异常声音、真空度不足、
停电、反应釜中的两支温度计有显示误差等等)应及时汇报有关的设备、计
量、技术人员。
2.醇解作业
①将配方中的AC03、Z06、Z12经过计量后投入反应釜,搅拌升温,前期只用底
层加热,当温度达到120℃时加入DL18;
②继续升温至240〜250℃保温,保温期间测试容忍度,测试容忍度必须采取双
人复核观察其透明度,当试样:甲醇=1:3以上(若甲醇容忍度达不到时,可
采用试样:95%乙醇=1:10以上),混合均匀后,常温时清彻透明为醇解合格
(大约需要0.5〜3小时)。测试容忍度是整个醇解过程的关键控制点,应专
人测试,双人复核;
③醇解合格后,停止加热,投入10kgDL06,降温。
3.酯化作业
①当温度降至200℃,依次投入剩余的DL06、DL03和回流JY09(JY09的投入
量以控制酯化回流温度符合要求为准),密闭投料口。继续升温至185℃〜
195℃保温回流1.5小时。
②然后升温至225℃,开始测试粘度,每60分钟应不少于测试一次粘度,当反
应物酯化至粘度22秒时,每半小时应不少于测试一次粘度,越接近酯化终
点测试时间应越短,酯化全过程温度应控制在225〜235℃;
③在保温回流期间应注意观察釜内粘度进展情况(视镜要经常擦拭干净,如果
视镜模糊,可以抽样观察)。
④当中试粘度合格后(中试粘度需根据炉前实际经验进行判断,理论参考值为加
氏管5.5s〜7.5s/25℃),迅速放出分水器里的JY09,并降温,开真空,回收JY09
时,要求两人配合,一个通过反应釜的视镜观察釜里的情况,一个通过控制真
空阀门与排空阀门进行回收JY09,回收完毕真空放空,即可出料兑稀,测试粘
度是整个酯化过程的关键控制点;
⑤粘度测试方法(仅供参考):
按反应物:JY20=1:1的配比进行中间测试粘度,搅拌均匀降温至25±1℃进
行中间测试粘度,中试应做到迅速、准确,格氏管要保持清洁,防止因残余物
引起的粘度误差,还要防止试样温度偏离而影响测试精确度;
5.注意事项
①高位槽应预先抽入兑稀溶剂;
②预先应往兑稀罐内抽入配方量的兑稀溶剂;
③当兑稀罐漆料温度小于100℃方可进行过滤(过滤机压力应小于0.4Mpa),过
滤过程中应自测细度,用JY20调节过渡罐的漆料粘度直至合格,并留样供检
验部门检验;
④生产过程中要如实填写工艺现场记录,如果不按工艺规程填写,将按违反工
艺规程进行处罚,车间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应不定期检查记录填写情况。
⑤生产过程中如果遇到异常情况,必须立刻通知技术人员。
⑥所有开口投料作业,都必须停止加热。
HD212工艺规程
1.设备和计量器具的检查
①生产前应检查生产设备和计量器具的状态是否正常,特别应重点检查阀门开
关与排空开关的状态是否正确;
②生产过程中,若出现生产设备和计量器具有异常(如异常声音、真空度不足、
停电、反应釜中的两支温度计相差6℃等等)应及时汇报有关的设备、计量、
技术人员。
2.生产前准备作业
本配方要在#2反应釜生产,其它反应釜不得生产本配方;生产前#2釜要至少
先生产一釜HD422或HD426,然后用JY20洗反应釜并回流一小时后,放入1#
兑稀罐;
3.聚合作业
①将配方中的AC12、AC06和Z06投入反应釜(油脂底渣不准投入釜内,另做集
中处理)开动搅拌加热升温(注意观察反应釜内部情况,勿使溢釜)。当温度
升至120℃,开真空阀门将产生的油气排出;
②在搅拌情况下继续加热升温,当温度升至275℃应开始测试粘度,聚合的最高
温度为285℃,当粘度达到50秒时,每半小时应不少于测试一次粘度。保温
期间应校对大小温度表(相差超过6℃时,需汇报计量员)温度以大温度表为
准,勤测试粘度是生产HD212的关键控制点,应专人测试;
③当中试粘度合格后(中试粘度需根据炉前实际经验进行判断,理论参考值为
110s〜130s),开冷却水降温至100℃以下出料,送检备用;
④粘度测试方法(仅供参考):
按反应物:#200汽油=5:1的配比用涂-4进行中试,搅拌均匀降温至25±1℃
进行中试,中试应做到迅速、准确,粘度杯要保持清洁,防止因堵塞引起的
粘度误差,防止试样温度偏离而影响测试精确度;
⑤生产过程中要如实填写工艺现场记录,如果不按工艺规程填写,将按违反工
艺规程进行处罚,车间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应不定期检查记录填写情况。
4.控制指标
粘度110s—140s(涂-4/25℃)
4.注意事项
(1)油脂底渣要集中处理,不准投入釜内;
⑵HD212在高温聚合时,粘度进展较快,要及时测试粘度。
HD211工艺规程
1.设备和计量器具的检查
①生产前应检查生产设备和计量器具的状态是否正常,特别应重点检查阀门开
关与排空开关的状态是否正确;
②生产过程中,若出现生产设备和计量器具有异常(如异常声音、真空度不足、
停电、反应釜中的两支温度计相差6℃等等)应及时汇报有关的设备、计量、技
术人员。
2.生产作业
①使用技术部指定的专用原材料和确保汽油中没水是HD211的关键控制点;
②将配方中的HD212、JY20和300Kg的AC18投入反应釜,开动搅拌,加热升
温,然后分多次慢慢投入剩余的AC18,投入速度不可太快,以防止未熔化的AC18
夹住搅拌器,若发现搅拌器被夹住,应立即停止搅拌,用木棍排除故障后,方
可开动搅拌,同时应控制好AC18的投入间隔时间;
③AC18溶解的最高温度不能超过130℃,待AC18熔化后,即可降温出料;
④当兑稀罐树脂温度小于120℃方可进行过滤,过滤过程中应自测细度,过滤后,
用JY20调节过渡罐的树脂粘度直至自检合格并送样到检验部门检验;
⑤生产过程中要如实填写工艺现场记录,如果不按工艺规程填写,将按违反工
艺规程进行处罚,车间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应不定期检查记录填写情况。
3.控制指标
粘度130s〜160s,细度W40|im,颜色W#12
4.注意事项
⑴应使用技术科指定的合格原材料;
⑵车间可用适量JY20调整过渡罐中树脂的粘度,使之符合指标要求。
HD213工艺规程
1.设备和计量器具的检查
①生产前应检查生产设备和计量器具的状态是否正常,特别应重点检查阀门开
关与排空开关的状态是否正确;
②生产过程中,若出现生产设备和计量器具有异常(如异常声音、真空度不足、
停电、反应釜中的两支温度计有显示误差等等)应及时汇报有关的设备、计
量、技术人员。
2.降解作业
①将配方中的AC23和DL31经过计量后投入反应釜,搅拌升温,前期只用底
层加热,当温度达到80℃时,加热速度要放慢,因AC23含有大量的水、皂和
表面活性剂,很容易涨釜,要根据炉前经验,控制进油阀,并注意釜内情况
(如果出现涨锅立即停止搅拌、停止升温,涨得历害还可适量加入1%硅油)。
②当升温至180℃分批投入AC13,投完后可搅拌的情况下投入DL03,升温到
260℃停止搅拌,采用连续法加入DL11,投完后升温,在265〜275℃保温1.5
小时,然后降温。
3.酯化反应作业
①当温度降至220℃,依次绶慢加入DL09、DL01,加入的速度以控制不能溢
釜为准,然后投入Z06和DL05并密闭投料口。升温至280℃〜290℃保温(升
温过程中就要取样观察、视情况测粘度),开始测试粘度,每60分钟应不少
于测试一次粘度;当反应物酯化至粘度250秒时,每半小时应不少于测试一
次粘度,越接近酯化终点测试时间应越短,酯化全过程温度应控制在
280~290℃o
②在保温回流期间应注意观察釜内粘度进展情况(视镜要经常擦拭干净,如果
视镜模糊,可以抽样观察)。
③当中试粘度合格后(中试粘度需根据炉前实际经验进行判断,理论参考值为用
涂-4杯测300-350秒/25℃),,即可降温,降到250℃加入AC14,搅拌均匀,
放入已装有的JY20及JY09的兑稀锅中(边搅拌边放漆料)。测试粘度是整个
酯化过程的关键控制点。
④粘度测试方法(仅供参考):
取锅内树脂:JY20=1:1方式兑稀、搅拌后,用涂-4杯测至300-350秒/25℃,
中试应做到迅速、准确,涂-4杯要保持清洁,每次测完要及时清洗,防止因
残余物引起的粘度误差;还要防止试样温度偏离而影响测试精确度;
5.注意事项
①高位槽应预先抽入兑稀溶剂;
②预先应往兑稀罐内抽入配方量的兑稀溶剂;
③当兑稀罐漆料温度小于100℃方可进行过滤(过滤机压力应小于0.4Mpa),过滤
过程中应自测细度,用JY20调节过渡罐的漆料粘度直至合格,并留样供检验
部门检验;
④生产过程中必须如实填写工艺现场记录,如果不按工艺规程填写,将按违反
工艺规程进行处罚,车间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应不定期检查记录填写情况。
⑤生产过程中如果遇到异常情况,必须立刻通知技术人员。人
HD214工艺规程
1.设备和计量器具的检查
①生产前应检查生产设备和计量器具的状态是否正常,特别应重点检查阀门开
关与排空开关的状态是否正确;
②生产过程中,若出现生产设备和计量器具有异常(如异常声音、真空度不足、
停电、反应釜中的两支温度计有显示误差等等)应及时汇报有关的设备、计
量、技术人员。
2.降解作业
①将配方中的AC23和DL31经过计量后投入反应釜,搅拌升温,前期只用底
层加热,当温度达到80℃时,加热速度要放慢,因AC23含有大量的水、皂和
表面活性剂,很容易涨釜,要根据炉前经验,控制进油阀,并注意釜内情况
(如果出现涨锅立即停止搅拌、停止升温,涨得历害还可适量加入1%硅油)。
②当升温至200℃分批投AC13和AC25,投完后在可搅拌的情况下投入DL03,
升温到260℃停止搅拌,采用连续法加入DL12,投完后升温,在265〜275℃
保温1.5小时,然后降温。
3.酯化反应作业
①当温度降至220℃,依次绶慢加入DL09和DL01,加入的速度以控制不能溢
釜为准,然后投入Z06和DL05并密闭投料口。升温至280℃〜290℃保温(升
温过程中就要取样观察、视情况测粘度),开始测试粘度,每60分钟应不少
于测试一次粘度;当反应物酯化至粘度250秒时,每半小时应不少于测试一
次粘度,越接近酯化终点测试时间应越短,酯化全过程温度应控制在
280~290℃o
④在保温回流期间应注意观察釜内粘度进展情况(视镜要经常擦拭干净,如果
视镜模糊,可以抽样观察)。
⑤当中试粘度合格后(中试粘度需根据炉前实际经验进行判断,理论参考值为用
涂-4杯测300-350秒/25℃),,即可降温,降到250℃加入AC14,搅拌均匀,
放入已装有的JY20及JY09的兑稀锅中(边搅拌边放漆料)。测试粘度是整个
酯化过程的关键控制点。
④粘度测试方法(仅供参考):
取锅内树脂:JY20=1:1方式兑稀、搅拌后,用涂-4杯测至300-350秒/25℃,
中试应做到迅速、准确,涂-4杯要保持清洁,每次测完要及时清洗,防止因残
余物引起的粘度误差;还要防止试样温度偏离而影响测试精确度;
5.注意事项
①高位槽应预先抽入兑稀溶剂;
②预先应往兑稀罐内抽入配方量的兑稀溶剂;
③当兑稀罐漆料温度小于100℃方可进行过滤(过滤机压力应小于0.4Mpa),过滤
过程中应自测细度,用JY20调节过渡罐的漆料粘度直至合格,并留样供检验
部门检验;
④生产过程中必须如实填写工艺现场记录,如果不按工艺规程填写,将按违反
工艺规程进行处罚,车间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应不定期检查记录填写情况。
⑥生产过程中如果遇到异常情况,必须立刻通知技术人员。人
HD157工艺规程
1.设备和计量器具的检查
①生产前应检查生产设备和计量器具的状态是否正常,特别应重点检查阀门开
关与排空开关的状态是否正确;
②生产过程中,若出现生产设备和计量器具有异常(如异常声音、真空度不足、
停电、温度计有显示错误等)应及时汇报有关的设备、计量、技术人员。
2.生产作业
将AC17、JY21或JY22、30Kg水、DL07、JY20和JY09分别投入锅内(留100KgJY20
放在高位槽内用于出料洗反应釜),升温并开动搅拌,升温至90〜95℃保温2小
时,升温期间可适当抽真空,再慢慢升温到125℃(温度范围控制在125℃~160℃
期间)保温5〜180分钟,升温期间取样于铁板上可拉丝3〜4厘米、同时取锅内
树脂用涂-4杯检测,当粘度达到170〜220秒/25℃,立即开冷却水降温,并放
入已装有过滤好的HD389-1的兑稀锅中(边搅拌边放漆料),在100℃以下过滤,
出锅。
3.注意事项
①高位槽应预先抽入兑稀溶剂;
②预先应往兑稀罐内抽入配方量的兑稀溶剂;
③生产过程中要如实填写工艺现场记录,如果不按工艺规程填写,将按违反工
艺规程进行处罚,车间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应不定期检查记录填写情况;
④生产过程中如果遇到异常情况,必须立刻通知技术人员;
⑤所有开口投料作业,都必须停止加热。
⑥如果会涨釜,可以适当加入1%硅油。
⑥回流出来的废溶剂不能直接加入兑稀,要做为下一锅HD157反应溶剂之用。
自
HD702工艺规程
1.设备和计量器具的检查
①生产前应检查生产设备和计量器具的状态是否正常,特别应重点检查阀门开
关与排空开关的状态是否正确;
②生产过程中,若出现生产设备和计量器具有异常(如异常声音、真空度不足、
停电、温度计有显示错误等等)应及时汇报有关的设备、计量、技术人员。
2.生产作业
将Z10投入反应釜、开动搅拌,升温到120℃投入AC25,继续升温到150℃加
入DL13、DL01和DL151,加完后缓慢升温到260℃保温2小时(防止涨锅),
开盖取样滴在玻璃板上透明即可降温至220℃,放入已装有JY20的兑稀锅中
(边搅拌边放干料),在100℃以下过滤、出锅。
3.注意事项
①高位槽应预先抽入兑稀溶剂;
②预先应往兑稀罐内抽入配方量的兑稀溶剂;
③生产过程中要如实填写工艺现场记录,如果不按工艺规程填写,将按违反工
艺规程进行处罚,车间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应不定期检查记录填写情况;
④生产过程中如果遇到异常情况,必须立刻通知技术人员;
⑤所有开口投料作业,都必须停止加热。今
⑥如果会涨釜,可以适当加入1%硅油。
HD703(豆油酸)工艺规程
1.设备和计量器具的检查
①生产前应检查生产设备和计量器具的状态是否正常,特别应重点检查阀门开
关与排空开关的状态是否正确;
②生产过程中,若出现生产设备和计量器具有异常(如异常声音、真空度不足、
停电、温度计有显示错误等等)应及时汇报有关的设备、计量、技术人员。
2.生产作业
关闭进热油阀门,将配方中的Z10投入反应釜,搅拌升温,前期只用底层
加热,当温度升到105〜110℃时,慢慢加入DL15(必须敲成粉末),升温到110—
120℃保持半小时,而后加入JY09,升温到180〜200℃保温回流1〜3小时,取
样滴在玻璃板上透明,即可开冷却水降温,并慢慢加入高位槽JY20,当停止回
流时,停止搅拌,放入已装有JY20或JY21的兑稀锅中(边搅拌边放干料),
在100℃以下过滤、出锅。
3.注意事项
①高位槽应预先抽入兑稀溶剂;
②预先应往兑稀罐内抽入配方量的兑稀溶剂;
③生产过程中要如实填写工艺现场记录,如果不按工艺规程填写,将按违反工
艺规程进行处罚,车间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应不定期检查记录填写情况;
④生产过程中如果遇到异常情况,必须立刻通知技术人员;
⑤所有开口投料作业,都必须停止加热。价
⑥如果会涨釜,可以适当加入1%硅油。
HD422工艺规程
1.设备和计量器具的检查
①生产前应检查生产设备和计量器具的状态是否正常,特别应重点检查阀门开
关与排空开关的状态是否正确;
②生产过程中,若出现生产设备和计量器具有异常(如异常声音、真空度不足、
停电、反应釜中的两支温度计相差6℃等等)应及时汇报有关的设备、计量、技
术人员。
2.生产作业
①投入150KgAC18和700KgJY20于反应釜内,开动搅拌并升温,升温速度要慢,
每小时不超过30℃,分批投入剩余的AC18,每次投入量不超过150Kg,每次间隔时
间10〜15分钟,釜内温度最高一般控制在120〜140℃。当确认完全溶解后(可
先停搅拌,用棍子探测),继续搅拌30分钟即可出料,兑稀罐树脂温度小于120℃
方可进行过滤,过滤过程中应自测细度,自检合格并送样到检验部门检验;
②生产过程中要如实填写工艺现场记录,如果不按工艺规程填写,将按违反工
艺规程进行处罚,车间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应不定期检查记录填写情况。
3.控制指标
酸值W3mgKOH/g,细度W25Hm,颜色W#9
4.注意事项
①应使用技术科指定的合格原材料。
②投料前油水分离器放空,蒸储出的溶剂倒回反应釜,以确保HD422树脂固体
份合格。
HD426工艺规程
1.设备和计量器具的检查
①生产前应检查生产设备和计量器具的状态是否正常,特别应重点检查阀门开
关与排空开关的状态是否正确;
②生产过程中,若出现生产设备和计量器具有异常(如异常声音、真空度不足、
停电、反应釜中的两支温度计相差6℃等等)应及时汇报有关的设备、计量、技
术人员。
2.生产作业
①投入150KgAC14和700KgJY20于反应釜内,开动搅拌并升温,升温速度要慢,
每小时不超过30℃,分批投入剩余的AC14,每次投入量不超过150Kg,每次间隔时
间10〜15分钟,釜内温度最高一般控制在120〜140℃。当确认完全溶解后(可
先停搅拌,用棍子探测),继续搅拌30分钟即可出料,兑稀罐树脂温度小于120℃
方可进行过滤,过滤过程中应自测细度,自检合格并送样到检验部门检验;
②生产过程中要如实填写工艺现场记录,如果不按工艺规程填写,将按违反工
艺规程进行处罚,车间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应不定期检查记录填写情况。
3.控制指标
酸值W3mgKOH/g,细度W25Hm
4.注意事项
①应使用技术科指定的合格原材料。
②投料前油水分离器放空,蒸储出的溶剂倒回反应釜,以确保HD422树脂固体
份合格。
HD06-50工艺规程
1.设备和计量器具的检查
①生产前应检查生产设备和计量器具的状态是否正常,特别应重点检查阀门开
关与排空开关的状态是否正确;
②生产过程中,若出现生产设备和计量器具有异常(如异常声音、真空度不足、
停电、反应釜中的两支温度计有显示误差等等)应及时汇报有关的设备、计
量、技术人员。
2.JY02脱水
最小提前一天将脱水剂BF-5按0.3%的量加入用于生产的JY02中,搅拌均匀。
3.投料作业
将配方中的JY09、HD2860X80、Z16、脱水JY02、Z17,经过计量后依次投入反
应釜,开搅拌,5分钟后抽入Z01,并用JY09洗管。用底层缓慢加热,在60-70℃
保温1小时然后分批加入Z07,按(84+75+50)公斤分3次投料,每次间隔0.5小
时,温度控制在60-70℃o
4.加成反应
分批投完Z07在60-70℃保温反应1小时,让其自然升温至70-75℃保温反
应2小时,75-80℃保温反应1小时,加入Z18并在75-80℃保温反应1小时,
保温期间应注意观察釜内反应情况(视镜要经常擦拭干净)。
5.过滤包装
降温至60℃以下,用200目滤布过滤,要求产品清澈透明、无机械杂质。否
则用200目滤布包住脱脂棉过滤。用干净桶或用装该产品的空桶包装。每桶
200公斤标签为HD06-50。(包装时要保持桶面清洁,帖好标签,旋紧大小盖。)
6、冲冼反应釜
包装完毕后,用100公斤混合溶剂(50+50的JY09+JY02)冲冼反应釜。冲洗完
毕用干净桶包装,帖好标签,并拉到聚酯车间立即用于固化剂兑稀。
7.注意事项
①要求器具、反应釜干净无杂质;
②检查原料、溶剂保证干净无杂质;
③严格按照物料顺序投料,投料要准确;要求专人计量,双人复核;
④标签要贴正,规范,不得掉落,除了该产品外不能有其它标签;
⑤生产过程中要如实填写工艺现场记录,如果不按工艺规程填写,将按违反工
艺规程进行处罚,车间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应不定期检查记录填写情
况。一
⑥生产过程中如果遇到异常情况,必须立刻通知技术人员。
HD06-75工艺规程
1.设备和计量器具的检查
①生产前应检查生产设备和计量器具的状态是否正常,特别应重点检查阀门开
关与排空开关的状态是否正确;
②生产过程中,若出现生产设备和计量器具有异常(如异常声音、真空度不足、
停电、反应釜中的两支温度计有显示误差等等)应及时汇报有关的设备、计
量、技术人员。
2.投料作业
关闭进热油阀门,将配方中全部的JY04、Z16、Z17、Z01和JY01A经过计量
后加入反应釜,开动搅拌,用底层缓慢加热至60〜65℃分批加入Z07,按每
次25Kg分6次投料,每次间隔0.5小时,整个投料过程要把温度控制在60~
65℃0
3.加成反应
分批投完Z07后,把反应釜的温度控制在60〜70℃并保温反应1小时,让其
自然升温至70〜75℃保温反应2〜3小时,在75〜80℃保温反应1小时,降
温至60℃以下,保温期间应注意观察釜内反应情况(视镜要经常擦拭干净)。
4.过滤包装
降温至60℃以下,用200目滤布过滤,要求产品清澈透明、无机械杂质。否
则用200目滤布包住脱脂棉过滤。用干净桶或用装该产品的空桶包装。每桶
200公斤标签为HD06-50。(包装时要保持桶面清洁,帖好标签,旋紧大小盖。)
5、冲冼反应釜
包装完毕后,用100公斤混合溶剂(50+50的JY09+JY02)冲冼反应釜。冲洗完
毕用干净桶包装,帖好标签,并拉到聚酯车间立即用于固化剂兑稀。
6.注意事项
①要求器具、反应釜干净无杂质;
②检查原料、溶剂保证干净无杂质;
③严格按照物料顺序投料,投料要准确;要求专人计量,双人复核;
④标签要贴正,规范,不得掉落,除了该产品外不能有其它标签;
⑤生产过程中要如实填写工艺现场记录,如果不按工艺规程填写,将按违反工
规程进行处罚,车间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应不定期检查记录填写情况。
⑥生产过程中如果遇到异常情况,必须立刻通知技术人员。9
HD08-50工艺规程
1.设备和计量器具的检查
①生产前应检查生产设备和计量器具的状态是否正常,特别应重点检查阀门开
关与排空开关的状态是否正确;
②生产过程中,若出现生产设备和计量器具有异常(如异常声音、真空度不足、
停电、反应釜中的两支温度计有显示误差等等)应及时汇报有关的设备、计
量、技术人员。
2.真空脱水
关闭进热油阀门,将配方中全部的JY01A抽入反应釜,开搅拌,用底层缓慢
加热,至90〜100℃抽真空缓慢脱去溶剂和水的混合物570公斤,时间为0.5
小时,脱水完毕后降温至60℃,停止搅拌,放出60+10+467公斤JY01A备用.
3.投料作业
将配方中的Z01、60公斤JY01A(洗管)、Z16、Z20用10公斤JY01A兑稀,经
过计量后依次投入反应釜,开动搅拌。
4.三聚反应
用底层缓慢加热,在60〜65℃保温反应,保温期间取样测粘度,每半小时应
不少于测试一次粘度,越接近终点测试时间应越短,直到粘度为涂一4杯30〜
35秒/25℃为合格。测粘度取树脂样90-100g按1:0.2243的树脂比JY01A的比
例兑稀。保温期间应注意观察釜内粘度进展情况(视镜要经常擦拭干净)。
5.抑制反应
粘度合格后,马上投入Z17和467公斤脱水JY01A,升温至75〜80℃保温反
应1小时,降温。
6.过滤包装
降温至60℃以下,用200目滤布过滤,要求产品清澈透明、无机械杂质。否
则用200目滤布包住脱脂棉过滤。用干净桶或用装该产品的空桶包装,包装
时要保持桶面清洁,帖好标签,旋紧大小盖,包装完毕后冲洗反应釜。
7.注意事项
①要求器具、反应釜干净无杂质;
②检查原料、溶剂保证干净无杂质;
③严格按照物料顺序投料,投料要准确;要求专人计量,双人复核;严禁一人
进行投料作业;
④标签要贴正,规范,不得掉落,除了该产品外不能有其它标签;
⑤生产过程中要如实填写工艺现场记录,如果不按工艺规程填写,将按违反工
艺规程进行处罚,车间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应不定期检查记录填写情况。
⑥生产过程中如果遇到异常情况,必须立刻通知技术人员。介
HD2810X80工艺规程
1.设备和计量器具的检查
①生产前应检查生产设备和计量器具的状态是否正常,特别应重点检查阀门开
关与排空开关的状态是否正确;
②生产过程中,若出现生产设备和计量器具有异常(如异常声音、真空度不足、
停电、反应釜中的两支温度计有显示误差等等)应及时汇报有关领导或技术
人员。
2.投料作业
关闭进热油阀门,将配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深圳设计管理办法
- 电网用户管理办法
- 电梯用电管理办法
- 税务代收管理办法
- 漳州绿化管理办法
- 筛查资金管理办法
- 科协物资管理办法
- 深圳导购管理办法
- 管理办法深度解析
- 科技揭榜管理办法
- GB 12340-1990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
- 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课堂PPT)
- 一站到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3254题)
-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组织设计-终板
- 全国质量奖现场汇报材料-技术研发课件
- 肿瘤化疗药物配制管理与防护示范课件
- 《饮湖上初晴后雨》文本解读
- 2007年市培训手册一lcd基本原理
- 新生儿科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 东凌升压站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35KV集电线路铁塔组立专项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