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天府名校2025届高三历史下学期5月诊断性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天府名校2025届高三历史下学期5月诊断性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天府名校2025届高三历史下学期5月诊断性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天府名校2025届高三历史下学期5月诊断性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天府名校2025届高三历史下学期5月诊断性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四川省天府名校2025届高三历史下学期5月诊断性考试试题(含解析)本试题卷共16页,47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留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干脆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西周军法强调以仁为本,以义治军;春秋后期的《孙子兵法》则主见兵以诈立,以利动之。这反映了春秋时期A.礼制秩序的破坏B.武器装备的进步C.斗争形态的变更D.社会制度的更替25.图1为嘉峪关地区魏晋墓群中出土的壁画砖《驿使图》。它生动刻画了驿使形象,如驿马四足腾空表明传递快速,稳坐奔马表明驿使骑术精湛,高举“啓传文书”是为了快速通关。据此推断,驿使五官缺少嘴巴是隐喻A.邮传工作苦不堪言B.驿信传递严守机密C.民族交往交融不畅D.文化专制程度加强26.唐末五代时期,朝廷在交通要道和军事要地设置军镇,军镇的工商税一般由驻军在市场和关卡征收。北宋建立后,工商税入转归朝廷,朝廷在军镇的桥梁旁边设立税务、酒务,以便于就近征收商税与酒课。这A.导致了国家财政的根本好转B.说明白政府坚持奉行重农抑商政策C.促进了军镇经济职能的增加D.反映了边疆长期安静推动商业发展27.明中叶以后,江浙地区的很多闻名作家都出身于商贾家庭,尊情、崇俗、尚真、求趣成为很多作家的共识。小说编刻和戏曲编排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商业活动,书商越来越成为小说和戏曲创作不行忽视的因素。这一现象反映出A.士人引领文化风潮的实力减弱B.士农工商四民社会的解体C.不同阶层文化需求的重大变更D.封建纲常理论的全面退却28.1841年,道光帝下诏沿海各省“因地制宜,仿造船炮”。他听说广东新造有火轮船,即谕令将火轮船“绘图呈进”。由于火轮船须募夷匠制造而价格昂扬,且初成时尚“不甚灵活”,道光帝以火轮船“不适用”为由,下诏“毋庸雇觅夷匠制造,亦毋庸购买”。这反映了A.天朝上国的观念仍占主导地位B.统治者对近代科技相识肤浅C.清廷反对外来侵略的决心坚决D.战局进展推动中国思想启蒙29.1905-1907年,北京出现了创办阅报社的高潮,推动白话报和白话文走向街头、寺庙和茶馆。阅报社大都由官宦子弟或旗人创办,部分旗人在茶馆免费讲解内外局势,宣扬国民意识,一些宗室子弟也主动参加其中。这反映出A.变革成为时代发展潮流B.北京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C.清末新政促进民族融合D.政府主导社会生活近代化30.20世纪30年头以前,大连港以进口砂糖、面粉、纤维制品等物资为主,出口豆制品、煤炭、生铁等物资。从30年头中后期起先,五金机械类(包括石油)等生产器材的进口急剧上升,针对英美等国的物资出口出现明显萎缩。其主要缘由是A.英美等国奉行贸易爱护主义政策B.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C.东北成为日本斗争物资供应基地D.洋货受到东北传统农业经济抵制31.1971年,国务院召开农业机械化会议,激励各地大力发展“五小”工业(指小钢铁、小煤窑、小机械制造、小水泥、小化肥等工业)。会后,全国各地人民公社因地制宜兴办起一批农机修理、修配厂(站),这些企业多数发展成为机械加工的骨干社队企业。这A.订正了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B.加速了农业生产的商品化进程C.有利于工业生产结构全面优化D.为日后乡镇企业勃兴供应借鉴32.中世纪晚期,某些罗马法通过习惯法、教会法和市民法幸存了下来,如12世纪意大利比萨自由市的法律制度“以会使原作者感到惊异的方式”采纳了一些罗马法的规则。这表明当时A.社会转型的曙光初现B.法治得到市民广泛认同C.古典文化的再度复兴D.意大利实现了政教分别33.与都铎王朝时代不同,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中期英国的反圈地斗争虽仍旧普遍,但反圈地者大多不反对圈地本身,而是反对圈地议案中的某些条款,如不同意圈地委员由庄园领主和主要的土地全部者任命,反对赐予圈地委员每天两几尼的酬劳等。促成这一变更的主要因素是A.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B.社会冲突的相对缓和C.普选制度的最终确立D.民众素养的普遍提高34.1791年6月20日,法国发生了国王路易十六出逃事务。英国画家吉尔雷第一时间创作了漫画《法国民主派突然攻击了逃亡的王室》。该漫画A.凝合了浪漫主义艺术精华B.表现出英国社会对暴力革命的忧惧C.讴歌了法国自由民主事业D.传递了英国承认法国新政权的信息35.表11925-2001年德国家庭人口组成状况表(占总家庭数的百分比)表1中的数据变更反映出二战后的德国A.经济衰退致使人口的加速外流B.冷战对峙造成家庭长期分裂C.现代文明进步与社会问题并存D.国家干预导致社会力气萎缩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需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依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35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认为语言歧异是阻碍人人同等的重要因素,民主的最佳标记是大家都运用社会精英所用的标准法语。从今,从中心到地方的政府文件都运用法语,公民学习运用法语被视为爱国与革命的表现。法语成为国家和中心集权的象征,各地方言被禁止运用。一语、一族、一国的原则就此逐步成为法兰西共和国的立国之本,此后法国历届政府基本都秉持这种语言政策。到20世纪初,法语成为法兰西民族的通用语言。——据陈平《语言民族主义:欧洲与中国》材料二晚清以来,一种流行看法认为“方言不一”的中国要凝合“全国人心”,就要从“统一语言”做起。但以何种语言作为标准,学问界众说纷纭。1913年,读音统一会制定了“会通南北语音的“国音”标准。1918年,北洋政府教化部公布这一方案后,受到多方质疑。1923年,国语统一筹备会重新制定了以北京方言为标准的“新国音”,并于1932年由国民政府教化部公布。与此同时,1926年召开的全国国语运动大会也明确宣称:“国语统一,并不是要灭亡各地的方言。”但左翼学问分子反对以北京方言作为标准语,提倡通过各地方言的自然发展、融合而形成一种“共通语”。20世纪50年头起,以北京方言为标准音的“一般话”在全国推广。——据王东杰《声人心通:国语运动与现代中国》材料三自20世纪90年头起先,尤其是21世纪以来,中国的语言状况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更:一般话快速普及,方言的领地急剧缩小。尽管缺乏精确的调查数据,但可以确定的是,在20世纪90年头之后诞生的城市儿童里,会讲方言的人越来越少。——据王东杰《声入心通:国语运动与现代中国》(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近代法国语言政策对法国国家建构的主要贡献。(8分)(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近代中法两国推广标准语的异同。(12分)(3)依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学问,谈谈你对标准语发展的看法。(5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1984年,湖北省江陵县张家山汉墓出土竹简《算数书》。这是一本数学问题集,现存69个题名,完整的算题92个。依现代数学的分类,《算数书》的内容可分作算术与几何两大类。算术部分包括整数、分数、比例和“盈不足”算法。几何部分包括面积和体积。《算数书》中的算题除少量出自汉初外,大多数在秦国、秦朝就已形成。有关土地面积的算题在《算数书》中占有较大比例,既有万顷以上的大面积,也有小至若干分之一平方步的小面积。“牌穀(舂米)”“粟求米”“米求粟”“米粟并”“粟米并”等题大约是为了解决田租征收中常常遇到的换算问题而设置的。“刍”“旋粟”是与粮草仓储干脆相关的算题。“铜耗”“羽矢”“丝练”“妇织”“贾盐”等与劳役和工程管理相关的算题,大约与工官必需驾驭的计算技能有关。——据彭浩《张家山汉简<算数书>注释》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楚)(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假如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国营企业建立了职工福利制度。一般而言,由企业拨款设立工人食堂、澡堂、理发室、托儿所、小学校、医院等生活福利设施和俱乐部、图书馆等文化福利设施。“一切都伸手向国家要”成为在干部职工中普遍存在的福利观念。1956年,随着其次次全国性工资制度改革的绽开,按劳安排成为职工收入安排的主要方式,绝大多数国营企业职工的收入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1957年,各省市依据中心指示看法,“依靠群众探讨,合理的保留,不合理的改进”,对国营企业的职工福利制度进行整顿。在整顿过程中,要求提高职工宿舍房租标准,逐步取消企业房租补贴,有条件的地区企业职工宿舍应交当地房地产部门统一管理;削减托儿所和幼儿园不必要的保育工作人员,渐渐取消国家补助,缩减企业行政补贴,让“家长增加一些费用”。整顿工作很快见到了成效。——据黄岑玥《20世纪50年头国营企业职工福利制度的调整与探究》(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1957年对国营企业职工福利制度的整顿工作取得成效的缘由。(8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1957年对国营企业职工福利制度进行整顿的意义。(7分)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斗争与和平](15分)材料1962-1969年间,美国把智利视为“争取进步联盟”在拉美的样板和“拉美民主的橱窗”。1970年9月,阿连德领导的“人民团结阵线”上台执政。他在就职演说中保证效忠于多元民主制,宣告“智利今日是地球上第一个负有使命要树立其次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样式的国家”,奉行独立的对外政策。此时拉美已不再是美国安静的后院,苏联外交部和克格勃中也第一次有了特地的拉美事务司。这一切都触犯了美国的利益。美国政府下令驻欧洲各国大使馆游说驻在国政府,削减乃至暂停与智利的经济联系。随后西欧和拉美的报纸上突然出现了大量评论文章,骇人听闻地抹黑阿连德形象,宣扬智利经济将走向崩溃。中情局细心策划了针对智利上层人士和军方的宣扬,促使军方发动政变。1973年9月,军人皮诺切特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动政变,阿连德总统以身殉职,智利的社会主义道路也宣告终结。——据贺喜《冷战时期美国对智利阿连德政府的政策》(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美国干涉智利阿连德政府的缘由。(6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美国干涉智利阿连德政府的方式。(9分)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章学诚(1738-1801),字实斋,清代史学家、思想家。他在深化反思宋明理学和乾嘉经学(考据学)的基础.上提出“六经皆史”说,进而在刘知几“史才三长(史才、史学、史识)”之外明确提出了“史德”的概念。“何为史德?谓著书者之心术也。”史家的心术有两类:一是史家心术之邪正,二是史家心术之修养程度。章学诚主见史家著史要尽量敬重客观史实,不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